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_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_欧美人与物videos另

注冊

閱聆?R&L 2022年 第二期

電子雜志文學2021-01-24
1174

Contents

開篇:為什么亂世多奇葩?---------06

曹操:內心戲超多的影帝------------08

孔融:晚景凄涼的童星---------------14

荀彧:被逼死的制片人---------------16

賈詡:亂世最毒陰謀家---------------18

曹丕:愛吃葡萄的小心眼------------20

曹植:從站著唱歌到跪著叫哥------22

劉協:一個花瓶的自我修養---------24

關羽:誰給二爺加這么多戲---------26

目錄

作者簡介---------------------------------04

袁紹:演藝世家的票房毒藥---------10

禰衡:三國第一彈幕俠---------------12

【策 劃】:編輯與出版部
【主 編】:吳一舟
【編 輯】:陶 琳
【配 樂】:周悉妮
【設 計】:黃 菲
【校 對】:黃 菲

開篇:為什么亂世多奇葩?

白眼觀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
王老師在老王撩歷史的前兩季,用三十個成語為大家解讀了先秦時代,又用五十個謎題解密了秦漢帝國,今天,王老師將帶領同學們一起進入精彩的魏晉南北朝。
這段歷史也被很多人稱為三國兩晉南北朝。但其實我們熟悉的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赤壁之戰等故事,都應該算是漢末的歷史,三國真正開始的時間很晚,公元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擠下了漢朝最后一個皇帝漢獻帝,立國號為魏,至此才正式開啟了三國時代。之后劉備繼承了漢的國號,但他建的國只在四川那塊地方,所以被后世稱為蜀漢。大家提到三國第一反應都是魏蜀吳,其實人家劉備從頭到尾都說自己叫大漢,從來不叫蜀國,因為他一直自稱是漢室正統劉皇叔么,所以電視劇里放的什么一面大旗上飄著個“蜀”字,那是不可能發生的事,這對劉皇叔來說就跟打臉一樣。再說回來三國的最后一個國家,孫權建立的吳國。三國這三個國家,其實是曹丕第一個稱帝,劉備在他稱帝后的第二年稱帝,孫權則是在劉備稱帝后八年才建立了吳國,這時候三國并立的局面才最終形成,而曹操、曹丕、劉備此時都已經死了。三國并立的時間也很短,公元263年蜀漢滅亡,公元266年曹魏被西晉取代,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重新統一中國,看起來轟轟烈烈的三國歷史,其實一共才60年的時間。
本季我們要講的就是從曹丕代漢到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統一中國這一段將近300年的亂世歷史,三國兩晉南北朝,也稱魏晉南北朝。當然,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些三國人物,我們也會在開頭作為背景板出現。
這段時間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各路有點實力的野心家都紛紛建立了自己的政權,這些政權大多割據一方而且短命,所以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出現了一個很神奇的現象,由于成立的國家太多,導致連國號都不夠用了,只能你用完了我接著用,以至于后世的歷史研究者只能在這些相同的國號前加一個定語以示區別,于是我們就看到了前涼,后涼,南涼,北涼,西涼這樣的一母同胞,也看到了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西燕這樣的孿生兄弟,但其實這些政權,根本不是同一撥人,甚至不是同一民族所建立的。

由于這一時期政權林立,戰爭頻繁,傳統的秩序蕩然無存,每個人的生命都朝不保夕,所以大家都覺得既然指不定哪天就掛了,何不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因此這段長達三百年的亂世中,各種款式的奇人異事那是花樣繁多,層出不窮。
你可能不知道,在戲精集中的三國,曹植沒寫過七步詩,諸葛亮沒唱過空城計,劉禪并不是扶不起的阿斗,嵇康也不是精神分裂的非主流。
你可能不知道,在拼命作妖的兩晉,有智商為負的晉惠帝,有顏值和才華都不在線的皇后賈南風,有過度炫富被殺的石崇,也有因為長得太帥被粉絲圍觀致死的衛玠。
你可能不知道,在瘋狂奇葩的南北朝,熊孩子比神對手還可怕,皇帝也可以披上袈裟,酒精中毒的感覺很瀟灑,亡國之君也可以每天笑哈哈。
除此之外,這段歷史中,還有采菊東籬下的陶淵明,池塘生春草的謝靈運,有畫龍點睛的顧愷之,還有寫字換鵝的王羲之,每一個人物,都是一個有趣的靈魂,每一個故事,都帶給我們一個好玩的知識。
雖然魏晉南北朝只有短短三百多年,卻是上接秦漢帝國,下啟隋唐盛世的重要轉折點,這里有英雄,有名士,有奇葩,有怪咖,這里有魏晉風度,有亂世情仇,有英雄爭霸,有名士風流。
接下來,王老師將用60個魏晉南北朝最特別、最有趣的代表性的人物,串起這段紛繁復雜的歷史,帶大家一覽魏晉南北朝的奇人異事。

曹操:內心戲超多的影帝

白眼觀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
公元220年,一代奸雄曹操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卻在臨死前留下了這樣一段遺言,大意就是,我死后一切從簡,大家該干啥干啥,我手里還剩了點熏香給我的妻妾們分了吧,拿來祭祀怪浪費的,還能賣點錢,讓她們平時學著做點衣服啊鞋子什么的也能養活自己《遺令》。這就是成語“分香賣履”的由來。
曹操這一生一直被罵“托名漢相,實為漢賊”,說他“欲廢漢自立”《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臨死前難道不應該為自己辯解幾句,至少也得喊兩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口號吧,怎么這臨終遺言這么樸實,甚至還有點絮絮叨叨、婆婆媽媽呢?
其實,曹操的內心戲,本就不需要用臺詞來表現,因為他本人就是個影帝,他的一生都在扮演一個一心要取代漢朝的“忠臣”。那么,曹操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代漢”的心思呢?他從一開始就是處心積慮的嗎?不,我們的一代奸雄、看似冷血大叔的曹操,曾經也是一個愛國的熱血青年。
故事回到公元174年,當時19歲的曹操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官職——洛陽北部尉,相當于在首都邊上的一個縣里當公安局長,而我們的曹局上任后嚴格執法,專門收拾權貴,當然,沒多久就被權貴們擼下來了,后來他又調任中央,成天給皇帝提意見,也總是遭到無視,這時候的曹操明白,這個朝廷是救不了了。
公元190年,曹操參加了好朋友兼發小袁紹組織的正義聯盟,一心想要打倒邪惡BOSS董卓,拯救天下,卻看到這群所謂的“天下名士”每天除了喝酒開爬梯就是內斗捅刀子,全是一群慫貨,于是曹操才明白,這幫名士也是靠不住的。
既然朝廷救不了,名士靠不住,那就靠我自己吧!之后的幾年,曹操就憋著勁兒默默發展,不斷壯大自己的地盤,終于,一個絕好的機會擺在了他的面前——董卓死后關中大亂,原先被董卓綁架的漢獻帝逃回了洛陽,但堂堂天子卻像乞丐一樣連口飽飯都吃不上。于是曹操在謀士荀彧的建議下,決定把皇帝這塊金字招牌搶到手,這樣自己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公元196年,曹操將漢獻帝接到了許都,也就是今河南省許昌市附近,這就是著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事件。
雖然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其實最開始皇帝和曹操的關系還是很和諧的,曹操給皇帝蓋房子找妹子,供應飲食,還幫他重組政府,對外征伐那些不聽話的諸侯,重建天子的權威,漢獻帝也授予曹操相應的權力,讓他做任何事都名正言順,雙方互惠互利,日子過得都挺滋潤。但好景不長,皇帝這種生物,是離不開權力的,漢獻帝當年顛沛流離慘出天際,對救他的曹操自然是感恩戴德,可他一旦生活無憂,那作為帝王,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雙方的蜜月期也宣告結束。
公元200年,當曹操和袁紹的爭霸戰即將打響,局勢最緊張的時候,“衣帶詔”事件發生,漢獻帝董貴妃的老爹董承,號稱手里有漢獻帝寫在衣帶上的血書,聯合了一批人想要干掉曹操,結果失敗被殺,連懷著孕的董貴妃都沒能幸免。按史實的記載,其實這份所謂的“衣帶詔”并不存在,但要說這事漢獻帝一點兒沒參與,估計誰也不信。
只不過曹操還需要皇帝這塊招牌,而且當時打倒袁紹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事件的真相也就無所謂了。不過曹操的內心應該是崩潰的,你個皇帝還真是不知好歹啊,就算不念我當年救駕的功勞,你就不能稍微有點腦子么,在我和袁紹打仗這么關鍵的時候拖后腿,當年袁紹可是想廢了你立別人當皇帝的啊《后漢書·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袁紹要是贏了還有你好果子吃嗎?
這時候曹操才悲哀地發現,皇帝這種生物是無法馴服的,只要你的力量威脅到他的存在,哪怕是再弱小再窩囊的皇帝,也隨時可能反咬你一口。

所以公元204年,曹操徹底打垮袁紹集團后,便將自己的政治中心轉移到了北方重鎮鄴城,也就是今天河北臨漳縣和河南安陽市一帶,并且曹操還帶走了大部分的行政機構和官員,只給漢獻帝留下了一個空殼朝廷。
第二年,曹操的官職變成了冀州牧,就是冀州的最高長官,將富庶的河北地區抓在了手里,從這時候開始,曹操準備全力經營自己的個人地盤了。
公元208年,曹操徹底平定了北方,準備對南方的諸侯下手了。他一邊著手訓練水軍,準備南下作戰,一邊改革中央官制,恢復了西漢的丞相制度,并且毫無懸念的成為了大漢的丞相。
要知道,從漢武帝時代開始,皇帝為了能自己一個人說了算,就不斷地打壓丞相的權力,后來干脆取消了丞相這個職位。而曹操這時候恢復丞相制度,很明顯,就是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力,成為地位僅次于皇帝的人。擁有了如此高的權位,要是再能憑借武力統一全國,那這個天下第二更進一步也不是沒有可能啊!
但是很可惜,赤壁之戰,不擅長打水仗的曹操大軍干了件蠢事,把戰船連一起,結果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燒了個底朝天,基本斷送了曹操在有生之年統一中國的可能。在外有強敵、內有猜忌的情況下,曹操給全天下寫了封公開信,叫《述志令》,信里說我年輕時只想當個好官,是亂世把我推到了這個位置,要沒有我這么多年來的東征西討,這天下稱王稱霸的不知道得有多少。這話說的霸氣,但也的確是實情,這樣的亂世里,有了曹操不一定更好,但沒了曹操卻一定會更糟。這是曹操最后一次真情流露的本色演出,之后我們的曹丞相雖然仍帶著大漢忠臣的面具,內心卻再也不是那個熱血愛國青年了。
因為就在同一年,曹操發布了著名的《求賢令》,《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喊出了只要你有才,就算在外當官受過賄,在家和嫂子偷過情我也照樣錄用你的口號,表面上的確表現了他對人才的渴求,但這也是對中央政府傳統選官制度的巨大沖擊,擺明了是在挖皇帝的墻角。
公元212年,曹操又自導自演了一出冊封自己為“魏國公”的大戲。這個魏國公不是那種光拿工資沒實權的虛職,而是擁有完整主權和疆土的獨立國家,就相當于在大漢這家總公司里切走了一大塊資產單獨成立了子公司,雖然名義上魏國子公司的曹總應該服從大漢總公司的劉董事長,但到底誰說了算,這不明擺著么。后來曹操的女兒還成了漢獻帝的皇后,曹總又成了漢獻帝的老丈人,這以后要是子公司反過來收購了總公司,不也是一家人的事么。
公元216年,曹操再進一步成了魏王,享受的待遇和天子已經沒有區別了,眼看著就差最后的臨門一腳了。但他的稱帝之路卻遭到了一次打擊。公元219年,西邊的漢中落入了劉備手中,南邊的襄陽和樊城兩座城也被關羽包圍了,曹操終于認識到,身邊的敵人還是很強大的,此時邁出篡漢的最后一步并不合適。所以當他接到孫權勸他稱帝的書信后,大笑著給手下傳看,說這是孫權那小子,想讓我火燒屁股啊《魏略》!曹操手下也有人勸他干脆稱帝得了,但曹操卻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魏氏春秋》”。那意思就是我要是能當皇帝,只能等兒子追封我了,就像當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后,追封自己老爹周文王一樣。
所以回到開頭曹操那封遺書,之所以那么樸實平淡,就是因為曹操早已料到自己的結局,他死后,兒子曹丕一定會稱帝,也會追封他為皇帝。那么這時候再講什么天下大事豪言壯語反而沒啥意義,說點兒平常的倒是體現了他對家人的眷戀,這也是一個臨終老人的正常心態。
好了,今天就撩到這里,白眼觀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我們下期再見。

袁紹:演藝世家的票房毒藥

白眼觀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
作為漢末三國亂世中脫穎而出的一代霸主,曹操一生的敵人有很多。但有一個人和曹操的關系卻最特殊,他是曹操的發小,后來又當了曹操的領導,一度也成了曹操的盟友,最后卻變成了敵人,這個人就是袁紹,一個出身演藝世家,手握一手資源卻總拍爛片的票房毒藥。
很多人對袁紹的印象,都來自于《三國演義》,曹操煮酒論英雄時對他的評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意思就是袁紹這個人叫得兇,膽子小,心眼多,決定少,想干大事卻豁不出去,看見小利卻不顧性命,哪配稱英雄呢。
不要以為小說都是瞎編的,歷史上曹操還真是這么說的,他說袁紹這人,志向遠大但水平有限,外強中干還心胸狹窄,兵力雄厚但指揮太次,將領雖多但人心不齊,他那些土地和資源,早晚都是送到我嘴邊的一道菜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那么這位被曹操無情吐槽的發小袁紹同學,到底有多菜呢?
其實袁紹一出場,就自帶主角光環,能力強,品德好,長得也帥《英雄記》,還出自東漢最顯赫的家族“汝南袁氏”。這是一個四世三公,人脈關系遍布天下的頂級政治家族《三國志·袁紹傳》。“三公”指的是東漢中央政府最高的三個官職,相當于國家總理差不多,“四世三公“可不是只有三個人,從袁紹他太爺爺那輩兒開始算,這老袁家連續四代人就出過五個國家總理,背景有多雄厚,人脈關系有多硬,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所以袁紹一出道,就有資格參演一部融合了后宮暗戰、皇位爭奪、陰謀暗殺和武打動作等諸多元素的史詩巨制——董卓之亂。大致的劇情是,漢末外戚和宦官一直輪流奪權,當時擔任司隸校尉的袁紹和外戚大將軍何進就商量著,想要把宦官全都干掉一個不留,但缺少正式的手續,于是袁紹就出了一個餿主意,讓遠在西北涼州的軍閥董卓來首都幫忙操刀,結果董卓還沒來,兩撥人自己先打起來了,何進死了,太監們也死光了,這下外援到了,活卻干完了。對于董卓來說,這來都來了,那總不能白忙乎吧,于是他搖身一變成了洛陽城里的新老大,不但欺負百姓,連天子都被他廢了一輪,讓整個中央政府威信掃地,各個地方諸侯也趁機跑出來圈地盤。所以說把董卓這條惡狼引到首都的袁紹,才是開啟整個漢末三國亂世的第一人。
不過在這部戲里,董卓這個反派的戲份太多,袁紹基本沒什么出場鏡頭,所以他又馬不停蹄地參演了第二部戲——討伐董卓。這次袁紹給自己套上了主角的光環,成了討董聯盟的首領,連曹操都只能給他打下手。不過可惜這個聯軍從上到下既無戰斗能力也無戰斗欲望,整天坐在一起沒心沒肺地吃吃喝喝,順便爾虞我詐窩里斗,硬生生把熱血戰爭片拍成了狗血職場劇。
但不管怎么說,這時候的袁紹已經算是一線明星了,也有權利挑選劇本了,所以他拒絕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劇組的邀約,對流落在洛陽的漢獻帝不屑一顧,可沒想到卻被發小曹操撿了個大漏,曹操一下子成了名義上的皇帝代言人,級別和官職還爬到袁紹頭上去了。
袁紹看到自己沒瞧上的劇本反而票房大賣,心里很不爽,所以就動用手頭上所有資源,用全明星陣容出演了史詩級古裝戰爭大片——官渡之戰,出兵十萬打曹操。沒想到這一仗又被曹操逆風翻盤,袁紹輸得一塌糊涂不說,沒多久還把自己的命也給搭進去了。在他死后,因為繼承人問題沒安排好,三個兒子打成一鍋粥,最后被曹操各個擊破,反而成就了曹操北方霸主的地位。這么看來,袁紹在前期獲得的資源和裝備,其實都是給曹操攢的啊!
說到這里,我們來分析下啊,袁紹明明握著一手好牌,為什么會打得稀爛呢?他真的只是一個除了出身好一無是處的蠢材么?

我們把歷史的進度條稍微往回調一下,仔細看看事件發生時的一些細節。
袁紹出身好這不假,但很尷尬的是,他雖然是家里的大哥,母親卻是個保潔阿姨《典略》,家族真正認可的嫡長子是他的弟弟袁術。聽聽這人設,一個出身低微卻努力向上的庶出哥哥,一個正妻所生卻傲嬌自負的嫡出弟弟,這哥倆的日常就能拍一部一百集的豪門恩怨劇了,而現實他倆的關系也的確差得要命,弟弟袁術看到很多人都支持袁紹,氣得破口大罵,你們這群不長眼的,不來效忠我,卻要去巴結那個奴才的兒子!袁紹也不甘示弱,和曹操聯盟,直接在戰場上把弟弟袁術打得丟盔卸甲,毫無親情可言。所以說袁紹出道雖然頭頂家族的光芒,但出門打拼還得靠自己,家里人不拖后腿就算不錯了。
再說袁紹這一生最大的敗筆,引董卓進京來殺太監。他找董卓一是因為董卓夠兇夠嚇人,二是因為董卓是當年袁紹的叔叔提拔起來的,袁紹覺得他應該算自己人。可惜沒想到董卓絲毫沒有感恩戴德的想法,而且兇殘得無法溝通,直接靠武力把持了朝政,立了漢獻帝,逼得袁紹混不下去,只能跑到東邊去組織人手討伐董卓。
而袁紹之所以沒有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劇本也是有原因的。袁紹是討董聯盟的盟主,這也是袁紹最大的政治資本,但這個聯盟建立的前提就是反對董卓和他立的漢獻帝。如果袁紹參與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就要承認漢獻帝的天子身份,這和袁紹的立場是沖突的,所以這個劇本再好,袁紹也演不了。
最后說官渡之戰,當時袁紹雖然有十萬大軍,但手下是分成兩派的,一派是他在河北提拔的本地派,另一派是從河南北上的外來派。這兩派內斗嚴重,經常你說東我就說西。偏偏袁紹還是個缺少決斷的人,總是在兩派中來回搖擺。官渡之戰前,河北派提議接回漢獻帝,河南派就主張另立中央,河北派說應該和曹操打持久戰,河南派就高喊和曹操速戰速決,等到戰役開打,河北派建議增兵保衛自己后方,河南派就出主意派兵偷襲敵人后方,總之是怎么擰著怎么來。
后來兩派內斗越來越嚴重,河北派借口說河南派代表許攸的家人犯了罪,把許攸一家子都關進了監獄,逼得許攸在前線直接叛逃到曹操那里,還獻上了袁紹糧倉位置的情報,于是兩軍交戰的關鍵時候,袁紹的糧倉就被曹操帶人燒個精光。
軍糧沒救回來不說,兩派還接著擰,河南派的另一個代表郭圖不停說河北派名將張郃的壞話,終于逼得張郃也帶兵投奔了曹操《三國志·魏書·張郃傳》,袁紹這邊人才損失慘重,這才造就了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的奇跡。
所以總得來說,袁紹的出身給了他初始的資源,但這份資源也限制了他日后發展的戲路,再加上其本人格局有限,領導能力一般,輸給曹操也在情理之中。
袁紹和曹操從發小到盟友再到宿敵,雖然彼此敵對,但也算惺惺相惜。曹操平定河北后,還去袁紹的墓前痛哭祭拜,又給袁紹妻子解決了溫飽問題,對當年的大哥也算夠意思了。倒是袁紹這個大哥反而沒那么講究,官渡之戰前還專門找人寫了一篇《為袁紹檄豫州文》,把曹操罵了個狗血淋頭。不過曹操倒是沒記仇,后來還重用了這個罵他的人。說到被罵,曹操的經驗大概是非常豐富了,據說曾經有一個人還光著屁股當面把他罵了一頓,曹操也沒殺他,這個人是誰呢?
好了,今天就撩到這里,白眼觀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我們下一期再見。

禰衡:三國第一彈幕俠

白眼觀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
在歷史上罵曹操的人不少,敢當面罵曹操的卻不多,因為曹老板可不是什么慈悲為懷的主,不過,歷史上有一個人不但罵了曹操,還是光著屁股罵的,這位勇氣可嘉的傳奇人物是誰呢?他就是三國時代第一彈幕俠,出場自帶吐槽效果,走哪噴哪,見誰噴誰的禰衡。
禰衡,字正平,從小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腦子好,學習好,文采好,口才更是一流,放到今天絕對是個三好學生,胳膊上別三道杠的天才兒童。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從小聽的夸獎太多,養成了禰衡自我感覺良好的性格,總覺得別人水平不如自己,關鍵他不止心里這么想,嘴上也這么說,偏偏他口才和文筆又好,所以說出來的話那叫一個尖酸刻薄,能把人懟得心臟病發《后漢書·文苑列傳》。
公元196年,曹操把漢獻帝接到了許都,這里就成了新的政治文化中心,于是一大群天下名士也跟著匯聚到這里,我們的禰大才子也算個知名人士,所以他揣著一塊刻有自己名字的木牌,就相當于我們今天找工作的簡歷或名片,來到了許都,此時的禰衡覺得憑自己的絕世才華,你們要是哭著喊著給我個高官厚祿什么的,我倒是可以考慮一下的。
但現實的打臉來得太快,禰衡在許都晃了好久,以至于后來木牌上的字都看不清了,也沒找到工作。當時就有人問禰衡,說你想找工作,怎么不去找陳群和司馬朗面試呢?或者找找荀彧和趙融也行啊。陳群、司馬朗、荀彧和趙融這四位,都是曹操手下重要的文臣幕僚。陳群當時主管的就是人事招聘工作,相當于大公司的人事總監;司馬朗則是曹操的政務副手,他還有個更有名的弟弟叫司馬懿;荀彧,既是曹操最頂級的軍師,也是名義上的政府總理;趙融的知名度雖然差點,卻也是和曹操同時出道的前輩高人。
但是我們的禰衡同學卻白眼一翻說,切,我怎么能和陳群、司馬朗這種殺豬賣酒的低端人交往呢!至于荀彧,他這張臉倒是可以拿來做祭祀時候的面具,趙融胃口挺好,最適合去管理食堂。你看,禰衡這一開口,就把四位大咖得罪了個遍,陳群、司馬朗都是出身名門,當然沒做過殺豬賣酒的事,禰衡就是以這個職業來形容這倆人在他看來都是很低等的。而荀彧因為長得帥,就被他說“借面吊喪”,意思是虛有其表,趙融長得胖,又被比作食堂經理,總之面都沒見過四個人,到他嘴里全被黑成狗。
而且除了這幾個,禰衡對其他的名士也是各種噴。當時的文化人交往,都是尊稱彼此的官職或者名號,比如人家叫張三或李四,你得叫人家張科長或者李處長,而禰衡卻一張嘴就叫人家阿三,或者小李,完全不知道尊敬兩個字怎么寫《典略》。
不過禰衡也不是沒有要好的人,孔融和楊修就是他的好朋友,禰衡是彈幕狂人,孔融是讓梨圣人,楊修是猜謎達人,全都是智商拔群但情商欠費的主,這三位能湊成一個朋友圈,也充分證明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件事的確歷史悠久。
雖然是經常一起玩的好朋友,但也不妨礙禰衡開啟彈幕俠技能,進行無差別攻擊,他經常說,孔融配當我大兒子,楊修配當我小兒子,至于其他人么,呵呵,簡直不值一提。要知道孔融比禰衡大二十多歲,都算得上是忘年交了,真是我拿你當朋友,你卻拿我當兒子啊。不過孔融依然欣賞禰衡的才華,一直拼命向曹操推薦他。
曹操看孔融的面子上,于是決定讓禰衡來面試一下,沒想到禰衡卻瞧不上曹操,不但在規定面試時間放了曹操鴿子,還到處說曹操的壞話。這事兒被記載了史書上,不過書里倒是沒寫他罵了什么,但猜也能猜到,無非就是老三樣,說曹操宦官出身無才無德,還敢挾天子以令諸侯,真不要臉之類的。
曹操聽說后非常生氣,就讓禰衡去擔任宮廷樂隊中的敲鼓手,雖然也是個有編制的正式員工,不過是最低等的公務員,曹操是想用這種方式來羞辱禰衡。
沒想到,禰衡還真去做了這個鼓手。在一次正式的公務宴會上,禰衡正在敲鼓,你別說,敲得還挺不錯。正當大家陶醉在音樂中時,曹操手下一個小官站出來給老大出氣,說,你!那個敲鼓的,大家都穿制服,怎么就你例外呢!
的確,樂隊的人都有專門的制服,只有禰衡穿著自己的衣服。面對當眾的呵斥,禰衡說哎呀,沒穿制服啊,好我這就換。于是就當著滿座賓朋的面脫了個精光,光著屁股在曹操面前晃了半天才把制服換好。曹操本想羞辱一下禰衡,沒想到禰衡這么不要臉,倒是讓他給羞辱了。

這可把孔融給急壞了,苦口婆心給禰衡做思想工作,你就算不想當官,也別得罪曹操啊。禰衡就說,行我給你個面子,我去給曹操道歉。孔融馬上告訴曹操,說禰衡有精神病,他這就來跟你道歉。曹操聽了也挺高興,吩咐看門人說要是有客人來訪馬上告訴我。結果這一等就是大半天,最后禰衡來是來了,卻穿著家居服,手里還拿著個大棒子,到曹操門口就用木棒敲著地面,打著節奏罵了一段freestyle,可能由于內容過于犀利惡毒,后世的史書為了照顧曹操的面子干脆沒有收錄。后來戲曲藝術將上面兩段劇情合并,成了京劇中著名的一出戲——“擊鼓罵曹”。
不過當時禰衡的言行確實是把曹操鼻子都氣歪了,你要是瞧不上我你別來啊,你來我這找工作還對我又罵又損的,有病吧你!但此時的曹老板正是創業初期,還得攢人品,賺口碑,心里再憋氣也不好對禰衡下黑手,所以干脆把他推薦到荊州的劉表刺史那去了,眼不見心不煩。
而禰衡到了劉表手下,也的確是發光發熱,基本上整個團隊的文案工作都被他一個人包了,有一次禰衡不在單位,劉表試著和其他人起草了份公文,結果禰衡回來后一看這寫得神馬玩意狗屁不通,當場就把劉表寫的文章給撕了然后丟到地上,自己重寫了一份,當然,確實比劉表寫得好。不過人家劉表畢竟是領導啊,你一個秘書,這么不給領導面子,文采再好也留不住,于是沒多久,禰衡又被扔到江夏太守黃祖那了。
禰衡在黃祖那工作也是非常優秀的,黃祖看了他的文章就拉著他的手說,誒呀,你這寫得太好了,每次都寫到我心坎里,就是我想說又說不出來的話啊!
按理說這回禰衡能在黃祖這扎根了吧,可沒幾天他老毛病又犯了,有一次黃祖在大船上請客吃飯,在這種人情面子的場合里,禰衡作為黃祖的下屬不幫領導說幾句場面話也就算了,閉嘴總可以,結果他偏不,左一句右一句地懟黃祖,后來懟得黃祖也怒了,兩人就開始對罵,結果禰衡來了一句,你個死老頭,瞎巴巴什么!黃祖一聽大怒,喊人要打禰衡,禰衡大概以前是懟領導懟習慣了,想想罵你死老頭怎么了,曹操劉表我都罵過,還怕你不成,于是他接著還嘴。
結果黃祖可能是喝大了,也可能是怒氣值爆表,就下令把禰衡拉出去砍了。不過很快黃祖又有點兒后悔了,想要收回命令。手下的人卻回報說,來不及了,禰衡已經死了。原來除了黃祖這個領導,禰衡的同事們平時也都被他懟過,煩他煩得要死,一聽說黃祖要把禰衡宰了,辦事效率那叫一個高,生怕黃祖反悔,立刻開通綠色通道,一切行政審批手續全免,雷厲風行地就把禰衡給砍了,一秒鐘都沒耽誤。
如果說一個人,在第一個團隊里干不好是懷才不遇,在第二個團隊里干不好是遇人不淑,但第三個,第四個直到第N個團隊都覺得你的才華抵不上你帶來的負面影響,那究竟是誰的問題呢?
禰衡有才是不假,但他的一張嘴卻配不上他的才華,不管是當年的曹操還是現在的我們,都不需要這樣只會噴人毫無建設的彈幕俠。但是很可惜,魏晉南北朝的亂世里,空談誤國的名士一抓一大把,禰衡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
好了,今天就撩到這里,白眼觀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我們下一期再見。

孔融:晚景凄涼的童星

白眼觀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
《三字經》里面有句話叫“融四歲,能讓梨”。說的是孔融小朋友四歲的時候,一家人在一起吃梨,孔融小朋友每次都拿最小的,于是大家就好奇問他,你是不喜歡吃梨嗎,怎么總拿最小的啊?小孔融奶聲奶氣地回答,我年齡最小嘛,所以就應該吃最小的,把大的讓給爺爺爹爹哥哥們吃。這就是孔融讓梨的故事《后漢書.孔融傳》李賢注引《孔融家傳》。現在很多家長也拿這個故事來教育小朋友要懂得孝敬長輩,謙讓禮貌。
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幾千年來以孝順聞名的孔融小朋友,長大后卻因為不孝的罪名被曹操殺了,這到底是什么個情況呢?
孔融,字文舉,他的祖先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子,這家庭出身,簡直自帶圣人光環。而孔融小時候除了人品好會讓梨,智商也是遠高于同齡的其他小朋友。
漢末有個文化大咖叫李膺,很多人都想登門拜訪獲得他的接見,但實在是報名的人太多名額太少,所以能見到李膺的,都被稱為“登龍門”,簡直可以吹一輩子。
小孔融當時才十歲,也想拜訪李膺,于是就自己一個人跑去跟李膺家的看門人說,我是李家的親戚,來串門子的,于是看門的就讓他進去了。可進去后李膺看到他卻說,誒小朋友,我們認識么?咱是什么親戚啊?
小孔融不緊不慢地回答,當年我的祖先孔子曾拜訪過李先生的祖先老子,這么算起來,我和李先生可是幾百年的老交情了。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這是肯定的,老子雖然叫李耳,是李姓的祖先,但李膺是不是老子的直系后人,這個就不好說了。孔融的回答既給自己來找李膺作了個合理的解釋,又在無形中顯示出李膺血統的高貴,這樣機智的回答,讓當時在李膺家的賓客都連聲稱贊小孔融真是聰明。
但也有人對小屁孩抖機靈不感冒,有個客人就諷刺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啊。意思是別看小時候挺機靈,長著長著也許就長歪了呢。
這話還沒落地,小孔融馬上接了一句,想君小時,必當了了。就是說您小時候一定非常聰明!這句話表面上看著像是夸人,其實卻是反諷這個人長大了可真不咋地《世說新語·言語》。小孔融這么快的反應和凌厲的口舌,把李膺都逗笑了,他稱贊孔融長大后一定能成就一番事業。
孝順的名聲,聰明的腦袋,還有前輩高人的贊許,孔融簡直就是童星出道,光芒萬丈。但在亂世中,光有名聲和才華沒用,還得有做事的手段和情商才行,只可惜這兩樣孔融都沒有。
從小就知道讓梨的孔融,長大后也是個耿直BOY,凡事都堅持原則。結果當官沒多久就因為得罪權貴,被打發到經常叛亂的北海國去做國相,也就是今天山東昌樂附近。作為文化名人,又是孔子的后人,孔融在當地開展文化宣傳和教育工作是一把好手,但是面對叛軍就有點不太行了,經常被打得丟盔棄甲。
當時中原地區最強的軍閥就是曹操和袁紹,孔融的幕僚就勸他投靠這兩人之一,但孔融這么有原則的人,哪能瞧得上袁紹、曹操這樣的野心家呢,他不但拒絕了這個建議,還把出主意的幕僚給宰了。不要以為文人就不會殺人啊。
孔融一直覺得自己是圣人之后,當然要匡扶漢室,還天下一個太平了,但理想很崇高,現實很打臉,公元196年,袁紹的兒子袁譚進攻北海,孔融的軍隊被打得只剩幾百人,士兵們已經開始近身肉搏了,敵人的弓箭像暴雨一樣射來。戰局都危險到這種程度了,孔融卻還淡定地靠著桌子讀書,談笑自若跟沒事人一樣,很有點他祖宗孔子“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范兒。可惜這裝酷也沒裝到底,到了晚上城池被攻破,剛才還在凹造型的孔融竟然一溜煙跑了,連老婆孩子都沒來得及帶走。
正好這時候漢獻帝被曹操接到許都,曹操需要組建新的政府班子,就把孔融召到中央來當官。可孔融從沒把自己當成曹操的下屬,他想著我可是童星出道,你曹操算個什么咖竟然來領導我?而且孔融立志要做大漢的忠臣,又怎么能看得慣曹操的權臣做派,所以總是和曹操作對。

當時荊州刺史劉表,不給中央政府上供交錢,還擅自祭祀天地,要知道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祭祀天地,劉表這擺明了就是想搞事情啊。于是朝廷決定要曝光劉表的忤逆行為,號召全天下一起來diss他。可孔融卻表示反對,說為了國防安全考慮,這事還是別公開的好。
這是“國防”這個詞第一次在史書中出現,意思就是要保衛國家和政權的安全。表面上看這是孔融在為劉表說情,但實際上是在針對曹操。因為在孔融眼里,劉表是漢室宗親,是制衡曹操的重要力量,所以無論做得多過分都可以被原諒,這才是有利于國家和朝廷的事。
這件事只是孔融和曹操矛盾的開頭,公元204年,曹操攻下了河北重鎮鄴城,俘虜了歷史上有名的美女——袁紹的兒媳婦甄宓,曹操就把甄宓嫁給了兒子曹丕《資治通鑒》。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熱愛人妻的曹操是想自己收了甄宓,卻沒想到被兒子曹丕給截了胡,為此曹操還深表遺憾《世說新語·惑溺》。但不管是怎么樣吧,這都是老曹家的私事。可沒想到孔融卻給曹操寫了一封信,說當年武王伐紂,把妲己這個狐貍精嫁給弟弟周公了。曹操拿到信后一愣,心說上學時老師沒教過這段啊,人家孔融是文史大拿,別是我不知道吧,就去請教孔融這段歷史您是從哪本書上看來的。沒想到孔融呵呵一笑說,結合最近的花邊新聞,這不是想當然的么!擺明了就是在諷刺曹操父子搶女人,這可把曹操氣壞了。
前面我們就說了,孔融和禰衡是好朋友,禰衡懟人是直接懟的,而且基本是不要節操的。孔融呢,比禰衡迂回點兒,但也好不到哪兒去。
公元207年,曹操為了保證邊境安全,決定遠征北方的少數民族烏桓,結果孔融又說了,誒呀,我聽說北邊的丁零族幾百年前搶過蘇武的羊,您可以順手把他們也給滅了。這意思就是曹操打烏桓完全就是沒事找事吃飽了撐的。
后來曹操頒布了《禁酒令》,孔融又跳出來反對,說,堯要是不喝酒,哪能當明君,孔子要是不喝酒,哪能成圣人,酒那是表達禮儀的工具,怎么能禁止呢,當年夏朝和商朝因為妺喜和妲己而亡國,你怎么不干脆禁止男人找媳婦呢《難曹公表制酒禁書》!
其實寫出過“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曹操能不愛喝酒嗎,實在是因為當時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哪有多余的糧食來釀酒啊。只可惜孔融壓根沒想到這層,只是為了懟而懟。加上孔融的出身高,在民間的影響力又大,曹操的名聲和口碑都比不上他,只能呵呵一笑當沒聽見。
不過再怎么忍,也有忍無可忍的一天,當曹操準備建立魏國另起爐灶時,孔融卻上書說應該遵循傳統,在核心地區不得封建諸侯,孔融這是公開反對曹操的篡位行動,這下終于戳到了曹操的逆鱗,直接找人給孔融安了兩個罪名,第一是不忠,孔融說過自己是孔圣人之后,這皇帝也不一定得姓劉,姓孔也可以嘛;第二是不孝,孔融還說過,父親生孩子只是為了滿足生理沖動,母親生孩子只是一個臨時寄存的工具,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恩情孝順。
孔融真的說過這么爆炸性的言論嗎?后世也一直有爭論,有人認為孔融的確說過這種話,不過是在特殊語境下的發言,被曹操斷章取義拿來當罪名,《后漢書》里寫到孔融罪名時,也用了“構成其罪”和“枉狀奏”兩個詞,一個“構”字,一個“枉”字,已經在告訴我們,孔融的罪名有體現了曹操的惡趣味。你孔融不是一直以忠孝聞名天下嗎,我就給你扣上不忠不孝的罪名,曹操一出手,不止在肉體上消滅你,還得在道德上搞臭你,所以孔融全家被殺一個都沒跑了。
童星出道的孔融,在漢末三國的亂世里就這樣悲哀謝幕。他理想遠大但眼高手低,他敢說真話卻又毫無實力,這樣擰巴的人物設定也的確很難有一個圓滿的結局了。
忠于漢朝還是效忠新朝,這是曹操給所有人出的一道送命題,孔融選擇了前者,另一個人也做出了和他一樣的選擇,但他跟孔融又是完全不同的類型,這個人是誰呢?
好了,今天就撩到這里,白眼觀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我們下期再見。

荀彧:被逼死的制片人

白眼觀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
一提到漢末三國各路諸侯手下的頂級軍師,很多人最先想到的都是劉備和諸葛亮這對官宣CP,其次就是孫權周瑜這樣的經典組合,但對于誰才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軍師,大家卻眾說紛紜。一方面是因為曹操手下頂級謀士太多,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曹操團隊從來都不是文學作品描寫的重點,所以就造成了大家認知上的盲區。
其實在曹操崛起這部大戲中,有一個人起的作用是最大的,他為曹操集團制定宏觀戰略,搭建人才團隊,保障后勤運轉,方方面面忙里忙外,就相當于劇組中的制片人一樣。同時他還是曹操的兒女親家,更是曹操的親密戰友和知心伙伴。但他卻在曹操登上權力巔峰的前夕離奇去世,甚至有傳言說是被曹操逼死的,這個人就是在漢末被人稱為“王佐之才”的荀彧[《后漢書·黨錮列傳》。
荀彧,字文若,出自潁川荀氏家族。史書記載荀彧"偉美有儀容《典略》",而且"清秀通雅《三國志·荀彧傳》。",就是長得又高又帥不說,還人品好,儒雅有內涵,連著名的文學大咖曹植提起他時,都說“如冰之清,如玉之潔”,沒錯,成語“冰清玉潔”最早說的就是荀彧這個男人。
公元189年,董卓立了漢獻帝,當時荀彧是守宮令,就是管理皇帝的筆墨紙硯等辦公用品的《后漢書·百官志》。董卓這種倒行逆施的老板,荀彧當然不想跟,所以他直接辭職回了潁川老家,勸周邊的鄰居說,咱這地是交通要道,以后打起仗來肯定要遭殃,不如大家跟著我一起搬家吧!但是別人都覺得事情沒那么嚴重,不肯搬,最后荀彧只好帶著自己的家人搬到了冀州。后來戰亂爆發,留在潁川的人果然死傷慘重。
而荀彧去的冀州剛好是袁紹的地盤,對袁紹這個老板荀彧也不太滿意,所以公元191年他又跳槽到曹操手下,曹操高興地說,這就是我的張良啊!馬上任命荀彧為別部司馬,相當于現在的軍分區司令,這一年荀彧才29歲。
而荀彧接下來的表現也對得起曹操給他的評價和待遇。公元194年,曹操率主力東征,結果后院起火,手下人勾結呂布造了反。眼看老家就要被人一鍋端的時候,荀彧帶著同事們拼死抵抗,總算守住了三座城,這才挺到曹操主力回歸,平定了叛亂。沒有荀彧,可能曹操片頭曲剛放完就領盒飯了。
除了能在危急時刻力挽狂瀾,荀彧還能在關鍵時刻選對戰略。
一開始曹操在割據的各路諸侯里實力并不強,而且地盤在中原,四通八達無險可守,發展環境很惡劣,接下來到底怎么辦,大家心里都沒數。這時荀彧建議曹操應該先增強自身的實力,然后再去找鄰居的麻煩。曹操采納了荀彧的戰略,這才在中原站穩了腳跟,具備了爭霸天下的基本實力。
公元196年,漢獻帝流落到洛陽。曹操集團內部關于要不要奉迎皇帝這事吵成一團,又是荀彧勸曹操奉迎天子,重建中央權威。曹操把漢獻帝接到許都后,果然實力跟開掛一樣飛速提升。由于荀彧是奉迎皇帝的主導者,之前還在皇帝身邊工作過,曹操就把他安排到漢獻帝身邊當侍中,守尚書令,相當于皇帝的機要秘書兼政府總理,荀彧在尚書令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幾年,所以當時的人都尊稱荀彧為荀令君。荀彧還給曹操發掘了大量的人才,比如陳群、郭嘉和司馬懿等人都是荀彧推薦的。
曹操每次帶兵出征在外,就把內部的事物委托給荀彧處理,兩人一內一外互相配合,默契十足。但樹大招風,曹操的崛起引起了北方霸主袁紹的不滿,雙方的大戰可以說一觸即發。而且除了袁紹,曹操周圍的鄰居如呂布、張繡等人也是虎視眈眈,沒有一個省油的燈,所以曹操心里也沒底。
這時候荀彧跟曹操說,將軍您在度量、謀略、用兵、德行四個方面都甩了袁紹好幾條街,只要先把周邊的雜兵清干凈,就可以挑戰袁紹這個總boss了。于是曹操聽取荀彧的建議,集中兵力把呂布張繡等人各個擊破,終于為決戰做好了準備。

不過等到袁紹真的打過來的時候,曹操團隊還是慌了。畢竟袁紹十萬大軍,曹操只有兩萬,從人數來說,敵我懸殊還是很大的。孔融就跳出來說,袁紹有田豐、許攸做智囊,顏良、文丑做將軍,咱根本就打不贏好吧,不如投降得了。荀彧馬上反駁說,田豐說話太直得罪人,袁紹根本不聽,許攸貪污不檢點,早晚要出事,至于顏良、文丑什么的,就是兩個傻大個,一出場就得被秒殺,這番話堅定了曹操抵抗到底的信心。后來在官渡之戰最焦灼的時候,曹操又頂不住想撤兵了,還是荀彧鼓勵他,穩住,我們能贏,果然等來了戰役的轉折點,袁紹旗下重要謀臣許攸叛變,帶著袁紹糧草位置的絕密信息跳槽到曹操集團,于是曹操火燒烏巢,斷了袁紹的后路,袁紹兵敗如山倒。整個戰爭過程全被荀彧料中,擱今天荀彧簡直就是預言帝。
勝利后的曹操立刻上報皇帝封荀彧為萬歲亭侯,還把自己女兒嫁給了荀彧兒子,兩個人從上下級關系變成了兒女親家,充分體現了曹操對荀彧的信任和看重。在后來的征討袁紹殘余勢力以及南征劉表的過程中,荀彧也給出了正確的戰略,幫助曹操統一了整個北方。
可以說,在曹操崛起的整個過程里,荀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這樣功勛卓著的荀令君,卻在曹操建立魏國的前一年離奇去世。關于他的死法,史書上的記載眾說紛紜,《后漢紀》和《三國志》說他“以憂薨”,就是心理抑郁病死了,《魏氏春秋》和《后漢書·荀彧傳》說曹操給荀彧送了一個空的飯盒,荀彧看到后就自殺了。
那荀彧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其實不管是病死還是自殺,可以說荀彧都是死在曹操的手上。
歷史上的曹操,對猜謎這種娛樂活動非常熱衷。他想分點心給人吃不直接說,在盒子上豎著寫一盒酥三個字,拆開就是一人一口酥;他覺得房子的門有點寬,也不直接說,在門上寫了個活字,因為門里加活就是闊。所以曹操送個空飯盒讓荀彧去猜謎也挺符合他的性格。可是這個空飯盒到底代表什么,荀彧看到后為什么就自殺了呢?
傳說中曹操送來空飯盒,就是告訴荀彧,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現在給你俸祿的大漢馬上就要沒有了,而我曹操不會給一個和我不一條心的人俸祿,選擇大漢還是我,你荀彧自己看著辦吧。
荀彧的選擇是忠于最初的自己,所以他只能死。因為他當初選擇曹操當老板,并不是簡單地找份工作,而是想要延續大漢的統治,終結亂世的紛爭,曹操恰恰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人選。所以他才會從袁紹那跳槽過來《后漢書·荀彧傳》,所以他才會主張奉迎漢獻帝,所以他才會在曹操南征北戰的過程中出謀劃策,目的都是為了讓曹操去終結這個亂世,但他卻從來沒想過讓曹操當皇帝,所以當曹操背離了他的目標時,他也會做出抗爭。
曹操剛當上冀州牧的時候,底下人建議應該恢復古代的九州設置。這擺明是在討好曹操,因為以前的冀州地盤特別大《尚書·禹貢》,如果按照這種劃分,還得把幽州、并州等地也劃到冀州里,那曹操這個冀州牧,就相當于一個人就控制了好幾個州。于是荀彧表示反對,曹操最后雖然采納了荀彧的意見,但心里應該是不痛快的,這件事就已經體現了兩人在終極目標上的沖突。
隨著曹操實力和野心的增長,兩個人的分歧越來越大。公元212年,曹操想要當魏國公,加封九錫,這是古代帝王對臣子的最高賞賜,當年王莽篡漢前就搞過這事,這其實就是走出了篡漢第一步。荀彧立即表示反對,說曹公你本來是保家衛國的,要忠誠謙虛,這么做實在不應該啊!
由于荀彧巨大的功勞和聲望,曹操的計劃很難繼續推進。所以曹操說我要出兵去打孫權,麻煩荀令君你去前線慰問下吧,結果荀彧一到前線就被免去了尚書令的職位,改成參丞相軍事,相當于從政府總理變成前線的參謀長了。
荀彧多年來都是在后方主持文職工作,并沒有一線作戰經驗,這次人事任命就是曹操敲打荀彧的警告。荀彧平時是很講究生活品質的,他穿的每件衣服都是香香的,連他坐過的席子,上面的香味都三天不散,人稱“荀令留香”《襄陽耆舊記》,這樣的精致男孩,怎么能適應前線的生活環境呢。所以荀彧一到前線就病倒了,再加上多年理想的破滅,所以他的死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而就在荀彧去世的第二年,曹操就如愿以償地拿到了魏國公的頭銜,兩個曾經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就這樣分道揚鑣,生死永隔。
好了,今天就撩到這里,白眼觀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我們下一期再見。

賈詡:亂世最毒陰謀家

白眼觀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
在漢末三國的頂級軍師排行榜中,有一位謀士一生跳槽無數,換老板比換衣服還勤,卻步步高升官居一品,他輕易不出主意,但一張嘴就要死人,這個人就是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的賈詡。
漢末的亂世,武將多,謀士也多,聞名的有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也有荀彧,剛正不阿,心懷天下,而賈詡作為謀士跟他們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一心只為自己。
賈詡,字文和,生于公元147年,比荀彧大16歲,比周瑜大28歲,比諸葛亮大34歲,在頂級軍師榜中,妥妥屬于叔叔輩兒的人物。他是涼州武威人,也就是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人。在群星閃耀的漢末謀士團里,賈詡出道的起點很低。當時的涼州屬于文化落后地區,在大家眼中那是窮山惡水出刁民的地方,盛產野蠻人,比如董卓這樣的。賈詡出道也晚,45歲才在老鄉董卓手下混了個小官當。這樣的一個平庸大叔,為什么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呢?
事情得從公元192年說起,當時董卓被呂布和王允聯手干掉了,王允成了長安城里的一把手,他磨刀霍霍要和董卓的涼州軍算總賬。這時候董卓的兩個手下李傕和郭汜正準備跑路,卻被賈詡給攔下了。賈詡說,二位大哥,你們現在要是就這么跑了,沒了軍隊做靠山,以后朝廷滅你們還不是分分鐘的事。不如集結軍隊拼死一搏,一是為咱們的董領導報仇,二是萬一成功了,還能大權獨攬號令天下,就算失敗了,到時候再跑也來得及啊!
賈大叔這番話就高明了,先說不得不做的理由,再拔高到為領導報仇的情懷,接著點出成功后的巨大收益,最后再給出失敗后的終極退路。這種智商和口才,碾壓兩個武夫簡直毫無懸念。李傕和郭汜聽后立刻集合人馬打回了長安,這一仗成功趕跑了呂布,干掉了王允,還把整個京城殺得血流成河。
賈詡的這個計策,其實說白了就是自保,王允要清算董卓的人,他也算董卓陣營的,如果不動員那倆愣頭青,死的就是他自己了。只不過他這一計是保全了自己,卻讓上萬無辜百姓丟了性命,也擊碎了東漢中央政府最后一次自救的機會,讓漢末的亂世變得更加瘋狂和失控。
李榷和郭汜成功后,多次想給賈詡加官進爵《三國志·魏書·荀彧荀攸賈詡傳》,沒想到他都拒絕了,倒不是賈大叔有多清高,而是因為他一眼就看出這倆貨沒什么前途,跟他們攪和太多沒啥好處,果斷辭職投奔了老鄉段煨。果然不久李傕和郭汜就開始窩里斗,狗咬狗雙雙死于非命。
而賈詡投奔段煨后,很快發現這個老板也是個小心眼的,成天擔心賈詡名氣太大會取代自己,所以對他表面客氣,背地卻處處提防。于是賈大叔又收拾收拾包袱準備跳槽到另一個老鄉張繡那去。臨走前,有人問他說你在這待的好好地怎么要跳槽啊?賈大叔說,老段猜忌我想我走又不好明說,我要是再賴下去早晚有一天得被他弄死,現在我自己主動走了,他心里一定松了口氣,還會善待我的家人,剛好張繡那兒又缺謀士,我去了一定會重用我,這樣兩頭才會都念我的好啊!果然賈詡和段煨和平分手后,家人獲得了優待,新老板張繡更是對賈詡“執子孫禮”,就是把賈詡當爺爺那么供著,這跳個槽能讓前老板和現老板都高興,不得不說賈大叔的職場手腕確實高超。
公元197年,曹操攻打張繡,敵強我弱,張繡決定投降。但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的曹操老毛病又犯了,熱愛人妻的他竟然看上了張繡的嬸嬸,還意圖收買張繡的手下《三國志·張繡傳》。張繡真是覺得嬸可忍叔也不能忍啊!于是就用賈詡的計謀,借口軍隊要搬家路過曹操的營地,然后突襲曹操 《傅子》。賈詡讓曹操吃了人生中最慘痛的一次敗仗,不但損失了大將典韋,連最看重的長子曹昂也死于亂軍之中。賈大爺一出手,就讓兩個主演領了盒飯,可見手段有多犀利。曹昂要是不死,哪有后面曹丕曹植奪嫡的劇情。

第二年曹操又帶兵來打張繡,中途聽說袁紹要突襲他的大本營許都,趕緊準備撤退。張繡一看曹操要跑,馬上要帶兵追擊。賈詡就勸他,不能追,追了一定失敗。張繡不聽,帶人去追,結果被曹操打了個埋伏,灰頭土臉地回來了。這時候賈詡又說,趕緊追,追了一定能贏。把張繡都搞糊涂了,說剛才不說不讓追么,怎么現在又讓追了?賈詡說你聽我的準沒錯。這回張繡聽話了,一追擊果然大獲全勝。
得勝回來的張繡滿臉問號,說賈大爺您這也太神了吧!賈詡說,曹操突然撤軍,一定是因為后院起火,他怕你追擊,一定早有準備會親自斷后,追上去當然得輸。但曹操贏了后,覺得你不會追了,就會加緊趕路放松警惕,這個時候你再追上去當然能打贏了!把曹操的心理活動揣摩得這么透徹,張繡也不得不感嘆,我賈大爺果然是我大爺啊!
后來官渡之戰一觸即發,袁紹來招降張繡,想南北夾擊曹操。張繡剛想同意,賈詡卻當面拒絕了袁紹的使者。然后建議張繡現在可以投降曹操了。
張繡說大爺你別鬧,袁紹明顯更強,而且這幾年我們和曹操打了這么多場,還殺了他的愛將和兒子,這得多大的仇,現在去投降曹操哪有好果子吃。
賈詡卻分析說,袁紹可不是能容人的主,他根本就沒把我們這點兵馬放在眼里。而投降曹操卻有三大優勢,第一他手握天子,名正言順,第二他力量單薄,更重視我們,第三,曹操心懷天下,志向遠大,哪怕為了收買人心也會善待我們。
張繡聽從了賈詡的建議投降曹操。曹操果然大喜,給張繡和賈詡加官進爵,還讓自己兒子娶了張繡女兒。對于賈詡,他更是親自接見,還親熱地拉著他的手說,哎呀真是多虧了先生,才能讓我的好名聲傳遍天下啊!就這樣,賈詡的新老板換成了曹操,能讓一個和自己有殺子之仇的人對自己言聽計從,除了說曹操心胸寬廣,不得不說,賈詡也不是一般人。
而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打敗袁紹后,賈詡和張繡的身份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公元211年,關中的韓遂和馬超聯合起來進攻曹操。曹操又來問賈詡怎么辦,賈詡一眼就看出韓遂和馬超貌合神離,就給曹操出了個離間計。在和談的時候故意對韓遂很熱情,引起馬超的猜忌。過兩天曹操在賈詡的指導下又給韓遂寫了封信,卻一頓涂改,馬超看到這信上好多字句都被蓋上了,好像韓遂故意動了什么手腳一樣。這么一搞,馬超和韓遂彼此越來越猜忌,最后被曹操各個擊破。
除了對局勢判斷準確,賈詡對領導接班人的預測也十分精準。隨著三國并立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統一無望的曹操在晚年最關心的就是繼承人的問題。當時曹操還在世的兒子中,長子曹丕和三子曹植最有希望。曹丕就來請教賈詡這奪嫡之爭到底該怎么爭。賈詡告訴他,啥也不用做,好好當你的乖兒子就行了。
表明上看,這話跟沒說一樣,但曹丕聽懂了。自己老爹曹操那是什么級別的選手,在他老人家面前耍心眼瞎嘚瑟能有啥好果子吃,還不如乖乖做一個好兒子好臣子,這叫以不變應萬變,以不爭為爭。賈大爺簡單幾句話,就給曹丕指了條明路。
而曹操也問過賈詡,應該立曹丕還是曹植。這問題可不好回答,一不小心就容易說錯話。賈大爺哪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他就在那低頭沉思不說話。曹操問你不說話想啥呢?賈詡說,我在想袁紹和劉表啊!曹操一聽就明白了,當年袁紹和劉表就是因為廢長立幼,才造成了整個團隊的內斗和滅亡。賈詡雖然沒直說,卻戳到了曹操的心坎里。于是曹操哈哈大笑,很快就冊立曹丕為太子了。
后來曹丕上臺為了報答賈詡,讓他當了太尉,相當于國防部長兼三軍總司令,又封他為魏壽鄉侯,公元223年,賈詡壽終正寢,享年七十七歲。
心腸狠、手腕穩、眼光準,造就了賈詡“第一毒士”的名號,而賈詡這一輩子的成功,其實還是源于他對人心的精準把握和掌控。禍亂長安,是激發了隊友的求生欲;投降曹操,是看穿了對方的事業心;離間敵人,是利用了人心的不信任;點撥曹丕,是算準了老板的傾向性。這樣的賈詡,雖然自私自利,卻依然稱得上是那個時代最會操縱人心的頂級謀略大師。
好了,今天就撩到這里,白眼觀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我們下期再見。

曹丕:愛吃葡萄的小心眼

白眼觀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
魏文帝曹丕,應該是所有開國之君里最憋屈的一個了。雖然他和老爹曹操、弟弟曹植并稱為建安三曹,但說到文治武功,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曹操,說到文采風流,首先想到的又是曹植,曹丕好像什么都可以,但又什么都不突出,反而成了最沒存在感的那個。
而在不太熟悉歷史的同學眼里,可能對曹丕的印象,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三國殺的卡片里,那個拿著一串葡萄的邪魅男子吧。
正史中并沒有對曹丕的長相有詳細描述,所以他邪魅不邪魅我們不清楚,但是愛吃葡萄是真的,不僅愛吃葡萄,他還愛喝葡萄酒。曹丕曾專門發布詔書來表達自己對葡萄的喜愛《涼州葡萄詔》,說光聽到葡萄酒這幾個字,就要流口水了,其他的水果跟葡萄比起來算什么呀。有一年孫權送來了點南方的荔枝,很多大臣覺得這水果挺好吃的。曹丕一聽就忍不住了,專門把說荔枝好吃的大臣找來,請他們吃葡萄,并再次用正式的詔書告訴所有人,葡萄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水果 《與群臣詔》,這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真愛了。
除了愛吃葡萄這點小愛好,曹丕的前半生其實能隨心所欲的時候并不多,大部分時間,他都過得挺憋屈的。從小,曹操對曹丕就很嚴格,各種特長班補習班全都報滿,詩詞歌賦、諸子百家一樣不落。除了文化知識,身體素質也是從小練起來,還是小毛孩兒的時候,曹操就把他綁馬背上帶到戰場。曹丕六歲學射箭,八歲會騎馬,十歲就開始跟著曹操南征北戰 《典論·自敘》,可以說一點都沒有享受過童年幸福。
然而小曹丕雖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曹操的位子卻是根本輪不到他想的,大哥曹昂文武雙全,根紅苗正,是曹操最中意的繼承人。只可惜宛城之戰,為了救曹操,曹昂慘死在亂軍之中,其實當時十歲的曹丕也在現場,只是他找了匹馬逃了出去,才躲過一劫。
曹昂一死,按長幼順序應該輪到曹丕了。可這時候出現了個天才兒童弟弟,就是曹沖,對,曹沖稱象[《三國志·魏書·武文世王公傳》,的那個曹沖。曹操特別喜歡這個小兒子,甚至有意讓他繼承自己的位置,可惜曹沖十三歲得病夭折了,曹操非常傷心,他對曹丕說,這是我的不幸,但卻是你的大幸啊!
兩個最大的競爭對手沒了,曹丕想著這回老爹該關注關注自己了吧,沒想到另一個弟弟曹植又半路殺了出來。曹丕24歲也就得個五官中郎將的職位,名義上是曹操副手,其實也就看看曹操臉色行事,而曹植23歲就被封為臨淄侯,是侯爵中的頂配,曹操還給他找來一大堆名士人才輔佐他。甚至曹操自己出征時都把鄴城大本營交給曹植鎮守,還鼓勵他說,你爹我23歲的時候才是個小縣令,你23歲已經又有爵位又有權力,還不努力等啥呢?
曹丕此時的內心應該是崩潰的,怎么曹昂大哥在時,您看年齡不看才華,大哥沒了您又看才華不看年齡了,橫豎都沒我的份,合著老爹你眼里就沒我是吧!
后來曹丕跟陰謀大師賈詡請教過之后,才明白了一個道理。有曹操這樣一個雄才大略又愛猜忌的老爹,當兒子都不夠,得裝孫子才行。所以曹丕從那以后更加謹慎小心,一步都不敢踏錯《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有一次曹操出門打仗,曹植和曹丕去送行,曹植出口成章,一篇演講說得曹操心里這高興。曹丕一看拼文采肯定沒戲,就跪那哭,一頓哭啊爸爸你去哪啊之類的,反而哭得曹操心軟了,這么一比倒顯得曹植光會賣弄才華,一點真情實感都沒有 《三國志·魏志·吳質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就這樣,曹丕成功扎根到了老爹的心里,終于笑到了最后,成了曹操指定的接班人。
一路壓抑的曹丕,真的是低調內斂的人嗎?其實未必,他也有一顆放飛自己的心。他娶了甄宓這個漂亮的老婆,故意在和手下聚會的時候,讓甄宓出來走了一圈[ 《三國志·劉楨傳》],導致一個手下看直了眼,后來這位過足眼癮的兄弟被曹操一頓收拾。

還有一次曹丕的好朋友去世,他帶著人去祭奠,說這位朋友生前喜歡學驢叫,咱今天送他最后一程,就一人學一聲驢叫吧,于是一群高官顯貴就在墳頭此起彼伏的學驢叫《世說新語·傷逝》,這么看來,曹丕明明也是個真性情的文藝青年啊。
正所謂壓抑越強,反彈越浪。公元221年,曹丕繼承了曹操的權位,掌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漢獻帝一腳踢開,正式建立了曹魏。他追認曹操為太祖武皇帝,自己也終于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作為一個開國之君,曹丕的格局比起他爹來可差得太多了。當年關羽圍攻襄陽,曹操派大將于禁和龐德帶兵去救援,結果這一仗曹軍全軍覆沒,龐德死了,于禁投降當了關羽的俘虜。關羽死后,于禁又成了東吳的俘虜。直到兩年后才被孫權放回來,這個時候已經是曹丕在位了。
曹丕是怎么對待于禁的呢?他表面上安慰于禁,勝敗乃兵家常事啊,沒事沒事。轉頭就給于禁安排了個任務——出使東吳。于禁很尷尬,我這剛回來又要送我去傷心地是幾個意思啊。
出發前曹丕還讓于禁去曹操的陵墓祭奠,結果于禁一去,發現曹丕竟然讓人畫了幾幅關羽水淹七軍,龐德英勇就義,于禁下跪投降的壁畫,這下直接把于禁給氣死了《三國志·于禁傳》。
對待父親的老部下使陰招不說,對自己家里的長輩曹丕也不客氣。曹丕的叔叔曹洪是跟著曹操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還曾救過曹操的命。曹洪家里很有錢但是很摳門,當年曹丕資金運轉困難時曾跟曹洪借錢,曹洪沒借,結果曹丕上臺后,就借口曹洪家的門客犯法,要把曹洪宰了。這就相當于員工犯錯要把老板槍斃一樣。群臣一頓說情也不好使,最后是曹丕的老娘卞太后出來發話,曹丕才免了叔叔曹洪的死罪,卻依然罷去了他的官職和爵位,還把他所有的財產充公 《三國志·諸夏侯曹傳》。哼,你不是心疼錢嗎!我就讓你徹底破產,看這有仇必報的小性子,哪有一點為人君主的氣度啊。
對親戚都不留情面,對手下的大臣那就更不用說了。曹丕的小舅子曾經犯了罪要判死刑。當時的執法官叫鮑勛,是個正直的好官,無論曹丕怎么求情他都不聽,最后還是把曹丕的小舅子依法處死了。曹丕就懷恨在心,上臺后找了個借口給鮑勛定了罪,交給底下人審判。底下人根據法律一看,這鮑勛的罪頂多判五年勞動改造,或者交兩斤金子當罰款也行。曹丕說那不行,這貨必須得死,他不死你們就跟他一起死!無論朝中大臣怎么求情都不行,于是最后鮑勛還是被曹丕弄死了,鮑勛死的時候家無余財一貧如洗,可以說是個真正廉潔的好官了。
不過氣性這么大的曹丕自己也沒撈著好,鮑勛死后20天他也病死了,享年四十歲。這段歷史告訴我們,莫生氣,生氣傷身體,別記仇,記仇不長壽。
曹丕因為小心眼,把很多人都整慘了。其中最慘的,還得屬他的弟弟曹植。關于這哥倆的故事,民間也有很多傳說,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七步詩”。這首詩大部分同學也都會背,但是大家知道嗎,這首詩其實并不是曹植寫的,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好了,今天就撩到這里,白眼觀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我們下期再見!

曹植:從站著唱歌到跪著叫哥

白眼觀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
南北朝時期著名的山水派詩人謝靈運曾說過,假如這世上的文采和才華一共有十斗的話,從古到今所有的文人加起來才占了一斗,我謝靈運一個人就占了一斗,但是八個我綁一塊才相當于曹植一個人,因為曹植那是才高八斗的天皇巨星《南史·謝靈運傳》。斗是古代的一個重量單位,所以后世都用才高八斗這個成語來形容特別有文采,特別有內涵的文學大咖。
曹植也的確在歷史上留下過許多經典的名篇巨著,但是大家最熟悉的,還是他作的那首《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很多人都知道,小心眼的曹丕當了皇帝后,想要干掉曹植,就逼曹植在七步之內寫出一首描寫兄弟的詩,詩里還不能出現兄弟這個詞,寫不出來就要掉腦袋。
如此短時間內就要完成一篇要求如此苛刻的命題作文,實在是太強人所難了,但是我們才高八斗的曹植曹大才子還真的做到了,這首七步詩朗朗上口,內容深沉,情緒感人,讓曹丕聽得臉紅不已,也就不好再對弟弟下手。就這樣,曹植既撿回了一條小命,也留下了文學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話《世說新語·文學》。
曹植從小就是文學天才,和老爹曹操對起詩來都是張嘴就來出口成章,搞得曹操都有點懷疑,說你這是找槍手給你提前寫好的吧?曹植傲嬌的說,我張嘴就是高論,落筆就是文章,還用找槍手嗎?后來曹操修了個銅雀臺,讓所有的兒子現場寫一篇命題作文,別人還在那苦思冥想呢,曹植已經寫完了,這就是著名的《登臺賦》,《三國志·魏書·陳思王植傳》。所以曹操好幾次都想立曹植為接班人,因為這個兒子實在是太有才了。
但是曹植的才華和情商卻是成反比的。當曹操在曹丕和曹植中間左右搖擺時,曹丕是各種裝乖巧賠小心,曹植卻依然放浪不羈愛自由。當時曹操給曹植找了一個很有才的名士邯鄲淳當助手,曹植和邯鄲淳正式見面的時候,一上來也不談正事,現場洗漱化妝,光著膀子跳了一段外國舞蹈,又表演了跳丸擊劍,就類似馬戲團雜技表演和街頭賣藝,然后又說了一大段單口相聲,表演完才藝曹植才開始和邯鄲淳探討文章詩賦,軍國大事,說得頭頭是道,把邯鄲淳都驚著了《三國志·王粲傳》引《魏略》。這件事說明曹植的確多才多藝,是個真性情的文藝青年,但也證明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行事全看心情,一點也不穩重。有一次他喝多了酒,竟然醉駕夜闖司馬門,也就是皇宮的大門,在只有天子才能走的馳道上飆車玩,一下子上了社會新聞的頭條,把曹操氣炸了肺。不過就算這樣,曹操還是喜歡這個兒子,深夜酒駕事件后他任命曹植為將軍,帶領部隊南下增援。曹植要是能在前線立下軍功,那一切都好說。結果臨出發前曹丕把曹植給灌醉了,曹操一召見曹植,看到這貨竟然又喝得爛醉如泥不省人事,簡直就是不可救藥,終于對曹植徹底失望了《魏氏春秋》,自此,曹植也就失去了獲得太子之位的機會。
在曹操幾十個兒子里,曹丕、曹彰、曹植都是卞夫人所生,也就是民間常說的一奶同胞。但曹丕對曹彰和曹植的態度卻完全不同。公元221年,曹丕一上臺,就把曹彰的爵位升到了公爵,而曹植卻是原地踏步,曹丕還專門派人監視控制曹植,想找他的毛病。結果還沒等曹丕使手段,曹植就自己撞槍口了,他又一次喝酒鬧事,還把曹丕派來看著他的人給打了,曹丕逮到機會就準備收拾曹植,最后靠還是他們共同的娘親卞太后出馬,曹植才免于一死。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曹植從原來的臨淄侯被貶成了安鄉侯,相當于直接從北上廣發配到貧困縣,雖然后來又改封為鄄城侯,但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曹丕就給曹植換一個地方,就是不停地折騰,讓曹植不得安生。
而除了奪位斗爭,傳說曹植和曹丕的媳婦甄宓也有那么點不清不楚,最大的證據,就是那篇名揚千古的《洛神賦》。
有史料記載,說曹植和嫂子甄宓互相傾慕,甄宓死后,曹植十分傷心,曹丕就把甄宓使用過的枕頭送給了曹植,睹物思人的曹植在返回封地鄄城的路上寫下了一篇《洛神賦》、《文選》李善注引《東觀漢記》。因為洛神又叫宓妃,和甄宓的名字就是同一個字。而巧合的是曹植所在的鄄城的鄄字和嫂子甄宓的甄字在古代很接近,所以曹植這篇文章看上去就是給去世嫂子的一封赤裸裸的情書啊!這首詩的影響力大到什么程度呢?你看后世的很多人都把甄宓當成了洛神,還傳頌千年就知道了。對于曹丕來說,這口氣怎么咽得下去,這個不省油的弟弟,都被扔到犄角旮旯了,還惦記嫂子,看我怎么弄死你,于是就有了開頭說的曹丕逼曹植寫七步詩的情節。

也因為《七步詩》和《洛神賦》這兩大千古名篇,很多人一提起曹植,都覺得他特別有才,特別多情,也特別悲劇。
但是,很遺憾地告訴大家,這個故事有水分,因為《七步詩》不是七步,《洛神賦》寫的也不是甄宓。
首先,曹丕要收拾曹植,為什么一定要逼他寫詩呢?應該找曹植的短板,比如帶兵打仗、收錢算賬這些事才對,怎么會專挑曹植的特長來考他呢,這不是要命是助攻啊。
而且七步詩也不是走了七步寫出來的。在《世說新語》的版本中,曹丕讓曹植在七步之內完成,而曹植是“應聲便為詩”,就是直接搶答,連一步都沒走;而在《太平廣記》的版本中,是曹丕和曹植騎馬出去溜達看到兩頭牛在打架,曹丕要求曹植在馬跑出百步之內寫出一篇作文來,寫不出來就弄死他,曹植寫完了,這馬肯定跑了不只七步,所以無論是哪個版本,這個所謂的七步詩都沒走七步。
其次,七步詩不是四句。現在大家都會背的這個四句版本不是曹植寫的,而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同學改編的。最原始版本的“七步詩”一共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后來羅貫中在寫三國時改成了四句,結果大家都記住了這個版本,以為最開始的七步詩就是四句的。
好,那這個六句版的七步詩才是曹植寫的唄?也不一定。
因為無論是曹植生前自己出的書,還是他死后別人給他編的詩集里都沒有這個《七步詩》,反倒是幾百年后的南北朝時期突然出現了七步詩的橋段,這可信度就更值得懷疑了。
而《洛神賦》倒的確是曹植寫的,但是跟甄宓沒一毛錢關系。甄宓和曹植的緋聞是唐朝的時候才冒出來的。曹丕娶甄宓的時候是17歲,甄宓21歲,曹植才12歲,甄宓比曹植大了9歲,曹植再怎么早熟,也不至于12歲就對大嫂一見傾心吧。至于曹丕在甄宓死后把枕頭送給曹植這種事,更是有點難以想象。在古代,女子貼身使用的東西是非常私密的,很難想象一個丈夫,還是一國之君,會把自己老婆的貼身內衣隨手送人吧。
最后是《洛神賦》和甄宓的巧合,甄宓的甄字和曹植所在的鄄城只是古代同音字,硬說這倆字有什么關系,已經是很牽強附會了。再者洛神的確叫宓妃,但甄宓就真的叫甄宓嗎?其實甄宓在歷史上根本就沒留下名字,是后來人根據《洛神賦》給她安了個名字叫甄宓,所以是先有的《洛神賦》,后有的甄宓這個名字啊!
那如果《洛神賦》不是寫給甄宓的,是寫給誰的呢?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是曹植寫給曹丕的。因為這是古代文學中一種常見的手法,臣子把自己比作妻子,把君主比作丈夫,用夫妻關系來比喻君臣關系,像屈原的《離騷》和宋玉的《神女賦》《高唐賦》里,經常自稱臣妾,所以曹植的這篇《洛神賦》很可能是把自己比作洛神,來表達對曹丕的忠誠和愛戴之情,來隱喻君臣大義的。
沒錯,從曹丕掌權的那一刻開始,曾經才高八斗、自由不羈的曹植就已經死了,剩下的只是一個不得不對強權低頭的可憐人。
所以當曹丕貶了他的爵位后,曹植說我有罪,我檢討,是陛下可憐我,是陛下對我好《謝初封安鄉侯表》。當曹丕升了他的爵位后,他還得接著認罪,說自己腦子不清楚,精神有問題,分不清好壞,這封賞受之有愧《封鄄城王謝表》。為了活下去,他得不斷地責罵自己罪孽深重,不斷地稱贊曹丕英明神武。可以說曹植的后半生,為了卑微地活下去,幾乎都在用他的絕世才華來寫檢討拍馬屁。
這個時候你說他怎么會有心情有膽量,給過世的嫂子寫情書呢?曹植有才是不假,曹植的多情也是真,但卻和七步詩、甄宓都沒有關系。
只是自古才子佳人配,曹植作為風流才子,甄宓作為絕世美人,實在是太登對了,所以后人在他們身上賦予了無數凄美的想象,也給這段歷史增添了許多精彩的情節,以至于到底哪一面才是真實的歷史,連后來人自己也說不清楚了。
好了,今天就撩到這里,白眼觀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我們下期再見。

劉協:一個花瓶的自我修養

白眼觀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
有一種演員,經常出現在各種大片中,卻對推進劇情沒什么作用,除了長得好看,實際毫無存在感,我們一般稱其為花瓶,說白了就是個裝點門面的樣子貨。
在漢末三國的亂世里,就有這樣一個花瓶,他名義上是絕對的主演,卻只能給別人當道具,他出現在劇本的每一頁,卻從來沒機會按照自己的意愿發揮演技,這個人就是漢獻帝劉協。不過作為一個花瓶,劉協也有自己的優勢,就是不管主演換過多少人,他這個花瓶就跟鐵打的一樣,怎么都摔不碎。
劉協是漢靈帝的小兒子,他的母親王美人很受漢靈帝寵愛。可當時的正宮何皇后嫉妒成性又心狠手辣,懷著孕的王美人為了活命就偷偷地喝打胎藥,可神奇的是,這好幾副藥喝下去,小劉協竟然一點事都沒有,反而胎像平穩,茁壯成長,最后還順利出生了《后漢書·皇后紀》。這簡直就是大難不死的男孩,古代版哈利波特啊。
不過王美人就沒那么幸運了,她生下小劉協不久就被何皇后給毒死了,不滿一歲的小劉協就這樣成了沒娘的孩子。漢靈帝把他交給母親董太后收養,于是人們都稱小劉協為“董侯”。小劉協從小乖巧,也很得奶奶的喜歡,董太后幾次三番勸說漢靈帝改立劉協為太子,漢靈帝也贊同 《后漢書·孝獻帝紀》,他覺得何皇后所生的太子劉辯根本就不是當皇帝的料。但可惜的是,廢長立幼的工作剛開了個頭,漢靈帝就提前下線了,八歲的小劉協不但沒撈到太子之位,還變成了沒爹沒娘的孤兒。
公元189年,小劉協的哥哥劉辯登上皇位,史稱漢少帝。不久后,唯一疼愛小劉協的奶奶董太后也離奇死亡了,小道消息說就是被何皇后毒死的《后漢紀·孝靈皇帝紀》。不過小劉協倒是沒受什么虐待,還被封為陳留王。
但安生日子沒過幾天,董卓之亂就爆發了,小劉協和哥哥劉辯匆忙出逃,在河邊被董卓給堵個正著。面對兇神惡煞的董卓和殺人不眨眼的涼州軍團,身為皇帝的劉辯嚇得話都說不利索了,反而是小劉協特別鎮定,對答如流。董卓覺得這個小家伙比窩囊皇帝強多了,而且董卓自認為和董太后都姓董,就算是親戚了,因此對董太后養大的小劉協很有好感,于是直接改立劉協為皇帝,史稱漢獻帝。為了斬草除根,董卓還把前任皇帝劉辯給毒死了。這下9歲的漢獻帝連哥哥都沒了,這命硬得堪比天煞孤星了。
接下來的日子里,漢獻帝在董卓手上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段花瓶生涯。不過這段花瓶生涯并不長,不到兩年,董卓就被王允和呂布聯合給干掉了,漢獻帝終于有了一次擺脫花瓶身份的機會,但很可惜,沒多久董卓手下的李傕、郭汜又成功反殺了王允,趕跑了呂布,這下子漢獻帝又成了李傕和郭汜的花瓶。這哥倆把持朝政,作威作福,把朝堂上下搞得烏煙瘴氣不說,后來還窩里斗自己打起來了。
為了助長士氣,李傕直接把漢獻帝劫持到自己的軍營當人質,還搶走了朝廷府庫里的財物和天子所用的生活用品,然后一把火把皇宮啊、辦公樓都給燒了。
漢獻帝沒想到,這第二段花瓶經歷,竟然比第一段還慘,這下連飯都吃不飽了。身邊的人都餓著肚子,漢獻帝就跟李傕要點米啊牛骨頭啥的充饑,李傕卻說,每天不是給你兩頓飯么,還想要啥啊!于是丟給皇帝幾塊已經發臭的牛骨頭,作為皇帝,日子過得慘成這樣也是沒誰了。
而郭汜一看李傕綁架了皇帝,覺得自己手里也得有點籌碼,就劫持了剩下的大臣當擋箭牌。雙方的軍隊大打出手,甚至連漢獻帝住的地方都被弓箭射得到處是窟窿《山陽公載記》。趁著李傕郭汜殺得血流成河,漢獻帝在董太后的侄子,同時也是妃子董貴人的老爹董承的護送下,帶著一波人倉皇出逃,想要回到東邊的洛陽去。
漢獻帝這一跑,李傕、郭汜也不打了,這花瓶雖然沒什么實際作用,但好歹也是塊招牌啊。于是他們聯合起來,終于在黃河邊上把漢獻帝追上了。漢獻帝的護衛部隊被打得大敗,皇帝只能帶著大臣和皇后妃子徒步往河邊跑。好不容易到了河邊,發現河岸有幾層樓那么高,根本下不去。只能用布結成繩子綁住皇帝,然后找人馱著他趴著往下蹭,這造型哪還有一點九五之尊的樣子啊。而且一行人灰頭土臉到了河邊時,又發現竟然只有一條船可用,為了活命大家都玩命往船上擠,眼看小船就要變潛水艇。還是董承夠狠,誰敢往船上爬拿起刀就砍,砍斷的手指鋪滿了船艙,用手一捧一大把,這才把漢獻帝、皇后、貴妃和幾個重要大臣接上了船。漢獻帝得救了,但那些被留在岸上的大臣、宮女卻被敵人殺了個精光[ 《資治通鑒··漢紀》]。

后來漢獻帝總算輾轉回到了洛陽。但這時的洛陽早都被董卓燒成了廢墟,連間完整的房子都找不到。有幾堵破墻,有一圈破籬笆的土坯房就算是豪華公寓了。堂堂皇帝只能在這樣寒酸的環境下和大臣們開朝會,那些士兵就圍在籬笆外面看熱鬧。更慘的是,皇帝依然餓肚子,每天只能吃點野菜水果充饑,至于大臣宮女什么的,只能自己出去找吃的,這期間有多少被搶劫殺死或餓死的,根本沒法統計。
這個時候的漢獻帝才明白,當花瓶很慘,但要是連花瓶都沒得當,那更慘。
就在漢獻帝最窘迫、最悲催的時候,曹操來了。他把漢獻帝接到了許昌,給他搭建了政府班子,提供了物資保障。漢獻帝終于不必再為人身安全和衣食住行擔心了,他還是天子,不過熟悉的配方,依然是那個的味道,他成了曹操手上的花瓶。漢獻帝身邊的武裝力量和服侍人員都是曹操安排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監視,敢給他出謀劃策的人,就被曹操干掉了。
但哪怕是再不起眼的花瓶,也有一顆渴望當主演的心。公元199年,漢獻帝的老丈人、同時也是他身邊最得力的守護者董承,宣布自己獲得了漢獻帝授予的“衣帶詔”,聯合劉備等人密謀想要干掉曹操。結果事情敗露,董承等人被殺。懷著孕的董貴人也被曹操斬草除根了,漢獻帝數次向曹操求情都沒有用。這下子,老丈人、媳婦,還有沒出生的孩子都沒了,作為一個花瓶,漢獻帝能怎么辦,他也很絕望啊。
公元214年,曹操又借口漢獻帝的伏皇后曾寫信要干掉自己,逼漢獻帝廢了皇后,然后派人帶兵沖進宮里去抓皇后,當時漢獻帝就坐在外屋一動都不敢動。伏皇后被拖出來的時候披頭散發,光著雙腳,她哀求漢獻帝說,陛下就不能救救我嗎?漢獻帝只能苦澀地說,我還不知道能活到哪一天呢。最終伏皇后及家人全部被殺,連她和漢獻帝生的兩個皇子也被曹操毒死了。這時的漢獻帝,大概已經認命了,作為一個花瓶,他只能任人擺放,哪有什么發言權啊。
不過很快,他連花瓶都當不了了,因為曹丕上臺了。曹操雖然心狠手辣,但始終是把漢獻帝供在桌上的,曹丕就不一樣了,他是要當皇帝的,所以一上臺就逼著漢獻帝禪位,還假惺惺演了一出先拒絕再接受的戲碼,表現出是漢獻帝上趕著求他當皇帝的樣子,對于漢獻帝這個花瓶來說,除了配合他的演出,還能咋辦呢?
公元220年,曹丕建立曹魏,封劉協為山陽公,這就是史書上記載的,魏晉南北朝的開端,也是三國歷史的開端。漢獻帝劉協成了漢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公元234年,他壽終正寢,享年54歲,是東漢所有皇帝里第二長壽的,僅次于開國的光武帝劉秀。劉協九歲登基,一共當了三十年的皇帝,可以自己說了算的日子,估計用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有人說他懦弱無能,沒法挽救大漢的命運;有人說他生不逢時,遇到了曹操、曹丕父子這樣的奸雄;有人說他倒霉透頂,前半生顛沛流離,后半生形同坐牢;有人說他幸運至極,作為亡國之君還能撈一個善終。但不可否認的是,劉協最大的優點,就是命夠硬又活得長。他的一生經歷了無數次身邊人的離開,不管是母親、父親、奶奶、哥哥,還是老丈人、媳婦、兒子,無論是忠心的臣子還是篡位的仇人,都走在了他的前面,這讓漢獻帝的人生充滿了悲情色彩,也讓這個花瓶皇帝更深刻地體會到了什么叫孤家寡人的滋味。
好了,今天就撩到這里,白眼觀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我們下期再見!

?關羽:誰給二爺加這么多戲

白眼觀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
一提到關羽關二爺,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他是忠義的化身,勇武的代表,千百年被人歌頌,甚至一路從凡人到武圣,由武圣到財神,變成了民間的重要信仰。但是關羽究竟做了哪些驚天動地的大事,他身上的這些光環都是真的嗎?
其實我們對關羽的很多的認知都是文學作品賦予的,我們所熟知的關羽形象,一般都是騎著赤兔馬,手拿偃月刀,一張大紅臉,身穿綠衣頭戴綠帽的樣子。
那么,歷史上的關羽真的是這樣么?首先,赤兔馬的確是呂布的坐騎《三國志·呂布臧洪傳》,但后來并沒有落到關羽手里;其次,青龍偃月刀是唐代才出現的兵器《武經總要前集·器圖》;至于一身綠色,那是因為關羽是逃犯出身,在中國古代禮制中,青色代表低等,所以元代的戲劇中就給他配了一身青色代表他的出身,后來才演變成了綠色。史書中對關羽外貌的描述,其實只有一口漂亮的胡子,人稱“美髯公”,其他都是后人腦補的。
那么關羽的英雄事跡又有幾分真實呢?歷史上他真的有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誅顏良斬文丑,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放曹操,刮骨療毒,單刀赴會等等等等嗎?
首先,溫酒斬華雄,抱歉,干掉華雄的是孫權的老爹孫堅《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三英戰呂布,正史當中并無記載,在關東聯軍中唯一打敗過呂布的還是孫堅[ 《后漢書.董卓傳》],只是這兩個戰績后來都被加在了關羽的名下。
誅顏良斬文丑則是半真半假。顏良的確是死在關羽手上《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文丑則是曹操誘敵深入干掉的《三國志·袁紹傳》,和關羽無關。
至于過五關斬六將呢,完全是個南轅北轍的虛構故事,從地理上就說不過去。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曹操俘虜關羽后一直好吃好喝地招待,但關羽還是要去找在袁紹手下混飯吃的大哥劉備。他從許昌出發后,沿途經過東嶺關、洛陽、汜水關、滎陽和滑州五處城關,斬殺了攔路的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和秦琪六員大將,終于過了黃河。
但如果要過黃河,出了許昌直接奔東北方向就完了。關二爺為什么先往西北走了幾百里,然后才折向東北呢,這不是繞了個大圈,走了好多的冤枉路么。作為領兵作戰的名將,總不能是個路癡吧?再說死在二爺刀下的那六位,正史中一個都找不見,完全是作者編出來給關二爺升級用的小怪。而最關鍵的是,當時劉備也不在北邊,他被袁紹派到汝南打游擊去了,汝南就在許昌的南邊,距離非常近,關羽要找大哥,不往南去,往西北兜什么圈子呢《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這段關羽千里走單騎的戲,在文學作品中看起來非常的燃,曹操手下怎么阻撓啊,關羽怎么英勇奮戰,不改初心啊。但事實上呢?當時曹操手下人的確建議干掉關羽,但被曹操拒絕了,曹操說大家都是各為其主,算了,隨他去吧。因此關羽去找大哥劉備的路上根本就沒遇到什么困難,很輕松就過去了。
所以在歷史上,是曹操捉過關羽,又放了他。但到了文學作品中,卻變成了關羽在華容道放了曹操,其實這事兒根本沒在史書上出現過。
至于刮骨療毒,這倒是真的,不過操刀的不是華佗,只是個普通的軍醫。
單刀赴會也是真的,不過不是關羽孤身一人去東吳軍中談判,而是關羽和魯肅兩個人約好了時間地點,雙方都帶了點士兵在后面遠遠站著,然后兩個主將單刀赴會見了一面[ 《三國志·魯肅傳》]。要說孤身犯險、英勇無畏,魯肅也不輸給關二爺啊。

所以這些都是后人給關二爺加的戲,他老人家并沒演過那么多扣人心弦的劇情。但關羽作為蜀漢方面的重量級將領,也的確曾打出過五殺超神的戰績。
公元219年,鎮守荊州的關羽進攻曹操控制的襄陽和樊城,意圖把曹操的勢力徹底趕出荊州。這一仗關羽圍困曹仁,水淹七軍,斬龐德,俘于禁,威震華夏,逼得曹操差點遷都。
但是輝煌的戰果卻沒有轉化成最終的勝利,很快關羽就腹背受敵敗走麥城,一代名將落得個身首異處,劉備集團也喪失了荊州這塊戰略要地。
民間一直都說關羽是“大意失荊州”,但其實不管關羽大意還是不大意,恐怕都得失荊州。這是由他自身性格缺陷和外部戰略環境決定的。
? ? 首先,關羽的個性非常驕傲,同事關系并不好。
比如,西涼名將馬超被曹操打敗,后來歸順了劉備。關羽沒見過馬超,就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這人水平怎么樣啊。表面上看這是關羽在關心同事,但聰明如諸葛亮一下子就看出來了,這是關二爺不服氣馬超啊。所以諸葛亮給關羽的回信里說,馬超文武雙全,和張飛水平相當,但還是比不上美髯公您的超群絕倫啊。關羽收到信后哈哈大笑,還傳閱給手下們看。
劉備自封漢中王后,任命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后將軍,諸葛亮馬上想到,這么排名關羽恐怕會不高興啊《三國志·黃忠傳》,馬上派人去安撫關羽。果然關羽在得知黃忠竟然和自己排名一樣,憤怒地說,我怎么能和那低等的老頭一樣呢!這官我不要了!后來使者好話說盡,關羽才勉強接受了任命。
當時劉備的主力都在四川,關羽負責留守荊州,北方是敵人曹操,東邊是盟友孫權。按理說,應該團結盟友對抗敵人才對。剛好孫權也想讓自己兒子娶關羽的女兒,可關羽不但不答應,還當面辱罵使者,把孫權氣炸了肺。其實劉備和孫權的聯盟這時已經出現了危機,雙方因為荊州的歸屬問題差一點大打出手。本來聯姻可以緩和矛盾,但關羽這么不給面子,孫權也就不客氣了,調集兵力準備對關羽動手。而得罪了盟友的關羽這時候卻發動了對曹操的進攻,前有曹操玩命死守,后有孫權伺機偷襲,如此惡劣的戰略環境,別說打敗敵人了,能保全自己就是萬幸了。
而且關鍵時候關二爺的脾氣又惹了禍。當時有兩個鎮守后方的官員后勤工作沒做好,關羽就直接放出話來,看我打了勝仗,回來怎么收拾你們!這兩人一害怕,直接投奔東吳,把關羽的大后方給賣了。關羽正在前線和曹軍拼死拼活呢,沒想到孫權又從后背捅了自己一刀,連老家都丟了,只能倉皇撤退,最后敗走麥城,身死軍滅。
關羽之死,充滿了英雄主義的悲劇色彩,民間既崇拜關羽的忠肝義膽,又同情他的功敗垂成,這也就是關二爺在民間人氣這么高的原因。
歷代王朝也將關羽當作忠義的化身,來宣揚忠君愛國的理念。到了宋朝,宋徽宗崇信道教,又因為關羽的故鄉山西是抵抗北方遼國的前線,所以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關羽造神運動,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王,壯繆就是關羽的謚號,也有說叫壯穆的。后來明清之際晉商崛起,他們把同樣是山西人的關羽視為自己生意的保護神和精神象征,所以慢慢的關羽又變成了保佑大家發財的武財神。明代隨著《三國演義》的廣泛流傳,關羽又被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圣帝君,這職稱和孫悟空的“斗戰勝佛”也有一拼了。清朝入關后,又把關羽抬成了武圣人,變成了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圣大帝,身份地位是越來越尊貴,頭銜也來越長。
現在的關羽,已經超越了文學形象,變成了一種信仰崇拜。這既是因為關羽自身具備的忠義品質,也是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后人不斷賦予他的形象。
好了,今天就撩到這里,白眼觀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說的王老師,我們下期再見。?

“閱聆?R&L”是由杭州圖書館編輯與出版部推出的一份圖文并茂、聲樂悠揚的文學雜志。在這里,我們將文字用圖片形象化,將作品用聲音立體化。你可以快樂閱讀,也可以微笑聆聽。
本期內容由浙江華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簡稱:華云文化)友情提供。華云文化是國內領先的泛娛樂文化內容運營商,“杭州民間閱讀聯盟”成員。源于國內IP巨頭閱文集團、華數傳媒,專注于版權生產和版權運營,在文化娛樂的原創內容領域深耕和發展,逐步建立“以精品IP為核心,以版權經紀為驅動”的內容生態體系,旗下已簽約百余位國內優秀的傳統作家、網絡文學作家和文化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
華云文化品牌矩陣“文化咖”,依托新媒體平臺,聚大咖聲量,創新推出新媒體平臺大型文化訪談欄目“文化咖微課堂”,已舉辦超過200多場讀書推廣活動,歡迎關注。

 Copyright ? 2024 陜西妙網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陜B2-2021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