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_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_欧美人与物videos另

注冊

學·思·行2023年11月刊

2023年11月

學·思·行

學而思之/思而行之/行而知之

卷首語/preface

生活中總有一些東西
值得我們感動
值得我們留戀
值得我們傳頌
好故事——社會道德的晴雨表
好記者——忠誠職業的新聞人
記載生活
焐熱人心
字里行間流淌著
有愛 有情 有義 有苦 有樂
掙扎過 彷徨過 努力過 拼搏過
最終
理想戰勝了動搖
信念超越了欲望

陳煒琳

本期《學·思·行》編委會

主任委員
委員
執行主編
編輯
文字編輯
執行編輯

蘇鐵軍

甄利建

易雁翎

歐陽宅光

楊立斌

楊海昕

李? ?林

邱立業

丁瑩

張必洋

呂小苗

孫巧靈

山花爛漫 雙鬢染霜
每一個新聞人一定會感激曾經走過的路
曾經見過的事
曾經遇過的人
致敬那個年輕時的自己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所學所思

LEARNING AND THINKING

如何做好記者 怎樣講好故事?2023年,寶安融媒開展了“好記者講好故事”系列活動。11月8日,“十佳征文”“十佳記者”脫穎而出。在此,我們對在征文中取得一、二、三等獎的文章進行展示,以饗讀者。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在今年的“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中,我演講的題目是《有夢想誰都了不起》,講述了一位貴州農村小伙-孫小軍:9歲因病截肢,長大后讀博士,來深圳創業,給自己造了一條腿的故事。
故事主人公是我2021年的時候,在《了不起的科技》節目中采訪過的一位嘉賓,那時他的產品(智能假肢)還處于研發階段。但現在,他研發出來的產品不僅突破了歐洲技術壟斷,多次獲得國際大獎,而且還從深圳走向了國際。

踐行“四力” 講好故事
播發部 龍士華

圖為龍士華(左)在兩會現場對代表委員進行采訪。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之所以,以孫小軍的故事為演講題材,是因為他的經歷讓我真實地看到夢想的力量、感受到夢都深圳是如何為追夢人成就夢想的!孫小軍的故事,是深圳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是這座城市先行示范、敢闖敢試的生動寫照!
比賽結束之后,我結合四力,給自己做了一個復盤。
先走出去贏一半。剛來臺里的時候,我很迷茫,沒有定位,沒有方向,像是獨自在暗夜里摸索,也曾因為找不到發力點而沮喪。但我知道只有動起來才有機會和希望,總比原地站著強。一開始對“新聞創優”完全陌生,雖無從下手,但架不住鼻子下面就是嘴,多番請教多番學習,總算大概知道了是怎么回事,既然暫時寫不出來,那就先想方設法去找采訪對象,有了采訪渠道,再去邀請前輩合作。工作一年多,在保證常規直播、采訪工作不耽誤的前提下,竟也主動出了兩個作品:《感動2020:赴“荊”斬疾——記深圳第四批援鄂醫療隊》、《致敬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走近詞作家蔣開儒》,算是自己新聞生涯的一小步。
練好慧眼識新聞。去年世界杯,我關注到寶安本土有兩家科技企業參與到卡塔爾世界杯的場館建設中,其中一家是前年我在科技節目中采訪過的,我當即再次與他們聯系,經過溝通,他們當時在卡塔爾世界杯現場的技術負責人愿意接受線上采訪,等到約定的采訪時間,我進入線上會議室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次廣東省媒體的群訪,因為想要采訪他們的媒體很多,加上時差問題,被采訪嘉賓精力有限,只能安排線上群訪。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當時,看到省媒、市媒以及某知名紙媒也在線上時,我稍微有些緊張了,這么多優秀同行,我可不想露怯啊!這時,會議主持人說:“請咱們本地媒體-寶安融媒的記者先來采訪”,內心忐忑了2秒鐘,立馬拿出“專業范”來,自己主動找的活兒跪著也得干完!好在之前算是做了充足的功課,每一個提問都問在了關鍵處,嘉賓回答的酣暢淋漓,我記錄的也十分愉快。
后來,我和同事進一步挖掘世界杯新聞線索,采訪為世界杯賽場提供科技支撐的寶安科技企業,通過海報+公眾號+廣播直播連線的新媒體形式對世界杯現場的寶安“智造”進行全面報道,我們的報道也得到了央視同行的關注,并希望通過我們聯系到嘉賓。另外,我們基于這些素材創作的《“深圳智造”閃耀世界杯》廣播短消息報道獲得了2022年深圳新聞獎。
多思多想現真知。工作2年多后,我想嘗試做一檔科技節目,于是,通過“方案策劃、提綱設置、嘉賓邀請”等前期工作的籌備,創辦了FM104.3廣播節目《了不起的科技》,節目立足寶安,輻射灣區,充分挖掘科創資源,旨在以“前沿科技”講述寶安故事。我自主對接、采訪了多位科技工作者,并憑借兩年來連續多次采訪無障礙科技領域的工作者們形成的采訪資料,創作出了今年的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稿-《有夢想誰都了不起》。該節目現分別與寶安區委宣傳部、寶安區科協開展宣傳合作。《了不起的科技》也曾在2022年作為寶安區科普示范活動登上國家級科普平臺-科普中國。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我也嘗試以線上節目為依托,積極開展線下科普活動宣傳報道。曾報道 “寶安區科普月啟動儀式”“寶安中學外國語學校科普講座”、“鄉村振興-駐上坪鎮工作隊科普進校園進鄉村系列活動”等新聞;嘗試以新媒體形式開展宣傳報道,曾在高交會期間,與同事合作拍攝《尋“寶”高交會》系列短視頻,通過展會現場的親身體驗,帶領受眾身臨其境感受高科技盛宴;主動對接其他部門,聚焦寶安科技助力高質量發展,共同創作出《手把手教你開飛機》等科普短視頻,收獲不錯反響。
擼起袖子就是寫。為什么報名“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答案是,我想給自己這些年的工作做一次檢驗。我是先報名參賽,再考慮題材、人物的。報名后,我在腦海當中搜索采訪過的嘉賓們,他們的形象和故事一一浮現,每每回味與嘉賓們的交談,我總能從中汲取到人性光輝的力量。終于,在我大腦的素材庫里,孫小軍穿著自主研發的智能假肢走進我們直播間的畫面再次出現,對,就是他了!
在寫孫小軍之前,我以“人工大數據”的模式在全網搜集與他相關的信息,甚至連他17年前考入華中科技大學的校園新聞都找了出來。帶著全新整理的資料和采訪提綱,我再次聯系他,希望可以深度專訪,他那時雖然在國外出差,但也特地抽出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在線上接受了專訪。
采訪過他的媒體有很多,從央視到地方媒體以及一些海外主流媒體,但唯獨在這次采訪中,他說,也許是自己的獨特經歷讓大家關注到他,但他希望,通過媒體宣傳,大家不要只是覺得他很勵志而已;他說,他只是比健全人少了一條腿,健全人可以做到的,他也可以做到,所以他并不覺得自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己有多了不起;他說,他更希望大家通過他的經歷看到生命的無限可能,希望給大家帶來鼓舞,人生難免低谷,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采訪即將結束的時候,談及感悟,我和他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出了一句話:“因為相信,所以看見”,這一刻,是采訪者和被采訪者之間的心領神會,是講述者被傾聽者理解的精神共鳴。
要寫孫小軍,就不能只寫孫小軍。要寫他童年失去一條腿后,父親對他的勸勉;要寫他從小學一路求學至海外的酸甜苦辣;要寫肢殘人士的困境與需求;要寫以人型機器人技術研發智能假肢的靈光乍現;要寫妻子一路對他的支持;要寫創業的不易和團隊的聚合離散;要寫是什么支撐著他度過了人生中的至暗時刻;要寫深圳對初創企業護幼苗成大樹的決心和實力…打磨稿子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常常轉眼間已寫到凌晨,寫著寫著,我好像離孫小軍更近了,他的形象愈發立體起來。
前前后后,我一共換了五個主題去串聯孫小軍的故事,也就是一共做出了五個成品,每一個成品背后都是反復的修改。磨稿子的過程痛苦且快樂,痛苦的是,要把自己摁在那里、沉下心,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去改;快樂的是,自己在這個打磨的過程中收獲很多,每改出一份成品,都是自我成長的一小步。
未來,我將繼續立足本職工作,時刻準備著,以“四力”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腳踏實地做宣傳,用心有情做報道,力爭用手中的筆、話筒和鏡頭,以融媒人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昂揚的精神風貌向社會傳播“好故事”、傳遞正能量!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做有情懷的記者 講有溫度的故事
采編部 彭勇

圖為彭勇在采訪拍攝工作中。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媒體人的殷切期待,也是記者的光榮職責。作為區級融媒體中心的記者,我們應該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牢記職責和使命,把準主旋律,緊扣時代脈搏,做一名有情懷有溫度的新時代媒體人。就如何做一名好記者,如何講好故事,作為從事記者行業近二十年的我也有一些感悟,想與同事們一起交流一下。

一、做有情懷的好記者
和老師、醫生一樣,記者也是一種職業,一種行業。為及時、為真相、為正義,肩負重任向前奔波;為理想、為集體、為國家,記錄時代溝通社會。做記者容易,但要成為一名好記者,則并非易事。
我們寶安區融媒體中心之前有一位老師,她就對自己“記者”身份就非常熱愛,非常有情懷。她是我們的老同事、老前輩——趙春麗女士,我們尊稱的“趙姐”。她讓我記憶最為深刻的有兩件事,一是她退休當天還去到現場采訪并當天完成了新聞報道任務;二是她曾經多次說過,在記者崗位和其它崗位挑選的話,她永遠會把記者崗位選為自己第一崗位。了解和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趙姐對“記者”這一行業有著非常非常深的情懷,十幾年如一日的工作,所有的堅持都是因為她對“記者”崗位的熱愛和堅守。
正是她這種對工作的熱愛和執著,使得她在工作中有責任、有激情、善于思考、勇有創新。而我最佩服最欣賞的也是趙姐的善于思考能力,在她臨近退休的前幾天,她叫我跟她去拍一個學校的嘉年華活動,在活動現場,她不停地在思考,不停地在尋找的新聞最佳點,即使當時已經采訪了校長、年級長、老師、家長、學生等等,但每去到一個活動場景,她就會一直在思考、在“反轉”尋找最好的新聞點來采訪,當天,她叫我拍好了幾個小時的新聞素材,最終她就用她最擅長最感人的學生故事來進行新聞報道。似于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比如,她去報道寶安馬拉松比賽時,編輯只安排她報道參賽的志愿者情況,結果她獨辟蹊徑出了一篇《選手上幾萬 垃圾不過百》的新聞,不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僅展示了志愿者的賽事服務,更是完善展示了整個賽事的文明程度,該新聞還獲得了當年的深圳新聞獎。我個人認為,這就是有情懷的好記者擁有的基本素養,總能善于思考,用敏銳的目光,捕捉到不一樣的新聞點,做到既見人之所見,亦見人之所未見。
因為有情懷,所以記者在工作中就會熱愛;因為熱愛,記者就會去思考,思考黨性原則和正確的政治方向、思考如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思考如何講好有溫度的故事……
二、講有溫度的好故事
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區域和改革開放前沿之地的寶安有著有無數鮮活的新聞事件,中心領導也多次強調,寶安是新聞的“沃土”和“富礦”,很多老師、前輩在這里做出了很多優秀的新聞作品,不少還獲得了全國性的大獎。為什么一個區級媒體能獲得這么高這么多榮譽呢,這就是前輩們在新聞作品中的講好寶安故事手法了。
新聞是講故事的藝術,講故事是記者的基本本領。作為一名資深記者和全國新聞大獎獲得者,深圳市西部新傳媒有限公司副總邱立業老師就時常告誡我們說,電視新聞是畫面的語言和藝術,好新聞要故事化,故事要情節化,情節要細節化,要通過講好新聞故事展示“五度”(速度、溫度、高度、深度、銳度),以此來引領觀眾有效觀看,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在工作中,邱總身體力行地給予我們年輕一輩更多的指導,讓我最為深刻的也有兩件事,一是他的廣東省新聞一等獎、深圳市新聞一等獎作品《三個少年和一座缺水的城市》,這個作品我沒有資格解讀,但內行人都知道,深圳是一座非常缺水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的城市,該作品通過三個少年的調查及采訪,把自己的學習與深圳這個缺水的城市密切聯系起來了,并采訪了當時的時任深圳市市長,一下就把這個新聞的“五個度”一下提升起來了;另外一件事就是在邱總的指導下,他帶領我們去廣西大化、都安拍攝扶貧宣傳片,他指導我們在大山深處的山頂上、在澄江河的河堤中央進行采訪拍攝,他告訴我們說,這就是“細節”之一………這些有溫度的細節最終也讓我們的片子“增色”了不少。
趙姐的好記者情懷,邱總的好故事手法,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受他倆的影響,我在工作中也在不斷地摸索和努力,其中,在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的援藏采訪中,我就很有感觸。當時,采訪團希望我們采訪察隅縣的寶安援藏干部,該干部則希望我們去鄉里采訪援鄉的負責人,援鄉負責人又安排了一名婦科醫生來接受采訪,但該采訪對象又說,視頻拍攝的話會涉及藏族婦女的敏感部位,當時,整個采訪非常不順利,而且那天我和同事是放棄了采訪團的考察行程,專門去到援藏鄉衛生站采訪的,面對突如其來變化,我們在采訪過程中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反轉”我們的采訪和故事。無意之中,我突然聽到了寶安援藏干部的一句藏語,我們從這句藏語開始講故事,講個人的故事,講整個援藏的故事。最后,新聞宣傳報道出來后,我個人認為該新聞“抓住”了新聞的“溫度”和故事,新聞播出后,援藏團的工作人員非常滿意。我個人認為,這也是該新聞事件中,不斷地“反轉”地思考,找到一個最好的適度來進行講述。現在回想起來,那個視頻是我們用最短的時間,把最偏遠的援藏故事講述得最為精彩的故事之一。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只要有新聞發生的地方,總會活躍著記者的身影,好記者就應該用心講好有溫度的好故事。在瞬息萬變的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發展時代,新聞無時無刻都在發生,新鮮的新聞事物層出不窮,傳播管理模式也在不斷持續地發生演變,競爭日益激烈。如何在這新時代做好記者講好故事,這將對記者有著更高的要求和標準,但無論如何,作為基層媒體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只有不斷地學習、求新求變,練好自己的內功,當好記者講好故事,堅持“內容為王”,生產出更多更優質的原創內容,不斷提升我們區級融媒體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先當好記者 再當好記者
采編部 陳樺瑩

圖為陳樺瑩在編輯崗位工作中。

正正經經從事新聞這一行,也有十來年。見證了昔日的“老伙計”選擇離開或是功成身退,也迎來了年紀與自己差距越來越大的“小鮮肉”。借著征文的契機我也好好回顧了一下,這群“戰友”制作的新聞報道給過我什么啟發?怎樣才能產出更高質量、更具吸引力的新聞作品?什么樣的記者編輯才稱得上是“好”這個評價呢?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善于模仿
善于模仿是一名記者應有的良好習慣,模仿并非抄襲,畢竟突發的新聞事件或者策劃的選題各不相同。我們可以模仿優秀作品獨特的新聞角度、新穎的內容表達方式、耳目一新的鏡頭呈現、別出心裁的特技運用等。日常生活中,做個“有心人”,哪怕是一首有意境的曲子,一個有意思的句子,一個鏡頭的巧妙使用……都先收藏下來,以便日后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信手拈來。就在9月24日,杭州第19屆亞運會首枚金牌誕生!新華社的微信公眾號推出該新聞,使用的標題是《奪得首金的姑娘,有這樣一雙手……》,配圖是一雙布滿老繭和血泡的手,刷到推送時,我沒有遲疑就點進去閱讀,文章內容其實都能猜到,關于賽艇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冠軍——鄒佳琪和邱秀萍的成長故事。可是“姑娘+布滿老繭的雙手”,記者緊緊抓住讀者的共情點,不僅展現了新聞價值,也拿捏住了流量。像這種新聞角度,不能停留在看過夸一句“不錯”,而是要想辦法,看看怎么運用到接下來類似題材的新聞采訪和選題中。
記者要始終相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句老話,自己再厲害,放入大海里不過滄海一粟,同時我們應該感謝這個時代,網絡傳播的高速發展,信息傳播渠道暢通,我們不需要行萬里路,即可閱覽到層出不窮富有創意的新聞作品、視頻和信息等。常常保持學習的狀態,跳出自己的固化思維,嘗試琢磨大眾口味,主動模仿,慢慢作品也能得到提升。當一些儲備累積到一定程度時,靈感迸發的次數會越來越多,個性化的創意也就應運而生。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勤于求真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作為我們記者,任何時候都必須把“真實”二字擺在首位。只要是新聞報道,每個“生產環節”都不可缺乏對新聞真實性的追求。除了新聞來源要真實,細節方面的“較真”也是追求真實性的表現。小到一個信息、一個數據、一位被采訪者的身份等等。求真的方法有許多,采訪現場主動核實、請教同事、搜索引擎尋找答案、回訪被采訪者等等。做個新聞求真路上的“有心人”,還原新聞本真,才能不失記者的職業道德。?
揚正氣 抓細節 顧大局?
天地之間,依靠正氣,萬物生長,生生不息。作為記者,需要一身正氣以及大局觀。首先,正氣是指把握好新聞“正”的角度,方能匯集正能量,引領主流價值,凝聚時代共識。一個記者不能不講正氣,有了正氣,人才會公正無私,作為輿論監督的記者才能完成歷史使命,才能起到時代先鋒,群眾喉舌,政府鏡鑒的作用。其次,記者要樹立大局觀,用宏觀的視野去捕捉和把握微觀性的新聞現象、新聞素材,將宏觀與微觀相互融通,避免微觀真實、宏觀失實,誤導受眾。樹立大局觀,不是將新聞寫得多么高大上,而是視野寬、切口小。人物小,切口小,不排除其影響大。身處大有可為的新時代,面對重大主題、重大政策宣傳時,如何才能做到不脫離實際,不泛泛而談,需要有鮮活的人物、事件為內核,以小人物、小事跡見證大時代。?
說了這么多,能做到這幾點的記者也只能說合格,還沒達到好記者的標準,但這確是成為好記者的必經之路。所以,想成為實至名歸的好記者,得先好好當一名記者。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風從海上來”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
播發部 谷鵬飛

圖為谷鵬飛(右)在采訪工作中。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只要肯努力,無高不可攀。大學畢業一年后來到寶安開啟漫漫新聞路,從廣播節目里的“陪聊”、到外出采訪報道、再到融媒體時代的傳媒人一次次轉變、一步步跋涉,我的好記者之路在摸索中前行。

“社區里的一件小事”引發的報道
2019年度廣播新聞專題《驅散陰霾的陽光——深圳寶安西鄉“說事評理”社會治理模式探索成果紀實》,第一次獲得深圳市新聞獎二等獎。
這次得獎要特別感謝我的部門領導,我喜歡親切的稱呼她“俊琳姐”,她告訴我:“記者要時刻做有心人,只有具備特有的敏銳性、前瞻性,才能緊緊抓住關鍵節點,不斷提高報道的價值。”那時的我跟在她后面做些安排給我的“雜活”,一次次熬夜加班修改制作累到想放棄,原來“好新聞”沒那么簡單。
全國勞模的初心和我的初心
2020年度廣播社教專題《做環保藥,做農民需要的藥》,第二次獲得深圳新聞獎二等獎。
在日常工作中,我有一個新聞搭子,人稱“老干部”,我習慣叫他姜老師。這幾年我們就像是連體嬰兒一樣每年的新聞報送我們會“抱團取暖”,這一切的前提是我們又默契的完成了“好新聞”的報道。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來自深圳寶安區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李譜超獲評全國勞動模范。李譜超作為農藥制劑專家,37年來從事環保農藥產品研發,他發明用水替代有機溶劑生產農藥微乳劑關鍵技術,使我國耕地每年免受十萬噸以上有害溶劑污染。用李譜超老師的話說:“我是農民的孩子,讓農民受益是我的夢想,在一線可以研發更多新產品,這不正是我干這行的初心嗎?”似乎我也想到我的初心不就是把這樣的寶安故事報道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公益直播帶貨觸發的靈感
2021年度論文類作品《關于主持人公益帶貨的探索》,第三次獲得深圳新聞獎二等獎。
作為5G時代的沖浪高手,每天在互聯網上瀏覽各種新聞,已然成為我的生活常態。最初是為了工作需要,每天早上一睜眼就開始刷各種“頭條新聞”,這樣不至于晚上在節目里跟聽眾聊天“一無所知”。
最初關注公益直播帶貨是我看到“央視主播直播帶貨”系列活動,加入這場公益直播帶貨后,這次活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消費扶貧是一場持久仗,把線上流量化為一股社會力量,為脫貧攻堅事業貢獻智慧與微光,以此為契機我完成了《關于主持人公益帶貨的探索》這篇論文。
一串數據的背后,寶安到底“做了什么”
2022年度廣播新聞系列報道《“第一”告訴我們——深圳寶安知識產權保護的故事》,第四次獲得深圳新聞獎二等獎。
辦公室有一位老記者,播名張一。她對新聞報道審核極其嚴苛、對新聞事件報道的精準態度讓我由衷佩服。作為記者加強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宣傳,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讓我認識到“上公有記者,累奏資薄祿”這個職業,在歷史跌跌蕩蕩中,發展到今天的新媒體時代,敬業、專業的新聞記者是不會被替代的,在新媒體浪潮下,新時代新聞記者要更快地適應當前的媒介環境,找準自身的定位,甘于磨礪真功,為時代發聲!

迎風起 在路上
影視部 侯德康

“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
24年前,《南方周末》新年獻詞,如一束光,照亮了無數媒體人的內心;今天重溫這段話,依然讓人熱血沸騰!
16年前,大學畢業后,我有幸進入到電視新聞行業,成為一名時政欄目記者。16年來,我們奔赴在每一個新聞現場,用腳步丈量城市,用筆尖記錄時代,用鏡頭見證發展;16年來,我們目睹了深圳一路向西發展,寶安從關外邊陲之地一躍成為深圳都市圈核心;16年來,我們親歷了電視媒體的黃金年代,到如今行業生態大變革……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記者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責任和擔當。尤其是在當前融媒體時代,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既要上接“天線”,也要下接地氣,才能聚人氣;記者不僅要提高政治站位,踐行社會責任,讓新聞報道更有高度和價值,也要“俯下身子彎下腰”,與群眾打成一片,及時傳遞基層的聲音,才能發掘出一個個“冒熱氣”、鮮活的、打動人心的新聞故事。
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曾說過:??"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同樣,對于我們記者來說,工作中并不缺新聞,而是缺少新聞眼。所謂“處處留心皆新聞”,這就需要我們在采寫過程中,煉就一雙發現好新聞、好故事的“火眼金睛”。互聯網時代,我們每天都會被海量的信息裹挾,只有通過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才能篩選出有價值的新聞題材。
“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鱉,其尤甚者觀蛟龍。”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只有扎根火熱的現實生活,腳上沾滿泥土和露珠,才能挖掘到新聞的富礦;只有用老百姓喜聞樂見、情理交融的方式來講故事、拍新聞,才能將生活的源頭活水引入人們心田,引發情感共鳴。
記得剛進電視臺時,有位前輩曾跟說過這樣一句話:“好新聞是跑出來的!”轉眼間,自己在新聞這條路上,已跋涉了16年,如今對這句話也有了更深切的體會:新聞是一條長跑的路,最美的風景永遠在采訪路上,最動人的故事往往藏在新聞現場。
猶記得,2011年,為了真實記錄福永民工街舞團,自己歷時半個多月跟拍采訪,跑遍了他們工作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最

終《從流水線走向春晚舞臺的民工街舞團》,榮獲當年深圳新聞獎一等獎;
猶記得,2013年那個候鳥南遷的秋天,寶安西海堤一帶非法捕鳥猖獗。我和同事不顧危險,潛入附近的蘆葦叢蹲守了兩天兩夜,只為拍攝不法分子設網捕鳥的證據畫面。新聞還被央視采用播出,并受到廣泛關注。這是我第一次上央視新聞,也是我人生中的一大高光時刻;
猶記得,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義無反顧投身到抗疫一線,從隔離醫院、酒店,到社區、企業,采寫了《抗疫臉譜》、《寶安戰役十二時辰》等系列作品,傳遞了一個個正能量的感人故事……
烈日下、風雨中,每一個直抵人心的新聞報道背后,都有我們日夜兼程、無畏逆行的身影。從來就沒有天生的勇者,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堅信,只有時刻保持熱愛,才能寫出有溫度的新聞,只有走進觀眾,才能講出有靈魂的故事。作為記者,我們在記錄他人的故事中,也獲得了更寬廣的人生體驗,過程雖苦,但人間值得!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我們當以新聞理想照亮前行之路,踔厲奮發,不辱使命,不負韶華,始終做一個“眼中有光”、“腳下有路”、“心中有愛”的新聞媒體人,用心、用情、用力講好新時代的寶安故事、中國故事!
步履不停,與時代同行;
心有所向,我們一直在路上!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從群眾中來 到群眾中去
——一個民生記者的歷練之路
播發部 張雨陽

圖為張雨陽的采訪報道截圖。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我是一個失敗的民生記者。
去年秋天,一位大姐跑到融媒門口,在斜坡上的崗亭,哭著說要找電臺主持人。她在一家工廠干了十幾年,這家工廠如今搬出深圳,給了她兩個選擇,要么到外地上班,要么走人。
大姐遇到的難題是,50歲退休那年,她跟公司簽訂了返聘勞務合同,但前些年公司沒有交社保,后來補交,至今沒有繳滿15年,這意味著被辭退的大姐無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她找了社保局、社區,無解,最后想到經常收聽的電臺,在她的心里,媒體可能是最后可以抓住的稻草。

我打電話給智美調解室的調解員,對方聽完敘述后,只出了一個主意,去工廠門口堵老板,跟他們鬧;詢問資深的律師朋友,對方說,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要找社保局的監察科,給企業發出監察通知,企業得做出應急響應;后來輾轉找到社保局的工作人員,對方說,這種已經搬出深圳的情況,他們無法處理。像這樣無解的問題,在我接觸民生節目的近一年時間里,占了大多數:求助成功的貨拉拉司機后來被平臺限流了,接不到單;一個等待交房的業主發現開發商虛假營銷、貨不對板;三個用戶投訴長城寬帶要回了拖欠的退款,又有十多個被拖款的用戶在視頻號下留言……
為什么會失敗?拋開現實環境,從自身找原因,固然有主動回避矛盾的性格弱點,但更多的是少了一份“深入生活、善于調查研究、和群眾打成一片”的素養。
1.深入生活
做民生,首先要勤快。剛開始做民生時,我們每天都很發愁,沒有人投訴,沒有新聞線索,怎么辦?職能部門做溝通信箱本就是為了疏通民意,誰愿意讓媒體曝光投訴呢?雖然,我跟對方說,已經解決的民生實事可做宣傳性報道。當然,主要是為自己省事,想討個巧。結果發現,我想多了。
民生問題的解決有時間差,想要有進展,記者就得踏踏實實跟進采訪,深入生活,扎根基層。靈芝地鐵站出站口下雨天積水,過路市民常常抱怨,我們向寶安排水公司反饋之后,跟采了他們在雨中作業的全過程,最后該路段積水清理完畢,雨也停了。持續了至少兩個月的積水問題兩小時內解決,事后回訪,路過市民紛紛點贊。遺憾的是,這樣直接深入現場的跟采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LEARNING AND THINKING

優秀征文展示

沒有持續,后來就變成了“坐在辦公室,打打電話”,不接地氣。所以,我失敗了。
2.善于調查研究:采訪要提前做好準備,要講方法。
采訪要提前做準備,講方法講技巧。
有網友投訴,大浪社區順豐快遞點因為早高峰時段占道停車裝卸貨,導致擁堵。我下午便跟大浪社區的人去到了現場,此時并沒有堵車的情況發生。我跟著社區工作人員走進順豐營運點,解釋來意時,對接人挺配合。一聽要采訪錄音,他立馬回絕,稱要報備總公司。看見我們一直在現場,對方態度倒還算好,說可以問問我們老大。如果有早高峰占道亂停車致使擁堵的視頻,又或者是采訪期間全程有錄音,我也不致于被人吼卻毫無還手之力!
這次采訪失敗了,也讓我對后來去現場產生了恐懼,害怕被人吼,甚至可能被人打。
采訪不是一時興起,別以為有了線索就可以馬上走一線。出發前,多問幾遍,自己為什么去現場?自己去現場要做什么?提前做好準備,有方法有技巧的記錄和探訪,才會呈現好的報道,也是保護自己的方式。
3.和群眾打成一片
心中裝著群眾,筆下才有真情。
我是個社恐的人,接手民生節目后,迫于工作所需與各個職能部門對接。大家調侃,過段時間一一就要變“社牛”了。是什么賦予了我這股力量,讓我敢于挑戰和提出疑問?

我漸漸明白,這不只是為我自己,更是為了那些尋求發聲的普通民眾。他們的期望和信任,是我前進的堅實后盾。他們,是我敢于去溝通協調的最大底氣。
做民生節目近一年,我收到了一些感謝和肯定,這也成為了對我的最高嘉獎。可是,仍有一些不如意耿耿于懷,就像開篇提到的大姐,盡管我努力想要幫到她,但事情并未取得預期的效果。
如今重新審視,我發現,自己還是有膽怯的心理,甚至不敢加對方微信,怕以后沒完沒了。究其原因,我還是沒有和群眾打成一片,沒有把群眾放在心里。 所以,我失敗了!這是一個沉痛的教訓,提醒我要勇敢、坦誠并始終站在群眾的立場。?
工作這么多年,我走了許多彎路,入行初期沒遇到“傳幫帶”的前輩手把手地教,又囿于性格不太敢主動向前輩請教。在傳媒行業干了12年,我才感覺剛剛摸到了一點兒門道,開始像個記者。
感謝這一路上給予我幫助的前輩們,他們慷慨地分享經驗,毫無保留。我記得汪叔說過一段話,大意是:有不懂的盡管來問,需要幫忙的盡管來找,也不需要在作品上加我的名字。那是真心幫助后輩們,不求任何回報,只希望你能成長。他們的言行舉止讓我敬佩,也為我樹立了榜樣。
這是一篇難產的作品,當我要批評自己的時候,一度寫不下去,甚至emo了一陣。感謝這個契機,讓我重新面對曾經害怕的民生節目,梳理當時的工作。希望這篇文章,能為你帶來一些啟示,也許能助你少走一些我曾經走過的彎路。如果能幫到你,我心滿意足。

MONTHLY EXCELLENT

優秀作品

MONTHLY EXCELLENT

MONTHLY EXCELLENT

寶安融媒月度優秀作品

一等獎

? ? ? ? 經評委組依據評選規則認真評選,本次競賽共4件作品分獲4個獎項。現將2023年10月份獲獎作品名單公布如下:

二等獎

三等獎

《筑夢萬家燈火,共慶盛世中華》

作者:衛世鵬 王定生 潘崎 古凌風 鄧銳彬

《“灣”有引力》

作者:侯德康 徐小榮 羅康

最佳傳播互動獎

優秀作品

《月見鳳尾花》

作者:李威 朱月

“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瀏覽量644578,為本月參賽作品最高。

系列作品
《謝謝你 寶安人》、《深圳寶安 愛你不止兩三天》、《我認識 你是黨員》

作者:熊昊 陳藝

一等獎作品:
系列作品
《謝謝你 寶安人》
《深圳寶安 愛你不止兩三天》
《我認識 你是黨員》

評委意見:

? ? ? ?發掘選題,體現新聞敏感。策劃報道或系列,形成宣傳效果。希望更連貫、遞進、有機結合。

二等獎作品:
《筑夢萬家燈火,共慶盛世中華》

評委意見:

? ? ? ?畫面美,雙城互動有創意。簡單剪輯盡顯美景。

MONTHLY EXCELLENT

優秀作品

三等獎作品:
《“灣”有引力》

評委意見:

優秀作品

MONTHLY EXCELLENT

評委意見:

畫面精美,主題突出,新聞性強。

MONTHLY EXCELLENT

優秀作品

“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瀏覽量644578,為本月參賽作品最高。

最佳傳播互動獎作品:
《月見鳳尾花》

寶安區融媒體中心
總編辦

 Copyright ? 2024 陜西妙網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陜B2-2021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