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1期
百年炬火
黨史學習教育微刊
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1921-2021)
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
宣傳群工部
目? 錄
01?
學黨史 銘初心
習近平說黨史
權威閱讀
黨史中的中國精神
中原紅色地圖
知識測試
02
06
07
08
11
12
中國共產黨史(1946-1949)
?02?
返回目錄
1946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下冊、《中國共產黨簡史》)
學黨史? 銘初心
1946年1月10日,國共雙方下達停戰令。同一天,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開幕。會議歷時22天,通過了五項協議。中國共產黨要求全黨準備為堅決實現政協協議而奮斗,而國民黨卻公然撕毀協議,堅持發動大規模內戰。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隊以22萬人悍然進攻鄂豫邊境的中原解放區。其后,國民黨軍向其他解放區展開大規模進攻。全面內戰由此爆發。為粉碎國民黨的軍事進攻,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堅持黨的領導,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建立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在軍事上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而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標。
(圖:中原突圍后十三旅一部到達延安時的留影}
從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人民軍隊處于戰略防御階段,戰爭主要在解放區內進行,其中前8個月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后4個月努力打破國民黨軍隊的重點進攻。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發布《關于土地問題的指示》(即《五四指示》),決定將抗日戰爭以來實行的減租減息政策,改變為實現“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圖為:︽關于土地問題的指示︾
返回目錄
1947
學黨史? 銘初心
03
根據從1947年3月開始,國民黨軍隊在全面進攻受挫的情況下,對陜北和山東解放區改行重點進攻。到8月間,重點進攻均被粉碎。1947年7月,國民黨軍隊總兵力已從430萬人下降為373萬人,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則由127萬人增加至195萬人。黨中央當即立刻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下冊、《中國共產黨簡史》)
轉入全國性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黨中央選擇大別山區作為主要突擊方向。1947年6月30日晚,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12萬人一舉突破黃河天險,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劉鄧大軍于8月末進入大別山區。
(圖一:1944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圖二:土改工作人員把《中國土地法大綱》寫在墻上)
1947年12月,黨中央在陜北米脂縣楊家溝召開擴大會議(十二月會議),毛澤東在會上提交《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書面報告,這個報告是“整個打倒蔣介石反動統治集團,建立新民主主義中國的時期內,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帶綱領性的文件”。
1947年7月至9月,劉少奇在西柏坡主持召開全國土地會議,制定《中國土地法大綱》,并于同年10月由中共中央批準公布。這是一個徹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綱領。
返回目錄
? ?1948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下冊、《中國共產黨簡史》)
學黨史? 銘初心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口號中提出:“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這個號召奠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基礎。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戰爭進入奪取全國勝利的決定性階段。黨中央和毛澤東決定連續組織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1948年9月12日,林彪、羅榮桓指揮東北野戰軍主力和地方武裝103萬人發起遼沈戰役。11月2日,東北全境解放。遼沈戰役剛結束,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及部分地方武裝共60余萬人,以徐州為中心,發起規模空前的淮海戰役。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獲得解放,同華北解放區連成一片。
隨后,東北野戰軍和華北野戰軍第二、第三兵團以及華北、東北軍區地方部隊共100萬人,聯合發起了平津戰役。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三大戰役使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毀,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圖:遼沈戰役中的東北野戰軍戰士)
?04?
返回目錄
? ?1949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下冊、《中國共產黨簡史》)
學黨史? 銘初心
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開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指出了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方向。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率領中央機關離開中國革命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西柏坡,向北平進發。3月25日,進駐北平,標志著中國革命重心從農村轉向城市。
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指出人民民主專政需要工人階級的領導。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決議和毛澤東的《論人民民主專政》,為新中國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和政策基礎。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通過北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將北平改名為北京;決定采用公元紀年;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國旗為五星紅旗。
1949年10月1日下午,首都北京30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揭開了中國歷史新的篇章。
(圖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會場)
(圖二:開國大典)
05
返回目錄
習近平說黨史
?06?
返回目錄
權威閱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的基礎上組織編寫的。全書堅持以“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為框架主干,共設7個板塊,100個問題,緊跟實踐發展步伐,聚焦理論熱點難點,回應干部群眾關切,梳理思想體系的經緯,標注理論發展的節點,以問答體形式全面系統展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科學體系、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為干部群眾系統全面把握黨的創新理論提供了新范本。
?點擊下方收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有聲書
(音頻來源:共產黨員網)
07
返回目錄
黨史中的中國精神
?艱苦奮斗——呂梁精神的基石?
顧全大局——呂梁精神的核心
自強不息——呂梁精神的精髓
勇于創新——呂梁精神的靈魂
中國精神之呂梁精神
(來源:共產黨員網)
以 偉大的事業孕育出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支撐著偉大的事業。“呂梁精神”是在呂梁山脈這一特殊的地理環境中孕育而成的精神財富,是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獨特的精神風貌,是呂梁人民革命和建設制勝的法寶。
“艱苦奮斗”是“呂梁精神”的基石,體現為“不畏艱難、自力更生、迎難而上、勇于勝利”的精神本質。“顧全大局”是“呂梁精神”的核心,表現出“甘于奉獻、無私無畏、勇于犧牲、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自強不息”是“呂梁精神”的精髓,反映了“英勇頑強、鍥而不舍、團結拼搏、奮發有為” 的人生追求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勇于創新”是“呂梁精神”的靈魂,表現出“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勇攀高峰”的氣質。
精神內涵
精神解讀
?08?
返回目錄
黨史中的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之呂梁精神
(來源:共產黨員網)
呂梁精神作為山西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呂梁人民在特殊的地理環境,特定的歷史條件和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孕育形成的一種精神狀態,是呂梁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精神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的體現,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品格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的體現。
呂梁精神具有文化創新的理論意義,呂梁精神體現的堅定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呂梁精神具有指導現實的實踐意義。呂梁精神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尊重呂梁優秀的歷史文化和呂梁人民的社會實踐的基礎上提煉而成的,是呂梁人民乃至山西人民在社會實踐中長期積累的豐富經驗和智慧結晶。
精神意義
09
返回目錄
黨史中的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之呂梁精神
(來源:共產黨員網)
呂梁精神具有傳承文化的歷史意義。呂梁地處黃河中游,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體部分,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呂梁精神深深植根于有數千年歷史的黃河文化。
精神意義
呂梁精神具有凝心聚力的時代意義。呂梁精神是在事關革命全局、民族大義、國家前途、人民根本利益等重大問題上所表現出來的堅定意志、民族氣節、革命情操和革命原則,不僅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和非常突出的現實意義,更具有深遠持久的時代意義。
呂梁英雄
革命先驅——張叔平
早期革命家——賀昌
抗日英雄——蔣三
革命英雄——劉胡蘭
(圖為:呂梁英雄劉胡蘭)
10
中原“紅色地圖”:狹路相逢勇者勝
——追尋紅二十五軍鏖戰獨樹鎮革命足跡
返回目錄
中原紅色地圖
(來源:河南日報)
在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小史店鎮林場村過山廟,一座青石瓦舍、窗欞雕花的百年老宅掩映在綠樹青藤中。老宅二層的閣樓便是當年紅二十五軍在獨樹鎮戰斗前夜住宿并開會制定作戰計劃的地方。
“1934年11月16日,紅二十五軍根據中共中央指示開始長征。蔣介石急調30多個團的優勢兵力追擊堵截。11月25日,紅二十五軍到達方城縣小史店鎮林場村過山廟,晚上軍部和鄂豫皖省委在此開會,決定次日向伏牛山區挺進。”方城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靳云開介紹道。
1934年11月26日下午1時,紅二十五軍行至獨樹鎮七里崗時,遭到敵人的埋伏。敵40軍115旅和騎兵團已先期占領了獨樹鎮及周圍村莊。當時雨雪交加,加之紅二十五軍發現敵情較晚,作為前鋒的224團完全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下。這時,大多數戰士手被凍僵,拉不開槍栓。敵人趁機從兩翼包圍過來,企圖將224團一舉消滅。危急時刻,軍政委吳煥先率領225團趕來,從隊員身上抽出一把大刀,高呼:“共產黨員跟我來!”在他的帶領下,指戰員們奮不顧身與敵人展開白刃格斗,穩住了局面。
獨樹鎮一仗,紅二十五軍傷亡300多人。如今在獨樹鎮戰斗遺址及方城縣烈士陵園,安葬著部分烈士的遺骸。各地的黨員群眾經常自發來此緬懷先烈。
11
本期回顧? 牛刀小試
點擊鏈接參加測試
返回目錄
知識測試
12
總? ? ? ? 編: | 王秋群 | ||
責任編輯: | 鄭新旺 | ||
資? 料? 組: | 易華斌 | 劉? ? 丹 | 曾? ? 卓 |
編? 輯? 組: | 李? ? 歌 | 范冰峰 |
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