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_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_欧美人与物videos另

注冊

超職會刊-4月刊

c
h
a?
o?
z
h
?i
C
L
U
B

2022年4月刊

——超職教育,成就超值人生——

導讀/DAODU

親愛的超職俱樂部會員們,我們又見面啦!
最美人間四月天,在四月,我們制定了俱樂部會員制度,期待著更多的活動與福利。
在本刊,有豐富的內容繽紛呈現:
我們共同探討了“為什么別人總能影響我?”這一話題,彼此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
我們邀請了超職初級心理咨詢師——王雪,分享自己的專業心理咨詢師成長歷程,并對會員們提出的問題作出部分解答;
我們在讀書會中一起分享了《為何愛會傷人》這本書,給思考和交流一個精進的平臺;
我們在“療愈樹洞”、“成長驛站”中療愈內心、訴說成長;我們在“會員秀場”中記錄這春日美好的瞬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春未歸去,愿您在此處發現“春”的痕跡,滋養身心,祝四月好事連連,驚喜不斷。

目錄
? ?/
C
a
t
a
l
o
g
u
?e?

話題探討······················06

采訪專欄······················14

咨詢彩蛋······················26

讀書會分享···················28

療愈樹洞······················32

成長驛站······················36

會員秀場······················40

超職新聞······················04

俱樂部會員制度·············42

活動/
精彩紛呈

4月從愚人節開始,愚人不如愉人。
4月份的超職禮品依舊沒有缺席,或許不是華麗精致的,卻是我們必不可少的!
反反復復的疫情,讓生活的按鍵在暫停和開始之間輪播。超職為各位家人定制防護口罩,四月好事正釀,萬物復蘇,愿人間皆可安,愿一切皆如愿!

在這滿懷期待的春日,超職為家人們帶來了一場小型互動團建游戲~
你畫我猜接力賽,從第一位到最后一位,團隊互動與默契延續;聽歌猜名游戲,同樣受到家人們的大力支持,游戲進行的熱火朝天,優勝者在活動最后為大家獻歌一曲,一起感受游戲的樂趣。

超職新聞

祝四月份家人們的父母生日快樂!
四月好事正釀,愿您把健康延續到每天,把快樂彌散到每刻。
超職為各位家人的父母送上生日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
生日快樂、健康幸福
您養我長大,我陪您變老
祝所有的父母天天開心、健康、平安、快樂。

生日? /

健康長壽

對新聞感興趣,那不如來點個贊吧!

話題探討

眾所周知,每個人都活在關系中,與別人建立著或遠或近的關系。戀愛關系、夫妻關系、家庭關系、親朋好友關系、同學同事關系、上下級關系……關系充斥在我們生活中的各處。一個人在一生中可以同時維持和扮演多重關系和身份,這也充分表明了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世界里。
羅伯特·納伯格說,“孩子之所以成為人、之所以得以存在,主要是孩子與他人建立的關系:與母親的關系,與身邊其他人的關系,以及與家族或社會群體建立的關系,等等。在父母的目光下,社會的支持下,我們得以存在,或者更準確地說,我們學著存在。”
但深入人與人的關系,我們感受到的往往并不都是溫暖與幸福,快樂與喜悅,同時還伴隨著分歧與沖突,擠壓與排斥,疑惑與焦慮。比如現在很火的有關社恐、焦慮的話題,社交在這個年代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對于一部分人來說,卻是令人緊張和恐懼的,在與他人互動中會讓這部分個體體驗到強烈的焦慮與不適。

社交恐懼目前是一個很普遍存在的問題,尤其現在電子社交軟件的廣泛應用。有的是對所有人社交恐懼;有的是對部分人恐懼;大部分對家人和自己最熟悉的人是不恐懼的,因為對自己最親近的人會很放松。
內向的人居多。所以社交恐懼更多的應該是對外的人,比如說同事、陌生人和不太熟悉的人。與這些人相處時過分的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溝通結果。
如果在早期進行社交時,沒有得到正向反饋形成良好的自我調節能力,在之后的社交中就有可能產生焦慮。【穎】
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社交是一項沒有恒常穩定應對規則的互動,你需要自己理解自己的愿望,嘗試找到與別人溝通的方法,安排與別人之間的距離,是一個復雜而且浩瀚的工程。
但其實,并不是所有人都討厭社交,也不是所有社交都讓人討厭。人們所討厭的,恐懼的,其實是自己不能控制的社交。
對每個人來說,他人都是一面鏡子,個體會通過他人的評價和環境的變化去不斷矯正內心對自己的定義。這也是引起社交焦慮的原因,比如:有的人會過于在意別人想法,有時甚至因為過于在意而焦慮困擾。

人際交往

人類是群居性動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本文以人際關系為主題,結合俱樂部會員獨特的見解與思考對社交恐懼和共情能力的具體問題進行了整合和編寫。希望能夠通過資料的補充與會員的分析和討論對文章的主旨進行一定科普并引發各位閱讀者深度思考。

人類是群居性動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從小到大,不管是父母還是姐妹還是周圍的親戚總是說我好吃懶做,脾氣暴躁,什么都干不好,不顧我的情緒對我說教,對外說我的壞話(可是我并不是這樣的人),在我的記憶里,親密的人給我的基本都是負面的社交評價,這也導致了我的社恐,雖然我現在沒有怪他們的意思,但有時也會反思為什么自己會是這樣。【武漢-杏仁】
有時候我在外面照鏡子,會覺得我怎么穿了這么一身衣服,一點都不搭,然后就會覺得別人看到我的搭配會說她穿的一點都不搭,為什么這么穿?或者會嘲笑我。有時候這些想法就會讓我出門的心情變糟。【威海-張依】
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原生家庭造成的結果,比如生長在父母關系不好,經常吵架的原生家庭里的人,會產生焦慮、社恐。還有從小經常被父母指責、批評的孩子長大后也容易焦慮、缺乏自信,導致長大后不喜歡社交。總怕萬一自己哪里做的不好,然后被指責被否定。【河北-劉】

“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對于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
? ? ? ? ? ? ? ? ? ? ? ? ? ? ? ? ? ? ? ?——Mark Bauerlein

孩童時期父母總是去詢問別人對自己(孩子)的看法和評價,表示太在意。這種行為無形的傳遞給了孩子,導致了孩子心中固化的對自我的定義。【河北保定-趙倩】
同時,社會競爭壓力太大也會產生焦慮。【重慶-艾子榆】
工作壓力大,生活緊張,總是受到挫折和打擊。【河北保定-趙倩】
進入社會,競爭是必然的,做事的時候就會對別人造成障礙,自然就成對立面了,沖突也就產生了,鏡子效應出現了,心里也就慢慢焦慮。【聊城-張蕊】
但其實在意別人的想法并沒有錯,只是不要過度,不要過于在意別人的想法而丟了自己的,壓抑掉自己的想法。大概是長期以來的思維模式對自己形成了暗示,認為自己不夠好,而別人優秀。這是很難改變的,但是并不是不能改變。要努力做到把自己的感受放在前面,覺察自己的情緒。相信很多時候我們太在意別人內心肯定能夠察覺,當覺察到的時候就有意識的去調節,覺察就是改變的開始。【重慶-艾子榆】
站在別人的立場,是多為別人著想;多考慮自己的感受,也會稱為自私,凡事在不同環境下不同理解,如何自我排解才是減除焦慮的方法。【聊城-張蕊】

話題探討

人類是群居性動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話題探討

羅杰斯曾說過:在心理咨詢里,共情是指『理解來訪者的私人世界,似乎它就是你自己的世界,但是并不會失去“似乎”這個身份。』『準確的理解來訪者正在體驗的感受和個人意義。』

這之中需要明確的一個問題就是,共情很強和情緒敏感能不能劃上等號。答案是不能的,高敏感是高共情能力的基礎,但它同時也會局限共情能力的發揮。雖然會有很強的共情能力,但卻容易缺乏邊界感而過度共情,從而卷入了他人的情緒造成自己的困擾。
能被別人情緒影響的人,應該是一個感性的人,也是一個比較善良的人,但是要看程度,一切都是相對的,如果過于感性了反而很多時候完全沒有自己的意志,太容易被左右了。【河北-王雪】
能共情,比不能共情要好一些。畢竟共情能力是情商高低的重要參數。它本身不是問題。但同時也要覺察到自己的情緒。覺察到情緒的進一步操作是操控和利用情緒。如果只是能夠敏銳地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但是對自己的情緒無能為力,放任它肆無忌憚地爆發或者沉淪,那么這種覺察同樣會給自己帶來負擔。【河北-張子成】

知乎上曾有一個熱度很高的問題引人深思:共情能力太強會不會導致社交障礙,提問者表示自己深受他人情緒的影響,很是困擾。

別人的壞情緒,比如傷心或者憤怒,會引起自己的緊張和焦慮。
情緒敏感,能夠迅速察覺出他人的情緒變化。
總是不自覺地卷入別人的情緒漩渦,感到無力、疲憊和深深的挫敗。
在別人說出一句話之前就感受到他們的悲傷、憤怒或是寂寞的情緒。
在跟別人打交道時,因為過度在意對方的看法而無法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首先共情能力非常重要,共情更多的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體會當事人的心情。從而換位思考,如果換作自己會怎么樣,是不是能產生共鳴。但是不同的人面對不同的事情會有不同的體會,所以體會到共情時,與當事人進行溝通也要注意當時的情景、場合以及自己和當事人的情緒來交流。【保定-柏青園】

人類是群居性動物,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大多數對他人情緒敏感又反應強烈的人,都認為自己是因為太能感同身受,也就是共情能力過強。但事實上,真正的共情和上述的兩種對他人情緒敏感的情況之間有一個本質上的區別:共情的出發點是為他人的利益,而不是為自身的利益——共情是為了理解、體諒和緩和他人的苦難,而并非是出于自我保護。
正確的共情應該明白自己的情緒來自哪里;思考“這真的與我相關嗎?”并去說服自己,自己沒有承擔他人情緒的責任。做到與他人情緒的隔離,建立一定邊界感。要明白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你不能代替他人痛苦,更無法拯救別人。

話題探討

具備一定的共情能力才會真正的愿意去傾聽別人的訴說,但是如果這會導致自己的焦慮緊張的程度太深了,假如在咨詢中來訪者的訴說,讓自己共情太深到焦慮的話,就會變得很被動,會把咨詢師自己帶入進去。【重慶-艾子榆】
凡事有雙性,共情固然好,可以體諒對方,對方會感到溫暖,從而獲取力量。但反作用是不會站在全局看問題,帶有預設,影響干擾了正確的判斷。【沈陽-蘭子】

關系會喚起未愈的創傷,然后給予我們動力,提供適時良機,讓我們順利治愈它們。問題只要暴露出來,我們就能搞定,如此來看,眼前的問題是可以得到解決的。但是,只要生命存續,問題就會不斷暴露,我們就得不斷解決,不會有結束的時候。成長沒有「一勞永逸」的說法。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曾說過:「根本沒有所謂的盡頭。」當我們察覺到自己的問題,從問題中得到成長時,能體味到解決問題帶來的滿足感。不過,只要生命仍然存續,人生會不斷地給予我們教訓。任何關系都提供成長的機遇。

我們人生來就生活在關系中,人際關系是個人成長的實驗室。在關系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也是在這樣的或好或壞的關系中,我們才能確認自己的存在,在他人眼中確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做出貢獻,才得以完成自己人生存在的意義。

心理咨詢師是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心理咨詢的技術與方法,幫助求助者解除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員。
或許,每個人學習心理學的初衷各不相同,但大部分人最終目的大抵都是進入心理咨詢行業、助人自助。在超職,我們所學到的心理咨詢的知識、吸收到的經驗,終有一天會落實到實踐,應用到真正的心理咨詢中。

對采訪感興趣,不如來點個贊吧!

采訪專欄

受邀嘉賓:初級咨詢師-王雪
累計咨詢時長:600+以上
咨詢取向:動力學
擅長領域:兒童、青少年問題、婚姻情感、人際關系、個人成長等心理問題
嘉賓介紹:超職初級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咨詢師

超職初級心理咨詢師王雪,受邀接受4月會刊采訪,在此將收集到的會員問題做出部分解答,如果你在咨詢中遇到同類問題可以反復閱讀。
從超職教育畢業后,通過面試審核及實習,最終成功入駐超職心理咨詢平臺,每月穩定咨詢并獲得收益。
王雪咨詢師作為一位動力學取向咨詢師,對于精神分析的療愈與個人議題的解決是擺在較高位置的,同樣,超職為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詢師提供了深入學習的專業課程《精神分析:入門必備精神分析史》,了解精神分析的通道,幫助您找到適合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論支撐。

? 相關課程請移至刊末查看>>>

心理咨詢,療愈身心

我在超職現在是初級咨詢師,我感覺超職確實培養了我。最初選擇超職的那一天其實是有很多不確定的,但是從動力學的角度講,潛意識得到了安全感,所以我相信超職。之后經過老師細心的指導還有講解,同時加上我自己的努力,通過了考試,并且在之后,不管是傾訴階段,還是每一次進階課程的學習,還有和老師之間考核的互動,我確實覺得在每一個階段都獲得了很多的體驗和成長,并且還有很多的新的感悟。
比方說實習階段,我會感覺在這個過程當中我要讓自己足夠的穩定,而且要把我自己個人的議題部分盡可能的多去看到和挖掘出來,通過動力學這方面能有較大提升。

實習的感受

王雪咨詢師的實習感受是怎么樣的呢?
心理咨詢帶來了成長與進步,相信超職、并選擇超職是拐點,超職也為擁有并培養出優秀的心理咨詢工作者為傲。
通過考試、面試、實習,及時傾訴,接觸到了更多各類來訪者,實習階段的王雪咨詢師把個人議題盡可能的挖掘,以穩定自己,雖然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但何嘗不是成長?
在超職,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聽,什么是共情,如何互動理解和討論、督導、這是一場收獲滿滿的旅程……

采訪專欄

心理咨詢,療愈身心

當我發現我自己可以是一個容器,并且在容器內自己的情緒和事件沒有太多的時候,我可以穩定的承載著。
因為各種情形和各種狀況,我遇到出現心理困擾或者是問題的學生和家長是比較多的。當然這個可能和本地的情況有關,因為我們這里屬于三線城市,心理健康在家長和學生這里并沒有得到較好的普及,所以一般能來到咨詢室的,情況相對是比較復雜和嚴重的。
通過在超職學習,我發現,每經過一個階段,我自己知道什么是叫做真正的聽,什么叫做共情,而共情之后對方會出現大概什么樣一種表現說明我的共情是有效的,接下來我會通過下一階段去和他嘗試著互動、理解和討論。在尋找我們的督導師還有團督積極的參與時,我確實覺得這個過程是收獲滿滿。
最新的感受就是,越來越多的來訪者,我能通過簡短的溝通發現他們的需求,或者是讓他們有了感悟,當他們對我們咨詢師開始有認可和感激的時候,我覺得是最大成就和收獲
我發現,其實我的成長和來訪者的成長是在互動間彼此螺旋式上升的,這也是我對心理學一個更深層的領悟

正在接通抗疫心理專線的王雪咨詢師

第一個正式個案

第一個個案的咨詢方向?當時怎樣去解決的?

首次咨詢,這對每一位步入心理咨詢行業的工作者來說,無疑是緊張且忐忑的,掌握了專業知識可能還不夠,還需要做更多的咨詢準備。
本嘉賓第一個個案的成功離不開的是自己的內心議題與來訪者的重合,一切都好像是巧合,但一切都離不開咨詢師本人對個人議題的透徹了解與解決……

共同成長,抱著耐心和愛心去幫助來訪者。
方向一直都是動力學為主。但是偶爾會配合一些人本或者是認知,同時有的時候也會有一種資源挖掘,比如后現代。
我印象當中第一個個案,那個時候是傾聽,我記得我們好幾位同時在那里聽。我發現那個人他幾乎一直在找我聽,可能因為經驗淺,所以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后面直到有一次團督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共同分享的這個個案,發現他可能和我們很多的老師都有溝通過,有的老師三次五次、十次八次不等,有的可能一次。那么到我這里,當時感覺有20次以上,但是我卻說不出來為什么他跟我說了20次。
當時我認為是因為我跟督導師及時的溝通,在督導師的幫助下,這個個案能夠持續,現在看來可能和我內在個人議題當中的一些部分和來訪者是重合的,所以我可能會更好的理解和共情這個來訪者。

采訪專欄

還有就是確實在督導老師的幫助下,在我能力不那么足夠,經驗尚淺的時候,能夠客觀的從另外一個視角和高度去看待這個來訪者,給到他支持、給到他幫助、和他去互動。
這個確實是我覺得人生收獲的第一份很有意義的個案。我覺得不光是幫助了他,其實他也促進了我的成長。那我整體上還是跟老師以動力學的角度結合,看待這個來訪者,讓我清晰的看到他的個案概念化、他的需求、他現在在做什么,我試圖以我的抱持去在他能接納的條件下給予他一點一點的幫助、提示,在這個過程當中,我覺得我們是共同成長的。

心理咨詢,療愈身心

在心理咨詢過程中,比較推薦的咨詢順序。

咨詢順序

咨詢順序,并不固定,根據來訪者的情況,以及自己的取向,可能都會有一些小的變動。每一位來訪者都是獨一無二的,對于本次本位尋求幫助的人來說,一起商議的合適的才是最優解。

其實沒有固定的,因為我覺得每一個來訪者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所有的框架或者是模式只是我們為了獲得安全感的一種“控制”,而我們如果真的能夠有那種內在的淡定和安寧,其實他的每一個舉動、他說不說話、說的真與假,其實都有很大的信息量。

執著于咨詢順序的話,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忽略到來訪者的一些表達?

是的,而且我覺得那個過程可能是咨詢師的不安全感的體現占更多,需要來訪者要按照我的意思去走,這個也許是不安全感,也許是有一些人的自戀的部分,這個可能成因也會很多,我理解為是咨詢師個人需要成長,需要提升,咨詢順序反而是不太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要聽來訪者表達出來哪些信息。

如果碰到軀體化的來訪者,應該怎么去找原因呢,應該怎樣去跟來訪者表達呢?包括之后的一些改善。

軀體化來訪者

以一位出現軀體化表現的青少年為例,他在聽到家長聲音后出現的手臂抖動,首先在咨詢師帶領下進行呼吸放松,再繼續嘗試進行一個連接,比如拉手或者扶一下,再或者喝些水,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軀體化的癥狀。也會在后續的咨詢中與來訪者一同覺察軀體化的癥狀,通過自我的覺察帶來更多的可能。

其實現在青少年軀體化的真的很多,我個人見到的最嚴重的是一位青少年來訪者,能聽到某一個家長的聲音,家長在門外,我們在屋里,當時也在說話。說實話家長的聲音在外面,有墻隔著本身音量就不大,一般情況下都會忽略的,而他可以敏感的捕捉到,然后他的手臂就會無法控制的抖動,大口的喘氣,有一種就是類似于呼吸困難甚至快窒息的那種感受,這是我見到的目前為止最印象深刻的。

當我發現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嘗試著帶他用呼吸來先放松,但確實有時候用呼吸是沒有辦法停止的,那我會嘗試著和他有一個連接,比方說拉住手啊,或者是扶住他,嘗試建立連接,看看這個連接能不能幫助他,有的時候也會讓他嘗試著喝一點水。我會通過這樣的方式,嘗試讓對方從應激的狀態下安靜下來。

采訪專欄

心理咨詢,療愈身心

目前感覺這幾種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軀體化的程度上其實是很有效的,而且這種具體化基本上不是輕微狀態。后續在溝通的過程當中可能也會帶著他去察覺這個軀體化癥狀。可能會像講故事一樣,比方說如果手臂抖動、不說話,他表現出什么,然后通過他的這種自我對話可能也會讓我知道他發生了什么,同時也讓他自己意識到,哦,原來我這個手臂抖動的意義在這里。
在初期,如果沒有辦法很快的談論到這一點的話,我可能也會給他一些放松的方法,或者是讓他去自己探索。如果我能讓你的心靜下來,你覺得怎樣做最適合你,因為有一些來訪者他達不到這種程度,所以可能也會給到一些建議,但只要能夠有一點點力量的,我可能都會試圖去對推他一把讓他站住了,哪怕有點困難,我也愿意多陪他一會,讓他再想一想。

第一次咨詢,怎么才能更好的去引進話題呢?怎么樣能夠做到更好的去把控時間。

初次訪談

在初次咨詢,話題更多的是由來訪者給到后,咨詢師與來訪者商議決定的,由來訪者提出,咨詢師跟隨,也不要在這個階段選擇過多追問。

在初次的過程當中引進話題,不是咨詢師引進,是來訪者會帶來一個話題或幾個話題。當然,如果一個話題還好說,如果幾個話題我會跟他討論一下,因為時間有限,我們肯定不可能一下子把這么多都探討出來,那可能對于您來說,您眼下關注的、最急的,或者里面最重視的、影響最大的都可以,那這個時候讓他在當中去篩選一個。其實我覺得這個不是我帶來的,是他帶來的,我跟隨。

在時間中的把控方面,第一次在溝通中評估收集相對重要的信息,在咨詢結束前10分鐘提醒回顧或討論,配合和尊重來訪者是很重要的,如果出現分離焦慮那么先嘗試提醒,并且告訴他還會有下次咨詢繼續陪伴。咨詢的結束并不是分開,這樣讓他接受規定時間的結束。

時間的把控,重點在于聽,聽完了之后對他的反饋,聽多少、反饋到哪里,和在這個溝通的過程當中去評估,收集一些比較重要的信息。
當然第一次肯定不會很多,因為更多的是要允許對方說,如果一直問的話,估計可能人家就不太愿意有下一次了,所以這個時候盡可能的適當重復,不管是重復內容還是去重復聽到的話語,包括情感,其實就能獲得很多的信息。
在時間即將結束的時候,可以提前先跟來訪者說一下,現在還剩下十分鐘,或者是剩下五分鐘,對于這一塊,您看看接下來這一段時間,我們是做一下回顧還是怎么樣?
去跟他去討論,尊重他的方式,讓他來控制這一部分時間的使用,我們配合他,并且在即將結束的時候,如果來訪者是能夠接納,那我們就可以順利的結束。如果有的來訪者到最后的時候,因為有分離的問題或者分離焦慮存在,他越到最后話越多,內容信息量越大,那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嘗試著去適當提醒他并且告訴他,其實我不是為了告訴你我要跟你分開了,是想要讓你知道這個時

采訪專欄

心理咨詢,療愈身心

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在面對家人的時候,會有職業性質的出現嗎?有沒有這方面的局限呢?

職業性質

對待家人時,可以使用一些有助于人際或情緒的方式處理,將一些有積極意義的方面生活化,如果真的出現混淆,那不如嘗試尋找分析師,處理個人的議題。

個人來講,職業性質是我一直探索的點,在做個人成長的時候,我的老師提到一個點“在對待自己的孩子時,那一刻你是母親還是心理咨詢師”。
當時我給他的回饋是,會把心理咨詢可以在生活當中有助于人際關系或者有助于調整情緒等等的方式,一些對我們生活有積極意義的部分,把它生活化,不要在那一刻刻意的當一個咨詢師或者當一個母親,不如變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對待孩子要覺察,但是不要對孩子使用專業心理的那一部分。
但如果出現了使用專業心理的情況,可以選擇尋找督導或分析師,一起去探討,解決這個個人議題,為什么作為一個媽媽,這一刻沒有辦法很好的理解我的孩子。

間上,我愿意一直在這里等你,只要你愿意可以隨時跟我聯系。讓他覺得我不是在拋棄你或者我不是在離開你,我個人覺得來訪者是可以接受在規定時間內分開的。

疫情當前,我們該如何做好心靈自助呢?
從眾心理和感性思維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的行為的?
在疫情面前,我們該如何應對死亡焦慮和生命意義的終極拷問?
為什么我們容易受疫情影響以及如何緩解?

疫情,援助

疫情面前,我們用愛守護。
抗疫心理援助熱線,是一場提升,也獲得成就。

在新型冠狀病毒面前,是醫護人員沖到了第一線,不畏艱難與病毒做斗爭。來自祖國各地的醫療隊伍,是我們心中永遠的白衣天使,是抗疫路上的逆行者。
抗疫援助熱線在此刻,也發揮作用,疫情壓力下,過度的情緒波動,是因為我們失去了對生活的掌控感,在這時,獲得穩定感,增加心靈的力量,顯得尤為重要,超職《心理防”疫“戰》,咨詢師給您6個提醒。

采訪專欄

心理咨詢,療愈身心

勤洗手,勤通風不外出,不聚集

戴口罩,勤消毒
眾志城,疫情散

王雪咨詢師在疫情期間參與了抗疫心理援助熱線,這讓她對心理咨詢與疫情有了更多感悟:
非常榮幸參與到了抗疫心理熱線,這對于我是一種進一步的提升和成就,我成為了所在市的一名抗疫心理援助老師。在一次24小時值班當中,我接到一個凌晨的個案,當時的感悟就是,疫情真的來了,真的有很多的人需要我們能夠聽,能夠聽得見,能夠聽得懂,還能夠用他能懂的方式回應到他,真的是有很多人需要幫助。
其實沒有被隔離或封閉的人會覺得,居家就是天天躺著吃喝玩樂唄,那多舒服,也不用出門也不上班。但是真的不是那樣子,那種壓力、不確定和惶恐,真的會讓這個人隨著每一天不能解封,越來越嚴重,也會帶來很大變化,人在這種突發事件面前是很脆弱的。
感謝政府和團隊老師對我的認可,讓我有了這種經歷,但同時也確實感受到了在這么重大的事件面前,人的脆弱和渺小,確實有很多人需要真誠的幫助,需要心理咨詢的援助。

心理咨詢是怎么起作用的?

很多人都好奇,心理咨詢師坐在那和來訪者聊聊天,就能幫來訪者解決問題?
事情當然沒有這么簡單,心理咨詢要發揮療效,中間起作用的因素很多。比如咨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關系、安慰劑的作用、咨詢的設置、咨詢師的學派是否適合來訪者等等。
這里我們只介紹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心理咨詢提供了新的體驗。其中之一就是咨詢師與來訪者之間的關系。
咨詢師為來訪者提供的是一種無條件的積極關注,不帶評判地傾聽、積極地共情、從始至終的陪伴,在這種安全的關系中,來訪者會感到自己被全然地接納,不會被貶低、蔑視,從而愿意去展露內心的脆弱和不為人知的隱秘。這是一種在現實中很難建立的關系。
同時,隨著信任的建立,來訪者愿意相信咨詢師真的能夠幫到自己,這種信念會讓來訪者愿意去與咨詢師協同工作,這也是咨詢能夠起到效果的重要因素。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項研究,針對那些做過長程治療的來訪者進行調查,發現在咨詢結束很多年后,咨詢師說了什么他們已經不記得了,但咨詢師當時的眼神、動作、能量卻一直縈繞在他們的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

咨詢彩蛋

來訪者,指在生活、工作、婚姻、學習等方面存在心理困擾的正常人群,此困擾一般已明顯影響到了其工作和生活,來訪者無力自行解決,從而主動求助。
心理咨詢的對象就是如此,是存在心理困擾的正常人群。能在出現心理困擾無法解決時,主動去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其實是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對自己負責的表現。
而在我們的社會里,往往會認為心里“生病”是一件極其羞恥的事情。在大部分人的眼中,看心理咨詢=心里有病=腦子有病=無法控制自己。
我們不會去嘲笑和身體的病魔做斗爭的人,卻往往無法容忍一個人內心的脆弱。
這種無知和蔑視,往往是很多人不會主動尋求心理幫助的原因,也往往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實上,接受心理咨詢,并不是因為我有病,而是因為我不想再逃避下去,我想勇敢地去面對自己的內心,我想成為一個真正為自己負責的人。
所以,我想讓你知道的是,能去直面自己的問題,并為此尋求幫助,是一件非常勇敢的事情。那些在裂痕上勇于追逐光芒的人,永遠不應該被嘲笑。

尋求心理咨詢幫助的人都有病嗎?

? 相關試聽課程請移至刊末觀看>>>

心理咨詢,療愈身心

作者武志紅是一位我們比較熟悉的心理咨詢師和心理科普作家,2001年碩士畢業于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專業,他的導師是國內著名的心理治療學家錢銘怡教授。
武老師從自己經歷過的個案,身邊朋友的故事,電影小說中的表現等方面淺顯易懂的講述了在人們相識、相知、相戀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以及在這些問題背后所隱藏的心理學方面的原因,并對這些問題提供了一些簡單的建議。
讀完本書,你會發現書中所提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可能就在你的身邊,亦或者是跟自己有幾分相似,這時不妨停下來審視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與那位故事中的主人公有哪些相似哪些不同,也可以看看武老師在書中所提到的建議是否也會對自己有一些幫助。

讀書會分享

建議本書2012年出版,時間較早,書中一些內容如電影小說或社會新聞方面略顯過時,在閱讀時可以結合一些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行理解,方便閱讀。
當然武老師對于書中所講述的事情的解釋和分析放在現在也有其道理,大可放心閱讀。

《為何愛會傷人》

文章節選:
一段完整的感情會有三個階段:
? 1+1=1。
? 1+1=0。
? 1+1=2。
第一個階段,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們兩人宛如一體。
第二個階段,你是我人生痛苦的根本,我是你人生痛苦的所在,我們兩個人怎么會走到一起?天大的錯誤!
第三個階段,我是我,你是你,但我們在一起,并且真的感覺到我應該和你在一起。
通常我們所頌揚的愛情,其實大多只是處在第一階段而已。這一階段,即我所說的幻想階段。我將完美另一半的形象投射到你身上,你也如此,我們覺得美好極了。然而,一個事實卻是,其實你沒有看到我,我也不了解你。
第二個階段,是幻想破滅的階段:終于一點點地看到了真實的你,但真實的你與想象中的你怎么差別那么大?接受不了,于是戰爭,希望通過戰爭再要回那個想象中的人。
第三個階段,接受了那個真實的人,終于感覺到,以自己的真實存在,與對方的真實存在相處而生出的愛,才是最踏實、最真切的愛。
希望你的愛情能走到第三個階段,那時你將發現,愛情是一次重生。

遨游書海,潤澤心靈

通常來說我們所追尋,所贊揚的愛情大多處在1+1=1的階段。我們向往那個兩人仿若一體看似心有靈犀的階段,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終有一天你我身上那個為對方所繪制的面具會破裂,真實的自我會出現。這時會發現你不再是我認識的你,而我也不是你認識的我了。
進入第二階段,關系中的兩個人都在好奇為什么我選了他。接受不了這種改變的我們開始通過問題,沖突,爭吵想要回到那個1+1=1的階段,但那個階段終歸是我們為對方所營造出來的一種幻影,與我們一起生活的總歸不是能對方所創造出來的幻影,最終我們都要回歸到最真實的自我。
有的愛情就此停留,有的愛情就在通過這一役后得到了升華。
愛情并非融為一體,而是兩個不一樣的齒輪卻可以穩穩地咬合在一起。直視自己的內心,接受那個原本的自己和原本的對方,把自己的心門打開,不再活在那個只屬于自己的世界之中,也許在這時我們世界才真的因為愛情變得寬廣,也能發現愛情對于我們來說真的是一次重生。

讀書會分享

相識、相知、相戀
簡簡單單六個字中包含的卻是兩個人,甚至是兩個家庭的糾纏和較量。我們帶著來自原生家庭中對愛的經驗,修補童年缺失的希望,追尋著父母背影找到了我們理想中的另一半,期望接下來的日子可以美好而圓滿,然而天不遂人愿,在相處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人在一遍遍重復自己過去的遭遇;有人為了爭奪權利而爭吵不休;有人選擇了本不應屬于他的愛情;還有的人則害怕接受本就屬于他的愛情……種種的問題不僅讓我們陷入一種思考,我們向往美好的愛情,圓滿的婚姻,我們也在往這個方向努力,但是為何每次的結果卻都與我們的期望截然相反。
武老師對此給出了他的觀點,愛情是一個輪回,是在修正童年的錯誤,重溫童年的美好。初看這兩句話時本來以為是在描述兩類不同的人,一類人在修正童年的錯誤,另一類人在重溫童年的美好,讀完整本書后發現好像并不是這么回事,這句話好像說的是一類人,既想修正童年的錯誤,又習慣于童年的環境,而不愿出來。于是便有了前面提到的各式各樣的問題,但很多時候我們卻又很難發現其中的端倪。而這本書的意義也就在此有了展現,書中大大小小的故事無不在向我們訴說著這些問題背后各式各樣表現不同的本質一樣的原因。雖然在書的最后武老師也沒有專門教給我們該如何解決和面對這形形色色的問題,但是我相信,已經逐步清楚問題原因的我們最終都能找到屬于我們的方法,和適合我們的愛情。

遨游書海,潤澤心靈

膈應人的室友

感覺我最近在處理人際關系有個問題,想來找老師問問有沒有什么解決辦法。

說是人際關系,主要還是和我室友之間的問題,就是這不疫情被封在家里了嗎,就感覺我和我室友越來越不對付。

愿意簡單說一下是遇到什么樣的人際關系困擾嗎?

疫情期間壓力比較大,那是和住在一起的室友之間出現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嗎?可以稍微詳細的說一下呢

也不能叫不愉快,就感覺她做的很多事情我都特別看不慣,就習慣上的那些。

就比如剛才,我喜歡安靜一點的環境,但她就總喜歡外放音樂,讓我挺不舒服的,以前我也就晚上在家,見面的時候也不多,現在被封家里之后類似這樣的情況就越來越多了,有時候真的挺好奇她怎么就能養成這樣的習慣。

有時候挺想讓她改改的,但又怕傷感情,畢竟現在天天在一起,低頭不見抬頭見的

療愈樹洞

感謝您發來的提問。疫情確實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問題,因為疫情隔離在家,讓我們與父母、親人、朋友、室友的相處時間突然上升,一些問題也在這些相處過程中逐漸產生,其實以上所提到的與室友的生活習慣不同所引發的不愉快就是這些問題中一個比較常見的。
對于您所描述的情況,首先,需要的做的是接受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成長環境,父母的教養方式,學校的教學方式等種種原因都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習慣的形成,任何一種原因的改變也都會影響到我們生活習慣的養成。甚至會改變我們的習

了解了,之前可能沒有那么多機會朝夕相處,現在都在家發現習慣不一致,這讓你想嘗試改變一下對方。

對,想過好幾次了,但是也知道改變一個人其實挺難的,所以想來問問老師這邊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

那我這邊可以提供幾個思路,您看看是否會對自己有所幫助。
第一,不同人的成長環境不同,生活習慣存在差異,甚至是大相徑庭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可以試著去接受這種不同;
第二,環境總是難以改變的,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試著改變一下自己,讓自己試著去接受這個不一樣環境;
第三,最后就是心態,疫情期間大家工作生活都面臨比較大的壓力,這時候也會有些放大問題,可以做一些能讓自己放松的事情。

點擊此處查看模擬視頻

回復解答

傾訴心事,溫暖相伴

其次,環境在很多情況下確實是難以改變的,我們是不是可以試著改變一下自己,通過自己的行動改變是最立竿見影的,也是最簡潔的方法。比如您有提到過自己喜歡安靜,但是室友習慣外放音樂,那么我們可不可以帶上耳塞,或者和對方溝通,亦或是嘗試一些其他的方法。當然這也不是在鼓勵大家,任何事情都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對方確實觸碰到了我們的底線,那么我們也同樣要鼓起勇氣告訴對方“您這樣做讓我感到十分的不高興,我希望您下一次可以注意一下。”
當然了,如果您有足夠多的時間,也有一定的心理學的基礎,那么您也可以試著回憶一下過去,找尋一下以前是否有過類似的體驗或感受,嘗試挖掘產生這些情緒的深層原因。要知道,在這世界上不一樣或者說截然相反的人很多,一部分人能夠以平常心待之,同時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巴不得這輩子都不要再相見,這之中必然會有屬于每個人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原因,如果我們可以找到這些原因,那么解決問題自然也就會變得得心應手。
咨詢師的角度來說,對于您所描述的情況,在實際的咨詢中,相對常見的情況是來訪者來到咨詢室后,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自己有沒有辦法改變對方。這時作為咨詢師需要首先要向來訪者澄清一個事實:誰來誰咨詢,誰有問題誰咨詢。心理咨詢沒有辦法給沒有咨詢意愿,以及沒有來到咨詢室的人進行咨詢。咨詢師的咨詢對象只能是當前坐在咨詢室里,并有咨詢意愿的人。

膈應人的室友

療愈樹洞

愿做你的療愈樹洞。
分享自己的故事、煩惱等,或者想要分享的個人成長報告,可匿名。

一定要向來訪者澄清這一點,并幫助來訪者尋找一個合適的咨詢目標。之后在根據來訪者的實際情況,參考上文說到的一些觀點,進行咨詢。
處在社會環境下的我們,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人際問題,有時,變一下形式,會發現一切大不一樣。

傾訴心事,溫暖相伴

慣,最后形成一個與別人都不一樣的自我。就像我們的助教老師所說可以試著去接受這種不同,把它作為一種人生經驗,一種積累,也許就會在處理某件事時發揮出作用。

匆匆是一位擁有兩個寶貝的媽媽,從北京到保定工作發展,通過一次與大女兒的對話,引發的一系列思考與覺察……

大家好:
我是匆匆,來自河北保定,現在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雖然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其實從內心來說,我真的是深表慚愧。我和我家先生因為平時工作比較忙,我家女兒出生于09年(老大),小的時候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在我們身邊,一直在老家由爺爺奶奶照顧。直到孩子上小學我們才慢慢的把工作從北京往保定轉移,但是這期間依然是北京和保定兩個城市來回跑,在這期間我們家老二出生了。因為孩子要上小學的原因,我們身為家長也知道孩子學習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打算不管再忙再累也盡量多抽出一些陪伴孩子學習的時間。本以為孩子在上小學的這段時間是開心快樂的,但是變化就發生在孩子小學畢業要上初中的這個暑假。
有一天晚上,我們跟孩子無意間聊天,我女兒跟我們說:“爸爸媽媽,雖然我上小學的這段時間有你們的陪伴,我很開心,但是我更小的時候以及我上幼兒園的時候你們不在我身邊,我現在想一想真的覺得我過的很可憐。”聽到孩子說這樣的話,我感到很吃驚?!我趕緊問:“為什么呢?”孩子的回答也很簡單,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因為這段時間我感覺我是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我覺得我的童年有缺憾。”孩子的這句話對我的刺激很大,因為在我的印象里,父母即便是沒有在她身邊,但是應該給予的愛我們一樣也沒有少啊!于是我開始反思,到底應該怎么樣才可以還給孩子一個完整的青少年呢?!而我的兒子(老二)現在卻正處在童年。

改變從認識超職開始

【作者:匆匆】

成長驛站

懷著一份這樣的心情,我找到了超職。了解了家庭教育,也明白了如果想教育一個優秀的孩子,那首先我要是一名優秀的家長才可以,你想叫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家長也必然要以身作則,于是我開始了超職的學習。
在超職我看到了很多想要改變的家長,我為每一位想要通過學習改變自己,改變孩子,改善家庭關系的學習者們點贊。通過幾個月的學習,我已經明白了教育孩子的一些底層邏輯,對于教育心理以及孩子成長的變化和心理都有了一些了解,明白了孩子為什么會做出一些家長不理解的行為的原因。以后我也再也不會因為不懂就對孩子大喊大叫了,我也能感受到我和孩子在一起進步。
感謝超職給我們提供的這個學習交流的平臺,改變從認識超職開始,也祝天下所有的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祝所有的父母都能好好享受孩子在身邊的這些美好的時光!
? ? ? ? ? ? ??

為投稿點個贊吧!

愛于心,書于行

感謝孩子,她讓我成長

【作者:張振敏】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女兒上的985大學,現在研究生畢業已經參加工作,兒子初中畢業就不上學步入了社會。這么多年來,我一直以為對孩子的教育我盡力了,盡到責任了,姑娘學習好,適合上學,兒子不愛學習,就不是上學那塊料。
當有一天,我家上研究生的姑娘對我說:“從小到大,你除了給我吃穿,供我上學之外,你還管過我什么?”我驚呆了,我不明白,一向乖巧懂事,聰明伶俐的姑娘怎么變得這么不可理喻。這么多年來,我辛辛苦苦,小學把她從農村轉到省會城市,插班到重點小學,又上了重點中學,上了985大學,研究生。我以她為驕傲,自以為自己做的不錯,她怎么就不知道感恩呢?我為此痛苦,也常常暗自落淚。
后來,她偶爾在家的時候,我們也是矛盾不斷,因為一點小事,她鬧脾氣,使性子,好像滿世界都對不起她,我問她:“我供你吃穿供你上學,難道還不夠嗎,你還想怎么樣?”她說:“我不給你說了,給你說你也不懂”。我們的溝通常常是不歡而散,我一直覺得我養了個白眼狼。
2020年的疫情,世界按下了暫停鍵,讓我們有了更多相處的時間。姑娘給我講了她從小到大成長中的委屈,人際交往的困惑,性格的缺陷給她帶來的負面影響。她自卑,覺得很多地

同樣,本文來自擁有兩個孩子的母親,培養了研究生女兒一直是自己引以為傲的事情,但是女兒卻并不”感恩“,一直有些沖突矛盾,疫情期間與女兒的共處與深談令作者有了一番警醒與感悟……

成長驛站

姑娘說的那些話,就像一個響雷炸在我心里,顛覆了我原來的認知,原來是這么回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絕不是給孩子提供物質那么簡單。在那一瞬間,我們之間所有的不愉快一下子找到了答案,我也明白了我們每次沖突的根源。
隨著孩子長大成人,當他們感受到來自父母家庭教育的缺失而給他造成的負面影響時,他們一直在等父母的一個“道歉”,而父母因為把孩子養育成人一直等待子女的“感恩”。這些沖突如果雙方不能認知覺醒,通過溝通達成和解,家庭矛盾必然一直存在,孩子的情緒勢必積累并不斷爆發。家長也必定心生怨恨,痛苦不堪。可喜的是我家姑娘找到了問題的根源,自我成長并幫助我成長。感謝我家孩子,她在我心中點燃了一束光,照亮了我心中從未觸碰到的角落,那就是家庭教育的無知。她讓我意識到家長不光是孩子物質的提供者,還是精神的滋養者,情感的陪伴者,迷途的領航者。我也開始深深地反省自己,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由于自己的無知,我留下了太多的遺憾,除了物質供應,別的地方缺失得太多了。如果我早些通過學習,掌握家庭教育的相關知識,也許我家姑娘性格會很好,人生路會走得更順暢。如果我能因材施教,多些耐心和愛心,也許我家兒子也能接受到高等教育,人生路就會是另一番樣子。一切醒悟的太晚了。
從那時起,姑娘再也不抱怨了,她知道父母是愛她的,只是沒有愛的能力。我也常常會共情她,理解她,她的性格在慢慢變好,我們的親子關系變得和諧了,同時家庭關系也更融洽了。我的人生也因此有了方向,我明白,父母是一個需要終生學習的職業,只有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才能彌補以前的無知,以后的歲月才能少留遺憾。

愛于心,書于行

方不如別人,沒有安全感,敏感脆弱,有什么需求不敢也不善于表達出來,只能是委屈自己。當她自己意識到這些時,她嘗試著尋找產生這些因素的原因,當她從書中找到答案時,也是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她這些年一直通過各種方法來彌補性格的不足。

春日不遲 相逢終有時?

拍攝者:威海-張依
Title:日常采集
春日才有的浪漫。

拍攝者:河北-璇
Title:抓住美好
能夠這樣綻放的時候,就是春天來了。

春和景明??
不負春光不負己

投稿攝影作品
,這美好與您共享…

會員秀場

拍攝者:邢臺-豆維維
Title:采風的路人

有春風拂面的溫柔,也有美好的故事發生。

往期回顧/huigu

新春特輯,祝福與知識同在

冬奧主題、個人成長與療愈

大咖采訪、原生家庭的探尋

2022年起,超職俱樂部會刊項目開啟,從最初的報刊形式到電子刊物,每一期都在改變,在廣大會員的支持下一步步成長與改善,以下往期刊物,供您閑暇或有需求時翻看……

一月刊

二月刊

三月刊

福利專區

試聽福利/fuli

教資試聽課:
教育及其產生與發展(上)? ? ? ? ? ? ? ? ? ? ? ? ? ? ? ? ??

點擊想要閱讀的內容對應區域,即可查看對應會刊與福利視頻。

心理試聽課:
超職《走進心理學》? ? ? ? ? ? ? ? ? ? ? ?

專業課程:
《精神分析入門必備:精神分析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2年4月刊
執行主編:房孟
責任編輯:王雪姣 吳曉雪?

會刊團隊致力于打造具有影響力的超職必讀刊物,成為優秀作者的精神家園,我們愿做你片刻休憩的港灣,更希望做你揚帆起航的船,承載起你的高遠。

會刊問卷調查
更多建議點擊此處

建議征集/jianyi

建議征集

超職俱樂部會刊團隊,現面向全體會員征集活動意愿與學習建議,如您有針對俱樂部及會刊的想法與建議均可點擊此處或識別二維碼提交。
我們期待收到您的寶貴建議!

出版:超職教研組
網址://chaozhiedu.com
郵箱:chaozhijulebu@dingtalk.com

超職俱樂部與您

本刊最終解釋權歸超職教研組所有

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Copyright ? 2024 陜西妙網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陜B2-2021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