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_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_欧美人与物videos另

注冊

岳麓山下的千年學府

文檔/電子書情感2021-01-02
2279

泛舟長沙渚,振策湘山岑。
煙云眇變化,宇宙窮高深。
懷古壯士志,憂時君子心。
寄言塵中客,莽蒼誰能尋。

岳麓山下的

千年學府

湘潭大學2019級檔案學班
檔案文獻編纂學作業

岳麓山下的千年學府

被迫營業出版社

?金翰林114工作室?

主編
副主編
編輯

李柯弈
李一君
田震

田淋元

:
:
:

序言

山上明月,人間滄桑。
岳麓山屬南岳七十二峰之一,自古為文化名山,相傳為神禹開疆之所。西晉時已成為佛教合道教的重要活動場所。在這座山山腳下的一座書院也如同這座大山一般抵御住了時間長河的侵蝕。從唐代到清末,綿延千余年,書院作為一種獨特的教育組織在中國產生發展。書院集人才培養、藏書刻書、祭祀等功能集為一體,是士子的精神家園,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
作為中國書院的典型代表,岳麓書院是中華文化的明珠,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岳麓書院從創立起,即以培育人才和傳播學術聞名于世,秉承“傳道濟民”的宗旨,傳承文化,創新學術,作育英才,推動了中華文明的進步,促進了中國歷史的發展。岳麓書院在其千年的建院歷史中遭受了許多次毀滅性打擊,雖其在經歷“七毀七建”之后依然在岳麓山腳下傳道授業解惑,但是它也在一次次的事故之中失去了許多珍貴的原始歷史記錄。我們此次對其進行編纂的目的也是出于對岳麓書院進行相關

的記錄和保護,在我們編纂過程中我們發現關于岳麓書院沒有系統的資料,因此我們希望我們的編纂作品能為其的保護做出屬于我們的一份貢獻。
我們將此書主要分為了兩大章,第一章主要講述岳麓書院的保存現狀,對書院的現存建筑及其歷史進行有選擇的介紹。第二章則將書院這千年來的發展脈絡分為六段故事來進行介紹。附錄中加入了岳麓書院歷任山長,《岳麓書院記》和岳麓書院大事記來供讀者參考閱讀。我們從這幾方面來嘗試構建出一個立體的岳麓書院。
今天,這座承載千年歷史的文化殿堂,仍在發揮著人才培養、學術研究、文化傳播等作用,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譜寫著新的篇章。

編者說明

一、《岳麓山下的千年學府》(下簡稱本書)分為兩個章節,第一章依據建筑的不同類型分類,第二章則按照時間順序排列。
二、本書選錄了從北宋岳麓書院創辦起至今的記載、文件、照片以及影視截圖,本書所錄文字源自岳麓書院官方記載及網絡,由本編纂小組搜集、篩選后整理匯總并進行編寫后得出。
三、本書中未注明圖源的配圖及本書各章封面配圖均由本編纂小組實地拍攝,封面配圖及部分內容配圖源自網絡。
四、本書背景音樂為《被遺忘的天使》鋼琴版。
五、本書由電子書編輯軟件FLBook(霏立寶)網頁版編輯生成。
六、編纂材料之間發生沖突時,本書均采用岳麓書院官方記錄或公布的版本。
七、以下為本編輯小組人員及負責任務。李柯弈:實地考察,序言、第一章及附錄編寫,最終審核。李一君:實地考察,編者說明編寫,電子雜志

第一章? 新時之景

第一節 園林建筑

03

第二節 祭祀建筑

07

第三節 藏書建筑

13

第四節 教學建筑

15

第五節 紀念建筑

19

第二章? 舊時記憶

第一節 源流

23

第二節 正脈

31

第三節 傳道

41

第四節 經世

49

第五節 新變

57

第六節 求是

65

附錄

附錄一 歷任山長匯總

77

附錄二 張栻 《岳麓書院記》

79

附錄三 岳麓書院歷史沿革

83

制作及裝幀設計。田淋元:第二章一到三節編寫校對。田震:第二章四到六節編寫校對。
八、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使用部分移動設備閱讀本書的HTML版本時,本書會自適應所用設備的字體字號,而造成文字過大而溢出文本框或文字過小而導致書頁空白過多等裝幀問題。解決以上問題需花費499人民幣升級至個人專業版解鎖云字體功能。由于本編纂小組經費不足,只能在文本框加上滾動條略加補救,如若降低閱讀體驗,請各位讀者見諒!

新時之景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第一章

第一章

新時之景

岳麓書院古建筑群分為園林、祭祀、藏書、教學、紀念五大建筑格局。
岳麓書院主體建筑面積有3.1萬多平方米,分為書院主體、附屬文廟及新建的中國書院博物館。岳麓書院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現存建筑大部分為明清遺物,其古建筑在布局上采用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筑如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集中于中軸線上,講堂布置在中軸線的中央。齋舍、祭祀專祠等排列于兩旁。中軸對稱、層層遞進的院落,除了營造一種莊嚴、神妙、幽遠的縱深感和視覺效應之外,還體現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系。
主體建筑有頭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御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并先后恢復重建設了延賓館、文昌閣、崇圣祠、

(石壁刻岳麓書院全景圖,位于岳麓書院入口處

明倫堂及包括供祀孔子、周濂溪、二程、朱熹、張栻、王船山、羅典等的六大專祠建筑原貌,清代書院中的園林和書院八景(桃塢烘霞,柳塘煙繞,風荷晚香,桐蔭別徑,碧沼觀魚,花墩坐月,曲澗鳴泉,竹林冬翠)也全部得到恢復。岳麓書院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書院建筑群。
岳麓書院歷史上經歷多次戰火,曾七毀七建, 20世紀以來,經過幾次大修,一些毀于戰火的建筑得到了重修,現存主要建筑是清朝遺構。

1 /

/ 2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第一章

第一節?園林建筑

一、自卑亭

自卑亭位于書院東面200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長沙郡丞趙寧在路旁建自卑亭,供行人歇足之用。嘉慶十七年(1812)院長袁名曜改建于路中,民國時擴建馬路于亭側,形成現存格局。現存建筑為清咸豐十一年(1861)建造。“自卑亭”三字為清代山長車萬育題書。亭內嵌有《自卑亭記》等碑刻。

二、碑廊

岳麓書院辦學千年,留下了大量有價值的碑刻。碑廊中即嵌立歷代遺碑13方及新制的岳麓書院文獻史料碑刻27方。在這些碑刻中,朱熹手書的“道中庸”、“極高明”等碑,是書院的重要遺存。

3 /

/ 4

(自卑亭仰視圖

(碑廊全景圖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第一章

5 /

/ 6

百泉軒始建于北宋之初,地處岳麓山清風峽谷口,溪泉薈萃,乃岳麓書院風景絕佳之地。歷代山長愛溪泉之妙,筑軒而居,享盡自然的天籟之音。南宋乾道三年(1167),朱熹訪院,與山長張栻“聚處同游岳麓”,“晝而燕坐,夜而棲宿”,都在百泉軒中,相傳二人曾在此論學三晝夜而不息。

三、百泉軒

四、麓山寺碑亭

麓山寺碑亭位于園林南側。明成化五年(1469)知府錢澍始建。現存建筑為1962年重建。“麓山寺碑”四字為近人黎澤泰于1962年書。亭內就是著名的“麓山寺碑”。麓山寺碑是中國現存碑刻中影響較大的一塊碑,由唐開元十八年(730),著名書法家李邕撰文、書丹并鐫刻,因文、書、刻三者俱佳,故有“三絕碑”之稱。碑側碑陰有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的題刻。

(百泉軒大門圖

(麓山寺碑亭全景圖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第一章

第二節?祭祀建筑

一、四箴亭

二、船山祠

7 /

/ 8

四箴亭專祀程顥、程頤。程顥、程頤均為北宋教育家、理學的奠基人,曾問學于周敦頤,世稱“二程”。明嘉靖九年(1530),知府潘鎰創建“敬一箴亭”于文廟大成殿后。明天啟四年(1642),推官林正亨重修,改名“四箴亭”,自此專祀二程。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遷建于今址。亭內現存清刻程氏《視》、《聽》、《言》、《動》四箴碑。

船山祠專祀明末著名學生王夫之。祠廟原為清道光十三年(1833)創建的湘水校經堂。光緒元年(1875)湘水校經堂遷往河東辦學,于是辟為船山祠。祠前懸有清代岳麓書院著名學者、外交大臣郭嵩燾所撰對聯。

(四箴亭大門圖

(船山祠內景圖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第一章

三、六君子堂

四、慎齋祠

9 /

/10

六君子堂又名墓道祠,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此后多次遷移,又屢有所毀。清嘉慶十七年(1812)重建于今址。三間硬山建筑,與崇道祠連成一片。祠內嵌有《改建六君子堂碑記》,所祭祀的六位對書院發展和建設有功的先儒分別為:潭州知州朱洞、知州李允則、山長周式、安撫使劉珙、明通判陳鋼、同知楊茂元。

慎齋祠,又羅山長祠,專祀岳麓書院山長羅典。羅典,字徽五,號慎齋,湖南湘潭人。清乾隆47年始任岳麓書院山長,凡27年。掌教期間,肆業學生三倍與朝廷定額數?“名下士發名成業者數百人”。其對岳麓書院的人才培養,基本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慎齋祠初建于咸豐年間,位于屈子祠之側。旋廢。現恢復于船山祠北側。

(六君子堂大門圖

(慎齋祠大門圖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第一章

五、濂溪祠

六、屈子祠

11/

/12

濂溪祠專祀宋代理學家周敦頤(1017—1073)。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始建于六君子堂基地,二十五年(1820)遷于今址,祠內懸有“超然會太極”匾,祠內壁上有《移建濂溪祠碑記》石刻,原《濂溪祠記》碑,仍留于今六君子堂內。
周敦頤,北宋著名理學家,別稱“濂溪”先生。其學說對以后理學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被尊為理學開山祖師。

屈子祠,又稱三閭大夫祠,專門祭祀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清嘉慶元年,長沙知府張翙、學政范鏊與岳麓書院山長羅典創建屈子祠于岳麓書院北側。

(屈子祠大門圖

(濂溪祠大門圖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第一章

第三節 藏書建筑

一、御書樓

13/

/14

御書樓是體現中國古代書院講、藏書、祭祀三大功能之一的藏書功能的主要場所,岳麓書院創建始即在講堂后建有書樓,宋真宗皇帝賜書后更名“御書閣”,元明亦稱“尊經閣”,位置有所變動,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巡撫丁思孔從朝廷請得十三經、二十一史等書籍,建御書樓于今址。清代中期,岳麓書院御書樓已發展成為中國民間一座較大型的圖書館,藏書14130卷。今天的御書樓仍然作為古籍圖書館供書院教研人員使用,藏書數量已逾五萬冊,大型工具書如《四庫全書》、《續解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四部備要》、《古今圖書集成》等均有珍藏。

(御書樓全景圖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第一章

第四節 教學建筑

一、講堂

15/

/16

講堂位于書院的中心位置,是書院的教學重地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也是書院的核心部分。自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岳麓書院創建時,即有“講堂五間”。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理學家張栻、朱熹曾在此舉行“會講”,開中國書院會講之先河。
始建于宋代,也稱為“忠孝廉節堂”。先存建筑為清康熙年間重建,同治七年(1868)大修,是書院的教學重地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堂內“忠孝廉節”四字為北宋乾道三年(1167)朱熹所書。《學規》《箴言》《讀書法》《整齊嚴肅》等均為歷代山長所書。
檐前懸有“實事求是”匾。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實事求是”源于《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校長將其作為校訓,旨在教育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
大廳中央懸掛兩塊鎏金木匾:一為“學達性

(講堂全景圖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第一章

17/

/18

天”,由康熙皇帝御賜,意在勉勵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原額被毀,1983年依康熙字跡重刻;二為“道南正脈”,由乾隆皇帝御賜,它是皇帝對岳麓書院傳播理學的最高評價,表明了岳麓書院在中國理學傳播史上的地位,此額為原物。講堂壁上還嵌有許多極有價值的碑刻文物,如由清代山長歐陽正煥書、歐陽厚均刊立的“整齊嚴肅”碑,清代山長王文清撰文的《岳麓書院學規碑》《讀書法》等十數方。
講堂屏壁正面刻有《岳麓書院記》,為南宋乾道二年(1166)書院主教、理學家張栻所作,是岳麓書院培養人才的基本大綱,對書院教育有重大影響,該文由湖南大學校友、湖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周昭怡1983年書。

二、教學齋\半學齋

講堂兩旁有南北二齋,分別為教學齋和半學齋,均為昔日師生居舍,過去學生大量的活動時間就是在這里自修。書院建齋舍歷史悠久,自宋太祖開寶九年(976)始建齋舍52間,現存建筑為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學堂時改建,始定名教學齋、半學齋,以適應教學、辦公的需要。“教學齋”齋名出自《禮記·學記》,“半學齋”齋名源出《尚書·說命下》。

(半學齋大門圖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第一章

第五節 紀念建筑

一、赫曦亭

19/

/20

南宋乾道三年(1167),朱熹、張栻觀日于岳麓山頂,曾筑臺于山頂,朱熹題額“赫曦”有觀日出之意。明代王守仁有“振衣直上赫曦臺”詩句,(望赫曦臺:隔江岳麓懸情久,雷雨瀟湘日夜來。?安得輕風掃微靄,振衣直上赫曦臺)臺后毀。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山長羅典建前亭于院前(今址),又改名前臺。道光元年(1821),為存故跡,山長歐陽厚均改前臺名為“赫曦臺”意在緬懷朱,張。在臺的左右內壁上有丈余高的“福”、“壽”二字,“壽”字相傳為明嘉慶十三年(1808)山長羅典赴“鹿鳴宴”時,一道人用掃帚所書。“福”字為后人補書。臺的頂部雕飾有八卦圖、蝙蝠、壽字圖案。

(赫曦亭全景圖

舊時記憶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21/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第二章

第二章

舊時記憶

岳麓書院正式創辦于北宋開寶九年(976年),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迄今歷史已逾千年。
這座偉大書院的濫觴,最初始于兩位普通的僧人。五代時期,戰亂頻仍。僧人智璇和他的弟子有感于世事紛亂,用僅有的一點財產,在岳麓山中購得一小塊土地,創建起簡陋的書舍,目的只是為了在那離亂的年月里,給士子們提供一個安靜讀書的去處。每日清晨,弟子灑掃庭院,師父就披著蓑衣下山去化緣。募來的一錢一毫,點滴化為書院的一磚一瓦。
智璇和他的弟子并沒有儒釋門戶之見,只希望“士得屋以居,得書以讀”。為了豐富書藏,

他們穿過洞庭湖,購來珍貴的儒學經典。在這方寸凈土,士子們有一方得以專注讀書之地,空氣里彌漫著的書香、氤氳著的期許與平安,便是智璇心中最大的慰藉。
智璇去世后,弟子將師父這份默默的付出撰文刻碑。在碑文中,弟子卻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直到宋代,這塊石碑被岳麓書院副山長歐陽守道發現,并為此撰寫《贈了敬序》1碑,兩位普通僧人的故事才為人得知。

23/

/24

第一節?源流

一、書院前身

①贈了敬序:篇名。南宋歐陽守道撰。載《巽齋文集》。了敬為寺僧,助邑之聞士賴子平等筑書堂。

(現代畫《二僧辦學圖》,原件陳列于岳麓書院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25/

/26

智璇一生似乎足夠平凡,但他并不期望寫進載滿偉業的史冊,也不在意是否有人會銘記這份純念。他的弟子也是簡要記錄這段往事,為留下姓名,只希望“斯文不絕,教化不衰”。二位僧人并不期望載入光耀的史冊,以善念,致世行,足矣。經世致用的思想由此可見。

二、書院初立

宋朝初期,經過五代十國的戰亂之后,人們迫切渴望恢復文教,新朝廷也大力推行崇文政策,于是創始于唐代的由私人或官府所設的教育機構——書院,開始興盛起來。公元976年北宋開寶九年潭州知州朱洞決定在州治所在地(今長沙)創辦一所高水準書院,朱洞在岳麓山中修筑了五間講堂,五十二間宅舍,岳麓書院由此初建。
20年后,公元999年,新任潭州知州李允則被書院被書院創業之初的堅韌所感動,決定擴建書院,并探索出一種規制,即岳麓講學、藏書、祭祀

學田四大規制1。以確保書院不因人而興,因人而廢,由此岳麓書院開始興盛。李允澤家族與皇室是布衣之交,感情頗深,宋真宗在李允澤出任湖南前,曾告訴李允澤,“今以湖南屬卿”。 李允澤對書院未來可期,于是李允澤給宋真宗寫信,詳細匯報了岳麓書院和湖南文教的進步,希望皇帝能御賜一些珍貴的典籍,很快皇帝褒獎的書信以及大

①四大規制:講學,書院老師教學論道的“講堂”和師生住宿讀書的“齋舍”;藏書,即書院的藏書樓;祭祀,師生通過祭拜孔子等值得效仿的先賢圣人和有功于書院者,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學田,書院辦學用的公田,以其租借等收入作為學校經費。

第二章

(北宋岳麓書院沙盤模擬攝影圖,原沙盤位于岳麓書院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27/

/28

量書籍抵達岳麓山。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接見岳麓書院山長周式,并送岳麓書院題寫匾額,“于是書院之稱始聞天下”。? ?李允澤創立的書院四大規制類似于現代大學的教學樓、宿舍、禮堂博物館、校史館、基金會等,形成較為完整的書院體制,為書院今后發展奠定基礎,而且被譽為“世界大學之母”的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是西方公認擁有完整體系并延續至今的第一所大學,創立于1088年,岳麓書院早于它112年,并且今天依然在鮮活地招生辦學,發展延續。

三、朱張會講

由于世家大族壟斷高官和學術,使學術走向僵化以及道教與佛教的興盛。儒家知識分子意識到中華大地已失去了凝聚人心勇于擔當的主流思想。北宋時期周敦頤意識到了儒學面臨的核心問題,在吸收佛教精髓的基礎上,他構建起儒學世界觀,并與人生觀、價值觀相統一。于是,孔孟的道德訓誡和

品格修養具有了形而上學的根基,以及超越生活的永恒崇高使命,從此儒學進入了全新的境界。因為他們強調道統、天理,故被稱為道學或者理學。
儒生們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岳麓書院的傳道理念正來源于此。在岳麓書院的供祀里,除了孔廟,地位最高的就是供奉周敦頤的濂溪祠。
北宋的覆滅使岳麓書院因戰火被毀。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5年,湖南安撫使兼潭州知州劉珙到任后立即主持岳麓書院的重修事務。重修完成后,劉珙請來張栻來主持岳麓書院(此時未設山長)。 張栻出身南宋官宦家庭,其父張浚為當朝丞相、抗金名將。張栻少年時便“留心經濟之學”。他出任地方官,用孔圣人的名言來教化百姓。在任上,他疾惡如仇,嚴懲貪腐。在當時江陵貪污公行、官場盤根錯節的情況下,一日之內罷免并懲處了十四個貪官污吏,官場風氣為之一清。
在張栻看來,北宋之所以滅亡,很大原因在于官員求學做官,大多是為了功名利祿,失去了責任、擔當和血性。在《岳麓書院記》中,他寫道:“豈特使子群居佚談,但為決科利祿計乎?亦豈使

第二章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29/

/30

子習為言語文辭之工而已乎?蓋欲成就人才,以傳道而濟斯民也。”書院不是為了科舉利祿,也不是為了雕琢文辭,張栻確定了岳麓書院的建院宗旨,是以人才培養為目標,強調應該“傳道”,即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濟民”,即能夠愛民利民。
當時理學家講求門派師承,張栻屬于湖湘學統,而朱熹師承閩學學統。張栻打破門戶派別之見,邀約千里之外的朱熹相聚岳麓,交流思想。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九月至十一月,就在岳麓書院一方勝境之中,朱張二人論道中庸之

義,三個晝夜不歇,聞者咸來,“一時輿馬之眾,飲池水立涸”,前來聽者眾多,所騎的馬把山門前飲水池中的水都喝干了。
朱熹曾寫下“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思想的活水,只有在交流碰撞中才能迸發出新的生命力。朱張會講,開不同學術派別會講之先河。二人的思想,也在交流中越辯越明。
岳麓書院在張栻的主持下有了體系較為完備的教育理念,也成為全國著名理學中心和弘道場所,并成為一個學術思想先進且影響巨大的理學群體,統稱為岳麓諸儒。后來朱熹任任湖南安撫使,為書院頒布正式學規,公務之余朱熹常來岳麓書院講學,經過朱熹的努力朱張之學徹底根植于書院之中,被后人稱為朱張血統。
在張栻的影響下,岳麓書院的學生很少流于空談心性,更主張在經邦濟世社會政治活動中求道、傳道,鑄就了融和儒家筋骨和楚蠻血性的湖湘文化。朱張會講開啟了理學不同流派宗師之間對話的先河,促進了中國理學發展,還使朱熹的理學體系得到完善,使之成為理學的集大成者。

第二章

(朱張會講雕像,位于岳麓書院崇道祠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咸淳九年(1273),一個年輕人以湖南提點刑獄使的身份來到潭州,他叫文天祥。此時,南宋狀元郎早已沒有了少年得志的春風得意,反倒滿懷心事,憂心忡忡。他登岳麓山,訪道林寺、游岳麓書院。
對理學先賢朱張,他前去祭拜。面對張栻,文天祥很難開口,他想說,張栻父子雪恥的心愿已經完成,金,亡了。1234年,蒙宋聯合伐金,金國最后的都城蔡州陷落,百年國恥洗刷掉了。但文天祥無法告訴張栻的是,收復中原的夢想,越來越遠。大宋迎來了更兇猛危險的敵人——元軍,襄陽陷落,長江防線失守,大宋危在旦夕。
德祐元年(1275年)九月,元軍兵臨潭州。岳麓書院的山長尹谷、作為守城主將的李芾,與岳麓書院、湘西書院的諸生在圍城之前搬到了城內。彼時的長沙城,“城中壯士皆入衛臨安”,只剩下兵丁四百五十人,老弱大半,再加上數百

儒生。他們要面對的,是數以萬計的元軍。長沙城苦苦支撐,矢盡,廢箭磨光,配上羽毛;鹽盡,鹽席焚燒;糧盡,捕雀捉鼠。岳麓諸生,“荷戈登碑,死者什九”。這是一場悲壯的守衛戰,潭州軍民,苦守三個多月。大宋自顧不暇,長沙城,注定等不來援軍。
除夕夜,尹谷聽聞元軍登城,他知道,告別的時刻到了。師生們圍攏在一起,他們沒有吃年夜飯,盡管這將是他們生命中最后一個除夕夜。他給學生們寫了一副對聯,“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并留下了“吾以寒儒受國恩,典方州,誼

31/

/32

第二節 正脈

一、初遇挫折

第二章

(圖為描寫元軍攻城的現代畫作,圖源自網易“眠眠冰室”公眾號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33/

/34

不可屈,若輩必當從吾已耳”的遺言,朝著臨安方向望闕跪拜,而后舉火自焚。之后,岳麓書院也因堅決抗元的態度再次被毀。
城破,岳麓書院幸存學生里,有一個叫張唐的人。他是張栻的后人,他和同學們一起悄悄藏起了宋真宗題寫的“岳麓書院”匾額,隨后組織了抗元隊伍,繼續和元軍對抗,直到被捕,壯烈而亡。此時,他堅信,那塊牌匾,一定還會再次重掛,湖湘精神永不會被滅掉。
元朝在軍事上征服了大宋,而岳麓書院在文化中戰勝了元朝。元統治者統一全國后,極力推動書院的恢復和發展。元延祐年間,長沙郡別駕劉安任主持重修岳麓書院,岳麓書院在被毀后30多年,重新被修葺,重建后的岳麓書院規制宏整,恢復了宋代規模,藏匿的宋真宗匾額被再次掛上。公元1291年到1314年,岳麓書院經歷了兩次重修形成“前禮殿,旁四齋,左賢祠,右百泉軒,后講堂,堂之后閣曰尊經;閣后有亭曰極高明”的規模,并保持了宋代的規制。

二、百折不屈

朝代更迭的滾滾洪流常伴隨著兵荒馬亂時的書院焚毀,當元政府的統治走到盡頭時,岳麓書院也因戰爭而第三次大規模焚毀,焚毀過后便是沉寂,只是這次的沉寂顯得格外漫長。
明代建立后致力發展官學,并與八股取士緊密聯系在一起,對書院采取了打壓的政策。在此后的百年時間里,岳麓書院的廢墟上只剩下空鳴谷應、草長鶯飛。明代《重修岳麓書院記》中寫道:“其址與食田皆為僧卒世家之所據”。連原有的院址與學田也逐漸被人侵占。

第二章

(清康熙《新修岳麓書院志》所載元代重修情況,陳列于岳麓書院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35 /

/36

到了明代中期,官學教育日漸僵化,加上民間經濟繁盛起來,恢復書院的呼聲日漸高漲,岳麓書院也得到恢復,但始終沒能恢復曾經的氣象。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長沙府通判陳鋼重修岳麓書院,特為朱熹、張栻兩人建“崇道祠”,后經楊茂元等繼任者的共同努力下,岳麓書院基本恢復宋時舊貌,還增添了反映朱熹在岳麓書院行跡的八塊石碑,被稱為“紫陽遺跡”以此增加書院諸生敬賢崇德之心,堅守正脈之意。
書院的六君子堂供奉朱洞、李允則、劉珙、周式、陳綱、楊茂元等六人。前三位是書院草創時的奠基者,后三位則是荒廢時的重振者,供祀這些有功書院的建設者是為了提醒后來人不要忘記前人辦學興教的辛勞與不易,能持續向前,珍惜求學良機,以不辜書院功成名就人才的拳拳之心,在時間的長河里,興衰、毀建總是超乎人的預料,幸運的是,有無數降六君子那樣的人持續努力傾心盡力,保證書院堅守正脈、心火相傳。
雖然陳鋼等人恢復了書院舊時規模,但維持書院基本經濟來源的學田僅收回了幾十畝,根本滿足不了書院的運轉。透過歷史的間隙我們知道了孫

三、再度繁榮

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吳世忠根據其他人的建議,率官府人員和書院師生對岳麓書院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改向擴建。調整了書院大門朝向以及道路安排,形成左廟右學的格局,將書院建筑群和岳麓山地勢以及風景條件有機結合了起來。從江岸書院牌樓,經詠歸僑,直至書院,登而上極高明、中庸、禹碑諸亭,確立了以岳麓書院為中心的一道岳麓山景觀主軸線,突出了書院的中心地位,更表

存,這個人15年為書院收回2000多畝學田。沒有經濟來源,書院是生存不下去的。為了把書院曾經的學田,從地主、官府手中收回來,孫存一個個去求、去磨。他不是書院的老師或學生,不是高官名人,連生卒年都不詳,留下來的只有那本收學田的賬本。一座偉大的書院不僅有朱張會將的曠世對談,也不僅有書院學子的舍身抗元,這一點一滴零零碎碎的流水賬,同樣讓人心存感佩,窺見湖湘文化侵潤之下,那堅韌卓絕、躬身踐行的光亮。

第二章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37/

/38

現出岳麓山的幽深層次和群巒呼應的景觀特色。吳世忠的重整給今天的岳麓書院乃至整個長沙城都留下了鮮活的印跡,他使整個書院和岳麓山的氣象格局都大不一樣,朱張之學的正統性因建筑特點而得到鮮明的彰顯,沉寂百年的岳麓書院終于再次興盛起來。
岳麓書院恢復不久就迎來了一件盛事,正德二年陽明心學一代宗師王守仁來岳麓講學。是年王守仁貶謫貴州龍場,途經湖南,先講學于醴陵,后至長沙,應邀來岳麓書院,講授“良知之學”。此時“朱張遺跡久湮,賴公過化,有志之士復多興起

焉”(《岳麓志》)。王守仁及其弟子在岳麓書院的講學是繼南宋湖湘學派之后,岳麓書院的又一次重要學派活動,開啟岳麓書院又一個學術繁榮期的到來。王學在岳麓書院的傳播,不但沒有排斥湖湘學,相反湖湘學仍被尊為岳麓的學統。自1507明正德二年——王守仁來岳麓“為朋徒斤斤講良知之學”之后,又有王守仁的弟子及再傳弟子五喬齡、季本、羅洪先、張元忭、鄒元標等先后來岳麓講學。王學“致良知”、“格心”、“知行合一”等一套新的學術思想的傳入,使埋頭制舉的湖湘士子耳目為之一新,自由講學之風再起,從而促進了書院教育的發展。
心學與理學交鋒之時,心學走向歧途,眾多學子務于空言而忽躬行之實,空談心性。在這個危機時刻,張元忭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局面。張元忭受命主講岳麓后,致力于重振書院學風,踐行堅守務實踐履、束身守禮的教育傳統。一些著名的王門弟子相繼在此講授良知之學,湖湘四方士生紛紛慕名而來。在張元忭的匡扶下,岳麓書院重整正脈堅守務實踐履、束身守禮的教育傳統,沒有走向虛妄與空疏。岳麓山下,湘江河畔,一時又書聲朗朗。岳麓

第二章

(嘉靖九年,即1530年,后岳麓書院圖,藏于岳麓書院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39/

/40

書院繼南宋張、朱熹講學之后又進入一個學術的繁榮期。正脈,就是在中國文化有可能走向歧途的時候,有人能自省、有人能批評、有人能斧正。陽明心學在岳麓書院的形成和傳播,對湖湘文化產生重大影響。
陽明心學提倡的精髓——知行合一和經世致用,被湖湘學派所繼承,特別是清末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面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陽明心學在湖南重新興起,著名學者魏源融合程朱陸王,推祟陽明精神,成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此外,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湖湘士子也以王陽明為榜樣,勇于擔

當,取作敢為,引領近代風氣之先,在軍政教育和洋務運動中都有卓越表現,促成辛亥革命前后陽明心學復興運動的興起,對中國近代歷史產生重大影響。

第二章

(圖中左為理學創始人朱熹畫像,右為心學創始人王陽明畫像,圖源自網絡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歷經千年的岳麓書院,曾經歷過七毀七建的血色宿命。但其猶如周遭的楓林一樣,始終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書院的實體雖屢有興廢,但其產生的一連串珍珠般的思想精神,卻照亮了一代代燦若繁星的湖湘人才集群,綿延不絕。
岳麓山下,瑯瑯書聲。此時清澈的湘江上泛著一葉輕舟,它從衡陽出發,一路向北而來駛向岳麓書院,船上飄蕩著歌聲與詩句,船一靠岸,一名青年的眼眶頓時變得有些濕潤,他對身旁的文友感嘆道,我們現在終于踩在圣人的肩膀上了,這位青年名叫王夫之,字而農,后來的仰慕者習慣稱他為“船山先生”,這一年,王夫之二十歲,正是春春好年華,遺憾的是這一年是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大明王朝即將和他的青春一起被埋葬,隨之而來的,將是無盡的顛沛、漂泊與苦澀,一百多年后這位籍籍無名的湖南人將迎來屬于他的時代,成為照亮湖湘大地和中國思

想界的一座燈塔,燭照未來。
王夫之少年有才,考進規制不少但又開放式培育人才的岳麓書院,他的文采十分卓越,成為了山長吳道行的得意弟子。
吳山長給王夫之、鄒統魯等弟子上的入學第一課是在祠堂內進行的,這是供奉學術大師、建院功臣和忠臣良將的地方。吳道行滿懷深情地說,岳麓書院不是為了培養只為科考,或鼓舌邀名的功利酸儒,也不培養那津津樂道,卻毫無擔當的附庸雅士,而是要像先賢一樣,成為真正能經世濟民、匡正時弊的有用之才。這些話,在王夫之心里打下了

41/

/42

第三節 傳道

一、執牛耳者

第二章

(圖為王夫之畫像,圖源自百度百科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43/

/44

深深的印記。
在岳麓書院的學習生活使王夫之受益良多。當時吳道行與東林黨首高攀龍之子高世泰交好,但吳并非東林黨人。他是一名純粹的教育工作者,即只做打破門戶陋習的學術探討,推動朱張理學的發展,潛心踐行成人之教的書院育人理念,而無意于晚明政壇的政斗黨爭。這對王夫之后來的人生理想,有著強烈的影響。在書院,學子們常常圍繞一個主題進行討論,遇到困惑不解的地方,老師會進行點評,真正達到傳道授業解惑的效果。王夫子常與同學于熱切討論著時代風潮的優劣和救國務實的策略,踐行身體力行,實干救國的理念。

二、命途多舛

在岳麓書院學習一年后,王夫之與書院老師辭別回鄉。此時他來時的青澀迷茫已洗脫殆盡,無論未來的人生會經歷什么,真正塑造他的無疑是他身后的岳麓書院。

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王夫之與兩位兄長同赴武昌鄉試,王夫之以《春秋》第一,中湖廣鄉試第五名。王夫之的長兄王介之也中舉第40名。專研學問,弘揚理學,王夫之最初選擇以科考去報效國家。然而,彼時的明王朝已日漸衰敗,離合治亂,已不是他一介士子所能改變的。
欲為堯舜中興的崇禎皇帝,終歸死于社稷。明朝覆滅,無心政治的吳道行也以絕食的方式,以身殉明,以此表明岳麓書院人的氣節和剛烈,他也成為明代岳麓書院的最后一位山長。甲申巨變(公元1644年),永昌皇帝李自成也敗逃了,清王朝奪取

第二章

(王夫之《船山遺書》民國二十二年,即1933年刊本,藏于岳麓書院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45/

/46

了大明天下。此時的士人,面對著不同的人生選擇,或借故逃離,或慷慨殉國,或擇木而棲。
有心報國的王夫之無力回天,只能心懷故國,帶著父兄妻兒逃難。他也曾屢敗屢戰地加入南明反清的武裝隊伍,但南明陣營的內部纏斗、明槍暗箭,使得他最終只能落寞地逃離。王夫之在南明政府勇于直言,而屢屢受到排擠,在南明當權者眼中,沒有顯赫聲名的王夫之,他的才華和忠誠毫無價值,置換來隨意處置的鄙視。但他沒有放棄,因為他所謀求的并非功名地位,而是不毀的大道,這正是岳麓書院精神的所在。

三、傳道濟世

出家避難專心修學,他卻堅持不逃禪、不避禍,說“置之死地而后生”。最終,王夫之從哲學、政治、歷史諸方面縱深研究,推出數百萬字的皇皇大書,成了承前啟后的湖湘文化集大成者。
學界公認,王夫之是17世紀明清之際的偉大思想家、哲學家、史學家、文學家、美學家,一生著述甚豐,學識極其淵博,淹貫經史,博通六藝,舉凡哲學、史學、文學、政法、倫理等各門學術,無不造詣精深,天文、歷數、醫理、兵法乃至卜筮、星象,亦旁涉兼通,且留心當時傳入的“西學”。其哲學思想已達到了宏廣博大、精深詳密的高度,其理論思維水平足與當時西方思想家相比肩。
他的著述存世的約有73種、401卷,主要有《船山遺書》《周易外傳》《周易內傳》《尚書引義》《詩廣傳》《續春秋左氏傳博議》《春秋世論》《讀四書大全說》《張子正蒙注》《思問錄》《老子衍》《莊子通》《相宗絡索》《黃書》《噩夢》《讀通鑒論》《宋論》《永歷實錄》等,散佚著作約有20種。
王夫之作為中國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中國啟蒙主義思想的先導者,與黑格爾并稱東

抗清失敗后,王夫之遭到清廷追捕,只好化名瑤人,躲在衡陽西渡金蘭石船山附近的草堂里研究學問。此時的他,經歷了太多了生離死別,看慣了政權的明爭暗斗,總結出:文明的傳承要比朝廷的更替重要得多!即便后來吳三桂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邀其撰寫檄文,他也嚴詞拒絕。
之后,王夫之堅守瑤峒四十載不出。有人勸他

第二章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47/

/48

西方哲學雙子星座。船山精神,也成了湖湘文化的一個精神源頭。
王夫之主張經世致用,也堅持實事求是。作為岳麓書院的學生、“道以朱張為宗”的吳道行的弟子,他既充分肯定程朱理學正統的學術地位,又在眾多理論學術問題上提出質疑甚至否定,比如他認為周敦頤的《太極圖說》著重闡釋了“天人合一”的問題,卻沒有清晰地將人與萬物的關系區分開來,即便二程與朱熹在辨明“理一分殊之義”時做了詳細說明,卻沒把人的發展及其主觀能動性作以說明。他又強調理學遠在陜西的另一位創始人張載解決了這一個問題。
他大膽地批評前輩先師的理論缺陷,推動了儒學的發展,契合了韓愈所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不如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的傳道精神。唯有此,方能推陳出新,使得湖湘文化得以更好的發展,而非始終端著老祖宗的那碗飯,拾人牙慧,固步自封。這也與岳麓書院強調傳承的實事求是精神,是一脈相承的。王夫之之后的岳麓書院,秉持著這種精神,培養了一批經邦濟世的改良名臣與改革大才,成就了岳麓書院在中國近現代教

育史上的高峰地位。
可以說,王夫之是湖湘文化的高峰,在中國學術史上足以與周敦頤、朱熹、張栻相媲美。雖然他僅僅是一個從岳麓書院走出來的學生,但他卻以煌煌成就照亮了千年傳承不息的岳麓書院。他的人生和傳奇,是岳麓書院成就人才、傳道濟民的最好案例。

第二章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清嘉慶年間,一個江風輕撫的清晨,岳麓書院又一次的大規模修繕告一段落。
山長袁名曜帶著學子們滿意地四下查看,面對整肅干凈的院門,除了“岳麓書院”的匾額外,院門兩次卻顯得有些空寂,如果有一副精妙的對聯,鮮明簡潔地提煉出這所千年書院的底蘊和特色,無疑是錦上添花的,他高聲說出了四個字的上聯“惟楚有材”,這句話出自《左傳》“雖楚有材,晉實用之”,即楚材晉用的典故。袁名曜改動一字,意境便截然不同,接著袁名曜用灼熱的眼光看著學子們,希望他們能有人對出下聯,以彰顯書院師生聯動,共譜華章的精妙。片刻之后,一名叫張中階的學生高喊道“于斯為盛”。此語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本為孔子盛贊周武王時期人才鼎盛局面 ,斯,可以理解為這所書院,也可以理解為這一方水土。惟雖然是語氣詞,但在許多人心

中,意味著唯一,既凸顯了湖南人才眾多,燦若星河的壯麗景象,也為后來的湖湘子弟注入了一份舍我其誰的豪氣。
這便是岳麓書院院門前對聯的由來,當時對聯掛出后,有人擔心對聯是否過于狂傲,但從后來人眼中看,它更像是吹響了預言的號角。
康熙十三年,即公元1674年,吳三桂叛亂,岳麓書院毀于戰火,十一年后,湖南省巡撫主持了大規模的重建,并向康熙皇帝上疏,強調岳麓書院對于朱張正統的堅守,希望能御賜匾額,為了向全國傳達尊崇理學的信息,康熙二十六年即

第四節 經世

一、岳麓求學

49/

/50

第二章

(“惟楚有才,于斯為盛”現代書法作品,圖源自百度百科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51/

/52

公元1687年春,康熙皇帝手書的“學達性天”的匾額以及大量的經史典籍送達到岳麓書院。“學達性天”是理學追求的最高境界,意思是通過學習教育使人性與天理合一。乾隆九年,即公元1744年正月,乾隆皇帝為岳麓書院題寫了“道南正脈”的匾額,意思是道統傳到了南方,岳麓書院是清源正宗。不到六十年的時間里,書院兩次被皇帝賜匾,足以彰顯了岳麓書院的巨大的影響力和在學界的崇高地位。

二、蓄勢待發

清代對書院的管理徹底官化,雖然自由講學的風氣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經費、師資都有了充足的保證,地位更加穩定。岳麓書院的山長由湖南省巡撫禮聘,基本都是全省公認的品格方正的飽學之士。政府會以賓客之禮發出邀請,主政官員也一般按晚輩學生的禮節來對待山長,以表明對于這座偉大書院的敬意。
羅典在岳麓書院的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

近代岳麓書院最著名的山長。羅典喜歡以生活中的小事,來闡釋儒家學說,培養學生利他愛人的品格,做到心中有他人。他常常帶學子們一起看山花、聽山歌,以身邊的人和物循循善誘,指出為人為學的大道,學生不僅樂在其中,還能依照自己的天然趣味,自由發展受益匪淺。
在羅典心中,書院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自然園林能夠陶冶性靈,提升學生的感悟力和創造力,這本身就是教育的重要部分,今天能見到的亭臺樓閣和岳麓景致大多都由他

第二章

(上圖為“書院八景”之一,風荷晚香,圖源自網絡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53/

/54

奠定,比如愛晚亭和碧沼觀魚、花墩坐月、竹林冬翠等書院八景。朱熹講學時修建的赫曦臺,羅典也予以重建,位置從山頂移至院門,便于學生相約論道。從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到嘉慶十三年(公元1809年),羅典連續五次擔任岳麓書院山長,長達二十七年之久,學生中成名成業者多達數百人,對湖南崛起和中國時政產生了重要影響。嘉慶十三年,九十一歲的羅典病逝于鐘情半生的岳麓書院,因其才學、德行和功績,書院特在御書樓北側建慎齋祠,又名羅山長祠以祭祀,讓他長久地與書院中的優美景致相伴。他的學生歐陽厚均也擔任山長長達二十七年之久,確定了“整齊嚴肅”的院訓,在幾代山長的推動下,岳麓書院夯實了經世致用,勇于創造的學風,也為不久后人才的“井噴式”涌現悄然埋下了種子。

三、革故鼎新

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十八歲的郭嵩燾走進了岳麓書院的院門,此時的山長正式歐陽厚均。在一個午后,書院學生劉蓉與他相約,并帶來一位朋友與之相識。劉蓉介紹說;“這位朋友名叫曾國藩,兩年前增就讀于岳麓書院。”面對兩位好友,曾國藩坦言,就讀于岳麓書院時,他受書院理學傳統和歐陽厚均山長的影響,立下了成為理學大家,成為經世致用之才。在他看來,“整齊嚴肅”的院訓,意味著學子們實心為國,誠心干事的人生態度,足以指導終生。曾國藩臨走前,三人約定成為終生不變之好友,相互鼓勵,相互糾偏,齊心協力為國家貢獻力量。第二年,曾國藩會試高中,開始了十余年的京師任職之旅。劉蓉則在家鄉專注程朱理學研究,郭嵩燾在會試的路上艱難跋涉了十二年。
時間就這樣一點一點飛逝,三人都從青年步入中年,直到一場巨變的到來。為了抵御太平天國的軍隊,曾國藩奉命回鄉操辦地方團練,劉蓉和郭嵩濤也陪同曾國藩一起。曾郭劉三人從未帶

第二章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55/

/56

兵打過仗,同時還面臨著將沒受過訓練的農民培養成一支善戰之師的挑戰,這在的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完成的。但三人都深受岳麓書院教育理念的影響,主張在鮮活的現實生活中創造性地尋找答案,而不要固守成規。曾國藩利用同鄉之間的情誼迅速建立起下級對上級同鄉忠誠的緊密網絡,從而使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激增。而后郭嵩燾又提出,為湘軍樹立一個共同認可且崇高的戰斗目標,讓隊伍因為自豪感和榮譽感而團結奮戰——同樣就讀過岳麓書院的王夫之,用王夫之的匡正世道的勇氣和信念,以及堅貞不屈的氣節激

勵軍隊。不止湘軍的建立,在岳麓書院經世致用、開放包容精神的影響下,曾國藩領導了洋務運動,結出了最早睜眼看世界的洋務果實。縱觀曾國藩的一生,岳麓書院的教育深刻影響了曾國藩的為人處世。在曾國藩逝世后,郭嵩濤又歷經挫折,最后回到家鄉,他延續了岳麓書院的傳統,無論如何失意受挫,都不消沉、不歸隱,繼續提倡睜眼看世界,恢復源于岳麓書院的湘水校經堂,為近代湖南培養了一大批有用之才。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郭嵩濤、曾國藩等人跌宕的人生折射出一座書院人才迸發,百花競放的璀璨。中興四大名臣之三:曾國藩、左宗棠和胡林翼都是岳麓書院的學生,在這一時期,還有眾多岳麓書院的學生在全國各省擔任各種重要職務。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璨若星河的時代,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彪炳史冊的為業,啟迪后世的探索都從岳麓書院的院落里持續而密集地噴涌而出,化為漫天星斗。

第二章

(湘軍火槍隊照片,圖源自搜狐網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公元1895年2月,當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的消息傳來時,隨之沉沒的還有被人寄予厚望的洋務運動。人們終于意識到,僅僅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和軍事裝備已經遠遠不夠,梁啟超感嘆道:“喚起吾國四千年之大夢,實自甲午一役始也”。
王先謙是湖南長沙人,高中進士后,曾擔任過國子監祭酒和江蘇學政,即全國最高學府的“校長”和主管一省教育的最高長官。他還是清代公認的經史大家,其編撰的《后漢書集解》《荀子集解》《莊子集解》均是該領域必讀的經典。王先謙在治學上不盲從,不持門戶之見能夠博取眾長、擇善而從。這與岳麓書院“賤履務實 經世致用”和“不守門戶 兼收并蓄”的學風高度契合,他也引起了曾就讀于岳麓書院的郭嵩燾的關注。郭嵩燾是中國第一位駐英駐法公使,被認為是當時最懂洋務的中興名臣,也是最早提倡以世界通行“公法”來爭取國家權益的中國高級官

員。透過郭嵩燾的眼睛,王先謙日漸清晰地了解到大洋彼岸的陌生世界,認為西方國家之所以強盛源自于工商業發達,提倡發展民族工商業。他也日漸認識到,盡快讓學子們掌握西學,擺脫封閉的重要。
自從湘軍解散回鄉后,湖南人常以維護朝廷安危和道統秩序的功臣自居,傳統社會秩序和倫理綱常得到強化,對西方事物格外排斥,這一切在他們看來不是落后而是衛道,是對正統的堅守。甲午戰爭之前,湖南沒有一家工業企業,也沒有一所新式學堂。王先謙明白扭轉世風的必要,也明白道路的

第五節 新變

一、嘗試

57/

/58

第二章

(王先謙畫像,圖源自百度百科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59/

/60

漫長和艱難。原本自傲的湖南人經歷了三萬湘軍在甲午戰爭中的遼東半島慘敗,痛定思痛,懷著“吾湘變,則中國變,吾湘存,則中國存”的氣概,開始轟轟烈烈的自我變革。
堅守時無比頑強,變革時一往無前。風雷激蕩的變革中,湖南人將目光聚焦在了引領風潮的岳麓書院上。這所千年書院正置身于變革風暴的中心。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出任岳麓書院山長,王先謙無疑是最理想的人選,于是五十三歲的王先謙出任岳麓書院的山長。從北宋初山長周氏到清末的王先謙,史料上有姓名可考的山長又六十三位,歷代山長各有特點,但王先謙不會想到,這一長串的名單中,他是畫上句號的最后一位,象征著舊書院的沒落,也暗示著新時代書院的到來。
公元1896年,傾向于維新變法的骨干陳寶箴調任湖南巡撫,時機成熟,岳麓書院拉開了變革的大幕。從祀于岳麓書院的王夫之曾有“知行相資以為用”和“因時酌宜”的思想,以及書院的變革傳統,這些都指引著書院不要固步自封,而要因時因勢而變和“實事求是”。事實上,勇于變革的基因早已氤氳在岳麓書院的空氣中,南宋時書院就首開

“會講”論辯的先河,到了清代書院更是涌現了魏源、郭嵩燾這些開眼看世界的先驅,也培養出了文人帶兵、創造中興的洋務干臣,這與王夫之的思想相互印證。在王先謙的倡導下,書院開啟了變革之路。
1897年,在中國這座“成名最早”的書院,第一次引入包括外語翻譯在內的西學課程、分科分班制、百分制、七天一周制、按鐘點上課制、畢業文憑制,這些聞所未聞的“仿西學式”改革涉及教學內容、組織形式與辦學體制的諸多方面。王先謙多次強調書院的包容開放,兼容并蓄的傳統,希望書院師生能夠破除門戶之見,理解船山精神的精髓。變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理解時務、歸于務實,這是書院延續千年的正脈,這座千年書院正在向現代化變革邁開腳步。
為了進一步推動書院變革,公元1897年初冬的一天,王先謙邀請來了梁啟超和譚嗣同來到書院開辦一所完全的新式學堂來加快書院變革的步伐。在他看來,岳麓書院的使命是守住傳統的根脈,新式學堂的使命是探索新的道路,兩者并行不悖也更加穩妥。在他的策劃下,經巡撫陳寶箴批準,名為“

第二章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61/

/62

時務學堂”的新式學堂于1897年初正式創辦。同時也聘請梁啟超作為學堂的中文總教習,譚嗣同為學監。除此之外,學堂還聘請了西文總教習、分教習、數學教習、輿地教習和測量教習等。梁啟超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堂之中,還制定了《湖南時務學堂學約十章》來勸誡學生樹立“平治天下 當今之世 舍我其誰”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志向。革命的火種悄悄地在學子們心中燃起,這其中就包括“再創共和”的蔡鍔、著名的教育家后任民國政府教育總長的范源濂、毛澤東和蔡和森的老師楊昌濟。梁啟超還成立了南學會,創辦了《湘報》和《湘學報》,集中了湖南維新派的精英,湖南頓時成為了維新變法的重要陣地。

二、碰壁

王先謙希望時務學堂和岳麓書院各施所長,根本目的是光大復興中華文明,但是他發現,在梁啟超和譚嗣同等人的帶領下,時務學堂走得太快太遠,在學堂中已經有與根本目的反向發展的苗頭。由于時務學堂討論話題日漸新鮮激烈,書院的學生許多都跑到學堂旁聽,進而開始反對朱張理學綱常倫理,更有甚者開始厭惡傳統文化,徹底全面反對中華文明,指責傳統文化是阻礙中國進步的罪魁禍首,這一切都遠遠超出了王先謙的預料。王先謙與梁啟超等人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一場激烈地爭論,分歧慢慢變得不可調和,于是梁啟超等人便離開湖南一路北上投入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之中。而王先謙隨后聯合鄉紳向陳寶箴遞交了一份公呈,解散了學堂。不久之后,隨著變法的失敗,岳麓書院的變革也悄然落下帷幕。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歷史總是以這樣意想不到的方式奔涌向前。變法失敗后,湖南成為朝廷嚴厲整肅的重點,曾經出現的新事物又重回原點,但是搖搖欲墜的大清帝國不得不重開新政之

第二章

(時務學堂舊址,圖源自湖南文史網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63/

/64

議,作為救時首務的教育改革又重新提上日程。清廷正式下詔,令全國改書院為學堂,但湖南地方官吏遲遲未動,除了官場的謹慎,還要顧忌岳麓書院的山長王先謙。戊戌變法失敗后,王先謙成了衛道濟世、復湘學于正執的英雄被捧上神壇。當湖南各地書院逐漸改為了大中小各級學堂及師范館、校士館,岳麓書院在時代大潮中逆流而立。
公元1903年,隨著新到任的巡撫,以往新到任的巡撫以晚輩的身份問候山長的傳統也被廢棄,這象征著傳統的舊書院被時代拋棄。隨著王先謙辭去山長,1903年在湖南巡撫的推動下,岳麓書院改為

湖南高等學堂,時務學堂也并入其中。
一段歷史的終結迎來一段重生的開始,之后另一批“岳麓書院人”繼承前人的精神傳統,并為中國找到了答案,無論世事如何變幻,無論岳麓書院人將會面臨怎樣的挫折和榮耀,但始終堅持逆而不墜、悲而不頹,始終昂揚著向死而生、舍我其誰的氣勢。湘江北去,橘子洲頭,在過往的年月里,岳麓書院從千年的風塵中一路走來,在改變自己的同時,他也在推動著近代的中國的變革。

第二章

(湖南高等學校大門還原圖,圖為紀錄片《岳麓書院》劇照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1914年春日,毛澤東來到湖南第一師范學校。在這里,毛澤東第一次見到了感念終身的恩師楊昌濟以及相互激蕩的好友蔡和森。楊昌濟畢業于岳麓書院,曾留學日本、英國,考察各國教育達十年之久,在他看來,集合世界發展的新知識,創辦新式學校,培養經世可用的人才,才是救國圖強的必由之路。1913年歸國之后,他希望在湖南實現這一夢想,譚延闿的邀請也隨之到來。
中華民國成立后,譚延闿成為第一位主政湖南的都督,作為科舉出身的湖南人,他深知岳麓書院的意義,也認識到發展高等教育的迫切,他下令停辦由岳麓書院改制而成的湖南高等學堂,成立了湖南大學籌備處,提出“擬就岳麓書院舊基創辦湖南大學”的計劃,但在那個積貧積弱、風雨飄搖的年代,這個設想并不容易實現。譚延闿只好將岳麓書院的院舍撥給湖南高等師范學校,由其繼承岳麓書院的衣缽。
風云際變中,岳麓弦歌再起。得知楊昌濟學

成歸來的消息,譚延闿急切地邀請他來到都督府,想聘請他出任省教育司司長,楊昌濟拒絕了。楊昌濟選擇了位于岳麓書院舊址的湖南高等師范學校,從教員開始探索,他需要一個陣地,來實現教育救國的夢想。譚延闿與楊昌濟在創辦湖南大學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那是他們共同奮斗的方向。楊昌濟為湖南高等師范學校注入了一股新風,他運用近代科學的方法系統講授了倫理學和教育學兩門課程,這是湖南教育史上是第一次,同時也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
除了在湖南高師講課外,楊昌濟還經常去江對

第六節 求是

第二章

65/

/66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照片,圖源自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官網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67/

/68

歡迎。
在這里的課堂上,毛澤東和蔡和森引起了楊昌濟的注意,楊昌濟被他們熾熱的救國理想所打動,三人建立了亦師亦友的關系。楊昌濟的修身課引起了毛澤東極大的注意,楊昌濟希望學生們能夠繼承岳麓書院和湖湘學派的優良傳統,樹立理想、求真務實,有獨立和批判的精神,能立穩腳跟,做有益于社會的正大光明的人。受楊昌濟的影響,毛澤東也對畢業于岳麓書院的王夫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經常去船山學社聽課,根據蕭三的回憶,毛澤東極其推崇王夫之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和民族意識。毛澤東和楊昌濟談論過關于對王夫之和曾國藩的理解以及對梁啟超等變法領袖的推崇,楊昌濟非常欣賞和贊同。之后的暑假,毛澤東沒有回韶山沖老家,楊昌濟將他安排在了岳麓書院。這是毛澤東第一次在岳麓書院寓居,在自學的同時他還一直關注著《新青年》,對新文化的倡導者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人產生由衷的傾佩,并在此期間寫下了《體育之研究》一文并發表在《新青年》上。
1917年,教育部下令,停辦湖南高等師范學校并入武昌國立師范學校。楊昌濟極力反對,據理力

爭,表明這是對湖南教育的重大打擊,上書教育總長指出湖南高師必須續辦的理由,湖南既然不能興辦大學,唯有保留高等文科學府才能保留岳麓書院的文脈,興盛湖南教育和人才,但這些說辭無法影響高師的停辦。楊昌濟改變策略,主張改高師為大學,聯絡湖南省教育界的人呈文請省政府在岳麓書院校址上設省立大學預科,指出“湖南之昌 中國之興 將于此舉”,但是仍然沒有回應,這場關乎岳麓書院命運的波瀾在風云中激蕩著。
在這個時候,在柏林的工程大學留學過八年的賓步程正在擔任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校長,他希

第二章

(圖為毛澤東《體育之研究》原文照片,圖源自網易“體育大生意”公眾號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69/

/70

“欲盡廢古今虛妙之說而返之實”。曾國藩則指出,“實事求是”的“事”是“客觀之物”,“是”是“客觀之理”。郭嵩燾等人又將其延伸到科學領域,將近代科學稱為“實事求是之學”或者“格物之學”。因此實事求是這四個字早已在岳麓學子中廣為流傳。賓步程將這四個字做成匾額懸掛在講堂之上。
1917年夏,毛澤東再次被楊昌濟安排在寓居在岳麓書院,他住在半學齋,每天都能在窗戶看見賓步程懸掛的實事求是的匾額,這四個字給毛澤東帶來了思考。1918年,楊昌濟籌備湖南大學的愿望還是落空,他接受了北京大學邀請前往擔任教授。正是在他的引薦下,毛澤東到北大擔任圖書管理員,在那里毛澤東認識了李大釗,開始探索共產黨道路。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回到湖南的毛澤東成為湖南學生運動的領導者,創辦并主編了《湘江評論》。《民眾的大聯合》發表不久,《湘江評論》被查封,毛澤東將所有的辦刊資料搬到了岳麓書院的半學齋,接著又主編《新湖南》。1921年8月,出席中共一大的毛澤東返回長沙,創辦“湖南自修

第二章

望把工專遷入底蘊深厚的岳麓書院以延續學脈。他呈請省政府借用岳麓書院校舍繼續辦學。譚延闿考慮到湖南的財力,以及楊昌濟和賓步程的建議,同意開始籌辦大學,但不能馬上招生。譚延闿任命楊昌濟擔任湖南大學籌備處主任,全力開展新大學的籌建工作,同時同意將校舍借給賓步程一年。
賓步程面對千年學府和工業專科之間,用四個字“實事求是”來作為校訓。實事求是,出自《漢書》,原意是對經典的考據求真,均有出處。實事求是也正是湖湘學派的傳統, 王夫之曾說過:

(“實事求是”牌匾還原圖,圖為紀錄片《岳麓書院》劇照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71/

/72

大學”,傳播馬列主義,培養革命干部,此時的毛澤東已經找到了一條道路——馬克思主義和革命道路。毛澤東說:“這個主義和道路‘是無可如何的山窮水盡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個變計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而不采’”。同時他還找到了一個實現主義和奏上道路的正確方法,實事求是。1941年,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指出“‘實事’是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為其賦予了全新而開闊的意境。1943年,他提出的實事求是被確定為延安中央黨校的校訓。1945年黨的七大將

“實事求是”寫入黨章。而岳麓書院的那塊匾額對青年毛澤東來說,無疑又極大的啟示意義,岳麓書院也從某種意義來說一直在推動中國革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1926年,在岳麓書院的院址上,終于實現了楊昌濟關于成立湖南大學的夙愿。曾三次擔任湖南大學校長的胡庶華主張國共合作抗日,他還創作了校歌希望以此激發學生能繼承岳麓書院愛國經世的傳統,并學習西方所長為國爭光。
在岳麓書院千年歷史上,共經歷了七次大的焚毀,最后一次便是1937年,日本軍隊出動了二十七架飛機對岳麓山進行輪番轟炸,書院御書樓、二門、百泉軒等都未能幸免,書院的匾額也不知所蹤。1938年7月,當日寇逼近湖南,湖大師生被迫搬遷至湘西辰溪延續辦學近八年。
1955年6月,毛澤東回到湖南考察時,專程登臨岳麓山走進那所曾安放過自己青春與斗志的書院。毛澤東登高望遠,作了一首七律,詩中充滿著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嘆,對廣闊未來的憧憬。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成立了岳麓書院的修復小組,對其進行大規模的維護,正是這個時候,楊慎

第二章

(《湘江評論》原件照片,圖源自百度百科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73/

/74

初開始了對岳麓書院的修復工程,讓書院的空間得以恢復。1984年,成立了岳麓書院文化研究所,楊慎初擔任第一任所長。
九十年代后期,作為岳麓書院發展事業的繼承者朱漢民牽頭創建了歷史哲學一級學科本碩博三級學位點。2005年湖南大學正式恢復岳麓書院,作為旗下相對獨立的教學科研機構存在,招收歷史哲學兩大學科的本科碩士和博士,并擁有博士后流動站。岳麓書院并不是走進歷史的博物館,而仍然充滿活力地授業解惑造就人才,從事教學和科研活動。
為了延續朱張會講的盛況,進入新世紀岳麓書院創辦了“千年論壇”,許多國學權威前來開壇。如今,岳麓書院講壇 邀請了眾多文科領域有影響的大學者到書院講學,并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教化與傳播功能依然鮮活地綻放著。2013年,書院祭禮活動也得到了恢復。
現如今,岳麓山下匯聚了二十多所高校院所,四十多名兩院院士,三十多萬名在校大學生,還有十多萬科研人員,正匯聚成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千年學府,青春依舊,始終屹立于思想文化變革的潮頭。

第二章

(圖為2021年9月28日岳麓書院祭孔大典,圖源自湖南大學官網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75/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附錄

附錄

山長是中國古代書院的負責人,也即現代意義上的“院長”。山長一詞最早見于《荊湘近事》:“五代蔣維、東隱居衡岳,受業者號曰山長。”至宋相沿為習,亦稱山主、洞主等。岳麓書院可考的山長共有55位。
宋朝
周式、孫胄、彪居正、張栻、吳獵、顧杞、黎貴臣、凌登龍、歐陽守道
元朝
朱某、張厚
明朝
葉性、陳論、熊宇、張鳳山、張元忭、吳道行
清朝
郭金臺、劉自廷、王祚隆、蔡上寬、車萬育、郭金門、李中素、劉大撫、劉琪、陳佑祉、

陳際鼎、廖儼、李文炤、易宗涒、吳堯山、李天柱、曹耀珩、黃明懿、房逢年、王文清、劉暐澤、周燾、曠敏本、歐陽正煥、劉元燮、萬年茂、張九鎰、熊為霖、羅典、王坦修、袁名曜、賀長齡、歐陽厚均、龍瑛、丁善慶、周玉麒、徐棻、王先謙

附錄一 歷任山長匯總

77/

/78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附錄

附錄二 張栻 《岳麓書院記》

湘西故有藏室,背陵而面壑,土茂而泉潔。為士子肄業之地。始,開寶中郡守朱洞首度基創置。以待四方學者。歷四十有一載,居益加葺,生益加多。李允則來為州,請于朝,乞以書藏。方是時,山長周式以行義著。祥符八年,召見便殿,拜國子學主簿,使歸教授,詔以岳麓書院名,增賜中秘書,于是書院之稱始聞天下,鼓笥登堂者相繼不絕。自紹興辛亥更兵革灰燼,什一僅存,間有留意,則不過襲陋仍弊,而又重以撤廢,鞠為荒榛,過者嘆息。乾道改元,建安劉侯下車,既剔蠡夷奸,民俗安靜,則葺學校,訪儒雅,思有以振起,湘人士合辭以書院請。侯竦然曰“是故章圣皇帝加惠一方,本勸勵長養以風天下者亦可廢乎?”乃命郡教授婺源郭穎董其事,鳩廢材,用余力,未卒歲而屋成。為屋五十楹,大抵悉還舊規,肖闕里先圣像于殿中,列繪七十子,而加藏書于堂之北。既成,栻促多士往觀焉,為愛其山川之勝,棟宇之安,徘徊不忍去,以為會友講習,誠莫此地宜也。已而與多士言曰:“侯之為是舉也,豈特使子群居

(岳麓書院記石刻全景圖,原石刻位于岳麓書院

79/

/80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附錄

佚談,但為決科利祿計乎?亦豈使子習為言語文辭之工而已乎?蓋欲成就人才,以傳道而濟斯民也。”惟民之生,厥有常性,而不能以自達,故有賴圣賢者也。三代導人,教學為本,人倫明、小民親;而王道成。夫子在當時雖不得施用,而兼愛萬世,實開無窮之傳。果何歟?曰:仁也,仁、人心也,率性立命,位天地而宰萬物者也。今夫目視而耳聽,手持而足行,以至于飲食起居言動之際,謂道而有外乎?是烏可乎?雖然,天理人欲,同行異情,毫厘之差,霄壤之謬,此所以求仁之難,必貴于學以明之與。善乎!孟氏之發仁深切也。齊宣王見一牛之觳觫而不忍,則教之曰:“是心足以王矣。”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善推其所為而已矣。論堯舜之道,本于孝弟,則欲其體夫徐行疾行之間,指乍見孺子匍匍將入井之時,則曰:側隱之心,仁之端也,于此焉求之,則不差矣。嘗試察吾事親從兄,應物處事,是端也,其或發見亦知其所以然乎?茍能默識而存之,擴充而達之,生生之妙,油然于中,則仁之大體,豈不可得乎?及其至也,與天地合德,鬼神同用,悠久無窮,而其初則不遠也。是乃圣賢所傳之要,從事于茲,終身而后

已可也。雖若閑居屏處,庸何損于我,得時行道,事業滿天下,而亦何加于我,豈特為不負侯作新斯宇之意哉!既侯屬栻為記,遂書斯言,以厲同志,俾毋忘侯之德,抑又以自勵云爾。

81/

/82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附錄

附錄三 岳麓書院歷史沿革

岳麓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西晉以前為道士活動地,曾建有萬壽宮、崇真觀等。西晉武帝泰始四年(268年)麓山寺創立,至今仍保存完好。東晉陶侃曾建杉庵讀書于此。六朝建道林寺。唐代馬燧建“道林精舍”。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為“思儒者之道”,在麓山寺下,“割地建屋”,建起了“以居士類”的學舍,岳麓書院就是在智辦學的基礎上“因襲增拓”而誕生的。?
咸平四年(1001年),李允則請奏書,詔賜諸經釋文,義疏,史記,玉篇,唐韻,賜建湘西書院。
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潭州知州朱洞在原僧人辦學的遺址上,即岳麓山下的抱黃洞附近正式建立起了岳麓書院。有講堂五間,齋舍五十二間。
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潭州知州李允則重建書院,形成講學,藏書,祭祀,學田四大基本規制。
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王禹偁作《潭州

岳麓山書院記》,盛贊岳麓書院為“瀟湘洙泗”。
北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真宗從知州李允則之請,以國子監經籍賜予岳麓書院。
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7)年間,岳麓書院進入了北宋的鼎盛時期。
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親自召見山長周式,對周式興學頗為嘉許,親書“岳麓書院”匾額。

至今書院所存明代“岳麓書院”刻石,便是當年宋真宗的手跡。在周式執掌下,岳麓書院的從學人數和院舍規模都有很大發展,遂成為天下四大書院之一。關于“四大書院”有多種說法,但唯有岳麓為諸家共推,反映了古之學者對岳麓的推崇。

83/

/84

(岳麓書院牌匾石刻拍照圖,原石刻位于岳麓書院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附錄

崇寧六年(公元1105年)潭州開始實行“潭州三學”1制。岳麓書院成為湖湘地區最高學府。
兩宋之交,岳麓書院遭戰火洗劫,乾道元年(1165年)湖南安撫使知潭州劉珙重建岳麓書院。他還延聘著名理學家張栻主教岳麓,更加強了岳麓書院在南宋教育和學術上的地位。張栻主教期間,以反對科舉利祿之學、培養傳道濟民的人才為辦學的指導思想,培養出了一批如吳獵、趙方、游九言、陳琦等經世之才的優秀學生。
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來訪,與張栻論學,舉行了歷史上有名的“朱張會講”。前來聽講者絡繹不絕,時人描繪“一時輿馬之眾,飲池水立涸”。這次會講,也推動了宋代理學和中國古代哲學的發展,所以不僅是長沙,也是中國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
乾道五年 (1169 年),張拭知嚴州,彪居正任書院山長。
執事淳佑十年(公元1246年)理宗賜“岳麓書

院”匾額,別建湘西精舍于書院南。
1275年元軍攻破長沙,岳麓書院被付之一炬。岳麓書院幾百學生參與戰斗,城破后大多自殺殉國。
元統治者統一全國后,極力推動書院的恢復和發展,潭州學正劉必大主持重建岳麓書院,僅廢10余年的岳麓書院又開始恢復生機。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學正劉必大重建書院。
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郡別駕劉安仁再次主持大修,吳澄作《重修岳麓書院記》《百泉軒記》。
至正十八年(公元1368年)岳麓書院毀于戰火。
明初,朱元璋奉行“治國以教化為先,教化以學校為本”的政策。重視地方官學的復興,而不倡導書院教育。全國書院頹廢,岳麓書院也因此沉寂了百余年。
成化(1465—1487)年間,書院開始逐漸恢復。
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由民間集資促成岳麓書院最早的一次修復。

①潭州三學:北宋晚期,潭州效仿太學實行“三舍法”,將潭州州學,湘西書院,岳麓書院定為三個等級,號稱“潭州三學”。學生月試積分高者,從州學升入湘西書院,再從湘西書院升入岳麓書院,岳麓書院成為湖湘地區最高學府。

85/

/86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附錄

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長沙知府錢澎再次興復書院,但不久又廢。
弘治七年(公元1496年)長沙府通判陳鋼終于使岳麓書院基本恢復舊貌。自明宣德始,經地方官員陳鋼、楊茂元、王韜、吳世忠等多次修復擴建,岳麓書院主體建筑第一次集中在中軸線上,主軸線前延至湘江西岸,后延至岳麓山巔,配以亭臺牌坊,于軸線一側建立文廟,形成了書院歷史上亭臺相濟、樓閣相望、山水相融的壯麗景觀。書院的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復和發展,奠定了現存建筑基本格局。
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陽明心學一代宗師王守仁來岳麓講學。王守仁及其弟子在岳麓書院的講學是繼南宋湖湘學派之后,岳麓書院的又一次重要學派活動,導致了岳麓書院又一個學術繁榮期的到來。
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守道吳世忠拆毀道林寺,擴建書院。
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首修《岳麓書院志》,嘉靖、萬歷、崇禎三次續修。正德以后,王陽明及其弟子先后至此講學,傳播心學。

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明世宗頒“敬一箴”及所注程顥視、 聽 、 言、 動四箴于岳麓,增建敬一亭,后改名四箴 亭。明末,東林學派高世泰講學書院, 岳麓書院學術傳統重新得以發展。
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張獻忠部隊進攻長沙,與明朝官軍進行激戰,書院在混戰中被毀。
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曾調令:“各提官督率教官、生儒,務將平日所習經、 書義理,著實講求,躬行實踐。不許別創書院,群聚徒黨,及號召地方游食無行之徒,實談廢業 。”?
清初朝廷對書院采取抑制政策。 然已經實行了數百年的書院制度,具有深刻的社會影響,修復書院的呼聲日趨強烈。 就在順治帝詔令各地“ 不許別創書院”的當年,湖南巡撫彭禹峰就聘請長沙府攸縣縣學生劉自主持岳麓教事,并未受到處罰 。
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巡撫周召南下令重建岳麓書院,基本恢復了原有規模。
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吳三桂發動三藩叛亂,攻克長沙,剛剛修好了才4年的岳麓書院即

87/

/88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附錄

興即毀。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巡撫丁思孔又重建岳麓,置膏火田數百畝,并兩具疏章,請求御書匾額。
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春,康熙帝御書“學達性天”匾額。及十三經。二十一史等書十六種。
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長沙府同知趙寧輯成《新修岳麓書院志》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詔令岳麓為省城書院,賜帑金一千兩。
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賜御書“道南正脈”額,以褒揚岳麓傳播朱(熹)張(栻)理學之功。其后,湖南巡撫等地方官多次撥款以作書院經費。同時,大批有名望的學者被聘任山長。乾隆后期至嘉慶、道光年間,書院的建設進一步發展。期間羅典、歐陽厚均各主院27年,創建和恢復書院古跡數十處。書院辦學呈蓬勃發展的景象。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乾隆帝又賜御書"道南正脈"于岳麓,岳麓書院在全國的重要地位再次獲得肯定。乾隆后期至嘉慶道光年間,書院

的建設進一步發展。期間羅典、歐陽厚均各主院27年,創建和恢復書院古跡數十處。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5年)山長王文清手定《岳麓書院學規》。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山長歐陽正煥手書院訓“整齊嚴肅”。
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羅典任院長,辟“岳麓八景”1,修建筑多處。清代岳麓書院主要傳授理學和漢學。
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長沙知州張翙倡建屈子祠。
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寧鄉袁名曜任山長,創建濂溪祠,祭祀周敦頤。于院生張中階合撰“為楚有才,于斯為盛”門聯。
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湖南巡撫吳榮光于岳麓書院內創辦湘水校經堂,以經史、治事、辭章分科試士。???”
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巡撫吳榮光仿學海

①岳麓八景:指的是岳麓學院的八個著名景色,分別為桃塢烘霞,柳塘煙繞,風荷晚香,桐蔭別徑,碧沼觀魚,花墩坐月,曲澗鳴泉,竹林冬翠

89/

/90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附錄

堂制,在此創設湘水校經堂,巡撫吳榮光題堂額,首開湖南書院教學改革之風。
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太平天國軍隊進攻長沙,岳麓書院受到戰火毀壞,史稱“書院毀半”。
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院長丁善慶率諸生捐資又逐次修復文廟,御書樓,文昌閣,講堂,齋舍,祠宇。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丁善慶輯刊《續修岳麓書院志》。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巡撫劉昆主持進行了一次大規模修建,形成現有格局。山長周玉麟刊印《岳麓書院續志補編》。
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由岳麓書院遷往長沙城南。后再度遷建,改名校經書院。使其成為漢學研究的重鎮。清末,維新變法思潮的興起,書院也開始了新學的傳播,并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山長王先謙購《時務報》供諸生公閱。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蔣德鈞,熊希齡等捐西學新書一百二十余種。

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岳麓書院被湖南巡撫趙爾巽奏廢為湖南高等學堂(1897年長沙時務學堂創立,1899年改為求實書院,1902年改為湖南省城大學堂,1903年與岳麓書院合并組建湖南高等學堂)。?
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程頌萬任學監,撰“納于大麓,藏之名山”懸聯于二門。
1912年,湖南高等學堂奉令停辦,工科學生按志愿送到湖南高等工業學校和湖南高等師范學校繼續學習。同年,湖南高等師范學校奉命遷入。民國四年十二月《湖南高等師范學校志·建制第二》載:“湖南高等師范學校即故岳麓書院。”(第2頁)。
1917年,湖南高等師范學校奉令停辦,并入武昌國立師范學校,同年,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遷入,接收了前湖南高師的全部校產和一部分教師。
1926年湖南工業、商業、法政三個專門學校合并,正式成立省立湖南大學,仍以岳麓書院為一院,新建校舍為二院。
1937年,省立湖南大學被國民政府教育部確立為國立湖南大學。

91/

/92

岳麓山下的千年書院

1938年4月,日本戰機轟炸湖南大學校園,岳麓書院部分建筑被毀。
1941年4月日機再次轟炸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御書樓、半學齋、靜一齋等處均中彈倒塌,文廟大成殿及孔子像被炸毀。抗日戰爭勝利后,岳麓書院部分建筑被修復。
1953年全國院系調整,湖南大學被撤消。在湖南大學舊址上,以原湖南大學土木系和基礎教育部為基礎,合并其他一些大學的相關院系,組建中南土木建筑學院。
1958年中南土木建筑學院擴充后更名湖南工學院,1959年,國務院正式批準湖南工學院恢復為湖南大學,增設文、理科,設十二個系,重新確定文、理、工綜合性大學發展模式。

93/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岳麓山下的千年學府/李柯弈主編.湘潭:被迫營業出版社,2021.11
ISBN 201-9-051-9090-3
Ⅰ.①岳… Ⅱ.①李… Ⅲ.①編纂作業-2019級檔案學班 Ⅳ.①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 宅字(2021)第11271231號

湘潭大學2019級檔案學班
檔案文獻編纂學作業

岳麓山下的千年學府

主編 李柯弈
Yuelushanxiade Qiannianxuefu

出版發行
社址
電話
網址
經銷
印刷
規格
印張
字數

被迫營業出版社
金翰林114室
17777777777777
//null.com
不存在書店
美國前途有限公司
170mm×228mm 16開本
頁數除以16
還沒數

郵政編碼

411100

版次
印次
定價

2021年11月
第1版
2021年12月
第1次印刷
看著給吧

版權開放? ?歡迎翻印

惟楚有才,
? 于斯為盛。

 Copyright ? 2024 陜西妙網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陜B2-2021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