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_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_欧美人与物videos另

注冊

圖書館電子館刊(2022年第2期)

編? 委? 會:圖書館
主? ? ? ? 審:劉燕飛
主? ? ? ? 編:陳? ? 軍
副? 主? 編:袁家莉
文字編輯:周瑩瑩 李娟 劉景 王春妍
圖文編輯:袁蓉蓉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格致路309號
電話:025-86176878

讀書,是一場精神的旅行

刊首語

讀一本書,就如同經歷了一次奇妙的旅行,重要的不是記住旅行當中發生的每一件細枝末節的事,而是經歷本身給予人的開闊的視界。更何況,閱讀的旅行還沒有空間的阻隔,也沒有時間的區分。
靜靜讀書的人,雖然身未動,但思緒卻不定如何澎湃于哪個時空的天地之中呢?或許也可以說,對很多被現實生活裹挾的人來講,閱讀就是一間暗房的窗,是能帶給你光和空氣的地方。而閱讀,就如同陽光和空氣,越珍貴的東西,往往都是無價的。
讀書是這個時代人所能擁有的最廉價的奢侈品。
2022年,愿你重拾靜靜讀書的時光,在思想的國度里旅行快樂!

? 節選自2022.3.24《東方生活美學》

人生三把鑰匙
如夢令·春景
天問
在每一片樹葉上推敲秋光

簡讀《復活》
簡讀《日知錄》
梁曉聲:用文字笑看人世間(一)
梁曉聲:用文字笑看人世間(二)

2

讀書札記

P13/27

1

美文閱讀

P01/12

目錄

3

航海文化

P29/40

4

藝術欣賞

P41/48

二戰后的航海技術
改變世界的荷蘭
林則徐和《四洲志》
現代海戰的發端

海外農作物(一)
社會發展與長城沿線的生活空間
絲綢之路(二)
魚:過年有魚,年年有余

01

美文欣賞

1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多人說自己過得不快樂,歸根結底,是想要的太多,不喜歡的事情太多。用樂觀的心態對世界,再平淡無奇的日子也會開出花朵。
人生有三把鑰匙:接受,改變,放下。如果學會這三點,我們將會快樂很多。
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在40歲那年終于完成了第一本書,他迫不及待地將書稿交給了自己的好友穆勒看。穆勒不敢辜負朋友的重托,他將自己關在書房,花了整整四天,將全書仔細而完整地閱讀了一遍。當他讀完最后一頁,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將書稿放在椅子上,走出書房,來到花壇,思考該如何用自己的影響力,使得這本偉大的著作盡快引起外界的關注。
當穆勒離開書房后,一陣風吹來,將椅子上的書稿吹落了一地。前來送甜點的女傭看到后,以為是被主人丟棄的廢紙,便將它們撿拾干凈,并順手將

02

美文欣賞

1

人生有三把鑰匙:接受,改變,放下

將它們投了火爐。當穆勒來到卡萊爾家中,將這個難以啟齒的壞消息告訴卡萊爾后,卡萊爾一下子驚住了。許久,兩個人都沉默不語。最終,從震驚中清醒過來的卡萊爾對愧疚難當的好友說道:“好了,我的朋友,你不必那么痛苦。我決定從現在起,重寫這本書。”
曾看過這樣一段話:“不管發生什么事,都請安靜且愉快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膽地,而且永遠地微笑著。”其實,世上總有太多不夠圓滿的事。既然已經發生,且難以改變,就學會平和地去面對和接受。如果去強求,最終為難的是自己。如果去糾結,最終傷害的也是自己。
三毛曾寫過一句話:“偶爾抱怨一次人生可能是某種情感的宣泄,也無不可,但習慣性地抱怨而不謀求改變,便是不聰明的人了。”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聽到這些抱怨:工作難做,生活難過,錢也難掙……其實,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容易”二字。與其去發無意義的牢騷,做無意義的消耗,不如學會去做積極的應對和改變。“人都是被逼出來的,本事都是熬出來的。”遇到問題只是一味地抱怨不改變,就不會有任何好轉。只有多吃苦,多受累,多種本事傍身,才能有更多的選擇和余地。

03

美文欣賞

1

04

美文欣賞

1

人生從來沒有所謂的窮途末路,不過是你沒有竭盡全力,才以為前方無路。當拼盡全力去努力時,終會找到出路。
一位小伙子到山上去請教禪師,說:“我放不下一些人,也放不下一些事。”禪師說:“世上沒有什么東西是放不下的。”小伙子說:“可我偏偏放不下。”于是,禪師遞給他一個茶杯,然后往里面倒熱水,水滿溢出,小伙子被燙到,馬上松開。禪師說:“世上沒什么放不下,痛了,自然就放下了。”
在生活中,我們越去執著,越容易越陷越深;越去較勁,越容易讓自己走向泥潭。適當放開手,一切才會變得舉重若輕。
或許每個人在一生當中都會遇到一些讓自己無法釋懷、無法放下乃至無法罷休的事。但越計較,越心如刀絞;越銘記,越痛不欲生。當我們放下對他人的怨念,才能解開自己的心結;當我們學會放下對他人的怨恨,才能減輕和消除對自己的折磨。
其實,每個人的一生,都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傷。有一句話說:“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

心生。”當接受必須接受的,就沒有翻不過的山;當改變可以改變的,就沒有過不了的關;當放下應該放下的,就沒有解不開的結。
? ? ? 往后余生,愿你相信:一切都能放下和釋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 轉載自:李思圓《意林》2021.23

05

美文欣賞

1

06

美文欣賞

1

譯文
黃鶯用嘴銜過的花更加紅潤,燕子用尾點掃的水波泛起綠色的漣漪。
天寒手冷,玉笙冰涼,但吹笙的人卻亢奮地吹起《小梅花》曲子,聲音宏亮悠揚, 響徹天空,聽者都感到激越、雄渾,春意盎然。
這樣吹吠下去,這樣吹吠下去,一定會讓人和綠楊都會變得瀟灑清秀。

如夢令·春景

?宋.秦觀

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
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透。
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

07

美文欣賞

1

08

美文欣賞

1

天問

余光中

水上的霞光呵
一條接一條,何以
都沒入了暮色了呢?
地上的燈光呵
一盞接一盞,何以
都沒入了夜色了呢?
天上的星光呵

一顆接一顆,何以
都沒入了曙色了呢?
我們的生命呵
一天接一天,何以
都歸于永恒了呢?
而當我走時呵
把我接走的,究竟
是怎樣的天色呢?
是暮色嗎,昏昏?
是夜色嗎,沉沉?
是曙色嗎,耿耿?

在每一片樹葉上推敲秋光

09

美文欣賞

1

10

美文欣賞

1

納蘭性德說:“塵緣未斷,春花秋葉。”
我把這句話理解為,但凡熱愛這個世界的人,又怎能不喜歡春天的花朵和秋日的樹葉呢?
秋天的樹葉,可能是落葉滿地黃,也可能是赤紅色在風中搖曳成一面面旗幟,或者干脆花白,葉肉都褪掉,只留下葉片的脈絡,讓秋風從自己的身體穿過,這樣的樹葉,可以摘下來一片,夾在書頁之中,做書簽,這一切,都是秋天帶給我們的禮物。
有個詞叫“秋高氣爽”。秋天的空氣是清澈的,不像春日那樣明媚,也不像夏日那樣熱烈到渾濁,更不會像冬日那樣沉重,我一直覺得,秋天空氣的高爽,是和秋葉有關的,秋天的葉子或許是帶有磁性的,它能吸附一些空氣中的渾濁,甚至把秋天的光線也都引到自己的身上來,這樣,天地之間澄澈如水,葉片之上又多了幾許金屬質感,實為互相成全。

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對秋葉的偏愛讓我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朝它身上關聯。
不過,我們也可以想一想,最好的秋光在哪里呢?要么在秋水,要么在秋葉,秋水似乎又有一些單調,秋葉就豐富多了,千葉千面,秋葉是秋光的演出場,同樣的秋光,在不同的葉子上,分飾不同的角色,怎么看都不覺得煩。
秋陽好似一粒金黃色的能量核彈,它射出的萬丈光芒,走到了人間,逐漸變得溫和。尤其是到了秋葉之上,溫和中又加了幾許溫暖。這個時節,如果你想去看螞蟻之類的蟲子,在土地上找不到,就去秋葉之上,你一準能找到有螞蟻、斑衣蠟蟬、蜘蛛在疾走,或是地主一樣躺在秋葉上發發呆,曬曬暖。畢竟,這個時節,陽光已經開始討喜了,植物、動物和人都想在秋光中,享受秋天的陽光浴。
李嶠說:“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這首詩的本義說的是風,能把三秋的葉子吹落,也能把二月的花吹開。當然,這只是字面意思,我喜歡用互文的方式來理解,能夠悟透三秋的葉子榮枯,自然也就懂得二月花的美妙。當我們讀懂了秋葉之美,

11

美文欣賞

1

美文欣賞

1

才有資格說自己懂得欣賞二月里的春花。榮枯之悟,與一個人、一片樹葉的成長是一脈相承的,人也多半是隨著年齡增長才逐漸懂得一些道理,樹葉也是,很多事物都是。

在每一片樹葉上推敲秋光,是把秋葉當成了這個世界的道場。中國人對于“葉”特別看重,稱時間為“某某世紀中葉”,稱誰家生了娃娃為“開枝散葉”,說誰家孩子出身富貴為“金枝玉葉”,說一個人做事干凈利落為“秋風掃落葉”,說配角的重要性也會說:“牡丹花好,還要綠葉扶持”……一片小小的葉子,在中國文化的汪洋中隨著洪流波浪浮沉,掀起幾多風雅。

此刻,獨坐在皖北的古院落群之中,手握一杯老茶,看一樹銀杏葉金黃,隨著秋風翩然如蝶地落下,旋即想起莊子的《秋水篇》,一葉落,而天下秋,一片葉子所承載的歷史和文化重量,是功夫在詩外的,值得我們細細品咂。春葩秋葉,太多的內涵在其中。

轉載自:李丹崖《意林》2021.24

12

13

讀書札記

2

14

讀書札記

2

背景介紹
長篇小說《復活》是托爾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節的基礎是真實的案件。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誘奸姑母家中養女瑪絲洛娃,導致她淪為妓女; 而當她被誣為謀財害命時,他卻以陪審員身份出席法庭審判她。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當時社會卻有典型意義。小說揭露了從城市到農村的社會陰暗面,對政府、法庭、監獄、 教會、土地私有制和資本主義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名著概要
聶赫留朵夫公爵是莫斯科地方法院的陪審員。一次他參加審理一個毒死人的命案。不料,從妓女瑪絲洛娃具有特色的眼神中認出原來她是他青年時代熱戀過的卡秋莎。于是十年前的往事一幕幕展現在聶赫留朵夫眼前: 當時他還是一個大學生,暑期住在姑媽的莊園里寫論文。他善良,熱情,充滿理想,熱衷于西方進步思想,并愛上了姑媽家的養女

簡讀《復活》

兼婢女卡秋莎。他們一起玩耍談天,感情純潔無暇。三年后,聶赫留朵夫大學畢業,進了近衛軍團,路過姑媽莊園,再次見到了卡秋莎。在復活節的莊嚴氣氛中,他看著身穿雪白連衣裙的卡秋莎的苗條身材,她那泛起紅暈的臉蛋和那雙略帶斜眼的烏黑發亮的眼睛,再次體驗了純潔的愛情之樂。但是,這以后,世俗觀念和情欲占了上風,在臨行前他占有了卡秋莎,并拋棄了她。后來聽說她墮落了,也就徹底把她忘卻。現在,他意識到自己的罪過,良心受到譴責,但又怕被瑪絲洛娃認出當場出丑,內心非常緊張,思緒紛亂。其他法官、陪審員也都心不在焉,空發議論,結果錯判瑪絲洛娃流放西伯利亞服苦役四年。等聶赫留朵夫搞清楚他們失職造成的后果,看到瑪絲洛娃被宣判后失聲痛哭、大呼冤枉的慘狀,他決心找庭長、律師設法補救。律師告訴他應該上訴。
? ? ? 回到家中他開始反省,進行“靈魂凈化”,發現他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是“又可恥,又可憎”。母親生前的行為; 他和貴族長妻子的暖味關系; 他反對土地私有,卻又繼承母親的田莊以供揮霍; 這一切都是在對卡秋莎犯下罪行以后發生的。他決定改變全部生活。

15

讀書札記

2

16

讀書札記

2

閱讀指導
《復活》的情節是單線發展的,但卻包含著豐富的社會內容。本文以女主人公蒙冤下獄并被流放、男主人公為她奔走上訴以及陪同她前往西伯利亞這條線索,用大篇幅的文字描寫了俄國專制制度下法庭、監獄和政府機關的黑暗,暴露了官吏的殘暴和法律的反動,并且撕下了官辦教會的“慈善”面紗,揭露了神父麻痹人們的騙局,比過去的其他作品更深刻地揭露了農民貧困的根源。

轉載自:崔建林《世界名著簡讀》

因此被稱為“俄國十月革命的鏡子”。列寧曾稱贊他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顆鉆石》、《跳水》、《窮人》等已被收人人教版小學語文書。

作者介紹
托爾斯泰(1828 - 1910),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以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

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寧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他的著作包括三部自傳體小說: 《童年》、《少年》、《青年》,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也創作了大量的童話。他的作品描寫了俄國革命時

17

讀書札記

2

18

讀書札記

2

名著概要
《日知錄》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的代表作品之一。《日知錄》是顧炎武“稽古有得,隨時札記,久而類次成書”的著作。《日知錄》書名取之于《論語·子張篇》。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日知錄》內容宏富,貫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知錄》有條目1009條 (不包括黃侃《校記》增加的2條 ),其內容大體劃為八類,即經義、 史學、官方,吏治、財賦、典禮、輿地、藝文。
閱讀指導
《日知錄》中的經世思想是豐富的。顧氏提出社會風氣的好壞決定社會興衰的觀點,說:“目擊世趨,方知治亂之關,必在人心風俗”。他認為“風俗衰”是亂之源,并列舉大量事例,說明奢靡浮華的社會風氣,是導致國家衰亡的重要原因。他說評價君主的功績首先要看社會風氣:“ 論世而不考其風俗,無以明人主之功”。他不但從政治上提出了整頓“人心風俗”的具體措施,如重流品、崇厚抑浮、貴廉、提倡耿介和儉約等,還從經濟上分析了“人心風俗”敗壞的原音,認為要使風俗變好,必須有讓百姓安居樂業的物質條件:“ 今將靜百姓之心而政其行,必在治民之產,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風俗可善乎!”除正面倡導培養人心風俗、加強禮治,他還強調法制,主張嚴懲敗壞世風的貪官奸臣,說:“法不立,誅不必,而欲為吏者之勿貪,不可得也。”

簡讀《日知錄》

作者簡介
顧炎武(1613- 1682)漢族,蘇州府昆山縣(今江蘇昆山)人,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尊稱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曾參加抗清斗爭,后來致力于學術研究。晚年側重經學的考證,考訂

。晚年側重經學的考證,考訂古音,分古韻為10部。著有《日知錄》、《音學五書》等,他是清代古韻學的開山祖,成果累累;他對切韻學也有貢獻,但不如他對古韻學貢獻多。顧亭林學術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學的唯心主義的玄學,而強調客觀的調查研究,開一代之新風,提出“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
顧亭林強調做學問必須先立人格:“禮義廉恥,是謂四維”,提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日知錄》卷十三《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19

讀書札記

2

20

讀書札記

2

顧炎武看到了“勢”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主張進行社會變革, 提出要順勢而行,“物來而順應”的變革思想。對于君主的地位,君主與臣下的關系,顧炎武也作了新的解釋。在《周室班爵祿》條中,他說,天子、公、侯、伯、子、男,并不是天生的尊貴,他們管理國家事物,與老百姓一樣,也是靠勞動吃飯。“祿”是他們為老百姓工作,取之于百姓的報酬。所以,君主不應該肆虐于上以自尊,不應該厚取于民以自奉。他列舉出大量的歷史上“稱臣下為父母”、“人臣稱人君”、“人臣稱萬歲”的例子,以淡化至高無上的君權,為建立新型的君臣關系提供歷史根據,表現出初步的民主思想。自然,同一切歷史人物一樣,顧炎武也有他的歷史局限性。他的思想中有比較濃厚的封建正統意識和狹隘的民族觀念; 他提出的“ 寓封建于郡縣之中”的改革方案也帶有不少宗法色彩。這些在《日知錄》都有所反映。汲取精華、剔除糟粕, 是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對待《日知錄》,也應如此。

轉載自:崔建林《中華名著簡讀》

21

讀書札記

2

22

讀書札記

2

梁曉聲:用文字笑看人世間(一)

? ? ?整個春節期間的晚上,作家梁曉聲都在北京家里的電視機前,看根據自己的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人世間》,劇中周氏兄妹、周父的故事,都有梁曉聲兄妹、自己和父親的影子,時時叩動著梁曉聲的心弦,讓他止不住熱淚盈眶。
? ? ?梁曉聲期待《人世間》能給當下年輕人帶來兩方面思考,一是關于善的教育;二是幫助當代青年補上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認知。“我既寫人在現實中是怎樣的,也寫人在現實中應該怎樣。通過‘應該怎樣’,體現現實主義亦應具有的溫度,寄托我對人本身的理想。”
用鉛筆、用命寫
? ? ?“我父親是支援大三線的建筑工人,我從小生活在小說中提及的光字片街道。”梁曉聲說,小說中的周氏兄妹、周父,都有梁曉聲兄妹、自己和父親的影子。
? ? ?長篇小說《人世間》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軌跡為線索,展示出近五十年來中國社會的發展變遷。貫穿其中的,既有中國社會發展的“光榮與夢想”,也直面了改革開放進程的艱難。
? ? ?在和好朋友交流時,梁曉聲提到了自己想寫一部超大超長的長篇小說。結果沒想到朋友提醒他:不要寫那么長,最好寫二三十萬字,好定價、好銷售。你寫那么長的小說,今天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都沒有了耐心,誰買誰出誰看?

梁曉聲想了一會回答:“我年紀這樣大,還想著我這本書應該怎樣寫,人們到底喜歡看什么? 能多印多少冊,多得多少稿費,那也太悲催了。我不愿這樣去迎合市場,只想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梁曉聲心里只剩下一個愿望:“我寫了這么長時間,快寫了一輩子了。好好寫一部作品,向文學致敬。文學影響過我,相信它也會影響別人。”
這本小說,在57歲的梁曉聲心里醞釀構思了3年,才逐漸成熟落地。2010年,60歲的梁曉聲,開始了個人的馬拉松寫作長跑。每天早上,拿工具刀削好一筒鉛筆,在工作室的長方桌.上,攤開一沓沓400字的稿紙,每天低頭伏案10小時,連續五年,在簡單的工作室里,閉門寫出了長達115萬字的《人世間》。
“那三年確實很苦,用筆用稿紙寫,400格的稿紙寫在框內,每個標點都標得很清楚。寫著寫著,我的頸椎病越來越重,眼睛花了,手也不那么聽使喚,字已經寫不到格子里邊去,最后,我干脆直接用鉛筆在A4紙上寫。寫的過程中由于營養不良,或者由于焦慮,指甲當時都會扭曲,都會半脫落的那種狀態。頭上也有‘鬼剃頭'。”
《人世間》前后寫了三稿,第一稿寫了3600多頁。梁曉聲前后修改,共寫了3稿,將近1萬頁。下部還沒寫完時,梁曉聲的身體撐不住了,去北醫三院化驗科做檢查,不久醫院電話通知,情況很不好,建議重新做胃鏡檢查,發現胃癌,三個月以后手術。后來梁曉聲轉到腫瘤醫院,醫生和他商量動手術,建議做全部切除,防止擴散;之前,梁曉聲的父親就是晚期胃癌。梁曉聲考慮,小說還沒寫完,胃如果切除,意味一切都要停下。離開腫瘤醫院的路上,他吸了兩支煙。后來,梁曉聲選擇了不做手術,保守治療。接下來的這些年,他不但完成了《人世間》,又寫了好幾本,還

23

讀書札記

2

24

讀書札記

2

寫了好幾個電影劇本。
中國青年出版社總編輯李師東,是梁曉聲的師弟,兩人都是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生,當他看到梁曉聲給這部長篇寫的一段100字創作“題記”時,“有三個字往我心里扎了一下。我脫口而出:人世間!”由此,《人世間》成了小說的書名。
? ? ? ? ? ? ? ? ? ?小弟弟是周秉昆原型
熱播的電視劇《人世間》由騰訊影業等發起,李路導演,王海鴿和兒子王大鷗任編劇,雷佳音、辛柏青、宋佳、殷桃等領銜主演。主人公周秉昆,正是梁曉聲以小弟弟和朋友們為原型寫的。
“周秉昆是醬油廠的工人,我小弟弟就是醬油廠的工人,他退休也是拿著醬油廠的退休工資,他在工作中也犯過錯誤,由于失誤跑了兩噸醬油,后來他入了黨,還做了紀委書記。工友這個群體的故事,在許多作品中被邊緣化了,幾乎很少有關于他們的故事。”“我父親是支援大三線的建筑工人,周父插隊貴州,很多細節都是從生活里來的;我在小說中提及的光字片街道,也是我們家那個區域為原型寫的。”
梁曉聲原名梁紹生,1949年9月22日出生在哈爾濱道里安平街13號,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父親目不識丁。祖父也目不識丁。梁曉聲在自傳體散文《似夢人生》中這樣描述自己的家庭:“母親也是文盲。外祖父讀過幾年私塾,是東北某農村解放前農民稱為‘識文斷字’的人。”這個生活貧困的大家庭,當時住的就是平房區的大雜院。電視劇《人世間》里的外景,就是根據梁曉聲的小說描寫的地

理場景,在吉林長春市郊重新設計構建的。
“我在長篇小說《人世間》中,寫到了我筆下虛構的人物,那個年代有那個年代的鄰里矛盾,但是主體可能是,越是底層人家多的院落,越會體現出一種抱團取暖的狀態。“周家三個孩子身上的特質,我身上都有一些。我和我的知青朋友們,則像《人世間》書里的大哥周秉義。比如周秉昆和他哥們兒之間的友誼,就和我做知青時對朋友們的感情一樣,面對知青朋友的禍福命運,我能做到挺身而出。周秉義身上的理性,是我后來逐漸學習得來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自己也慢慢成熟一些,還有周蓉身上的特立獨行,也是我所喜歡的。
小弟弟看過小說《人世間》,但很可惜,他去世的時候,電視劇還在后期制作,沒有完成。梁曉聲原本期待,弟弟能看到電視劇,卻未能如愿。----未完待續

轉載自:“新民晚報夜光杯”微信公眾號

25

讀書札記

2

26

梁曉聲:用文字笑看人世間(二)

一直是家里的頂梁柱
? ? ? 北大荒的知青經歷,及至1977年,于復旦大學畢業,分配到北京電影制片廠,改變了梁曉聲的命運。他有了一間11平米的單身宿舍,除了工作外,每天就是寫作、讀書。他早期文學代表作品《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短篇小說《父親》,這一系列早期小說的代表作品,就是在那個宿舍里寫出來的。
? ? ? 剛參加工作時,梁曉聲每月工資49元(人民幣,下同),每月要給父母寄20元養弟弟妹妹。即便后來結了婚,也要繼續幫助父母養家。父親生病,和母親一起來北京,看病治療2年,梁曉聲作為家里唯一的頂梁柱他責無旁貸。
? ? ? 大哥患有精神病,長期的醫藥費,全由梁曉聲承擔。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兩個弟弟和妹妹都下崗了,孩子們要上學讀書,梁曉聲都要幫助,每年資助家里的錢要4萬元,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梁曉聲和愛人的單位工資都不高,只能靠梁曉聲寫小說掙稿費。因長期熬夜寫作,梁曉聲身體不太好,患過肝病、胃病,還出現過心臟早搏癥狀。后來,父母相繼離世后,梁曉聲與妻子商量,將哥哥接

接到北京照顧生活。大哥每年都要在醫院住幾個月,治病就要花三四萬元。剛剛過去的2021年,對73歲的梁曉聲來說,是很難過的一年。先是小弟弟、小弟妹去世,接著是三弟妹去世。人生別離的痛苦和悲傷外,梁曉聲一邊忙著寫作,一邊盡己所能,想方設法去幫助這幾個家庭,解決生活困難,過好日子。空出來的時間,梁曉聲會不自覺地想家中事。失去至親以后,侄女的生活會是什么樣? 三弟家會有什么困難,他要做哪些準備? 梁曉聲慣于挑起一家之長的重擔,就像過去很多年一樣。? ? ?一場與自己的對話
? ? ? 梁曉聲說自己的寫作,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當我寫到周秉昆挺身而出的時候,我就會問自己:你相信人就應該這樣做嗎?你現在還能做到這樣嗎?你仍認為這樣做是對的、值得的嗎? 我已經70多歲了,以我的人生經歷來看,我認為周秉昆這樣做是對的。我認為沒有作家能夠僅憑經驗和技巧,就能把自己并不相信的價值觀寫出來,能寫出來的,--定都是發自內心的表達。”
? ? ? ?梁曉聲寫《人世間》,是在盡最大的努力向現實主義致敬。通過他筆下不同層面的人物,傳達他對社會的感知和愿景。“對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的中國,現在的年輕人所知甚少。他們應該了解父母那一代人是怎么走過來的,他們怎么看待利益、友情、親情的關系。這世界上還有那么多有意義的事情,我們還可以相信除了金錢以外的另外一些事情。”

讀書札記

2

27

28

讀書札記

2

在獲得茅盾文學獎以后,梁曉聲又拿出了長篇小說《我和我的命》。書中,梁曉聲通過主人公之口,表達了很多對社會、命運和“活著”的看法。小說里講,人有“三命”:一是父母給的,原生家庭給的,叫“天命”;二是由自己生活經歷決定的,叫“實命”;三是文化給的,叫“自修命”。人的總和顯然與這三命有密切的關系。梁曉聲在小說中對“命運”傾注了最深切的關懷。他寫出了命運之不可違拗的決定作用,也寫出了人的奮斗和自修自悟能夠改變命運的強大力量。
“人類為什么需要文學? 文學的價值在于它能夠給人以精神的滋養,人類歸根到底需要文學,還是它促使我們在精神上和品格上提升、再提升。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文學才和人類發生關系,它具有引人向善的力量。”
生活依然復雜,生命依然昂揚,奮斗依然堅韌。

讀書札記

2

轉載自:“新民晚報夜光杯”微信公眾號

29

航海文化

3

30

航海文化

3

二戰后的航海技術??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海上運輸日益趨向于快速化和自動化,相應地航海技術也有了明顯的改進和提高。
(1) 奧米加導航系統的應用
奧米加導航系統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初,1966年開始建臺,全球范圍內只設了8個發射臺,便能供給航海船舶在任何海域、任何時間、任何氣象條件下,選擇有利的配對臺組獲取雙曲線信號以測定位置。接收機內裝有微處理機,可以自動給出測點的經度和緯度。奧米加系統的優點在于它能夠覆蓋任何地區,甚至一定深度的水下。航行中的船不論在哪個海域和任何時間,只要有一臺奧米加接收機,就能可靠定位。但是由于電離層的突然波動,雨滴靜電的干擾,天電效應等等,奧米加信號的接收受到干擾,從而影響這一系統定位的準確度。
(2) 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
地面無線電導航系統,在技術上總會受到這種或那種條件的限制,所以當1957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軌道后,人們就渴望衛星能給導航系統打開一個新局面。在先后發表的多種衛星導航方法中,惟一被采用的是美國海軍宇宙航空學小組研制成的“海軍導航

衛星系統”。這個系統于1960年在伊斯坦布爾討論會上第一次公布。1964年衛星進入軌道運行,1967年開放做為民用,至今仍在運行。衛星經過上空時,船舶接收機收到衛星的信號。比較衛星發射的頻率和接收的頻率。以及衛星的軌道數據,經過機內微處理機的計算,就能在接收機的面板上顯示出船舶位置的經度和緯度。

海軍導航衛星系統的衛星軌道高度只有1000多千米,使得它的覆蓋區域受到限制。盡管這個系統有6顆衛星按一定軌道分布在天空運行,中緯度地區每隔90分鐘才能獲得一次定位的機會。接收機定位的準確度,一般都可在0.15千米的圓內,只有當衛星經過上空時,才出現仰角大于80或小于10的情況。航行中的船舶利用海軍導航衛星系統不

31

航海文化

3

32

航海文化

3

能充分滿足航海定位要求。之后出現的“全球定位系統”衛星導航系統,它由18顆同步地球衛星組成,軌道高度在2萬千米以上。這樣就使得地面上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都可有4顆衛星供連續定位選擇。

1977年,全球定位系統開始進行試驗,美國海軍和空軍聯合先送入天空6顆衛星,以后陸續增添到18顆衛星,開放供航海、航空和航天使用。這樣,全球定位就將提供一個真正是全球范圍的、連續的、全天候的導航系統,它的定位準確度可在10米以內。

衛星導航系統能保證有很高的定位準確度,然而被動式的海軍導航衛星系統所提供的準確度對商船并不具有很大意義。由于商船營運性質,對主動式的衛星導航更感興趣。而接著出現的“海事衛星通信導航系統”就是一種既可導航,又可通信的系統。它的優點在于導航的同時,主管部門可與船舶保持不斷的通信聯系,隨時掌握船舶動態,對船舶的運行做更有效的調度。
(3)自動標繪雷達的應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初,出現了自動標繪雷達,它是一種對船舶避碰有很大作用的導航設備。在此之前,航海者要對通過雷達觀測獲得的信息進行標繪作業,量取與會遇船的最近會遇距離以判斷與會遇船有無碰撞危險和決定是否應當采取相應的避讓操縱。自動標繪雷達問世后,標繪和判斷完全可由裝置在雷達內的微處理機運算,并在熒光屏上顯示。如果有可能發生碰撞危險,裝置會自動地以圖像和音響發出警報,并進行模擬避讓。以確定可采用的最佳避讓措施。由于自動標繪雷達對保證航行安全有重要作用,1984年9月1日。國際海事組織規定以后建造的10000總噸以上的船舶,都應裝配自動標繪雷達。

? 轉載自趙萍《航海常識速讀》

33

航海文化

3

34

航海文化

3

改變世界海洋的荷蘭

16世紀,西班牙將馬尼拉蓋倫貿易的航線和橫跨大西洋的航線連接在了一起,從此世界史的舞臺就擴大到了整個地球的范圍。“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的“海上航線"由季風海域連在了一起。另一方面,葡萄牙在15世紀末發現好望角之后,也開辟出將‘第二世界”與“第一世界”連接在一起的“海上航線”。到了17世紀,作為新興勢力的荷蘭與英國更是高舉著"公海自由”的大旗,在季風海域肆無忌憚地航行。
原本就是一個小國的葡萄牙與沒能成功轉型成為海洋國家的西班牙,在與擁有眾多商船的海運大國荷蘭和以私掠船起家進而發展出強大海軍的英國的斗爭中失敗,從此失去了海洋霸主的地位。而荷蘭與英國作為新興勢力在與舊勢力的斗爭中,也逐漸對“托勒密的世界地圖”進行修正,由四個大陸和三個海洋組成的新的世界形象逐漸顯現出來。

? ? 雖然人們在大航海時代并沒有制作出對利用指南針在大洋上航行有所幫助的世界地圖,一直使用的都是經過修改的“托勒密的世界地圖”,但后來在佛蘭德地區還是誕生出以新視點為基礎的世界地圖。隨著印刷業的不斷發展,荷蘭發行了大量范圍遍及全球的“海上航線"的地圖和海圖,將海圖與地圖的制作產業化。將三個世界連接在一起的綜合海圖面向所有的船員公開,這也使海上貿易產生了飛躍性的進展。
? ? 開拓新海洋世界的先鋒,是通過獨立戰爭(1568-1609) 從西班牙的殖民地中獨立出來的新型商業國家荷蘭。荷蘭擁有遠遠凌駕于葡萄牙與西班牙之上的海運實力,并且以此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快速地發展起來。與國家控制航線,由王室對海圖統一管理進行"點對點”交易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不同,荷蘭許多半官半民的特許公司旗下的商船都可以進行自由貿易,海圖是所有商船的共同財產,從而實現了更加廣泛的“平面"交易。

? ? ? ? 轉載自: 宮崎正勝《從航海圖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變歷史》

35

航海文化

3

36

航海文化

3

林則徐和《四洲志》

林則徐作為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的主戰派,在盡可能地了解到“夷情”之后,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形成了他的海防思想,這是失落的中國海洋文明沉積下來的一點思想火花。
林則徐承皇命到廣東禁煙,到廣東后就致力于海岸的防御,他認為“夷兵”的艦船笨重,吃水深,只能取勝于外洋,在外海打仗,是夷兵的長處。清軍的船小,不適合在外海交戰。他主張“以守為戰”的近海防御思想。因此他向清廷建議:“度其頑抗之意,安夸炮利船堅,各夷舶恃為護符,謂可沮我師之驅逐。臣等若令師船整隊而出,遠赴外洋,并力嚴驅,非不足以操勝算。第洪濤巨浪,風信靡常,即使將夷船盡數擊沉,亦只尋常之事,而師船既經遠涉不能頃刻收回,設有一疏虞,轉為不值,仍不如以守為戰,以逸待勞之百無一失也。”于是他支持關天培在虎門增設炮臺購置新炮,在淺水尋求與英軍決戰。

林則徐的另一個海防思想就是“以夷制夷”,這就是林則徐想利用帝國主義之間的利益之爭和矛盾,達到他們自傷的目的。除此以外他還提出了“久持困之”的御敵策略。他認為,“英國在夷洋各埠,賃貨船雇兵而來,費用之繁,日以數萬金計,即炮子火藥,亦不能日久支持,窮感之形已可概見”。
林則徐的這些早期海防思想,主要表現在以守海口為主的近海防御的主張。這是依據清朝政府沒有抵御外敵的水軍,沒有堅船利炮,面對遠距離來襲擊的英軍采取的一種以逸待勞、以近克遠的戰略戰術。但是隨著戰爭的深人,他逐步認識到,要真正戰勝侵略者,沒有一-支“船炮水軍”是不行的。他把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也歸結為“水中無剿御之人,戰勝之具”。于是他主張改進船炮,“出洋剿辦”, 即在大洋上迎戰才是長遠之策。于是他產生了建設--支由150艘西式艦艇組成的具有獨立指揮系統的海上武裝力量的設想。當然,在軟弱腐敗的清廷面前,林則徐的設想也永遠只是設想。但林則徐能夠通過戰爭的實踐,因時變勢,感悟到現代海防的真諦,逐步明確發展近代海軍的意識,是非常可貴的。由于這一思想的出現,開一代風氣之漸,從而導致了海防運動在中國的興起。中國東南沿海各省,特別是廣東省開始紛紛成造新船形成了一次以造船熱潮為特點的海防運動。
這場海防運動對中國歷史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對明清兩代奉行的禁海閉關的海防觀的否定;二是把關注邊疆形勢的視線轉移到關注海疆上來;三是對“夷情”的介紹從海外奇談轉向經世務實。
林則徐組織編譯 了《四洲志》。這部書全面介紹了亞、非、歐及南北美洲主要國家的歷史地理,并重點介紹了英、美、法、俄等海洋強國的情況,給封閉愚昧的中國社會打開了一扇眺望世

37

航海文化

3

38

航海文化

3

界的窗口。

轉載自:田勇 《大國崛起—中國海洋之路》

現代海戰的發端

16世紀,歐洲發展出了新式戰艦。它們被設計成一個射擊平臺,目的是遠距離炮擊敵人。因此,近代的早期戰艦設計者一味追求向敵人發射盡可能多的炮彈。戰艦由多層甲板建造而成、重心低而且異常堅固。戰術發展為利用寬闊的射擊面,實現多門大炮進行發射。無論在海上還是陸地,“戰術原則”就是使戰艦駛過目標,然后從合適的距離進行威力強大的炮擊。
海戰面貌發生變化的著名例子是1588年企圖入侵英國的西班牙“無敵艦隊”被打敗。當時英國擁有大約100艘戰艦,主要是武裝商船,其中包括大量的私掠船。英國艦隊的船長是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nke)這樣的人,他們與海盜戰斗的經驗異常豐富。英國還有19艘作為海軍指揮核心的軍艦。這些船是大型的快速帆船,裝載了足夠多的大炮。英國船只的機動性強于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英國艦隊大炮的射程、威力和數量也強于西班牙艦隊。西班牙艦隊由地中海式的單層甲板大帆船、戰艦、武裝商船和大型船只組成,企圖沿著英吉利海峽航行,逆著盛行的西南風,從低地國家征集和運輸大量軍隊到英國。西班牙缺乏統一行動的基礎,軍艦缺乏足以牽制英軍的遠程武器;西班牙指揮官對于面對數量龐大、裝備精良

39

航海文化

3

40

航海文化

3

的敵軍艦隊,開展如此大規模且復雜戰爭所產生風險的認識也不夠充分。
? ? ?17世紀,歐洲各國普遍使用裝配有重型武器的風帆戰列艦,這種戰艦低舷、橫帆,設有多層火炮甲板,可以裝載數十門甚至上百門大炮,作戰時多艘戰艦排成一列,從而發揮出極強的火力優勢。
? ? ?除了自己的戰船和航海技術優勢外,英國的勝利有一半得益于天公作美、敵人的戰略拙劣。盡管如此,這場戰爭為后人提供了一種海戰的經驗,這種經驗將在歐洲新興海軍強國的海上沖突中變得司空見慣。為特定目的建造的、裝載了高效火炮的戰艦的好處已有目共睹,從海上進攻擁有強大海軍之敵人的難度也昭然若揭。

從17世紀到18世紀,歐洲大國海船的噸位和火力都在不斷增長。17世紀法國和英國艦隊的大戰艦都裝載了50、60甚至70門大炮,排水量達到2 000噸。到19世紀中葉,一線作戰的軍艦可以裝載130門大炮,排水量達到3 000噸。19世紀開始采用鋼鐵和蒸汽動力,20世紀開始采用柴油機動力,真正的巨無霸戰艦得以建造出來,排水量達到5萬噸。后膛式的高速發射火炮使它們能夠進行遠距離攻擊。制導導彈和飛機進一步擴大了作戰雙方之間的距離,但是軍艦作為移動炮臺的原則基本沒變。

? ? ?轉載自: 菲利普德索薩《極簡海洋文明史:航海與世界歷史5000年》

41

藝術欣賞

4

42

藝術欣賞

4

海外農作物的傳入(一)

在中國現有的農作物中(包括糧食、蔬菜和水果),約有40多種是來自國外的,其中又有約二分之一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人的。這些作物傳入中國后,不但豐富了中國農作物的種類,對中國歷史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正如陸上絲綢之路的開辟要早于海上絲綢之路一樣,早期農作物傳人的途徑主要是陸上絲綢之路。據史書記載,張騫通西域后,帶回來兩種重要的農作物,一個是葡萄,還有一個是首蓿。由于漢武帝需要西域出產的良馬,也需要西域出產的馬飼料,所以首蓿就作為一種優良的飼料被引入中國。除此之外。從兩漢到隋唐,經陸上絲綢之路從中亞和西亞傳人中國的農作物還有;石榴、核桃(胡桃)、芝麻(胡麻)、黃瓜(胡瓜)、大蒜(胡蒜)、芫荽(胡荽)、蠶豆(胡豆)、胡椒、茄子、菠菜、萵苣、胡蘿卜等。
中國古代沒有棉花,也沒有“棉”字,只有“綿”字,原指絲綿,到宋代才有木旁的“棉”字。中國古代中原和江南地區的紡織品以絲麻為主,達官顯貴穿綢,平民百姓穿麻。棉花很早就從印度傳到東南亞,然后又通過不同渠道傳入中國東南和西南地區。據《后漢書·西南夷傳》記載,漢代珠崖地區和云南西部的先民已經種棉織布,當時棉布被稱為“帛迭”,為梵語bhardvji的音譯。漢代以后,植棉業逐漸向周圍地區擴展,西晉時已經傳至四川。唐代廣西出產的棉織品稱為“桂布”,江南也已經也已經產棉。這條由印度開始

經過東南亞,到中國東南沿海和西南地區的路線,被稱為棉花在中國傳播的“南線”。除了南線外,棉花也從西北陸路傳入中國內地。
海上絲綢之路開通和繁盛以后,更多的海外農作物被從海路引入中國,如北宋時從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傳入的占城稻,元朝時從伊朗傳入的胡蘿卜,另外還有西瓜、絲瓜等。尤其是15世紀末歐洲殖民者到達美洲后,將許多當地印第安人種植的植物帶到世界其他地方,又從這些地方通過海路傳到中國,從而使中國的農作物品種大為豐富起來。
從海外傳入中國的農作物在名稱上有一個特點,凡是帶“胡”字的,大多是兩漢到隋唐時傳人中國的,如胡桃、胡麻、胡豆、胡椒等;還有一種是帶“香”字的,大多就是明朝時傳入中國的,如香薯、番茄、香麥等;第三種是帶“洋”字的,如洋蔥、洋芋、洋白菜等,就可能是清朝和民國時期傳入中國的。所以,帶“胡”“番”“洋”字的作物,一般都是從海外傳入的,而且大體上還可看出這些作物傳入中國的不同時代。此外,帶有“西”字的農作物,多數也是從海外傳人的,如西瓜、西紅柿、西葫蘆、西蘭花等。

43

藝術欣賞

4

44

藝術欣賞

4

玉米:玉米在中國也叫苞米、苞谷,但最早叫做番麥。玉米的原產地在美洲的墨西哥、秘魯等地。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新大陸時,被田野里種植的玉米吸引住了,他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有一種谷物叫玉米(Maize),甘美可口,焙干可以制粉”。16世紀中葉以后,玉米在全世界傳播開來。一般認為,玉米大約在16世紀70年代傳入中國,途徑可能是通過西班牙統治下的菲律賓。但也有學者認為,在此之前中國史籍中就有關于“番麥”的記載,因此可能是更早時從西部陸路傳人的。@玉米的產量高收獲大,種植要求條件比較低,容易成活,所以,在幾百年的時間里成了中國一種非常重要的農作物。
? ? ? 甘薯:也叫番薯、紅薯,原產地為美洲,16世紀晚期進入中國,將甘薯帶入中國的是當時在菲律賓昌宋島做生意的福州商人陳振龍。西班牙殖民者來到菲律賓后,發現這里的糧食不夠吃,便從美洲引進了甘薯,解決了當地的糧食問題。據《金薯傳習錄》一書記載,陳振龍看到呂宋島上到處都種有甘薯,想到家鄉福建糧食短缺,就想把這種東西引進到老家。但是西班牙殖民者不想讓甘薯傳到中國,在各個口岸嚴格盤查。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陳振龍將甘薯藤絞在繩子里(另一說法是“編人藤籃”),混過了西班牙人的關卡,經七個晝夜航行回到福州。將甘薯藤帶回來后,他讓兒子陳經綸給福建巡撫金學曾寫了一份帖子,建議在福州試種這種東西。在金學曾的支持下,不久后試種成功并加以推廣。甘薯適應性強,產量高,其價值很快被人們所認識。為了紀念陳振龍父子和金學曾引種和傳播甘薯的功績,

后人還在福州烏石山海濱建立了一座“先薯祠”。

轉載自肖憲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千年興衰》

45

藝術欣賞

4

46

藝術欣賞

4

社會發展與長城沿線的生活空間

長城,不僅是一個具有國家和民族意義的地理標識,更是廣袤國土上百姓生活的具體環境;它不僅是一個飽含社會記憶的歷史符號,更記錄了永不間斷和正在發生的眾生百態。當我們用社會性的視角觀察長城的時候,就會發現,長城之美不僅在于自然之美、人工之美,更在于和諧之美,體現出了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從北京長城文化帶的規劃建設來看,多種民族文化在這條文化帶上的交流融合,是構建其獨具風格的公共空間的重要體現。
長城沿線承載著長治久安的政治訴求修建長城是一個政治問題,其核心是長治久安。首先,長城很大程度上是統治者為了鞏固政權統治的需要而修筑的。對于中國古代王朝,邊疆具有兩重含義,一方面是王朝權力控制的邊緣地區,另一方面是王朝要盡量容納的地區。王朝在無法對邊疆地區之外的政治力量實施直接統治時,也要盡量對其采取懷柔政策并構建彼此交往秩序,修建長城即是服務于這樣的政策;其次,修建長城源自于國家和人民對和平的期望,是實現人們有序交往與和睦相處的重要保障,這與

中華民族一直以來所主張的“和合文化”相契合。因此,雖然長城內外各民族間會有短暫的戰爭,但主要的表現形式為非戰爭的和平狀態。長城內外各民族間的溝通與交往,對于農耕王朝和游牧政權都是政治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長城的防御功能是否可以有效發揮作用,與歷代農耕王朝和游牧政權的政治狀況密切相關。修建長城是統治階級的政治需求,而政治現狀又決定了長城是否可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當一個朝代國力強盛的時候,軍事力量自然強大,長城就能夠起到保障農耕地區安全的作用;反之,政治腐敗、國力衰退、民不聊生之時,再雄偉壯闊的長城也難以發揮出作用。明洪武年間至宣德年間是明代政治比較清明的時期,經濟發展也很快,這個時期的長城沿線處于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正統年間,明英宗寵信宦官王振,開創了明代宦官擅權亂政的先例。“土木之變”之后,長城修建得越來越堅固,其作用卻大打折扣,蒙古瓦剌部多次進犯長城并攻人長城之內。特別是嘉靖年間,宦官橫行、社會混亂,長城沿線戰火連年,明代軍隊在長城地區作戰勝少敗多。

轉載自《長城踞北綜合篇》

47

藝術欣賞

4

48

藝術欣賞

4

絲綢之路(二)

海上航路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古老的海上絲綢之路也獲得了新生,回歸到它真正的主人——沿線各國人民的手中。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國家主權的獨立,經濟社會的發展,國際交往的增多,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中國對海上絲綢之路的開發和利用也越來越廣泛,使之成為一條造福各國人民的國際通道。在新中國70年的發展歷程中,這條昔日的海上絲綢之路也發揮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提出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更是使這條古老的海上通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雖然海上絲綢之路已經存在了兩千多年,但中國古代和近代文獻中并沒有“絲綢之路”或“海上絲綢之路”一詞。

16世紀,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與地理大發現,以及借助于工業革命的技術成果,西方各大國相繼登上世界歷史舞臺。最初,葡萄牙人開辟了從大西洋繞道非洲南端到達亞洲的新航路;稍后,西班牙人又開辟了從大西洋繞過美洲前來亞洲的新航線;隨后,荷蘭人、英國人、法國人接踵而來。歐洲人開辟的新航線,與古老的海上絲綢之路相聯結,把這條海上通道延伸為全球性的貿易網絡。盡管如此,16-18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態勢依然稱得上蔚為壯觀。
? ? ? 1840年鴉片戰爭之后,歐洲人的炮艦漸次浮海東顧。當傳統的東方海洋文明面對新興的西方海洋文明的時候,昔日的友好交流已經演變為血與火的文明對抗。至此,海上絲綢之路的主導者已不再是中國,也不再是沿線的亞非國家,而是西方列強。此時航路上往來的貨物,除了歐洲人喜愛的中國絲綢、瓷器和茶葉外,還有骯臟的鴉片以及大量歐洲的工業產品。
? ? ?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全球殖民體系開始崩潰,西方國家壟斷和控制世界海洋,獨霸國際海

47

藝術欣賞

4

48

藝術欣賞

4

“絲綢之路”一詞,最早是由德國地質學家和東方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年)于1877年在其著作《中國》(第1卷)中提出來的。他在談到中國經西域到希臘、羅馬的陸上交通路線時,因大量的絲和絲織品經此路運往西方,便將此路線稱為“絲綢之路”。后來,學者們又將“絲綢之路”的說法延伸到海上。最早提出“海上絲路”概念的是法國漢學家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年),他在《西突厥史料》中稱“絲路有海陸兩道,北道出康居,南道為通印度諸港之海道”。1967年,日本考古學者三杉隆敏出版了《探尋海上絲綢之路——東西陶瓷交流史》一書,最早正式使用“海上絲綢之路”一詞。
在中國,雖然一直有學者在研究中外關系史、中西交通史和南洋交通史,但并未正式提出過“海上絲綢之路”的說法。香港學者饒宗頤教授1974年6月曾在其論文《海道之絲路與昆侖舶》中討論過“海道作為絲路運輸的航線”的觀點。直到1981年5月,北京大學的陳炎教授在中外關系史學術研討會上發表了《略論“海上絲綢之路”》(后經修改載于《歷史研究》1982年第3期)的論文,中國國內才逐漸興起對這個問

題研究的熱潮。1990年10月-1991年2月,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30多個國家的學者和新聞工作者參加的“海上絲綢之路”沿線考察活動,對10多個沿線國家的20多個港口進行了訪問和考察,并在福建泉州召開了國際學術研討會。此后,“海上絲綢之路”這一名稱更加廣為人知,并被廣泛使用。
海上絲綢之路既是一條貿易往來的通道,也是一座文化交流的橋梁。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把中國、希臘、羅馬、埃及、波斯和印度等世界文明古國連接起來,中華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和希臘羅馬文明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來往傳播、互相影響,推動了豐富多彩的世界文明的形成和發展。同樣,當代海上絲綢之路不僅能促進各國間的貿易往來和人員交流,而且能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減少不同文明和文化間的障礙,實現人類的和平、和諧與繁榮。

轉載自肖憲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千年興衰》

47

藝術欣賞

4

48

藝術欣賞

4

魚:過年有魚,年年有余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魚是吉祥的象征。北方人過年采購物品時,必不可少的就是魚,因“魚”和“余”諧音,“年年有魚”就代表著“年年有余”,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期盼和愿望。
據史料記載,年年有魚的意思最初是“以魚諧余,以魚寓吉,以吉示富”。中國古代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把吉祥語中所“諧”的音附會在各種紋飾圖案上。“魚”與“余”諧音,往往用來表示豐裕。年畫上總會出現一個中國娃娃抱著一條大魚,背后有盛開的蓮花的圖景,寓意為“連年有余”。據《山海經》記載,文鰩魚的出現能帶來雨水,帶來豐收。而事實上在中國傳統的農業社會,魚也曾被奉為主雨的水神,所以古人有向魚神祈求天降甘露的習俗。《詩經·衛風·碩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眾瀛讖,鱧鮪發發。葭蔞揭揭。”這句詩用網中之魚多來比喻出嫁場面的盛大和陪嫁物的豐厚。
?年年有余的風俗起源于東晉,形成風俗于宋代,流傳至今。過年吃魚起源于原始崇拜魚。年夜飯在魚類的選擇起源于原始崇拜魚。

年夜飯在魚類的選擇上,鯉魚的“鯉”與“利”諧音,寓意“大勢大利”,“得利有余”;鰱魚的“鰱”與“連”諧音,寓意“連年有余”;鯽魚的“鯽”和“吉”字發音類似,吃鯽魚寓意第二年帶來吉利;鲇魚發音似“年余”,吃鲇魚寓意來年盈余。在除夕年飯中,魚除了象征年年有魚的吉祥意義外,還有隱秘的鎮邪意義。古代畫師所繪門上的扣環,多用魚作鎮邪物。唐代的屋門、柜門、箱門等,都盛行魚形拉手,以示鎮邪的功能,這也影響了后世除夕年飯的魚俗。由此可見,除夕的魚,在餐桌上是招財,餐桌外是鎮邪。

轉載自穎君著《吉祥中國-傳統吉祥文化常識》

電話:025-86176878
網址://218.94.132.146:888/tsg/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格致路309號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Copyright ? 2024 陜西妙網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陜B2-2021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