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_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_欧美人与物videos另

注冊

金融證券法律資訊與監管動態-第103期

其他分類其他2023-04-29
240

? ? ? ??法律資訊與監管動態

德恒金融證券合規及風險處置團隊

SECURITIES LAW AND REGULATION

2024年4月29日

金融證券

第103期

本期內容速覽(2024年4月19日-2024年4月26日)

一、法律資訊

1.中國證監會支持內地龍頭企業赴港交所上市 港股IPO市場有望回暖(04/22)

4月19日,中國證監會介紹,境外上市備案管理制度規則發布實施一年來,已有72家企業完成赴港首次公開發行(IPO)備案,赴港上市融資渠道暢通,有力支持內地企業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規范發展。中國證監會將進一步加大和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融資。

2. “新”“質”底色突出 強化投資者回報 滬市公司持續夯實投資價值(04/22)

近期出爐的我國一季度GDP數據,再次證明了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在資本市場,隨著新“國九條”及一攬子配套措施的落實落地,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

本期內容速覽(2024年4月19日-2024年4月26日)

4. 國務院重磅!事關國有金融資本(04/25)

據中國人大網消息,國務院日前發布關于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專項報告審議意見的研究處理情況和整改問責情況的報告。報告稱,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等部門和單位嚴格落實整改主體責任,對照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對《國務院關于2022年度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審議意見,逐一分解細化,研究提出完善工作的思路和措施,確保整改工作落實、落地、見效。

4月25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接下來將指導各地結合實際,細化出臺《關于進一步支持境外機構投資境內科技型企業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配套舉措,推動境外機構與境內科技型企業高效對接、深化合作。此外,“五一”假期前后,線上線下的系列促消費活動也將啟動。

5. 商務部答上證報記者提問:鼓勵境外機構投資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和方向(04/26)

3. 中國證監會優化基金互認安排 市場規模有望擴大 “南冷北熱”現象或將改善(04/25)

中國證監會日前發布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其中一項為優化基金互認安排,擬推動適度放寬互認基金客地銷售比例限制,允許香港互認基金投資管理職能轉授予與管理人同集團的海外資產管理機構,進一步優化基金互認安排,更好滿足兩地投資者多元化投資需求。

本期內容速覽(2024年4月19日-2024年4月26日)

1. 嚴厲打擊各類違規減持 多家上市公司股東被責令購回違規減持股份(4/20)

近期,股東違規減持被責令購回的案例不斷增多,監管責令改正威力顯現,中小股東權益獲得更為及時保護。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期,股東違規減持被責令購回的上市公司包括來伊份、上海新陽、正源股份、萬業企業、彤程新材、太辰光、昂立教育、*ST慧辰、杰普特、西測測試,小崧股份等。

二、監管動態

2. 歷史罕見!監管密集出手(04/20)

據中國基金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4年1月1日至4月20日,43家A股公司披露短線交易的公告,包括33家A股公司的短線交易系董監高親屬所致,如此密集,在A股歷史上非常罕見。

3. 新“國九條”凸顯強監管力度 對中介機構處罰從嚴從重從快(04/24)

今年以來,監管執法“長牙帶刺”,對中介機構罰單頻出,且查處效率明顯加快,處罰力度顯著提升,后者的違法違規成本大幅提高,強監管信號不斷釋放。

本期內容速覽(2024年4月19日-2024年4月26日)

4. 獨董聯合發聲! 揭示ST恒久多項風險(04/25)

4月24日晚,ST恒久公告收到3名獨立董事共同提交的《關于推進公司違規事項整改及做好2023年年度報告工作等相關事項的督促函》(下稱“督促函”)。內容顯示,3名獨立董事在嚴格盡責、與公司管理層及年度審計機構溝通的基礎上,向ST恒久提出推進違規事項整改、加強內部控制規范管理、加快推進年報審計進度等6項意見。

1. 上交所、深交所分別就《上海證券交易所滬港通業務實施辦法》、《深圳證券交易所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公開征求意見(04/19)

據4月19日滬深交易所官網消息,為了持續優化內地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機制,豐富互聯互通標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已就擴大滬深港通ETF范圍達成共識。

三、新規速遞

本期內容速覽(2024年4月19日-2024年4月26日)

2. 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證監會推十六項舉措(04/19)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更好服務科技創新,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證監會制定了《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從上市融資、并購重組、債券發行、私募投資等全方位提出支持性舉措

3.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于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04/25)

金融監管總局近日發布《關于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到2027年,綠色保險政策支持體系較完善,服務體系初步建立,風險減量服務與管理機制得到優化,產品服務創新能力得到增強,形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綠色保險服務模式,綠色保險風險保障增速和保險資金綠色投資增速高于行業整體增速,在促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中的作用得到增強。

CONTENTS

REGULATION

01

法律資訊

02

監管動態

LEGISLATION

8

22

03

新規速遞

NEW RULES

33

ABOUT US

04

關于我們

42

本期內容速覽 (2023年9月1日-9月8日)

? ? ? ?法律資訊

LEGISLATION

01

4月19日,中國證監會介紹,境外上市備案管理制度規則發布實施一年來,已有72家企業完成赴港首次公開發行(IPO)備案,赴港上市融資渠道暢通,有力支持內地企業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規范發展。中國證監會將進一步加大和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融資。
港交所官網顯示,截至目前,港交所處理的主板上市申請為105宗,其中2024年接受的新申請為36宗。這些2024年遞表的“新面孔”主要為內地新經濟公司,來自人工智能、醫療、可選消費等賽道。
在首次遞表企業中,不僅有蜜雪冰城、滬上阿姨、古茗控股、小菜園等盈利能力較強的消費企業,也有地平線、訊飛醫療等“獨角獸”,還有被稱為“國貨彩妝第一股”的毛戈平等。

中國證監會支持內地龍頭企業赴港交所上市
港股IPO市場有望回暖

據記者統計,截至4月21日,港交所今年以來共迎來12家IPO公司,首發募資總額為45.1億港元。年內尚未出現大型IPO,首發募資最大的企業為速騰聚創,首發募資總額為9.85億港元。
今年新上市港股表現整體較為亮眼。據統計,今年以來港交所的新股在上市首日的平均漲幅為31%。此外,部分新股上市后股價漲勢良好。比如,1月9日,長久股份在港交所上市,截至4月19日收盤,累計漲幅達到563.87%;經緯天地、樂思集團累計漲幅也超過200%。業內人士認為,多家公司在一季度上市的募資額有所折讓,定價偏低,因此上市后有較好的漲幅,預計后續有更多優質稀缺的IPO登陸港股,新股賺錢效應有望持續擴大。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證監會發布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將有力提振港股新股市場復蘇的信心。
(來源:上海證券報)

02

近期出爐的我國一季度GDP數據,再次證明了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在資本市場,隨著新“國九條”及一攬子配套措施的落實落地,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4月19日晚,共有1128家滬市公司披露2023年年報,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67萬億元,八成以上公司實現盈利,650家公司實現盈利增長;127家公司披露2024年一季度業績,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98億元,79家公司實現盈利增長,26家公司增速超過50%,整體經營穩健向好。

“新”“質”底色突出 強化投資者回報
滬市公司持續夯實投資價值

同時,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給出了慷慨的分紅方案,900家公司推出現金分紅方案,2023年度已宣告利潤分配金額超過1.44萬億元,強化投資者回報,進一步夯實了公司自身的投資價值。以4月19日收盤價計算,滬市2022年分紅金額前200名的公司整體市盈率為9.71倍,處于安全低位,上證50、上證180、中證紅利指數等成分公司也不乏業績優、估值低的公司。
分行業看,多數行業整體向好,有19個申萬一級行業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15個行業凈利潤實現整體增長或基本持平。其中,凈利潤增速排名前五的行業依次是社會服務、公用事業、美容護理、交通運輸、傳媒,同比增速分別達551%、143%、43%、34%和26%。
出口方面,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我國產品出海發展穩中提質,展現出較強韌性。在上述已披露2023年年報的滬市公司中,海外業務收入合計達2.97萬億元,較2020年年均復合增速為14.09%。2021年至2023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21.69%、17.28%和4.07%,出海經營活動保持活躍,提振經濟效果明顯。
(來源:上海證券報)

03

中國證監會優化基金互認安排
市場規模有望擴大?
“南冷北熱”現象或將改善

據悉,兩地基金互認開展近9年以來,累計銷售額約千億元,呈現“南冷北熱”特征。其中,北上互認基金累計銷售金額達到1023.47億元(人民幣,下同),南下互認基金累計銷售金額達到42.39億元。
2015年7月1日起,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聯合開展兩地基金互認,符合條件的基金可在對方市場銷售。一般來說,內地公募基金到香港發行銷售,被稱為南下互認基金;香港公募基金到內地發行銷售,被稱為北上互認基金。
上述舉措發布后,摩根基金(亞洲)、施羅德、恒生投資等21家香港管理人前往內地,聘請摩根基金、匯豐晉信基金、天弘基金等關聯機構銷售基金。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29日,北上互認基金累計銷售金額達到1023.47億元,累計贖回金額為809.04億元,累計凈申購金額為214.44億元。

同時,華夏基金、南方基金等內地基金管理人進軍香港市場,南下互認基金銷售額穩步增長。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29日,南下互認基金累計銷售金額達到42.39億元,累計贖回金額達到32.55億元,累計凈申購金額為9.84億元。
談及“南冷北熱”現象,融通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經理陳瀛表示,一方面,海外配置需求持續增長,帶動北上互認基金的銷售規模整體較大;另一方面,內地基金公司品牌認知度相對較低,A股市場波動較大,市場供應的基金類型有限,南下互認基金銷售乏力。
在業內人士看來,基于客地銷售規模占基金總資產比例不超過50%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兩地互認基金的規模發展。此前,互認基金在客地銷售接近上限時,須采取控制措施;互認基金在本地市場遭遇大額贖回而被動超標,則面臨暫停銷售的情況。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優化基金互認安排,預計將大幅放松限制,促進互認基金發展。按照當前市場結構,有望直接影響北上互認基金,推動北上互認基金更好發展
(來源:上海證券報)

04

據中國人大網消息,國務院日前發布關于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專項報告審議意見的研究處理情況和整改問責情況的報告。
報告稱,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等部門和單位嚴格落實整改主體責任,對照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對《國務院關于2022年度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審議意見,逐一分解細化,研究提出完善工作的思路和措施,確保整改工作落實、落地、見效。

國務院重磅!事關國有金融資本

適時合理調整國有金融資本在銀行、保險、證券等行業的比重
報告顯示,財政部、金融管理部門推動進一步優化國有金融資本布局,合理調整國有金融資本在金融各行業的比重,深化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加大政策性金融供給,推動國有金融企業差異化發展。
報告指出,加快推進國有金融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研究完善國有金融資本布局,有效發揮國有金融資本在金融領域的主導作用。深入研究通過資本補充、利潤轉增等方式,按照“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原則,適時合理調整國有金融資本在銀行、保險、證券等行業的比重。
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機制
報告介紹,圍繞審議意見提出的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應準確把握自身職責定位、財政部門履行國家出資金融企業的出資人職責應同國企法人出資金融企業的出資人職責有所區別等建議,財政部進一步強化國有金融資本管理職責定位,不斷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機制。

在加強制度建設方面,加快出臺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條例,明確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機構的管理事項和權責,推動實現權由法授、權責法定。適應金融發展實踐需要,研究修訂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評估監督管理等部門規章,扎牢制度籬笆。督促指導地方財政部門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研究起草地方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績效評價辦法。
推動金融國資國企提質增效
報告顯示,財政部、金融管理部門主動作為,持續發力,推動金融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帶動提高金融行業整體運行效率。
完善利潤分配和資本補充機制。增強內源資本補充能力,根據《關于進一步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意見》要求,結合不同行業、不同類型金融企業發展需求,研究優化國有金融企業利潤分配、增加資本補充機制,完善國有金融企業上交收益比例分類分檔規則。
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水平
報告提出,在支持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方面,財政部、金融管理部門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引導國有金融企業主動擔當作為,發揮“頭雁”作用。

推動國有金融企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引導國有金融企業積極主動作為,充實完善企業中長期規劃,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續完善分行業的績效評價制度體系,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效益指標長周期考核,引導其更好發揮中長期資金的市場穩定器和經濟發展助推器作用。引導交易所、市場經營機構樹牢服務實體經濟理念,鼓勵更多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加大對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印發關于強化金融支持舉措、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對進一步加強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提出具體要求。持續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開展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工作,加快建立“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
強化國有金融資產風險防控
報告還指出,財政部、金融管理部門多措并舉,推動完善制度機制,不斷壓實國有金融企業風險防控主體責任。
加強國有金融企業風險防控方面,督促國有金融企業健全風險監測、評估及防控體系,筑牢金融和財政風險的防火墻。指導國有金融企業嚴格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積極穩妥、有力有序有效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嚴防次生風險。

同時,不斷完善管理機制。研究起草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處分條例,落實落細對國有金融企業管理人員違規投資經營、違規開展金融業務等行為的責任追究機制。健全風險源頭防控機制,通過挖掘整合現有報表數據,進一步優化提升金融企業財務運行分析監測功能。健全央行金融機構評級、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建立分級分段的管理框架,持續優化壓力測試框架。
(來源:中國證券報)

05

商務部答上證報記者提問:鼓勵境外機構投資
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和方向

4月25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接下來將指導各地結合實際,細化出臺《關于進一步支持境外機構投資境內科技型企業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配套舉措,推動境外機構與境內科技型企業高效對接、深化合作。此外,“五一”假期前后,線上線下的系列促消費活動也將啟動。
何亞東在回答上海證券報記者提問時表示,《關于進一步支持境外機構投資境內科技型企業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三種要素,即“人、財、技”綜合施策。具體而言:人員方面積極保障簽證需求、鼓勵本土化經營;資金方面完善直接投資外匯管理,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科技方面支持先進制造業、“專精特新”等企業發展,鼓勵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和方向。

“要繼續發揮現有平臺作用,積極搭建新的投資合作機制,推動境外機構與境內科技型企業高效對接、深化合作。”何亞東表示,下一步商務部還將跟蹤了解相關訴求,認真研究、及時回應,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一季度數據顯示,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016.7億元,同比下降26.1%。但與2023年第四季度比,引資金額環比增長41.7%,而且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同比增長20.7%。在何亞東看來,當前中國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外企業面臨廣闊市場機遇。
(來源:上海證券報)

監管動態

REGULATION

01

嚴厲打擊各類違規減持
多家上市公司股東被責令購回違規減持股份

近期,股東違規減持被責令購回的案例不斷增多,監管責令改正威力顯現,中小股東權益獲得更為及時保護。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期,股東違規減持被責令購回的上市公司包括來伊份、上海新陽、正源股份、萬業企業、彤程新材、太辰光、昂立教育、*ST慧辰、杰普特、西測測試,小崧股份等。
最新公告顯示,高瓴旗下HHLR管理有限公司(下稱“HHLR”)承諾主動以自籌資金增持隆基綠能股票,在未來1個月內完成全部立案標的減持股份的購回,若此部分股份購回涉及收益所得將歸上市公司所有。
在業內人士看來,股份減持規則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制度,對市場參與者有著直接影響。新“國九條”提出,責令違規主體購回違規減持股份并上繳價差。嚴厲打擊各類違規減持。事實上,近期上市公司股東被責令購回違規減持股份,也是積極響應并落實新“國九條”的具體舉措。

市場人士認為,責令違規主體購回違規減持股份是對責令改正行政監管措施的創新運用:“首先,這一辦法具有及時性,能很快執行到位,起到及時糾正、矯正的效果;其次,具有威懾力,違規者無法占到任何便宜,違規減持無法獲得收益,甚至要掏更大成本購回;最后,具有公平性,中小股東安全感、獲得感得到提升,更好維護了股東權益及上市公司利益。”
(來源:上海證券報)

據中國基金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4年1月1日至4月20日,43家A股公司披露短線交易的公告,包括33家A股公司的短線交易系董監高親屬所致,如此密集,在A股歷史上非常罕見。
上述董監高親屬陳述原因時,大都稱“不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存在利用內幕信息進行交易謀求利益的情形”。
不過,多家A股公司董監高仍被監管部門警示,甚至中科曙光、利歐股份等公司的相關董監高被中國證監會立案,凸顯了監管部門對短線交易行為的嚴監管態勢。
總結33家A股公司董監高親屬的短線交易,當事人涉及董監高的配偶、父母、子女等。其中,24家A股公司的短線交易由其董監高配偶引發,占比最高。

02

歷史罕見!監管密集出手

以四方科技為例,其高級管理人員朱國建的配偶季舒娟,于2023年8月16日至2024年4月1日期間買賣公司股票,構成短線交易行為。
《證券法》第四十四條相關規定顯示,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直系親屬,在買入公司股票后六個月內賣出的行為構成短線交易。
上市公司董監高管好“枕邊人”成為迫切要求。業內人士向記者提示,上市公司董監高的親屬,除了在身份、血緣等方面有關聯,還在于其與董監高的日常生活頻繁接觸和緊密聯系,更容易獲知尚未公開的內幕信息。
(來源:中國基金報)

今年以來,監管執法“長牙帶刺”,對中介機構罰單頻出,且查處效率明顯加快,處罰力度顯著提升,后者的違法違規成本大幅提高,強監管信號不斷釋放。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近40家券商收到監管部門出具的罰單,罰單數量超50張。近一周以來,海通證券、中信證券、東吳證券三家券商接連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華西證券被暫停保薦資格6個月,華泰證券、東海證券被責令改正,國信證券、中國銀河證券被出具警示函。
其中,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從被立案到被處罰,用時僅一周。4月19日,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公告收到來自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兩家券商均表示誠懇接受處罰,并將深刻反思,認真落實整改,提升合規經營水平。

03

新“國九條”凸顯強監管力度
對中介機構處罰從嚴從重從快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多起違法違規案件呈現“一案多查”,嚴肅追究發行人、中介機構及相關人員責任的特點。據統計,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已開出近90張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沒金額接近9億元,其中涉及財務造假的超三成。在部分財務造假案中,關于中介機構該擔何責,尚未有定論。
針對中介機構是否應為公司系統性造假、惡意造假承擔責任的問題,國浩金融證券合規業務委員會主任黃江東表示,首先,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案件并不要求主觀故意。違法性認定的重點圍繞中介機構的服務過程本身是否存在重大過錯,公司具有造假故意以及中介機構不知悉公司具有造假故意并不構成免除未勤勉盡責責任的事由。
其次,中介機構重大過錯需單獨認定。公司系統性造假、與第三方串通造假固然會增加中介機構識別造假的難度,若公司“技術足夠高”,能將各類重大事項皆“安排妥當”,中介機構經充分核查仍無法發現造假的,則中介機構確應免責。
最后,中介機構主張公司系統性造假應承擔舉證責任。公司系統性造假提高了核查難度,中介機構經充分核查仍無法發現造假的,應存在免責的空間。針對公司存在系統性造假的事實,中介機構應承擔舉證責任。
(來源:上海證券報)

? 觀點解讀?

新“國九條”進一步完善了發行上市制度,嚴格把控發行上市準入關,其中對中介機構提出了明確的責任要求,進一步壓實了中介機構“看門人”的責任。包括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律師事務所等等中介機構都要進一步回歸本源,把功能性放在首位,不斷提高專業服務水準及職業規范、風控管理水平,一方面持續把好企業準入關,另一方面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加強對創新企業的服務力度,鞏固資本市場基石穩定性。

4月24日晚,ST恒久公告收到3名獨立董事共同提交的《關于推進公司違規事項整改及做好2023年年度報告工作等相關事項的督促函》(下稱“督促函”)。內容顯示,3名獨立董事在嚴格盡責、與公司管理層及年度審計機構溝通的基礎上,向ST恒久提出推進違規事項整改、加強內部控制規范管理、加快推進年報審計進度等6項意見。
根據督促函,ST恒久于2024年4月17日收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余榮清通知獲悉,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其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在此之前,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于2023年11月9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
公開資料顯示,ST恒久主營業務涉及“影像耗材+信息安全”兩大產業。2023年4月,因被永拓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否定意見的2022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公司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04

?獨董聯合發聲!
?揭示ST恒久多項風險

ST恒久3名獨立董事表示,高度重視立案情況,通過面談、發函及通訊等方式多次與公司管理層進行溝通,開展調查核實,并始終關注公司相關整改落實情況。督促公司及管理層密切關注立案調查的進展情況,提醒公司應全力配合監管機構的調查工作。此外,敦促公司盡快推進相關違法違規事項的整改,加強內部控制規范管理,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公司合法合規經營,維護公司的聲譽和穩定運營。
從財報數據來看,ST恒久近年來業績表現不佳,已連續兩年營收同比下滑,2021年、2022年合計虧損超1.8億元。公司預計2023年虧損2600萬元至3900萬元,同比上年虧損額進一步擴大。
對于2023年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ST恒久表示:一是報告期內,受市場環境影響,公司產品價格下降,致使公司業務收入下降,同時新業務開展緩慢;二是計提信用減值和存貨跌價損失增加。
公司2023年年報披露日即將到來,3名獨立董事也表達了對公司2023年度有關審計報告的重視,并懇請公司及年審會計師依規完成對公司2023年年度報告的審計工作。

督促函顯示,獨立董事已多次催促公司積極配合年審工作,加快推進年報審計進度,并懇請公司及年審會計師依照法律法規與會計準則要求,盡快完成對公司2023年年度報告的審計工作,確保公司2023年度財務數據能真實、客觀地反映公司2023年的經營情況。
針對公司信息披露事務存在的漏洞,獨立董事督促公司進行自查自糾、嚴格整改。若公司將對前期財務差錯進行更正,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所要求的程序進行審議,并確保公司財務差錯更正真實準確無誤;要求其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供所需要審閱的全部材料,確保獨立董事有足夠時間完成審閱和核查程序。
此外,3名獨立董事還督促公司加強內部信息披露管理,保證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及時,避免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來源:上海證券報)

? 觀點解讀?

在新“國九條”背景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主動發聲、積極監督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新“國九條”中再次強調要發揮出獨立董事的監督作用,強化履職保障約束,預計將來監管層將會更加支持獨立董事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發揮監督制衡作用。

新規速遞
NEW RULES

01

據4月19日滬深交易所官網消息,為了持續優化內地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機制,豐富互聯互通標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已就擴大滬深港通ETF范圍達成共識。
此次ETF標的優化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降低ETF納入規模要求;二是下調ETF的指數權重占比要求。優化實施后,預計滬深港通ETF標的數量和規模將顯著增加,進一步豐富兩地市場投資產品,便利兩地投資者配置對方市場資產。
據悉,滬深交易所擬分別對《上海證券交易所滬港通業務實施辦法》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進行修訂,并于4月19日分別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

上交所、深交所分別就《上海證券交易所滬港
通業務實施辦法》、《深圳證券交易所深港通
業務實施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具體來看,本次修訂主要是修改滬深股通、港股通ETF范圍。
一是明確滬深股通ETF和港股通ETF有關規模和權重占比的調入要求。滬深股通方面,ETF納入規模門檻由不低于人民幣15億元調整為不低于人民幣5億元;調入比例調整為“跟蹤的標的指數成份證券中,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股票權重占比不低于60%,且滬深股通股票和深股通股票權重占比不低于60%”。港股通方面,ETF納入規模門檻由不低于港幣17億元調整為不低于港幣5.5億元;調入比例統一調整為“跟蹤的標的指數成份證券中,聯交所上市股票權重占比不低于60%,且港股通股票權重占比不低于60%”,不再以指數進行區分。
二是明確滬深股通ETF和港股通ETF有關規模和權重占比的調出情形。滬深股通方面,ETF調出規模由低于人民幣10億元調整為低于人民幣4億元;調出比例調整為“跟蹤的標的指數成份證券中,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股票權重占比低于55%,或者滬股通股票和深股通股票權重占比低于55%”。港股通方面,調出規模由低于港幣12億元調整為低于港幣4.5億元;調出比例統一調整為“跟蹤的標的指數成份證券中,聯交所上市股票權重占比低于55%,或者港股通股票權重占比低于55%”,不再以指數進行區分。

下一步,滬深港交易所將抓緊做好滬深港通ETF標的擴大相關業務和技術準備工作,預計上述優化措施正式實施需要三個月左右準備時間。
接下來,在兩地證監會的統籌指導下,滬深港三所將繼續密切合作,持續優化互聯互通機制,推動形成兩地資本市場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以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來源:證券日報)

02

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
證監會推十六項舉措

據4月19日證監會官網消息,證監會發布《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
近年來,證監會在實施注冊制改革過程中堅守初心使命,以支持科技發展為導向帶動關鍵制度創新,支持科技創新的監管體系、市場生態逐步形成。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更好服務科技創新,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證監會制定了《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從上市融資、并購重組、債券發行、私募投資等全方位提出支持性舉措,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建立融資“綠色通道”。加強與有關部門政策協同,精準識別科技型企業,健全“綠色通道”機制,優先支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

二是支持科技型企業股權融資。統籌發揮各板塊功能,支持科技型企業首發上市、再融資、并購重組和境外上市,引導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投向科技創新領域。完善科技型企業股權激勵的方式、對象和實施程序。
三是加強債券市場的精準支持。推動科技創新公司債券高質量發展,重點支持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債券融資,鼓勵政策性機構和市場機構為民營科技型企業發行科創債券融資提供增信支持。
四是完善支持科技創新的配套制度。加大金融產品創新力度,督促證券公司提升服務科技創新能力。踐行“開門搞審核”理念,優化科技型企業服務機制。
下一步,證監會將按照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強組織實施和統籌協調,督促各項制度工作措施落地落實落細,實行動態監測、定期開展評估,適時優化有關措施安排。
(來源:證券日報)

? 觀點解讀?

“十六項措施”的發布,體現了我國對科技事業的高度重視,而當前資本市場是金融運行中的核心,直接反映現代經濟的發展情況,影響著科技、產業的發展方向。因此,在促進科技創新的不斷進步的同時應積極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十六項措施”通過優化科技企業融資環境、降低公募基金投資成本、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從而對資本市場提出全方位的支持性舉措;另一方面,“十六項措施”壓嚴壓實擬發行證券的科技型企業及相關中介機構責任,確保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依法嚴厲打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和欺詐發行,旨在保護好投資者合法權益,優化資本市場環境,以推動科技產業與金融市場的良好結合。

03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于推動
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金融監管總局近日發布《關于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7年,綠色保險政策支持體系較完善,服務體系初步建立,風險減量服務與管理機制得到優化,產品服務創新能力得到增強,形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綠色保險服務模式,綠色保險風險保障增速和保險資金綠色投資增速高于行業整體增速,在促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中的作用得到增強。
到2030年,綠色保險發展取得重要進展,服務體系基本健全,成為助力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金融手段,綠色保險風險保障水平和保險資金綠色投資規模明顯提升,社會各界對綠色保險的滿意度、認可度明顯提升,綠色保險發展市場影響力顯著增強。

《指導意見》從加強重點領域綠色保險保障、加強保險資金綠色投資支持、加強綠色保險經營管理能力支撐等方面提出多項具體措施。
其中,在加強重點領域綠色保險保障方面,《指導意見》要求,持續推進綠色裝備、材料以及軟件等相關科技保險創新。探索推進新型儲能、氫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新能源領域的保險創新。探索開展礦山、土壤等生態修復責任保險。積極為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共享單車等提供保險保障,推動綠色低碳出行。圍繞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軌道交通等領域發展,為研發、制造、應用等環節提供保險保障。圍繞低空經濟、多式聯運、綠色配送等領域提供適配的保險保障方案。
《指導意見》還提出,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加大綠色債券配置,提高綠色產業投資力度。堅持資產負債匹配原則,積極運用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等工具,加大對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等領域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綠色產業領域資產配置。
(來源:中國證券報)

關于我們
ABOUT US

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刑事專業委員會主任,合規專業委員會負責人。刑法學博士,研究員,原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預防室副主任。北京市西城區律協副會長,全國律協刑委會委員,北京市律協行業規則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行為法學會司法分會副秘書長;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聘為“控告申訴檢察專家咨詢庫”專家。主要從事刑事訴訟以及刑事風控與合規業務,代理刑事案件幾百起,其中在全國范圍內有重大影響的刑事案件幾十起,為多名原省(部)級領導、多家金融機構、上市公司提供刑事辯護、刑民(行)交叉以及刑事風控與合規業務。

核心團隊

北京

陳雄飛??合伙人

金融證券業務先鋒組,由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區的德恒專業團隊強強聯合組成。我們關注金融證券領域的最新市場熱點和前沿法律問題,致力于為金融證券領域的大型客戶提供跨地域、多專業的綜合性法律解決方案,業務領域涵蓋金融證券合規、風險處置、爭議解決及刑事辯護等法律業務。

關于我們?

核心團隊? ??

秦 韜? ? 合伙人

現任德恒金融專委會執委(資管組主委),“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調解員,中國寶武集團、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平安建投和平安資管的入庫律師,蟬聯2021年度和2022年度Legal 500推薦律師。從事律師執業超過18年,在金融證券、私募基金、投融資和并購、商事爭議解決(特別是資管糾紛)等領域擁有豐富的法律服務經驗。

張忠鋼? ?合伙人

德恒上海律師事務所第一屆、第二屆管委會委員,德恒全國刑委會副主任。上海市企業法律顧問協會首批特邀專家委員,上海市國資委金融證券領域委托推薦律師,上海市工商聯(總商會)第一屆律師志愿服務團成員。擁有17年國際國內訴訟仲裁經驗,成功處理操控證券市場、內幕交易、上市公司業績對賭、融資租賃、信用證融資、供應鏈貿易融資、銀行貸款擔保、基金投融資等重大金融證券案件。

?上海

核心團隊? ??

德恒證券專委會執委,德恒深圳高級合伙人、業務發展委員會主任。主要執業領域為公司上市、改制、并購、重組。多次登榜IFLR(《國際金融法律評論》)、ALB 《亞洲法律雜志》等專業評級機構榜單。

唐永生? 合伙人

安? 健? 合伙人

德恒深圳創始合伙人、德恒刑委會顧問、德恒深圳刑(行)民交叉法律服務專業委員會主任、深圳律協刑民交叉專委會顧問。自2002年執業以來,業務相關范圍主要聚焦于涉及市場經濟領域的刑事及刑民交叉法律服務。近年來法律服務領域逐漸延伸至證券金融資本市場的爭議解決范疇,先后參與辦理過多起具有較大影響的涉及證券金融資本市場的案件。對涉及證券資本市場的爭議解決(包括刑事、行政、民事交叉法律事務、“虛假陳述”、內幕交易、操縱證券市場等)有比較豐富的實務經驗,同時對相關的法律領域有比較深入和系統的研究,先后發表過多篇專業論文。

深圳

黃? 磊? 合伙人

德恒深圳合伙人,德恒深圳合規中心副主任、海南國際仲裁院仲裁員、廣東省律師協會合規專委會委員、一帶一路商事調解中心調解員。黃磊律師主要執業領域為合規、投融資、并購、資本市場及商事爭議解決。從事國有企業合規管理體系建設、上市公司合規和基金合規工作。

陳? 琦? 律師

深圳市律師協會證券法律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公益律師、深圳市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外聯部部長、西南政法大學深圳校友會理事、德恒深圳青工委委員,擁有超10年的法律工作經驗,業務聚焦于金融、證券爭議解決領域,主要客戶包括長城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金元證券、平安創投等金融證券領域知名機構,曾成功處理ABS、資管產品兌付系列爭議解決、股票質押式回購糾紛、企業控制權爭奪系列糾紛等重大商事案件。

核心團隊? ??

深圳

聯絡團隊:chenkj@dehenglaw.com

德恒北京電話:+86 10 5268 2888傳真:+86 10 5268 2999地址:西城區金融大街19號富凱大廈B座十二層

德恒上海
電話:+86 21 5598 9888
傳真:+86 21 5598 9898
地址:虹口區東大名路501號上海白玉蘭廣場23層

德恒深圳
電話:+86 755 8828 6488
傳真:+86 755 8828 6499
地址:福田區金田路4018
號安聯大廈B座11層

 Copyright ? 2024 陜西妙網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陜B2-2021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