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_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_欧美人与物videos另

注冊

俗話泉州

電子雜志文學2021-02-24
1101

之泉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Quanzhou

俗話泉州

第1期

2022年2月

1

卷首語

2

泉州歷史悠久, 中原文化、古越族文化、海外文化長期融合, 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蘊與鮮明地域特色的璀璨文化。
泉州在歷史上曾是全球四大港口之一, 以“光明之城”和“刺桐城”享譽整個西方世界, 在元代成為國際宗教文化中心。泉州也是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多元文化中心, 世界宗教博物館, 我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 中國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的祖籍地, 閩南文化的發源地, 閩南文化保護的核心區與富集區。
在此背景下, 泉州保留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文學、傳統美術、傳統音樂、傳統戲劇等資源保留較好, 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底蘊。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了解、保護并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contents

目錄

Quanzhou

quanzhou

傳統美術

P11/28

惠安石雕
泉州花燈
木偶頭雕刻
泉州李堯寶刻紙
永春紙織畫
泉州木雕

傳統音樂

P29/36

泉州北管
泉州南音(世界級)

傳統醫藥

P41/44

靈源萬應茶

傳統戲劇

P45/60

打城戲
南派布袋戲(世界級)
泉州提線木偶戲
高甲戲
梨園戲

傳統舞蹈

P37/40

泉州拍胸舞

傳統體育與游藝

P61/66

五祖拳
泉州

傳統民俗

P67/70

閩臺送王船(世界級)

責任編輯:鄭冉冉
版面設計:鄭冉冉
圖片、資料來源于網絡

卷首語

P01/02

民間文學

P05/10

陳三五娘傳說

民間文學

陳三五娘是一個廣泛流傳于閩南文化圈的美麗傳說,始于歷史故事,后來演化為戲曲,戲曲故事又使得民間傳說更富有傳奇色彩,是閩南文化重要載體。歷史上陳三、五娘真有其人。據潮州志書記載,泉州書生陳三隨兄嫂廣南赴任,路經潮州,邂逅黃九郎之女五娘,一見鐘情,決意求婚,與當地武秀才林大閟(諧稱林大鼻)發生糾葛,幾經曲折,終成眷屬。從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明代泉州傳奇文言小說《荔鏡傳》(祖本)、嘉靖前后的《荔枝記》及《荔鏡記》演出本,到現代膾炙人口的梨園戲《陳三五娘》演出本,戲文增加了元宵賞燈、林大托媒、陳三游街、陳三磨鏡、陳三為奴,益春留傘、巧繡孤鸞、林大逼婚、五娘斷約、夜奔泉州等情節,而另外一些出目,如林大告狀、五娘探牢、發配崖州、小七送書等則融入民間傳說。后來又衍生了曲藝、舞劇、話劇、長篇小說以及電影戲曲片、故事片等文藝形式,并且成為學術界一個研究課題。
2007年3月,陳三五娘傳說經泉州市人民政府批準列入泉州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07年8月28日,陳三五娘傳說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14年11月11日,陳三五娘傳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陳三五娘傳說

7

8

陳三生活在南宋末年,名麟,字伯卿,排行第三。二十世紀中葉曾經發現刻有陳三墓志銘的碑石,稱陳三是個“風流倜儻,工詩善文,無意仕進”的人物,他自從游潮州娶了黃九郎的第五女碧琚為妻之后,就隱居林泉。
在泉州還流傳著很多戲文以外的傳說。陳三故里在洛江區河市梧宅,直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鄉人還能指認陳家故宅的大磚埕。村外有一道水壩,就叫陳三壩。傳說陳三五娘夫妻雙雙投井自殺。有說南宋末年,元兵入泉州,大肆殺戮,陳三因“不愿受辱”,夫妻雙雙投井。有說陳家后來遭人陷害, 宅院被官兵火毀,出逃中,為考驗陳三,五娘故意落在后面,躲在大樹后,還將一只繡鞋丟在路旁一口井邊。陳三誤以為五娘失足落井,痛不欲生,縱身入井,五娘見鑄成大錯,也投井自盡。另一說是起因于五娘與小姑斗嘴受陳三責備,益春設計將五娘藏到花叢后,把五娘的一雙繡鞋放在井邊,乘陳三在涼亭看書,益春抱起一塊大石扔進井里,陳三誤以為五娘賭氣投井自盡,痛不欲生,栽到井里,五娘見狀后悔莫及,也投井自盡。更有傳說男人死后,如果被女人壓在上面,除非“麻雀開步走,松樹倒翻根”,否則不得超生。朋山嶺下就有一棵老松樹歪倒在路邊,這就是北門外有名的“倒松”。傳說陳三的兄長陳伯賢,歸家途中,至朋山嶺,見家宅大火沖天,夫妻雙雙吞金自盡。也有說陳伯賢因抗元而死,現代泉州農村還有奉祀陳運使的宮廟。還傳說有一年演《審陳三》,陳三墓柱折斷,鄉人從此不演該劇。

陳三五娘傳說

內容構架

9

10

傳統美術

惠安石雕源于中原,是一種與建筑藝術相生相伴的工藝,有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經考證,惠安最早的石雕作品是一千六百多年前晉代開閩始祖林祿墓前石雕,現存年代最早的石雕是唐末五代時閩王王審之兄長王潮墓前石雕。元代之前惠安境內的石雕作品,其藝術特征表現為粗獷、古樸、醇厚,線條剛直簡潔,人物造型凝重端莊,帶有明顯的中原痕跡。宋元時期,惠安石雕工藝十分發達,北宋初期興建的我國第一座梁式海港大橋——洛陽萬安橋是惠安歷史上最大的石雕工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的惠安崇武古城,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至明末清初,惠安石雕更趨成熟,藝術風格從粗獷流暢轉向精雕細琢,南派石雕藝術脫離北派傳統自立門戶與其并駕齊驅。

俗 話 泉 州

惠安石雕

影雕、圓雕、浮雕、線雕、沉雕

13

14

2006年5月20日,惠安石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惠安石雕含碑石加工、環境園林雕塑、建筑構件、工藝雕刻、實用器皿五大系列,具體表現形態為圓雕、浮雕、線雕、沉雕、影雕和透雕、微雕、組合雕等八大類上千個品種,主要為實型藝術品,使用的石材主要為花崗巖,其化學性質穩定,石質堅硬。惠安傳統石雕工藝,俗稱“打巧”,其工藝流程主要包括捏、鏤、摘、雕四道工序。
國內雕塑界有“南有惠安,北有曲陽”之說。作為南派石雕藝術的代表,惠安石雕影響了中國石雕藝術的半壁江山,作為區域文化載體,惠安石雕見證了閩南文化悠遠的歷史淵源。早在明萬歷年間惠安石雕就已流傳到菲律賓,清代中期惠安石雕開始在臺灣廣為傳播,成為閩臺交往的重要內容。

15

16

泉州花燈是中國優秀的傳統工藝美術精品,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續至今。每逢元宵佳節,泉州滿街精燈薈萃,爭奇斗艷,“月牽古塔千年影,虹掛長街十里燈”,元宵節催生了泉州花燈,而泉州花燈點紅了元宵夜。

泉州花燈就其制作工藝,主要分為:彩扎燈、刻紙燈、針刺無骨燈。泉州花燈就其造型,主要分為:座燈、水燈、掛燈、提燈。
泉州花燈以其獨有的刻紙、針刺工藝和料絲鑲裝技藝而區別于全國各地的花燈,具有獨樹一幟的審美價值和廣泛的裝飾實用價值。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泉州花燈曾赴菲律賓、新加坡、加拿大、美國等國家和我國臺灣地區展覽。

泉州花燈

2006年5月20日,泉州花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17

18

俗 話 泉 州

木偶頭(傀儡頭)是木偶藝術的角色頭部造型。泉州木偶頭雕刻源自木偶神像雕刻,是深受世人喜愛的民間藝術品。
?江加走是二十世紀中葉一位裕后光前的雕刻藝術大師。他終生從事木偶頭雕刻,繼承了父親傳授的50多種木偶頭像和一種“平髻”的梳頭方式,并發展創作出285種不同性格的木偶頭像,其中250種都有稱謂,新編梳十余種不同式樣的頭髻和發辮,雕刻和粉彩的木偶頭像過萬余件之多。江加走一生最大的貢獻是師承、發展了泉州傀儡頭的優秀傳統技藝,他虛心吸取了前輩和同輩的木偶頭雕刻家的豐富創作經驗,深入民間生活,觀察各種人物和寺廟佛像特征,創造出眾多優美動人的藝術形象,所雕刻的木偶頭像形神兼備,刻畫細膩,形象豐富多彩,看后耐人尋味。
2008年6月7日,木偶頭雕刻(江加走木偶頭雕刻)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木偶頭雕刻

江加走木偶頭雕刻

19

20

泉州刻紙歷史悠久,始于唐,盛于宋, 泉州民間,每逢春節、元宵和喜慶,家家戶戶,剪紅刻翠,掛桃符,張古燈,窗戶門楣貼團花、粘紅箋,顯得古雅富麗,喜氣洋洋。相沿成習,以迄于今。但傳統的刻紙也僅限于此,直到李堯寶的刻紙圖案問世,泉州刻紙在藝術上才有突破性的飛躍,從粗俗走向高雅和精細。
李堯寶,字國富(1892-1983年),出生于泉州市鯉城區。李堯寶自幼天姿聰穎,早年從父兄學藝,由于家學淵源、天賦和刻苦,很快就脫穎而出。李堯寶全面繼承了刻紙技藝,同時汲取剪紙、堆塑、貼瓷、木刻、雕板、建筑、彩繪等藝術營養,拓展題材,講究構圖、意象、線條和裝飾性,創造性綜合運用描、剪、刻、剔等手法,刀法遒勁細膩,線條極富韻律,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20世紀五十年代,在政府的關心鼓勵和扶持下,李堯寶更是努力創作并帶出一批十幾名學徒,李堯寶還把刻紙技藝和料絲藝術相結合,創造出富麗堂皇的無骨刻紙料絲花燈。20世紀五六十年代,政界要人或藝術界人士凡到泉州,工藝美術廠是必到之處,而李堯寶的刻紙藝術,每每使人贊賞驚嘆不已。董必武參觀后題辭:“……意匠生新,能見其大,能傳其神。”郭沫若賦詩稱贊:“曾見北國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渾厚;今見南方之刻紙,玲瓏剔透得未有。”當年李堯寶的刻紙是泉州工藝美術的領頭雁之一,婦孺皆知,名動公卿。

泉州李堯寶刻紙

2019年11月,泉州李堯寶刻紙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21

22

永春紙織畫古稱“罨畫”,是從中國畫發展起來的獨特的編織工藝,色彩淡雅,有"隔簾觀月,霧里看花"的美感,獨具藝術魅力,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據史書載,隋末唐初,永春就有紙織畫作坊,至盛唐時,已有9家專營作坊,延續近千年。永春紙織畫制作過程十分精細,有畫、裁、織、裱褙等工序,即先在一張宣紙上繪好圖畫,再用一種特制的小刀,按一定規格細心地裁成一條條纖細的紙條,其寬在2-3毫米,頭尾不斷,保持一致,此作為經線。再取潔白宣紙,切成大小和經線一樣的紙條,作為緯線,然后,用特制的紙織機,雙梭交穿,輕輕細織,最后再根據畫面需要,補上各種顏色,紙痕交織、經緯分明、畫面朦朧、極富立體感。其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彩,有中國古典人物,神仙,有壯麗山水,飛禽走獸,也能把油畫移進紙質畫,內容應有盡有,規格、種類繁多。

永春紙織畫

永春紙質畫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和不斷創新的技藝,早在宋代時紙織畫遠銷南洋各埠,成為富貴人家的柜中珍品。明人田藝蘅所撰《留青日札》一書中記載,明代奸臣嚴嵩被抄家的物品中就有紙織畫一項。清人楊復吉《夢蘭瑣筆》中曾有"閩中永春州織畫"的記述。現在,故宮博物院還珍藏著清乾隆年間的紙織瑰寶——清高宗御制詩十二扇屏風。建國后,著名紙織藝人黃永源經過刻苦鉆研,在傳統技法基礎上大膽創新,提高經緯密度,題材也不斷擴大。
永春民間曾有“指頭一響,黃金萬兩”的傳云,說的就是紙織畫這種編織工藝,因此歷代的紙織畫藝人嚴守技藝秘密,使紙織畫幾乎陷于人亡藝絕的境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僅剩福建省文史館館員黃永源一家。黃永源為了發展紙織畫,毅然去除“傳媳不傳女,父子相傳,外人不傳”的陳規陋習。從1957年開始,招收了男女三十多個學生,以女生居多,因為女生比較細心,可從事織畫這道工藝。經黃永源及弟子們的努力,紙織畫得到了復興與發展。?

23

24

泉州木雕的興起和發展是在唐天寶二年(公元686年),武則天登基后,把年號改為開元,要求全國每州各修一寺,當時的泉州,經濟繁榮、香火旺盛,在開元寺周邊,同時修建大小寺廟一百多座,號稱“大開元萬壽禪寺”,為木雕藝術的興起提供了無比廣闊的空間。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泉州的木雕藝人開始介入泉州開元寺大規模的修建工程。就連當時的東西兩座塔,也完全是用木結構和木雕制作而成,這兩座巨大木塔后來毀于戰火,燒成一片廢墟。在泉州開元寺的藏經閣里,至今保存著兩尊當年從廢墟里撿回來的木雕羅漢,簡直是出神入化、精美絕倫。

泉州木雕

宋元時期是泉州木雕發展的鼎盛時期。泉州港成為東方第一大港以后,泉州木雕精品在海外華僑和商人的呵護下,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走向東南亞,走向全世界。
明清兩代是泉州木雕藝術發展的輝煌時期,明代崇禎十年,民族英雄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出資重修開元寺。當今的大雄寶殿,號稱“百柱殿”,是用100根柱子支撐起來的,柱子上方有24尊帶翅膀的木雕飛天,手持文房四寶和南音樂器,儀態萬千,這批飛天像妙齡少女一樣,她們象征著古印度教的神鳥——妙音鳥。不論白天黑夜,都有這些妙音鳥翩翩起舞供奉在百柱殿內,供奉在釋迦摩尼周圍。

25

26

2021年5月24日,木雕(泉州木雕)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木雕,是泉州民間工藝品種的重頭戲。平雕、線雕、根雕、花格雕、神像雕等意彩紛呈,獨具一格。泉州的木雕藝術精雕細刻,花團錦簇,是恰如其分。
泉州市的惠安縣、泉州臺商投資區是木雕產業和技藝傳承的集中地,也是當地的文創產業支柱。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對臺開放,作為臺灣同胞主要祖籍地的泉州,眾多的臺灣鄉親到大陸謁祖尋根,進香參拜宗教活動頻繁,泉州木雕的生產、銷售、加工、定貨一度上升為歷史最高水平,從而使木雕的技藝提高,人才輩出,名師名企業不斷涌現為泉州的工藝美術界爭光,為僑鄉文化作貢獻,為海峽兩岸民間工藝、宗教文化交流發揮良好的促進作用。??

27

28

傳統音樂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調、曲仔”, 是廣泛流傳于泉州市泉港區的一種絲竹音樂,于清光緒年初,江淮一帶的民間音樂,通過海上運輸、南下鹽兵、淮河缺堤難民等渠道傳入,與“南管”(南音)并稱“南弦北管”。后來“北管”向海外傳播,與臺灣中部的北管、日本琉球樂、東南亞北管同屬一個樂種。

泉州北管分為“曲”和“譜”兩大類,共有曲牌二百多首。
“曲”即聲樂曲,大多數來源于明清以來的江淮小調,演唱采用官話,演唱時都配打鑼鼓,在樂句、樂段、樂曲結束處,常有襯詞“哎喲”,保留了江淮一帶民歌的特色。
“譜”即器樂曲,大多數來源于廣東音樂、江南絲竹樂和京劇曲牌,演奏時一般不用鑼鼓,只用板或木魚敲打強拍,主要運用“支聲復調、一弓一音”等演奏手法,拉弦樂器常用第一把位演奏,并把凡、乙演奏成升凡和降乙,與閩南十音和莆仙十音風格相似。
泉州北管音樂風格的形成受閩南、莆仙音樂和地方方言的影響,既保留江南絲竹樂的明朗幽雅,又柔進閩南、莆仙音樂的柔婉秀麗,并有遒勁樸實之個性。

泉州北管

2006年5月20日,泉州北管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1

32

泉州南音亦稱“泉州弦管”,是歷代積淀、多元形成的中國現存的最古老的樂種之一,是兩漢、晉唐和兩宋等朝代一批批入閩的中原移民,把中原音樂文化帶入泉州,與當地民間音樂相結合而形成的,體現了不同時期中華古樂南移的歷史積存,是繼承中國古代音樂遺存、保存盛唐血脈最多的古老樂種,是中國幸存的歷經千年、內容豐富的口傳文化遺產。

泉州南音

南音匯集了盛唐以來中原雅樂之精華,后來又吸取了元曲、戈陽腔的特長,并與閩南的民間音樂融會一體而逐漸成為詞曲清麗柔曼、旋律纏綿深沉的美妙樂種,尤其長于抒發鄉人思親、游子懷鄉的真摯情懷,那如怨如慕如絲如縷的聲音,猶如南國夏夜的玉蘭花香,一陣陣沁入人們如癡如醉的心田。由于南音富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具有曲調優美、易學易唱的特點,因而在閩南和海外擁有眾多的知音。

33

34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30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組織大會上,南音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

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為右琵琶、三弦,左洞簫、二弦,執拍板者居中而歌,用于唱曲和演奏大譜,是漢相和歌的“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的寶貴遺制;南音以“乂工六思一”五個漢字記譜,對應“宮商角徵羽”,旁邊附上琵琶指法和撩拍符號,自成體系,完全不同于常見的“工尺譜”,比“敦煌古譜”更嚴密,為本樂種所獨有,是隋唐以前的遺存;南音曲頸琵琶橫抱、十目九節的洞蕭、二弦、三弦、拍板等是漢唐古樂器的遺制;南音曲目有器樂曲和聲樂曲二千多首,蘊涵了晉清商樂、唐大曲、法曲、燕樂和佛教音樂及宋元明以來的詞曲音樂、戲曲音樂等豐富的內容;曲牌中保留諸多古調、古牌名;南音以標準泉州方言古語演唱,強調“照古音”,讀音保留了中原古漢語的音韻,被海內外專家譽為“中國音樂歷史的活化石”。

南音演湊舞臺,背景是工尺譜,樂器有洞簫、琵琶、三弦、拍板、銅鈴、二胡

35

36

傳統舞蹈

俗 話 泉 州

拍胸舞是福建最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之一,主要流行于閩南地區。
拍胸舞以赤膊拍胸為主要特點。從舞蹈者別具一格的草繩頭箍、赤膊上身及粗獷之舞步諸方面考察,專家認為乃古閩越族舞蹈之遺存。蛇為閩越人的圖騰崇拜物。舞者頭上特別箍上一個草繩箍,形似蛇,把稻草扎成草箍套于頭上,既是古閩越稻文化的一種遺存,也是蛇圖騰文化的遺存,同時也是古閩越族祭祀舞蹈之遺存。拍胸舞者赤裸上身及雙足,舞步粗獷威武,及近乎野性宣泄式的舞風,體現了保留至今的原始、簡單而古樸的歷史屬性,并體現出閩越先民們的原始生活環境和精神風貌。拍胸舞由祭祀之舞逐漸衍化為形式獨特的民間舞蹈,舞者為男性,最早的舞蹈形式比較簡單,在祭祀活動中不論場面大小可即時隨地隨意起舞。基本動作為“打七響”,綜合了頭、頸、手、腳的協調性,強調擊出聲響,即擊拍胸、肋、腿、掌“七響”,捶胸頓足,包含了節奏、樂感、力度、彈性、速度、氣質性與控制力等諸多要素。拍胸舞的動作,“酒醉拍胸”別具韻味,“乞丐拍胸”表達示憐,“青蛙撲蚊”、“蜈蚣展須”、“老鼠擺尾”、“矮子步八響”、“矮子步螃蟹走”等動作頗具技巧性和表現力,基本體態呈拔腰挺胸之勢,全身跳躍,并輔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顫頭,構成粗獷、古樸、詼諧、熱烈的風格。?
經民間舞蹈工作者多次整理、加工、豐富發展,現今的拍胸舞常以大型廣場舞蹈的形式出現,表演風格開闊、明朗、熱烈、歡快,隊形變化有序,粗獷中透出美感,古樸中融入現代,因此又被稱為“東方迪斯科”。

泉州拍胸舞

打七響、打花綽 、乞丐舞

39

40

傳統醫藥

靈源萬應茶

藥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南方的藥茶文化是其中的精髓。
靈源萬應茶是唯一的草本植物茶,是晉江靈源禪寺高僧祖傳秘方藥茶,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民間有“家有萬應茶,安心一整夏”的美譽。
靈源禪寺位于有晉江靈源山,海拔305米,周圍擁簇24峰,峰峰相挽,層峰疊翠,是泉南最享盛名的禪林之一。

據靈源寺歷代僧尼名錄記載,靈源萬應茶的創制人是明代靈源寺三十一世祖沐講禪師。沐講,俗名張定邊,于洪武元年戊申(1366年)“遁入泉南靈源山隱居,為避前嫌削發為僧,自號沐講禪師。入空門后,不聞塵俗事,究心佛理,率住山僧尼志尚、利濟取山中之百草,用姑師井之水炮制藥餅,光施萬民,不求圖報。

據民間相傳,沐講禪師炮制的藥餅名為“菩提丸”,是采集紅茶、鬼針、青蒿、飛揚草、爵床、野甘草、墨旱蓮等17種靈源獨特的青草藥,加入上等茶葉,并配以中藥精心炮制。多年來,寺中僧尼世世代代繼承此秘方,1951年靈源寺僧將其改制成“靈源萬應茶”,該藥具有疏風解表、調胃健脾、祛痰利濕等功能,是一種防暑降溫的理想藥茶。?

43

44

傳統戲劇

泉州打城戲,又名法事戲、和尚戲、道士戲,發端于清咸豐年間(1851-1862年),流行于泉州、晉江、南安、龍溪及廈門、金門等地,是融合釋、道二教這之法事活動形式而形成的,為全國罕見的宗教戲劇。?
“打城”通常是在和尚道士打醮拜懺、做功德超度亡靈圓滿的最后一天舉行的儀式,叫“打桌頭城”。道士在做功德超度亡靈時,桌上扎一個紙城,寓意亡靈囚于城中受苦,救苦道士要引渡亡靈出城,最后破城門而入,救出亡靈。其方式是一女子披上頭巾代表亡靈,一男子(由道士妝扮)代表道士對著說唱。后來,發展為“打地上城” ,演員發展至一、二十人,有布景、道具和劇目,一般在廣場上表演簡單的雜技,如弄鈸、過刀山、跳桌子、弄包子等沒有故事內容的小節目。再后又增加短小的神怪節目,跳出宗教儀式,開始在民間喪儀、孟蘭盆會和水陸大醮上演出。至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形成戲班。班主為道士,俗稱“道士戲” ;班主是和尚,叫做“和尚戲” ,建國后統稱為打城戲。
打城戲走上舞臺后形成一套獨具特色的傳統劇目,以連臺本戲為主,大致可分為神話、神怪劇、歷史故事和武俠劇三類。

泉州打城戲

47

48

2008年6月7日,打城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打城戲的表演科步,以羅漢科為主,并帶有濃厚的提線木偶表演風格,技藝側重于跳躍撲打和雜耍,武打主要運用少林拳技,旦角表演典雅細膩
打城戲表演中帶有很強的的神秘性與獨特性,桌上翻跳功夫,連壘七、疊羅漢、吃火吐火、甩須、甩發、蚌舞、黑白鬼舞。同時,打城戲有獨具一格的表演技藝,如戴假面具表演、“開大籠”和一些恐怖場面表演,如用刀劈面、用剪刀刺眼和刀插肚、鋸腰等,這些表演既充滿了宗教的神秘色彩,有別于其他劇種。?
打城戲形成于宗教法事儀式活動,被稱為儀式戲劇,屬于歷史悠久的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好打城戲對研究宗教的娛能化和戲劇的宗教功能,以及宗教中的戲劇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意義。

49

50

南派布袋戲,指泉州地區掌中木偶戲,以泉腔演唱,有別于唱北調的漳州北派布袋戲。掌中木偶戲稱為“布袋戲”的緣由主要有二點:一是掌中偶人的形象構造必有個布內套(俗稱“人仔腹”),以布內套連綴頭部及四肢,外加套戲服;演員的手掌即活動在布內套中,巧妙地在布內套為偶人做各種身段動作;二是掌中戲班的全部行頭用一口袋子就能裝下,不用戲箱,便于流動演出,故被稱為“布袋戲”,俗稱為“掌中傀儡”、“手套式木偶”,其班社稱“掌中班”。1951年7月,閩南布袋戲定名為掌中木偶戲,是中國木偶戲中的稀有劇種。

南派布袋戲流行于閩南地區,其源頭可追溯到晉代《拾遺記》及五代《化書》、南宋《巳末元日》中的史料記載。明中葉至清末,是南派布袋戲興起與發展時期,民間傳說和《臺灣通志》稱,布袋戲興起于明嘉靖間(1522—1566年),創始人為后來被譽為“戲狀元”的梁炳麟。清乾隆《晉江縣志》卷七十二“風俗志”載:“木頭戲,俗名傀儡,近復有掌中弄巧,俗名布袋戲。”清中末葉,晉江等地的布袋戲演出興盛,并傳至臺灣。《中國木偶藝術》一書記載:“清代乾隆中葉,臺灣布袋戲由福建泉州傳入” 。清末民初,泉屬各縣一些著名的布袋戲班社紛紛興起,如清同治、光緒年間的閩南“五虎班”。

南派布袋戲

51

52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戲(晉江布袋木偶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南派布袋戲以泉腔演唱,有別于唱北調的漳州北派布袋戲,音樂唱腔包含傀儡調子的成分最多,還引進梨園戲音樂,屬于泉州弦管(南曲)音樂體系。
新中國建南派布袋戲劇目可分為傳統劇目與新編劇目兩大類,傳統劇目分為六種:生旦戲、宮廷戲、公案戲、武打戲、連臺本戲和小出戲。解放后,創作產生了不少新編劇目,可分為四種:童話劇、現代劇、神話劇和歷史劇。
南派布袋戲具有兼收并蓄、博采眾長的特點,地域文化特征明顯,其藝術風格獨特,行當角色分工細致,木偶頭雕刻形神兼備,表演細膩,動作傳神,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53

54

泉州提線木偶

泉州傀儡戲,古稱“懸絲傀儡”,今稱提線木偶戲。源于秦漢,晉唐時隨中原士族南遷入閩,至遲于唐末五代即已在泉州地區流行,歷經宋、元、明、清、民國各代至今,從未間斷。泉州傀儡戲既充分發揮其巫文化潛質和“溝通人神”的獨特功能,與道教等宗教科儀活動相結合,成為泉州乃至閩南語系地區民眾生、老、病、死等人生禮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又以其獨特技藝和精彩演出,成為一般民眾、乃至士大夫文人雅俗共賞、喜聞樂見的民間戲曲藝術。
歷經千年不間斷傳承與積累,泉州傀儡戲至今保存七百余出傳統劇目和由三百余支曲牌唱腔構成的獨特劇種音樂“傀儡調”(包括“壓腳鼓”、“鉦鑼”等古樂器及相應的演奏技法)。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線功夫——“傳統基本線規”和精美絕倫的偶頭雕刻、偶像造型藝術與制作工藝。泉州傀儡戲,以其悠久的傳承史和豐厚的藝術積累,成為中國懸絲傀儡藝術的珍稀范本,并成為當今中國提線木偶藝術無可爭議的代表。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戲(泉州提線木偶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年12月,包括泉州提線木偶戲在內的“福建木偶戲人才培養計劃”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

55

56

高甲戲

高甲戲被譽為“南海明珠”,系福建省五大地方劇種之一,分布于閩南地區、臺灣省和東南亞華僑集居地。高甲戲形成于明末清初。最初是閩南民間裝扮“水滸傳”的化裝游行,隨后出現專演宋江故事的業余戲班,時稱“宋江戲”,這是高甲戲的孕育期。清中期,“宋江戲”突破局限,與“竹馬戲”或“四平戲”的合流,兼演文武戲、宮遷戲、丑旦戲等,內容及表演藝術逐漸豐富,成為“合興戲”。至清末,經歷初創階段,“合興戲”又吸收本土姐妹藝術品種(如梨園戲、提線木偶、掌中木偶和外來劇種如弋陽腔、京劇、昆劇)的精華豐富自己,藝術上趨于成熟,走向專業化組織形式,并上演連臺本戲,形成了有自己的風格和豐富多彩的傳統的地方劇種,始稱高甲戲。高甲戲班社林立、名伶輩出、出國獻藝、劇目豐富。

高甲戲的劇目大都來自史書、小說、傳奇和民間故事,也吸收傀儡戲和外劇種的優秀劇目,其傳統劇目大體可分大氣戲、生旦戲、丑旦戲,保留的傳統劇目有六百多個。角色行當分為生、旦、凈、末、丑,其表演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尤其丑角表演更具特色。由于劇目的開拓,高甲戲在表演、音樂、武打等方面,作了全面的改革和創新,在表演上吸取木偶戲的程式,如“傀儡打”、“傀儡丑”;又吸取梨園戲旦行的指法、科步;高甲戲語白采用泉腔,唱腔則大量取自“弦管”,主要來自南音兼收俚歌小調,活潑、粗獷。其音樂吸收閩南吹奏樂、籠吹、拾音等,使高甲戲的藝術更臻完善,獨具風格。半個世紀以來,高甲戲劇種藝術得到了繼承和發展,是海內外泉腔語系觀眾喜愛的劇種。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7

58

梨園戲發源于宋元時期的泉州,其歷史源頭可追溯到唐五代時泉州的歌舞百戲伎藝,與浙江的南戲并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的“閩浙之音”,它以泉音、泉腔、泉調演唱戲文,是個獨立的聲腔劇種。距今已有著八百余年的歷史,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廣泛流播于泉州、漳州、廈門、廣東潮汕地區以及港澳臺和東南亞各國閩南語系華僑居住地,保存了宋元南戲的諸多劇本文學、音樂唱腔和演出規制。
梨園戲表演有整套嚴格規范的表演形式,其基本動作稱為“十八步科母”,各個行當均受其嚴格規范,尤其手姿的表演,豐富多彩,細膩獨特,與敦煌壁畫中人物的手姿有一脈相承的異曲同工之妙。音樂保留了南戲的鼓、簫、弦伴奏為主的形式;唱腔源于晉唐古樂,一字多腔,用泉音演唱,屬曲牌體,已知曲牌二百五十多種;琵琶系南琶,橫彈,與唐制相仿;上弦乃晉代奚琴遺制;洞簫即唐之尺八;打擊樂以南鼓(壓腳鼓)為主,打法獨特。
梨園戲保存的文獻資料和活態資料,從中可窺探到南戲文化、閩南地域文化,以及本土民間藝術的精華。從歷史文化的意義上來說,梨園戲是一座無形的綜合藝術信息庫。

俗 話 泉 州

泉州梨園戲

2006年5月20日,梨園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9

60

傳統體育與游藝

泉州南少林武術是由五祖拳等拳種構成的獨特的拳術系統。泉州武術淵源可以追溯到東晉甚至更早,而泉州南少林武術拳系以五祖拳中最具代表性,是福建省七大拳種中歷史最悠久、傳播地域最廣泛的拳種。據說此拳是由蔡玉鳴(福建泉州人,1853-1910)綜合了白鶴拳、猴拳、羅漢拳、達尊拳和太祖拳而成的,故稱五祖拳。

據現存古譜記載,五祖拳包括五種拳法:“一達摩,二太祖,三羅漢,四行者,五白鶴”,有套路兩百余套,空拳、長短兵器自成系統,小套洗練僅十數步,大套繁復至百五六十技手。五祖拳精密而重實際,外形簡單易學,功用講究簡單實用,少花招,走中門,直截了當,有招拆招,連消帶打。各拳有各自風格和獨到之處,由于拳風近似,可以通學兼練,入門后易于舉一反三,這是五祖拳的獨特之處。

泉州五祖拳

2008年6月7日,五祖拳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3

64

俗 話 泉 州

泉州刣獅,相傳是少林和尚“一元祖師”創建,在閩南地區是一項集武術與民間舞蹈為一體的活動,深受群眾的歡迎。
獅分文獅和武獅兩種,由竹皮、鋁線、絨線和質地柔軟而堅韌的苧麻布等物扎成大獅頭,身段、獅尾,混身漆成金黃色。文獅是牌式面部不會活動,表演時一人持獅頭,一人俯身持獅尾,兩人密切配合,或翻滾或搶球,獅頭搖動,頷下的鈴鐺朗朗作響,顯得靈活威武。武獅面部會活動,獅子嘴可以開合,內有鮮紅的舌頭。表演者用古代兵器打斗擒殺獅子,顯出威猛雄渾,爭拚格斗的凌厲氣勢。泉語“刣”即“殺”,刣獅也就是“斗殺獅子”,這是南少林武術與獅子舞蹈的完美結合。刣獅館十八般武器件件俱全,出陣時隊員各執器械,共有七十二人組成獅隊,名曰七十二地罡。隊員的服飾一律窄袖扎腳,腰束絲帶,全付武行打扮。表演時,由兩人扮成獅子,套上“獅衣”。獅頭、獅衣、獅尾、眼睛都可以動。其他人扮成武士,手持刀槍劍戟盾牌等十八般武器,包圍著獅子“大打出手”。表演時,以龍虎兩面旗帶隊,隊員用單行、藤牌官刀對練、打鴿仔、大刀殺獅、大刀釘耙打獅,單劍與單槍對打等“武術套路”結合繞龍門、一字長蛇陣、蝴蝶陣、螺陣等繞陣變換隊形,刀光劍影,吼聲陣陣,驚心動魄。獅子則時而左逃右閃、回避兵器的攻擊;時而騰空而起勇猛出擊撲向人群,煞是壯觀。
刣獅完整保存了我國少林五祖拳的傳統技藝的精華,并把“刣獅”這一體育項目升華到藝術表演的形式,大大豐富了“刣獅”的藝術性和欣賞性。
2021年5月24日,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泉州刣獅

舞獅、弄獅

65

66

傳統民俗

“送王船”植根于閩臺地區崇祀“代天巡狩王爺”(簡稱“王爺”)的民間信俗,送王船是送“代天巡狩”的王爺。關于王爺的傳說尚無定論,最早的可追溯到明初,最晚也到清代雍正年間。此王爺并非代表“瘟神”,而是代替皇帝巡游四方、賞善罰惡,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一般是三到四年舉行一次,通過擲筊在固定的農歷月份確定某一天舉行送王船儀式,制造一艘王船,或是用杉木制成,或是紙制,把王爺請上王船,載上柴、米、油、鹽以至各項生活用品等實物,在海邊焚燒。
“送王船”自明清時期在我國閩南地區形成后,隨著人口遷徙、“下南洋”和海上貿易,逐步傳播到我國臺灣以及東南亞等地區,成為一種特殊的海洋祭祀活動。
2020年12月17日,由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報送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簡稱“送王船”),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俗 話 泉 州

閩臺送王船

69

70

俗話泉州

泉州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文學、傳統美術、傳統音樂、傳統戲劇等資源保留較好, 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底蘊。了解、保護并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ISSN 1204-9188
CN 12-6918/TS

 Copyright ? 2024 陜西妙網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陜B2-2021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