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ry Insights
第51期
Apr 2023
館員學習與交流
"It is an awfully sad misconception that librarians simply check books in and out. The library is the heart of a school, and without a librarian, it is but an empty shell."? ? ? ? ??—— Jarrett J. Krosoczka (b. 1977. American author and illustrator)
"認為圖書館員只是負責圖書的借還,這是一個非常可悲的誤解。圖書館是一所學校的核心,沒有圖書館員,它只是一個空殼。"
—— Jarrett J. Krosoczka (1977年生。美國作家和插畫家)
2023年04月
第51期? 館員學習與交流
人工智能
12
14
15
CORE-GPT: OA資源 + AI技術 = 可信賴答案
50%圖書館員不認為學生正利用 AI 作弊
Wiley對于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的立場聲明
研究報告
ARL發布研究型圖書館影響力框架最終報告
IFLA趨勢報告2022版:對激進希望(Radical Hope)的呼喚
Ex libris系列調查報告:支持科研2022
時事快訊
清華大學組織“開放科學與學術出版”推廣活動
皇家天文學會宣布從2024年起所有期刊開放獲取
法國2021年67%科學出版物采用OA出版
MIT出版社宣布新計劃:所有訂閱期刊轉為鉆石OA出版模式
04
06
09
16
21
22
23
No. 51 Apr. 2023, Library Insights
ontents
c
目錄
2023年4月? 總第51期
? ? 內容簡介
Library Insights 是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的館員業務學習與交流網站,于2019年9月上線提供服務。由圖書館辦公室負責內容編輯和網站維護。其內容以國外圖書館實踐動態、學術資訊、圖書館聯盟及圖書館學協會發布信息、相關產品和研究項目進展、權威研究報告、業界標準發展等內容為主,全面關注學術出版、學術交流和科研服務等學術生態圈信息。網站提供郵件訂閱功能,向訂閱館員推送上述學術信息。從第32期開始,為了方便在校外閱讀,增加了在線電子刊的發布形式。
第51期? 館員學習與交流
RLIF提供了一個結構來檢視圖書館的服務、運營、影響以及與機構使命和目標的一致性,涉及四個關鍵領域:研究和學術生命周期;教學、學習和學生成功;館藏;以及物理空間。完整框架包括圍繞上述四個關鍵領域的共185個潛在研究問題。ARL評估委員會(現為:研究和分析委員會)從185個潛在研究問題中確定了在RLIF試點計劃實施期間ARL圖書館高度關注的5個研究問題:
問題1:圖書館館藏如何在吸引和留住頂尖研究人員和教師方面發揮作用?
問題2:圖書館空間如何促進創新研究、創造性思維和問題解決?
問題3:圖書館特藏如何具體支持和促進教學、學習和研究?
問題4:圖書館如何為公平的學生成果和包容的學習環境做出貢獻?
問題5:圖書館如何幫助提高研究效率和影響?
北美研究型圖書館協會(ARL)研究型圖書館影響力框架(Research Library Impact Framework , RLIF)試點計劃成立于2019年,日前發布了其最終報告《建立評估的社區》(Building a Community of Assessment)。報告詳細介紹了在該框架試點階段開展的研究項目、調查結果和經驗教訓。此外,報告還包括框架本身的信息,作為探索和了解研究型圖書館影響力的一種方法。最后,報告確定了后續工作步驟和未來實施的潛在考慮。試點計劃時間表如圖1所示。
No. 51 Apr. 2023, Library Insights
下載、閱讀和分享報告
《ARL發布研究型圖書館影響力框架最終報告》?
全文下載:Building a Community of Assessment: Final Report of the Research Library Impact Framework Pilot Initiative
表1說明了機構目標、四個關鍵領域與五個研究問題之間的關系。
具體研究項目分為兩類:實踐簡報(practice brief)和試點項目(pilot project)。實踐簡報是由已經完成項目的實踐者提供的簡短文件,或者提供項目相關信息,以支持其他尋求改善圖書館評估工作的實踐者。試點項目是針對五個研究問題的原創研究。在2018年底的提案征集中,11個試點項目和7個實踐簡報被納入試點計劃。
報告根據五個研究問題對試點項目和實踐簡報依次進行了介紹,包括團隊目標、方法和工具、結果和經驗等。試點項目和實踐簡報相關資源鏈接可通過報告全文獲取。
ARL研究和分析委員會將審查RLIF最終報告,并就RLIF計劃在ARL的未來發展提出建議。任何未來的行動方案都將與ARL的《2023-2026年行動計劃》保持一致。
第51期? 館員學習與交流
ARL發布研究型圖書館影響力框架最終報告
來源:March 10, 2023,?
研究報告
以下譯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荔園圖志》
IFLA趨勢報告2022版:對激進希望(Radical Hope)的呼喚
來源: 25 January 2023,
對“激進希望(Radical Hope) ” 的翻譯說明:
Radical Hope: Ethics in the Face of Cultural Devestation 是一本經典圖書,作者為Jonathan Lear。標題中的Radical Hope引用自該圖書題目。
圖書節選:“For what may we hope? Kant put this question in the first-person singular along with two others — What can I know? What ought I to do? — that he thought essentially marked the human condition. With two centuries of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it seems that these questions are best transposed to the first-person plural. And with that same hindsight, rather than attempt an a priori inquiry, I would like to consider hope as it might arise at one of the limits of human existence [such as the collapse of an entire culture]. . . . What makes hope [in the face of such a collapse] radical is that it is directed toward a future goodness that transcends the current ability to understand what it is. Radical hope anticipates a good for which those who have the hope as yet lack the appropriate concepts with which to understand it.”
嚴格來說,Jonathan Lear并不是一個人類學家,但他的這本著作卻是如今道德人類學(moral anthropology)領域幾乎可以說得上是必讀的書目。全書從克勞族(Crow)最后一位酋長Plenty Coups(印第安土著語直譯為英文之后的名字,意思是許多榮耀)講述的故事出發進行思考,回答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沒有未來究竟意味著什么???—— 豆瓣網評論
我館“木鐸發現”檢索該書書評結果:
Duimstra, Scott. “Radical Hope: Ethics in the Face of Cultural Devastation.” Library Journal 2006: 80–. Print.
Lovern, L.L. “Radical Hope: Ethics in the Face of Cultural Devastation.(Brief Article).” CHOICE: Current Reviews for Academic Libraries 2007: 2120–. Print.
以下為文章正文。
No. 51 Apr. 2023, Library Insights
最新更新版從兩個關鍵方面延續了2021年更新的主題。
首先,最新更新版對上一份報告中指出的新出現的問題做出了回應,建議全球圖書館領域——以及國際圖聯作為全球整合機構——可以采取的行動。
報告根據國際圖聯使命的四大支柱(激勵、參與、賦能和連接)為我們提出了11項廣泛領域的建議,為國際圖聯提出了10項建議,敦促我們重新關注建設可持續性,并確保我們為未來做好最好的準備。
其次,這再次是領域新興領導者工作的結果——這些人將在未來幾年領導我們的行業。《趨勢報告》是根據來自世界5個地區的12位代表在2022年7月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行的上屆世界圖書館和信息大會新興國家領導人會議上分享的想法共同起草的。
IFLA非常感謝這些作者:Waleed Al Badi、Laurie Alvandian、Anna Au、Magdalena Gomulka、Esther Bravo Govea、Louise-Anne Charles、Fatima Oury Sow Gueye、Jemmimah Maragwa、Michaela Mrázová、Damilare Oyedele、Rabab Shaker和J.M Shalani Dilinika
明日領導者帶頭行動
我們很高興發布IFLA趨勢報告的最新更新!由去年參加世界圖書館與信息大會的新興領導人共同撰寫,這本書充滿了關于我們作為一個領域和一個聯盟如何使自己不僅準備好面對未來,而且準備好充分利用未來的想法。
《國際圖聯趨勢報告》自近十年前的第一版問世以來,已成為一個分享我們領域內外令人興奮的關鍵思想和見解的平臺。縱觀這一切,關鍵主題一直是展望未來,確定新出現的問題以及我們如何應對。
至關重要的是,它一直在倡導一種積極的、而不是被動的應對。圖書館已經存在了這么多世紀的事實,并不意味著我們被困在過去或無法改變。事實上,正是因為我們能夠改變,我們才會走到今天。
因此,《趨勢報告》也是激發對未來的積極參與,并為世界各地的圖書館員和圖書館提供這么做的基礎。
下載報告:
第51期? 館員學習與交流
輪到你了
就像整個趨勢報告系列一樣,這個版本正等待你的使用。報告中有一部分是關于你如何將其內容整合到你自己的思考中——個人的,或者在你的機構或協會內。
我們鼓勵您親身參與這些建議,考慮一下您在每個建議上做得有多好,當然,甚至不同意它們!
在IFLA存儲庫中查看該資源:
參考文獻
- IFLA 趨勢報告2021更新版搶先看!
- 不確定,創新,機會:IFLA 趨勢報告 2019 更新版
- 2016, 2017 和 2018 以及最初的 2013 Trend Report
- IFLA Trend Report 網站
No. 51 Apr. 2023, Library Insights
Ex libris系列調查報告:
支持科研2022版
來源: November 24, 2022,
注:Ex Libris 自2019年以來,一直發布該系列報告。
在開放獲取和跨學科合作的背景下,展示研究成果的現實影響力和獲得多渠道的資助經費方面也面臨著新的挑戰。我們與獨立研究機構Alterline合作,評估研究人員和大學科研管理部門高級管理人員的經驗。
, 解密更多發現,包括科研人員有哪些期待及變化。
第51期? 館員學習與交流
No. 51 Apr. 2023, Library Insights
這是2022年對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和成員進行的一項研究的結果 。Ex Libris與獨立研究機構Alterline合作,對300名研究人員和100名研究辦公室負責人進行了調查。
支持科研,理解挑戰:從Ex Libris 研究報告看科研人員與科研管理部門的挑戰與機會
你將從報告中了解到:
支持學術研究——了解挑戰
- 隨著時間的推移,通過在線檔案展示科研專業知識被證明是困難的 Showcasing research expertise through online profiles is proving difficult over time
- 研究合作日益成為優先事項,研究人員更加關注跨學科工作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s an increasing priority and researchers are more heavily focused on interdisciplinary work
- 開放獲取強制政策合規的系列流程仍然是圖書館和研究機構之間合作的關鍵領域 Open access compliance remains a key area of collaboration among libraries and research offices
- 獲取科研資助仍然是一個關鍵的優先事項,資助來源多樣化同樣也是 Research funding remains a key priority, as is diversifying revenue streams
- 科研管理部門負責人表示,支持研究人員的時間和資源有限 Research office leaders report limited time and resources to support researchers
- 擺脫采用傳統影響力指標評估科研的做法,仍舊由科研管理部門主導 The move away from traditional impact metrics continues to be led by the research office
- 科研人員對科研管理部門和圖書館的期待正在發生變化,特別是與(開放獲取政策)合規問題有關 Researcher expectations from the research office and the library are changing, particularly relating to compliance issues
參考文獻:
- 2021 report, entitled Supporting Academic Research: Understanding the challenges.
- 支持科研,理解挑戰:Ex Libris 2021年度科研與科研管理部門調研報告
- 2020 report : Challenges among researchers and research office leaders during COVID-19
- 支持科研,理解挑戰:從Ex Libris 研究報告看科研人員與科研管理部門的挑戰與機會
- 2019 report, read the full Ex Libris study here. Supporting Academic Research : Understanding the challenges
第51期? 館員學習與交流
CORE-GPT:?
OA資源 + AI技術 =可信賴答案
來源: 2023/03/17 ,?answering by Dr. David Pride
去年11月ChatGPT-3的公開使這項技術一夜之間成為頭版新聞。就在本周ChatGPT-4 的發布。在短短幾周內,chatGPT已經又發生了一些令人吃驚的能力進步,從寫詩到代碼完成等等。
今天,我們很高興地宣布我們一直在這里進行的一個名為CORE-GPT的項目。CORE-GPT是回答學術問題的一個改進。成果亮點是,提供的答案不僅僅來自模型本身,就像ChatGPT和其他工具一樣,而是基于CORE龐大的3400萬篇開放獲取科學文章的語料庫的支持。
CORE-GPT提供的答案附有對答案所依據的科學文章引文。還提供了這些論文的PDF版本的鏈接,以便讀者或研究人員可以快速參考這些文章,也可以找到其他相關文章。
生成式AI和大型語言模型功能強大,但遠非完美。他們可以提供聽起來非常權威的答案,但實際上也可能完全是瞎編的。建模者稱這些錯誤的答案為“幻覺( hallucinations )”,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如果這些模型提供的答案可能是虛構的,這使其輸出內容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CORE-GPT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通過確保給出的答案完全來自科學文獻,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產生不正確或誤導性信息的風險。此外,通過提供答案所基于的科學文章引文鏈接,大大增加了給定結果的可信度。
我們對這些最新的發展感到非常興奮,我們目前正在努力有效地擴展CORE-GPT,以便我們很快就能把它帶給我們每月2000萬的用戶。
CORE負責人、英國開放大學文本和數據挖掘高級研究員Petr Knoth博士評論說:“十多年來,我們在CORE一直致力于提高人們對自然語言處理科學語料庫的潛力的認識。CORE-GPT的意義在于它能夠生成由著名的開放科學文獻支持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成語言模型由于訓練語料庫中事實上不正確的內容或錯誤信息而產生虛假答案的危險。
No. 51 Apr. 2023, Library Insights
關于CORE
CORE-GPT通過改善所有人對研究成果的獲取和理解,為我們如何最好地利用語言模型服務于我們的社會開辟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John Domingue教授領導了幾個使用ChatGPT來加強開放大學的學習和教學的項目,他補充說:“我對CORE-GPT在開放大學教學環境中的潛力感到非常興奮。我們剛剛推出了一個新的試點,使用ChatGPT來半自動編寫高質量的課程材料。我可以很容易地想象,開放大學學者使用CORE-GPT,根據新的結果更新OU課程,或者學生希望了解更多關于高級主題的信息,然后立即收到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編寫的解釋。我真的相信,這種技術有潛力從根本上改變高等教育,造福我們所有的學生。”
第51期? 館員學習與交流
CORE是知識媒體研究所?(KMi)的一部分,KMi是開放大學的一個多元和多學科研究實驗室。
CORE可提供世界上最大的近3億篇開放獲取科學文章集合,包括3400萬篇全文研究論文,來自機構知識庫和期刊研究論文的索引。這是一項由開放大學運營的非營利性服務。CORE致力于開放獲取目標,是開放學術基礎設施原則( Principles of Open Scholarly Infrastructures)POSI 的簽署國之一。
參考文獻:
CORE Repository Dashboard新功能支持 REF2021 的 Open Access 強制政策合規檢查
2023年3月13日。為了更好地了解圖書館員對高等教育中使用人工智能(AI)的看法,Helper Systems公司對美國超過125名學術圖書館員進行了一項調查。
主要發現包括:
- 當被問及他們是否認為學生使用人工智能產品是作弊時,只有8%的人明確表示“不”。
- 相比之下,12%的人認為教授使用人工智能進行研究是不符倫理的,14%的人認為專業人士在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是不道德的。
- 高等教育中關于人工智能的主要擔憂包括消除或減少批判性思維和原創性、作弊以及造成失業。。
“ … 學生們學習如何用計算器計算數學。現在他們學習如何運行ChatGPT來寫論文。他們使用Refworks來創建引用。我們正在把聰明的年輕人教育成傻瓜,”一位被調查者寫道。
“(人工智能產品)是一個潛在的游戲規則改變者,就像谷歌的引入改變了研究過程一樣。太多的圖書館對使用谷歌錯過了機會,反對它,而不是支持和利用它。我不認為新的人工智能資源會出現這種情況,”另一個人反駁道。
“(AI products) are a potential game-changer in the way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Google changed the research process. Too many libraries missed the boat in using Google, opposing it rather than endorsing and utilizing it. I do not get the impression that is occurring with the new AI resources,” countered another.
Helper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克里斯托弗·沃諾克(Christopher Warnock)表示,該公司專門為圖書館員設計了這項調查,原因有很多。沃諾克解釋說,圖書館員在高等教育和學生成功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是發現和采用創新技術的關鍵。
“圖書館員們太棒了。”沃諾克說。
關于helpersystems.com
在 2022年著名的查爾斯頓會議上被評為“最具影響力的新公司”,Helper Systems開發的軟件使信息更容易發現和組織,使用起來更有趣。Helper Systems的第一個產品kOS(發音為“chaos”)1.0,使macOS用戶能夠輕松地發現隱藏在pdf中的信息。App Store上kOS 1.0是免費的,可以在用戶的桌面上運行,保護他們的隱私。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helpersystems.com.
No. 51 Apr. 2023, Library Insights
50%圖書館員不認為學生正利用 AI作弊
來源:March 13, 2023,
第51期? 館員學習與交流
近期,Wiley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on Research Integrity and Publishing Ethics /《科研誠信和出版道德最佳實踐指南》中英雙語更新版發布,其中包含對于AI的作者身份認定,小編整理如下,歡迎關注!
人工智能生成內容
人工智能內容生成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簡稱AIGC)工具,比如ChatGPT和其他基于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工具,不能被認為有能力在沒有人類作者指導的情況下發起一項原創性研究。此類工具也不能對已發表的作品或研究設計負責,也沒有法律地位或持有或轉讓版權的能力,而這些責任和能力一般是對作者身份的要求。因此,根據COPE對Al工具的立場聲明,這些工具不能履行文章作者的角色,也不能被列為文章作者。如果作者使用了此類工具來撰寫稿件(包括稿件的任何部分),則必須在方法或致謝部分中公開、透明、詳細地進行描述。作者對該工具提供的任何信息的準確性負責,也需要對工具生成信息所基于的任何支持性工作進行正確的引用。用于修改拼寫、語法和一般性語言編輯的工具不在本指南范圍內。對于已提交的稿件或已發表的文章,期刊編輯或其他期刊編輯政策負責人對是否適合或允許使用AIGC工具做出最終決定。
更多信息: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on Research Integrity and Publishing Ethics:
COPE position statement:
相關閱讀
Wiley對于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的立場聲明
來源:微信公眾號??2022-03-28 07:00發表于北京
來源:2022-03-23,清華大學圖書館官方微信?
3月10日,清華大學聯合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集團在校圖書館報告廳舉辦“開放科學與學術出版”推廣活動。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向波濤、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大中華區總裁湯恩平(Niels Peter Thomas)出席活動并致辭,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金兼斌主持了致辭和學術報告環節,《Nature Materials》高級編輯樊巍主持活動的問答環節。推廣活動后,清華大學成果獎勵辦主任孟憲飛組織了一個閉門討論會,聽取作者、出版社、圖書館等各方對推進開放科學及開放獲取(OA)的意見。
活動邀請清華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竇天芳、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的OA期刊學術總監Richard White、中國投稿與作者服務負責人吳冰、《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的主編Enda Bergin、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張林琦從清華大學開放科學支持計劃的擬定背景與實施進展、施普林格·自然OA期刊的發文趨勢和學術傳播與影響力、轉投稿服務、主編視角下OA期刊的投稿策略以及作者投稿經歷等角度分享開放科學的最新進展及OA期刊對投稿、對學術傳播的影響。全校有近100名師生參加了推廣活動,并在現場與報告專家積極互動,探討學校對OA出版物的支持政策以及投審稿政策等。部分師生以在線形式聽取了報告。
No. 51 Apr. 2023, Library Insights
向波濤致辭
向波濤表示,開放科學已成為全球科技發展的重要趨勢,促進科學研究范式發生深刻變革,同時與中國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高度契合。2021年我校發布《2030創新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清華大學開放科學支持計劃,并已面向社會開放試運行開放資源服務平臺。清華愿與國內外合作伙伴一道,繼續為推進開放科學事業,探索開放科學路徑特別是開放科學的中國路徑貢獻力量。
湯恩平(Niels Peter Thomas)致辭
湯恩平在致辭中表示,開放科學是科學研究范式的發展方向,施普林格·自然一直致力于開放研究,在2021年成為第一家出版100萬篇OA研究論文和綜述的出版商。他還表示,中國也早已將開放科學作為促進學術交流與研究傳播的基本準則,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許多中國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機構正走在開放科學運動的前列,正是這種對開放科學的共同愿景和共識使我們聚集在這里。
金兼斌主持活動
金兼斌作為主持人表示,清華大學這些年積極跟進開放科學發展趨勢,把握開放科學對學術出版、及知識傳播的影響,及時制定開放科學支持計劃,這是清華大學多部門主動作為和學校支持的結果。他也表示,清華大學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一直以來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在開放科學、OA出版、開放數據和基礎設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像今天推廣活動這樣的開放科學素養教育也是今后雙方面向未來開展合作的新方向。
竇天芳作報告
在學術報告環節,竇天芳介紹了清華大學開放科學支持計劃的擬定背景與實施進展,結合2022年實際工作詳細闡述清華大學在開放出版轉換、開放資源服務平臺建設、開放科學素養教育等幾個方面的具體舉措。
Richard White作報告
Richard White介紹了施普林格·自然OA期刊的發文趨勢和學術傳播與影響力等方面的內容。Richard表示,目前施普林格·自然的OA發文規模在四大國際學術出版商中位居首位,并計劃到2024年OA論文的占比達到其總發文量的50%。他也從學術傳播與影響力的角度介紹了在施普林格·自然OA期刊發表文章的諸多優勢。
第51期? 館員學習與交流
清華大學舉辦“開放科學
與學術出版”推廣活動
吳冰作報告
吳冰對施普林格·自然的轉投稿服務及流程進行了詳細介紹。施普林格·自然的“轉投臺(Transfer Desk)”通過提供便捷的服務讓作者的稿件重新提交到更合適的期刊。
Enda Bergin作報告
Enda Bergin從主編視角分享了在施普林格·自然的王牌OA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投稿的策略。Enda指出,編輯青睞的是那些對某一領域有重大影響、有新穎性且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文章。他還從論文的投審稿流程、開放同行評議、數據可用性聲明、數據倉儲平臺、預印本等方面介紹了期刊的相關政策。
張林琦作報告
張林琦從作者角度分享了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的投稿經驗。張老師表示,廣泛的影響力、公平合理的編輯團隊、相對較快的處理時間和改進的出版形式等是他選擇這一期刊的主要原因。樊巍在問答環節介紹了《Nature Communications》作為純OA期刊在快速傳播學術成果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回應了張林琦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對已發表文章的宣傳推廣的建議。
樊巍主持問答環節現場
在活動問答環節,各位專家學者與參會師生就學校的OA出版政策等話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推廣活動后,清華大學和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的相關代表又參加了閉門會議。
活動最后在熱烈的氛圍中完美收官。
No. 51 Apr. 2023, Library Insights
第51期? 館員學習與交流
開放科學是全球科學研究的新范式。202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開放科學建議書》,標志著開放科學邁入全球共識的新階段。建議書中,開放科學被定義為一個集各種運動和實踐于一體的包容性架構,旨在實現人人皆可公開使用、獲取和重復使用多種語言的科學知識,為了科學和社會的利益增進科學合作和信息共享,并向傳統科學界以外的社會行為者開放科學知識的創造、評估和傳播進程。
清華大學積極參與開放科學實踐活動。2021年我校發布《清華大學2030創新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清華大學開放科學支持計劃,通過實施開放科學素養教育、支持OA學術出版、構建開放知識庫等具體舉措推動建立開放的學術交流模式。目前,清華大學開放科學推進工作組建立并運營OpenSign(Open Science in Global Networks)公眾號,引導師生走近開放科學,提供OA學術出版等相關政策信息;搭建的開放資源服務平臺也已面向社會開放試運行,讓我校優秀的科研成果能惠及更多社會公眾,推動形成更開放的學術交流生態。
拓展信息
參考文獻
UNESCO第41屆大會通過了《開放科學建議書》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報告:開放科學的時代已經到來
LIBER、IARLA、RLUK等圖書館聯盟發文支持UNESCO通過了開放科學建議書
促進開放科學,歐洲大學協會EUA實施科研評估改革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以開放科學提升我國科技期刊影響力
清華大學與ACM簽署閱讀與出版協議
來源: 2022-03-06 ,? 發表于北京
? ? ? 皇家天文學會(RAS)3月1日宣布,從2024年1月起,該學會出版的所有期刊都將開放獲取(OA)。此舉將使全球社區的每個人都能夠自由、立即和不受限制地訪問RAS期刊組合中發表的高質量研究。
RAS期刊庫的所有文章,從1827年出版的第一卷到最新文章,都可以免費閱讀全文。隨著科學界越來越努力地確保消除尖端科學的障礙,促進有影響力的學術研究的開放性、傳播和可重復性,該協會很高興成為開放科學運動的關鍵貢獻者,幫助推動可發現性和變化。
隨著向OA的轉換,期刊將不再收取訂閱費,而是轉為支持文章處理費(APC),以確保作者在RAS期刊上發表他們的科學研究時沒有資金困難。RAS協會將在過渡期間通過每個期刊網站上的信息中心為作者提供支持,該信息中心可以通過以下鏈接訪問:
皇家天文學會的月度通知://academic.oup.com/mnras/pages/mnras-open-access
國際地球物理雜志://academic.oup.com/gji/pages/gji-open-access
RAS執行董事Philip Diamond說:“RAS正在積極進步,促進其高質量研究成果的透明度、包容性和可訪問性,以促進科學進步,以及我們努力支持的全球天文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社區,包括我們的4000名研究員。”“天文學和地球物理學研究有廣泛的應用。我們轉向開放獲取的舉措將有助于確保我們所有人都受益于世界各地科學家所做的這項開創性工作的影響。”
內容來自以下網站,不代表GoOA頭條立場:
皇家天文學會宣布從2024年起所有期刊開放獲取
No. 51 Apr. 2023, Library Insights
第51期? 館員學習與交流
來源:2023年3月21日,
法國高等教育和研究部(The Ministr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發布了“開放科學2022晴雨表”的結果。該結果顯示,法國科學出版物的開放獲取率連續第四年上升。
至2022年12月,法國在2021年出版的科學出版物中有67%是開放獲取的。自該指數創建以來,這一指標一直在穩步上升,與前一年相比增長了5%,自2018年以來增長了29%。2020年答辯的博士論文 74%是開放獲取的,這一數字在數學和天文學領域達到了95%。22%的法國科學出版論文需要依賴于數據集,才能得以完成和傳播。
法國2021年67%科學出版物采用OA出版
MIT出版社宣布:所有訂閱期刊轉為鉆石OA出版
來源:February 2, 2023,
shift+OPEN將促進期刊出版的必要變化,并增加學術研究的傳播范圍。
為了保持其使命和長期承諾,促進研究成果的傳播,MIT出版社宣布shift+OPEN新項目。這項新舉措旨在將現有的基于訂閱的期刊轉變為鉆石開放獲取出版模式。Shift+OPEN獲得了Arcadia基金(Arcadia Fund)的慷慨支持。
MIT出版社針對現有期刊,shift+OPEN項目將為期刊向開放獲取模式轉變支付費用,為期三年,包含提供給出版社全套的出版服務,以及支持發展未來可持續的資助模式。MIT出版社歡迎來自全球的英文期刊的加入,申請截止日期為2023年3月31日。
MIT 出版社的期刊和開放訪問主任Nick Lindsay說:”Shift+OPEN尋求催化期刊出版變化,為作者介紹更多新讀者,并增加以前被封在付費墻后的重要學術的傳播覆蓋范圍。感謝阿卡迪亞基金的慷慨支持,我們很高興為世界各地的期刊提供這個機會。”
MIT出版社長期以來一直領先開放獲取期刊出版。從2010年開放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期刊,到2020年出版期刊Rapid Reviews: COVID-19 ,出版社已經認識到需要擴大其期刊的傳播,同時開發適用于包括作者、編輯、學會和大學在內的所有人的新模式。
與此同時,MIT出版社將于3月6日舉辦一場名為“Going Open Access: An editorial perspective”的網絡研討會,與即將上任的Quantitative Science Studies總編輯Vincent Larivière、即將離任的Quantitative Science Studies總編輯Ludo Waltman以及Nick Lindsay一起探討傳統出版的Journal of Informetrics向開放獲取模式的轉變。研討會向公眾開放。
No. 51 Apr. 2023, Library Insights
第51期? 館員學習與交流
IFLA的大數據特別興趣組 () 是為了響應這一問題而成立的,由??支持。大數據SIG幫助圖書館了解如何成為大數據運動中的一部分,并利用生成的豐富數據流作為可能的信息源。SIG還研究了圖書館如何在文化遺產數據集以及新生成的研究和學術數據集的數據生產者和數據消費者之間充當數據中介。
為了紀念世界統計日,我們重點介紹了圍繞大數據使用的三個圖書館項目。感謝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圖書館的Raymond Uzwyshyn博士、美國國會圖書館的Fenella France博士和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委員會的Tan Wen Sze在過去的世界圖書館與信息大會(WLIC)上分享他們的項目。
開放學術研究的數據生態系統Data Ecosystem for Open Scholarly Research
德克薩斯州立大學(TXST)的 Data Research Repository Ecosystem 項目展示了一個網絡的數據研究基礎設施的優秀案例,可以為開放的學術研究共享和存檔研究數據。這個生態系統覆蓋端到端的學術研究周期,從數據和內容的搜索和檢索,到收集和分析,再到在線寫作和發布。
統一的數字學術生態系統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主要構成:1. 在線科研數據存儲庫(利用哈佛的開源Dataverse軟件)2. 在線機構數字倉儲(使用開源Dspace軟件)
第三方構成 1. 在線電子論文及論文管理系統2. 識別管理體系3. 開放學術期刊系統軟件4. 用戶界面內容管理軟件
大多數研究數據集仍然在1GB范圍內。認識到未來需要存儲更大的數據集,下一級構建的工作已經開始。人們正在探索大型數據集的各種存儲方案。這些服務包括Amazon Web Services S3存儲和德克薩斯高級計算中心的分離元數據/存儲指針系統,以及Data Dryad的基于收費的300GB數據集機構模型。
近年來,人工智能的應用有了明顯的加速。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科學突破受到更強大的計算能力、標簽良好的元數據支持數據集的可用性以及開源研究數據存儲庫和生態系統的推動。
數據存儲庫和研究生態系統使學術研究以及知識和發現的進步成為可能。這些可以為開放科學、新知識發現和創新,甚至為分散在全球的研究團隊提供有趣的可能性。
該項目在都柏林舉行的WLIC 2022年會議上提出。論文全文和幻燈片可在IFLA知識庫中查閱。
Big Data SIG: 數據論壇
有關shift+OPEN的更多信息和提交申請,請訪問
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 辦公室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電話: 58800733
電郵: bnulib@bnu.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新街口外大街19號
掃一掃了解更多
第51期? 館員學習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