內容簡介
書刊名稱:金融證券法律資訊與監管動態-第97期
發布作者:德恒金融證券合規及風險處置團隊
發布時間:2023-03-11
閱讀次數:289
書刊簡介:德恒金融證券合規及風險處置團隊-20240311
其他信息:《金融證券法律資訊與監管動態-第97期》電子宣傳畫冊作品由德恒金融證券合規及風險處置團隊于2023-03-11制作并發布于FLBOOK電子雜志制作平臺。FLBOOK是一款HTML5電子雜志、電子書刊、電子畫冊制作平臺,使用FLBOOK可以快速制作和發布電子書刊作品。
閱讀3D版
SECURITIES LAW AND REGULATION
2024年3月11日
1. 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深交所舉行上市公司座談會(03/01)
2月28日,深交所組織召開上市公司座談會,了解企業及行業發展情況,并就加強資本市場及深交所建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深交所黨委書記、理事長沙雁出席并講話,8位上市公司董事長參與座談。
2. 上市公司產業并購頻頻 2024年A股并購重組市場或開啟上升周期(03/04)
隨著A股估值洼地效應日益顯現,越來越多境外資本開始重返A股市場。?這令多家國際投行認為,中國A股市場的資金流出壓力已基本結束。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持續活躍。Wind數據顯示,按照最新公告日統計,截至3月1日記者發稿,共有57家公司披露重大重組事件或進展情況(剔除重組失敗案例),相較于去年同期的12家公司大幅增長。
近期,針對3月11日到期的美元債,有投資者關注萬科能否到期償付。3月5日,萬科方面回應稱,美元債VNKRLE5.3503/11/24(XS1917548247)所有資金已經到位,償債工作在有序鋪排中。
4.僅一個月,北向資金凈流入額超去年全年(03/06)
本期內容速覽 (2024年3月1日-3月8日)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優化產業投資基金功能。
6.“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釋放什么信號?(03/06)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上海證券報記者從中梳理出10大核心要點,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進行深入解讀。
7.證監會主席吳清“首秀”答上海證券報記者提問:核心任務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監管思路突出“兩強兩嚴”(03/07)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于3月6日下午舉行,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出席并接受中外媒體采訪,這是他擔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后的“首秀”,市場各方予以高度關注。
近期證監會強化全流程監管執法,嚴肅查處了一批財務造假、內幕交易典型案件,促進市場平穩健康運行。證監會日前召開的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座談會再度釋放“全面提升‘零容忍’執法效能”重磅信號。
1.從嚴監管 提升“零容忍”執法效能(03/01)
3月4日,滬深兩交易所聯合發布了舉辦量化私募機構交易合規培訓的公告。公告指出,此次培訓的目的在于,幫助量化私募機構及時、準確理解量化交易監管思路和工作要求,切實提升合規交易水平,防范量化交易風險。來自28家頭部量化私募機構的負責人及業務骨干參加。
2.行業罕見!監管召集28家頭部量化私募培訓(03/05)
關于我們
2月28日,深交所組織召開上市公司座談會,了解企業及行業發展情況,并就加強資本市場及深交所建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深交所黨委書記、理事長沙雁出席并講話,8位上市公司董事長參與座談。
與會公司董事長交流了企業及行業經營狀況、發展趨勢,分享了提升公司質量、改善投資回報的做法經驗,并圍繞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資本市場建設提出了意見建議。大家認為,上市公司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應當堅持科技創新、誠實守信,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持續創造投資價值,更好回報投資者。
他們建議,要加強上市公司全過程監管,從根本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嚴把市場準入關,嚴厲打擊財務造假等惡性違法違規行為,嚴格出清不合格上市公司;要持續優化制度
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深交所舉行上市公司座談會
機制,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更好發揮市場功能,服務高質量發展。
深交所負責同志認真聽取與會公司董事長發言,對大家給予深交所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提出的寶貴意見建議表示感謝。深交所負責同志表示,深交所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按照中國證監會統一部署,樹牢投資者為本理念,以“嚴監管、防風險、促發展”為工作主線,持續強化全過程監管,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促進上市公司規范、健康發展,更好發揮樞紐功能和平臺作用,圍繞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深交所將認真研究吸收與會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努力把自身工作做實做精做細,進一步凝聚共識、發揮合力,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來源:上海證券報)
上市公司產業并購頻頻?
2024年A股并購重組市場或開啟上升周期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持續活躍。Wind數據顯示,按照最新公告日統計,截至3月1日記者發稿,共有57家公司披露重大重組事件或進展情況(剔除重組失敗案例),相較于去年同期的12家公司大幅增長。
“我們判斷2024年將是A股市場的并購重組大年”,2月29日,華東地區一家中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創始合伙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資產供給端來看,前些年不少PE機構投資的大量標的直奔IPO而去,目前已經到了退出期,但由于IPO審核收緊,這些項目的退出渠道被擠壓,通過上市公司并購退出成為較為便利的方式;從需求端來看,A股公司正面臨轉型升級,產業鏈并購和跨界并購都是上市公司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其他受訪人士亦預計,2024年并購市場有望開啟新一輪上升周期。
產業并購成為主流
Wind數據顯示,按照最新公告日,截至3月1日記者發稿,共有57家公司披露重大重組事件或進展情況(剔除重組失敗案例),交易總價值合計1459.8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來披露重大重組事件的上市公司大幅增加。去年同期共有12家公司披露重大重組事件(剔除重組失敗案例),交易總價值合計1172.94億元。
從重組目的來看,披露重大重組事件的57家公司中,重組目的多為聚焦主業和產業合作,其中共有21家公司重組目的系橫向整合,19家公司重組目的系多元化戰略或戰略合作。
另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1日,今年以來共有300余家公司披露并購事件或其并購進展情況。除境內并購活躍外,跨境并購也不斷涌現。
或迎新一輪上升周期
業內人士表示,并購重組市場的持續升溫,離不開政策的有力護航。從政策層面來看,2023年以來,證監會持續推動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有效激發市場活力。證監會延長涉及發行股份的重組項目的財務資料有效期,從“6+1”延長至“6+3”,有效提高重組效率;出臺定向可轉債重組規則,推動上市公司用好定向可轉債等多元化支付工具,通過重組提質增效、做優做強。2024年2月5日,證監會上市司召開座談會,就進一步優化并購重組監管機制、大力支持上市公司通
過并購重組提升投資價值征求部分上市公司和證券公司意見建議,并就市場關切的熱點問題進行交流討論。
展望2024年,朱克力表示,基于階段性收緊IPO的背景,預期今年并購市場將會呈現更為活躍的變化。主要原因在于,收緊IPO政策將使得一部分原本計劃通過上市融資的企業轉向并購市場尋求資金支持或戰略合作。這種轉變將為并購市場帶來更多的交易機會和參與者,推動市場整體活躍度的提升。
王驥躍則認為,IPO節奏放緩,標的公司供給會增加,但是從需求角度上,并購也不一定很活躍。對于買家來說,并購是高風險事件,上市公司大都會比較謹慎。所以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規模的并購,并不會因IPO放緩而井噴。
(來源:中國證券報)
能否到期償付?萬科回應!
近期,針對3月11日到期的美元債,有投資者關注萬科能否到期償付。3月5日,萬科方面回應稱,美元債VNKRLE5.3503/11/24(XS1917548247)所有資金已經到位,償債工作在有序鋪排中。
資料顯示,萬科該筆美元債起息日為2018年12月11日,發行金額為6.3億美元,票面利率5.35%,2024年3月11日到期,最后交易日為2024年3月6日。
此前2022年11月1日、2023年10月31日,萬科該筆美元債中間價一度分別下挫至約74美元、87美元,不過,隨著到期日的臨近,價格已經回歸至100美元附近。
萬科此次回應的背景是,公司近期不少債券出現了較大波動。3月5日早盤,“20萬科04”“21萬科02”一度跌超7%,“21萬科04”“21萬科05”“22萬科01”也有不同程度下跌。
據悉,2024年,萬科在境內信用貸款到期金額為93億元人民幣,分別為上半年50億元和下半年43億元;境外約有105億元人民幣的公開債券到期。
萬科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萬科在手現金1036.80億元,短債477.4億元,現金對短期債務覆蓋倍數為2.2倍。
2023年10月份,萬科美元債出現較大波動之際,萬科與金融機構舉行線上交流會,并在會上獲得深圳市國資委力挺。
2023年年底以來,萬科也有一些資產處置動作以回收流動資金。2023年12月份,萬科將悅榕服務(中國)、悅榕酒店管理(中國)和悅榕酒店管理(天津)項目的股權出售給悅榕控股,總計4.8億元。2024年1月30日,萬科全資子公司深圳市盈達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深圳市高新投集團有限公司6.16%的股權出售給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2024年2月9日,領展房產基金公告,擬收購上海物業七寶萬科廣場的余下50%權益,收購估計基礎價款23.84億元。據悉,上海七寶萬科廣場是萬科在上海的第一個廣場系購物中心。
(來源:證券日報網)
僅一個月,北向資金凈流入額超去年全年
隨著A股估值洼地效應日益顯現,越來越多境外資本開始重返A股市場。
這令多家國際投行認為,中國A股市場的資金流出壓力已基本結束。
近日,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指出,今年1月底以來,中國政府采取的穩定資本市場措施已對A股市場情緒產生積極影響,令A股市場資金流出壓力基本結束,但境外資金的大幅回流,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一位歐洲資管機構亞太區首席代表向記者透露,2月以來,部分境外資金已重返A股市場,但這背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認為印度、日本股市漲幅過大或存在回調風險,因此他們在2月紛紛調倉,買入低估值的A股股票“對沖”印度、日本股票的潛在回調風險。
境外資本緣何重返A股市場
整個2月,流入A股的北向資金明顯增加。
究其原因,一是中國相關部門采取的一系列穩定資本市場舉措令A股下跌空間受限,吸引境外資本紛紛借道陸股通抄底A
股;二是部分境外投資機構開始調倉,將估值較高的印度、
日本等國家股票“替換”成低估值的A股股票;三是在市場重新調整美聯儲年內首次降息時間預期后,部分資本從歐美市場返回新興市場,給A股也帶來新的增量資金。
這也令多家國際投行認為,A股市場資金流出局面基本結束。
“以日本股市今年大漲為鑒,前些年日本股市一度少人問津,但日本相關部門一面引導日本上市公司增加利潤分紅,一面積極清退那些經營能力不佳或存在財務欺詐行為的上市公司,令日本股市的上市公司質量明顯改善,最終迎來了境外資本大舉加倉并推高日本股市迭創新高。”前述歐洲資管機構亞太區首席代表指出,因此,越來越多境外投資機構同樣會看重A股市場上市公司質量是否明顯改善提升,作為他們大舉重返A股的重要依據。
境外資本投資A股的新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境外資本重返A股的投資策略日益清晰。
高盛研究部認為,根據日韓股市改革經驗,結合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現狀,兩類A股上市企業或從中受益最多,一是估值較低(市凈率低于一倍)、公司基本面穩健(投資回報率和盈利復合年增長率大于10%)、現金回報強勁(股息及回購收益率超5%)的上市企業;二是研發投入高、企業管理和激勵措施協同度高的科技型國有企業或將繼續受改革政策支撐。
高盛還指出,在過去兩年國資委積極統籌推進央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計劃等措施后,A股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的股市表現比私營企業高出13個百分點。
究其原因,是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全面性與規范性好于民營企業,令前者更符合他們的ESG投資要求。
他還發現,相比以往不少境外大型資管機構喜歡根據中國整體經濟基本面發展趨勢配置一籃子A股股票,如今部分境外大型資管機構也開始推動TAA研究向中觀視角拓展,打通宏觀與微觀傳導的邏輯鏈條,即改變高度依賴擇時交易的傳統TAA決策,構建更全面的中觀投研體系,一面聚焦中國產業扶持政策變化趨勢設置中觀賽道,加大對優勢行業賽道的研究資源投入,另一面形成同一賽道全產業鏈的多維研究體系,加深對賽道發展趨勢與產業生命周期的理解,構建長短結合的行業比較框架,構建長短期結合的行業投資組合。
在多位境外投資機構人士看來,隨著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好轉,加之中國與全球經濟的重要性持續提升,境外資本不會離開A股市場,不過他們更愿意等待A股市場創造賺錢效應時再入場。尤其在國際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升級的情況下,越來越多境外投資機構的資產全球化配置策略調整節奏明顯加快,以往他們每半年調整一次,如今他們可能按季度或按月做出調整,這無形間給境外資本重返A股創造更多的機會。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上海證券報記者從中梳理出10大核心要點,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進行深入解讀。
要點1
經濟增長預期目標5%左右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其中,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表示,這一目標的設定,既考慮了就業、居民收入、防范化解風險等需要,也考慮到2035年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須保持合理經濟增長速度。“5%左右的目標設定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符合預期的。”徐洪才說。
要點2
赤字率擬按3%安排
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綜合考慮發展需要和財政可持續,用好財政政策空間,優化政策工具組合。赤字率擬按3%安排,赤字規模4.06萬
解讀政府工作報告10大要點
億元,比上年年初預算增加1800億元。相較2023年預算調整后的財政赤字率3.8%,今年安排的財政赤字率有所下降。中國財政學會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表示,財政赤字控制在3%,赤字規模增幅不大,符合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發展態勢,既能有效發揮積極財政政策作用,又能兼顧財政調控空間,避免刺激過度影響市場機制內在調節作用發揮。
今年財政政策的一大亮點是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為系統解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一些重大項目建設的資金問題,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
在羅志恒看來,超長期國債發行優化了債務結構,降低了債務風險。中央發債相對地方而言成本更低、周期更長,超長期特別國債形成了優質資產,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地方加杠桿導致的風險,為地方財政騰出了空間。
要點3
穩健的貨幣政策
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加強總量和結構雙重調節,盤活存量、提升效能,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
弱環節的支持力度。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述一致,政府工作報告將貨幣政策定調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在“精準”的方向下,貨幣政策將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平衡好短期經濟增長和長期結構優化問題,更好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
為使貨幣政策更為“有效”,溫彬認為,一方面將積極盤活被低效、無效占用的金融資源,實現信貸結構“有增有減”、融資結構“有升有降”,提高資金使用效能;另一方面,將繼續強化貨幣政策和財政、產業、區域、房地產、就業、消費、改革開放等政策多維度協同,發揮政策合力。
政府工作報告新增“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避免資金沉淀空轉”這一表述。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過去一年,盡管在數量端和價格端,貨幣政策工具均較多發力,但由于居民信貸需求和企業融資需求偏弱,流動性淤積在銀行間體系,催生了資金空轉等問題。
要點4
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增強資本市場的內在穩定性,能夠有效應對外來沖擊,維護市場秩序和投資者信心。同時,資本市場的穩定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吸引長期
資本投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尤其是促進對創新驅動和高技術產業的投資。
未來可以在哪些方面加強建設,以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表示,加強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嚴格但不缺乏彈性的監管措施是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資本市場平穩健康運行保駕護航。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要順應資本市場發展規律,建立健全資本市場基礎功能。
中國社會科學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鵬表示,資本市場要更加注重投融資動態平衡。要重視投資端建設,激發廣大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的積極性,為資本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同時,只有從融資端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才能為投資者提供長期的合理的回報,形成投資端和融資端相互促進、共生共長的良性生態,切實增強資本市場的內在穩定性。
章俊認為:第一,應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既要加強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審核,確保信息的真實、準確和完整,降低投資風險,又要建立和完善嚴格的退市制度,及時清退經營資產質量下滑的上市公司。第二,應持續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機制。宏觀層面靈活運用財政與貨幣政策應對經濟周期波動,微觀層面鼓勵和引導上市公司回購分紅與股東積極增持。第三,應建立健全資本市場的防假打假機制。
完善行政、民事、刑事立體追責體系,對欺詐發行、虛假披露等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第四,應積極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建立有效的風險隔離機制,減少不同市場風險傳遞和共振的可能性,同時合理安排新增債券資金,強化預算約束,遏制新增隱性債務。
要點5
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圍繞發展大局,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表示,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總體目的是為了改善政策效應,使政策的真正目標能較好實現,而不是在實施過程中被一定程度地抵消和掣肘。這有助于在面臨比較復雜的發展環境時,政策可以更好地發揮效應、提高力度、真正實現政策目標。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融入了宏觀調控的系統性思維,體現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基調。在政策目標更趨多樣的背景下,多種經濟政策的優化搭配和相互協同更顯重要。
要點6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這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被列為今年十大工作任務的首位。專家表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表述增加“加快”二字,其關鍵在于“創新”。
中信證券宏觀與政策首席分析師楊帆表示,預計未來將大力發展包括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型氫能、新材料、創新藥、低空經濟等在內的新興產業。算力底座和數據底座也可能會是今年投資重點。
如何加快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一系列部署,包括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要點7
綜合施策激發消費潛能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
在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從增加收入、優化供給、減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綜合施策,激發消費潛能。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黃文濤表示,擴大內需的政策支持進一步增強,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到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相關政策值得期待。
針對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擬安排7000億元,比去年有所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范圍也有所擴大。
要點8
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都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要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業。
“優化國有經濟布局,是一項持續推進的長期任務。”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高級研究員劉興國表示,隨著產業不斷發展,國有經濟的產業布局結構甚至區域布局結構須相應作出調整,在不同發展階段,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會面臨不同的任務。在實現路徑上,關鍵在于建立布局結構調整長效機制,動態發布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指引,以
政府指引、市場推動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持續有效推進。
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政府工作報告多處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作出部署,如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業賬款長效機制、提高民營企業貸款占比、擴大發債融資規模等。
要點9
加大吸引外資力度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吸引外資力度。繼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
華泰資產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表示,加大吸引外資力度的政策舉措很實、很具體,其中,一些措施有待進一步完善,如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的縮減工作;一些措施是針對這兩年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作出的新調整新安排,如外籍人員來華的便利性問題。這些都反映了政府工作的問題導向和服務意識。?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賦予自貿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更多自主權,推動開發區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要點10
穩妥有序處置風險隱患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妥有序處置風險隱患。完善重大風險處置統籌協調機制,壓實企業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地方屬地責任,提升處置效能,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招聯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從金融風險處置看,應健全金融風險處置常態化機制,落實機構、股東、高管、監管、屬地、行業六方責任,下一步應著力強化金融機構主體責任。
“改革化險不能只靠國家政策和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要強化主體責任意識,加快轉變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深化數字化轉型,增強持續發展與風險防控的內生能力。”董希淼表示。
(來源:上海證券報)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優化產業投資基金功能。
在多位股權投資業內人士看來,這與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相呼應,并在此次政府工作報告得到重申。
“這也令我們備受鼓舞。因為這預示著今年相關部門可能會出臺更多扶持股權投資與創業投資發展的措施,帶動創投市場穩健發展同時,向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注入更多的長期資金”,一位國內大型創投機構負責人向記者指出。
記者注意到,2023年出臺的《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草案)》(下稱《管理條例》)設有專門章節支持創業投資基金發展。《管理條例》明確提出,對創業投資基金給予政策支持,鼓勵和引導其投資成長性、創新性創業企業,鼓勵長期資金投資于創業投資基金。
這令創投市場普遍預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鼓勵發展創
業投資、股權投資”,相關部門對創投的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一是在創投機構投資范圍、投資策略、資金杠桿運用、存續期限管理等方面給予更多的寬松力度。二是在募、投、管、退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包括引導更多S基金發展,支持創投機構在私募股權二級市場開展份額轉讓,優化創投機構在基金份額、股權投資項目轉讓方面的稅收制度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創投機構還特別重視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優化產業投資基金功能”,這或預示著產業投資基金的投資范疇與職能定位或將發生新的變化。
引導長線資金進入創投市場
記者發現,如何扭轉當前創投市場募資瓶頸,同樣引發多位兩會代表的高度關注。他們紛紛獻計獻策,推動更多長期資金進入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市場,助力創投領域更高質量的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在《關于放寬養老金等長期資金進入股權投資領域限制的提案》指出,應對老齡化,需要讓老人的錢袋子鼓起來。鼓勵養老金參與股權投資,不僅可以擴大中長期資金來源,提振金融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也能為養老金融創造更高收益。
金李指出,就實際投資數據而言,按照已累計出資額計算,
創投基金占社保基金累計投資比例僅為3.4%,遠未達到國家允許的10%的上限,也遠低于美國養老金配置私募股權的8.9%和加拿大32%的比例。未來創投市場可以通過組合投
資、發展S基金的方式,鼓勵養老金進行股權投資。"
在金李看來,當前養老金進入股權投資領域,仍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國家社保基金投資股權領域的收益雖然更高,但是被允許的配置比例過低。二是過去出于政治風險和社會影響的考量,國家社保基金極少對單個項目進行直接投資,據了解只有一家。
針對養老金及其他長期資金進入股權投資領域的具體操作路徑與渠道,金李建議,一是要放寬社保基金等中長期資金投資風投領域的比例限制,并鼓勵商業化養老金適量配置股權投資。二是中長期資金更加重視以組合投資的方式進入股權領域,為避免單個項目風險過大,建議規范中長期資金開展股權投資的方式為組合投資。三是適度發展S基金。
圍繞創投市場募資難問題,何杰也提出四點建議:一是打破企業年金、養老金投資創投市場政策障礙。二是加速保險資金進入創投市場。三是鼓勵銀行理財等市場化資金進入創投行業。四是拓展多元化資金來源。
暢通私募股權投資退出渠道
記者還注意到,隨著資本市場股票退出管理趨嚴,如何暢通私募股權投資退出渠道,如何吸引更多資本通過股權投資支持高新技術迭代升級并取得重大突破,同樣受到兩會委員的高度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中信資本董事長張懿宸遞交的《重視并購基金作用,優化并購重組監管機制,暢通私募股權投資退出渠道》提案,提出了五個建議:建議應以3%為警戒線,促進股票和債券外資持有占比逐步進入5%-10%的安全舒適區間。建議監管積極研究放寬并購基金控股的公司在A股上市的可行路徑。拓寬鼓勵和支持開展并購重組的行業范圍。建議適當放寬業績承諾標準,進一步明確除"采用未來收益預期等評估方法的大股東注資型收購要求設置業績承諾"外,其他類型重組的交易雙方可自主協商是否約定業績承諾。建議監管部門為并購基金通過接續基金實現投資人退出提供更清晰、優化的政策支持和指引。
與此同時,全國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提交的《關于促進股權投資行業健康發展》建議,相關部門需綜合考慮股權投資不同階段的風險屬性,劃定分層分類監管原則,持續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和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為股權投資退出提供多元的選擇,為科創企業發展提供直接融資支持。
《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明確了“國家對創業投資基金給予政策支持,鼓勵和引導其投資成長性、創新性創業企業,鼓勵長期資金投資于創業投資基金”,該等條款使國家、各地政府對創業投資的支持有了監管層面的堅實依據。基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釋放的信號,后續中央將不斷發布利好創業投資的有關政策,各地政府也可能從不同角度,如投資、招商獎勵、補貼等方面,大力發展當地的創業投資及股權投資。
證監會主席吳清“首秀”答上海證券報記者提問:核心任務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監管思路突出“兩強兩嚴”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于3月6日下午舉行,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出席并接受中外媒體采訪,這是他擔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后的“首秀”,市場各方予以高度關注。
此次記者會上,吳清回答了上海證券報記者的“第一問”,闡述了他對資本市場基礎功能的理解,并介紹接下來的監管思路,提出要突出“兩強兩嚴”。此外,吳清還就多措并舉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等熱點話題回應了媒體關切。
談資本市場功能
投資與融資一體兩面不可分割
監管思路將突出“兩強兩嚴”
吳清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提問時表示,資本市場有兩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如何把握投資與融資、公平與效率。投資與融資是一體兩面、不可分割的,這兩大功能相輔相成,只有投融資平衡發展,資本市場才能形成良性循環、健康發展。
“在公平交易、合理定價、充分競爭中高效配置資源,促進高質量發展,資本市場才有持久生命力。”吳清說,監管者必須
在他看來,這需要明晰各類政府引導基金的職能和定位,通過適當降低返投比例要求、擴大返投方式的確認范圍、實施開放性跨區域合作、增加創業投資類基金的設立規模等方式,突出政策導向功能,引導資金流向市場不敢投、資金需求大的關鍵技術領域,填補長期資金缺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特別關注公平問題,把公開、公平、公正作為最重要的原則,必須把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作為最重要的核心任務。這也是資本市場監管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體現。
吳清強調,下一步證監會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尊重市場規律、經濟規律、創新規律,尊重法律、契約、國際通行技術規范等規則,在這個前提下突出兩個字:一是“強”,二是“嚴”。
“強”,就是要強本強基。投資者是市場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場之基,兩者都是市場發展的源頭活水。必須更加真誠善待投資者,更好服務投資者,進一步加強投資者保護,增強投資者對市場的信任和信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特別是中長期資金參與市場。同時,必須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讓企業更好發揮主體作用、提升投資價值。證監會也將與各方協同發力,為促進企業做優做強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嚴”,就是嚴監嚴管,即依法從嚴監管市場,依紀從嚴管理隊伍。證監會將針對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市場各領域各主體各環節,全面檢視并加快補齊監管存在的短板弱項。“瞪大眼睛”對問題機構、問題企業強化早期糾正。同時,證監會將刀刃向內,嚴抓嚴管,真正在政治上、專業上、作風上、廉潔上過得硬,打造一支監管鐵軍。
談上市公司質量
嚴把IPO入口關并暢通出口
加強企業上市后的日常監管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首先是上市公司自身的事,也需要外部環境的改善。”吳清說,證監會的首要職責就是抓好全鏈條各環節監管,營造更好的市場生態,督促上市公司進一步完善治理、信息進一步透明、更加專注主業、更加優化資源配置、穩健經營,更好回報投資者。
吳清表示,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一是要嚴把IPO入口關。企業IPO上市絕不能以“圈錢”為目的,更不允許造假欺詐上市。審核注冊各個環節都要依法依規、嚴之又嚴,督促發行人準確完整披露信息,把造假者擋在資本市場門外。下一步要成倍、大幅提高對在審企業的現場檢查覆蓋面,對發現的違法違規線索進一步加大查處力度,倒逼發行人提高申報質量,倒逼中介機構履行好職責、提高執業水平。
二是要加強企業上市后的日常監管。目前證監會正在突出抓三件事:一是防假打假,嚴厲整治財務造假、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等違法違規行為;二是規范減持,對通過“技術性”離婚、融券賣出、轉融通等繞道違規減持的,及時堵住制度漏洞,對于大股東、實控人等違規減持的嚴厲打擊;三是推動分紅,對于多年不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證監會將區分不同情況采取硬措施,同時推動有條件的公司一年多次分紅。
三是要暢通出口。證監會將設置更加嚴格的強制退市標準,做到應退盡退;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進一步拓寬多元退出渠道,鼓勵推動一些公司主動退市。
吳清強調,上市公司必須扛起主體責任,“關鍵少數”要挺在前面,同時各方都要各負其責。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加強監管的過程中,發行上市、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制度也要與時俱進,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需要,進行必要的調整完善,增強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讓真正有潛力的企業在資本市場的支持下成長壯大,不斷改善上市公司結構,也讓投資者更好分享企業發展的成果。
談市場內在穩定性
重視市場內在穩定機制建設
需要“一個基石”“五個支柱”
針對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的問題,吳清表示,作為監管者,必須高度重視市場內在穩定機制建設,提升市場的韌性。解決好這個問題需要綜合施策,其中至少包括“一個基石”和“五個支柱”。
具體而言,“一個基石”就是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吳清說,上市公司必須有良好的治理,有穩定的回報或可期的成長性,大股東、實控人和管理層都要強化上市公司姓“公”的意識,著力提升投資價值。
“五個支柱”,一是更合理的資金結構。市場需要長錢也需要長期主義,應當倡導更多投資者踐行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二是更完善的基礎制度。通過深化改革把基礎制度搞扎實,增強制度的適應性、穩定性、可預期性。三是更有效的市場調節。市場供求關系和價格都是市場自發調節、自我平衡的決定性因素,關鍵是要把機制搞順,更好發揮市場自身的作用。四是更優質的專業服務。市場機構應進一步回歸本源、勤勉盡責,提升專業服務的水準,為市場把好關。五是更嚴格的監管執法。證監會將持續嚴格執法,有些重大違法違規行為還將追究刑事和民事責任,維護市場“三公”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讓市場參與各方崇法守信,歸位盡責。
吳清還表示,要看到市場運行有其自身規律,正常情況下不應干預。但是,當市場嚴重脫離基本面,出現非理性劇烈震蕩、流動性枯竭、市場恐慌、信心嚴重缺失等極端情形時,該出手時也要果斷出手,糾正市場失靈。
“就此已經有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我們還將健全相關機制,堅決防止發生系統性風險。”他說。
(來源:上海證券報)
加強對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將成為2024年資本市場的監管重心與規范重點。在中國證監會2024年系統工作會議中,證監會已經明確提出要突出“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以投資者為本”,貫穿于投資者保護的各項監管規則、執法理念與執法方向之中。在投資者保護方面,要加強對投資者的適當性管理,強化投資者投資理念;在金融機構監管方面,加強對金融機構的合規性監管、加強對IPO企業的入市、退市管理,同時規范資本市場的金融交易秩序,以全面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近期證監會強化全流程監管執法,嚴肅查處了一批財務造假、內幕交易典型案件,促進市場平穩健康運行。證監會日前召開的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座談會再度釋放“全面提升‘零容忍’執法效能”重磅信號。
業內人士表示,監管部門從嚴監管,尤其針對欺詐發行、違規交易及信息披露造假等行為進一步加大懲戒力度,有效凈化資本市場發展生態,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呵護市場信心。未來,“零容忍”執法效能將進一步提升。
強化全流程監管執法
近期,監管部門突出全流程監管執法,把好“入口關”,暢通“出口端”,對于證券服務中介機構“一案雙查”,督促、警示“看門人”切實歸位盡責。
把好“入口關”,堅持“申報即擔責”。證監會日前對思爾芯申請科創板首發上市過程中欺詐發行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這也是新證券法實施以來的首例。
“IPO應該首先重視質量,為投資者提供優質投資標的。今年以來已有40多家公司IPO終止(撤回),遠超去年同期數量。在發行上市監管工作中,監管部門持續加強全鏈條把關,以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回應投資者關切。”深圳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呂成龍說。
暢通“出口端”,對重大違法企業堅決出清,重大違法類退市機制彰顯威力。*ST新海2月21日發布關于公司股票預計將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風險提示公告。*ST博天2月2日收到上交所擬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事先告知書。
“近年來,觸及重大違法類退市情形不斷增多。”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聯席所長趙錫軍表示,把重大違法行為細化,明確納入強制退市安排,表明證券市場對上市企業要求更加全面、更加完整。
作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證券服務中介機構歸位盡責是防范證券欺詐造假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基礎,也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監管部門嚴格落實上市公司主體責任與中介機構責任“一案雙查”,
對中介機構獨立性缺失、“走過場”、未勤勉盡責等違法行為堅決予以嚴懲。“開年以來,多家中介機構被監管‘點名’,釋放出嚴監管信號。”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在“一案兩查”機制下,違規的中介機構同時面臨行政處罰和民事賠償的責任追究,表明監管部門對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將采取更加嚴格的懲處措施,進一步增加其違法成本。
市場環境不斷凈化
在市場人士看來,嚴監管加碼,“零容忍”執法效能提升,資本市場環境不斷凈化,市場信心得到提振。
一方面,把好“入口關”背景下,不少企業被終止上市審核或主動撤回IPO申請,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帶病申報’‘一查就撤’正遭受強力阻擊,上市失敗也仍可判為欺詐發行,‘帶病過會’可能性大大降低,將從源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增加可投性。”田利輝說。
另一方面,退市公司越來越多,“劣幣”出清,市場環境不斷凈化,投資者對一些處于退市邊緣的績差股興趣降低。
“依法嚴懲欺詐發行、虛假披露、違規減持等行為是維護市場公平正義、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必要措施,必須始終堅持,一以貫之。”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認為。
在田軒看來,市場透明度的提高將有效降低市場不確定性,提高投資者信任度。全面加強從嚴監管,有利于構建規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活躍市場、提振信心。同時,有利于吸引更多境內外資金入場,提高中國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
筑牢法治保障
法治興則市場興。業內人士認為,應從制度上保障資本市場良法善治,加快上市公司監管、證券公司監管、證券投資基金監管、債券監管等各領域立法修法,及時評估完善業務規則。
證監會法治司負責人近日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做好貫徹實施期貨和衍生品法、新公司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等新的法律法規配套制度規則的制定完善工作,包括修改制定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辦法等;起草制定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研究修訂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配合有關司法機關制定完善包括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等方面在內的相關司法解釋等。
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證券期貨執法司法體系,優化行刑銜接機制,加強執法司法高效協同,加大行政、民事和刑事立體追責力度,全面提升“零容忍”執法效能。
“監管部門可綜合運用監管措施、行政處罰、市場禁入、失信懲戒、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等行政措施,用好集體訴訟、支持訴訟和刑事手段,對違法者形成疊加打擊效應。”呂成龍建議。
此外,進一步落實民事賠償救濟。加大代表人訴訟實施力度,發揮好當事人承諾制度作用,對違法犯罪行為的“首惡”精準追責、大力追贓挽損……都應是題中之義。
“在民事賠償方面,可綜合運用證券集體訴訟、示范判決、先行賠付等制度,在較短時間內對中小投資者進行實實在在補償。”國浩金融證券合規業務委員會主任黃江東建議。
(來源:中國證券報)
3月4日,滬深兩交易所聯合發布了舉辦量化私募機構交易合規培訓的公告。
公告指出,此次培訓的目的在于,幫助量化私募機構及時、準確理解量化交易監管思路和工作要求,切實提升合規交易水平,防范量化交易風險。來自28家頭部量化私募機構的負責人及業務骨干參加。
有行業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此次培訓是上周舉辦的,28家頭部量化私募的法務、合規負責人出席了培訓,參會對象覆蓋了當前百億以上的量化私募機構,這些頭部機構也在監管的重點監測名單中。
上述人士指出,監管在培訓上強調了兩點:
一是重點重申異常交易行為。日前因異常交易行為,靈均投資被滬深交易所暫停了三天交易,此次監管再次將“異常交易”
行業罕見!監管召集28家頭部量化私募培訓
進行了明確、清晰的重申。事實上,異常交易的監管是對市場各類參與主體的要求一視同仁,不過量化因交易更快所以被重點關注。
二是要求量化機構重點關注交易行為對市場影響。該人士指出,監管表示,在市場流動性不高的當前,量化能夠為市場注入流動性,與此同時,也存在量化交易本身占比過高的問題,這就要求量化私募機構更加慎重。關注自身交易對市場的影響。
據悉,監管也列舉了幾例未公開的異常交易典型案例,向機構進行了宣導。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通過培訓可以了解到,監管對量化的認識是很客觀的,包括DMA等數據模型、規模、交易占比數據都非常完備。“培訓后,我們內部也進行了傳達和學習,以后在交易中嚴格按照監管制定的規則來,向監管的要求靠齊,消除市場對量化存在的誤解。”上述人士指出。
兩交易所對量化進行培訓,28家頭部參與
滬深交易所公告顯示,此次培訓,滬深交易所通報了量化交易異常交易典型案例,介紹了量化交易監管總體思路,明確要求量化私募機構加強內部風控管理,防范交易過程中出現影響證券交易所系統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等情形,切實規范量化交易行為,落實好合規交易要求,保障市場穩健運行。
今年以來,滬深交易所加強量化交易監管,對影響市場正常秩序、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量化交易異常交易和違規行為,快速反應、重拳出擊。
下一步,滬深交所將堅持以投資者為本,把維護公平性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根據證監會統一部署,加快建立完善量化交易監管安排,進一步擴大量化交易合規培訓的范圍對象,規范量化交易行為,維護市場正常交易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業內解讀:監管關注兩大核心
根據多位業內人士的反饋,此次培訓核心點有二:重申異常交易行為、要求量化機構重點關注交易行為對市場影響。
在重申異常交易行為上,有業內人士指出,通過此次培訓,量化私募更加明確了異常交易行為類型。
根據此前要求,滬深交易所對各類異常交易行為的定義、構成要件與量化標準有明確規定,5大類典型異常交易行為的量化標準,包括虛假申報、拉抬打壓股價、維持漲(跌)幅限制價格、自買自賣或者互為對手方交易、嚴重異常波動股票申報速率異常等。
“程序化交易賬戶上報后,如果出現異常交易行為,監管可以第一時間穿透到管理人,進行調查。尤其是短期內交易沖擊
指數漲跌的,各家要引以為戒。”上述人士指出,嚴格異常交易行為是監管一以貫之的明確態度,在量化方面,監管還強調了撤單率“幌騙”行為。當然,下單出錯的情況在所難免,但是利用程序化交易頻繁委托、撤單的行為對于市場其他投資者會有誤導,這類過度投機行為,也是監管方向之一。
在要求量化機構重點關注交易行為對市場影響方面上,有業內指出,利用程序化交易的工具,量化私募機構應該在算法交易模型設置減少對市場波動,量化需要以本身以價格優先,而不是要造成市場波動。
在今年春節期間,市場流動性低迷,量化私募是市場流動性的主要提供者,但是在規模過大、策略趨同以及過度交易等因素之下,交易行為對市場產生了一定的波動。尤其是春節后首個交易日,開盤后靈均投資一分鐘之內在滬深交易所合計賣出超過25億元,對滬指、深成指數造成沖擊,嚴重影響了正常交易秩序。
因此,滬深交易所決定從2月20日起至2月22日止對寧波靈均管理的相關產品連續實施暫停或限制投資者賬戶交易的監管措施,即暫停或限制相關產品賬戶在上述期間在滬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所有股票交易,同時啟動對寧波靈均予以公開譴責的紀律處分程序。
事實上,監管對存在異常交易的調查并非靈均投資一家,在
此次培訓上,滬深交易所還通報了其他量化交易異常交易典型案例,強調量化機構的風控管理。
業內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此前量化的確存在過度交易的現象,尤其是在中證2000指數上,因缺少股指期貨等工具,無法做到完全對沖,會產生一些對市場的擾動。當前,隨著量化規模的下降,交易擁擠度下降,各家風控合規意識的提高,盡量去規避減少交易行為對市場的影響。
行業或加速出清
在春節的微盤流動性危機中,量化私募業績出現大幅回撤,包括DMA規模大幅下降,量化也遭遇了一定的贖回,當前存量規模已經有所下降。
依然以DMA業務為例,財聯社記者從多方渠道拿到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前后,微盤下挫讓DMA業務元氣大傷,自2023年底至2024年2月8日區間數據推算,DMA規模下降約50%。
當然,這一數據僅包含監管口徑,事實上,市場人士指出,2023年以來,部分中小私募存在通過DMA上規模的利益驅動,部分收費存在費率1%+40%,包括部分劣后額度銷售給散戶,這或是監管提及的違法違規行為。投資者適當性及合規性都存在瑕疵,投資者要注意做好識別這類產品的風險。
當前,有些小機構在未備案的情況下已經私下發行DMA產
品,在業內看來,后續這些違規和違法行為或將受到嚴厲的監管處罰及問責。
某頭部量化私募機構表示,監管趨嚴有利于行業優勝劣汰,只有滿足監管要求,加強合規風控意識,在規則之中發展,才能在行業中走得更遠。
(來源:財聯社)
ABOUT US
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刑事專業委員會主任,合規專業委員會負責人。刑法學博士,研究員,原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預防室副主任。北京市西城區律協副會長,全國律協刑委會委員,北京市律協行業規則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行為法學會司法分會副秘書長;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聘為“控告申訴檢察專家咨詢庫”專家。主要從事刑事訴訟以及刑事風控與合規業務,代理刑事案件幾百起,其中在全國范圍內有重大影響的刑事案件幾十起,為多名原省(部)級領導、多家金融機構、上市公司提供刑事辯護、刑民(行)交叉以及刑事風控與合規業務。
我們由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區的德恒專業律師團隊聯合組成,長期從事金融證券領域業務,專注于上市發行、并購重組、資產管理、投融資、合規治理、刑民交叉、爭議解決等法律實務。我們關注金融證券領域的最新市場熱點和前沿法律問題,致力于為金融證券領域的客戶提供跨地域、多專業的綜合性法律解決方案。
現任德恒金融專委會執委(資管組主委),“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調解員,中國寶武集團、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平安建投和平安資管的入庫律師,蟬聯2021年度和2022年度Legal 500推薦律師。從事律師執業超過18年,在金融證券、私募基金、投融資和并購、商事爭議解決(特別是資管糾紛)等領域擁有豐富的法律服務經驗。
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第一屆、第二屆管委會委員,德恒全國刑委會副主任。上海市企業法律顧問協會首批特邀專家委員,上海市國資委金融證券領域委托推薦律師,上海市工商聯(總商會)第一屆律師志愿服務團成員。擁有17年國際國內訴訟仲裁經驗,成功處理操控證券市場、內幕交易、上市公司業績對賭、融資租賃、信用證融資、供應鏈貿易融資、銀行貸款擔保、基金投融資等重大金融證券案件。
德恒證券專委會執委,德恒深圳高級合伙人、業務發展委員會主任。主要執業領域為公司上市、改制、并購、重組。多次登榜IFLR(《國際金融法律評論》)、ALB 《亞洲法律雜志》等專業評級機構榜單。
德恒深圳創始合伙人、德恒刑委會顧問、德恒深圳刑(行)民交叉法律服務專業委員會主任、深圳律協刑民交叉專委會顧問。自2002年執業以來,業務相關范圍主要聚焦于涉及市場經濟領域的刑事及刑民交叉法律服務。近年來法律服務領域逐漸延伸至證券金融資本市場的爭議解決范疇,先后參與辦理過多起具有較大影響的涉及證券金融資本市場的案件。對涉及證券資本市場的爭議解決(包括刑事、行政、民事交叉法律事務、“虛假陳述”、內幕交易、操縱證券市場等)有比較豐富的實務經驗,同時對相關的法律領域有比較深入和系統的研究,先后發表過多篇專業論文。
德恒深圳合伙人,德恒深圳合規中心副主任、海南國際仲裁院仲裁員、廣東省律師協會合規專委會委員、一帶一路商事調解中心調解員。黃磊律師主要執業領域為合規、投融資、并購、資本市場及商事爭議解決。從事國有企業合規管理體系建設、上市公司合規和基金合規工作。
深圳市律師協會證券法律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公益律師、深圳市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外聯部部長、西南政法大學深圳校友會理事、德恒深圳青工委委員,擁有超10年的法律工作經驗,業務聚焦于金融、證券爭議解決領域,主要客戶包括長城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金元證券、平安創投等金融證券領域知名機構,曾成功處理ABS、資管產品兌付系列爭議解決、股票質押式回購糾紛、企業控制權爭奪系列糾紛等重大商事案件。
聯絡團隊:chenkj@dehenglaw.com
德恒北京電話:+86 10 5268 2888傳真:+86 10 5268 2999地址:西城區金融大街19號富凱大廈B座十二層
德恒上海電話:+86 21 5598 9888
傳真:+86 21 5598 9898
地址:虹口區東大名路501號上海白玉蘭廣場23層
德恒深圳電話:+86 755 8828 6488
傳真:+86 755 8828 6499
地址:福田區金田路4018
號安聯大廈B座11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