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_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_欧美人与物videos另

注冊

產業信息動態-9月18日

華陽集團產業技術研究總院? ? 主辦

內刊

2024年9月18日

377期

Information dynamics of industry

產業信息動態

——摘選自人民日報《重磅發文!保持新能源裝機年增1億千瓦以上》

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給。持續擴大非化石能源利用規模,構建高水平新能源消納體系。有序推進主要流域水電開發,保持核電平穩建設節奏。穩步推進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優化海上風電基地規劃布局,大力推廣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統。堅持新能源與調節電源、電網建設在規模、布局、時序上做到“三位一體”,提高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保持新能源裝機每年增長1億千瓦以上的規模。2030年前,實現新增能源消費量的70%由非化石能源供應,力爭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每年提升1個百分點。

目 錄? ? ? ? ? ? ? ? ? ? ? ? CONTENTS

技術前沿

連續生產公斤級石墨烯,每小時數百克!

17

14

全球首批碳纖維復合材料輕量化重載鐵路貨車下線

行業聚焦

權威之聲

05

重磅發文!保持新能源裝機年增1億千瓦以上

宏觀政策

11

達拉特印發防沙治沙和風光一體化工程實施方案

會展信息

2025武漢國際環保產業博覽會

27

24

中電聯監事長潘躍龍:綠色電力的三點認識

專業評論

01

權威之聲

authority? ?VOICE

重磅發文!保持新能源裝機年增1億千瓦以上

來源:人民日報

權威之聲

9月9日,國家能源局黨組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以能源轉型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該文主要探討了中國在能源轉型方面的戰略規劃和實踐進展,強調了新能源和新型儲能技術在推動能源轉型和支持中國式現代化中的關鍵作用。
其中提到,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給。持續擴大非化石能源利用規模,構建高水平新能源消納體系。有序推進主要流域水電開發,保持核電平穩建設節奏。穩步推進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優化海上風電基地規劃布局,大力推廣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統。堅持新能源與調節電源、電網建設在規模、布局、時序上做到“三位一體”,提高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保持新能源裝機每年增長1億千瓦以上的規模。2030年前,實現新增能源消費量的70%由非化石能源供應,力爭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每年提升1個百分點。
文章強調,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健全鼓勵靈活性電源參與系統調節的價格機制,落實好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研究建立健全新型儲能價格形成機制。健全現代化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體制機制,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源網荷儲協同布局,優化油氣管網運行調度機制。
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鞏固拓展新能源產業優勢,加強大型風電、高效率光伏、光熱等技術創新,推動先進核能、新型儲能、氫能等領域前沿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
全文見下:
以能源轉型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中共國家能源局黨組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能源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我國能源轉型取得歷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順應全球發展大勢、適應時代要求的能源轉型之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擘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舉措,對能源改革發展提出新部署新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以能源轉型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深刻認識我國能源轉型取得的顯著成就
新時代以來,我國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堅定不移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能源轉型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用能需求,有效支撐了美麗中國建設。
能源消費結構轉型成效顯著。有效落實節能優先方針,黨的十八大以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超過26%,累計節約能源消費約14億噸標準煤。不斷擴大清潔能源利用規模,2023年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6.4%,比10年前提高10.9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比重累計下降12.1個百分點,綠電消費比重達到36%左右。深入推進電能替代,全社會終端用能電氣化率達到28%,比2014年提升約7個百分點。
綠色能源供給能力大幅提升。新能源發展領跑全球,裝機規模比10年前增長了10倍,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約占全球的40%,推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歷史性超過火電。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達到3萬億千瓦時左右,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3,其中,風電光伏發電量超過全國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風電光伏產品已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風電光伏發電成本10年分別下降60%和80%,有力推動能源轉型成本大幅下降,促進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能源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建成風電光伏全產業鏈研發設計和制造體系,量產先進晶體硅光伏電池轉換效率超過25%,海上風電機組最大單機容量達到18兆瓦。全面掌握大型三代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第四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百萬千瓦水電等一批重大工程投入運行。能源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發展壯大,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年出口突破萬億元大關,助力我國產業鏈優勢不斷鞏固增強。
有力支撐美麗中國建設。人民生產生活綠色用能保障持續加強,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接近80%。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支撐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9年穩居世界第一、保有量超過2000萬輛。全國燃煤鍋爐減少80%以上,95%以上煤電機組實現了超低排放,排放水平與天然氣發電機組相當。持續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成品油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以深化能源領域改革增強轉型發展動力活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同時就深化能源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加強能源領域多邊合作平臺建設等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為進一步推動能源轉型指明了方向和路徑。新征程上,我們將進一步深化能源領域改革,增強能源轉型動力活力,重點要健全三個體系。
健全清潔能源供給保障制度體系。建立以綠色低碳為導向的能源開發利用新機制,推動清潔能源生產供給由集中開發、大范圍統一輸配向區域自平衡和跨區優化配置并重轉變,形成優先通過清潔低碳能源滿足新增用能需求并逐漸替代存量化石能源的能源生產供給格局。完善不同能源品種之間的互補和替代政策機制,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實現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協同互補、有序替代。健全現代化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體制機制,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源網荷儲協同布局,優化油氣管網運行調度機制。
健全能源綠色消費激勵制度體系。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健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機制。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健全鼓勵靈活性電源參與系統調節的價格機制,落實好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研究建立健全新型儲能價格形成機制。完善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制度,推動發展綠證市場,加強電力市場、綠證市場、碳市場等有效銜接。推動終端能源消費轉型由電能替代為主向電、氫、氨等多元清潔替代轉變,推動主要用能領域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引擎。
健全能源產業鏈自主創新制度體系。建立清潔低碳能源重大科技協同創新體系,形成以市場為導向、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引領、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能源技術創新體系,加快突破一批清潔低碳能源關鍵技術。建立健全清潔低碳能源產業鏈協同創新機制,構建以需求端技術進步為導向,能源技術成果評價、轉化和推廣應用高效協同的政策機制,通過工程化集成應用形成先進技術及產業化能力。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科技創新激勵政策,探索以市場化方式吸引社會資本支持資金投入大、研究難度高的戰略性清潔低碳能源技術研發和示范項目。
奮力譜寫能源轉型發展新篇章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兼顧當前和長遠,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動能源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的能源支撐。
筑牢安全降碳基礎。立足我國資源稟賦,按照先立后破、通盤謀劃的原則,推動能源平穩有序轉型。發揮好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提高對能源低碳轉型的支撐調節作用。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確保國內原油產量長期穩定在2億噸水平、天然氣自給率不低于50%。完善能源基礎設施網絡,優化西電東送、北電南送格局,加強油氣“全國一張網”建設運營。穩步推進煤炭產能儲備建設,加快支撐性、調節性電源建設,增強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能力。
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給。持續擴大非化石能源利用規模,構建高水平新能源消納體系。有序推進主要流域水電開發,保持核電平穩建設節奏。穩步推進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優化海上風電基地規劃布局,大力推廣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統。堅持新能源與調節電源、電網建設在規模、布局、時序上做到“三位一體”,提高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保持新能源裝機每年增長1億千瓦以上的規模。2030年前,實現新增能源消費量的70%由非化石能源供應,力爭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每年提升1個百分點。
推動消費側節能降碳。推動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優化天然氣利用政策。更大力度推動消費側節能降碳,大力實施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降碳行動,把騰挪出來的用能空間留給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和民生領域。開展重點行業領域能效提升行動,加快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電能替代,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實現到2025年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達到30%左右。進一步完善綠證制度,持續擴大綠證綠電消費。
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鞏固拓展新能源產業優勢,加強大型風電、高效率光伏、光熱等技術創新,推動先進核能、新型儲能、氫能等領域前沿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推動先進信息技術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加快培育能源新業態、新模式。高質量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積極推動風電、太陽能發電、智慧電網等項目落地,加強清潔能源技術和標準體系國際銜接互認。深度參與全球能源治理,建設運營好“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和全球清潔能源合作伙伴關系。

權威之聲

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鞏固拓展新能源產業優勢,加強大型風電、高效率光伏、光熱等技術創新,推動先進核能、新型儲能、氫能等領域前沿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
全文見下:
以能源轉型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中共國家能源局黨組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能源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我國能源轉型取得歷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順應全球發展大勢、適應時代要求的能源轉型之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擘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舉措,對能源改革發展提出新部署新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以能源轉型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深刻認識我國能源轉型取得的顯著成就
新時代以來,我國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堅定不移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能源轉型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用能需求,有效支撐了美麗中國建設。
能源消費結構轉型成效顯著。有效落實節能優先方針,黨的十八大以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超過26%,累計節約能源消費約14億噸標準煤。不斷擴大清潔能源利用規模,2023年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6.4%,比10年前提高10.9個百分點,煤炭消費比重累計下降12.1個百分點,綠電消費比重達到36%左右。深入推進電能替代,全社會終端用能電氣化率達到28%,比2014年提升約7個百分點。
綠色能源供給能力大幅提升。新能源發展領跑全球,裝機規模比10年前增長了10倍,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約占全球的40%,推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歷史性超過火電。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達到3萬億千瓦時左右,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3,其中,風電光伏發電量超過全國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風電光伏產品已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風電光伏發電成本10年分別下降60%和80%,有力推動能源轉型成本大幅下降,促進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能源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建成風電光伏全產業鏈研發設計和制造體系,量產先進晶體硅光伏電池轉換效率超過25%,海上風電機組最大單機容量達到18兆瓦。全面掌握大型三代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第四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百萬千瓦水電等一批重大工程投入運行。能源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發展壯大,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年出口突破萬億元大關,助力我國產業鏈優勢不斷鞏固增強。
有力支撐美麗中國建設。人民生產生活綠色用能保障持續加強,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接近80%。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支撐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9年穩居世界第一、保有量超過2000萬輛。全國燃煤鍋爐減少80%以上,95%以上煤電機組實現了超低排放,排放水平與天然氣發電機組相當。持續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成品油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以深化能源領域改革增強轉型發展動力活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同時就深化能源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加強能源領域多邊合作平臺建設等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為進一步推動能源轉型指明了方向和路徑。新征程上,我們將進一步深化能源領域改革,增強能源轉型動力活力,重點要健全三個體系。
健全清潔能源供給保障制度體系。建立以綠色低碳為導向的能源開發利用新機制,推動清潔能源生產供給由集中開發、大范圍統一輸配向區域自平衡和跨區優化配置并重轉變,形成優先通過清潔低碳能源滿足新增用能需求并逐漸替代存量化石能源的能源生產供給格局。完善不同能源品種之間的互補和替代政策機制,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實現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協同互補、有序替代。健全現代化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體制機制,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源網荷儲協同布局,優化油氣管網運行調度機制。
健全能源綠色消費激勵制度體系。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健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機制。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健全鼓勵靈活性電源參與系統調節的價格機制,落實好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研究建立健全新型儲能價格形成機制。完善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制度,推動發展綠證市場,加強電力市場、綠證市場、碳市場等有效銜接。推動終端能源消費轉型由電能替代為主向電、氫、氨等多元清潔替代轉變,推動主要用能領域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引擎。
健全能源產業鏈自主創新制度體系。建立清潔低碳能源重大科技協同創新體系,形成以市場為導向、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引領、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能源技術創新體系,加快突破一批清潔低碳能源關鍵技術。建立健全清潔低碳能源產業鏈協同創新機制,構建以需求端技術進步為導向,能源技術成果評價、轉化和推廣應用高效協同的政策機制,通過工程化集成應用形成先進技術及產業化能力。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科技創新激勵政策,探索以市場化方式吸引社會資本支持資金投入大、研究難度高的戰略性清潔低碳能源技術研發和示范項目。
奮力譜寫能源轉型發展新篇章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兼顧當前和長遠,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動能源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的能源支撐。
筑牢安全降碳基礎。立足我國資源稟賦,按照先立后破、通盤謀劃的原則,推動能源平穩有序轉型。發揮好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提高對能源低碳轉型的支撐調節作用。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確保國內原油產量長期穩定在2億噸水平、天然氣自給率不低于50%。完善能源基礎設施網絡,優化西電東送、北電南送格局,加強油氣“全國一張網”建設運營。穩步推進煤炭產能儲備建設,加快支撐性、調節性電源建設,增強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能力。
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給。持續擴大非化石能源利用規模,構建高水平新能源消納體系。有序推進主要流域水電開發,保持核電平穩建設節奏。穩步推進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優化海上風電基地規劃布局,大力推廣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統。堅持新能源與調節電源、電網建設在規模、布局、時序上做到“三位一體”,提高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保持新能源裝機每年增長1億千瓦以上的規模。2030年前,實現新增能源消費量的70%由非化石能源供應,力爭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每年提升1個百分點。
推動消費側節能降碳。推動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優化天然氣利用政策。更大力度推動消費側節能降碳,大力實施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降碳行動,把騰挪出來的用能空間留給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和民生領域。開展重點行業領域能效提升行動,加快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電能替代,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實現到2025年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達到30%左右。進一步完善綠證制度,持續擴大綠證綠電消費。
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鞏固拓展新能源產業優勢,加強大型風電、高效率光伏、光熱等技術創新,推動先進核能、新型儲能、氫能等領域前沿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推動先進信息技術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加快培育能源新業態、新模式。高質量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積極推動風電、太陽能發電、智慧電網等項目落地,加強清潔能源技術和標準體系國際銜接互認。深度參與全球能源治理,建設運營好“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和全球清潔能源合作伙伴關系。

權威之聲

型和可持續發展。
能源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建成風電光伏全產業鏈研發設計和制造體系,量產先進晶體硅光伏電池轉換效率超過25%,海上風電機組最大單機容量達到18兆瓦。全面掌握大型三代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第四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百萬千瓦水電等一批重大工程投入運行。能源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發展壯大,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年出口突破萬億元大關,助力我國產業鏈優勢不斷鞏固增強。
有力支撐美麗中國建設。人民生產生活綠色用能保障持續加強,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接近80%。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支撐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9年穩居世界第一、保有量超過2000萬輛。全國燃煤鍋爐減少80%以上,95%以上煤電機組實現了超低排放,排放水平與天然氣發電機組相當。持續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成品油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以深化能源領域改革增強轉型發展動力活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同時就深化能源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加強能源領域多邊合作平臺建設等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為進一步推動能源轉型指明了方向和路徑。新征程上,我們將進一步深化能源領域改革,增強能源轉型動力活力,重點要健全三個體系。
健全清潔能源供給保障制度體系。建立以綠色低碳為導向的能源開發利用新機制,推動清潔能源生產供給由集中開發、大范圍統一輸配向區域自平衡和跨區優化配置并重轉變,形成優先通過清潔低碳能源滿足新增用能需求并逐漸替代存量化石能源的能源生產供給格局。完善不同能源品種之間的互補和替代政策機制,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實現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協同互補、有序替代。健全現代化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體制機制,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源網荷儲協同布局,優化油氣管網運行調度機制。
健全能源綠色消費激勵制度體系。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健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機制。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健全鼓勵靈活性電源參與系統調節的價格機制,落實好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研究建立健全新型儲能價格形成機制。完善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制度,推動發展綠證市場,加強電力市場、綠證市場、碳市場等有效銜接。推動終端能源消費轉型由電能替代為主向電、氫、氨等多元清潔替代轉變,推動主要用能領域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引擎。
健全能源產業鏈自主創新制度體系。建立清潔低碳能源重大科技協同創新體系,形成以市場為導向、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引領、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能源技術創新體系,加快突破一批清潔低碳能源關鍵技術。建立健全清潔低碳能源產業鏈協同創新機制,構建以需求端技術進步為導向,能源技術成果評價、轉化和推廣應用高效協同的政策機制,通過工程化集成應用形成先進技術及產業化能力。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科技創新激勵政策,探索以市場化方式吸引社會資本支持資金投入大、研究難度高的戰略性清潔低碳能源技術研發和示范項目。
奮力譜寫能源轉型發展新篇章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兼顧當前和長遠,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動能源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的能源支撐。
筑牢安全降碳基礎。立足我國資源稟賦,按照先立后破、通盤謀劃的原則,推動能源平穩有序轉型。發揮好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提高對能源低碳轉型的支撐調節作用。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確保國內原油產量長期穩定在2億噸水平、天然氣自給率不低于50%。完善能源基礎設施網絡,優化西電東送、北電南送格局,加強油氣“全國一張網”建設運營。穩步推進煤炭產能儲備建設,加快支撐性、調節性電源建設,增強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能力。
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給。持續擴大非化石能源利用規模,構建高水平新能源消納體系。有序推進主要流域水電開發,保持核電平穩建設節奏。穩步推進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優化海上風電基地規劃布局,大力推廣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統。堅持新能源與調節電源、電網建設在規模、布局、時序上做到“三位一體”,提高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保持新能源裝機每年增長1億千瓦以上的規模。2030年前,實現新增能源消費量的70%由非化石能源供應,力爭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每年提升1個百分點。
推動消費側節能降碳。推動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優化天然氣利用政策。更大力度推動消費側節能降碳,大力實施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降碳行動,把騰挪出來的用能空間留給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和民生領域。開展重點行業領域能效提升行動,加快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電能替代,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實現到2025年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達到30%左右。進一步完善綠證制度,持續擴大綠證綠電消費。
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鞏固拓展新能源產業優勢,加強大型風電、高效率光伏、光熱等技術創新,推動先進核能、新型儲能、氫能等領域前沿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推動先進信息技術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加快培育能源新業態、新模式。高質量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積極推動風電、太陽能發電、智慧電網等項目落地,加強清潔能源技術和標準體系國際銜接互認。深度參與全球能源治理,建設運營好“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和全球清潔能源合作伙伴關系。

權威之聲

力市場、綠證市場、碳市場等有效銜接。推動終端能源消費轉型由電能替代為主向電、氫、氨等多元清潔替代轉變,推動主要用能領域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引擎。
健全能源產業鏈自主創新制度體系。建立清潔低碳能源重大科技協同創新體系,形成以市場為導向、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引領、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能源技術創新體系,加快突破一批清潔低碳能源關鍵技術。建立健全清潔低碳能源產業鏈協同創新機制,構建以需求端技術進步為導向,能源技術成果評價、轉化和推廣應用高效協同的政策機制,通過工程化集成應用形成先進技術及產業化能力。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科技創新激勵政策,探索以市場化方式吸引社會資本支持資金投入大、研究難度高的戰略性清潔低碳能源技術研發和示范項目。
奮力譜寫能源轉型發展新篇章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兼顧當前和長遠,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動能源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的能源支撐。
筑牢安全降碳基礎。立足我國資源稟賦,按照先立后破、通盤謀劃的原則,推動能源平穩有序轉型。發揮好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提高對能源低碳轉型的支撐調節作用。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確保國內原油產量長期穩定在2億噸水平、天然氣自給率不低于50%。完善能源基礎設施網絡,優化西電東送、北電南送格局,加強油氣“全國一張網”建設運營。穩步推進煤炭產能儲備建設,加快支撐性、調節性電源建設,增強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能力。
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給。持續擴大非化石能源利用規模,構建高水平新能源消納體系。有序推進主要流域水電開發,保持核電平穩建設節奏。穩步推進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優化海上風電基地規劃布局,大力推廣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統。堅持新能源與調節電源、電網建設在規模、布局、時序上做到“三位一體”,提高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保持新能源裝機每年增長1億千瓦以上的規模。2030年前,實現新增能源消費量的70%由非化石能源供應,力爭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每年提升1個百分點。
推動消費側節能降碳。推動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優化天然氣利用政策。更大力度推動消費側節能降碳,大力實施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降碳行動,把騰挪出來的用能空間留給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和民生領域。開展重點行業領域能效提升行動,加快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電能替代,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實現到2025年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達到30%左右。進一步完善綠證制度,持續擴大綠證綠電消費。
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鞏固拓展新能源產業優勢,加強大型風電、高效率光伏、光熱等技術創新,推動先進核能、新型儲能、氫能等領域前沿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推動先進信息技術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加快培育能源新業態、新模式。高質量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積極推動風電、太陽能發電、智慧電網等項目落地,加強清潔能源技術和標準體系國際銜接互認。深度參與全球能源治理,建設運營好“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和全球清潔能源合作伙伴關系。

權威之聲

筑牢安全降碳基礎。立足我國資源稟賦,按照先立后破、通盤謀劃的原則,推動能源平穩有序轉型。發揮好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提高對能源低碳轉型的支撐調節作用。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確保國內原油產量長期穩定在2億噸水平、天然氣自給率不低于50%。完善能源基礎設施網絡,優化西電東送、北電南送格局,加強油氣“全國一張網”建設運營。穩步推進煤炭產能儲備建設,加快支撐性、調節性電源建設,增強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能力。
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給。持續擴大非化石能源利用規模,構建高水平新能源消納體系。有序推進主要流域水電開發,保持核電平穩建設節奏。穩步推進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優化海上風電基地規劃布局,大力推廣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統。堅持新能源與調節電源、電網建設在規模、布局、時序上做到“三位一體”,提高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保持新能源裝機每年增長1億千瓦以上的規模。2030年前,實現新增能源消費量的70%由非化石能源供應,力爭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每年提升1個百分點。
推動消費側節能降碳。推動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優化天然氣利用政策。更大力度推動消費側節能降碳,大力實施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降碳行動,把騰挪出來的用能空間留給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和民生領域。開展重點行業領域能效提升行動,加快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電能替代,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實現到2025年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達到30%左右。進一步完善綠證制度,持續擴大綠證綠電消費。
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鞏固拓展新能源產業優勢,加強大型風電、高效率光伏、光熱等技術創新,推動先進核能、新型儲能、氫能等領域前沿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推動先進信息技術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加快培育能源新業態、新模式。高質量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積極推動風電、太陽能發電、智慧電網等項目落地,加強清潔能源技術和標準體系國際銜接互認。深度參與全球能源治理,建設運營好“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和全球清潔能源合作伙伴關系。

02

宏觀政策

MACROPOLICY

宏觀政策

達拉特印發防沙治沙和風光一體化工程實施方案

來源:達拉特旗人民政府

日前,內蒙古達拉特旗人民政府印發《達拉特旗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實施方案》。
文件明確,新增項目實施主體要拿出一定比例收益,按照光伏裝機不低于1200畝/萬千瓦(包含項目場區生態恢復治理)、風電裝機不低于2000畝/萬千瓦的標準,開展沙化土地綜合治理。對按標準開展防沙治沙的市場化新能源項目應報盡報,爭取項目獲批。對已批復的項目,鼓勵實施主體參照新增項目的治理標準積極參與防沙治沙。
文件提出:
(一)總體目標。以防沙治沙為根本目標,以風電光伏開發建設為創新舉措,在達拉特旗庫布齊沙漠及周邊布局建設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實現292萬畝沙化土地全面治理,容納370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促進生態治理與能源開發融合發展,全面打贏黃河“幾字彎”攻堅戰。
(二)庫布齊沙漠。規劃建設總長約133公里、平均寬約25公里,場址面積約3300平方公里“光伏長城”,容納2700萬千瓦裝機規模,外送消納1350萬千瓦(三峽蒙能1200萬千瓦、大唐150萬千瓦),蒙西消納462.8萬千瓦(領跑基地100萬千、蒙能集團300萬千瓦、中恒新能源10萬千瓦等項目),本地消納887.2萬千瓦(增量配電網園區綠色供電、寧德時代零碳園區、蒙泰集團源網荷儲等項目),實現光伏治沙84萬畝,生態治沙128萬畝。
(三)南部干旱硬梁地區。在達拉特旗南部干旱硬梁地區布局建設“風光同場”,邊界范圍250萬畝,容納風電700萬千瓦,光伏300萬千瓦,沙化土地綜合治理80萬畝。
(四)2024年重點目標。2024年計劃新增光伏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由新增項目實施主體開展12萬畝沙化土地綜合治理,其中在光伏場區內治理沙化土地面積3萬畝,在光伏場區外的中和西鎮和恩格貝鎮(毛卜拉孔兌、布日嘎斯太孔兌和黑賴溝孔兌之間),劃定9萬畝退化林改造修復區用于沙化土地綜合治理。
此外,《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重點任務和重點項目清單》顯示,共有新能源項目13個,項目規模共計37GW。
《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2024年重點工作清單》顯示,2024年重點建設新能源項目21個,項目規模合計15.54GW。

原文鏈接:防沙治沙和風光一體化工程實施方案

方公里“光伏長城”,容納2700萬千瓦裝機規模,外送消納1350萬千瓦(三峽蒙能1200萬千瓦、大唐150萬千瓦),蒙西消納462.8萬千瓦(領跑基地100萬千、蒙能集團300萬千瓦、中恒新能源10萬千瓦等項目),本地消納887.2萬千瓦(增量配電網園區綠色供電、寧德時代零碳園區、蒙泰集團源網荷儲等項目),實現光伏治沙84萬畝,生態治沙128萬畝。
(三)南部干旱硬梁地區。在達拉特旗南部干旱硬梁地區布局建設“風光同場”,邊界范圍250萬畝,容納風電700萬千瓦,光伏300萬千瓦,沙化土地綜合治理80萬畝。
(四)2024年重點目標。2024年計劃新增光伏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由新增項目實施主體開展12萬畝沙化土地綜合治理,其中在光伏場區內治理沙化土地面積3萬畝,在光伏場區外的中和西鎮和恩格貝鎮(毛卜拉孔兌、布日嘎斯太孔兌和黑賴溝孔兌之間),劃定9萬畝退化林改造修復區用于沙化土地綜合治理。
此外,《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重點任務和重點項目清單》顯示,共有新能源項目13個,項目規模共計37GW。
《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2024年重點工作清單》顯示,2024年重點建設新能源項目21個,項目規模合計15.54GW。

宏觀政策

行業聚焦

INDUSTRY FOCUS

03

行業聚焦

全球首批碳纖維復合材料輕量化重載鐵路貨車下線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9月10日,首批6輛身著輕薄碳纖維復合材料“外衣”的重載鐵路貨車緩緩駛出生產線,向眾人展現它們輕量化智能化的超炫“科技范”,這標志著由國家能源集團鐵路裝備公司、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和中車齊車公司聯合研制的全球首批碳纖維復合材料輕量化重載鐵路貨車正式下線,也標志著我國在重載鐵路移動裝備新材料制造領域和研發應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對促進我國重載鐵路運輸綠色低碳轉型,具有重大示范意義。
在國家“交通強國”和“雙碳”戰略指引下,加快交通運輸業綠色低碳轉型以及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研究,成為運輸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國家能源集團作為國內最大的鐵路自備貨車專業化運營管理企業,管理著5萬7千余輛鐵路貨車,車輛輕量化、低能耗、綠色化發展對煤炭運輸節能減排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2022年,國家能源集團適應新發展格局下鐵路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要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聯合開展輕量化與智能化鐵路貨車研發。由國家能源集團鐵路裝備公司牽頭、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和中車齊車公司聯合實施。經過三年協同攻關,聚焦鐵路裝備領域輕量化和智能化核心問題,成功研發適用于重載鐵路貨車領域的先進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攻克了復合板材大部件一體化制備等關鍵技術難題,并首次將該類新材料應用于重載鐵路貨車車體主承載結構的制備。該材料比強度、比模量分別為鋁合金材質的3-5倍和1.5-1.8倍,能夠更好地滿足重載鐵路貨車的輕量化和大部件生產使用要求,具有更輕更節能、強度更高、環境適應性更強等技術優勢。
  披上新型輕薄高性能“外衣”的鐵路貨車車體自重較同類鋁合金材料車體降低20%以上,自重系數低至0.22,為國內同軸重鐵路貨車最高水平,實現了車輛自重降低、載重增加、容積增大的同步協同提升,對提升鐵路運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該型鐵路貨車還集成了優化改進轉K6型轉向架、集成式空氣制動裝置、高強度重載車鉤、自卸式底門開閉機構等新型部件,自主研制了適用于重載鐵路貨運裝備的車載智能監測系統,實現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在鐵路貨車上的集成應用,以科技創新賦能重載鐵路裝備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發展。

行業聚焦

鐵路裝備領域輕量化和智能化核心問題,成功研發適用于重載鐵路貨車領域的先進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攻克了復合板材大部件一體化制備等關鍵技術難題,并首次將該類新材料應用于重載鐵路貨車車體主承載結構的制備。該材料比強度、比模量分別為鋁合金材質的3-5倍和1.5-1.8倍,能夠更好地滿足重載鐵路貨車的輕量化和大部件生產使用要求,具有更輕更節能、強度更高、環境適應性更強等技術優勢。
披上新型輕薄高性能“外衣”的鐵路貨車車體自重較同類鋁合金材料車體降低20%以上,自重系數低至0.22,為國內同軸重鐵路貨車最高水平,實現了車輛自重降低、載重增加、容積增大的同步協同提升,對提升鐵路運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該型鐵路貨車還集成了優化改進轉K6型轉向架、集成式空氣制動裝置、高強度重載車鉤、自卸式底門開閉機構等新型部件,自主研制了適用于重載鐵路貨運裝備的車載智能監測系統,實現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在鐵路貨車上的集成應用,以科技創新賦能重載鐵路裝備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發展。

04

技術前沿

TECHNOLOGY FRONTIER

技術前沿

連續生產公斤級石墨烯,每小時數百克!

來源:Carbontech

含氧官能團可提高氧化石墨烯的加工性、穩定性和功能化,因此在氧化石墨烯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通過直接有效的方法實現對氧化石墨烯氧化度的精確控制仍然是一項重大挑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景教授團隊報告了一種包括前互層化和后外剝離/氧化的兩步電化學方法,從而實現了氧化石墨烯的大規模剝離,并可定制氧化程度。首先,將濃硫酸預摻雜到石墨箔中,促進石墨箔均勻膨脹,將其轉化為準單層石墨烯結構。隨后,在還原性/氧化性電解質中進行后剝離會同時觸發剝離和氧化過程,從而產生分散良好的石墨烯納米片,其氧化程度可在數分鐘內量化。
綜合表征研究證實了剝離氧化石墨烯的不同氧化程度,跨越了通過施陶登邁爾、霍夫曼和胡默斯方法獲得的傳統氧化程度。此外,研究人員還評估了該方法的可擴展性以及剝離氧化石墨烯納米片的溶液可加工性,證明可以連續生產公斤級氧化石墨烯,并制造出具有優異機械性能的米長納米復合薄膜。相關研究成果以“Electrolyte engineering for the mass exfoliation?of graphene oxide across wide oxidation degrees”為題發表于《J. Mater. Chem. A》。

技術前沿

mass exfoliation?of graphene oxide across wide oxidation degrees”為題發表于《J. Mater. Chem. A》。

技術前沿

技術前沿

技術前沿

/ 小結 /
本文開發出了一種可擴展的電化學策略,其中包括連續的前鈍化和后剝離/氧化過程。通過簡單調整電解質的氧化性,這種方法可以精確控制氧化石墨烯(GO)的氧化程度。通過采用這種兩步剝離法,實現了將廉價石墨箔快速、高效地轉化為納米片,且單層產率高(平均 ~ 80%)。GO 的氧化度范圍很廣,既能合成載流子遷移率高的輕度氧化石墨烯薄片,也能合成氧碳元素比高的深度氧化納米片,其氧化度可媲美通過 Staudenmaier、Hofmann 和 Hummers 方法獲得的氧化度。此外,該方法與連續剝離工藝兼容,可大規模生產具有出色穩定性、精確可控性和優異溶液加工性的 GO。

技術前沿

05

專業評論

Professional?comments

中電聯監事長潘躍龍:綠色電力的三點認識

來源:中國能源報

9月9日,由山西省能源局、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研究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主辦的“企業綠色電力發展路徑研討會”在太原召開。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監事長潘躍龍致辭。
以下為發言內容整理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化能源管理體制改革,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為我國電力市場建設發展指明了方向。今年8月,國家相關部門先后印發《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對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提出了任務要求。需要行業企業認真貫徹落實,借此機會,我談三點認識和思考。
一、加快綠色電力生產和消費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雙碳”目標下,我國正在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風、光新能源實現了快速增長,已成為發電裝機主體,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并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合計裝機達到11.8億千瓦,首次超過煤電裝機規模,同比增長37.2%,占總裝機容量比重為38.4%,比上年同期提高6.5個百分點。預計2024年并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合計新增裝機規模達到3億千瓦左右,累計裝機占比將首次超過40%,綠色電力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同時,綠色電力交易規模持續擴大, 2023年,全國綠色電力(綠證)消費總量1059億千瓦時,相當于消費1.059億張綠證,同比增長281.4%。其中,綠電交易電量69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84.2%,綠證交易3637萬張,對應電量36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5%,反映了社會各界對于綠色電力的需求在快速提高。
二、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是實現綠色轉型目標的關鍵路徑
近年來,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成效顯著,電力市場交易規模快速擴大,全國市場交易電量由2016年的1.1萬億千瓦時增長至2023年的5.6萬億千瓦時,在全社會用電量比重提升至61.4%,中長期交易電量占比超過90%。多層次電力市場體系建設有序推進,南方區域電力現貨市場首次實現全區域結算試運行,長三角電力市場建設正式啟動。電力現貨市場正在加快建設,目前山西、廣東、山東、甘肅相繼轉入正式運行,約20個省份開展了結算試運行,多元競爭主體格局初步形成,電力商品的多元價值屬性進一步顯現,電力市場治理和監督體系更加健全,電力系統運行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升。
未來,隨著能源低碳轉型的深入推進,新能源躍升發展,我國電力系統運行和電力市場運營發生深刻變化,加之一次能源價格波動、用電負荷增長、氣候變化等多重影響,對我國電力體制改革頂層設計、電力市場體系建設與高效運行、電價機制的完善、新型主體融入電力市場以及科學高效監管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強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總體設計和規劃,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高效、清潔低碳、治理完善的統一電力市場體系。中電聯正在受國家能源局委托開展統一電力市場規劃研究相關工作,探索新形勢下我國電力市場建設和發展路徑。
三、加強國內外交流實踐是實現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這一共同挑戰,中國積極參與國際能源治理,與世界各國共享綠色電力發展經驗。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平臺,不僅輸出了先進的綠色電力技術和裝備,還促進了區域間的能源合作與互鑒。同時,應在全社會積極倡導綠色發展、綠色消費的理念,今年中電聯發起開展了綠色電力消費統計發布工作,2023年度綠色電力消費前100名的企業名錄,涵蓋了能源、電信、石化、鋼鐵、互聯網科技、汽車制造、生活服務等行業,促進了行業間的交流,引起了廣泛的反響。本次中國能源研究會、中電聯、中國能源報主辦的研討會和案例征集活動,是積極響應國家能源轉型的各項政策要求,搭建經驗交流平臺,對于幫助企業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企業綠色電力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它不僅關乎環境保護,更關系到國家長遠發展戰略。期待通過本次研討會,凝聚共識,匯集智慧,為推動我國各行業企業綠色電力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專業評論

專業評論

電合計裝機達到11.8億千瓦,首次超過煤電裝機規模,同比增長37.2%,占總裝機容量比重為38.4%,比上年同期提高6.5個百分點。預計2024年并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合計新增裝機規模達到3億千瓦左右,累計裝機占比將首次超過40%,綠色電力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同時,綠色電力交易規模持續擴大, 2023年,全國綠色電力(綠證)消費總量1059億千瓦時,相當于消費1.059億張綠證,同比增長281.4%。其中,綠電交易電量69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84.2%,綠證交易3637萬張,對應電量36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5%,反映了社會各界對于綠色電力的需求在快速提高。
二、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是實現綠色轉型目標的關鍵路徑
近年來,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成效顯著,電力市場交易規模快速擴大,全國市場交易電量由2016年的1.1萬億千瓦時增長至2023年的5.6萬億千瓦時,在全社會用電量比重提升至61.4%,中長期交易電量占比超過90%。多層次電力市場體系建設有序推進,南方區域電力現貨市場首次實現全區域結算試運行,長三角電力市場建設正式啟動。電力現貨市場正在加快建設,目前山西、廣東、山東、甘肅相繼轉入正式運行,約20個省份開展了結算試運行,多元競爭主體格局初步形成,電力商品的多元價值屬性進一步顯現,電力市場治理和監督體系更加健全,電力系統運行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升。
未來,隨著能源低碳轉型的深入推進,新能源躍升發展,我國電力系統運行和電力市場運營發生深刻變化,加之一次能源價格波動、用電負荷增長、氣候變化等多重影響,對我國電力體制改革頂層設計、電力市場體系建設與高效運行、電價機制的完善、新型主體融入電力市場以及科學高效監管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強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總體設計和規劃,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高效、清潔低碳、治理完善的統一電力市場體系。中電聯正在受國家能源局委托開展統一電力市場規劃研究相關工作,探索新形勢下我國電力市場建設和發展路徑。
三、加強國內外交流實踐是實現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這一共同挑戰,中國積極參與國際能源治理,與世界各國共享綠色電力發展經驗。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平臺,不僅輸出了先進的綠色電力技術和裝備,還促進了區域間的能源合作與互鑒。同時,應在全社會積極倡導綠色發展、綠色消費的理念,今年中電聯發起開展了綠色電力消費統計發布工作,2023年度綠色電力消費前100名的企業名錄,涵蓋了能源、電信、石化、鋼鐵、互聯網科技、汽車制造、生活服務等行業,促進了行業間的交流,引起了廣泛的反響。本次中國能源研究會、中電聯、中國能源報主辦的研討會和案例征集活動,是積極響應國家能源轉型的各項政策要求,搭建經驗交流平臺,對于幫助企業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企業綠色電力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它不僅關乎環境保護,更關系到國家長遠發展戰略。期待通過本次研討會,凝聚共識,匯集智慧,為推動我國各行業企業綠色電力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未來,隨著能源低碳轉型的深入推進,新能源躍升發展,我國電力系統運行和電力市場運營發生深刻變化,加之一次能源價格波動、用電負荷增長、氣候變化等多重影響,對我國電力體制改革頂層設計、電力市場體系建設與高效運行、電價機制的完善、新型主體融入電力市場以及科學高效監管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強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總體設計和規劃,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高效、清潔低碳、治理完善的統一電力市場體系。中電聯正在受國家能源局委托開展統一電力市場規劃研究相關工作,探索新形勢下我國電力市場建設和發展路徑。
三、加強國內外交流實踐是實現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這一共同挑戰,中國積極參與國際能源治理,與世界各國共享綠色電力發展經驗。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平臺,不僅輸出了先進的綠色電力技術和裝備,還促進了區域間的能源合作與互鑒。同時,應在全社會積極倡導綠色發展、綠色消費的理念,今年中電聯發起開展了綠色電力消費統計發布工作,2023年度綠色電力消費前100名的企業名錄,涵蓋了能源、電信、石化、鋼鐵、互聯網科技、汽車制造、生活服務等行業,促進了行業間的交流,引起了廣泛的反響。本次中國能源研究會、中電聯、中國能源報主辦的研討會和案例征集活動,是積極響應國家能源轉型的各項政策要求,搭建經驗交流平臺,對于幫助企業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企業綠色電力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它不僅關乎環境保護,更關系到國家長遠發展戰略。期待通過本次研討會,凝聚共識,匯集智慧,為推動我國各行業企業綠色電力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專業評論

會展信息

2025武漢國際環保產業博覽會

展會時間:2025/3/20---2025/3/22
展會地點: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鸚鵡大道619號
主辦單位:(擬) 湖北省環境科學學會 / 湖北省城鎮供水排水協會 武漢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 廣東鴻威國際會展集團有限公司
會議背景
據生態環境部、中環協聯合發布的《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20)》預測:環保產業營收規模2025年將突破3萬億元,市場前景巨大。隨著“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的提出,讓中國生態環境產業邁入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的新階段,大力發展環保低碳產業成為“十四五”期間的重要工作。
為滿足環保產業龐大的市場需求,推動環保行業先進技術和經驗交流,“2025武漢國際環保產業博覽會”(簡稱WEPE 2025)將于2025年3月20-22日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同期將舉辦多場高峰論壇。WEPE 2025將以展帶會,以會促展,展、會結合的互動方式進行呈現,聚焦環保行業全產業鏈的新產品、新技術、新理念,為生態環境技術創新與市場對接提供高效平臺,為行業發展獻計獻策,助力企業在“雙碳”時代經濟發展新格局中挖掘更大商機!

會展信息

EXHIBITION INFORMATION?

會議直達:2025武漢國際環保產業博覽會

做精做優新能源新材料產業
?推進產業延鏈補鏈強鏈

郵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陽泉市礦區桃北西街2號

高? ? 杰? ? ? ?楊曉成? ? ? ?周曉輝? ? ? 劉志平

張? ? 靜? ? ? ? ? ? ? ? ? ? ? ? ?馬曉璐

劉景利? ? ? ?

段昕永

李淑敏? ? ? ?

張利武
李淑敏? ? ? ?王? ?磊
朱瑞峰

主? ? ? ? 編

副主編

編輯部主任

副主任

編輯

武天宇

校對審核

馬曉璐? ? ? ?劉志平

做精做優新能源新材料產業
?推進產業延鏈補鏈強鏈

郵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陽泉市礦區桃北西街2號

高? ? 杰? ? ? ?楊曉成? ? ? ?周曉輝? ? ? 劉志平

張? ? 靜? ? ? ? ? ? ? ? ? ? ? ? ?馬曉璐

劉景利? ? ? ?

段昕永

李淑敏? ? ? ?

張利武
李淑敏? ? ? ?王? ?磊
朱瑞峰

主? ? ? ? 編

副主編

編輯部主任

副主任

編輯

武天宇

校對審核

馬曉璐? ? ? ?劉志平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4 陜西妙網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陜B2-2021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