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悅
12/2023
總第17期
美文閱讀 讀書札記 航海文化 藝術欣賞
書
香
海
院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格致路309號
電話:025-86176878
“提煉醬油”與“行山”
刊首語
徐揚生愛讀書,有學生問他:“讀書有什么門道?”徐揚生說:“讀書最為關鍵的就是掌握什么才是這本書中‘濃縮的精華’。一本書其實是從一頁紙的綱要那里一點一點地稀釋出來的,如一滴醬油可以把一杯水泡成湯。讀書就是如何從這碗湯里提煉出那滴濃縮的醬油。找到了醬油,就算掌握了這本書的要旨。找不到呢?這本書就算白讀了!讀書就像行山,行山的人有三種:第一種人看到的是樹,第二種人看到的是路,第三種人看到的才是山。讀書也是這樣,第一種人看到的是字,第二種人看到的是意,第三種人看到的才是道。從‘字’到‘道’的過程,是一個悟的過程。書應該越讀越薄,薄到只有一頁紙,找到藏在書里的那滴醬油,從浩瀚書海里去悟其本質規律。”
(演講與口才(2023年第20期)《徐揚生:言可經綸行可師》部分)
編 委 會:圖書館
主 審:曹小妹
主 編:魏 偉
副 主 編:袁家莉
文字編輯:周瑩瑩 李娟 孫健舒 王春妍
圖文編輯:姜璐
冬天的池沼
立冬
母親的微信步數
有所期待是人生美事
《安娜·卡列尼娜》簡讀
《古文觀止》筆札
讀味
寫給大海的情書——讀《海貨》
2
讀書札記
P15/26
1
美文閱讀
P01/14
目錄
3
航海文化
P27/43
4
藝術欣賞
P44/54
獨特的海上計程技術
西北航道(一)
印度
鄭和下西洋的影響
古建筑
楷書
清平樂薔薇
向日葵
01
美文閱讀
1
冬天的池沼,
寂寞得像老人的心——
飽歷了人世的辛酸的心;
冬天的池沼,
枯干得像老人的眼——
被勞苦磨失了光輝的眼;
冬天的池沼,
荒蕪得像老人的發——
像霜草般稀疏而又灰白的發;
冬天的池沼,
陰郁得像一個悲哀的老人——
佝僂在陰郁的天幕下的老人。
冬天的池沼
02
美文閱讀
1
詩歌賞析
艾青
? ? ? 《冬天的池沼》這首詩寫得很集中,緊緊圍繞著為刻劃池沼而寫,在讀者面前結構了一幅蒼涼的圖畫。詩人“我”在這首詩里隱藏得很深,使人幾乎感覺不到詩人的存在。好像詩人就是在描繪一幅《冬天的池沼》的圖畫,除給人以蒼涼陰郁的感覺之外,并無其他意圖。然而,仔細感受一下,還是能夠發現詩人“我”的存在的。詩人并不是為寫池沼而寫池沼——當然,僅僅是寫池沼,讓人們欣嘗這幅圖畫也并沒有什么不好。詩人是通過寫池沼,來抒發自己的一種情感:這《冬天的池沼》太蒼涼了,太悲哀了,這種狀態應該改變,而冬天不是永久存在的,冬天過去,春天就會到來。當春天到來的時候,這《冬天的池沼》就會變成《春天的池沼》,這池沼就會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池水不是干枯,而是清波蕩漾;池沼也不再是荒蕪,而是青草流碧,鮮花盛開了。
03
美文閱讀
1
這樣的景色,就會引來鳥兒以及鳥兒的歌唱,人們也會到這里來玩耍了。這里就不會是寂寞的天地了。這后面的意圖,詩人.在詩中并沒有說,甚至連一句比較明顯的暗示也難以找到,這正是這首詩的長處,寓急切的盼望于冷靜的畫面之中,引而不發。
“詩之中須有人在。”這是我國古詩論中的一句話。這句話真是一針見血,道出了作詩的奧妙,也道出了構成詩美的一種客觀存在。至于“人”在詩里處于怎樣的位置,是明還是暗,這就要看詩人.在創作時的具體情況了。“人”在詩中的明或暗,并不是詩好壞的標準,“人”在詩中明也好暗也好,如果處理得恰到好處,都會寫出好詩來。
04
美文閱讀
1
立冬
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 ? ? ?立冬,二十四節氣之一,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陽黃經達225°,于每年公歷11月7-8日之間交節。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下面是李白唐詩《立冬》的相關內容,快來看看吧!
1
美文閱讀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賞析: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立冬》詩中寫道:“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立冬之夜,筆墨都凍涼了,詩人只好與爐火瓊漿相伴,微醉中竟將一地月光當成了雪跡。
估計李白寫詩,改稿的很少,因為他都是喝酒后吟詩,一氣呵成的。不過不管怎么樣,李白寫詩就是快就行,不然杜甫也不會夸下海口:“李白斗酒詩百篇”。
而下句“寒爐美酒時溫。”簡單的看,或許大家看這句不怎么樣,細細品味,其實不然。爐子都應該是熱的啊,為什么李白用“寒爐”去寫的,他這么寫,就是把立冬這個天氣更冷化了,而“時溫”就跟“寒爐相呼應。
05
06
1
美文閱讀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評價:“李白之詩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詩德參天地,源于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舊唐書》記載李白為山東人;《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母親喜歡走路,年輕時就喜歡隔三岔五地去趕集,一口氣能走上五六里路。記憶中,她總是風風火火,見人就說:“每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
我明白,母親這樣做是因為家庭負擔重,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她既要做農活,又要拉扯我們兄妹三人。她不敢病,也病不起,只有身體棒棒的,才能支撐起這個家。
后來,我們兄妹三人先后考上大學后,父親也回到了家,母親終于有了一些閑暇,每天晚飯后,她就和父親一起,繞著村子走上幾圈。那時,微信剛有了運動圈,母親最快樂的事就是每天看看自己的排名,給大姨、二姨和親戚朋友們點贊。? ? ? ?
好不容易,我們都在城里立了足,安穩的日子還沒過上幾年。父親卻突然患上癌癥去世了,家里只剩下母親孤零零的了。我們輪番勸母親來
1
美文閱讀
1
美文閱讀
05
05
07
08
?其實,我們并不需要犧牲和舍棄,我們需要的只是將眼前所有的時光,獻給心底唯一的念想:全心地玩,全心地愛,全心地奮斗,全心地享受。就像奧黛麗·赫本,同一時間,永遠只專注于一件事。有個朋友回憶說:“她在試衣時,她就專心試衣;一旦閱讀時,她便專心閱讀。如果在整理發型時,她也不會像其他的人,一邊弄頭發,一邊抽煙吃三明治。她對于手邊的事情一定是專心一致。”這也正是赫本經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也許,只有一心一意地經歷了最甜蜜的歡笑和最苦澀的淚水后,我們才會明白:幸福不是數不盡的擁有,而是不管擁有多少,都全然享受。?
轉載自毛毛《讀者文摘》2023.3.17
母親的微信步數
09
美文閱讀
1
10
美文閱讀
1
城里,和我們誰住一起都行。母親卻總是推辭,她說,自己住鄉下習慣了,家里還有田地、菜園、雞鴨,她一樣都割舍不下。
? ? ? ?我們放心不下母親,便輪流回家看她。母親每每看到我們回來,總是嗔怪我們:“這來來回回的,多浪費錢啊,還耽誤你們的時間。”她舉起手機,打開微信運動對我們說:“看,我身體好著呢,每天能走一萬步,你們忙自己的事去吧。”
? ? ? 這倒是真的,母親至今依然保持著走路的習慣,每天,她的微信步數總在我的朋友圈里遙遙領先。于是,我就養成了每天看母親微信步數的習慣。看到步數一直居高不下,我的心里就踏實多了。
? ? ? ?一次,我加班到凌晨一點才回家,臨睡前,發現母親當天的微信步數只有兩百多。天哪!到底怎么了?一晚上,我都心神不寧,母親會不會生病了、不舒服、一直躺在床上?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我就急忙給母親打去電話,那頭卻傳來了母親爽朗的笑聲:“傻丫頭,你二姑家女兒不是快出嫁了嗎?昨天我就在她家幫忙縫了一天被子呢!”我這才松了一口氣。
? ? ? ?不久前,公司接了一個大型項目,我每天忙得很,半個月都沒給母親打電話,只是偶爾看看母親依然每天成千上萬的微信步數。項目快要竣工,我們和甲方會面時,我居然遇到了鄰村的朋友小萌。
? ? ? ?一見面,我們就“嘰嘰喳喳”地聊個不停。說到村里的事時,她突然問我:“蘭姨的腿好點了嗎?”我一愣,媽媽的腿怎么了?小萌說,你居然不知道啊,蘭姨前段時間去摘果子,不小心從梯子上摔下來了……
我心急如焚,害怕電話里母親不說實話,我沒有打招呼,第二天一早就趕緊請假買票回家了。
11
美文閱讀
1
12
美文閱讀
1
? ? ? ? 推開門,看到的一幕讓我眼眶濕潤了——母親靠坐在床上,一條腿用被子高高墊起,在她的床頭,一根長長的帶子系著手機,她不停地推動著手機左右搖晃著,嘴里還念念叨叨:“1301,1302……”? ? ? ?
我的眼淚忍不住流出來,大聲喊道:“媽——”母親看著我,尷尬地笑笑,連說:“我平時可是真走的啊……這不,怕打擾你們工作……”
? ? ? ?我緊緊地抱住母親,內心五味雜陳,我想,以后不管母親每天走多少步,我也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因為,對母親的呵護,什么時候也不應該被省略。
有所期待是人生美事
? ? ? ?前些日子我買了一盆巴西木水養小盆栽,收到貨時女兒探頭一看,瞬間就驚了:“為何買一段枯樹干?真能養出什么來嗎?”我給她描述這巴西木以后可能有的景觀,女兒繼續搖頭,“得一兩個月才成的事,你可真敢期待。”
我笑,為什么不敢期待?我期待這段巴西木在我的精心照料下,一個月后冒出芽尖,然后芽尖越發茂密,郁郁蔥蔥……從無到有,看著美好一點點生成,心便愉悅,比結果更讓我享受的是這個過程。
當然,想等到我這個期待中的美景出現可能需要不少時日,這個過程還要付出不少努力,但是,當我們為了一個期待,然后有了不懈付出的動力,這個奔向成功的過程也格外美好。
轉載自:姜萍《意林》2023.4?
13
美文閱讀
1
14
美文閱讀
1
這世間,原本就沒有那么多一蹴而就的事,很多時候,過程遠比結果來得更有意義。拿我的女兒打比方,18歲的她正讀高三,說實話,按她目前這不上不下的學習成績,我心里清楚她與特別好的大學是沒有緣的,但我一直鼓勵她,畢竟離高考還有一段時間,還是可以期待取得好結果的,還是要足夠認真、努力地去學習,萬一女兒在這段時間里通過改變學習方法,改變學習思維,成績能突飛猛進呢?誰能保證她就一定不能考到理想的大學?保持努力,期待在道路前方閃閃發光。
退一萬步想,努力了,付出了,即便以后沒有考到理想的大學,我想她也會因為自己認真對待過而不留遺憾。
這一年,我們帶著父親看病,輾轉各種醫院之際,如果不是滿懷期待他能恢復健康,我們的身心早都垮了。正因為想著父親能康復,還會如以前一般聲如鐘,行如風,所以再多的勞累都成了一種心甘情愿的奔赴。因為心有期待,所有過程看起來也就沒有那么糟了。
期待可以是力量,更可以是精氣神,它可以讓我們每天精神飽滿地去投入生活。一個人如果把精氣神弄丟了,缺少了為期待中的明天奮斗的力量源泉,后果不堪設想。
我時常想,期待就是把心中所想的美好的事通過自己的努力變成現實的過程,我們期待著幸福,期待著健康,期待著這世間所有的美好,于是以此為目標,每一天都鉚足精神全力以赴。過程可能艱辛,有時候可能也讓人感覺希望渺茫,但因為心中有期待,便猶如心有指路明燈。我們要為自己“培養”期待,可以是近期的,也可以是遠期的,然后要行動,只期待不努力,不過是空想。
經歷過,就會知道,有所期待真的是一件美好的事。
轉載自:無名《讀者文摘》2023.10
2
讀書札記
2
讀書札記
15
16
《安娜·卡列尼娜》簡讀
? ? ? ?《安娜·卡列尼娜》以兩條平行線索,講述了兩個截然相反的故事。作者通過兩位主人公曲折的命運,從瑣碎的生活,上升到對人生意義的探討,最終帶領我們認識生命的價值。
? ? ? ? 《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托爾斯泰,被公認為是全世界的文學宗師。他曾先后寫出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文學巨著。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安娜?卡列尼娜》,在世界各地被翻譯成了各種版本;根據小說改編成的電影,也拿下了多個獎項。高爾基說,要了解俄國,首先就得了解托爾斯泰。列寧更是稱贊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甚至有人總結說,托爾斯泰的地位,就像是俄國的文壇沙皇。
??本書金句
? ? ? ? 1.幸福的家庭往往相似,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
? ? ? ? 2.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和影組成的。
? ? ? ? 3.一根弦,要是不把它拉緊,要弄斷它是很困難的;但要是把它繃緊到最大限度,只要用一個手指往上一按,它就會斷掉。
? ? ? ? 4.在家庭生活中要采取什么行動,要么夫妻感情破裂,要么美滿和諧。如果既不屬于前者,也不屬于后者,夫婦關系不好不壞,那就不會有什么行動。許多家庭長年累月毫無變化,夫婦雙方對生活都感到厭倦,就因為他們的感情既沒有破裂,也談不上美滿和諧。
核心內容
? ? ? ? 一、安娜和丈夫卡列寧、情人伏倫斯基之間的感情婚姻糾葛。
貴族婦女安娜,愛上了瘋狂追求她的青年軍官伏倫斯基,想要愛情自由;可是文夫卡列寧想要維持表面的體面,不同意離婚。安娜為了追求幸福離家出走,最后卻在夢想破滅后臥軌自殺尋求解脫。
? ? ? ? ?二、造成安娜悲劇的原因是什么?
安娜最后在矛盾和痛苦中了卻了自己的一生。從主觀上說是尋求解脫,是對伏倫斯基的報復及對上流社會的抗議;客觀上則是由于各種時代矛盾無法調和,她不可避免地成為這個轉折時期犧牲品。既有卡列寧、伏倫斯基的外在原因,也有安娜本身性格的內在因素,但最主要的是社會因素,安娜的悲劇是時代悲劇。
17
讀書札記
2
讀書札記
2
18
? ? ? ? 三、列文這一形象的意義。
? ? ? ?本書由安娜和列文兩條平行的線索構成,這兩條線索,正好反映了兩個問題。以安娜為中心的線索,展示了封建主義家庭關系的瓦解和道德淪喪;以列文為中心的線索,則展示了資本主義勢力侵入農村后,地主經濟面臨危機的情景。托爾斯泰是借列文來表達自己的婚戀觀、精神探索,以及展現更為廣闊的社會圖景。
?轉載自:知乎網
《古文觀止》筆札
作者簡介
? ? ? ?《古文觀止》的編選者吳楚材(名乘權)、吳調侯(名大職)為叔侄二人,生于浙江山陰(今紹興市)。清吳興祚在《古文觀止序》中說:“會稽章子、習子,以古文課余子于三山之凌云處;維時從子楚材實左右之。楚材天性孝友,潛心力學,工舉業,尤好讀經史,于尋常講貫之外,別有會心。與從孫調侯,日以古學相砥礪。調侯奇偉倜儻,敦尚氣誼。本其家學,每思繼序前人而光大之。二子才器過人,下筆灑灑數千言無懈漫,蓋其得力于古者深矣。”二人的情況現在只能于北序中窺見一斑。“觀止” 二字,出自《左傳?襄公十九年》:吳季札在魯國賞周樂,至《韶》舞,贊嘆:“德至矣哉!大矣”,認為無美不具,于是說:“觀止矣。”書名為觀止,意在力圖選編達到盡善盡美,無以超越。
2
讀書札記
讀書札記
2
19
20
? ? ? ? 將作者的各類文體的作品集粹于一處,閱讀方便,查看快捷,使讀者對清代之前的散文史認識清楚,印象深刻。所以,《古文觀止》的流行性與通俗性、權威性至今難以動搖,仍影響巨大,是青年首選的普及性古文選本,一版再版,依舊常售不衰。
? ? ? ?對兩漢的文章,編者比較重視司馬遷的《史記》,漢文31篇,《史記》有14篇。唐代文章以“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愈、柳宗元為主,分別選入24篇和11篇;宋文以歐陽修、蘇軾為側重點,分別選入13篇和12篇。秦文僅選李斯一篇,六朝文章選6篇,元代一篇未選,明代選入18篇。編者在文章的選擇上輕重得宜,取舍有據,集中反映漢文及唐末八大家文,有輕有重,便于閱讀。
? ? ? ?
? ? ? ? 將作者的各類文體的作品集粹于一處,閱讀方便,查看快捷,使讀者對清代之前的散文史認識清楚,印象深刻。所以,《古文觀止》的流行性與通俗性、權威性至今難以動搖,仍影響巨大,是青年首選的普及性古文選本,一版再版,依舊常售不衰。? ? ? ?
? ? ? ?《唐宋八大家文鈔》是明代茅坤編定的一本書。此書流行以后,“唐宋八大家〞的說法才得以固定下來。自那時起,學古文者皆以八大家為宗師,唐宋八大家的影響也愈來愈大。唐宋八大家是指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宋朝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 ? ? ?《文選》是梁代昭明太子蕭統(501~531)編輯的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詩文總集。它收錄從先秦到梁代八九百年間一百三十位作者的五百一十四篇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成為歷代文人學習的榜樣。民間曾有“《文選》爛,秀才半”的諺語。
? ? ? ?“古文觀止”意指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學習文言文至此觀止矣。
名著概要
2
讀書札記
讀書札記
2
21
22
讀味
郭華悅
? ? ? ?讀書,亦有味道。
? ? ? ?有人從書中讀出了酸味。讀一本書,不讀其是,而專挑其不是。讀書的過程,不是肯定文中的獨到之處,領略其獨特風景;相反,處處抱著雞蛋里挑骨頭的心態,這也不對,那也不好。一本書讀下來,遍地渣滓,一無所獲。
? ? ? ?這樣的酸,是讀書的劣等味道。人無完人,書無完書。一本書,涉及的是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不可能面面俱到。真要挑毛病,肯定少不了。但讀書,求的是有所獲。求長容短,是讀書的基本態度。若是反其道而行,未見其長,先挑其短,一本書讀下來,非但無所獲,反倒助長了驕矜自滿的情緒。
? ? ? ?只見他人之短的酸,固然不對;若是全甜,卻也不見得就毫無問題。從書中讀出甜味,這是很多人領略過的讀書滋味。讀書,若能讓人在疲憊之余,感受到碌碌俗世中亦有甘甜美滿,生活低處也能有陽光明媚,這自然于身心也是一種慰藉。書中自有甜如蜜,這應該是很多人喜歡也是熟悉的讀書味道。
? ? ? ?當然,甜應有度,身是如此,心亦是。讀書的甜,是滋潤身心、美滿細膩的甜。可若是一味求甜,以至于過度,沉溺在甜蜜之中難以自拔,視華而不實的浮夸之甜為
轉載自:崔建林.《世界名著簡讀》
? ? ? ?《唐宋八大家文鈔》是明代茅坤編定的一本書。此書流行以后,“唐宋八大家〞的說法才得以固定下來。自那時起,學古文者皆以八大家為宗師,唐宋八大家的影響也愈來愈大。唐宋八大家是指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宋朝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 ? ? ?《文選》是梁代昭明太子蕭統(501~531)編輯的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詩文總集。它收錄從先秦到梁代八九百年間一百三十位作者的五百一十四篇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成為歷代文人學習的榜樣。民間曾有“《文選》爛,秀才半”的諺語。
“古文觀止”意指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學習文言文至此觀止矣。
閱讀指導
23
讀書札記
2
24
讀書札記
2
常態,最終難免成之于甜,毀之亦于甜。
? ? ? ? 過酸過甜,都不是讀書常味。酸甜之外,還應該有另一種,就是苦味。
?苦中有咸,咸中有苦,苦與咸是難分難離的。書中的苦味,有時是感情,不經歷生死離別之苦,難有刻骨銘心之情。還有一種苦味,來自于人生低谷之苦,未飽嘗顛沛流離之苦,難有奮發振作之志。
? ? ? ?書之中的苦味,于人而言,是一種難得的美味。味蕾上的苦,先苦而后甘,能令人的舌尖為之驚艷。文字中的苦,于讀者的身心而言,是一種得之不易的養分。讀出感情之苦,心有共鳴,能令人珍惜眼前人;讀出奮發之苦,行路艱難,但柳暗花明之處,也能讓人心生苦憤,于逆境中生出勇氣。
? ? ? ?酸甜苦之外,書也能讀出辣味。文字的辣味,在于一針見血。要能看得清楚,直指其弊,并非易事。首先得有足夠的思想境界,否則難于紛紛亂相中,他人皆醉我獨醒;但僅此還不夠,還得有充分的正義感,否則不敢直發其聲。兩者結合,才能讓書中有辣味。
? ? ? ?能于書中讀出辣味的人,與作者在這兩點上自然是頗為吻合的。有思想,有正義感,才能在文字中領略到辛辣之味。讀書的辣味,于人于己,都是一種鞭策與激勵。于辣味中三省己身,才能時時保持清醒。
? ? ? ?甜生美滿,苦激奮發,辣以鞭策。書中味,也是人生味。
摘自《滕州日報》2023.11.09
寫給大海的情書
?——讀阿占《海貨》
李俊三
? ? ? ?阿占是大海的女兒,《海貨》是她寫給大海的藍色情書。阿占是一位創作成績斐然的作家,多年來邊寫邊畫,出版了小說集《制琴記》《后海》,著有插畫隨筆集《亂房間》《私聊》及《青島藍調》三部曲等。
? ? ? ?阿占的散文集《海貨》近日出版發行,分潮、味、島三章,42篇,19萬字。在這些篇章里,再次為故鄉獻上了“寫畫才女的藍色情書”。故鄉是文學創作永遠離不開、繞不過的創作主題,也是許多作家的靈感源泉。想想魯迅與沈從文,想想福克納與馬爾克斯,故鄉與作家,會形成一種重構關系。阿占也不例外。
? ? ??
25
讀書札記
2
26
讀書札記
2
摘自《河北工人報》2023.07.05
? ? ? ?阿占的《海貨》是作者經年踏訪膠東老漁民采集口述材料的藝術創作。她不停在時間和空間坐標上行走,追逐潮汐,漫游大地。她認為,寫散文,唯有抵達才能與這個世界建立超越性的、精神性的關系。她自覺踐行著自己的諾言,“做一個卑微的行動者。”故鄉是作家的精神原鄉。魯迅之于魯鎮,沈從文之于湘西,老舍之于北平,蕭紅之于呼蘭,莫言之于高密。阿占也一樣,大海就是她的故鄉。
? ? ? ?阿占一直在膠州灣海域乃至整個山東半島行走,她在為大海立傳。
? ? ? ?跟著阿占聽潮。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漲落現象。白天的稱潮,夜間的稱汐,總稱“潮汐”。后來約定俗成,潮和汐也就統稱為“潮”了。“二月清明魚是草,三月清明魚是寶。”“早上空打空,晚上馱不動。”這些說的都是魚汛與潮水的關系。“春風不過宿,一天南來一天北。”說的是風向。“黃昏烏蒙蒙,明日雨稠稠。”堪稱海上晴雨表。在阿占的筆下,船老大、船伙計、鹽工、剃頭匠、豆腐匠和織網女,一個個鮮活的人物粉墨登場。人的故事就是世間故事,每一個拼力生活的人都有一段傳奇人生。阿占為這些蕓蕓眾生畫像,精彩呈現“人的海”或“海的人”。
? ? ?
? ? ? ?跟著阿占品味。在青島,談論海味是打開話題的最好方式之一。對于生長在海邊的人來說,海貨之鮮咸是基因里的記憶,是生命況味的重要部分。阿占之“味”,讀來讓人口舌生津。我在《廚娘妖嬈》里認識了琴生,在《魚香這把鑰匙》里知道了何爺,在《吃蟹》里遇到了李Sir。
? ? ? ?跟著阿占看島。有海就有島。島是半島,海環三方,留一方與大陸相連。山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以東西二百九十千米、南北一百九十千米的體量伸入黃海和渤海。這里的山、海、漁、歌,這里的灣、港、船、島,經過歲月打磨,經過人類精神的整合,最終演繹成海灣的地方志,半島的語文,船舶的族譜,港口的記憶。阿占,忠誠地書寫了這一切。
? ? ? ?阿占用她手中的筆,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大海多姿多彩的畫卷,海之潮、海之味、海之島,一網打盡。讓我們手持一本《海貨》走遍青島。
27
航海文化
3
28
航海文化
3
獨特的海上計程技術
? ? ? ?“海里”傳統上定義為子午線1角分的長度(子午線是地球表面連接南北兩極的大圓線上的半圓弧,等于180度。1度等于60角分。故1海里的長度是子午線長度除以180再除以60)。由于地球并非標準球體,1度的距離并不完全相當,因此海里的長度理論上并不固定。
? ? ? ?1929年在摩納哥召開的國際水文地理學會議(Inter-national Extraordinary Hydro-graphic Conference),定義1海里為1.852千米。在此之前,不同國家、地區對1海里的定義稍有不同,如英國在1970年前的1海里為6080英尺,相當于1853.184米,而美國以前1海里為6080.2英尺,相當于1853.249米。1977年7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計量局聯合發布的《關于部分計量單位名稱統一用字的通知》規定僅用“海里”,淘汰'涅”和“海涅”。《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所用的海里符號是nmile。
節(knot) 以前是船員測船速的,每走1海里,船員就在放下的繩子上打一個結,以后就用節做船速的單位。1節=1海里/時,也就是每小時行駛1.852千米,是速度單位,海里是長度單位。陸上的車輛,以及江河船舶,其速度計量單位多用千米/時,而海船(包括軍艦)和空中的飛機的速度單位卻稱作“節”。
? ? ? ?早在16世紀,海上航行已相當發達,但當時一無時鐘,二無航程記錄儀,所以難以確切判定船的航行速度。然而,有一位聰明的水手想出一個妙法,他在船航行時向海面拋出拖有繩索的浮體,再根據一定時間里拉出的繩索長度來計船速。那時候,計時使用的還是流沙計時器。為了較準確地計算船速,有時放出的繩索很長,便在繩索上等距離打了許多結,如此整根計速繩上又分成若干節,只要測出相同的單位時間里,繩索被拉曳的節數,自然也就測得了相應的航速。于是,“節”成了海船速度的計量單位。
? ? ? ?相應地,海水流速、海上風速、魚雷等水中兵器的速度計量單位,國際上也通用“節”。現代海船的測速儀已非常先進,有的隨時可以數字顯示,“拋繩計節”早已成為歷史,但“節”作為海船航速單位仍被沿用。航海上計量短距離的單位是“鏈”,1鏈等于1/10海里。此外,艦船上錨鏈分段制造和使用標志長度單位也用“節”。通常規定錨鏈長度27.5米為1節;中國艦艇的使用標志以20米為1節。
? ? ? ?船舶在航行中,駕駛員不僅要確定船舶所在的位置,還需要清晰地了解船舶在海上運動的連續軌跡,并且以此推算出船舶在繼續航行的前方是否存在航海危險,這就是航跡推算或推位導航。在推算航跡過程中,一項必備的要素就是要
29
航海文化
3
30
航海文化
3
知道自上次確定的位置起所經歷的航行時間,使用所經歷的時間、船舶航行的速度和航向,估算當前時刻船舶在海上的位置。這種確定船舶位置的方法在沒有參照物的茫茫大海上極為重要。因此,航海需要準確的計時設備。
似的記載。中國古代一般是采用焚燒更香或觀測太陽、月亮的方法來估算時間的。1974年,在泉州后渚發掘的宋朝海船上出土了一個沉碗型水時計。在船第十三艙出土1顆完整的椰子殼,椰子殼頂部開一小孔,直徑約4.7厘米。這個小孔之下,約2. 8厘米處,又有一小孔,直徑僅0. 8厘米,高度為10.5厘米。椰子殼腹部外面直徑約為16.5厘米,內面直徑約15.6厘米。使用時,將椰子殼放在一只盛水桶內。椰子殼的面上,有一小孔,所以放于水桶浮著時,有細絲一般的水,注入椰子殼里面。小孔的大小和椰子殼的容量有一定的配置,使椰子殼在一小時末尾,猝然下沉。一天24小時,下沉24次,每小時誤差不到一分鐘。椰子殼另開一孔,相當于增大其容量,要1. 5小時才下沉,一天24小時下沉16次。除椰子殼外,宋船中還發現另一種沉碗型水時計一一銅缽(盆),其每半小時沉一次。
? ? ? ?清朝施鴻保在《閩雜記》中寫到一種“更漏筒”,其做法是以兩個同樣大小的瓷器(如酒壺狀)或竹筒,一個裝沙,懸在上面,一個對口放置下面。沙從筒眼中漏出,漏到下一筒,漏盡一筒為“一更”,再上下對換。
? ? ? ?古代通過計算時間的方法估算航程,以確定船所在的位置,計時單位為“更”。最早“更”僅是一夜中的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左傳昭公五年》中有一天“十時”之說,進而成為一天分為十分制的計時單位。清初梅文鼎團說,舟師計時“不分晝夜,夜五更,晝五更,合一十二辰為十更”,并加按語說,按此十更記程,而百刻之分,不論冬夏長短,與記里鼓之意略同。但海上環境瞬息萬變,同樣的速度不可能達到相同的航程。為求得協調,我國的舟師發明了“校更”的辦法,以協調時間與里程的關系。
? ? ? ?明朝的《順風相送》田中記載:“凡行船先看風汛急慢,流水順逆。可明其法,則將片柴從船頭去下與人齊到船尾,可準更數。《指南正法》中也有相
31
航海文化
3
32
航海文化
3
以此計時,并計算行程,沙漏原是西方航海者慣用的海上計時儀。明朝萬歷年間(1573-1620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田來中國傳教,在其貢物中即有沙刻漏兩具。關于玻璃沙漏,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徐葆光在《中山傳信錄》中介紹:“今西洋舶用玻璃漏定更,簡而易曉。細口大腹玻璃瓶兩枚,一枚盛沙滿之,兩口上下對合,通一線以過沙,懸針盤上,沙過盡為一漏,即倒轉懸之,計一晝夜約二十四漏。”
? ? ? ?據此記載,中國海船當時似尚未使用沙漏,但應可推測,最晚到了雍正初期,中國海員已開始使用沙漏了,因為雍正八年(1730年),陳倫炯由在其《海國聞見錄》的《南洋記》中提道:“中國用羅經、刻漏沙,以風大小順逆較更準確,每更約水程六十里。”
轉載自:陳宇里 謝茜 《中國航海史話》
西 北 航 道(一)
? ? ? ?在尋找通往東方的航道這件事上,葡萄牙人走的是東南方向,西班牙人走的是西南方向,既然地球是圓的,自然會有人想到,從西北方向是不是也可以到達中國呢? 率先發起這一沖鋒的是英國人,確切地說是英格蘭人。提起英國,中國人常常會說英倫三島,這個說法其實很不確切,大概過去的中國人對英國的地理概念很模糊,以為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分別在三座島嶼上。
? ? ? ?事實上英國只有兩個大島一大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以及眾多的小島。其中愛爾蘭島上的居民主要就是愛爾蘭人,而大不列顛島又分為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三個部分。現代英國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這其中就包括了英格蘭王國、蘇格蘭王國及威爾士公國,至于北愛爾蘭,那是歷史上英國人從愛爾蘭人手上搶走的一塊地盤。
33
航海文化
3
34
航海文化
3
? ? ? ?如果說希臘、羅馬是正統的歐洲文明的話,那么后來興起的葡萄牙、西班牙,以及法國、德國都算是游牧民族與羅馬文明結合的產物,至于英國,可以說是徹底的“蠻族”出身。早在羅馬時期,大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上就有人類活動,不過這些人的種群很小,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公元前13世紀,伊比利亞半島上的部分居民漂洋過海到此定居,但也不成規模。
? ? ? ?到公元前7世紀,受羅馬帝國的擠壓,歐洲西部的凱爾特人不斷向大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上移民,這才形成氣候。愛爾蘭的民族構成相對簡單,就是凱爾特人與當地土著的結合,此后它面對的主要敵人就是來自大不列顛島上的鄰居。公元前54年,羅馬進兵不列顛,被擊退。43年,羅馬再度進兵,不列顛成為羅馬的一個省。5世紀初,羅馬帝國受到日耳曼人的沖擊,自顧不暇,從不列顛撤兵。隨后,日耳曼人也侵入了不列顛。
? ? ? ? 進入不列顛的日耳曼人主要有三支:一支是來自今丹麥南部的盎格魯人,一支是來自今德國北部的撒克遜人,還有一支是來自今丹麥北部的朱特人。其中盎格魯和撒克遜兩個部族在文化上很相似,可以把他們合稱為盎格魯撒克遜人。盎格魯人進入不列顛后把這塊土地稱為‘盎格魯人的土地”,即”盎格蘭’諧音England,這就是“英格蘭”這一名稱的來由。
? ? ? ?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入侵遭到了凱爾特人的激烈抵抗,但凱爾特人終究不敵,退守到條件相對惡劣的山地和森林,其中往北的一支稱為蘇格蘭,往西的一支稱為威爾士,大不列顛島上這三大部族的恩怨情仇就此結下了。出于游牧民族的習性,占領英格蘭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并沒有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山頭林立。經過一番兼并后,7世紀時,島上剩下7個強國,分別為:肯特王國、薩塞克斯王國(南撒克遜)、韋塞克斯王國(西撒克遜)、埃塞克斯王國、諾森布里亞、東盎格利亞王國和默西亞王國,這就是英國歷史。上的“七國時代”。
? ? ? 829年,韋塞克斯國王埃塞爾斯坦(Ethelstan)統一各國,并統稱為英格蘭王國。據說,著名美國電視劇《權力的游戲》就取材于這段歷史。就像日耳曼人進入羅馬帝國之后一樣,在“七國時代”,盎格魯撒克遜原有的氏族組織解體,封建騎士制度開始建立。
35
航海文化
3
3
航海文化
36
? ? ? ?種種原因加在一起,威廉從容起兵,登陸英格蘭。10月,威廉與哈羅德決戰,獲勝后直取倫敦,于年底自封為王,稱威廉一世,又號稱“征服者威廉”。威廉在位期間,加強了中央集權,使英國不再遭受北歐海盜的欺負。作為英格蘭的國王,威廉并不懂英語,同時,他帶過去的諾曼人也不懂英語。這個并不奇怪,在中國的造紙術傳入歐洲之前,文化傳承的成本極高,歐洲許多封建領主都是文盲。這也造成當時的英國宮廷里都講法語,這對英語的演變產生了極大影響:威廉之前,是古英語;威廉之后,現代英語開始形成。威廉加強王權的舉動增強了英格蘭的實力,但也遭到各級封建領主的反抗。
? ? ? ?和中國不同的是,英國(這里指的是英格蘭王國)在加強中央集權的道路上并沒有走多遠, 1215年,封建領主們聯合起來,逼迫英王約翰(John,King of England)接受了《大憲章》。《大憲章》又稱《自由大憲章》,主要作用是限制王權,保障其他各個階層特別是封建貴族的權力。用法律限制君主的權力,這在人類歷史上尚屬首次。雖然《大憲章》在實際中并沒有起太大作用,但這一思想被后來的英國人發揚光大,并賦予新的含義,進一步擴大人民的權利,最終創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
?轉載自:李不白《透過地理肯歷史:大航海時代》
? ? ? 從8世紀到11世紀初,是以丹麥人為主的斯堪的那維亞人(即維京人)入侵時期。不過丹麥人最終也沒在英格蘭留下什么太大影響,直到1066年,法國的諾曼底公爵威廉(WilliamtheConqueror)率軍征服英格蘭,才徹底改變了這里的文化。諾曼底位于英吉利海峽的南岸,與英格蘭隔海相望。從8世紀起,這里主要生活著來自北歐的維京人和他們的后代。維京人本是海盜出身,在這里定居后逐漸被法國人同化,這些維京人被稱為諾曼人,他們居住的地方就是諾曼底,法王給他們冊封建國,這就是諾曼底公國。諾曼底公國很強大,在英格蘭遭受丹麥人侵略的時候,英格蘭的王公貴族經常跑到諾曼底去避難。
? ? ? ?1066年,英王愛德華(Saint Ed-ward the Confessor)死后,因為無嗣,封建貴族們擁立哈羅德(Harold Godwinson)繼位。這時,一位法國人出來奪位,他便是前文所述的諾曼底公爵威廉。為什么法國人威廉能主張英格蘭的王位呢?因為英王愛德華從小在諾曼底長大,其教父正是威廉的父親,本身深受威廉家族的恩情;而哈羅德在諾曼底避難的時候,威廉救過他的命,他也曾答應,有朝一日當上英王便讓賢給威廉;再加上威廉本身和英王是遠親(愛德華的母親是威廉的姑奶奶),有微弱的繼承權。
3
航海文化
37
3
航海文化
38
印 度
? ? ? ?印度是個文明古國,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之所以能成為文明古國,同樣離不開印度獨特的地形。從地形上講,印度是一個完全的封閉單元,除了西北部的開伯爾山口與中亞相通外。其中北部有喜馬拉雅山脈與青藏高原相隔,東部有若開山脈與中南半島分離,西部有蘇萊曼山脈與伊朗高原相望,西北部還有地形更為復雜的興都庫什山脈,只是在興都庫什山脈和蘇萊曼山脈之間,有一個開伯爾山口,最窄處只有600米。這種地形,完全可以避免外部的打擾,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文明。
? ? ? ?印度次大陸的內部,可以分成三部分:西北部的印度河平原、北部的恒河平原,以及南部的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由印度河和從喜馬拉雅山上下來的眾多小河流沖積而成,本來這里應該是一大片良田,但受副高壓的影響,在平原的中南部形成了一個大沙漠一印度大沙漠。以現代的眼光看,大沙漠吞沒了大片的良田,但在人類文明早期還不具備鐵器砍伐森林的時候,沙漠河床周圍的淤泥更適合耕種。因此,古印度文明就在這里產生了。
? ? ? ?印度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獅泉河,恒河同樣發源于青藏高原。我們常說青藏高原是中國的水塔,長江和黃河都發源于青藏高原,其實對印度來說也是同樣的。恒河沖積而成的平原就叫恒河平原,如果除掉印度大沙漠,恒河平原的面積遠遠大于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受副高壓影響小,有大片可供耕種的土地,只是在人類文明早期,這里密布著大片的原始森林,開發難度大。
除了兩大河流外,印度還有一條較大的河流,主要滋養著印度的東北部。這條河在中國境內叫雅魯藏布江,進入印度境內后叫布拉馬普特拉河。這條河與恒河屬同一水系,在與恒河匯合后,最終流入孟加拉灣。
3
航海文化
39
3
航海文化
40
作為高原,德干高原的海拔剛剛及格,平均海拔只有500~600米(標準一般為500米),許多地方和中國四川盆地的海拔相當。只不過在德干高原東西兩側,有兩條海拔較高的山脈- -東高止山脈和西高止山脈:西高止山脈的海拔較高,平均900米;東高止山脈的平均海拔為600~ 700米,比德干高原僅高出100米左右。
? ? ? ?正是這兩條;較高的山脈,把德干高原和海拔較低的沿海地帶隔開來,使印度半島的沿海地區和德干高原呈現不同的文化。
轉載自:李不白《透過地理肯歷史:大航海時代》
? ? ? ?鄭和七下西洋,這一歷史壯舉不僅震撼了國人,也震撼了整個世界,無論是對中國還是世界的文明與進步都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6世紀后期,歐洲一些國家開始了工業化前的原始資本積累,爭奪海上霸權,在美洲、非洲及亞洲等地,用“劍與火”,進行血腥的殖民地掠奪。然而,鄭和航海的性質與之是截然不同的,使團抵達之地,從不以眾欺寡,以強凌弱,而是施恩布德,共享太平之福。
鄭和下西洋的影響
? ? ? ?鄭和船隊為文明禮儀之師,既未強行占領別國一寸土地,也未掠奪當地一分一毫的財產,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酷愛和平、睦鄰友好的精神。當時的東南亞、南亞、非洲很多國家都對中國的禮儀、風俗、服飾、歷法、度量衡、生產技術等非常崇拜,為此還紛紛派學生到中國求學。文化的傳播加速了他們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也增進了和中國的友誼。同時中國也了解了各國的情況,學到了外國的生產、生活經驗,促進了物種的交流。鄭和信奉伊斯蘭教,但他對佛教、道教等其他宗教也很尊重,出航前后都要朝拜媽祖,祈求神佑。
41
航海文化
3
42
航海文化
3
? ? ?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對外交往的基本政策是“凡日月所照,無有遠近,一視同仁,故中國奠安,四方所得,非有意于臣服之也”,“遠邇相安于無事,以共享太平之福”,對各國要"厚往薄來”,他的意思是不圖各國臣服的虛名,和各國交往要一視同仁,以誠相待。明成祖朱棣繼承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對外政策,講究"內安諸夏,外撫四夷,一視同仁”,“宣德化而柔遠人”,“四夷順則中國寧”,因此“銳意通四夷”。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敕諭各國王“祗順天道,恪守朕言,循理安分,勿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由此可以看出,中國派鄭和下西洋就抱著建立和平、友好、安定、有序的國際秩序這樣一個總目標。
? ? ? ?鄭和七次下西洋,不僅打通了中西海上航道,還將明朝"禮治”外交推向了全盛時代,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西方萬國,奔走臣服,充湊于廷”。明代京師也成為了中國同亞、非諸國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對明朝自身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外交等同樣產生了重大影響。明朝和東南亞、南亞、非洲地區的國家增進了友誼,一些小國希望明朝支持他們抵御強大鄰國的欺壓,而明朝主持了公道。鄭和下西洋時調解的國家間糾紛,主要有安南和占城,滿剌加與暹羅,三佛齊與爪哇,錫蘭和各鄰國的爭端等。
? ? ? 正是由于在政治上友好,貿易上有利,許多亞非國家紛紛派使臣來華進行朝貢貿易,這實際上是一種官方貿易。明朝對一些國家規定三年一貢或二年一貢,很多國家不僅年年來,有的甚至一年來幾次。明朝政府對違令來的,還是允許貿易。僅明代永樂年間鄭和到過的海外各國派使臣來華的就有318次(不包括朝鮮、日本、琉球),國王率團來華訪問的有4個國家的11位國王,其中有3位國王逝世并安葬于我國,蘇祿國東王葬于德州,渤泥國王葬于南京,古麻拉朗國王葬于福州。
43
航海文化
3
44
航海文化
3
? ? ? ?因此,鄭和的航海創舉不僅在南洋與印度洋各國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梁,他們還將中國精美的絲綢、瓷器等物品和先進的華夏文明遠播至所到的亞非國家,并進行廣泛的物質、文化交流,使中國“知異域之事”,“普天下何若不同”,也讓“遠夷知尊中國”。
轉載自:趙萍《航海常識速讀》
? ? ? ?雖然今日我能不加思考地說出這一論斷,但僅僅在一百年前,中國人對自己土地上古建筑的情況還不甚了解,日本人更是妄言“中國已無唐代木構建筑,要看只能到奈良去”。1930年到1945年,著名的建筑大師梁思成與其妻林徽因,為調查中國古建筑狀況,率隊尋訪全國15省20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700多處古建筑。在山西,他們發現了建于唐代的佛光寺東大殿,以及眾多年代久遠的建筑精品,為中國古建筑研究與保護留下光輝的篇章。
? ? ? ?追尋著大師的腳步,我也早早將此次山西之旅放入日程表。以太原為起點,向北依次經過忻州、朔州、大同三座地級市,看一看那些矗立千年的國之瑰寶。
佛光寺:最精美的唐代建筑
? ? ? ?從太原乘車向北約3個小時,便到達了位于五臺縣的佛光寺山門前。而在1937年6月,梁思成等人是騎著毛驢翻山越嶺抵達這里的。他們為何會來到這深山野村里?全憑千里之外莫高窟61號窟中的一幅唐代壁畫—描繪了佛教圣地五臺山的全景。畫中一座“大佛光寺”引起了梁思成的注意。燃起追尋中國唐代木構建筑的又一次希望,他們第三次進入了山西。
??
古建筑
45
航海文化
3
46
3
航海文化
? ? ? 穿過山門,一尊建于唐乾符四年(877年)的石幢映入眼簾。石幢位于東西向的中軸線上,東大殿掩映在盡頭的高大樹木后方。石幢北側為金代重建的文殊殿,內有國內現存最早的文殊七尊像。南側則為清代建造的伽藍殿。
穿過券門,登上陡峭的臺階,我終于與這座偉大的建筑相遇。佛光寺東大殿,重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面闊七間,進深八椽,單檐廡殿頂,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唐代木構遺存。當時,梁思成看到出檐深遠的大殿,一眼便斷定這是一座比之前所見更古老的建筑。
? ? ? ?殿前有一石幢,上有“唐大中十一年”紀年與“女弟子佛殿主寧公遇”之名。調查期間,林徽因發現殿內橫梁上也寫著“女弟子寧公遇”字樣。這兩項證據相吻合,直接證明了佛光寺東大殿建于晚唐時期。后來,人們還在門板上發現了唐代游客的題記,說明佛光寺的門板都仍是唐代原物。
??
? ? ? ?殿內還有精美的唐代彩塑與壁畫,細細觀賞,唐風撲面,仿佛回到了1200年前。其中,南側角落中靜坐著一尊女性彩塑,雍容富貴,安詳靜謐,這便是前面提到的寧公遇——修建這座寺廟的捐資者。林徽因曾扶著她的肩膀說道:“我真想在這里也為自己塑一個雕像。”
南禪寺:中國最古老木構建筑
? ? ? ?離開佛光寺,沿著鄉道蜿蜒1小時,一座不太起眼的小廟出現在群山青翠之中,這是比佛光寺還要早75年建成的南禪寺。梁思成一行的考察與它失之交臂,到了上世紀50年代,文物工作者才發現這座中國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筑。
? ? ? ?南禪寺坐北面南,規模不大,現為四合院形制。大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為單檐灰瓦歇山頂,全殿由臺基、屋架、屋頂三部分組成,共用檐柱12根,殿內沒有天花板,也沒有柱子,梁架制作極為簡練,具有典型的唐代風貌。
? ?
47
4
藝術欣賞
48
4
藝術欣賞
? ? ? ?走進殿內,17尊唐代彩塑佛像與我目光相接。他們被安置在凹形的磚砌佛壇上,佛壇上后部正中為釋迦牟尼塑像,莊嚴肅穆,總高近4米,是現存唐代塑像的杰出作品。與佛光寺內佛像涂上了新漆不同,南禪寺殿內的佛像,雖無色澤之光鮮,卻更顯歲月的斑駁,仿佛塵封千年,無人打擾。
? ? ? ?1973年,文物部門對南禪寺進行了復原性整修,恢復了唐式殿宇建筑出檐深遠的面貌。導游帶我們環繞大殿一圈,讓我們辨認哪些是唐代的原物,哪些是修繕過的痕跡。總體而言,南禪寺更換的部件較多,但仍不失為中國第一古建。
? ? ? ?令人痛心的是,如此珍貴的國寶建筑,卻在1999年遭到了三名歹徒的洗劫,殿內佛像被當胸挖開,腹內寶物被偷走,至今仍未破案。今日,南禪寺殿內已被鋼筋鐵網分隔,游客只能在門口參觀,并且禁止拍攝。
轉載自:《風景名勝》2019.12期
? ? ? ?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始于東漢。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的名家很多,如“歐體”(歐陽詢)、“虞體”(虞世南)、“顏體”(顏真卿)、“柳體”(柳公權)、“趙體”(趙孟頻)等。
? ? ? ?初期“楷書”,仍殘留極少的隸筆,結體略寬,橫畫長而直畫短,在傳世的魏晉帖中,如鐘繇的《宣示表》《薦季直表》、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等可為代表作。觀其特點,誠如翁方綱所說:“變隸書之波畫,加以點啄挑,仍存古隸之橫直。”
? ? ? ?東晉以后,南北分裂,書法亦分為南北兩派。北派書體,帶著漢隸的遺型,筆法古拙勁正,而風格質樸方嚴,長于榜書,所說的就是魏碑。南派書法,多疏放妍妙,長于尺牘。南北朝,因為地域差別,個人習性、書風迥然不同。北書剛強,南書蘊藉,各臻其妙,無分上下,而包世臣與康有為,卻極力推崇兩朝書,尤重北魏碑體。
? ? ? ?唐代的楷書如唐代國勢般呈現興盛局面,書體成熟,書家輩出。在楷書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中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其楷書作品均為后世所重,奉為習字的模范。
楷書
49
4
藝術欣賞
50
4
藝術欣賞
? ? ? ?古人學書法有這樣一種說法:“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顏為法,中楷以歐為法,中楷既熟,然后斂為小楷,以鐘王為法。”不過,也有學者抱有不同看法:初學寫字,不宜先學太大的字,中楷比較適合。
楷書筆法特征
? ? ? ?楷書在自身發展完善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身獨特而完備的筆法。
1、中鋒行筆,講究“圓”“澀”
? ? ? ?“圓”是一個立體的概念,是“中鋒”行筆的結果。由于毛筆的特殊構造,在行筆過程中,筆尖的地方墨多,兩側墨少,行筆時筆尖在線條中間行走即為“中鋒”,這樣寫出的線條中間墨色濃,兩側稍淡,充分表現出立體感和浮雕感,這樣的線條會給人一種力度強烈的感覺。在傳統書學中用形象的“錐劃沙”來形容中鋒行筆的藝術效果。“澀”,是指在行筆的過程中筆與紙的摩擦所形成的阻力,需要說明的是這種阻力要恰到好處,力小則線條浮滑無力,力過大則線條板滯而顯得不靈活。在傳統書學中用形象的“屋漏痕”形容“澀”勢行筆的藝術效果。
? ??
2.提筆與按筆
? ? 提筆,就是在行筆過程中把筆稍微上提而筆鋒不離開紙面的運筆方法,目的有兩方面:其一,能夠使筆畫變細;其二,使筆鋒恢復垂直狀態,使下一筆仍保持中鋒。按筆,亦可稱頓筆,就是在運筆過程中,用力把筆鋒下按,使筆畫雄渾有力。
轉載自:楊建峰《不可不知的中國書法》
51
4
藝術欣賞
52
4
藝術欣賞
清平樂
〔宋〕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古詩今譯】
? ? ? ?春天回到了哪里?如此寂靜孤單卻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若是有人知道春天歸于何處,請將它喚回與我同住。可是春天去得無影無蹤誰人又會知曉它的蹤跡呢?除非問一問黃鸝。但是,它的叫聲婉轉多樣,無人能夠理解,因此只能默默看著它隨著輕風飛過薔薇去了。
【詩詞賞析】
? ? ? ?黃庭堅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是江西詩派的開山祖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此作是他的一首惜春詞,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下片惜春卻無蹤影可以追尋。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奇,創造出優美的意境。全詞構思新穎委婉,筆情跳脫,風格清奇。不但有峰回路轉之妙,還有超軼絕塵之感。
【養生解讀】
? ? 人間四月天的收尾之時,一般都是薔薇初綻的美麗時節。薔薇花在中國已有悠久栽培歷史,早在明代介紹栽培植物的著作《二如亭群芳譜》中已經有它的倩影。
? ? 薔薇在中國代表愛情,可謂是“東方玫瑰”。我們在很多古裝影視劇的鏡頭里也會看到這些縮影,比如用薔薇做花籃,烘托喜氣洋洋的氣氛。即便是如今的婚慶,很多新娘手上拿的花束也是用薔薇組合而成的。如果是青年男女互贈紅色薔薇花,一般寓意初戀之情。若是婚姻嫁娶,贈送紅色或粉紅色薔薇花表示祝福新人婚姻美滿、幸福吉祥。節日里如果互贈色彩鮮艷的薔薇,則主要表達節日的祝福。
? ? 世界上很多國家將蓄薇花作為真、善、美的象征。比如在法國,紅色薔薇表示“我瘋狂地愛上了你”,白色薔薇表示愛情悄悄地萌發。
轉載自:《祝您健康》2021.04期
53
4
藝術欣賞
54
4
藝術欣賞
名畫欣賞
? ? ? ?“生活對我來說就是一次艱難的航行,但是我又怎么會知道潮水會不會上漲,及至淹沒嘴唇,甚至會漲得更高呢?但我將奮斗,我將生活得有價值,我將努力戰勝,并贏得生活。”——這是生活在低處、靈魂在高處的凡·高對待生活的態度。對于這位極具個性的超時代畫家來說,他悲苦的一生就是向命運抗爭、為藝術獻身的一生,也是強烈捍衛生命個體尊嚴的一生。
? ? ? ?凡·高在自己繪畫的成熟期創作了《向日葵》這幅作品,畫面上朵朵葵花夸張的形體和激情四射的色彩,使人頭暈目眩。畫家用奔放不羈、大膽潑辣的筆觸,仿佛使其中的每一朵向日葵都獲得了強烈的生命力,在這里你用“栩栩如生”來描繪這些向日葵,已經顯得軟弱和淺薄,因為那火焰般的向日葵仿佛是一朵朵燃燒的生命,畫家賦予它們一種生命蓬勃燃燒的沖動和張力。有人說這是“凡·高的向日葵”,因為那是他內心火熱感情的寫照,是他精神力量的外露,就如同沒有曹雪芹就沒有《紅樓夢》一樣,沒有凡·高就肯定沒有凡·高式的《向日葵》。天才的藝術家往往能在某個領域樹立起劃時代的藝術高峰,后人只能膜拜,絕不可以企及,凡·高就是如此。
? ??
? ? ? ?作為現代表現主義的先鋒,極端個性化藝術家的典型,凡·高更強調他對事物的自我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視覺形象,他大膽追求線條和色彩自身的表現力,不拘一格。他曾說過:“為了更有力地表現自我,我在色彩的運用上更為隨心所欲。”其實,在這幅作品中不僅是色彩、線條,就是透視和比例也都面目全非,以適應畫家隨心所欲表現自我的需要。凡·高這種無拘無束的創造風格,使他把不同類型的人物、花卉和靜物,都拿來當作了“習作”的對象,并一絲不茍地把它們直接寫生出來的,從這個層面看他是在描寫印象,但外在的手法已經不再重要,他更注重畫中的內涵和神韻。從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從印象派那兒得到不可或缺的藝術啟蒙后,他已超越印象派極遠。正如他說過的那樣:“關于‘藝術”一詞,我找不到比下述文字更好的闡釋:藝術即自然、現實、真理,但藝術家能以之表現出深刻的內涵,表現出一種觀念,表現出一種特點,藝術家對這些內涵、觀念、特點有自己的表現形式,其表現形式自成一格,不落窠臼,清晰明確。”
? ? ? ?作為一位用生命創作的畫家,凡·高將自身的主體創作意識、內心的情感意識與東方繪畫的因素加以巧妙融會,在最慘烈的生活境遇和對藝術狂熱執著的追求中,樹立起了劃時代的豐碑。后來的法國的野獸主義、德國的表現主義,以及20世紀初出現的抽象派,都曾經從凡·高的藝術中汲取了營養。他對西方20世紀的繪畫藝術產生了深遠而又廣泛的影響。
轉載自:青木《世界名畫中國名畫》
55
56
電話:025-86176878
網址://218.94.132.146:888/tsg/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格致路309號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