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_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_欧美人与物videos另

注冊

學習路上(第二期)

其他分類其他2019-08-11
1121

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黨委宣傳部

【學理論 悟原理】

之《資本論》輔導素材選編(下)

(第二期)

目錄

contents

馬克思與《資本論》(節選)

03

49

《資本論》的當代價值

58

《資本論》中關于未來社會? ? 經濟發展的原則和思想

3

2

1

馬克思與《資本論》(節選)

?[美]大衛·哈維

第一章

中信出版社
2018年版

【學理論 悟原理】

僅供內部學習培訓使用,請勿外傳,請勿用作商業用途。

大衛·哈維在本書中將闡述如何用《資本論》的視角來理解當下世界。哈維以凝練的寫法概述了馬克思對資本的分析建構。哈維不僅解釋了馬克思的睿智見解和深遠影響,而且他根據過去一個半世紀的政治和社會變革拓展了馬克思的敘述。因此本書不僅是對人類最重要的政治經濟學著作的導讀,也是一位有著長達半個世紀研究生涯的學者對馬克思思想的重構和發展。通過本書,我們可以進一步洞察資本的本質和資本主義不可調和的內部矛盾,更好地理解當下貨幣瘋狂的原因。

第一章節? 資本作為價值運動的示意圖

一個貨幣額轉化為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是要執行資本職能的價值量所完成的第一個運動。這個運動是在市場上,在流通領域內進行的。運動的第二階段,生產過程,在生產資料轉化為商品時就告結束,這些商品的價值大于其組成部分的價值,也就是包含原預付資本加上剩余價值。接著,這些商品必須再投入流通領域。必須出售這些商品,把它們的價值實現在貨幣上,把這些貨幣又重新轉化為資本,這樣周而復始地不斷進行。這種不斷地通過同一些連續階段的循環,就形成資本流通。
——《資本論》第一卷
我需要找到一些方法來對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鴻篇巨制進行系統化梳理,包括三卷《資本論》、三卷《剩余價值論》,其早期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等作品以及后期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恩格斯精心整理編輯的馬克思的筆記(也有一些批評和爭議)。隨后我還需要找到一種平易的方式來概述馬克思的基本結論。
在自然科學領域,我們總是會用簡單的方法來表示復雜的過程,這有助于清晰顯示研究領域的運動過程。水循環圖(見圖1–1)就是用簡單來表現復雜過程的典型,在此我也要借用水循環圖來描述資本的運動方式。

圖1—1 美國地質調查局繪制的水循環圖

水循環中最有意思的就是水的形態變化。作為液體形態的海水在太陽照射下蒸發,然后以水蒸氣的形式進入空中,最后在空中變成細小水珠組成云層。如果這些細小水珠升得足夠高,那就會變成透明的冰晶,在日落時分能折射出令人心醉的晚霞。到了某個階段的時候小水珠或冰晶就會不斷聚集變重,最后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從云層降落,形成各種形式的降水(雨、霧、露、雪、冰、冰雹和凍雨)。一旦返回地表,有些水直接落入海洋,有些落在高緯度地區或寒冷地區形成固態冰雪,其余的降水則不斷匯成小溪和河流(有些水重新蒸發回到大氣)或變成地下水并最終奔流入海。水在循環過程中會不斷被動植物使用,還有大量的水儲存在冰層或地下含水層中。但水的運動速度卻有天壤之別。冰川幾乎亙古不變,山洪下瀉卻有奔騰之勢,而某些地表水在多年的時間里也僅有幾公里的運動變遷。

我最喜歡水循環模型的一點就是,盡管水以不同形態、不同狀態和不同速度在運動,但最終都回到了海洋重新開始循環,這與資本流動極為相似。最初貨幣資本購買商品然后經過生產過程變成新的商品并在市場中售出(貨幣化),并以不同形式分配給不同的參與者(以工資、利息、租金、稅收和利潤等形式),然后再度變成貨幣資本。然而,水循環與資本循環之間存在一個重大差異。水循環中的驅動力來自基本恒定的太陽能(盡管有些波動),太陽傳遞給地球熱能的不均衡性引發了地球的許多重大變化(造成地球冰河期或炎熱階段)。近來由于溫室氣體(由化石燃料燃燒引起)的影響,地球吸收的太陽熱能大幅增加,導致地球變暖。盡管冰川會融化,地下水會枯竭,但地球表面水的總量基本恒定或僅僅發生很細微的變化(以人類歷史尺度而不是地質歷史尺度來衡量)。在資本循環中,資本循環動能更加多元化,另外由于增長的要求,資本的量會在運動中以復合速度不斷擴大。水循環更像一個真正的循環(盡管有全球變暖加速的跡象),而資本循環則更像不斷擴張的螺旋。

價值運動

公司文化和發展歷程、產品矩陣

那么,價值運動示意圖該怎樣畫才能表現馬克思關于資本的概念呢?首先還是要從馬克思對資本的基本定義出發,即一種運動中的價值。在此我會盡量使用馬克思的原文,然后在論述過程中詳述其含義。馬克思的許多術語都不是直白的,從表面上看有些令人糊涂甚至讓人感到神秘。其實馬克思的概念并不難理解,我希望能用馬克思自己的語言來剖析馬克思關于資本的敘述。

(圖片來源于原文)

那么運動中的“價值”是何意思?馬克思對這個詞語的定義是非常特殊的,所以這是第一個需要加以解釋的術語。下文會詳細展開論述這一概念。但其基本定義就是:在競爭性定價市場中通過商品交易為其他人提供的社會勞動。雖然有些拗口但其實理解起來并不太難。例如我是一個鞋匠,我有鞋子,做好鞋子之后賣給別人,然后用賣鞋得到的錢去買我想要的襯衫。在這樣的交換過程中,實際上我是用自己制造鞋子的勞動時間去跟別人制造襯衫的勞動時間做交換。在競爭性經濟中,有許多人在制造襯衫和鞋子,但如果在制鞋上花費的平均勞動時間要高于制造襯衫的勞動時間,那么鞋子的平均成本應該高于襯衫。鞋子價格會趨于平均水平,襯衫的價格也會趨于平均水平。這些平均水平差異的背后原因就是價值差異。例如,一雙鞋相當于兩件襯衫。但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所強調的是平均勞動時間。如果我作為個體在鞋子上花費過多的勞動時間,那我不會獲得相應的回報,這會變成鼓勵落后,我只能拿到相當于平均勞動時間的價值。

馬克思將價值定義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我花費時間制造別人會購買和使用的東西,這其實是一種社會關系。這種社會關系就像地球引力那樣,看不到摸不著但又客觀。
我們無法敲碎一塊石頭找出其中的“引力”,也不能撕爛一件襯衫來找到其中“價值”的原子。兩者都是具有客觀物質影響的非物質關系。這一概念的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都不過分。機械唯物主義,尤其在經驗主義體系中,往往不承認任何不能被物理記錄或直接衡量的事物或過程。但是我們卻要不斷使用“價值”這樣的概念。如果我說“中國的政治權力高度分散”,即便我們不能馬上到中國的街道上去測量,但大多數人也會明白我的意思。歷史唯物主義承認這種非物質的客觀力量。我們常常用這些概念來解釋柏林墻的倒塌、特朗普的當選、民族認同感以及本地居民根據自己的文化規范生活的意愿。我們用非物質性的術語來描述權力、影響力、信仰、地位、忠誠度和社會團結等社會特性。馬克思的價值也是這樣的一個概念。他認為,資本從某一方面來說又是價值,也就是某種非物質的東西,同它的物質構成無關的東西。
鑒于這種情況,這就急需出現某種形式的有關價值的物質代表,即我們可以接觸、持有和衡量的東西。這種需求是由貨幣來滿足的,貨幣成了價值的表現形式。價值是一種社會關系,而所有社會關系都超脫直接的物質關聯。錢是這種社會關系的物質代表和表達。

(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果資本是運動的價值,那么價值又如何運動、在哪里運動以及為何要運動并表現為不同形態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構建了馬克思描述的資本流動圖(見圖1–2)。這幅圖雖然表面看上去有些復雜,但其實并不比水循環示意圖更難。

圖1—2 根據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繪制的價值運動示意圖

貨幣形式的資本

資本家占有一定數量的貨幣用作資本。在這里假設已經存在一個發達的貨幣體系,在社會上流動的貨幣通常情況下可用于各種各樣的途徑。貨幣的汪洋中有一部分成了貨幣資本,但并不是所有貨幣都是資本。資本是某種特定用途的貨幣。這個區別是馬克思理論的基礎。他不支持(雖然他有時也將其默認為普遍理解)將資本定義為用來賺錢的錢。馬克思更喜歡他“運動中的價值”的定義,隨著論述的深入,這一定義的意義也會不斷體現。例如,通過這樣的定義馬克思就可形成對貨幣的批判視角。在有了資金作為資本后,資本家就在市場上購買兩種商品:勞動力和生產資料。這里假設工資勞動已經存在,而勞動力正在等待被收買。在此也假定工人階級已經成功地被剝奪了對生產資料的使用權,因此必須出賣勞動力才能生存。這種勞動力的價值是以既定生活水平的生產成本來確定的。這相當于勞動者生存和繁衍所需的一系列商品的市場價值。但請注意,資本家不購買勞動者(這是奴隸制),而是在一段固定的時間內(例如每天8小時內)購買勞動者的勞動。
生產資料是各種形式的商品:直接從大自然中免費獲取的原料、汽車零部件或硅片等半成品、機器和驅動機器的能源、工廠和周邊基礎設施(道路、下水道和供水等系統,這些可能是國家免費提供或由許多資本家和其他用戶集體支付)。雖然其中一些可以公用,但大多數商品必須以代表其價值的價格在市場上購買。所以不

(圖片來源于原文)

僅必須存在貨幣體系和勞動力市場,還必須有一個完善的商品交換制度和充足的物質基礎設施以供資本使用。正是出于這個原因,馬克思堅持認為,資本只能發生在已經建立的貨幣、商品和雇傭勞動的流通體系之內。

在此循環過程中的價值發生了形態變化(就像液態水在水文循環中變成水蒸氣一樣)。資本最初是以貨幣的形式出現的。現在貨幣的形態不見了,并開始以商品——等待用來增值的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為幌子。馬克思始終緊緊把握價值觀念,并由此研究價值從貨幣形式向商品形式轉變的性質。這種形態變化會產生問題嗎?馬克思提出這個問題讓我們思考。馬克思從中看到了危機的可能性,當然也僅僅是可能性。

商品生產和剩余價值生產

一旦勞動力和生產資料被資本家成功控制,就要通過勞動過程生產出等待銷售的商品。在這里,價值變成勞動生產的新的商品形式。價值是在從實物(商品)到過程(賦予商品價值的勞動)到實物(新商品)的運動過程中產生和維持的。
勞動過程需要采用某種技術,技術特點則決定了資本家此前在市場上購買的勞動力、原材料、能源和機械的數量。簡單地說,生產投入的比例會隨著技術的變化而變化。同樣,在生產過程中勞動力的生產效率也取決于技術的發達程度。少數使用尖端技術的勞動者生產出的部件比數百名使用原始工具的工人要多得多。在落后技術下生產出來的每個部件的價值也遠低于先進技術生產的部件。

對馬克思而言,技術問題在幾乎所有經濟分析中都有重要作用。馬克思對技術的定義是廣泛而全面的。技術不僅涉及機器工具和能源系統的運行(硬件),還包括組織形式(勞動分工、合作結構以及公司形式等)和控制系統軟件、時效和運動研究、即時生產系統以及人工智能等。在競爭激烈的經濟體系中,企業對技術優勢的爭奪會產生技術和組織形式上的跨越式革新。出于這個原因(以及其他我們稍后將要研究的更多細節),資本成為世界歷史上永久性的革命力量,而生產活動的技術基礎始終在變化。
這里存在著一個馬克思重點研究的矛盾:技術越發達,生產出單位商品所需的勞動就越少。更令人頭疼的是,如果商品的總產出不足以補償個別商品的價值下降,那么總價值可能會減少。如果生產效率翻倍,那么必須生產和銷售兩倍的商品數量才能保持總價值不變。
但在物質商品生產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其他事情發生。要了解這一點,我們就必須回到勞動價值理論。勞動力的價值相當于在一定生活水平上再生產勞動力所需的商品的成本。這個值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不同,但是在給定的合同期內卻是已知的。在生產過程的某個時刻,勞動者已經創造了與勞動力價值相當的價值。同時勞動者也成功地將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到了新商品中。按馬克思的說法,在工作日中的某個時點,勞動者已經產生了相當于V(馬克思稱之為“可變資本”的勞動力價值)的價值,并將C(馬克思稱之為“不變資本”的生產資料)轉移到了新商品中。

但勞動者在過了這一時點后并未停止勞動。雇傭合同說工人應該為資本家工作10個小時。如果勞動力價值在前6個小時內就完成了,那么勞動者無償為資本家勞動的時間就是4個小時。這4個小時的免費勞動創造了馬克思所說的剩余價值(他定為M)。剩余價值是貨幣利潤的根源。困擾古典政治經濟的難題,即利潤來自哪里,就此迎刃而解。商品的總價值為C+V+M,而資本家計算的卻是C+V。
請注意這里的重要一點:生產出來的是物質商品,價值和剩余價值凝結在商品形式中。當我們尋找運動中的價值時,它只是作為工廠車間的一堆產品存在。無論我多么努力去翻找這堆產品,都不可能看到運動中的價值的跡象,唯一實現的辦法就是資本家趕緊把產品推向市場賣掉,然后將隱藏的價值轉換成貨幣形式。
但在我們跟著錢袋去市場之前,我們還需要認識到隱藏在生產環節中的事情。那里產生的不僅是新的物質商品,還有剝削勞動力的社會關系。資本主義生產具有雙重特征,它不僅需要生產物質商品,還要為資本家的利益生產剩余價值。在一天結束的時候,資本家只關心剩余價值,這些價值將被轉化為貨幣利潤。他們對生產的具體商品則漠不關心,如果市場需要毒氣,那么資本家也會生產。這時,資本流動不僅包括商品的生產,也包括以剩余價值形式存在的資本與勞動之間的階級關系的生產和再生產。雖然維持了市場上(市場公正透明)個體等價交換的表象(勞動者獲得勞動力的公允價值),但在勞動過程中資產階級卻獲得了剩余價值的增量,這些是不透明的,資本家極力掩蓋真相。從外表看,價值似乎具有自我增值的神奇能力。生產是馬克思所說的“資本增值”的神奇時刻。僵死的資本(C為不變資本)只是被轉移,而勞動力(V)是唯一可以擴

大價值的手段,勞動力具有生產馬克思所說的“絕對剩余價值”的作用。這個技術很簡單:把工作日延長,超過勞動力價值對應的時間。工作時間越長,資本產生的剩余價值就越多。

這是資本的一個重要特征,在兩百多年的歷史中充滿了關于工作日長短、每星期工作日甚至工作年限的斗爭。這種斗爭是永無止境的,根據階級力量的對比變化而反復。過去30年來,有組織的勞動斗爭在許多地方開始潰散,越來越多的人需要每周工作80個小時(兩個工作)才能求得生存。
資本每一次通過生產過程都會產生盈余,即價值增量。正是出于這個原因,資本主義的生產意味著永恒增長。這就是資本運動的螺旋形式。如果一開始投入那么多錢,到最后也只能拿回那么多錢,就不會有人去組織生產了。資本的激勵來自貨幣利潤,手段則是在生產中創造剩余價值。

(圖片來源于網絡)

貨幣形式的價值實現

在成功的市場交易過程中,商品在市場上被賣掉,價值就會變回貨幣形式。為了實現這一點,必須有相應支付能力(有效需求)支持的對商品使用價值的需求。這些條件并非自然形成。資本主義有著悠長而復雜的制造欲望和需求的歷史。此外,有效需求與我們將要談到的貨幣分配也有聯系。馬克思把這個關鍵的價值形態轉變稱為“價值實現”。但是當價值從商品轉變為貨幣形態時,這種轉換并不一定會順利進行。如果沒有人對某商品有需求或需要,那么無論該商品在生產中耗費了多少勞動時間,它都沒有價值。因此,馬克思指出,要想維持價值流動,就必須實現價值生產與價值實現之間的“矛盾統一”。要記住這一點,因為這在馬克思的思想體系中非常重要。后面我們將再次審視在這個環節發生危機的可能性。
馬克思區分了在價值實現時的兩種消費形式。第一種是他所說的“生產性消費”,就是把生產創造的使用價值作為資本投資的手段再拿去生產與銷售。資本家生產所需的所有半成品都必須由其他資本家生產,而這些商品直接流入生產過程。所以社會總有效需求中的一部分是由貨幣資本購買的生產資料構成的。資本家對這些商品的需求和需要也會隨著技術和組織創新方面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制造犁所需的商品投入與制造拖拉機所需的商品投入大不相同,而制造犁、拖拉機與制造飛機所需的材料又有天壤之別。
第二種則是最終消費,其中包括工人生存繁衍所需要的工資商品、主要由資產階級消費的奢侈品以及維持國家機器所需的產品。在最終消費中,商品完全從流通中消失,這與

生產性消費不同。《資本論》第二卷最后幾章專門研究為了維持價值流動的順暢,工資商品、奢侈品和生產資料三者必須達到的均衡狀態。如果無法找到最佳比例,那么其中一些價值將不得不被毀掉以使經濟保持均衡的增長路徑。正是在價值實現和轉化的論述中,馬克思建立了保持有效需求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推動整體資本流動的理論。

貨幣形式的價值分配

一旦價值通過市場銷售從商品轉為貨幣形式,那么這筆資金就可以分配給所有的參與者,出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他們可就其中的部分權益提出要求。

雇傭勞動

勞動者將以貨幣工資的形式獲得部分價值。階級斗爭的狀態是確定勞動力價值的因素之一。勞動力可以通過階級斗爭來提高工資和改善生活條件。相反,有組織的資產階級反擊可能會降低勞動力的價值。但如果工資商品(勞動者生存繁衍所需的商品)越來越便宜(例如通過便宜的進口或技術變革),工人在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可能會減少在價值分配中的份額。這是近來資本主義發展史的一個重要特征。普通工人在國民總收入中的份額都在下降,但從表面上看現在工人都有了手機和平板電腦(好像生活變好了)。而同時1%的最富有人口卻占有了越來越多的價值份額。馬克思盡力說明,這并不是自然法則,而是在缺乏反抗的情況下資本所追求的

的必然結果。雖然所產生的價值在資本和勞動力之間分配大體上取決于勞資雙方的組織程度,但勞動力中的個別群體卻因技能、層次和地位獲得不同薪酬,同時也可能因為性別、種族、民族、宗教和性傾向等差異而產生薪資差別。然而需要說明的是,無論何時何地,資本都會將人的技能、能力和力量當作免費商品而據為己有,蘊藏在工人階級中的知識、學識、經驗和技能都是資本所依賴的勞動力的重要屬性。

以工資形式歸勞動力所有的資金通過購買與勞動力有效需求相對應的工資商品再次返回資本的整體流通中。這種有效需求的彈性取決于工資水平和雇傭勞動的規模。然而在工資回歸流通環節時,勞動者成為買家而資本家成為賣家。因此,當工人在行使有效需求時會有一定程度的消費選擇自由。馬克思說,如果工人有吸煙的習慣,那么煙草就是工資商品!在社會發展中會形成明顯的文化習俗和生活習慣,而資本往往會利用這些特征來生產適銷產品并賺取利潤。
工資商品支撐了社會再生產。資本主義的興起造成了商品價值和剩余價值生產與社會再生產活動的割裂。資本實際上要依靠工人及其家庭的繁衍(也許會有一些來自國家的幫助)。馬克思研究資本并將社會再生產視為獨立于資本的活動領域,這一領域其實是在為資本提供免費饋贈,資本無須負責勞動者的繁衍成長,但勞動者卻以合格勞動力的狀態為資本所用。在這個社會,在生產領域內的社會關系及其社會斗爭的形式與資本增值(階級關系占主導地位)或價值實現(買賣雙方博弈)

環節有很大差異。性別、父權制、親屬關系和家庭以及性取向等問題在這一領域變得更加突出。再生產中的社會關系也會在精心組織下,通過教會、政治、教育以及各種社區組織等一整套制度安排,影響到日常的政治生活。盡管家政和護理領域也存在雇傭勞動,但在社會再生產領域,這方面的工作一般是自愿和無償的。

稅收

價值和剩余價值的一部分會以國家稅收、對其他公民社會組織(例如教會)的貢獻以及對社會機構(例如醫院學校)的慈善捐款方式被拿走。馬克思沒有對這方面展開詳細分析,但他對稅收問題也一筆帶過,這是非常令人驚訝的,因為他對古典政治經濟學批判的主要對象就是大衛·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我懷疑馬克思沒有展開論述的原因是,他想單獨著書(按《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中的計劃)來論述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馬克思的習慣就是要對稅收這樣的大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的思考,然后才落筆成文。由于馬克思對此什么都沒寫,因此這在他的理論上就成了空白。但在馬克思不同的著作里,他都將國家視為確保資本流通的積極因素和要素。例如資本主義國家保證了資本主義市場機構和治理的法律與司法基礎并承擔了許多監管功能,在勞動政策(工作日長短和工廠行為)、貨幣(造幣和法定貨幣)以及金融體系的制度框架方面確立規則。根據恩格斯整理的《資本論》第三卷的內容,馬克思對金融體系的問題尤為熱衷。國家對有效需求可施加很大的影

影響,例如國家可通過采購軍事裝備以及各種用于監控和行政管理的裝備。此外,國家還投資公共品和公用設施的建設,例如道路、港口以及供水和污水處理設施等。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國家還承擔了資助研發(主要是軍事用途)等功能。此外,國家還作為再分配機構調劑收入并為工人提供教育、醫療和住房等保障。

現在,國家活動越來越廣泛,有些甚至開始直接追求經濟的國有化,因此,現在已經有分析人士開始專門論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理論。這種資本主義與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的規則不同,而馬克思以及之前的亞當·斯密都是在自由競爭條件下探討資本運動的規律。國家參與程度及其相關稅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階級力量的對比。這也取決于人們對國家干預資本流動的優缺點的認識以及對國家在國際地緣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判斷。在大規模危機之后(如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人們往往會呼吁加強有效的國家干預。在地緣政治威脅加劇的情況下(無論是真實還是想象),軍事開支和相關費用就會明顯增加。軍工體系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因為資本流通明顯地受其影響。
稅收資金最終會用在國家支出上,而國家支出又會反過來影響對商品的需求。國家消費有助于市場上的價值實現。當資本流通遇到困難或缺乏活力時,國家刺激有效需求的策略(如凱恩斯理論所設想的)便成為現實的選項。對因利潤率太低而無法鼓勵私人投資的情況,最典型的做法是制訂各種刺激計劃,通過一系列的國家干預措施來提振經濟中的有效需求。為此,國家通常會從銀行和金融機構(最終是通過這些機構向民眾)借錢。

在其他情況下,這些資金也會直接流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再投資,但此時就是以國有經濟的形式。在20世紀60年代的英國、法國和日本等國,主要行業都屬于國有,今天中國的國有經濟依然掌控著國民經濟命脈。這些國有企業名義上獨立于政府機構,但在資本流動方面,其主要作用是生產公共品而不是賺取利潤。資本流動的很大一部分是通過國家機構進行的,如果不考慮這一點,那么對資本運動的考察就是不完整的。可惜馬克思并未將此納入他的整體理論。相反,馬克思始終在完全自由競爭的條件下考察資本運動,而把國家干預放在一邊。

不同資本類型的分配

在勞動者和國家拿走部分價值之后,剩下的那部分價值和剩余價值不管多少都會在不同類型的資本家之間分配。單個資本家是根據其預付資本的數量而不是其生產的剩余價值來獲取價值和剩余價值的份額的,原因將在下文談到。地主或房地產業主會以土地租金和房租的形式拿走部分剩余價值。知識產權的所有者也可通過許可費用和特許使用費獲得剩余價值。因此當代資本主義中“尋租”是極為重要的。商業資本家也要拿走屬于自己的那部分,銀行家和金融資本家同樣要拿,因為這些貨幣資本家在促進和推動貨幣轉化成貨幣資本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由此資本才能完成周轉并回到增值過程。上述這些資本家都會以工業資本利潤、商業資本利潤、土地租金、其他產權收益以及貨幣資本利息等形式瓜分剩余價值。

這些分配形式中的每一種都可追溯到資本流動形式興起之前的時代。在對歷史的敘述中,馬克思承認這種歷史傳承的重要性并將之稱為資本大洪水到來之前的資本形式。他對這些資本類別和權益的理解方法是相當特別的。馬克思問道,工業資本家作為商品價值和剩余價值的生產者究竟有多愿意將貨幣化的價值和剩余價值分給其他人?商人、地主和銀行家在成熟的資本主義制度下又發揮了什么不可或缺的作用呢?這最終會引向一個問題,即這些資本家通過什么政治和經濟方法來達到無恥占有本來屬于工業資本家的剩余價值,且其所得遠遠超過其本身應得的部分?資產階級內部的斗爭無處不在,馬克思在對銀行和金融的初步探討中也承認這一點。但他最重要的貢獻還是來自他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而把回答第二個問題所涉及的綜合條件和力量平衡則留給我們去研究。
然而要注意將價值分配看作剩余價值生產被動結果的錯誤傾向。馬克思的論述表明,分配并不由生產決定。金融和銀行絕不是在那里坐等貨幣形式的剩余價值按等份分配到它們手里。通過有息資本流通,金融和銀行是讓資金不斷流轉回剩余價值生產環節的活躍中介和機構。以中央銀行為首的銀行體系是創造貨幣的熔爐,但不考慮生產中的價值創造。因此金融家和銀行家不僅僅是過去價值生產的受益者,更是未來價值流通的推動者。生息資本的流通必然要求基于所有權的回報,這就為始終是一元化概念的價值運動流增添了二元性。工業資本家就承擔了這樣的雙重角色:作為剩余價值生產的組織者,他們會遵循一套規律;同時作為貨幣資本的所有者,他們也能通過預付資本獲得利息回報。他們要么從別人手里借錢來開展業務,要

么把錢借給別人收取利息。

這就為資本循環引入了所有權管理權這一日益重要的概念區分。股票持有人要求其貨幣資本取得投資回報,而管理層通過積極組織商品形式的剩余價值生產來獲得其剩余價值份額。一旦生息貨幣資本流通在資本概念中獲得獨立地位,那么資本作為價值運動的動力就會分解。股票持有人和投資者(貨幣資本家)會崛起成為新的階級,他們通過到處投資資金來獲得貨幣收益。這一階級的出現加快了貨幣向貨幣資本的轉變。沒有資本運動,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就不會增值,也就不會有貨幣資本的增長或回報。同時,這一強大和有影響力的資本部分也具有純粹貨幣取向,可以通過生產增值之外的手段輕松獲得回報。如果參與土地、財產和自然資源的投機或投資商業經營能帶來良好的貨幣回報,那么投資者就會把資本投向那里;如果購買政府債務的收益高于生產所得,那么貨幣資本就會傾向于購買國債而減少對生產的投入。
馬克思認識到這種可能性。但他傾向于認為資本最終還是會回到生產,理由是,如果所有人都投資于土地或商業活動而沒有人投資于價值生產,那么后者的回報率將飆升,此時資本就會回到馬克思認為最重要的生產環節。馬克思認為,最糟糕的情況無非就是(至少對商業資本和利息而言):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產環節的利潤率和其他部門的利潤率趨于平均。但即便如此,作為價值運動的資本也不能被看成是單股流動,而是分成各種支流,各支流還往往有不同的特征。這就像在水循環體系中,降水也有許多不同的形式。例如在近期,資本流

流向價值生產環節相對較少,而貨幣資本在其他投資回報率較高的地方(如土地和房地產投機)則相當活躍。這就導致了2007—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大部分地區的價值生產都陷入了長期停滯。

這其中矛盾的因素是,金融體系內部的債務創造成為進一步積累的持續動力。瘋狂追逐利潤就需要瘋狂舉債,但某些瘋狂舉動必須要有資本增值的配合才能延續。然而價值并不總是會像最初資本投入生產那樣回到生產增值環節,價值在運動過程中發生變化,又在變化中不斷擴展。但現在資本的擴張不僅是對剩余價值的追求,還必須償付在分配渠道中堆積的債務,這些債務本身是為了讓資本流動更為順暢。

價值運動的推動力

這里的資本流動示意圖(圖1–2)當然是經過簡化的。但這種簡化是有理由的。它描繪了資本整體流動過程中的四個基本過程:資本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剩余價值的增值過程;通過市場上的商品交換將價值轉化為貨幣形式的價值實現過程;各方對價值和剩余價值的分配過程程;將分配出去的部分資金收回來轉換為貨幣資本,從而繼續投入增值的過程。每個具體過程都在某種程度上獨立存在,但所有這些過程都整合在價值流通中。

中。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那樣,價值運動統一性中的這些具體性在構建《資本論》文本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資本論》第一卷的重點是資本增值,第二卷是關于價值實現,第三卷則主要論述各種形式的分配。

此外,《資本論》也簡要解釋了資本流動的推動力或動機。最明顯的推動力就是:資本必須增值,如果在生產增值結束后獲得的資本不能超過最初投入的資本,那么沒有任何一個理性的資本家會費心盡力去組織商品和剩余價值生產。簡而言之,追求利潤就是其動機。當然,我們可以把這歸因于人類的貪婪,但馬克思并不愿意簡單地將其當作道德缺陷。社會發展需要有人去組織生產人類所需的使用價值。由于利潤來自剩余價值生產,因此價值增值過程具有的內在激勵機制會無限持續下去,這一切的基礎就是在生產過程中對活勞動的剝削。這意味著剩余價值生產的永恒性擴張。資本生產的循環成了永遠增長和擴張的螺旋。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圖片來源于網絡)

馬克思對于價值實現過程中也存在推動力的觀點持否定態度,但并未給出足夠的理由。人們對不同使用價值的欲望和需求變化其實也會產生推動力。雖然馬克思傾向于將欲望和需求看作資本所定義的“理性消費”,但情況可能不是如此。例如,如果相當一部分人口(是工人階級還是資產階級并不重要)希望改善與自然的關系,那么導致環境惡化、物種損失以及氣候變化等現實資本主義做法可能就會出現調整,那么資本的整體流動過程可能會發生方向的改變。如果這些愿望和需求都有支付能力的支持(國家提供的新能源補貼和鼓勵措施也能發揮作用),那么環保設施和可再生能源就有可能開始取代傳統化石燃料。
馬克思沒有考慮這樣的問題,但是根據馬克思的想法構建的示意圖,卻自然而然地提出了這些問題。此外,國家可以成為資本積累的驅動力,因為國家能對軍事裝備、警察和監視技術以及各種社會控制工具的有效需求產生重大影響,更不用說對各種日常管理和治理的需求。政府的影響力是如此強大,以至于在某些歷史時期一些分析人士傾向于將凱恩斯主義當作資本積累的主要驅動力。國家對促進創新和技術變革其實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關于價值實現的政治和社會斗爭實際上比比皆是,但它們與圍繞著增值的傳統斗爭有著不同的社會結構和意義。這是因為價值實現的基本社會關系是買賣雙方的關系,而不是增值過程中的勞資關系。

價值分配領域內的社會和政治斗爭也同樣不能忽略。但如果想弄清這些問題,就必須在馬克思思考的基礎上繼續深入,因為馬克思的分析局限在這樣一個問題上:在完全的資本主義條件下為什么這些分配形式可以存在?其實應更加深入地看到地主、商人以及金融資本家是為了自身利益而形成的獨特階層,這些群體都在努力實現自身所獲價值的最大化。那么接下來一個大問題就是,地主、商人和金融家為何要把錢再投回到增值生產過程中,他們從組織生產的資本家那里分得遠超他們應得的部分,然后就此躺在那里享受不是更好嗎?既然能夠坐地收租,為何他們還要跟生產扯上關系?
這里,生息資本流動的獨特方式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創造債務,其中包括通過完全獨立于價值生產的銀行貨幣創造形式,分配環節產生了持續資本循環的強大動力。甚至可以說,償還債務跟追求利潤一樣是推動未來價值生產的重要動力。債務是對未來價值生產的要求,因此,債務可抵消未來的增值。還不起債就成了資本流動系統的一切危機源頭。

(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整體資本流通過程來看,保持系統運轉和維持運動的動力有著多重誘因,價值運動并不缺乏推動力。但這也意味著,價值運動過程中會遇到多重威脅和困難。我們將在下文中展開論述。

第二章節《資本論》介紹

積累的第一個條件,是資本家能夠賣掉自己的商品,并把由此得到的絕大部分貨幣再轉化為資本。下面假定資本是按正常的方式完成自己的流通過程的。對這一過程的詳細分析要在第二卷里進行。
生產剩余價值即直接從工人身上榨取無酬勞動并把它固定在商品上的資本家,是剩余價值的第一個占有者,但決不是剩余價值的最后所有者。以后他還必須同在整個社會生產中執行其他職能的資本家,同土地所有者等等,共同瓜分剩余價值。因此,剩余價值分為各個不同的部分。它的各部分歸不同類的人所有,并具有不同的、互相獨立的形式,如利潤、利息、商業利潤、地租等等。剩余價值的這些轉化形式要在第三卷里才來研究。
因此,我們在這里一方面假定,生產商品的資本家按照商品的價值出售商品……另一方面,我們把資本主義的生產者當作全部剩余價值的所有者,或者,不妨把他當作所有參加分贓的人的代表……
——《資本論》第一卷

如果資本循環示意圖可以合理地表達馬克思關于資本價值運動方式的設想,那么三卷《資本論》又分別論述了這張循環圖上的哪些部分?

(圖片來源于網絡)

第一卷

除前面三章的概述之外,《資本論》第一卷大部分篇幅就是在討論資本的增值過程,從貨幣轉變成資本的那一刻起一直到價值在市場上以貨幣形式實現為止。工資購買商品實現勞動力再生產以及利潤進行再投資都跟資本循環相關,但相對獨立于從貨幣到商品,再到生產過程,再從商品又回到貨幣形式的循環。整個流通過程中的一切都被認為是以“正常的方式”運行,我認為馬克思的原意是指無障礙運行。馬克思假設所有商品都能按其價值交換,這意味著價值能在市場上以貨幣形式充分實現。雖然剩余價值在流通過程中也要有分配,但馬克思假設這里的分配并不重要(除了工資與利潤之間的一般差異),由此避免了將問題復雜化。也許馬克思意義最重大和最深遠的假設是生產和交換過程中不可撼動的私有產權。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馬克思做出了市場完全競爭的假設。他接受了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理論,盡管他堅持認為看不見的手是勞動力的手而不是資本的手。馬克思為何做出這樣的假設是很有意思的問題。我的猜想是,馬克思寫《資本論》的主要意圖是要打破當時政治經濟學家對正在推廣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烏托邦幻想。馬克思想要說明,市場自由不會產生對所有人都有利的結果,亞當·斯密和其他政治經濟學者的假定是錯誤的。相反,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只會造成無產階級赤貧而資產階級暴富的不公平社會。
在完成了這些假設之后,馬克思就開始著手分析資本增值過程中的奧秘。首先,他研究了在自由市場平等交換條件下,資本增值過程中對活勞動的剝削。資本家支付給勞動者勞動力報酬,然后利用他們來生產出要比勞動力出賣勞動時間獲得的報酬更多的價值。

資本家對市場份額的競爭將簡單的再生產循環轉化為永遠為積累而積累的螺旋形式。最后,馬克思確立了他所謂的“資本主義積累一般規律”的兩個動態模式,第一個模式假定技術條件不變,而第二個模式則考慮了技術變革。模式中關注的重點始終是勞動力。在第二個模式中,我們可看到為何資本始終無法擺脫其本性,即無論在生產過程內外都使得勞動者貧困化(在前文已經論述)。這導致產生了大量失業和就業不足的勞動力后備軍,勞動者力量被削弱。同時也證實了資本通過對活勞動的不斷剝削來最大限度地提高剩余價值生產能力的結論。結論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剩余價值生產和勞動剝削發生在生產過程中,而不是在市場交換環節。隨后馬克思區分了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理論解釋了因為資本主義競爭所推動的資本主義內在的技術和組織活力。生產率的提高降低了勞動者再生產所需的商品價值。這意味著勞動力價值下降(假設生活水平不變),由此就給資本家留出了更多的剩余價值。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資本主義體系內部,一切提高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方法都是靠犧牲工人個人來實現的;一切發展生產的手段都變成統治和剝削生產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發展,成為局部的人,把工人貶低為機器的附屬品,使工人受勞動的折磨,從而使勞動失去內容,并且隨著科學作為獨立的力量被并入勞動過程而使勞動過程的智力與工人相異化;這些手段使工人的勞動條件變得惡劣,使工人在勞動過程中屈服于最卑鄙的可惡的專制,把工人的生活時間變成勞動時間,并且把工人的妻子兒女都拋到資本的札格納特車輪下。但是,一切生產剩余價值的方法同時就是積累的方法,而積累的每一次擴大又反過來成為發展這些方法的手段。由此可見,不管工人的報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狀況必然隨著資本的積累而日趨惡化。最后,使相對過剩人口或產業后備軍同積累的規模和能力始終保持平衡的規律把工人釘在資本上,比赫斐斯塔司的楔子把普羅米修斯釘在巖石上釘得還要牢。這一規律制約著同資本積累相適應的貧困積累。因此,在一極是財富的積累,同時在另一極,即在把自己的產品作為資本來生產的階級方面,是貧困、勞動折磨、受奴役、無知、粗野和道德墮落的積累。

關于這個結論可以說明兩點。首先,馬克思在這里揭露了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反烏托邦后果。毫無疑問,從工業化時代的英國到當代的孟加拉國或中國深圳的工廠,資本主義和勞動階級的歷史都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馬克思所描述的剝削條件總是反復出現,而過去40年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所采取的自由市場政策更是產生了越來越大的階級不平等。但也有充分證據表明,情況并非全然如此,在資本體系中也確實出現了勞資關系改善、勞動階級獲得救贖的現象。例如世界許多地方的勞動者的預期壽命都出現上升而不是下降。世界上至少有一些地方的一般勞動者的生活方式并不全是厄運和凄慘,在某些地方,他們甚至迷失在補償性消費主義的迷霧中。
馬克思在第一卷中的結論完全取決于他所設定的假設。在任何建模練習中,只要改變假設就會改變結果。第一卷從價值運動的角度提供了整體性觀點,這是極其寶貴的,但并不充分。

(圖片來源于網絡)

第二卷

在第二卷中,馬克思希望研究資本進入市場期間和之后的資本循環。這延續了第一卷中對價值運動的闡述。價值從商品形式轉變到貨幣形式是關鍵的一步,只有當價值和剩余價值以貨幣形式實現時,價值生產的實際成果才能被看到和被衡量。只有到了這一步,我們才能有實質的證據表明剩余價值被生產了出來。
第二卷從價值實現及其后續流通的角度提供了資本整體循環的視角。馬克思在某些假設下來研究資本循環。首先他假定技術不變。他完全略過了第一卷中對技術變革的深入研究。“因此,這里不但假定商品是按照它們的價值出售的,而且假定這種出售是在不變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也把在循環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價值變動撇開不說。”但如果假定價值生產率無關緊要,似乎是不切實際的,所以馬克思一開始強調說這只是為了方便起見,他后來說,“就價值的革命而言,什么也沒有改變”。
其次,他忽略了除工資和利潤總額外價值分配的情況(如第一卷),這部分馬克思留到了第三卷再加以說明。最后一個假設尤為難以把握,因為馬克思在第二卷中反復說明,不同周轉時間和固定資本投資能通過信用制度來解決。但他在第二卷中未對這樣的解決方法進行闡述,因為他尚未提出利息和金融理論。鑒于馬克思對價值實現問題的興趣,他最令人詫異的假設是所有商品都按價值交易。這是他在第一卷中的假設,因此在第二卷中依然看到這樣的假設是令人驚訝的。但在第二卷中,該假設卻有非常不

同的作用。他從一切都處于均衡狀態的假定出發,然后倒推回去,論述需要怎樣的條件才能達到最后的均衡狀態。他在第二卷最后部分的再生產圖被普遍認為是經濟模型的前身,半個多世紀后成為宏觀經濟學的基礎。這些圖用數學的方法顯示了:要想維持供求平衡,就必須在勞動力的工資商品生產、資本家的投資商品生產和資本家的奢侈品生產之間維持相應比例。

但這一重大甚至偉大的理論建樹也不能掩蓋其所依據的假設導致的局限。有趣的是,這些模型中都引入了小部分技術變革,但僅僅是實現平衡增長所必需的技術變革。隨后的研究表明,確實存在技術演進路徑可以確保這些再生產模式的均衡增長,但第一卷中確定的支持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競爭過程必然要限于此路徑,因此各部分比例失調所引發的危機是極有可能發生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
這些限定的假定條件并不是讀通第二卷的唯一障礙。最令人頭疼的還是分析的不完整性。恩格斯加在第二卷中的許多材料都是零散的,有些不過是暫時的想法而不是成熟的理論。他們并沒有以價值實現并轉化為貨幣形式的角度就資本循環做出明確的解釋,因此還需要通過馬克思的其他文本來重建馬克思的思想,例如《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中就有許多初步想法可與第二卷中的論點相印證。但初步想法和初步想法加在一起不一定會產生一個明確結論。最多我們只能猜測,如果第二卷得以完成,那將會是什么情況。但與其去猜測馬克思的論述中缺失了什么結論,不如去分析如果放棄馬克思的假設將會發生什么。

第二卷一開始就將資本循環分解成生產、商品和貨幣資本三個循環圈,盡管馬克思又以“工業資本”籠統稱之。單個工業資本家需要扮演生產者、商人和貨幣管理者這三個有時會有沖突的角色。這預示著《第三卷》將把資本分為不同派別(生產商、商人和金融家)。馬克思分析的主要內容表明,貨幣形式的價值實現的條件取決于資本是否成功實現了價值和商品生產。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的再生產也是如此。這些環節相互依賴、相互關聯,但又相互獨立。工業資本家必須在流通過程中處理所有三個環節。雖然馬克思沒有明確說,但是確實有很多資本家在組織生產方面是天才,但是在貨幣管理和市場營銷方面卻一塌糊涂。
第二卷的前面四章強調了資本必須不斷運動,通過生產過程的增值和市場環節的價值實現然后以貨幣資本形式再投資。技術和組織革命則可能會破壞這種運動,這可能是馬克思將創新擱置一邊而假定技術不變的原因。當技術變革對這種資本連續運動產生強大和不可預知的破壞時,將很難甚至無法研究生產和流通的連續性條件。馬克思分析的總體思路是將資本流分解為三個具有不同特征的支流(類似于水文循環中不同形式的降水)。例如,一般而言,貨幣的可移動性總是要好過商品,而商品的可移動性又要好過生產。這一點對于了解經濟金融化在全球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馬克思把貨幣稱為資本的“蝴蝶”形態(它輕松自在并可停留在任何想停留的地方)。按照這一隱喻,我們可將商品視為毛蟲,生產則為繭。
第二卷的其余部分則是關于價值在市場中的流通和實現,重點關注的是不同周轉時間和固定資本循環所帶來的問題。馬克思在論述中頻繁地提到信用制度的必要性,但有關信用制度的部分留到了第三卷。這一部分介紹了不同工作周期(例如制造汽車和制造鞋子所需要的時間)、不同流通時間(產品在被賣掉之前在

市場中停留的平均時間)的資本,以及對使用資本的平均周轉時間的總體測量。資本主義競爭總是強調速度,加快周轉時間,大量創新都是為了這個目的。整體利潤會因為周轉加速而增長。在生產和營銷環節對速度的追求會產生巨大的溢出效應,并從根本上改變日常生活節奏。生產的加快在某種程度上要求消費也相應加快(由此時尚和過時就有了重大差別)。與此同時,更多地依賴固定資本投資來促進生產力的提高也會減緩某些投資的周轉時間,對于環境建設的投資尤其如此。雖然固定資本和基礎設施投資的資本周轉時間放緩,但這是為了推動其他資本周轉的加速。在這方面,通過信用制度把冗余資金用在新建、維護和更新長期和大型固定資本投資項目上,就變得極其關鍵。馬克思在第三卷中論述了該問題。

(圖片來源于網絡)

第二卷很難形成一個統一的結論。如果第二卷的論述有一個主題,那就是資本循環始終有不斷加速的動力,但也跟第一卷中的結論有了明顯的區別: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的矛盾:工人作為商品的買者,對于市場來說是重要的。但是作為他們的商品——勞動力——的賣者,資本主義社會的趨勢是把它的價格限制在最低限度。——還有一個矛盾:資本主義生產全力擴張的時期,通常就是生產過剩的時期。因為生產能力決不能使用到這個程度,以致它不僅能夠生產更多的價值,而且還能把它實現。商品的出售,商品資本的實現,從而剩余價值的實現,不是受一般社會的消費需求的限制,而是受大多數人總是處于貧困狀態,而且必然總是處于貧困狀態的那種社會的消費需求的限制。

工人階級的有效需求有保持市場平衡的作用,但正如第一卷中的分析,工人階級的有效需求永遠處于被威脅之中。然而該問題很難引入馬克思主義理論,因為這也是凱恩斯的關切之一,在談論到需求不足的問題時,馬上就會有人說是將凱恩斯主義植入了馬克思主義,但其實應該是馬克思影響到了凱恩斯。但在此我們解釋了為什么么工薪階層的命運只能是迷失在補償性消費主義的迷霧中,因為這正是資本維持其市場的途徑。但與第一卷中的情況相似,這一暫定結論也取決于假設。然而不管怎么解釋,第二卷中關于這個問題的結論都與第一卷相左。第一卷中提到工人面臨工資被不斷降低的壓力,但第二卷中又強調需要工人的有效需求來穩定經濟。這表明了價值運動循環中的矛盾和不穩定性。過去40年來,在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下,工人有效需求的力量日漸削弱,這導致了當今資本主義世界許多地區都開始出現經濟停滯。

第三卷

第三卷的重點內容是分配。恩格斯也加入了一些其他重要材料,例如關于競爭以及對所謂土地、勞動和資本“三位一體”批評的章節,因為這些本身很有趣,但大部分文本都是關于不同的利潤分配形式及其后果。為了論述需要,它把在前兩卷中分析的資本的增值和價值的實現問題放在一邊,產生相對剩余價值以及形成產業后備軍的技術和組織變革也被擱在一邊。如同前兩卷那樣,馬克思在這一卷中的分析方法是深入剖析價值循環的某階段并假定循環過程的條件保持不變。正如本章最開始的導語所示,馬克思對此相當明確。銘記這一點后,我們就可考慮價值和剩余價值在支付給工人工資和稅金之后如何在不同資本家之間分配。

在單個資本家之間的價值分配

單個資本家受市場力量的推動在競爭中追求利潤最大化,因此利潤率會趨于平均。這就產生了特別的分配效應。創造的總剩余價值在分配給單個資本家時不是按照其生產的剩余價值而是其預付的資本,馬克思風趣地將其稱為“資本主義的共產主義”,因為剩余價值在單個資本家之間的分配原則不再是根據資本家雇傭的勞動力數量,而是資本家預付的資本。發生這種變化的技術原因太復雜,在此無須贅述。但這產生了一個重要的結果:剩余價值的再分配有利于雇傭較少勞動力的資本密集型產業,卻懲罰了那些生產出許多剩余價值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沒有任何補貼的情況下,剩余價值生產(勞動者就業)的基礎會逐漸削弱。

>

如果每個勞動者的剩余價值榨取率和勞動力總規模保持不變,那么可用于分配的剩余價值總額就會下降,利潤率也會隨之下降。這就是資本運動規律中的一個重大矛盾。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單個資本家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會威脅到整個資產階級群體的再生產。這并不是因為單個資本家愚蠢、貪婪或瘋狂,而是因為他們是受市場看不見的手的推動,追求利潤最大化而不是剩余價值生產的最大化。換言之,單個資本家的剩余價值分配規律與剩余價值的生產規律相抵觸。這種矛盾就制造了危機爆發的可能性。
對馬克思而言,或許更重要的是,利潤率平均化“完全掩蓋和神秘化了剩余價值的真正起源”。不僅資本家本身無法看到資本的內核,甚至想要分析資本的經濟學家也被蒙蔽了。在競爭中一切都以顛倒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最終建立起的經濟關系架構,因其表面可見并客觀存在,所以這種關系的所有人和代理人努力去理解它們——與它們的內在架構完全不同,這種內在架構是本質且隱藏的。馬克思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找出這個潛藏著的神秘內在架構。

工業資本家

>

為獲得商品剩余價值而雇傭勞動力的資本家應具有獲得為自己生產的剩余價值的優勢,但利潤率的平均化讓他們只能根據預付資本的數額和稅務人員從他們身上抽走的脂油的多少來獲得不等的剩余價值。這些資本家必須將部分價值和剩余價值以商業利潤、地租以及利息的方式分配給商業資本家、地主和金融資本家。馬克思所謂的工業資本家絕對不是擁有剩余價值的特權者,相反,馬克思認為

工業資本家往往要在滿足其他人的分配需求之后才能拿到剩余的部分。

商業資本家

>

資本如果失去運動就會貶值。將產品推向市場并實現銷售需要耗費時間,而時間就是金錢。因此,工業資本家往往傾向于立即將商品交給商人。商業資本家則以有效和低成本的方式組織銷售(在此過程中也存在對勞動力的剝削)。倉庫百貨公司和配送服務(現在則是越來越多的在線銷售)產生了營銷規模經濟。商業資本家還擅長運用營銷策略和說服技巧(例如廣告)來影響人們的需求和消費欲望。因此,工業資本家通常有強烈的動機在商品價值實現前按折扣將商品轉移給商業資本家。在馬克思的模型中,這一折扣就是商業資本家利潤的來源。商業大體上不創造價值(除了運輸等環節之外),它的主要作用是將工業資本已經生產的價值更加有效、迅速和安全地實現和變成貨幣。

地主和地租

>

土地是重要的生產要素,通過土地的私有化來系統地排除勞動力對土地的所有權,這對于勞動力的再生產至關重要。只有這樣,工人才必須依靠出賣勞動力求得生存。當美國東海岸勞動力短缺導致工資迅速上漲時,美國就對外來勞工移民開放邊境,但當有充足的移民流入后,美國就再次加強了邊境控制。這意味著,未經耕種的土地即便沒有價值也可以成為商品,按照一定的價格進行交易。土地沒有耕種只是因為暫時缺乏勞動力。這就提出了如何理解和分析資本在土地市場循環的問題。

相對于其他形式的經濟活動,土地上的資本主義生產者之間的競爭優勢會因為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存在明顯的差異。這些差異(馬克思通過對他所謂的級差租金的詳細調查而進行了研究)可首先歸因于自然條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差異更多的是來自對土地和不動產的投資(最終目標是城市建筑)。同樣重要的還有通過對交通和通信的投資和創新而帶來的空間關系的革命。位置優勢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位置偏遠、商業價值較低的土地可能會因為鐵路或高速公路的修建而驟然升值。
從這些差異優勢中提取租金的土地和不動產所有者對一般資本給出了信號:他們為其土地上的工業(農業)資本家的完全競爭提供了均等條件。如果農業資本家甲由于占有優越地理位置或比較肥沃的土地而始終獲得比農業資本家乙要多的利潤,那么資本主義競爭的驅動力就會永久失效,資本運動也會受損。資本實際上是在向地主提供一個補償性支付,作為其將勞動力排除在土地之外以及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的不規則空間內創造完全競爭條件的報酬。
馬克思主要關注土地不動產和地租的獨特的資本主義形式。然而馬克思在他對歷史的描述中完全承認,在資本主義之前的各種情況中,土地所有權和地租代表著完全不同的社會關系,即便在資本主義發展多年之后,封建土地制度也依然殘存。在英國,教會、皇室和若干貴族仍然擁有大量土地。馬克思想說的是,如果沒有獨特的資本主義地租形式,那么資本主義是無法運行的。但馬克思沒有想到的是,資本主義結構的演變中也會產生新的資本主義地租形式,而尋租可能遠遠超出一個成熟的資本主義體系運

行所必需的程度以及政治上可接受的程度。對土地市場以及自然資源(石油)的投機已經司空見慣,現在資本家更是在通過知識產權來尋租。這是馬克思當初沒有預料到的情況,但現代研究者必須加以分析。同樣,商業資本也已經遠遠超出了馬克思當初所認為的僅為工業資本正常運轉服務的范疇,而無論是土地、不動產還是在各類資產市場上,資產所有者都在無所不用其極地擴大尋租和投機。

銀行和金融機構

>

這是資本分配中最復雜和最有爭議的環節。如何理解這個環節,對于了解資本的整體循環具有重要意義。近來這一領域備受重視,因為似乎經濟金融化對資本流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馬克思對此有大量論述,但并沒有形成確切的結論,比如如何將他所看到的行為(如金融投機和有息資本的流通)融入“資本就是價值運動”的概念中。他的某些發現對其一般理論構成了嚴重挑戰,這也是我們要關注的問題。
工業資本家(及其他資本家)關注銀行和金融,其中有很多原因。一種特定商品的生產需要有投入和產出的銜接,這意味著投入和產出周期完全不同的行業需要通過談判來協調。棉紡織業每天需要棉花供應,但棉花作物每年只產出一次(世界市場的優勢在于不同地區有許多供應商,其棉花收獲時間不同,因此有助于供應的改善)。

棉花生產商每年收獲一次農作物,只有收獲的時候才能獲得現金,卻要維持一整年的生活。如果沒有銀行的幫

助,棉花生產商將不得不囤積現金,把錢壓在床墊下,每天取出一點維持開銷,直到下一年收獲季節的來臨。同時,有人必須囤積棉花作為商品,每天向工廠供應以滿足生產。對于馬克思來說,所有以貨幣或商品形式囤積的價值都是僵死或貶值的資本,因為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這樣的價值都是閑置的。

當考慮固定資本循環時,這一問題變得更加突出。機器購置費用很高但可使用數年。機器的原始價值可以通過折舊來回收,但在其使用壽命結結束時,機器需要更換。資本家每年必須節省(囤積)足夠的錢來購買替代品,結果就是資本家的保險箱里囤積了大量僵死和貶值的閑置資本。這些囤積資本的安全性會是問題,因為劫匪無處不在。資本主義的銀行和信用制度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資本家可以安全地(至少希望是)將他們囤積的剩余資金放在銀行中以換取利息,銀行則可以以稍高的利率向其他人借出這些資金。或者,工業資本家也可

可以預付資金購買機器,然后從每年的生產中拿出部分利潤償還貸款。不管如何,僵死和貶值的資本重新恢復活力并參與了循環。簡單來說,隨著資本價值鏈和勞動分工變得越來越復雜,資本家需要越來越多地依靠龐大的固定資本(對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的資本要求更不用說了),所以對成熟的信用和金融體系的需求也會不斷增長。因為如果不這樣,資本循環的整個過程中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資本囤積起來,以應對大量固定資本開支之需。

同理,租金遮蓋了投資活動在地理和空間方面的差異化問題,因此信用制度也可被用來處理生產組織所涉及的時間差異性問題。在資本主義生產的日常組織中,信用制度可將其中牽涉的無限多樣的時間差異性減少到一個單一變量:利息。當然,這個變量取決于資金供求條件,不僅關乎資本也關乎其他一切(包括私人消費和業主貸款)。信用體系將資本主義體系內的資本流動提升到了全新的層次。地租的前提是:土地是無價值但有價格的商品;同理,信用制度的前提是:資金是具有價格的商品。結果就是代表價值或作為價值表現形式的貨幣具有價值,這顯然是荒謬的。但資金確實有價格,那就是利息。
銀行和金融具有多重作用。它們隨時隨地吸收資金,然后將資金轉換成貨幣資本借給任何有意追求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的人。作為中介,銀行和金融機構扮演了一個“資產階級的共同資本”的角色,從低利潤經濟部門中吸取資金然后重新配置到利潤率較高的經濟部門,在加快利潤率均等化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銀行和金融機

(圖片來源于網絡)

機構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獨立于價值產出增長的貨幣創造。金融體系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以及內在的貨幣創造權可歸入資本作為價值運動方式的整體循環過程中,但金融勢必會對整個循環過程產生重大的影響。

銀行和金融機構把資金作為商品而不從事價值生產。它們借錢給利潤率更高的部門而不在乎這些部門是否從事實際生產活動:如果土地投機有高額利潤,那么銀行就會把錢借給從事土地和不動產買賣的行業(2001—2007年的美國就是這樣)。“在這里,資本的拜物教形態和資本拜物教的觀念已經完成。”馬克思的意思是,金融體系必然會對不同分配領域的資金和利潤信號做出反應,從而使資本主義的活動偏離價值創造并進入非生產性渠道。銀行可以把錢借給其他銀行、房地產公司、商業資本家、消費者(無論是工人階級還是資產階級)甚至國家(現在各國都是債臺高筑)。
結果就是馬克思所說的“虛構資本”盛行的世界。銀行利用杠桿貸出遠遠超過其資本規模的貸款。他們的貸款規模可能是存款規模的3倍,在“非理性繁榮”時期甚至可達30倍。這種貨幣創造遠遠超過了當前資本增值和價值實現所需。這種貨幣創造采用的是債務形式,而債務是對未來價值生產的索取。債務的累積要么在未來價值生產中清償,要么在危機中貶值。所有資本主義生產都是投機性的,但在金融體系中,投機成為超級拜物教。

馬克思說,金融家具有“騙子和先知”的混合特征。虛構資本或許能在未來某個時期通過增值和價值實現變成現實資本,或許不能。中央銀行則處在全球金融和貨幣體系的頂點,擁有似乎無限的貨幣創造力而不論價值生產的實際狀況如何,這與資本流通和積累理論以及價值需求和實現理論是否相符呢?信用和債務在資本主義之前就普遍存在,但馬克思感興趣的是信用工具在資本循環中的獨特作用,正如馬克思對商人和地主的興趣那樣。資本主義的興起使得債務和信用的內容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大衛·格雷伯在其有關債務史的描述中所忽略的革命)。在馬克思所處的時代,這種獨特形式正在不斷發展和演變,股份公司和新的信用工具不斷問世。而在我們所處的時代,銀行和金融領域的創新更是邁入了全新階段。如此前所述,如果將分配視為資本循環過程的被動終點,那將是嚴重的錯誤。貨幣形式的分配是資本運動中獨特的轉折階段。但這與價值實現有何關系呢?對此很難有確切的答案,但馬克思的研究至少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循其軌跡我們至少可得出初步的結論。

生息資本的循環

第三卷實際上確認了一個貨幣如何參與資本增值和價值實現過程的框架。銀行和金融體系在信用創造上的自主權(中央銀行處于頂點)釋放出大量生息資本流入循環系統,但這并不意味著生息資本必然會流入價值生產。生息資本可能會是消費信用的形式,或是對商業資本家、地主和房地產投機商的貸款,甚至資

資助政府打仗或流入外國勢力。生息資本參與剩余價值的分配不是憑借其對生產的貢獻,而是純粹的產權。這種權利是以擁有作為商品的貨幣的所有權為基礎,而貨幣的使用價值就是可以用來賺更多的錢。

這里引入了一個新維度來展示流通的圖景。馬克思在第二卷中是將貨幣資本的循環看作一種獨特形式。當工業資本家實現貨幣形式的價值時,就擁有了一種可以產生利息的商品。資本家在這里有兩個選擇,他們可以投資于擴大再生產,也可以把錢放在貨幣市場上來賺錢。為了能持續經營,工業資本家的利潤率必須超過銀行的利率,否則,組織生產就沒有經濟意義。經過工業資本家之手的資本實際上分為兩種:資本家作為貨幣持有人對持有的資金收取利息,或作為生產者通過投入生產剝削工人來產生利潤。資本家可以選擇把自己的資本作為生息資本借出去或當作生產性資本來生產價值。工業資本家可借入他們需要的資金來進行生產并支付利息,同時將剩余的利潤留給自己。馬克思將此視為資本主義金融維持資產階級權利和合法性的唯一美德。它抵消了繼承財富的力量并讓進取的企業家和創業者有機會打破阻礙其上升的階級障礙。資產階級的政治和心理實力通過這些新元素的注入得到了增強。

《資本論》的當代價值

孟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第二章

《光明日報》
2018年06月05日 15版

【學理論 悟原理】

(圖片來源于網絡)

僅供內部學習培訓使用,請勿外傳,請勿用作商業用途。

按語:《資本論》提出,在產業革命和機器大工業崛起之后,以生產力進步為前提的相對剩余價值生產便成為居于主導地位的生產剩余價值的方法。這意味著,剩余價值的增長是和生產力進步攜手并進、合二為一的過程。在這里,馬克思不僅論證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合理性,而且也對市場經濟一般所具有的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動態效率提出了系統化的說明。和西方經濟學不同的是,《資本論》不僅試圖解釋市場經濟的效率,而且在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基礎上,解釋了市場經濟的內在矛盾和由這些矛盾造成危機的趨勢。因此,《資本論》的思想既有助于理解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有助于認識如何更好地發揮政府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資本論》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資本論》解釋了市場經濟的動態效率及其歷史合理性

恩格斯在回顧和總結馬克思的理論時提出,馬克思畢生有兩大貢獻,一是提出了唯物史觀,二是發現了剩余價值論。馬克思的這兩大貢獻是一個有機整體,這種整體性或內在聯系具體地體現在其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理論上。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理論的首要任務,是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上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動態效率提出一個解釋。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是通過縮減勞動力價值實現的,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前提是通過提高生產率降低消費品的單位價值量。依照馬克思的論述,全社會生產率的普遍提高,是以個別部門的先進企業率先實現生產率進步為前提的,這些先進企業為此將取得超額利潤,并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部門內的其他企業迫于壓力,也會采納同樣先進的技術。這一過程若普及開來,就會造成全社會所有部門的產品尤其是消費品的單位價值量下降,從而削減勞動力價值,提高整個社會的剩余價值率。
當馬克思提出生產剩余價值的主要方法不是絕對剩余價值生產,而是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時,他事實上強調了這樣一點:在產業革命后形成的新興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剩余的增長和生產力進步在很大程度上是互為前提、合二為一的過程。這樣一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就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這樣的經濟制度,它作為“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重要的關系”,勢將“摧毀一切阻礙發展生產力、擴大需要、使生產多樣化、利用和交換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依照馬克思的這一理論,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效率主要體現于接納技術創新的能力,而不是新古典經濟學所注重的資源配置的靜態效率。

需要強調的是,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理論的這個解釋,不僅適用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而且適用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它實際上是對市場經濟在發展生產力、解放生產力上的作用的解釋。這是因為,第一,相對剩余價值生產以企業間的充分競爭為前提,公有制企業完全可以和私有制企業一樣,富有成效地參與這種競爭;第二,在相對剩余價值生產中,企業不以過度剝削為手段獲取剩余價值,而是將剩余價值的增長建立在技術進步的基礎上,這一點和公有制企業的目標模式是一致的;第三,剩余價值的階級屬性一方面取決于其歸誰所有,另一方面要看其如何被利用。只要能將剩余價值盡可能地轉用于生產性投資和創新,就為在市場經濟中實現按勞分配創造了條件。
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理論在馬克思經濟學中居于極端重要的地位,它事實上是馬克思經濟學的核心。在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基礎上,派生出一系列充滿張力的社會經濟過程和現象,在分析這些問題時,馬克思提出了他所謂“資本的偉大的文明作用”的見解。首先,相對剩余價值生產包含著工人實際工資提高的趨勢。由于消費品的單位價值量因生產率提高而普遍下降,在貨幣工資率沒有隨之等比例下降時,造成了實際工資率增長的可能性。這樣一來,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理論就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于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原理,因為它從資本家個人追求剩余價值的貪欲出發,最終達到了促進社會生產力進步、提高工人的實際工資以及提高全社會剩余價值率的結果,也就是說,最終提升了全社會的利益。不過,我們在此也不應無限夸大這種類比,正如下一節還要提及的,在馬克思那里,剩余價值最大化和生產率進步雖然最初是并行不悖的,但最終

資本積累的內在矛盾(剩余價值生產和剩余價值實現的矛盾),為危機的形成鋪就道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又指出了“看不見的手”原理或市場的自我調節的根本局限。其次,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機制要求將增長建立在科學技術創新的基礎上。馬克思寫道:“于是,就要探索整個自然界,以便發現物的新的有用屬性;普遍地交換各種不同氣候條件下的產品和各種不同國家的產品;釆用新的方式(人工的)加工自然物,以便賦予它們以新的使用價值;要從一切方面去探索地球,以便發現新的有用物體和原有物體的新的使用屬性,如原有物體作為原料等等的新的屬性;因此,要把自然科學發展到它的頂點。”正是在此意義上,馬克思提出了科學知識“變成了直接的生產力”的觀點。這些觀點是鄧小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論斷的先驅。最后,相對剩余價值生產必然造成再生產勞動力價值的必要勞動時間遞減、剩余勞動時間不斷增長的趨勢。在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條件下,“生產某種物品的必要勞動量會縮減到最低限度,但只是為了在最大限度的這類物品中實現最大限度的剩余勞動。第一個方面所以重要,是因為資本在這里——完全是無意地——使人的勞動,使力量的支出縮減到最低限度。這將有利于解放了的勞動,也是使勞動獲得解放的條件。”由此就引申出一個重要觀點,即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發展為生產的自動化鋪就了道路——“勞動的社會將科學地對待自己的不斷發展的再生產過程,對待自己的越來越豐富的再生產過程,從而,人不再從事那種可以讓物來替人從事的勞動——一旦到了那樣的時候,資本的歷史使命就完成了。”

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三重條件與馬克思對市場經濟的病理學分析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能在多大程度上將剩余價值的增長和生產力進步結合在一起,從而證實自己的歷史合理性,取決于一系列條件,這些條件涉及積累自身的環境(利潤率是其主要表征)、與積累和競爭相關聯的制度因素以及科學技術知識存量的增長。筆者將這些條件分別稱為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經濟條件、制度條件和技術條件。當這些條件不能匹配的時候,剩余價值往往難以充分用于積累,生產力的發展也就受到阻礙。
科學知識存量的增長是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源泉。但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技術前提,不是泛泛地來自一切科學,而要受到一場技術革命帶來的技術軌跡的約束;技術革命以及相應的技術—經濟范式有其自己的生命周期,在其生命周期的前期和晚期,技術進步的性質和投資于創新的機會存在明顯的區別。這些現象對處于不同時期的資本積累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而言會產生實質性影響。
與競爭和積累相關的產權、投資、金融等各項制度,對相對剩余價值生產也起到促進或妨礙的約束作用。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實現取決于企業之間開展競爭的程度,在馬克思所處的時代,這種競爭的壓力是如此巨大,資本家為此必須盡可能地將剩余價值用于生產性投資。美國歷史學家布倫納在比較資本主義和前資本主義經濟時正確地指出:“資本主義唯獨在西歐得到成功的發展,這是由階級制度、產權制度、剩余榨取制度決定的,在這種制度下,剩余榨取者為了增加剩余而被迫采用的方法,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盡管并不完美——與發展生產力的需要相適

應。把資本主義與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區別開來的,在于資本主義要求那些控制了生產的人主要通過增加所謂相對的、而非只是絕對的剩余勞動,來提高他們的‘利潤’(剩余)。”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剩余價值轉化為生產性投資和創新會因各種制度的存在受到消極的影響。一個突出的例子是所謂金融化。發達資本主義經濟的金融化是一種制度現象,它首先意味著,在金融資產部門存在著具有租金性質的超額利潤,它吸引了在實體經濟部門的過剩資本;其次,它意味著經濟增長日益依賴于從股票到房地產部門的金融資產泡沫的發展,這給整個經濟的健康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再次,它還意味著勞動力再生產的金融化,在醫療、養老和教育等各類項目上,勞動力再生產都變得高度依賴于金融資本和資本市場。資本積累的金融化使剩余的獲取脫離了生產,甚至以榨取勞動力價值作為利潤的新的來源,從而在根本上破壞了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實現機制。
相對剩余價值生產還受到資本積累的基本矛盾所決定的積累環境——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經濟條件——的制約。《資本論》分別從兩條路線討論了這個問題。在第一條路線上,馬克思指出,技術進步在長期內推動了資本—勞動比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從而帶來一般利潤率的下降趨勢。在第二條路線上,馬克思分析了資本積累基本矛盾。這一矛盾在中短期等各種時間框架內都適用。馬克思將資本積累的基本矛盾界定為剩余價值生產和剩余價值實現的矛盾。從長期來看,資本積累基本矛盾的惡化和資本

有機構成提高帶來的利潤率下降有關,但在較短的時間框架內,因投資和消費不足引起的產品實現困難就足以解釋這一矛盾的惡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排除壟斷和對落后國家的貿易,那么產品創新——也就是創造一種新的稀缺——就是擺脫這一困境的最佳出路。

最后還可指出的是,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理論不僅是解釋成熟或發達市場經濟的理論,同時也是發展經濟學的理論基礎。發展中國家能否實現現代化的關鍵,就是要設法保證這里所講的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三重條件,從而推動剩余轉化為生產性投資。如果不能兌現這三重條件,剩余轉向金融資產泡沫和奢侈性消費,生產力就無從得到發展,市場經濟也無法表現出動態效率。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所面臨的這三重條件的約束,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下是難以克服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憑借黨的領導和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可以更好地發揮國家的作用,在調節奢侈性消費的同時,確保全社會剩余轉向生產性投資和創新,最終實現符合社會主義原則的按勞分配。

《資本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資本論》的深遠意義首先在于,它提供了一個關于市場經濟動態效率的理論,依據這一理論,只要具備相應的條件,市場經濟的運作將服從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邏輯,生產力也將得到巨大的發展。其次,《資本論》對市場經濟的病理學分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市場失靈理論,這為理解國家的作用、進而為構建一個國家的經濟理論作了必要的鋪墊。在此意義上,《資本論》不僅有助于我們理解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而且有助于認識如何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圖片來源于網絡)

《資本論》中關于未來社會

程恩富

第三章

經濟發展的原則和思想

////////////////////////

程恩富,漢族 。1950年7月6日出生于上海,獲經濟學碩士學位。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首席教授, 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海派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部級跨世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兼任中國《資本論》研究會、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中國社會主義經濟規律系統研究會、中國高等財經院校政治經濟學研究會和上海市經濟學會5個重要學會的副會長,教育部中青年理論經濟學研究組組長,中國海派經濟論壇主席,上海市社聯常委,上海市委理論創新咨詢專家,并任俄羅斯彼得堡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黑龍江大學、安徽財貿學院等兼職教授和研究員。
程恩富主要從事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理論、文化經濟學、消費經濟學的教學和研究。曾在《中國社會科學》、《人民日報》、《經濟學動態》、《香港大公報》等海內外報刊發表370多篇文章。獨著和合編26本書。論著和演講上百次被各種媒體報道,《人民日報》、日本共同社、《韓國日報》、《香港大公報》、中央教育電視臺、江蘇有線電視臺、上海電視臺等發表過記者和主持人專訪,《高校理論戰線》、《生產力研究》、《學術月刊》、《當代經濟研究》、《經濟經緯》等介紹其經濟思想。

來源:央行網院

【學理論 悟原理】

僅供內部學習培訓使用,請勿外傳,請勿用作商業用途。

01? ?

02? ?

03? ?

04? ?

05? ?

(第一期)

 Copyright ? 2024 陜西妙網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陜B2-2021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