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書刊名稱:元宵節詩詞賞析
發布作者:Chihiro
發布時間:2022-02-03
閱讀次數:2173
書刊簡介:使用FLBOOK電刊平臺制作元宵節詩詞賞析通用模板,可替換文字和圖片。
其他信息:《元宵節詩詞賞析》電子宣傳畫冊作品由Chihiro于2022-02-03制作并發布于FLBOOK電子雜志制作平臺。FLBOOK是一款HTML5電子雜志、電子書刊、電子畫冊制作平臺,使用FLBOOK可以快速制作和發布電子書刊作品。
閱讀3D版
輕松暢游千古時光,感受最純粹、真摯的古典情懷,在喧囂而浮躁的生活中讓心靈找到一方詩意的棲居之地。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蘇味道(648-705年),字守真,趙州欒城(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南趙村)人。唐朝宰相、詩人。
蘇味道出自趙郡蘇氏。 自幼聰穎,并文才出名。20歲,舉進士及第,授咸陽縣尉,跟隨名將裴行儉攻打突厥。武則天時期,歷任中書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兩度躋身相位。武后強權當政時,明哲保身,避免得罪各方,處事模棱兩可,時有"蘇模棱"之稱。神龍政變(705年)時,阿附張易之,貶為眉州刺史,卒于任上,歸葬于今欒城縣蘇邱村。
蘇味道與杜審言、崔融、李嶠并稱為文章四友,與李嶠并稱蘇李。對唐代律詩發展有推動作用,詩多應制之作,《全唐詩》錄其詩十六首。
《正月十五夜》是唐朝蘇味道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寫的一首詠神都洛陽城元宵夜“端門燈火”盛況的古詩。
洛陽城皇城城門端門的布燈習俗可以追溯到隋煬帝時期,至唐代已盛極一時。 這首景色詩是詩人在一次正月十五夜詩歌比賽中的奪魁之作,也是深受后人推崇的佳作。詩中描寫了洛陽市民元宵之夜的歡樂景象。首聯寫燈火輝煌,成語“火樹銀花”即由此而來;頷聯寫人流如潮,明暗相間,縱橫交錯;頸聯寫夜游之樂,突出歌伎艷若桃李;尾聯寫人們對良辰美景的無限留戀。全詩色彩明艷,用詞準確,反映了詩人非凡的藝術才能。
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艷的花朵一般;由于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
人潮洶涌,馬蹄下塵土飛揚;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
月光燈影下的歌妓們花枝招展、濃妝艷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計時的玉漏你也不要著忙,莫讓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過去。
正月十五日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上元節。該詩描繪的是神龍元年(705年)上元夜神都觀燈的景象。詩的首聯總寫節日氣氛:徹夜燈火輝煌,京城馳禁,整個城池成了歡樂的海洋。“火樹銀花”形容燈采華麗。史載: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在皇城門外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豎之如花樹。這雖不是作者筆下的那個夜晚,但由此也可以推想其盛況如許。“合”字是四望如一的意思,是說端門與星津橋洛陽城處處如此。唐代,孫逖《正月十五日夜應制》詩中說:“洛城三五夜,天子萬年春。彩仗移雙闕,瓊筵會九賓。舞成蒼頡字,燈作法王輪。不覺東方日,遙垂御藻新。”可與此詩相印證,可見隋唐時代洛陽皇城端門的元宵節觀燈盛況。是說原本黑洞洞的城門與黑沉沉的城河在節日的夜晚也點綴著無數的明燈,遠遠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橋銀河了。
中間兩聯是節日歡樂氣氛的具體寫照:萬家空巷,一起涌上街頭;人人雀躍,不分富貴貧賤。上聯寫達官貴人,走馬觀花,馬蹄濺起飛揚的塵土;明月當空,照耀著簇簇攢動的人群。下聯寫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游伎們艷裝行歌,唱著“落梅”一類通俗流行的歌曲。“裱李”,是說游行的歌伎們濃裝艷抹有如桃李。“行歌”是說她們邊走邊舞,邊舞邊唱。“落梅”,即“梅花落”。是漢樂府《橫吹曲》的典調之一。這里泛指一般通俗歌曲而言。由這些描寫不難想象,洛陽城里的元宵之夜,成了不眠之夜,不知不覺已至深更半夜,但歡騰的人群仍然樂而忘返,希望這一年一度的良辰美景不要匆匆過去。這就逼出了結尾兩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金吾”,又稱“執金吾”,指京城里的禁衛軍。據史記載唐代設左、右金吾衛,主管統率禁軍。玉漏,指古時的計時器,用銅壺滴漏以記時。統觀全詩詞采華艷,絢麗多姿;而音調和諧,韻致流溢,有如一幀古代節日的風情畫,讓人百看不厭。
《本事詩》:宰相蘇味道與張昌齡俱有名,暇日相遇,互相夸誚。昌齡曰:“某詩所以不及相公者,為無‘銀花合’,故也。”蘇有《觀燈》詩曰:“火樹銀花合……”味道云:“子詩雖無‘銀花合’,還有‘金銅釘’。”昌齡贈張昌宗詩曰:“昔日浮丘伯,今同丁令威。”遂相與拊掌大笑。
《瀛奎律髓》方回:味道武后時人,詩律已如此健快。古今元宵詩少,五言好者殆無出此篇矣。
《唐詩鏡》:纖濃恰中。
《姜齋詩話》:“火樹銀花合”,渾然一氣。
《唐詩成法》:此詩人傳誦已久,他作莫及者。元夜情景,包括已盡,筆致流動。天下游人,今古同情,結句遂成絕調。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陳德公先生曰:三、四故是爽筆。“秾李”“落梅”工切,便極見妍姿。結語得“金”、“玉”字小對,彌足增致;他處金玉纁黃、藻麗堆垛者,又復無致。此所須辨矣。
《瀛奎律髓匯評》:馮舒:真正盛唐。《品匯》所分,謬也。紀昀:三、四自然有味,確是元夜真景,不可移之他處。夜游得神處尤在出句,出句得神處尤在“暗”字。許印芳:八句皆對,唐律多如此。
此詩對仗工穩,前后照應,結構緊密,可稱得上初唐五律的典范。作品以其常讀常新的藝術魅力昭示著后世詩人,促進了五言律詩的成熟。“火樹銀花”一詞亦成為描寫節日之夜的特用成語。歷代詩評家對此詩多有贊賞。清代學者紀昀認為該詩“三四句自然有味,確是元夜真景,不可移之他處。夜游得神處尤在出句,出句得神處尤在‘暗’字”(《瀛奎律髓匯評》卷十六)。
元宵節,千百年來一直在盎然、豐沛的詩意中流淌,而詩化的元宵節也映射在現代人的生活中。“火樹銀花不夜天”,又是一年元宵節,愿元宵詩篇繼續為元宵節增添無限光彩和浪漫,構成我們饒有雅趣的特色中國年!
星月當空萬燭燒,
人間天上兩元宵。
正月十五,是傳統的元宵佳節。
大街小巷張燈結彩,
逛燈會、猜燈謎、賞花燈、放煙花。
古往今來,
文人墨客對元宵節格外青睞眷戀,
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絕美意象,
驚艷了時光,
也驚嘆了心靈!
有燈無月不娛人
有月無燈不算春
出發
跟隨這些絕美詩詞
去體會詩意滿滿的元宵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