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Contents
第五章
第四章
第三章
第二章
第一章
恐龍的滅絕
追尋白堊紀
探秘侏羅紀
走進三疊紀
認識恐龍??
4
12
22
32
42
前言
? ? ? ? 早在曼特爾夫婦發現禽龍之前,歐洲人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巨大骨骼化石。但是,當時人們并不知道它們的確切歸屬,因此一直誤認為是“巨人的遺骸” 。直到曼特爾夫婦發現了禽龍并與鬣蜥進行對比,科學界才初步確定了這是一種類似于蜥蜴的、早已滅絕的爬行動物。因此,隨后發現的新類型的恐龍以及其它一些古老的爬行動物,名稱全都和蜥蜴有關,例如“像鯨魚的蜥蜴”、“森林的蜥蜴”等等。同時,由于最初引起人們注意的這些遠古動物化石,往往個體巨大、奇形怪狀,著實令人恐怖 。
雖然恐龍化石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數千萬年,但直到19世紀,人們才知道地球上曾經有這么奇特的動物存在過。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是一位名叫吉迪昂·曼特爾的英國醫師,而創立“恐龍’’的這一名詞的是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歐文爵士用拉丁文給它們創造了一個名稱,這個拉丁文由兩個詞根組成,前面的詞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詞根意思就是“蜥蜴”。從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這一大類彼此有一定的親緣關系、但是卻表現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動物的統稱。中國把這個拉丁名翻譯成了“恐龍” 。
第一章
認識恐龍
恐龍是一類生活在中生代的蜥形綱動物,由英國科學家理查德·歐文命名,意思是“恐怖的蜥蜴”,[1]其是現代鳥類和梁龍最近的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后代。
恐龍有著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主要棲息于湖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其已在地球上全部滅絕。
恐龍屬脊椎動物爬蟲類,在古代期間大約五億七千萬至二億四千八百萬年前,柔軟無骨的生物演變出具有體內骨架的魚類;魚類又產生了在陸地上行走的兩生類,并接著演變出爬行類。其中一支爬行類演化為初龍類。
最早的恐龍出現大約距今二億四千萬年前,曾產于中生代之陸上沼澤,中頸尾皆長,后肢比前肢長且有尾,能夠直立。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爵士(1804-1892)用拉丁文給它們創造了一個名稱,即“恐怖的蜥蜴”。“恐龍”一詞由日本生物學家創造并引進中國。把這個拉丁名翻譯成了“恐龍”。恐龍不是蜥蜴。為地球首批可以單獨直立行走的高級生物體。
恐龍的概述
恐龍的起源
奇異恐龍的化石
奇異的恐龍化石
首次登上亞洲拍場的暴龍化石:“尚神”?
?
這是首具亮相亞洲拍場的暴龍化石,為亞洲拍賣史上的里程碑。
“尚神”暴龍化石遺骸長12.2米,高4.6米,闊2.1米,重1400公斤。遺骸于美國蒙大拿州麥康縣的地獄溪層出土,組裝后的化石準確重現生動的狩獵姿勢,體現其兇猛個性。據專家研究,“尚神”暴龍估計生活于6800萬至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
《侏羅紀公園》中啟發迅猛龍的恐龍骨
據佳士得稱,這具10英尺(3米)長的骨架于2015 年在美國西北部蒙大拿州(Montana)出土,其中包括 126 塊骨骼化石,時間可追溯到 1.15 億至 1.08 億年前的白堊紀(Cretaceous Period),于5月12日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拍賣得標者為一名亞洲買家。
恐龍的種類
肉食龍鐘敏類:肉食龍類具有巨大的頭及巨大的牙齒,不同于個體較小且骨骼輕盈的虛骨龍類。體型最大的肉食龍類是異特龍超科鯊齒龍科鯊齒龍亞科的馬普龍,體重最重可達到12噸。
原蜥腳次亞目:原蜥腳次亞目,雙足行走,雜食型。頭不大,頂面光平,眼眶大于頭部所有孔眶,淚骨纖細,眼前孔為葫蘆狀,枕髁較大。下頜關節低于齒列面,牙齒小,齒冠短,兩側面有微弱縱棱發育,其前緣見少量鋸齒構造,齒尖不銳利。頸部較長,神經棘及橫突不發育,背錐體為雙凹型,薦前椎至少23個,愈合薦椎有3個,前部尾椎較高。
虛骨龍次亞目:虛骨龍次亞目,具輕盈靈活的軀體,早期代表可能是食肉類型,后期代表發展成雜食性,有的則是以蛋為其主食(無牙的似鳥龍)。
鳥腳亞目:鳥腳亞目是恐龍類中化石最多的一類,兩足或四足行走。嘴部一般扁平,下頷骨前方有單獨的前齒骨。最早被人們發現并科學認識的恐龍—禽龍即屬此類。
角龍類:角龍類即角龍亞目角龍類恐龍是指鳥臀目的緣頭龍類的一支這類四足行走的植食性恐龍體長可達9米。它們成群生活,白天的大部分時間里都在啃食植物,就像一群巨大的綿羊。
艾雷拉龍也是早期恐龍之一,生存于三疊紀的中晚期,與始盜龍等一同生存在三疊紀的南美洲森林。同樣地,它們也幾乎沒有后期恐龍的大部分特征。艾雷拉龍有著長長的尾巴和小巧的頭,身體很輕盈,據它們的牙齒化石推測,艾雷拉龍也是以小型動物為食的肉食性恐龍。其實,在古生物學中,鑒定一個生物的年代是很困難的,因為僅從外型上看,艾雷拉龍不僅有后期恐龍的特征,也有很多非恐龍的特征。所以,是否將它們也歸進恐龍,就引起過不小的爭議,而這也讓艾雷拉龍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第二章
走進三疊紀
三疊紀距今約2.4億年,位于二疊紀之后,侏羅紀之前。這個持續了約5200萬年的時代,也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三疊紀的開始,是以一次滅絕事件為標志的。滅絕事件后,地球上的動物可以被分為三類:從二疊紀遺留下來的;短暫出現了繁榮、后來又消失了的;以及新出現的、在之后的中生代位于支配地位的。而這第三種動物,就包括我們的主角——恐龍。
要知道,恐龍并不是憑空出現的,在可以被定義為恐龍之前,它們的祖先叫做主龍類。三疊紀開始的那次大滅絕,讓地球上超過90%的生物都死亡了。就這樣,由于競爭對手變少,主龍數量上升,并得以分化成各種類型的動物。三疊紀中到晚期,由主龍類演化出來的恐龍出現來,其中包括始盜龍、艾雷拉龍、尼亞薩龍等。但需要牢記的是,恐龍演化的過程是十分漫長的,它們形態上的改變花費了數千年的時間。
作為三疊紀很具代表性的恐龍,始盜龍被認為是最原始的恐龍之一。為什么呢?從始盜龍的化石來看,它們缺乏了后期恐龍的一些專有特征,而且缺乏掠食性動物的特征,所以,我們認為始盜龍是最早的恐龍。它們的身體較小,成年后體長約1米,重量約10公斤,若與現在的人類相比,始盜龍約及成年男性的大腿處高度。但小歸小,它們可不是吃素的。遠古生物學家們發現始盜龍的牙齒呈鋸齒狀,這是它們作為肉食性恐龍的證據。但不像其他的后期肉食性恐龍,始盜龍的下頜似乎不能咬緊大型獵物,因此遠古生物學家推測,它們應該是以小型動物為食。不過,始盜龍還擁有一些草食性的牙齒,這說明它們可能既吃葷又吃素,是雜食性的。
此外,其他的早期恐龍還有食肉恐龍如腔骨龍、欽迪龍、里奧哈龍,食草恐龍如板龍、槽齒龍等等,它們大多生活在三疊紀的晚期。在炎熱干燥的三疊紀,恐龍也并不寂寞,與它們一起生活的,還有會飛的翼龍、早期龜類、原始的哺乳動物等。不過,三疊紀的恐龍普遍體型偏小,所以還不足以成為很厲害的動物。但是我們前面提到了,生物演化是十分漫長的過程,此時的這些小家伙還一定想不到,在千萬年以后的侏羅紀,恐龍家族就會壯大起來,并開始稱霸世界了。
艾雷拉龍
恐龍名稱: 埃雷拉龍/赫雷拉龍(大陸),黑瑞龍(港臺)
恐龍體長: 5米
恐龍體重:180公斤
恐龍食物: 肉食
生存年代:三疊紀中晚期
辨認要決: 銳利的牙齒、巨大的爪和強有力的后肢
生活年代:三疊紀中晚期
所屬類群:蜥臀目-獸腳類身高:3-4米
埃雷拉龍是奔跑速度相當快的肉食恐龍,它生活在約2.3億年前,是最古老的恐龍之一。埃雷拉龍的第一塊骨化石是阿根廷一位叫埃雷拉的農民無意中發現的,為了紀念他,這種恐龍就被命名為“埃雷拉龍” 。
它與后來的肉食性恐龍有許多相同之處:銳利的牙齒、巨大的爪和強有力的后肢。以其他小型爬行動物為食。黑瑞龍的骨骼細而輕巧,這使它成為敏捷的獵手。黑瑞龍耳朵里的聽小骨顯示,這種恐龍可能具有敏銳的聽覺。
三疊紀——恐龍出現時代
板龍
里奧哈龍
恐龍名稱:板龍
名稱含義:“寬的蜥蜴”,指其粗大、有力的四肢骨骼。
生存時代:2.08億年前
恐龍食物: 各類植物和樹葉
生存地點:法國、瑞士和德國境內
辨認要決: 兩只強壯的后腿直立著
恐龍種類:蜥臀目·原蜥腳類
化石產地:歐洲西部
化石大小:體長6-8米
板龍意為"平板的爬行動物",食植物的板龍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第一種巨型恐龍。
在板龍出現以前,最大的食草類動物的身材也就像一頭豬那樣大。而板龍要大的多,它的尺寸有一輛公共汽車那樣長。有時候,它用四肢爬行并尋覓地上的植物,但當需要時,它可以靠兩只強壯的后腿直立起來,尋找其它可覓食的地方。板龍與在它之前生存的任何一種恐龍都不同,它可以夠到最高的樹木的樹梢。板龍的牙齒和上下頜的結構都不大適合于咀嚼。因此,板龍大概是通過吞下各種石頭,讓它們儲存在胃中,像一臺碾磨機那樣滾動碾磨,把食物碾碎成糊狀。板龍很容易的向后彎曲它的指爪。平時,按在地上像腳趾,但如果它想抓住什么東西的話,它就會彎曲自己的五只指爪,向前緊緊的攥成一個拳頭。板龍直立行走是不容易的。它靈活的脖子使它過于頭重腳輕,不可能總是以兩腳著地的姿態行走。而四肢朝地的爬行方式對板龍來說,才更為舒服自然。
里奧哈龍(屬名:Riojasaurus)是種草食性原蜥腳下目恐龍。里奧哈龍是一種大型恐龍,頸部和尾巴都很長,四肢粗壯而結實,前肢和后肢的長度相近,它們很可能以四足著地的方式行走。盡管里奧哈龍的體形又大又重,但由于它們的脊椎骨是中空的,因此可以有效地減輕其身體的總重量。
里奧哈龍擁有重型身體、龐大結實的腿、以及長頸部與長尾巴。以原蜥腳類的標本而言,里奧哈龍的腿骨大、密度高。里奧哈龍的脊椎骨中空,可減輕重量。大部分原蜥腳類的薦椎只有3節,里奧哈龍的薦椎有4節。它們可能改以四足方式緩慢移動,而且不能以后腿支撐站立。里奧哈龍的前后肢長度相近,顯示它們應為四足步態。
里奧哈龍是一種大型恐龍,頸部和尾巴都很長,四肢粗壯而結實,前肢和后肢的長度相近,它們很可能以四足著地的方式行走。盡管里奧哈龍的體形又大又重,但由于它們的脊椎骨是中空的,因此可以有效地減輕其身體的總重量 。
里奧哈龍身軀龐大,四肢粗壯有力,但是它的重量不是很重,這是因為里奧哈龍的脊椎骨是中空的。中空的脊椎骨起到了減輕重量的作用,降低了四肢負荷的力量,使四肢能夠支撐起龐大的身軀。除此以外,它們的薦椎骨也比較特別,大部分的蜥腳類恐龍都只有3節薦椎骨,但里奧哈龍不同,它們的薦椎骨多出一節來,共有4節 。
里奧哈龍的第一個被發現化石并沒有頭顱骨,后來才發現里奧哈龍的顱骨。牙齒呈葉狀、有鋸齒邊緣。上頜的前方有5顆牙齒,后方有24顆牙齒。
腔骨龍
哥斯拉龍
腔骨龍(學名Coelophysis)又名虛形龍,腔骨龍科,腔骨龍屬,是北美洲的小型、肉食性、雙足恐龍,是最早發現幾副完整骨骼的恐龍,也是已知最早的恐龍之一。它最早出現于三疊紀晚期的諾利階。
腔骨龍體形纖細,善于奔跑,以小型、類似蜥蜴的動物為食
腔骨龍的體型亦比艾雷拉龍及始盜龍更為衍化。腔骨龍的頭部具有著大型洞孔,可幫助減輕頭顱骨的重量,而洞孔間的狹窄骨頭可以保持頭顱骨的結構完整性。長頸部則呈S形。
腔骨龍的軀體與基本的獸腳亞目體型一致,但肩帶則有一些有趣的特征,就是它們有著叉骨,是恐龍中已知最早的例子。腔骨龍的每只手有四指,其中只有三指是有功能的,第四指則藏于手掌的肌肉內。
腔骨龍的骨盆及后肢與獸腳亞目的體型有少許差別。它因開放的髖臼及筆直的腳跟關節,而被定義為恐龍。后肢腳掌有三趾,而后趾是不接觸地面的。
腔骨龍的長尾巴有不尋常的結構,在其脊椎的前關節突互相交錯,形成半疆直的結構,似乎可制止它的尾巴上下擺動。當腔骨龍快速移動時,尾巴就因而成為了舵或平衡物。
腔骨龍非常纖細,可能是種善于奔跑的動物。腔骨龍的頭部長而狹窄,銳利的鋸齒狀牙齒顯示它們為肉食性,可能以小型、類似蜥蜴的動物為食。它們可能以小群體方式集體獵食。
哥斯拉龍(學名Gojirasaurus)是腔骨龍超科恐龍的一屬。據古生物學家推測,哥斯拉龍很可能是疊紀時期個子最大的肉食性恐龍。它們擁有尖銳的牙齒與鋒利的爪子,擁有敏捷的身手與強壯的后肢,擁有超強的耐力與頑強的毅力,它們兇殘成性,遇到獵物絕不手軟。它們有著霸龍似的氣與能力。在那個年代,它們毫無疑問稱得上是陸地上的霸主。
哥斯拉龍生活于三疊紀晚期諾利階,距今約2.1億年前。根據早期的估計,哥斯拉龍的身長約5.5米,體重估計為150-200公斤,是當時的大型肉食性動物之一。
模式種是奎伊氏哥斯拉龍,屬名是以日本怪獸電影《哥斯拉》為名,種名則是以化石發現地為名。模式標本是一個亞成年個體的部分骨骼,包括有一根有鋸齒邊緣的牙齒、四根肋骨、四節脊椎、骨盆,以及一個脛骨。但近年的研究顯示,脊椎可能屬于勞氏鱷目的蘇牟龍,只有骨盆、脛骨是屬于腔骨龍超科恐龍,而且非常類似同一地區的腔骨龍,使得哥斯拉龍的有效性遭到質疑,是個疑名。
皮薩諾龍
始盜龍
自從發現以來,皮薩諾龍的分類、演化位置長期處在爭議。意見傾向于,皮薩諾龍是已知最原始的鳥臀目恐龍。皮薩諾龍是種非常原始的鳥臀目動物;它們的顱后骨骼似乎缺乏任何鳥臀目的共有衍征。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曾經在1991年指出皮薩諾龍的化石是種嵌合體。這幾年的研究多認為皮薩諾龍的化石來自于單一個體。
皮薩諾龍曾經被歸類于畸齒龍科,或是已知最原始的鳥臀目恐龍。在2008年,RichardJ. Butler提出皮薩諾龍部署于畸齒龍科,而且是已知最早、最原始的鳥臀目恐龍。
在1967年,Rodolfo Casamiquela命名皮薩諾龍時,也建立了皮薩諾龍科(Pisanosauridae),模式屬是皮薩諾龍。在1976年,何塞·波拿巴(José Bonaparte)提出皮薩諾龍科是畸齒龍科的異名,之后皮薩諾龍科被廢除、不被正式使用。
始盜龍的上下頜上,后面的牙齒較像帶槽的牛排刀,雖屬肉食恐龍,但前面的牙齒卻像樹葉狀,又與素食恐龍大致相同。這一特征表明,它有可能是葷素都吃的恐龍。有科學家認為:始盜龍所具有的各種特征表明,很有可能是所有恐龍的祖先。
它們的身體小型,成長后約1米長,重量估計約10公斤。它是趾行動物,以后肢支撐身體。它的前肢只是后肢長度的一半,而每只手都有五指。其中最長的三根手指都有爪,被推測是用來捕捉獵物。科學家推測第四及第五指太小,不足以在捕獵時發生作用。
始盜龍可能主要吃小型的動物。它能夠快速的短跑,當捕捉獵物后,會用指爪及牙齒撕開獵物。但是,它同時有著肉食性及草食性的牙齒,葉狀齒類似原蜥腳下目的牙齒,所以它也有可能是雜食性動物。
瓜巴龍
瓜巴龍(學名:Guaibasaurus)是基礎蜥腳形亞目恐龍,生活于三疊紀晚期的南美洲。瓜巴龍的化石在發現于巴西的南里約格蘭德州。如同艾雷拉龍,瓜巴龍的每只手掌有三指及退化的兩指。模式種是坎德拉里瓜巴龍(G. candelariai),是由約瑟·波拿巴(Jose Bonaparte)及J. Ferigolo在1998年描述、命名。
南十字龍
南十字龍,學名:Staurikosaurus.是恐龍總目下的一屬恐龍,該物種被認為是最早的恐龍。以后侏羅紀和白堊紀的相當一部分食肉恐龍都由南十字龍進化而來。
南十字龍的身長約2米,尾巴的長度約80厘米,體重約30公斤,體型雖不大,但十分兇猛,并且喜歡成群結隊地出去捕食比自己體型大的動物。
南十字龍雖然是已滅亡的恐龍中的一屬,但它躲過了第四次物種大滅絕,因此它對恐龍的演化,尤其是食肉恐龍的演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南十字龍是種小型的獸腳亞目恐龍,最早生活于三疊紀晚期的巴西。
第三章
探秘侏羅紀
侏羅紀是由亞歷山大·布隆尼亞爾命名,名稱取自于德國、法國、瑞士邊界的侏羅山,侏羅山有很多大規模的海相石灰巖露頭。
侏羅紀前期,因為經歷大滅絕,所以各種動植物都非常稀少(屬于休養生息的階段),但其中恐龍總目一枝獨秀,伺機稱霸陸地。侏羅紀中晚期以后,恐龍成為地球上最繁榮昌盛的優勢物種,此后會統治地球1.5億年,直到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為止。
中晚侏羅世時,板塊運動導致了南美洲的南部從非洲分開。勞亞古陸也逐漸地從非洲和南美洲分離開,造就了大西洋和墨西哥灣。沿著這些裂谷大陸的邊緣,火山活動頻繁。與此同時,歐亞大陸南下,縮小了特提斯洋。侏羅紀海平面的上升,北美和歐洲間形成了大陸邊緣的海道。
整個侏羅紀時期,大多數時期處于溫暖和潮濕。當時繁盛的森林植被,形成了如今澳大利亞和南極洲豐富的煤炭資源。盡管那時有局部的干旱地區,但絕大多數盤古大陸,均處于郁郁蔥蔥的綠洲。勞亞大陸和南部的岡瓦納大陸生物群,在許多方面,仍然十分獨特,動物群具備了較多的洲際色彩。
侏羅紀是恐龍的鼎盛時期,在三疊紀出現并開始發展的恐龍已迅速成為地球的統治者。各類恐龍濟濟一堂,構成一幅千姿百態的龍的世界。當時除了陸上的身體巨大的迷惑龍、梁龍、腕龍等,水中的魚龍和飛行的翼龍等也大量發展和進化。 [3]
陸地上的生物
主要的草食性脊椎動物有原龍腳類和鳥盤目恐龍,以及類似哺乳類的小型爬行類。但晚期,巨大的蜥腳類恐龍占了優勢。這些動物可以同時吃到高與低處的植物;龍腳類主要靠吞下的石頭來磨碎食物。
大型的獸腳類獵食草食性動物;而小型的獸腳類,如腔骨龍類和細顎龍類等則追捕小型獵物,也可能以腐肉為食。
侏羅紀——恐龍繁榮時代
祿豐龍
祿豐龍生活在侏羅紀早期,化石因為是在中國云南省祿豐縣發現的,所以得名“祿豐”。祿豐隆屬于原始蜥腳類恐龍,被認為是后期巨型食草類恐龍的祖先。作為食草恐龍的早期成員,祿豐龍的身長只有5米,站立時高2米多,并不算是大個頭 [1] 。
它的頭很小,腳上有趾,趾端有粗大的爪。前肢短小,有5指。身后拖著一條粗壯的大尾巴,站立時,可以用來支撐身體,好像隨身帶著凳子一樣。這種行為很像現代的袋鼠。
頭骨較小(相當尾部前三個半脊椎長),鼻孔呈三角型,眼前孔小而短高,眼眶大而圓,上顳颥孔靠頭骨上部,側視不見。下頜關節低于齒列面,上枕骨和頂骨間有一未骨化的中隙。牙齒小,不尖銳,單一式,牙冠微微扁平,前后緣皆具邊緣鋸齒。頸較長,脊椎粗壯,尾很長。
異齒龍
異齒龍 又名異齒獸、長棘龍,它是類似哺乳動物的盤龍類肉食動物,生活在二疊紀。異齒龍與哺乳動物關系較近,與恐龍、蜥蜴、鳥類等的關系較遠,它的化石在北美與歐洲等。異齒龍是二疊紀時期的肉食性古生物,一般大眾將異齒龍聯想是恐龍的一份子,但異齒龍其實并不是恐龍。更確切地說,它們被歸類為盤龍目。盡管它的外形像蜥蜴,但異齒龍與哺乳類的關系較接近,離真爬行動物(如恐龍、蜥蜴、鳥等)較遠。
異齒龍是一個原始合弓類生物,與人類及現代哺乳類的關系很遠。合弓動物是第一種演化出不同型態牙齒的四足動物。爬行動物是很難切碎食物,只是吞咽下去,但像異齒龍等的合弓動物可以用牙齒切割食物成小塊,方便消化。異齒龍的兩種不同型態的牙齒最后發展成現代哺乳類的不同功能牙齒。
劍龍
劍龍為一種巨大的草食性恐龍,是一種生存在侏羅紀晚期的食草性動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質板,以及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御掠食者的攻擊,大約7-9米長,2.35米至3.5米高,2至4噸重。
它們居住在平原上,并以群體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梁龍)等食草動物一同生活。
劍龍長著個像鳥一樣的尖喙,喙里沒有牙齒,但嘴里的兩側有些小牙。劍龍的背上有17塊板狀的骨頭,在它尾巴的尖端還有著長刺。這些刺有4英尺長。劍龍的前腿比后腿短,前腿有五個腳趾,而后腿有三個腳趾。劍龍走路時用4條腿。它們可能是群居生活。劍龍的腦袋非常小,所以不太聰明。劍龍生活在侏羅紀晚期。它最著名──也最受喜愛的──是大型、骨質的板片分布在背脊以及尾部四個釘狀脊。它的腦部與頭顱非常的小。它以四足行走,可能覓食較低的植物,因為它的臀部位非常高而肩部卻非常的低平。劍龍也是侏羅紀中數量眾多的著名恐龍,外觀上最大的特征就是背部有一整排的三角形骨板及尾巴上的四枝尖刺,巨大的劍龍頭部非常小,腦容量甚至比小狗還小,因此科學家認為它們是一種很笨的恐龍。劍龍是典型的食草恐龍。全長7米,如果算上骨板的高度,身高可達3.5 米。整個身軀如同大象,但只有一個小得可憐的腦袋,大腦只有一個核桃般大小。它的背上長著兩排三角形的骨板,宛如一把把插著的尖刀。劍龍是完全用四足行走的恐龍,大小與象差不多,前肢短,后肢較長,整個身體就像拱起的一座小山。最初,科學家們估計這些骨板是像護蓋一樣平鋪在恐龍身上的,后來,經過仔細的研究,最終確定骨板是豎立的。當氣溫降低時,劍龍就會張開骨板,吸收陽光的熱量,氣溫升高時,又會將骨板轉一下,利用涼風散熱。
圓頂龍
圓頂龍(學名Camarasaurus)是已經滅絕的蜥腳類恐龍。它們是北美洲最常見的大型蜥腳下目恐龍,成年體型約20米長,體重15-50噸。與其他長脖子的恐龍相比,它的脖子短得多,尾巴也較短,所以體格顯得更加粗壯、結實。
圓頂龍的拱形頭顱骨是其名字的由來。它的頭顱骨短而高,是顯著的呈方形,而鈍的鼻端可能有著洞孔。有很多完好的標本被古生物學家所發現。眼眶位于頭部后方,在眼睛前有巨大的鼻孔。頭顱骨的窩孔之間隔者細細的骨棒,頜部骨頭厚實。研究者稱:它的牙齒長19厘米,形狀像鑿子,整齊的分布在頜部上。牙齒的強度顯示圓頂龍可能比擁有細長牙齒的梁龍科吞食較為粗糙的植物;這顯示兩種動物如果居住在同一環境,也不會競爭相同的食物,但幼年圓頂龍可能是以嫩葉為食。由于頸部不靈活,它們可能以高度不超過肩膀的植物為食。就像雞一樣,它可能有胃石來幫助碾碎胃部的食物,待食物平滑后再進行反芻。
始祖鳥
始祖鳥(外名:Archaeopteryx),是一種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的小型恐龍,隸屬于恐爪龍下目,代表了一種恐爪龍類的原始類型。它本被認為是最早的鳥類,但后來發現孔子鳥與遼寧鳥的誕生年代更早,名字是古希臘文中的“古代羽毛”或“古代翅膀”的意思。
古脊椎動物,頭部像鳥,有爪和翅膀,稍能飛行,有牙齒,與爬行動物近似,尾巴很長(尾椎多達二十個),由多根尾椎骨構成,除身上有鳥類的羽毛外,一般認為它是爬行動物到鳥類的中間類型,仍屬于恐龍,出現在侏羅紀。(《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商務印書館,2010年12月北京第398次印刷)
始祖鳥一開始被認為是鳥類的祖先,現在認為是一種小型獸腳類恐龍,相反,它們并不是鳥類祖先,而極有可能是后期恐爪龍類的祖先。并且生活于侏羅紀的提通階早期,距今約1億5千5百萬到1億5千萬年前。這些標本都只在德國境內發現。化石分布在德國南部,它的德文名字意指“原鳥”或“首先的鳥”。
現今有11個化石被分類為始祖鳥,它是侏羅紀時期唯一的羽毛證據。再者,由于它們先進的天性及定位,可見它們的起源是更為早期。所有遺骸多被認為是來自獨立的標本。
馬門溪龍
馬門溪龍是蜥腳類恐龍的一個屬,以其非常長的脖子而聞名,脖子幾乎占身體總長度的一半。有多個種被歸入馬門溪龍屬,個別種的歸屬可能存在爭議。在中國西部多個省發現了它的化石。與峨眉龍的親緣關系較近,都屬于馬門溪龍科。大多數的馬門溪龍體長都能超過20米,少數個體可超過30米。對馬門溪龍體重的估算,不同種的差距極大,較小的種被認為體重在10噸以下,而最大的種被認為可能超過60噸。馬門溪龍(Mamenchisaurus constructus)最早于1952年在中國四川省伊塘公路的工地上被發現。化石遺址屬于上沙溪廟組,至少可以追溯到晚侏羅世。 1954年,中國著名古生物學家楊鐘健對這部分骨骼化石進行了研究,將其命名為馬門溪龍。
產地:中國新疆、甘肅、四川和云南等地。
時代:晚侏羅世牛津期至早白堊世阿普特期,大約1.63億至1.13億年前。
地層:上沙溪廟組、石樹溝組、遂寧組、蓬萊鎮組、安寧組。
釘狀龍
五彩冠龍
釘狀龍又名肯氏龍,為劍龍科恐龍的一屬。釘狀龍與北美洲的劍龍是近親,但是體型大小、身體靈活度與防御用的板甲形狀不同。成年釘狀龍的身長約4.5米,釘狀龍從頸部到尾巴分布著尖刺板甲,肩膀或臀部兩側可能有尖刺。釘狀龍與劍龍生活在同一年代,但它的大小僅是劍龍的四分之一.它啃食地面上低矮的灌木植物。用四條短粗的小腿載著沉重的身軀行走。釘狀龍前部的甲刺較寬,而從中部向后,甲刺逐漸變窄、變尖。在其身體兩側還額外長著一對向下的利刺。就像現在的豪豬一樣,釘狀龍用這些甲刺作為自己防身的武器
在1909年到1912年,一個德國挖掘團隊在東非發現了數種新恐龍,釘狀龍是其中最重要的之一,它暗示了坦尚尼亞與莫里遜組的較早期類似關系,莫里遜組位于落磯山脈的東部。在這個挖掘團隊的三個科學家中,Edwin Hennig在1915年首次敘述釘狀龍。柏林洪堡大學的洪堡博物館過去曾經過展示一個幾乎完整的釘狀龍化石,但洪堡博物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轟炸,而大部分釘狀龍化石已經遺失
五彩冠龍是發現于中國的小型暴龍類,其化石發現于新疆的石樹溝組,年代為晚侏羅世。五彩冠龍體長3米左右,與大型的異特龍超科中華盜龍生活在同一個區域。與身長9米的中華盜龍相比,五彩冠龍體型嬌小,可能是當時生態系統中的邊緣捕食者。五彩冠龍屬于原角鼻龍類,與原角鼻龍,蜥狀龍有著很近的親緣關系。雖然這三種恐龍的復原圖都會加上鼻骨冠,但實實在在保存這一結構的只有五彩冠龍。
五彩冠龍的系統發育位置較為穩定,長期以來一直處于暴龍超科的基部。在一些分析中,五彩冠龍是原角鼻龍類中最早分異的一支,但這一結果并不穩健。但可以確定的是,五彩冠龍屬于原角鼻龍類,并且代表了暴龍類的早期形態。
五彩冠龍的文章在2006年登上nature是因為以當時的知識水平,它是最早也是最完整的基干暴龍類。不過目前,隨著發現于英國中侏羅世時期的原角鼻龍分類位置的重新劃定,五彩冠龍已經不是最早的暴龍類了。盡管如此,五彩冠龍依然代表著早期暴龍類最完整的化石記錄,對于科學家重建這一類群的演化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例如多數對于原角鼻龍類其它成員的藝術復原都會給它們加上冠飾,雖然除了五彩冠龍,其它的原角鼻龍類都沒有保存完整的頭冠。
第四章
追尋白堊紀
堊紀(英語:Cretaceous Period)是地質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后一個紀,開始于1.45億年前,結束于6600萬年前 [1] ,歷經7900萬年。是顯生宙的最長一個階段。
白堊紀時期,大陸被海洋分開,地球變得溫暖、干旱。白堊紀,最大的恐龍出現時期,許多新的恐龍種類開始出現,恐龍仍然統治著陸地,翼龍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動物統治著淺海。最早的蛇類、蛾、蜜蜂以及許多新的小型哺乳動物也出現了。被子植物也出現于此時期。白堊紀因歐洲西部該年代的地層主要為白堊沉積而得名。白堊紀位于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BC1億4500萬年(誤差值為400萬年)前至6500萬年前(誤差值為30萬年)。發生在白堊紀末的滅絕事件,是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分界。
白堊紀的氣候相當暖和,海平面的變化大。陸地生存著恐龍,海洋生存著海生爬行動物、菊石、以及厚殼蛤。新的哺乳類、鳥類出現,開花植物也首次出現。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件之一,包含恐龍在內的大部分物種滅亡。
白堊紀是在1822年由比利時地質學家Jean d'Omalius d'Halloy研究巴黎盆地時所提出。其名稱在拉丁文意為“黏土”,意指上白堊紀地層里常見的白堊,由海生非脊椎動物身上甲殼的碳酸鈣沉積而成,尤其是球石粒。這些白堊黏土層可在歐洲大陸與不列顛群島(尤其是著名的多佛白色峭壁)發現。
如同其它古遠的地質時代,白堊紀的巖石標志非常明顯和清晰,其開始的準確時間卻無法非常精確地被確定,其誤差在幾百萬年之間。在侏羅紀與白堊紀之間沒有滅絕事件或生物演化的特點,可以明確分開兩個年代。白堊紀結束的時間定的比較準確,是在BC6500萬年至6600萬年前結束,那時全地球的巖石層都含大量的銥。一般以為,那時有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在今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留下一個大型隕石坑。這個隕石造成了大量生物滅絕,稱為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但是這個理論現在有爭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白堊系生物地層學的研究,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取得了很大進展,但由于以陸相地層為主,研究基礎比較薄弱,至今尚未完成區域性的建組和建階工作,在各個地區已經建立起來的分層還不能完善地與海相標準分層進行對比。侏羅-白堊系界線的劃分成為長期爭論的問題,看來在短期內還難以得到妥善解決。
白堊紀——恐龍極盛時代
暴龍
重爪龍
暴龍(學名:Tyrannosaurus)又名霸王龍,唯一的有效種是模式種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 rex)或稱雷克斯龍,是一種大型的肉食性恐龍,身長約15米,臀部高度約5米[2],體重約8公噸到13噸[3]。
暴龍生存于白堊紀末期的馬斯特里赫特階,距今約6700萬年到6600萬年[4],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后的恐龍種群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西部,分布范圍較其他暴龍科更廣;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西部是個獨立的拉臘米迪亞大陸。
暴龍是陸地上出現過的最大型肉食性動物之一。根據保存最完整的暴龍化石“蘇”(編號FMNH PR2081)可以了解其體型。“蘇”身長12.8米,臀部高達4米;這個數據僅次于更大型的棘龍,霸王龍是第二大的食肉恐龍和獸腳亞目恐龍。在過去幾年,暴龍的體重估計值的變化很大,從超過7公噸到少于9公噸,而估計值多在8到11公噸之間。
重爪龍是發現于英國的棘龍類,體長大約7.5-10米,重約1.2-1.7噸。重爪龍屬下僅有一種,即沃克氏重爪龍。重爪龍雖然不及棘龍龐大的體型,但是卻是最知名的棘龍類。重爪龍的化石保存質量要高于幾乎所有其它棘龍類的恐龍,同時由于發表年代比較早,重爪龍的發現使得人們第一次認識到獸腳類恐龍中居然還有一支特化的成員:擁有狹長的類似鱷魚的頭骨,圓錐形的牙齒,以及巨大拇指爪,主要以魚類為食。
重爪龍正型標本NHMUK VP R9951具有很高的完整度,保存了關聯的兩側前頜骨,左側上頜骨,關聯的鼻骨,淚骨,額骨,腦顱的前端,枕骨,左側的齒骨,一些下頜的其它骨片,孤立保存的牙齒,樞椎,大多數其它頸椎,一些背椎,一節尾椎,頸肋,背椎肋骨,腹膜肋,脈弧,兩側肩胛骨,兩側烏喙骨,鎖骨,兩側肱骨,指節骨,手部的爪,腸骨碎片,恥骨,坐骨,左側股骨的近端和右側股骨的遠端,左側腓骨的遠端,右側跟骨,跖骨遠端,趾節骨和腳部的爪。
雷利諾龍
中華龍鳥
在白堊紀,澳大利亞的恐龍灣還在南極圈里。那時南極圈里的氣候比現在要溫暖,但依然很冷,所以環境還是很惡劣的。南極圈里會有極晝和極夜現象出現。在極夜時,黑暗將持續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雷利諾龍要忍受這么長時間的黑暗和嚴寒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過雷利諾龍和所有生活在南極圈內的恐龍一樣,生力都很頑強。恐龍之最雷利諾龍是視力最好的恐龍,這是它們長期處在黑暗中,為適應環境而進化的結果。科學家發現,雷利諾龍頭骨化石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特征,那就是它具有非常大的眼窩和后腦突起,這顯示出它的視覺區域很廣,當然,也有科學家認為,雷利諾龍可能有很好的夜視力,有助于它在極地里度過漫長的冬天。科學家推測雌性雷利諾龍是負責任的好媽媽,雌性雷利諾龍樣子溫順,實際也是位“良母”,小恐龍出生后雷利諾龍通常都會很好地照料它們,直到它們有足夠的能力自己生活。這也是為環境所迫的:在寒冷的極地,剛出生的小恐龍是不可能獨自存活的,所以必須由媽媽將其留在巢中撫養 。
食性: 植食性,食物包括蕨類、苔蘚、石松等。可能擅長吃植物更富營養的部分,例如果實和新芽。
它們可能是社群動物,居住在澳洲極地森林。
中華龍鳥是一種發現于中國的美頜龍類。和大多數美頜龍類一樣,中華龍鳥的體型十分嬌小。依據正型標本估計,它的體長約為1米左右。中華龍鳥在發現之初由于身披絲狀羽毛,一度被認為與鳥類有著非常近的親緣關系,被認為是解決鳥類起源的關鍵物種。不過以現在的相關研究來看,中華龍鳥所屬的美頜龍類是手盜龍形類中最為原始的一支,與鳥類的親緣關系較遠。即便如此,中華龍鳥的發現也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的,它是第一件被報道的長羽毛的恐龍化石,它使古生物學家逐漸意識到非鳥類獸腳類恐龍也可以擁有鳥類的特征。
中華龍鳥具有以下的鑒定特征組合:一種小型的獸腳類恐龍,最大體長不會超過1.2米。具有雙平型的頸椎,小船形的遠端脈弧,恥骨遠端具有呈小船形的膨大,腓骨近端的寬度約為脛骨的75%,距骨升突內外向窄,背腹向高。前肢較后肢明顯短小但很強壯,第一手指的長度大于肱骨和尺骨的長度第一掌骨的近端內側具有一發達的脊。中華龍鳥和美頜龍的區別在于它的前肢較后肢要更短小。中華龍鳥的肱骨和尺骨的總長度與股骨和脛骨的總長度之比是0.3,而這一比例在美頜龍中是0.43 [3] 。
冥河龍
尾羽龍
冥河龍生活于白堊紀晚期。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蜥形綱,雙孔亞綱,鳥臀目,鳥臀亞目,厚頭龍科,冥河龍屬的一種恐龍。全長約2.4米,高約1米,體型和習性都很像野山羊,是一種頭顱頂部、后部與口鼻部飾以非常發達的骨板與棘狀物的神秘恐龍,命名源于美國蒙大拿州的地獄溪。
冥河龍意為“來自于冥河的惡魔”,是一種相貌怪異的恐龍。全長約2.4米,高約1米。冥河龍是一種頭顱頂部、后部與口鼻部飾以非常發達的骨板與棘狀物的神秘恐龍,體形和習性都很像今天的野山羊。頭部有一個堅硬的圓形頂骨,周圍布滿了銳利的尖刺,看起來似羊非羊,似鹿非鹿。這種奇怪的頭飾有舒適作用呢?據科學家們分析,很可能是群體中雄性之間的爭斗武器。圓頂可以抵受猛烈地沖撞,角刺則可用來相互碰撞,充當御敵的武器。這是一種頭顱頂部、后部與口鼻部飾以非常發達的骨板與棘狀物的神秘恐龍,冥河龍——命名源于美國蒙大拿州的地獄溪,中生代,1983年發現時的場景就象取出一具地獄惡魔的遺骸一般恐怖。在全部化石記錄中,冥河龍那繁多的精巧而復雜的頭飾使它在同類(腫頭龍類)乃至全部恐龍中都是最面目猙獰的。
尾羽龍是一種尾部頂端長著羽毛的獸腳類恐龍,它們生活在白堊紀早期,主要分布于中國的遼寧地區。
尾羽龍的前肢上長有羽毛,不過尾巴頂端上那束扇形排列的羽毛更加顯眼。這些羽毛有著明顯的羽軸,還發育有羽片,和現代羽毛非常相似,唯的區別就在于,尾羽龍的羽毛是對稱分布的,所以是一種比較原始的羽毛? 。尾羽龍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尾羽龍和原始祖鳥個體大小相仿,甚至化石保存的姿態都非常相似,但是它們代表兩類截然不同的動物。尾羽龍長著又短又高的頭,滿嘴除了吻部最前端發育有幾顆形態奇特的向前方伸展的牙齒外,幾乎看不見其他牙齒。尾羽龍的前肢非常小,尾巴也很短,不過脖子卻很長。在它的胃部,還保留著一堆小石子,這就是現代鳥類胃中常有的胃石,用于磨碎和消化食物。胃石在鳥類和其他種類的恐龍當中很常見,但在獸腳類恐龍當中卻是非常罕見的。最為激動人心的是,在尾羽龍的尾巴頂端長著一束扇形排列的尾羽,在它的前肢上也長著一排羽毛。這些羽毛具有明顯的羽軸,也發育有羽片,總體形態和現代羽毛非常相似;區別在于它的羽片是對稱分布的,而包括始祖鳥在內的鳥類的羽毛則具有非對稱分布的羽片。一般認為,非對稱的羽毛具有飛行功能。尾羽龍對稱的羽毛可能代表羽毛演化的相對原始階段。
三角龍
鯊齒龍
鯊齒龍屬下目前包含兩個物種,分別為撒哈拉鯊齒龍和伊吉迪鯊齒龍。鯊齒龍生活于晚白堊世塞諾曼期的北非。鯊齒龍與同屬于異特龍類的魁紂龍,馬普龍,南方巨獸龍有著非常近的親緣關系。鯊齒龍的體型非常巨大,與霸王龍相似,甚至可能更大。鯊齒龍生活在一個巨獸橫行的時代,同時代的巨獸還包括15米長的棘龍,9米的皺褶龍,以及身長30米以上的蜥腳類潮汐龍,水中也潛伏著12米的帝鱷。鯊齒龍很可能以同時代的巨型蜥腳類為食。
鯊齒龍的體型在獸腳類恐龍中名列前茅,早期的研究認為它的體長可以達到13米以上,體重可以達到6.2噸以上 [1] [2] 。在2016年一項新的研究認為撒哈拉鯊齒龍的體長是12米,體重約為6.6噸,而伊吉迪鯊齒龍的體型要更小一點,體長約為10米重4噸。同年的另外一項研究則認為,撒哈拉鯊齒龍的體長約為12.8米,體重7.8噸,而伊吉迪鯊齒龍的體長11米,體重約5.2噸 [3-4] 。整體來講,鯊齒龍的體型與它的另外幾位體型巨大的親戚以及霸王龍接近,很難明確的確定那個種類更顯著的大。這里同時想強調的一點是,估算恐龍體重的方法很多,在不同的研究中由于受到化石保存和樣本量的需求影響會使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估算得到的體重有一定的差異是很正常的,無論是對于愛好者還是古生物專業的研究生都不必過多糾結于這些細節。古生物學研究本身也并非誰大誰小,誰和誰打架能贏的擂臺賽,關注這些數據本身能夠揭示的演化模式才是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的重點。
三角龍(屬名:Triceratops)鳥臀目角龍下目角龍科的草食性恐龍的一屬,化石發現于北美洲的晚白堊紀晚馬斯特里赫特階地層,約68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三角龍是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經常被作為晚白堊紀的代表化石。已有兩個有效種:褶皺三角龍、究竟三角龍,但還有其他屬被命名。三角龍也是最著名的恐龍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歡迎的恐龍。
三角龍無法利用沖撞敵人來自我防衛,如果它們遭到攻擊時,應該會采取堅守策略,當敵人接近時,使用它們的角來牴刺敵人。但事實是錯誤的——用樹膠來代替骨骼是致命的錯誤;所以說除了將頭角用于抵抗掠食者以外,三角龍可能會使用頭角互相碰撞。研究顯示這種互相碰撞的行為是合理的、可行的,但沒有證據顯示三角龍擁有這種行為。三角龍與其他角龍科的頭顱骨上的瘡孔、洞孔、損害、以及其他傷口,常被認為是以頭角互相戰斗造成的傷痕。
第五章
恐龍的滅絕
小行星撞擊地球假說
小行星沖撞說是關于白堊紀末期恐龍及大批其他動植物滅絕原因的一種假說。由美國物理學家阿爾瓦雷斯(Luis Walter Alvarez,1911—1988)等于1980年提出。認為在距今6500萬年前,有直徑約10千米的小行星與地球相撞,其威力相當于全球核武器一次爆炸的一萬倍。撞擊引起大范圍的溫度升高;巨量塵埃彌漫天空,遮蔽陽光,并使溫度下降和光合作用受阻,導致植物大量死亡,進而使食草動物和以食草動物為食的食肉動物大量死亡。
撞擊事件會造成大量的灰塵進入大氣層,遮蔽陽光,時間長達1年或1年之內。另外,大量的硫酸以氣溶膠的形式進入平流層中,使抵達地表的日照量降低10%到20%,妨礙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平流層內的氣溶膠完全沉降,可能需要近十年之久,這將導致植物、浮游植物的大量消失,而在食物鏈上層的草食性動物、掠食性動物也跟著滅亡。
從隕石坑的地點與形狀判斷,該小行星撞擊到陸地與海洋交界,除了造成大量灰塵與微粒,還有大型的海嘯。加勒比海與美國東部的數個地層,在當時為陸相地層,卻發現來自海洋的砂;在其他的海相地層,則發現來自陸地的植物碎屑與巖石。撞擊發生處有碳酸鈣地層,這將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氣溶膠,也會降低地表的日照量,造成酸雨,對植物、浮游生物、具有鈣質外殼的生物造成傷害,
氣候變化假說
物種斗爭說
6500萬年前,地球氣候陡然變化,氣溫大幅下降,造成大氣含氧量下降,令恐龍無法生存。也有人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身上沒有毛或保暖器官,無法適應地球氣溫的下降,都被凍死了。
恐龍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類動物出現了,這些動物屬嚙齒類食肉動物,可能以恐龍蛋為食。由于這種小型動物缺乏天敵,越來越多,最終吃光了恐龍蛋。
大陸漂移說
地質學研究證明,在恐龍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陸只有唯一一塊,即“泛古陸”。由于地殼變化,這塊大陸在侏羅紀發生的較大的分裂和漂移現象,最終導致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恐龍因此而滅絕。
地磁變化說
現代生物學證明,某些生物的死亡與磁場有關。對磁場比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場發生變化的時候,都可能導致滅絕。由此推論,恐龍的滅絕可能與地球磁場的變化有關。
植物被殺害假說
恐龍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漸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沒有的毒素,形體巨大的恐龍食量奇大,大量攝入被子植物導致體內毒素積累過多,終于被毒死了。
酸雨說
白堊紀末期可能下過強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鍶在內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龍通過飲水和食物直接或間接地攝入鍶,出現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關于恐龍滅絕原因的假說,遠不止上述這幾種。但是上述這幾種假說,在科學界都有較多的支持者。當然,上面的每一種說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氣候變遷說”并未闡明氣候變化的原因。經考察,恐龍中某些小型的虛骨龍,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動物相抗衡,因此“物種斗爭說”也存在漏洞。而在現代地質學中,“大陸漂移學說”本身仍然是一個假說。“被子植物中毒說”和“酸雨說”同樣缺乏足夠的證據。因此,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還有待于人們的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