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書刊名稱:福元簡報2024年第7期
發布作者:front
發布時間:2023-08-07
閱讀次數:639
書刊簡介:傳承 弘揚 發展
其他信息:《福元簡報2024年第7期》電子宣傳畫冊作品由front于2023-08-07制作并發布于FLBOOK電子雜志制作平臺。FLBOOK是一款HTML5電子雜志、電子書刊、電子畫冊制作平臺,使用FLBOOK可以快速制作和發布電子書刊作品。
閱讀3D版
主 辦:福元藥業有限公司
主 編:徐芳
通 訊 員: 魯潔婷? 孫? ?敏? 方丹丹? ?王宇婷?
? ? ? ? ? ? ? ? ?吳琦明? 騫夢安??楊? ?珊? ?劉? ? 芬
? ? ? ? ? ? ? ? ?劉青霞??潘素媛? 張? ?玫? ?蔣? ? 旭
? ? ? ? ? ? ? ? ?陳惠莉? 鄭國秀? 馬文娟? 喻繼承
聯 系 電 話:0563-2625553
01 / 集團公司董事長胡柏藩老師蒞臨福元藥業視察指導工作
集團公司董事長胡柏藩老師
蒞臨福元藥業視察指導工作
7月29日上午,新和成控股集團董事長胡柏藩老師蒞臨福元藥業視察企業生產運營和項目建設情況,公司總經理王斌超老師陪同。
座談會上,胡老師對福元藥業的發展成績給予了肯定,希望全體干部要從過去看現在、由現在看未來,設定好“十五五”發展戰略目標,鼓勵大家勇擔重任,團結協作,為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奮斗!
他強調,好的企業一定要有好的文化,要從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出發,做好文化落地;在工作中要加強學習、對標和分享交流;完善制度流程,把握好工作規范化與創新的關系,打造核心競爭力。
之后,胡老師拜訪了宣城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淳寬,雙方就企業發展與地方經濟合作等議題展開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討了如何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和地方經濟發展。
此次胡柏藩老師的視察指導與政企互動,為福元藥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礎。公司將秉承“創造財富、成就員工、造福社會”的企業宗旨,力求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為行業發展和地方經濟做出更大的貢獻。
7月26日,市政協副主席陳紅英一行蒞臨福元藥業調研指導,公司行政總監羅傳國老師、相關部門負責人熱情接待。
調研過程中,羅傳國老師對市政協陳主席一行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并表示這是對公司極大鼓勵和支持。管國林老師詳細匯報了公司的發展情況,包括公司在產品創新、市場規劃以及人才發展方面取得的成果。在“老師文化”的引導下,公司在十四五期間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新產品的研發與上市,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同時,企業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通過“老師文化”吸引人、事業平臺成就人,實現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
隨后,王香龍老師帶領陳主席一行深入到生產車間進行了實地參觀。在參觀過程中,他詳細講解了車間的生產流程、設備的運行狀況以及各項工藝操作的細節。
陳主席對福元藥業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贊揚,并鼓勵公司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持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地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此次調研充分體現了宣城市政協對福元藥業的關心與支持,同時也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未來,福元藥業將繼續秉承“求實、求新、求質、求效”的企業精神,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勇攀新的高峰。
8月1日,福元藥業如期開展第十期企業文化大講堂。本次大講堂邀請了羅傳國、戴建和龐世莉三位老師進行授課,他們以案釋法,將法律規定融合用于企業管理實際。
藥品專利和技術秘密是企業的核心資產,對于企業的發展和創新至關重要。羅傳國老師為我們講述了技術秘密和專利保護的特點和風險,通過案例分析,讓我們更直觀地感受其重要性和實際操作方法。
企業文化大講堂不僅是文化的傳承更是知識的傳遞。企業發展的道路上,法律合規和技術秘密保護,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保障和助力。讓我們增強法律意識、堅守合規原則,積極創新并保護技術成果,共同推動公司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合同作為一種重要的法律文件,貫穿于公司運營的各環節。它不僅是保障公司權益的重要工具,也是規范業務流程、防范風險的關鍵手段。通過龐老師的以案釋法,希望提高大家的合同管理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強法律風險意識。
在醫藥行業,藥品法規是保障公眾健康、規范藥品生產經營的重要活動準則。戴老師在授課中為我們普及了藥品法規相關知識,并通過案例傳遞出,工作中要開放心態、學以致用,以發散性思維理解運用藥品法規的培訓。
凝“新”聚力 逐夢新程
福元藥業舉辦2024屆大學生入職典禮
2024年7月19上午,福元藥業有限公司迎來2024屆大學生入職典禮。公司人力資源總監助理管國林老師、質量總監助理張夫海老師,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及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歡迎這批新生代力量的加入。
典禮在熱烈的掌聲中拉開帷幕,新入職的大學生們依次進行了自我介紹,分享了自己的專業背景、興趣愛好以及對未來工作的期待和憧憬。他們充滿朝氣和活力的發言,展現了新一代大學生的積極向上的風采和精神面貌。
各部門負責人及代表也紛紛交流發言,向新員工們介紹了工作內容和團隊建設情況,并分享了工作中的經驗和心得,為新員工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指導。他們表示將全力支持新員工的成長和發展,期待與大家攜手共創公司的美好未來。
入職典禮的最后,公司為新員工們準備了豐富的培訓和交流活動,以幫助他們更快地適應公司環境,了解企業文化,熟悉工作流程。
此次入職典禮不僅是一個歡迎儀式,更是新員工融入福元藥業大家庭的起點。期待他們開啟精彩的職業生涯,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管國林老師代表公司對新入職的大學生們表示熱烈歡迎,他圍繞公司發展規劃、對新職員工的期許、各部門傳幫帶要求等方面做了詳細介紹。管老師強調了公司對人才的重視和培養,鼓勵新員工們珍惜機會、主動學習、盡快融入、積極作為,在福元藥業廣闊的平臺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助力公司發展、實現個人價值。
炎炎夏日、驕陽似火,持續的高溫對一線工作者們的身心健康提出了嚴峻考驗。為致敬堅守在崗位的工作者們,傳遞公司關懷,福元藥業開展“夏送清涼”活動。
在這樣的高溫天氣下,消防員們依然堅守崗位,時刻準備應對各類緊急情況。福元藥業黨總支帶領工會,帶著清涼飲品及紅霉素軟膏、傷濕止痛膏等藥品,來到了經開區消防救援大隊進行慰問,致敬這些勇敢的“逆行者”。
高溫下作業的一線職工們也始終牽動著公司的心。送清涼小隊來到生產車間、項目現場、倉庫等高溫作業現場,為堅守崗位、奮戰一線的員工送去生活用品和防暑藥品,送去清涼與關懷,在炎炎夏日中為職工撐起“防暑遮陽傘”。
每一滴汗水都是對職責的堅守,每一份堅持都閃耀著敬業的光輝。我們向高溫堅守者們致以最深切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也希望各位老師做好防暑降溫保護,切實做到安全生產,健康工作!
文化燈塔
生產現場管理是制造型企業生產過程的重要環節,能否對生產現場的“人機料法環”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規范生產秩序,關乎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以及產品的最終質量。
由于生產現場管理是一個涉及多個要素的復雜系統,生產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制定了多項管理策略和措施。首先是優化人員配置,加強巡檢監督,生產部組織專業人員定期對各車間的生產現場開展巡檢工作,將每次發現的問題匯總成月度巡檢報告反饋給車間,責令專人限期整改,同時形成整改報告;其次是完善考核體系,強化目標責任,將每月現場檢查的結果納入車間考核,對現場發現的管理亮點或是顯著提升成品率及有效控制成本的舉措予以獎勵,對各類質量隱患或差錯事故進行處罰,強化各車間及責任人的責任意識;最后是評估改進效果,確保持續改進,每半年組織相關部門和責任人就此前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評估改進措施的實際效果,通過評估發現現場管理優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下一輪的優化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在制造業的持續演進中,生產現場管理的角色日益凸顯,車間生產現場管理的創新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更包括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更新。落實巡檢、強化責任、持續改進,為車間生產現場管理的持續優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極大地保障了生產流程的暢通和生產效率的提升。
榜樣力量
作為生產部門,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保障銷售的發貨需求,為市場提供質量好、成本低的產品。生產過程中主動將黨建工作和生產管理工作有機融合起來,充分發各崗位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以點帶面,親身示范,鼓勵員工參與企業生產經營的各項活動。車間通過開展改善提案活動,改善現場,提高效率,促進質量提升;開展車間員工技能評價活動,鼓勵每位員工主動學習設備操作維修技能;每年舉辦員工技能大賽,員工積極踴躍參加,在輕松愉快的比賽活動中,寓教于樂,增加員工的歸屬感。作為車間黨員干部,我們始終要有“做管理,就是做服務”的理念,平時工作要多維度全方位的參與和融入,多傾聽了解員工的想法,了解需求,在部門的生產工作中達成共識,那么生產過程的規范、安全、質量、效率等目標便能順利實現。
優秀黨員是我們工作中的標桿,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作為安徽福元的一份子,楊漫老師曾不斷強調過:“身為一名黨員,要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重于泰山,要時刻以優秀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最終,她證明了自己,獲得了“優秀黨員”的稱號。
一、努力學習,不斷進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楊老師深知要出色地完成工作,務必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知識水平。她勤于學習,也善于學習。自2019年年底進入公司,從服務部到市場部再到業務四部,職位變動間,楊老師自覺結合自身工作加強業務學習,努力學習信息化知識和公司產品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本領,切實做到懂政策、業務精、潛力強,能快速適應工作崗位變化,并配合公司發展的腳步。其次楊老師思想先進,工作之余,楊老師用認真學習二十大精神,堅持在黨的領導下不斷進取。
二、勇挑重擔,不斷創新
創新是新和成核心競爭力的來源,“擔當”是干部行為準則。楊漫老師在業務四部擔任組長期間,具有強烈的開拓進取意識,勇于創新,善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組員在她的帶領下也都找到了屬于各自的發展方向。任職期間,楊漫老師起到作為黨員的帶頭作用,發揮作為一組之長的責任,都是親力親為,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極致,每一個細節都認真完成。公司拓展業務期間,她也是勇挑重擔,砥礪前行,為公司帶來了不少的收益。
三、愛崗敬業,腳踏實地
"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做,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做事,則功業可就。”這是李大釗的一句格言,也恰是楊老師對待工作和生活的真實寫照。任職期間,任勞任怨。小到拼多多店鋪數據核實,大到公司部分決策,都是踏實認真地完成;哪怕是一組之長,不懂的問題也會虛心請教,精益求精。
黨員風采,不僅在于形象,更在于行動。新時代,新征程,每一位黨員將繼續發光發熱,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最大的價值,并為黨的事業貢獻力量!
榜樣力量
胡維老師是安環部的能源與特種設備管理員,他在公司兢兢業業工作了近20年,工作期間任勞任怨、腳踏實地,在崗位上恪守奉公、無私奉獻,先后三次被公司評為年度優秀員工,兩次被評為6S優秀工作者。他如同一座燈塔,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卓越的品質,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成為廣大黨員和群眾心中的楷模。
一、堅定信念,統一思想
作為一名有著二十年黨齡的共產黨員,胡維老師對黨的忠誠,不僅僅體現在口頭上的誓言,更在于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與踐行。他積極參加公司黨支部組織的各種學習活動,用心擁護黨的領導,在思想與行動上始終堅持黨的路線,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精神,時刻牢記黨的宗旨,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保持黨員先進性。那份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堅定信仰,如同他書桌上那盞永不熄滅的臺燈,照亮了他的內心世界,也激勵著他不斷前行。
二、工作勤懇,作風扎實
參加工作以來,胡維老師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把耐得平淡、努力工作作為自己的準則,把作風建設的重點放在嚴謹、細致、求實、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上,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在工作中,他始終堅持著端正的工作態度,嚴守工作紀律,樹立了不驕不躁、扎實肯干的工作作風,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提高自我素養和工作技能,同時又能給予年輕的員工工作指導,做好“傳、幫、帶”。
在工作中,胡維老師總是敢于嘗試新方法,勇于挑戰傳統觀念。他在節能降耗改進方面年年出謀劃策,為公司節省一大筆資金;在公司工程項目建設中認真負責,按期按質按量完成;在特種設備管理方面,加強管理與培訓讓員工掌握特種設備理論知識,防范風險、消除隱患、杜絕事故發生,在他的管理下無任何特種設備事故發生。
同時,他還能以制度、紀律規范自己地一切言行,嚴格遵守公司各項規章制度,尊重領導,團結同事,謙虛謹慎,主動理解來自各方面的意見,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斷改善工作。
胡維老師以其堅定的信念、勤懇工作的作風,成為了我們身邊的優秀黨員典范。他常說:“責任是‘擔當’,責任重于泰山,擔當詮釋忠誠。黨員要首先擔起崗位職責。”他珍惜公司提供的平臺,珍視賦予的每一個職責要求,他的事跡和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追求卓越!
百? 秀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可如果你沒有看過《我們仨》的話,就永遠想象不到一個平凡的家庭可以經營的有多幸福。這本由楊絳先生創作的家庭生活回憶錄——《我們仨》 ,在我認真翻閱2遍后,給我帶來了對生活的重新的思考,對我的心態也產生了了持久積極的影響……
楊絳出身世家,品行美好,善良敦厚。1932年,楊絳在清華大學與著名作家錢鍾書相識。錢先生用我們現在的話說,他有一顆萬里挑一的有趣靈魂,能給到對方很高的情緒價值,二人相互吸引,一年后在蘇州成親。婚后不久,他們一同出國留學,到過牛津,去過巴黎,并在國外生下他們的愛女錢瑗。楊絳對丈夫和女兒,傾注了所有的愛,她是慷慨又幸福的女人。而錢先生感情細膩,幽默風趣,是妻子的好丈夫,更是女兒的慈父兼好朋友。兩人很懂得經營生活,有著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學,他們家庭和睦,風氣開明,耳濡目染下女兒錢瑗自小就乖巧懂事,聰明好學。但生活往往不會永遠風平浪靜,父女二人先后被病魔襲擊,在女兒和丈夫因病去世后,楊絳先生經歷了這世間最沉痛的悲歡離合,所有人都以為她會崩潰,可是她沒有,仍然調整心態,投身創作,在92歲高齡用最溫情樸實的語言記述了他們這個家63年的點點滴滴。
《我們仨》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以楊絳在丈夫過世后,“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拉開全文序幕。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楊絳用虛實相結合的形式講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一段相守牽掛,動蕩溫情的故事。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是楊絳回憶中一家三口最溫馨快樂的生活點滴,記錄了二人出國留學的美好時光,以及生下愛女后歸國在老家的生活趣事,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坎坷的過程既讓人心動又讓人心痛。
《我們仨》之所以如此打動我,不光是因為書中描述的楊先生一家溫情哀婉的故事,我會被他們平凡又溫馨的生活日常所吸引,更敬佩她坦然面對突變生活的勇氣和豁達。她用最簡單質樸的文字描述著這個家庭令人神往又悵然的點點滴滴,生的部分顯得歷歷在目,死的部分教人唏噓痛心。 2016年楊絳在北京逝世,享年105歲。這個優雅可愛的女人,用盡一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幸福家庭最大的深情,給我們對生活的美好期許和正確指引,提醒著我保持樂觀豁達,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好像很久沒有來電影院看電影了,所以也是沖著沈騰的新電影《抓娃娃》上映之后去放松一下。可是看完后卻看給我頗多感悟,作為一個新晉父親,更是讓我警醒,未來孩子的教育這條路,如何才能更好的走下去。
對《抓娃娃》最簡單的概括,是這部電影可以看做是喜劇版的《涉過憤怒的海》或者《狗十三》,講述的是自認為“我是為你好”的父母,如何打著愛的旗號,殺死了自己的孩子,涉海里的父親老金千里追兇要為自己女兒娜娜報仇結果發現殺死娜娜的人正是多年前的自己。
《抓娃娃》里的父親馬成鋼則更為恐怖,他人為地打造了個“楚門的世界”把自己的孩子困進里面,讓他的人生每一步都按照自己的計劃去走,精準地排除掉一切“干擾”的選項,包括孩子的感情和喜好。
但是馬成鋼從始至終都沒有覺得自己錯了,故事里他為兒子規劃的每一步路都不容犯錯,不允許兒子與他的夢想背道而馳,骨子里的控制欲與自私不僅營造出了一個可怕的形象,也暗示了他童年的不幸與苦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抓娃娃》的結局比涉海更為現實,在涉海上映的人就有人提出,像老金這樣的父親是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的,他只會把責任推卸給外界,推給李苗苗,推給前妻,推給娜娜本人,總之,他不會認錯,自大的“父”不會檢討,更不會認錯,你永遠無法打動他,就算是削肉剔骨那樣的慘然也不行。
這么慘烈的中式恐怖故事,導演聰明地用一個喜劇的外衣去包裹起來,讓具有國民度的沈馬組合出演,讓很多這輩子都不會去看《涉過憤怒的海》或者《狗十三》的觀眾,毫無防備地走入影院,在前半程邊笑邊共情父母的良苦用心和犧牲,在后半程被計劃奔向自由的馬繼業貼臉開大嘲諷,最終沉默著走出影院。
作為一個兒子,馬繼業的人生又何嘗不是中式教育下大家相似的記憶。父母的苦難式的教育,相信很多人都有共鳴,就像馬成剛為馬繼業做的一切。父親不舍得買新鞋,是為了減少開支為了更好的家。將所有的家當交給馬繼業管理是為了培養財商,而馬繼業當時畢竟還是個念小學的孩子,很羨慕其他同學可以用平板電腦玩切水果,所以他用500元買了個雜牌的平板電腦悄悄帶回家,準備在七天無理由退換貨的期限內過過癮。
結果,馬成鋼為了讓孩子長記性,對其進行挫折和愧疚教育,派人把馬繼業精心藏好的平板電腦泡了水,讓他沒辦法退貨,還讓扮演奶奶的演員假裝吐血,把馬繼業嚇得直哭,想到去大街上撿瓶子賣錢堵上這個窟窿。這個情節細想起來是非常讓人不適的,有很多家長都喜歡用自己的犧牲去要挾孩子要知恩圖報,“你看看我為了養大你吃了多少苦,所以你長大以后有出息一定要記得給我買大房子”
但是就連追夢的機會,父親也沒有給他,就連最真實的親情,父親也沒有給他。就連父母對他的期待所謂的愛,到最后看來也是父母為了培養接班人而設置的一道道無形的枷鎖鎖住了一個孩子應有的童真,鎖住了一個孩子的本性,鎖住了一個孩子對未來和夢想的幻想。所以當馬繼業得知父母自私的愛的那一刻,他的靈魂也已經扭曲和消亡了。
你以為是我操控了你的人生嗎? 其實你也操控了我們的人生! 這是馬成剛最后歇斯底里的喊出的話,似乎他還沒意識到錯誤。
但是作為一個父母,更多的應該是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去扮演一個領路人,而不是寫劇本的人。每個父母都有自由的權利,每個孩子也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應該自己去打造屬于自己的精彩生活。
看完柴靜的看見,心里百感交集,我原以為這只是一本記錄一個記者在十年以來的采訪,或是一本記錄十年里的榮譽自傳,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這本書里寫下的是自己的錯誤和失敗,自省及反思,是對社會人性的剖析。
看到這本書時,總是不自覺地將自己融入到當時的環境之中。看著柴靜經歷的一切,看到了一切,想著自己所看到的,以及那些看不到的,才慢慢發現,原來自己一直都并不了解這個世界。就像柴靜所說:“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到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想要看見,就要從蒙昧中睜開眼來。”看見,是一個深層次剖析的過程,拋開自己的偏見,成見,將事件一層層剝開來看。
在看這本書前,我并未認真地探究過一件事背后到底包含了多少東西。在這個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快節奏的時代,我似乎已經習慣了從手機和各種網站上獲得事件內容的方式,自己的思考卻逐漸缺席,越來越少反思。自己的思維像浮木一樣,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不斷打轉,永遠看到的只是表面,對一件事的看法,也總是在人云亦云,逐漸機械麻木。而看了這本書后,我意識到,有時無意是遠比死亡來得更可怕。我希望自己可以像柴靜一樣,像葉子從痛他看了這本書后,我意識到。有時,無意識遠比死亡來得更可怕。我希望自己可以像柴靜一樣,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也要從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掙脫,這才是活著。要從不假思索的蒙昧中掙脫,這才是活著。
當我看到《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著》這篇中對非典時期的災難采訪時,我看到在災難面前人的脆弱頑強,看到那些不顧生死逆流而上的醫生護士,看到那個逝去的痛苦卻堅強的世界。這遠比當時的年幼的我所看到的新聞報道來得更加震撼。這篇內容也不由讓我想起目前我國所面臨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次又一次沉痛災難的發生,究竟是哪里出現了問題?保護野生動物意識淡薄,基本醫療知識的缺乏。相關部門的不作為,部分民眾對國家呼吁的漠視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最終造成了此類事件的再三發生。然而,似乎每次這類事件發生后,就是聲討,反思,遺忘和再循環循環的過程。反思,絕不能只是擱淺在字面,應該深入人心,并去想應該做些什么去進步,在未來避免再次發生。
生活中,我們總是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一件事,看待一個人。總是想把自己的情感想法強加到別人身上。這個過程中,我們忘記了什么是客觀,什么是從多個角度看人看事情。然而在看見中,柴靜一直給人一種冷靜,客觀的感覺,讓我們感受到了世間百態的酸甜苦辣。她并未加入過多自己的情感,而是讓讀者自己去看,自己去感受。讀這本書也讓我們學會了多角度的看問題,公正客觀。跳出固定角度看問題,不麻木,不急求,不偏激。
柴靜在報道監獄女囚時曾說,人是一樣的,對幸福的愿望一樣,對自身完整的需求一樣,只是她生在這兒,這么活著,我來到那兒,那么活著,都是偶然。其實,這也同樣適用于我們的生活。很多人,你可以不認同他的做事方式,價值取向。但前提在于你要去了解他,把他當成和你一樣對等的人去看,而不是永遠從別人嘴中去了解他。
在看這本書前,對于成長多少有些茫然不適,甚至有時拒絕去看見去感受。但看完這本書后,不能說豁然開朗。但我確實從柴靜身上看到她成長的軌跡,學會了去多角度客觀的看問題,學會了去接受成長中那個偶然犯錯自己,也學會了將自己從堅硬的成見和固有模式中跳脫出來,自己去看見,自己去感受。
有年輕人曾請教稻盛和夫“心在哪里”,他脫口而出:“心是良心”。年輕人有些疑惑,他笑著說:“心在哪里?我也不知道,但心的本質就是真善美。”年輕人恍然大悟,既然心是良心,將其發揚光大即可,一意孤行,執著于心在哪里,往往勞而無功。稻盛和夫作為企業界的傳奇人物,也是現代心靈導師,他的《心》這本書是一部深入探討人類心靈的作品,書中充滿了對人生哲學的精辟見解,讓人不僅在心靈上得到啟發,更在行動上找到方向。他通過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經商心得,告訴讀者如何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找到心靈的平靜和力量。
首先,稻盛和夫認為擁有“純潔心”,是構筑人生的基礎。他提出:“凈化心靈的最好的方法是全力以赴,全神貫注地投身于眼前應做的工作。通過每天的勞動,心靈自然得以磨煉,性情自然得以陶冶。”這句話深深打動了我,當我這樣全神貫注地投入工作時,思想中的雜念從頭腦中被清除,心靈進入了純凈狀態。好的思維方式也就不斷冒出。
其次,稻盛和夫強調了“利他心”的重要性。他認為,真正的成事者,都是在成就他人中完成自我的展現與圓滿。自他年幼時為了幫扶家計、守護家人而進行的紙袋行商再到建立在“追求全體員工的幸福”的基礎下而創辦的京瓷公司。一次次的創業成功在于他有著利他之心。這種心態不僅適用于企業管理,也適用于個人的生活和工作中。 我們常常被困在自私和狹隘的思維中,忘記了真正的幸福來自于與他人分享和共同成長。他人優先,將自己放在后面,這是做人的樸素而單純的行為。
此外,稻盛和夫還提到了“感恩心”和“謙虛心”。他認為,如果缺乏對他人的謙卑之意,感恩之心是無法萌生的。他在創辦京瓷公司之初,一次次需要滿足松下集團的苛刻訂單,面對客戶的“無理要求”,他沒有消極應對,態度謙虛,由此孕育出京瓷卓越的產品,能夠進入美國市場,從當時蓬勃發展的IBM公司獲得訂單。成功之后的稻盛和夫并不忘記對松下集團表示感謝,認為正是他們提出的苛刻條件鍛煉了自己。在工作中,我們常常因取得小的成就和他人的吹捧而變得傲慢。可大家不斷地成長,是長期以來許多人的幫助和支持的結果。態度謙虛,常懷感恩之心。能不能做到這一點,此后的命運將大相徑庭。
最后,稻盛和夫強調了“強韌心”的必要性。他認為,人生一世,得有堅韌不拔的精神。想要成就某項事業,就必須具備不懼任何困難、果敢突進的強大意志,以及無論如何非達成目的不可的燃燒般的熱情。2010年,78歲高齡的稻盛和夫臨危受命,對日航進行破產重整,僅僅400多天,日航大幅度扭虧為盈,創造了神話。在工作中,人們經常因受挫而進入精神的自我內耗。可我們在覺得不行的時候才是工作的開始,正因為情況困難,所以才要相信局面必能打開,不斷向前,這時候,命運之門就會開啟。
總的來說,稻盛和夫的《心》讓我深刻認識到心靈的力量和人生的意義。盡管稻盛和夫的理論存在理想化的成分,過于強調心靈的力量,有時會讓人忽視了現實中的困難和挑戰。但其核心觀點依然具有重要的價值。我們需要在現實中找到平衡,在心靈和行動之間取得和諧,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夢想和目標。這本書值得每一個尋求心靈平靜和力量的人仔細閱讀和體會。
凈化心靈的最好的方法是全力以赴,全神貫注地投身于眼前應做的工作。通過每天的勞動,心靈自然得以磨煉,性情自然得以陶冶。
——稻盛和夫
志存高遠/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