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
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
走進
? 新教育
?
6月第2期
總4期
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
助力有緣的教育夢想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過程,隻有觸及到人的靈魂,引起靈魂深處的變革,才是真正的教育。
新
教
育
卷
首
語
新
教
育
錄
目
CONTENTS
?
聆聽教育聲音
如何看待兒童的錯誤?
——兒童的發展是由什么決定的?
暢談教育敘事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感悟教育箴言
沒有愛的教學,宛如無水池塘,終將群鮮枯竭。
震撼生命成長
邂逅相遇,適我愿兮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01
感悟教育箴言
教
育
箴
言
沒有愛的教學,宛如無水池塘,終將群鮮枯竭。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02
聆聽教育聲音
朱永新:《兒童的人格教育》讀與思——每個人都是他自己人格的畫作者
朱永新:確保每個學生不會喪失勇氣;兒童對自己的評價非常重要
朱永新:了解孩子整體生命的背景——父母刻意的教育會有什么后果?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如何看待兒童的錯誤?
——兒童的發展是由什么決定的?
作者|朱永新
?
如何看待兒童的錯誤?讀與思(6月1日)
我們應該記住,如果兒童不犯錯誤,兒童教育不僅不可能,也不必要。如果兒童的錯誤是天生注定的話,那么我們也不可能教育他,或改善他。如果我們相信兒童性格是天生的,我們就不能夠,也不應該做教育兒童的工作。——(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譯:《兒童的人格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頁。
兒童的發展是由什么決定的?讀與思(5月31日)
兒童的發展既不是天賦決定的,也不是客觀環境決定的;兒童自己對外在現實以及他與外在現實關系的看法才決定了兒童的發展。這是一個重要的事實。——(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譯:《兒童的人格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7-68頁。
從今天起我們一起讀第六章《兒童的成長:防止自卑情結》,顧名思義,這一章應該是討論如何防止孩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兒
童
錯
誤
兒
童
錯
誤
在一定程度上,人是在錯誤中成長起來的。人類的進步也是以不斷地犯錯、糾錯為代價的。沒有錯誤,就沒有進步,就沒有成長。人類如此,個體也是如此。所以,父母和老師要知道:第一,兒童是不可能不犯錯誤的,而且兒童正是通過錯誤來學習,不斷成長的,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兒童不犯錯誤,教育也就沒有存在的不要了。第二,兒童的錯誤也不是天生的,每個人犯的錯誤各不相同,這也恰恰是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所在,要幫助兒童學會學習,學會從錯誤中學習,學習不要犯同樣的錯誤。一句話,對于兒童的錯誤和失敗,一定要持寬容、理解、幫助的態度,讓他們正視錯誤,改正錯誤,不犯同樣的錯誤,越來越少犯錯誤。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育者要有耐心讀與思(5月30日)
如果一個兒童多年來一直沿著一個錯誤的方向發展,那么,我們就不可能期望僅僅通過一次談話就可以改變他的生活方式。教育者要有耐心。如果一個兒童取得了進步,后來又出現了反復,這時就需要向他解釋清楚,進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樣的解釋能夠讓他安心,不至于喪失信心。——(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譯:《兒童的人格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65頁。
兒童的安心和信心來自于父母和老師的安心與信心。對于發展困難,成績不穩定,老毛病經常犯的兒童,父母和老師不僅僅要安心和有信心,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兒童的問題積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有一個漫長的過程。阿德勒舉例說,如果一個兒童兩年多以來數學成績一直很糟糕,我們是不可能用一兩周 的時間就把成績給補上去的。但是,一定要相信,“能夠補上去,這是毫無爭議的。一個正常、富有勇氣的兒童能夠彌補一切。”所以,父母、老師作為教育者要對孩子擁有足夠的信心,相信他們能夠成長,能夠改變,給他們找到問題的癥結。給他們充裕的時間與空間。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耐心。我們安心了,孩子自然就安心了,從容了。我們對他有信心了,他也會逐步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
教
育
耐
心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兒
童
自
卑
自卑感通常表現于兩種極端的行為方式之中 讀與思(5月29日)
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認為,大多數體弱、殘疾和丑陋的兒童都有一種強烈的自卑感,這種自卑感通常表現于兩種極端的行為方式之中。他們說話時要么退縮膽怯,要么咄咄逼人。這兩種表現表面上互不關聯,實際上卻同出一源。他們或是說話太多,或是太少,但均是為了追求他人的承認和認可。他們的社會情感很弱,這或是因為他們對生活不抱希望,認為自己實際上也沒有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或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社會情感用來服務于個人的目的。他們希望成為領導者,英雄人物,永為世人矚目。——(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譯:《兒童的人格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頁。
為什么兒童會有自卑感?因為兒童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是所有的生命中最脆弱的。幾乎所有的事情,他們都是從零開始。他們羨慕成年人,他們嘗試像成年人那樣行動,但一開始總是品嘗失敗。所以,這種自愧不如,力圖學會并且超越的自卑心理就產生了。而對于那些本身體弱多病、患有殘疾,或者長相不好看的孩子來說,不僅要和成年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兒
童
自
卑
人比較,而且要和其他孩子進行比較,所以會有更加強烈的自卑感。這種自卑感往往會以兩種比較極端的方式表現出來,或者退縮膽怯,或者咄咄逼人;或者沉默寡言,或者喋喋不休;或者對生活完全不抱希望,自甘沉淪,或者想成為領導人和英雄,流芳百世。父母和老師對于這兩種情況的背后深層心理原因要有足夠的理解和認識,才能因勢利導,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適應他們所處的環境,引導他們更多地關注別人,關注社會公益,抑小我揚大我,這樣才能使他們得到更多的認同與理解,贏得友誼和尊重。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家
庭
環
靜
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性格特征對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 讀與思(5月28日)
在探討自卑情結時,經常有這種觀點,即自卑情結是天生的。其實,每個小孩不管他多么勇敢,我們都有辦法讓他喪失勇氣,膽小怯懦,這也反駁了上述所謂自卑是與生俱來的觀點。父母膽小怯懦,他的孩子也可能膽小怯懦。不過,這并不是因為遺傳,而是因為他在充滿怯懦的環境中長大。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性格特征對于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極為重要。——(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譯:《兒童的人格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頁。
有人曾經說過:父母是孩子的復印件。雖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父母的翻版,但是,在孩子身上一定有父母的影子或者影響。人的發展是遺傳、環境和教育(包括自我教育)綜合作用的結果,把人的自卑情結歸為遺傳的作用,是缺乏說服力的。阿德勒指出,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性格特征、養育方式對于孩子的成長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無論多么勇敢的孩子,在父母的貶損、專制和棍棒教育下,都有可能變得喪失勇氣,膽小怯懦。雖然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孩子的性格與父母非常相似,但這往往并不是遺傳的結果,而恰恰是環境的影響。那些在學校里落落寡合的學生就經常來自于那些與人交往很少或者基本沒有交往的家庭。這正是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父
母
性
格
因為兒童不僅僅會主動學習父母的行為,更會在潛移默化之中,接受父母的熏陶。所以,父母和老師一定要明白:你是怎樣的人,孩子就可能成為那樣的人。你期待孩子成為怎樣的人,你自己就要先成為那樣的人。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自卑感會通過孩子的眼神表現出來 讀與思(5月27日)
? ? ? ?自卑感有無數的表現形式。孩子的眼神就是其中表現之一。眼睛并不單純接受和傳遞光線,它還是社會交流和理解的器官。一個人打量他人的方式就透露出他與人交往的傾向和程度。因此,所有的心理學家和作家都非常重視一個人的眼神。——(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譯:《兒童的人格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頁。
? ? ?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文學家和心理學家之所以都非常關注人的眼睛,通過眼神描寫和觀察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正是因為眼睛不僅僅是一個“接受和傳遞光線”的物理學器官,而是一個“社會交流和理解”的心理學工具。阿德勒說,我們既可能根據別人打量我們的方式來判斷他對于我們的看法,也可以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他靈魂的一部分,探測到的內心世界。如自卑感強的兒童,往往不敢正視大人,他們回避的眼神就是他們對自己信心不足的表現。雖然眼神有時候會讓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或理解,但是總的來說,人是眼睛自己會說話,會表達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表達人對于自己的態度與認知。注意觀察兒童的眼睛,能夠知道他們是緊張還是輕松,彷徨還是堅定,親近還是疏離,友善還是敵意。自卑的兒童,眼神同樣也會說話。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要注意辨認兒童究竟是能力不夠還是信心不足 讀與思(5月26日)
? ? ? 有時候,有些兒童會蒙騙大人,使他們錯誤地認為這些兒童缺乏能力和天賦。如果我們了解事情的原委,并用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原則來加以說明,那么,我們就會發現,這些兒童的問題是缺乏自信、勇氣,而不是缺乏我們先前所認為的能力。——(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譯:《兒童的人格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頁。
? ? ? 兒童是一本不好讀懂的書。要真正地走進兒童的心靈,才能讀懂他們。阿德勒在書中舉了一個孩子的例子。這個孩子一開始面對問題時還是顯得勇氣十足,但是當他越是接近問題時,就越縮手縮腳,甚至裹足不前,始終與問題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父母親和老師對于這樣的孩子,往往就會認為他們缺乏能力,或者認為他們是懶惰、心不在焉。其實,根子還是出在缺乏自信與勇氣。因為,正常情況下,兒童會去嘗試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把全部精神集中于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在很多情況下,兒童在自己畫了一只老虎嚇跑了自己,當他們一旦真正面對這些困難和障礙時,其實遠遠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可怕。所以,父母親和老師不要被孩子的假象所蒙蔽,更多情況下,孩子的問題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信心問題,要有耐心和孩子一起面對困難和障礙,幫助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面對困難的勇氣。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03
暢談教育敘事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 ? ? ? 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當前最為熱門的話題是“雙減”。“雙減”是基礎教育改革向縱深發展的重大舉措,它的推進力度是空前的,造成的影響也是非常廣泛和巨大的。“雙減”一方面要減輕學生在校學業負擔,另一方面要減輕學生的校外培訓負擔。學生學業負擔過重,這是一個歷史性話題。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為了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教育部先后發布了多個文件。當前正在實施的“雙減”政策,面臨的任務更加艱巨。它所涉及的不僅是學校教育,還有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減負”不僅要減輕學生負擔,還要減輕家庭經濟負擔與家長心理壓力,讓他們擺脫升學競爭的焦慮,使整個社會升學競爭降溫,從根本上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教育生態,讓教育真正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回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來。
? ? ? ? “雙減”著眼幸福教育生活
? ? ? ?隨著“雙減”的深入推進,我們可以越來越清楚地看到,新教育實驗提倡素質教育,本身體現了“雙減”的目標。我認為,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教授所提出的“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富有個性化地回答了什么是素質教育。
問素質教育是什么,首先必須回答教育是什么,據此才有充分的學理依據、有堅實的學術支撐。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說,教育就是生活,學校就是社會。他的學生陶行知說,社會就是學校,生活就是教育。陶行知發展了杜威的思想,進一步突出了生活的重要性,強調教育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 ? ? ?生活就是教育,闡釋了教育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教育就在生活中,人在生活中受教育。通過教育,人變得更完善,生活變得更美好。“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一“過”,非常重要,如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所說的“在”,是本源性的生命活動。教育就是生活,受教育即過生活;生活就是教育,而不僅僅是符號化的書本知識學習。我們在生活中感受教育,也因教育而深化生活感受,并以自己的行為,讓生活變得好起來,讓社會變得好起來,進而讓我們自己有一種獲得感,有幸福的體驗。教師和學生一起,共同享有一種幸福的教育生活——不是日常柴米油鹽的生活,而是教育生活。教育生活有個重要的標志,即關乎人的精神成長,引導人從自然境界不斷走向道德境界和審美境界,達到精神的自由。
? ? ? ?教育生活賦予人一種切身體驗,一種源于內心深處的幸福感。幸福,首先要讓人有一種快樂的感覺,但它又不僅是生理的快樂,還包括社會維度的內涵,有文化的意蘊、道德
感和美感。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源于學生的成長幸福。所謂教學相長,便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成長,這是一種生命的彼此成全,享有美美與共的幸福體驗。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要建立一種教育常態,從源頭上杜絕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是對素質教育理念的自覺踐行,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雙減”背景下的家校共育
? ? ? ?在“雙減”實施過程中,難度最大的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匹配。家長對“雙減”的接受程度,決定著“雙減”的效度乃至成敗。如果家長從一開始就配合學校教育,教育觀念端正,著眼點不在考多少分,而在孩子的全面而有個性化的發展,旨在讓孩子過一種幸福的生活,讓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有完善的人格建構,能夠生動活潑、身心健康地發展和成長著,那么家長就不會有那么多焦慮,就不會讓孩子在一個又一個校外培訓機構間疲于奔命。
? ? ? ? “雙減”深入有效地推行,最為重要的也是最為困難的,便是轉變家長的觀念。如果家長的觀念不轉變,“雙減”的持續深入推進就會舉步維艱。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高度匹配,家長和教師高度一致、相互協調,教育才是有希望的,“雙減”才能真正落實到位。否則,學校教育孤軍奮戰,家庭教育背道而馳,這樣的教育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家長不參與教育、學校教育不能和家庭教育有機結合,那么這樣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也不可能是高品質的。
? ? ? ?素質教育的推行也是如此。家校矛盾的根本原因,說到底是教育理念的沖突。如果家長跟教師能達成共識,攜手培養學生,輔助學生發展和成長,則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更能完善學生人格結構,培養學生德性和健康心理。
? ? ? ?“雙減”的目標是為了“增”,即增加教育效能,提高教育質量,增進師生及家長的獲得感與幸福感。江蘇省徐州市的新父母大講堂走進了中央電視臺,在全國形成較大影響。其家校共育的經驗告訴我們,家長對孩子的關心,與對素質教育理念的接受,這二者是能夠達到統一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之間,既是統一的,又是有所分工的。學校教育重在知識教學,系統知識的教學,這是學校教育的強項。當然,學校教育旨在育人,在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完善學生的人格。這些居于首要地位,是伴隨著知識教學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教育。家庭教育則是隨機的教育,重在孩子人格的培養和審美情趣方面的影響,體現為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傳身教,主要內容是教孩子怎樣做人、怎樣做事。
? ? ? ?辦好學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新教育實驗強調家校共育,這是把基礎教育的改革、素質教育的追求和教育理想的實現,都奠定在一個堅實的基礎上。升學競爭是一種現實的存在,家長期盼優質教育,希望孩子在中考和高考中有出色的發揮,這是一種很自然的心理,也是一種良善的愿望。區域性推行新教育實驗的如江蘇省海門市和泰州姜堰區,普通高中教育質量較高,江蘇徐州的新沂市則是后進變先進的典型。這從一個側面打破了家長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迷信。
“雙減”與書香校園
? ? ? ?書香校園可以理解得比較寬泛,其實質是學校教育應有的一種狀態。學校應該是彌漫著書香的地方,有琳瑯滿目的圖書,有愛讀書的教師和學生,校園有瑯瑯書聲。在現代教育理論的話語系統里,以學習者為中心也好,以學習為中心也好,說法可以不同,但學習的主要形式離不開讀書。一直以來,閱讀都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對于外語和數理化科目而言,讀書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只有真正把書讀懂讀通了,會遷移,能舉一反三,才能胸有成竹,做習題或做實驗才不容易出錯,才會激發出深入學習的熱情。
新教育實驗十大行動中,最為普及、
成就最卓著的是書香校園建設。它
不僅倡導學生讀書,而且倡導師生
共讀、親子共讀;倡導設立國家閱
讀節,推動全民閱讀;編制教師閱
讀書目、中小學生閱讀書目,鍥而
不舍,不斷向前推進。此外,還有
借鑒中國古人讀書方法的“晨誦、午
讀、暮省”,使閱讀本身具有莊嚴的
儀式感。
? ? ? ?“理想課堂”是書香校園的重要內涵。學生的讀書主要在課堂,這就需要營造美麗教室。教室不是單純的物理空間,而是精神生命成長的處所;教室不是一個權威的空間,而是師生對話的天地;教室不僅是知識增長的地方,更是審美境界建構之所在。在這兒,學生所獲得的不僅是知識和能力的擴張,還有精神的愉悅、審美的創造。
? ? ? ?書香校園建設在倡導課堂閱讀的同時,還注重建立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聆聽窗外的聲音”“建設數碼校區”,是在空間上解放兒童,讓學生有自由的天地,有更加寬廣的視野,有更為豐富的信息資源。學生既要讀書,又不局限于讀書;既要潛心讀書,又不至于成為“書呆子”。讀書的重要性在哪里呢?朱永新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人通過閱讀獲得精神成長,讀什么樣的書,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學校就是通過閱讀,讓師生進入一個符號世界所描述的精彩美妙的知識天地。教師和學生能夠與經典對話,與歷史上的思想大師對話,可以打破時空的界限,使有限的人生延伸到更遠的地方,發現更為寬廣深邃的精神世界。
? ? ? ?真正的教育絕不是應試和高分的模樣,學校、教室、課堂都應體現兒童生命成長的美好。美好學習生活的內心體驗,這是“雙減”所要體現的。不是指向一個旨在完成的知識目標,而是貫穿整個教育全過程的身心成長,那才是“雙減”所要達到的理想狀態。
? ? ? ?習慣養成是學生在書香校園中獲得成長的有力印證。葉圣陶說:“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良好習慣怎樣培養呢?無論生活習慣,還是學習習慣,所有行為習慣的培養,都要貫穿學生日常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并以此受益終身。新教育實驗的“一月一事”,正是一種行為習慣的培養和訓練。“師生共寫教學隨筆”,旨在培養師生的寫作習慣,也是將讀寫思結合的習慣貫穿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基礎教育是為人生奠基的教育,“雙減”,讓書香校園更為明媚,也讓新教育實驗的理想更為燦爛。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04
震撼生命成長
邂逅相遇,適我愿兮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 ? ? ?轉瞬間,踐行新教育已經四年有余了。一路走來,我看到了星辰大海,也遇到了春暖花開。
? ? ? ?尋夢,撐一支長篙
? ? ? ?二十多年的教師生涯,一路走來的風風雨雨,讓我心生倦怠。“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也一度成了我生活的真實寫照。我在渾渾噩噩的苦海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那年,杏花微雨中,一只長篙從江南劃來,我邂逅了新教育。“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句話深深的感染了我,是時候改變自己的“行走方式”了。
? ? ?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 ? ? ?九月,我迎來了我的2021屆的52位學生。撐著新教育這支長篙,我帶領孩子們開始了尋夢之旅,在“新教育”的星輝斑斕里放歌。
(一)共同締造完美教室
? ? ? ?在給班級命名的時候,我絞盡腦汁。因為教室命名,就像每個人出生時被命名一樣,是生命中一件特別重大的事件。其實在還沒有見到孩子們的時候,我就開始在醞釀,想給我的班起一個既與眾不同,又能滲透我的思想的班名。獨自思索了很久,無果。半期之后,我和孩子們共同思考、選擇、論證,然后,我們的“君虹班”就新鮮出爐了!沒有一個名字是完美無缺的,重要的是它是我的名字。確定了班名后,我們的班徽就應運而生了。
? ? ? ?我們的班級口號是:謙謙君子,蘭心淑女;歷經風雨,終見彩虹。班風:樂學、擔當、謙遜、溫和。班級愿景:擁有彩虹般絢麗的色彩,擁有君子蘭般翩翩的風度。班歌:追夢赤子心。
我們教室里有兩副橫幅,一副為“做謙謙君子,當蘭心淑女”,這是我對孩子們的一個希望,希望他們能做溫潤如玉的君子,當蘭心蕙質的淑女。事實上,我們班的孩子一直用這句話規范自己的言行,“君子”和“淑女”也成了我們班的“時尚”。
我們班還有一副橫幅“醉心閱讀,不負芳華”。我把它貼在教室一進門的橫梁上,讓孩子們一進教室,一抬頭就能看到它,讓它指引孩子們進行閱讀。
每天的晨誦課,我會把每天需要他們誦讀記憶的詩詞歌賦提前通過平板共享給他們。內容目前還是“散打”,也許會是課本里的拓展,也許會是特殊的時令,也許會是開展一個活動的相關延續,也許會是我的一閃念……午讀課,我會讓孩子們靜靜的讀經典名著,不帶任何附加的要求,只是讓他們讀喜歡的作品,因為目前的階段是讓他們“厚積”。暮省課,孩子們就把這一天讀書的一點感悟,一點思考寫下來。可以是幾句話,也可以是段話,貴在堅持。
去年11月,學校組織開展了“研學實踐”——參觀李白故居活動。回來后,孩子們更是雀躍。每天的晨誦課前,總有幾個孩子向我“要詩”。普通的律詩和絕句不能滿足了,于是《將進酒》《長干行》《蜀道難》這樣的長詩就成了他們挑戰的目標了。還有幾個孩子還學起了寫詩。杜佳悅《憶詩仙》中寫道:“玉樹臨風瀟灑在,經綸滿腹溢華才。放蕩不羈心系
國,世人至今憶太白。” 王娜在《太白故里游后》中寫道:“晨起驅車至青蓮,不畏路遠瞻太白。詩歌朗誦展風采,與友攜游故址來。風起葉落若仙境,宛如太白浮眼前。導游解說神更似,皆嘆此人五仙采!”筆法雖然稚嫩,但他們的心里一定埋下了一顆種子,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
? ? ? ?在教室的布置上,我也煞費苦心。因為沒有經過精心安排的教室,是缺少文化意蘊的。我希望教室的布置要有切合孩子生命的美學風格。所以,我在教室里擺放一些綠色植物,讓孩子們管理照料這些綠植。同時,孩子們也能夠隨時看見生命的成長,與大自然保持聯系,感受自己以外的生命呼吸。當然,裝飾教室的最重要的事物,應該是孩子們的作品:大家共同生活過的照片和文字,大家從稚嫩到成熟的藝術作品。我把孩子們的鋼筆字,美術作品貼在墻上,只要他們愿意,就往墻上貼,提倡寧可有不完美,也要讓每一個孩子的作品上墻,因為這是“我們”的陣地。
教室后墻,我一直沒想好怎么利用。那天,班上的一個孩子詢問生日的時候讓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利用一次性紙盤子來美化!可是怎么做,我卻沒有一個明晰的想法。我只是把他們分成了《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八個小組,把四十個紙盤發給八個小組,讓他們自己去設計。等我去驗收時,孩子們的作品驚艷了我,我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馬上把孩子們的作品發了一條朋友圈,說道“孩子們的創造力真的不可低估!”同時也發到家長群里,家長們紛紛點贊,自豪極了。
? ? ? ?于是,我們的“經典浸潤文化墻”就在孩子們的手下美美的誕生了。孩子們上網查找資料的過程,就是他們與經典深度融合的過程;孩子們設計“紙盤”的過程,就是他們的生命在教室里開花的過程。
(二)共讀共寫共成長
? ? ? ? 為了讓孩子們提高閱讀量,擴展知識面,我首先帶領孩子們閱讀初中生必讀的經典篇目,如《朝花夕拾》《駱駝祥子》《西游記》《海底兩萬里》《傅雷家書》等經典名著,要求他們人手一本,師生共同閱讀,一月一本。我要求孩子們每周用“做手賬”的形式寫好讀書筆記。每篇讀書筆記要包含“故事梗概”、“珍珠語段”、“精彩點評”、“仿寫”和“整體感悟”幾個部分。我用“五星”來評價孩子們的作業,每集夠三篇“五星”讀書筆記,就可以抽一次“盲盒”進行獎勵。孩子們興趣高漲,每周一,孩子們的讀書筆記讓我充滿了期待。每讀完一本名著,我都會讓同學們到講臺前分享自己的閱讀內容。第一次閱讀分享,由我做示范,談讀該書的感受,然后再由孩子們來談。慢慢的,越來越多的同學能夠對所讀作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體悟。我還要求孩子們把自己所讀的名著畫成手抄? ? ? ? ? ? ? ? ??
報或繪制成思維導圖推薦給大家,于是教室里便有了名著閱讀展示欄。孩子們從一開始的害羞、緊張、不知所措,變得自然、大方、侃侃而談。閱讀分享也便從一種任務變成了一種習慣,從一種習慣進步為一種喜歡。在分享的日子里,我們共享閱讀的快樂。? ?
? ? ? ?新教育倡導師生共寫隨筆,共同描繪師生的精彩生活。開學初,我就為孩子準備了隨筆本。當我把本子發給孩子們的時候,從他們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期待。我也期待著這份屬于我們的精彩。 我有時也寫寫隨筆,并且在課堂上分享給孩子們。我還把每周的一節作文課作為隨筆分享課,孩子們興趣盎然。我還將孩子們的隨筆張貼在教室里,推薦到學校的《涌泉文學》報上。這樣堅持下來,隨筆質量大大提高。每次隨筆分享課,孩子們都興奮無比,那節課也了成孩子們最盼望的時刻。
? ? ? ?我和我的孩子們,就是整個世界。我們會珍惜每一個日子:在開學的第一天,我會寫下明亮的第一行;在每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我會用美好的詩歌和故事、真誠的祝福和笑容,把這一個個日子擦亮;而在平常的每一天,晨誦詩賦,午讀典章,入暮思省,一天回望。
? ? ? ?撐著“新教育”這支長篙,我和孩子們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三年后,孩子們都考上了心儀的學校。我個人也獲得了“旺蒼縣新教育優秀種子教師”稱號以及“新教育實驗全國先進個人”榮譽。我不再渾渾噩噩度日,有了明確的前進方向。這些,都是新教育給我和孩子們額外的獎賞。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 ? ? ?像一條涓涓小溪,穿越歲月,最終匯成大江大河,匯入生活的大海,而我希望,在離別之后,仍將是孩子們心目中那朵最值得懷念的花兒,歷經歲月,四季不敗。而孩子們的生命,就如同無數不同的種子,在一間叫教室的花園里,經由我的守護,經由我的澆灌,經由我的守候,而最終將亭亭地開放于歲月的深處,世界的面前。我也會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 繼續帶領孩子們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主編:王飛躍
編輯:朱丹丹
組稿:宋潔、李昊
日期:每周一期
走進新教育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