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_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_欧美人与物videos另

注冊

鄭州中支《百年炬火》黨史學習教育微刊第19期

2021年第19

百年炬火

黨史學習教育微刊

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1921-2021)

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
宣傳群工部

目? 錄

01?

學黨史 銘初心
習近平說黨史
權威閱讀
黨史中的中國精神
中原紅色地圖
知識測試

02
06
07
08
09
11

中國共產黨史(1977-1981)

?02?

返回目錄

1977

(來源:《中國共產黨簡史》)

學黨史? 銘初心

粉碎“四人幫”后,糾正“文化大革命”造成混亂最突出的障礙,是當時提出和推行“兩個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1977年4月10日,鄧小平在給黨中央的信中指出:“我們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此后,他在不同場合多次批評“兩個凡是”。

(1977年底,高考制度恢復,圖為鄧小平和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在一起)

1977年7月召開的黨的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恢復鄧小平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職務。鄧小平復出后,主動要求分管科學教育工作,以此作為推動撥亂反正的突破口。從此,黨扭轉了對知識分子的“左”的政策,知識和知識分子重新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科學、教育、文藝等各個領域的知識分子受到極大鼓舞。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黨的十一屆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大會宣告“文化大革命”結束,重申黨的根本任務是要在20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受歷史條件的限制,大會仍然沒有能夠從根本上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

返回目錄

1978

學黨史? 銘初心

03

1978年5月10日,中央黨校內部刊物刊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5月11日,《光明日報》公開發表此文,新華社向全國轉發。6月2日,鄧小平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號召“撥亂反正,打破精神枷鎖,使我們的思想來個大解放”。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迅速在全黨全社會展開。這場深刻而廣泛的思想解放運動,成為正本清源、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的思想先導。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黨中央在北京召開工作會議。12月13日,鄧小平在閉幕會上作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這篇講話是解放思想、開辟新時期新道路的宣言書,實際上成為隨后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

(來源:《中國共產黨簡史》)

(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會場)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重新確立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從這次全會開始,改革開放和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幕拉開,鄧小平理論也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為一個偉大轉折點而載入光輝史冊。

返回目錄

? ?1979

學黨史? 銘初心

?04?

1979年3月,鄧小平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發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他指出,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后表述為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這個講話鄭重表明,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改革開放從一開始就具有明確的社會主義方向。

(來源:《中國共產黨簡史》)

為了糾正多年來經濟建設指導方針的偏差,1979年4月,黨中央召開工作會議,正式確立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統稱新“八字方針”。1981年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勝利完成。

(圖:鄧小平作題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

1979年7月,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并通過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刑法、刑事訴訟法、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等七部重要法律。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邁出重要一步。

1979年10月,鄧小平在全國政協、中央統戰部舉行的招待會上強調,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行多黨派的合作,這是由我國具體歷史條件和現實條件所決定的,也是我國政治制度中的一個特點和優點。長期共存,互相監督,這是一項長期不變的方針。

返回目錄

? ?1980-1981

學黨史? 銘初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全面推開。其中,影響最大的是1980年2月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于為劉少奇同志平反的決議》。

(首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民踴躍向國家交售糧食)

(來源:《中國共產黨簡史》)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肯定了在生產隊領導下實行的包產到戶。1982年,黨中央發出“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包括包產到戶、包干到戶在內的各種責任制,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在黨中央的支持下,以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為主要形式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迅速推廣。

05

1980年8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批準廣東、福建兩省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

1980年8月,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鄧小平在會上作《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這個講話,為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明確了基本的指導思想。

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決議》正確解決了既科學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又根據新的實際和發展要求實行改革開放、確立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確道路這兩個互相聯系的重大歷史課題,充分體現了黨中央的遠見卓識和政治上的成熟。《決議》的通過,標志著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

返回目錄

習近平說黨史

?06?

返回目錄

權威閱讀

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收入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文稿40篇。這些重要文稿的鮮明特點在于,全景呈現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論述,其中有16篇是第一次公開發表;注重原文收錄,原汁原味呈現習近平總書記的論述;注重研究式編輯,體系化呈現習近平總書記有關論述,這本書以豐富的史料支撐和歷史縱深的理論分析,對黨史上若干重大問題作出新總結,提出新觀點,全面、科學地反映黨史的內在規律,為廣大黨員深入學習和掌握黨的歷史提供了根本遵循,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權威指導。

?點擊下方收聽
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有聲書

(音頻來源:共產黨員網)

07

返回目錄

黨史中的中國精神

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

中國精神之沂蒙精神

(來源:共產黨員網)

精神內涵

精神解析

沂蒙精神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光輝典范

在遭受日寇鐵蹄蹂躪的危難時刻,黨和人民軍隊來到蒙山沂水,用生命和鮮血守護人民的家園;在黨的領導下,沂蒙老區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實行民主選舉;實現減租減息,進行土地改革;開辦文化夜校,組織農民學習,沂蒙人民實現了政治經濟的翻身解放。

?08?

沂蒙精神體現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

在我們黨和人民軍隊偉大精神的感召下,沂蒙人民與黨、人民軍隊生死與共的熱情像火山一樣迸發出來。在艱難困苦的革命歲月,沂蒙人民無怨無悔地愛黨愛軍,最后一口糧當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拿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長江。

沂蒙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先進群體意識,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光輝寫照。戰爭年代,數百萬優秀的沂蒙兒女為民族獨立和解放獻出了自己的熱血和青春;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沂蒙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整山治水、脫貧致富,團結一心、開拓奮進。

中原“紅色地圖”:滄桑不掩英雄氣 猶記當年誅寇時

返回目錄

中原紅色地圖

駐馬店泌陽縣城往東30多公里,在銅山腳下、泌水河畔,古樸滄桑的焦竹園革命舊址掩映在綠樹叢中。這是一組青磚黛瓦、流檐翹角的明代建筑群,分為西院、東院和東偏院,院內草木蔥郁、花開絢爛。
焦竹園革命舊址是1935年—1938年中共鄂豫邊省委和紅軍游擊隊曾駐地,以此為中心開辟的鄂豫邊游擊區,是南方八省十五個紅色游擊根據地之一,在中國革命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1934年前后,鄂豫邊工委和豫南地區黨組織遭到國民黨反動當局“圍剿”,被破壞殆盡。1935年8月,張星江、王國華、張旺午等在唐河畢店商定,將豫南、豫西南黨組織合并成立鄂豫邊省委,由張星江任省委書記、仝中玉任組織部長、王國華任宣傳部長。鄂豫邊省委領導豫南、豫西南10余縣黨的工作,決定在確山、泌陽、桐柏、信陽四縣接合部恢復和發展黨的組織,開展游擊戰爭,創建桐柏山革命根據地。
1936年1月,鄂豫邊紅軍游擊隊在信陽小石嶺村成立,雖然成立之初只有張星江、周駿鳴、王國華、汪心泰、康春、吳恒山、老汪7名隊員和3支槍,但鄂豫邊區從此有了一支屬于自己的武裝隊伍。

(圖:鄂豫邊革命紀念館︶

(來源:河南日報)

09

中原“紅色地圖”:滄桑不掩英雄氣 猶記當年誅寇時

返回目錄

中原紅色地圖

通過奪取地主武裝,開展游擊戰爭,這支隊伍在艱苦的環境中不斷發展壯大,到1937年7月中旬,已發展到400多人。1937年10月,鄂豫邊省委和紅軍游擊隊進駐焦竹園、鄧莊鋪,省委機關設在焦竹園,游擊隊駐鄧莊鋪。10月中旬,游擊隊改編為豫南人民抗日軍獨立團。1937年12月,鄂豫邊省委改建為鄂豫邊特委,1938年1月改建為豫南特委。1938年1月,根據黨中央指示,豫南人民抗日軍獨立團正式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隊,和中共豫南特委一起進駐確山縣竹溝鎮。2月,中共河南省委軍事部長彭雪楓到竹溝后,經過整頓和加強,第八團隊迅速擴大到1500多人。

(來源:河南日報)

(中共鄂豫邊紀省委舊址)

?10

“這里是‘小延安’竹溝革命根據地的前身,為竹溝成為中原抗日根據地的戰略支撐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省委機關遷駐竹溝后,焦竹園曾作為招兵處,在保障中原抗戰、人員輸送、物資供應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鄂豫邊革命紀念館名譽館長馬榮光說,“另外,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鄂豫邊革命游擊根據地牽制了國民黨反動當局的大量兵力,成為其他革命根據地的‘減壓帶’。”

在這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論得到驗證,“到三不管的地方生根發芽”得以實踐,張星江、周駿鳴、王國華等一大批革命先烈留下了光輝的足跡。如今,英烈們的浩然正氣和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正激勵著全縣人民奮發圖強,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用勤勞和智慧建設美好家園。

本期回顧? 牛刀小試

點擊鏈接參加測試

返回目錄

知識測試

11

總? ? ? ? 編: 王秋群
責任編輯: 鄭新旺
資? 料? 組: 易華斌 劉? ? 丹 曾? ? 卓
編? 輯? 組: 李? ? 歌 范冰峰

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Copyright ? 2024 陜西妙網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陜B2-2021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