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 03
詩詞傳情 文墨間情真意切 怎能忘
杏花落盡,
只留下淡黃的記憶,
浸潤著詩詞的溫柔。
目錄
1
丑奴兒···················4
2
定風波··················14
3
泊秦淮··················20
4
秋詞·····················26
5
如夢令··················32
6
虞美人··················38
/ 05
辛棄疾是個名副其實的愛國志士。
任職期間,采取積極措施,招集流亡,訓練軍隊,獎勵耕戰,打擊貪污豪強,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堅決主張抗金。然而時運不濟,命運多舛,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采納,并遭到重重打擊,甚至落職。
丑奴兒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背景介紹
此詞寫于詞人被彈劾閑居的時間段。說是說閑游,詞人其實依舊掛心政治,憂國憂民,無心留戀行走間的當地風光。
對于一個滿懷為國奉獻情懷的愛國志士來說,最大的折磨莫過于眼見國家日漸衰敗,卻無能為力。
詩歌賞析
詞的上片寫少年時候不識哀愁卻又要故作姿態。
少年時候的辛棄疾,意氣風發,獨自一人拉扯起一批數千人的義軍,又拉攏了耿京南歸。但不曾想在他面見南宋皇帝歸來的路上,耿京竟被叛徒所殺,辛棄疾大怒,橫刀立馬,率領著五十騎兵便殺入萬人之中活捉叛徒,押回南宋斬首。
彼時的辛棄疾英雄少年,欲為朝廷收復失地。然而當時的朝廷并不想打仗,北伐只能是辛棄疾心頭的夢幻罷了。于是這個年輕人便被閑置了下來,一放便過去了四十年的光陰。
/////////////////////////////////////////////////////////////
愁
時光兜兜轉轉數十年后,南宋亡國。蔣捷在亡國之時的一首聽雨中寫道:“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讀來之時便覺得有一種相似的苦澀,只不過此時國已破,人不在。
/ 07
片
下
詞人心境早已不復當年
憶
記
沒有了刀光劍影、鐵馬冰河,辛棄疾只得在自己的稼軒居中望北而嘆。在醉夢中回首征戰沙場時的吹角連營,在落日樓頭、斷鴻聲里獨自憂愁。
當年意氣風發的少年今已兩鬢斑白,二十年的家國情懷,卻只能“脈脈此情誰訴”。
這般難言的愁苦在國家的浮沉之中積淀得越來越深。千言萬語都卡在了喉間,沉吟許久只能道一聲天漸涼,秋意濃。
/ 09
上下對比
說盡愁
寫盡了自己的無奈
與報國無門的辛酸? ??
年少的時候,涉世未深,風華正茂,“愁”為何物?
所謂的愁無非是逞口頭之快,為了像別的詩人一樣寫出關于愁苦的詩歌,在“不識愁滋味”的情況下,勉強用一些看似宣泄愁這一情緒的字眼,其實根本就不懂得愁上心頭是什么滋味。
如今的詞人已在腐朽的政權統治中起起伏伏,處事閱歷越深,越意識到自己的無力,盡忠報國的志氣早被現實打擊得滿身瘡痍,其中的愁苦痛心可見一斑,可為是“識盡愁滋味。”兩句“欲說還休”不僅描寫出詞人情感復雜的內心,更寫出作者的心生悲涼,用自我調侃來表現自己的無力。
/ 11
回首當年
HUI? ? SHOU? ?DANG? NIAN
回想曾經不懂愁滋味,不知如何將愁運用到詩歌中;現在的詞人卻因為飽嘗現實生活中的悲涼愁苦,愁到極致無話可說。
甚至于身處敏感的政治環境,憂國憂民的愁苦也不能輕易抒發,只好用無關痛癢的天氣草草略過。
/ 13
END
/ 15
詞人與朋友春日出游,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詞人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輕輕嘆,竹杖芒鞋輕勝馬
作者用“竹杖”“芒鞋”“蓑衣”“煙雨”等意象及雨中“吟嘯”“徐行”等動作創設了一個極為美妙的白日夢夢境,活脫脫地勾勒出了一個隱居江湖過著從容淡泊生活的隱士形象。
蘇軾
嘀嗒
定風波
DING? FENG? BO
雖無榮華富貴之享受,但亦無宦海浮沉之憂患,心情得以平靜,心境得以安寧。
被“春風”吹醒回到現實的時候,它不僅感受到酒醒后身體感到冷,還有夢醒了回到現實生活中自己種種悲慘遭遇的心冷。
這時,向來樂觀豁達的他看到山頭溫暖的夕陽,倍感暖意,為自己點燃了希望之火。“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既然仕途的沉浮就猶如這天氣一般變化無常,那陽光總在風雨后,風雨過后仕途也存在一帆風順的希望。
與其糾結于仕途的不安,但不如坦蕩歸去。同行皆狼狽?不不不,蘇軾先生有自己的理解。置身雨中,昂首挺胸,從容高歌,瀟灑前行。?
雨中? ? ? ?漫步
/ 18
TAKE A WALK
作詞前三年,他因被誣作詩“謗訕朝廷”遭御史彈劾,被捕入獄,后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宦海沉浮,經歷坎坷,理想不竟,抱負未果,使作者幾年來一直郁郁不得志,思想上陷入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之中,心情煩悶。
每讀一遍這首詞,一種無喜無悲的人生哲學和處事態度令人深悟。無所謂風雨,無所謂天晴,寵辱不驚、曠達瀟灑。
蘇軾先生值得我們學習的,不僅是文學上的造詣,更多的是面臨人生種種苦難與挑戰時時刻保持樂觀,寧靜超然的心境態度。
/ 19
詩人杜牧夜泊于此,眼見燈紅酒綠,耳聞淫歌艷曲,觸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國勢日衰,當權者昏庸荒淫,感慨萬千,便寫下了這首《泊秦淮》。詩人憂國傷民的心情堵在胸口,久久難以消除。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后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等職。
/ 21
泊
秦
BO? ? ? ? QIN? ? ? ?HUAI
淮
籠
個人非常欣賞開頭的“煙籠寒水月籠沙”,每每讀之都被詩人運用詞匯的能力所折服。夜泊江上,從天上到地下,有煙有水有月有沙。
作者利用兩個“籠”字將眼前所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靜夜的柔和幽靜,將水汽的浮動和月影的晃動糅合在一起,形成了極其淡雅的水邊夜色。
/ 23
詩 / 歌 / 賞 / 析
APPRECIATION
詩人深夜泊舟河畔,隔江傳來商女《后庭花》的歌聲,聽著這亡國之音,不禁激起時代興衰之感。后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只是簡單地譴責商女嗎?商女身份低微,在當時的環境里,她們只能服侍取樂的官員,唱的曲目皆由聽者而定。真正不知道亡國恨的是那群依舊在花天酒地的欣賞者—封建貴族、官僚等等。
清醒的知識分子對國家的深切擔憂已經到了悲痛的程度,官僚貴族們卻視而不見依舊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就連統治者也是沉迷酒色不可自拔,這等腐朽的生活怎么能引領大家往建設一個強有力的國度?社會危機四伏,唐王朝前景悲涼,詩人自然心生悲切。
/ 25
/ 26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詞
宋玉《九辯》有“悲哉,秋之為氣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詩人開篇,利用“自古”和“逢”來引出時代久遠的悲秋的傳統看法和陳舊的思維方式,一到秋天,每逢秋意,盡看秋天的滿目蕭索戚戚。果斷否定了前人提及秋日,只會悲秋的觀念。
這首詩令人驚艷的地方還在于詩人利用寥寥幾詞,為我們展現了一幅遼闊壯美的畫面。秋日最常見的場景“一群白鶴飛天”,在詩人的筆下,被生動地勾勒成“一鶴凌云”。
試想一下,秋高氣爽,在一望無際的天空中,白云朵朵,悠閑地漂浮,此時滿載著詩人閑情逸致的鶴,雖然是孤獨的自己,但仍義無反顧地往云霄深處遨游。此情此景,都是令人心生感慨的,滿懷感動。
一鶴凌云
以議論起步,用直接并自信的“我言”直抒胸臆,態度鮮明。在面對秋日寂寥的傷感氛圍,詩人特立獨行,用強大的內心、闊達的胸襟去扭轉了悲秋的刻板印象。
這首詩令人驚艷的地方還在于詩人利用寥寥幾詞,為我們展現了一幅遼闊壯美的畫面。秋日最常見的場景“一群白鶴飛天”,在詩人的筆下,被生動地勾勒成“一鶴凌云”。
試想一下,秋高氣爽,在一望無際的天空中,白云朵朵,悠閑地漂浮,此時滿載著詩人閑情逸致的鶴,雖然是孤獨的自己,但仍義無反顧地往云霄深處遨游。此情此景,都是令人心生感慨的,滿懷感動。
一鶴凌云
“秋日勝春朝”,將飽含希望、萬物出生、生機盎然的春天和“秋日”進行對比,詩人堅定地認為秋天比春天更為吸引人,對自古以來悲秋的言論進行了堅決且有力的否定。
遇 / 見 / 秋 / 日
YU? ? ? ?JIAN? ? ? QIU? ? ? RI
/ 31
詩人或許是以鶴自喻,表現出在人們心目中悲傷的秋天依舊要氣勢非凡地走出自己的路。這一句詩,不僅僅是自然景象的描寫,更飽含著詩人充滿哲學意味的思考,藝術性的畫面展示,引人深思,耐人尋味。
秋意濃,面向艷陽天
劉禹錫這首《秋詞》所展現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氣和素色,更有為理想而奮斗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獲得深刻的美感和樂趣。贊秋氣以美志向高尚,詠秋色以頌情操清白。詩人揮筆寫下如此具有氣勢的詩,毫無悲涼的氣息,而是想象力豐富,白鶴上云霄,營造出廣闊高遠的氛圍,讓讀者視野一下開闊起來,將視覺拉到了上升的高度,馳騁于碧空之上,內心盡是暢快。
在這首詩中,秋天不再是缺乏生機并寂寥的,更多的是開闊胸襟和昂揚的精神面貌,抬頭一望,即讓人心情愉悅、內心輕松,表現出了詩人面對困境依舊充滿積極正能量,拒絕消沉的強烈意志。
以鶴·自喻
YI? ?HE? ? ? ? ?ZI? ? ?YU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天下稱之”不朽名篇總是值得人細細品味。
第一次讀到這首詞,是被語句間的押韻驚艷。
“酒”“舊”“否”“瘦”緊扣文意,
讓人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到韻律感。
沉下心來細細品讀的時候,
才驚覺李清照先生每個用字都是藝術。
/ 33
LV? ?FEI? HONG? SHOU
瘦
紅
肥
綠
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諧婉
這首詞便是通過描寫在風雨交加的雨夜,詞人對簾外海棠滿腔關懷,擔心其被風雨打落的情景,傳遞出詞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記錄日常生活的詩情畫意。
如夢令
沉睡了很長時間醒來感覺還是沒有消除醉意,
在恍惚的狀態下第一時間想到的仍舊是庭院內的海棠。
“殘”字將詞人的傷春惜花之情躍然紙上。
詞人內心其實十分關心海棠經過整夜風吹雨打之后的模樣,憧憬依舊是盛放的模樣,但隱隱有著被吹落一地的擔心。
一個“試”字將詞人內心的糾結忐忑表現得淋漓盡致,個人內心情感復雜,不敢自己去看到真相,于是讓卷簾人前去庭院看看。
/ 35
兩個重復的詞,更多地反映出詩人對自己的反問。雖然內心依舊有對海棠花開依舊的憧憬,但是回歸現實,脆弱的花哪能經過徹夜的風吹雨打還不摔落呢?
兩個“知否”與一個“應是”就像是對卷簾人的糾正,詞人滿腔惜春之意自然是不被卷簾人所體會的。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
最后的綠肥紅瘦可謂經典。
綠葉的綠,海棠花的紅,一夜風雨后,在普通人看來就是多和少的差別。然而詞人巧妙地用肥瘦的對比,將視覺上的感官效果聯系到了人們腦中對畫面的想象,更為立體和直接,準確有充滿意境地描繪出落花后綠葉看起來更多的場景。
那“紅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是象征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詞人傷春惜花的情感由此推上高潮,運用文字的能力可謂頂尖。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39
一世君主淪為階下囚 豈不悲哉
面對即將被毒死的悲慘下場,李煜回首一生,寫下了這首生命的哀歌。
亡國后家破人亡,自己從貴為一國之君淪為階下囚,問天問地到自問,生命這是開了一個多么荒唐的玩笑。
昨夜小樓吹來東風,皓月當空的夜晚,詞人滿心惆悵。物是人非,曾經貴為一國之君,無論是縱情聲色還是無心政治,總歸是人身自由的。
如今被拘禁于小樓之內,觸景生情,夜不能寐。物質上的天翻地覆固然讓人難以承受,一個“又”字將詞人飽受精神折磨的狀態展露在讀者面前,茍活于世,豈不悲哀?
滿腔愁苦
無處訴說
/ 41
被拘禁于小樓之內,觸景生情
江水奔騰不息,澎湃洶涌且延綿不絕。詞人心中的愁苦就像是江水一般洶涌,看不到盡頭的翻騰,無時無刻不接受著沖擊,此等量級的愁不僅有深度還有力度。這無窮無盡的郁悶、愁恨也給予讀者很直觀的想象。
在詞中,詞人抽離出一個愁的具像,將其比喻為春水,富有極強的感染力,獲得和讀者們的共鳴。
個人愁思可能千千萬萬不相同,但愁的程度怕是不過于春水向東流。
寐
能
不
夜
YE? ? ? BU? ? ?NENG? ? MEI
Pro. by 吳燕玲 網絡與新媒體
詩詞的魅力穿梭千年
依然能給予我們
有溫度有厚度的慰藉
感謝這門課程
讓我重拾感動
感? 謝? 觀?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