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_少妇挑战三个黑人惨叫4p国语_欧美人与物videos另

注冊

中國服飾文化

中國服飾文化

六一學校史地道科組 編

顧問:楊水旺 梁銳 王煥
主編:王兆京
副主編:黃海榕 楊芙鳳
編委:廖春霞 王艷 馮雪霞
梁新梅 許曉姍 郭展辰?
汪小明 沈麗蘭

? 這是一本向學生介紹中國服飾文化的書籍,我們站在現代人的視角走近古代生活。服飾文化是人類重要的物質文化之一,其中又飽含著人類精神文化的因素。服飾文化隨著自身的日益發展,其所富含的精神文化成份也越來越多。
? 服飾能夠極為敏銳地反映文化的變遷。從古到今,中國服飾經歷了漫長的路程,昭顯著歷朝歷代的文化印記從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深刻意蘊。不可否認,形式與容的辯證統一,使中國的傳統服飾與悠久的文化基因互為表里,形成獨具特色、富含氣息的服飾文化派別。
? 服飾是構成一個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飾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異。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歷經數千年的光輝發展歷程,其涵是極其豐富多彩的。但從宏觀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現出的“和諧統一性”文化、“標示突出性”文化和“種類多樣性”文化三大涵。

前言

目錄

第一單元 中國服飾發展簡史

(一)原始社會服飾············································1
(二)商周至秦漢服飾·········································2
(三)魏晉南北朝服飾·········································6
(四)隋唐至清朝服飾·········································8
(五)歷代官服··················································17
(一)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21? ? ? ??
(二)服飾中的禮樂文化······································22
? ? ? ? ?1、顏色體現尊卑·········································22
? ? ? ? ?2、紋樣彰顯等威·········································22
? ? ? ? ?3、形制、配飾辨別名分································23
(三)服飾中的文化形態······································24

第二單元 中國服飾文化的內涵

第三單元 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

? ?(一)白族服飾文化············································25
? ? ? ? ?1、白族簡介·················································25
? ? ? ? ?2、服飾介紹·················································25? ? ??
? ? (二)布依族服飾文化········································27
? ? ? ? ?1、概況·······················································27
? ? ? ? ?2、面料·······················································27
? ? ? ? ?3、制作方式·················································28
? ? ? ? ?4、服飾的內涵··············································28
? ? (三)回族服飾文化···········································29
? ? ? ? ?1、簡介·······················································29
? ? ? ? ?2、作用·······················································29
? ? ? ? ?3、男子服飾·················································29
? ? ? ? ?4、女子服飾·················································31
? ? ? ? ?5、文化·······················································32
? ? ? ? ?6、現狀·······················································32

? ? ? ?
(四)黎族服飾文化.........................................................33
? ? ? ? ?1、簡介....................................................................33
? ? ? ? ?2、制成工藝.............................................................33
? ? ? ? ?3、發展變化.............................................................34
(五)滿族服飾文化.........................................................35
? ? ? ? ?1、基本介紹............................................................35
? ? ? ? ?2、詳細介紹............................................................35
? ? ? ? ?3、服飾分類............................................................37
? ? ? ? ?4、色彩圖案............................................................38
? ? ? ? ?5、服飾歷史............................................................38
(六)苗族服飾文化.........................................................39
? ? ? ? ?1、服飾簡介............................................................39
? ? ? ? ?2、服飾圖案............................................................40
? ? ? ? ?3、服飾分類............................................................40
? ? ? ? ?4、搭配技巧............................................................41
? ? ? ? ?5、服飾價值............................................................41

(七)藏族服飾文化....................................................................42
? ? ? ? ?1、基本簡介.......................................................................42
? ? ? ? ? 2、歷史發展......................................................................43
? ? ? ? ? 3、文化結構......................................................................45
? ? ? ? ?4、服飾等級.......................................................................46
? ? ? ?
(八)蒙古族服飾文化................................................................47
? ? ? ? ?1、服飾介紹.......................................................................47
? ? ? ? ?2、服飾特點.......................................................................48
? ? ? ? ?3、服飾起源.......................................................................48
? ? ? ? ?4、刺繡藝術.......................................................................49
? ? ? ? ?5、摔跤服飾.......................................................................51

第一單元?
中國服飾發展簡史

(一)原始社會服飾

  1、 衣料
  人類最早的護體材料是自然物。遠古時期,人類生活在深山密林中,人們自然也就利用一些能夠隨手得到的東西來護身御寒,比如樹葉、茅草以及狩獵得來的獸皮,穿著方式是最簡單的披掛。獸皮來源有限,而一般的樹皮、樹葉性脆易爛,所以韌性纖維就開始被利用,這就擴大了人類服飾材料的來源。
  最早使用亞麻作物制成亞麻布的是公元前6500年安納托利亞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人。到公元前3000年人們就開始利用羊毛。在中國,新石器時代(10000-4000年前)人們開始養蠶獲取蠶絲。
  中國古代衣料的發展:
  絲:中國很早就開始養蠶繅絲,考古學家在距今五千五百多年的仰韶文化遺跡中,已經發現了大量絲綢殘片。
  麻:是唐宋以前百姓主要使用的衣料,一般所謂的“布”即指麻布。除了麻以外,葛、羊毛等也作為衣料,但是產量較少。
  棉:唐代以前,棉布被稱為“白疊”,非常少見而珍貴。唐代開始,棉布制作方式逐漸由西南地區進入中國。宋元時黃道婆在黎族學會了先進的棉紡織方法,大致到了明代,棉布便取代了絲與麻,成為中國人最普遍的衣料了。
  2、紡織
  舊石器時代,人類發明了骨針、骨錐等工具,開始了對獸皮的初步縫制,從而使披掛物能夠逐漸適合身體的形狀。新石器時代,產生了農業,創造出紡輪等最早的紡織工具。
  3、染色
  紡織品出現以后,人類又學會采用天然染料染色,染料取自植物、水果、花朵。
  中國目前出現最早的染色材料記載是《詩經》,其中有“采菉”、“采藍”的記載。藍和菉的本意都是草的名字,因為性喜潮濕,因此大都生長在水邊。當人們穿著素色的衣服到河邊汲水時,被藍草的汁液碰到而又無法洗去時,染色就為人們所認識。藍草染出的色相是叫做“青”色,所以才出現今天的“青出于藍”的說法。?

1

(二)商周至秦漢服飾

  1、服飾中傳統形制
  (1)上衣下裳
  (2)深衣制
  (3)上衣下褲(少數民族)
  2、服飾中幾種主要樣式
  (1)深衣(曲裾、直裾)
  (2)胡服
  (3)襦裙
  從商代到西周,是中國奴隸社會的興盛時期,也是區分等級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建立的時期。
  商朝服飾大抵分為三種:
  1、奴隸的簡單遮身衣物.
  通常是圓領衣,上下相連,中間以繩縛之,衣長不及踝,頭部皆不加飾物.
  2、平民或小奴隸主.
  他們的衣著較為講究,一般是上身著衣,下身著裳.衣長多至膝蓋上下,但后裾卻長至足部,腰間系帶.衣上多無紋飾。
  3、王室貴族
  衣著華麗,上衣下裳皆有精美紋飾,或刺繡或繪畫而成.腰部亦束有綬條,腰帶之下正中部位佩以一塊上狹下廣的斧形裝飾.
  衣服的原料主要有麻布,絲綢和皮革.麻布貧富皆可穿,但有粗細之分.絲綢和皮革主要用奴隸主貴族所專用.絲綢質地的衣服上所繪繡的紋飾也與青銅器一樣,多為云雷紋.
  商代男子的發飾以梳辮為主.有的是將頭發至于頭頂,有的則是在左右兩側梳辮,下垂在肩,也有的將辮子盤于頭頂.商代女子發飾與男子基本相同,以辮發為主,但也有少數是將辮卷曲垂肩.同時也出現了巾帽.商代巾帽形式比較簡單,多為帽箍式,束發器多是獸骨,玉石制成,帽箍則用絲綢布帛制作.
  

2

?  從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玉雕人像得知,商代衣著為上衣下裳制,上穿交領窄袖式短衣,衣上布滿花紋。腰束寬帶,腹前垂一獸頭紋樣的蔽膝,下著裙裳。蔽膝是權威的標識,歷代相傳,是身份的象征。

? 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玉雕人像

  上衣在商代通常為窄袖短身,周代出現長大寬博樣式。下裳(cháng)即裙,下遮開襠褲。衣裳以寬帶束腰。
  古代的下裳與今天女子穿的裙子有所不同,它有點象后世的圍裙,當然在裳的里面仍穿有褲子。這種褲子無褲襠,也無褲腰,只有兩個用帶子系在腰間的褲管,而陰私處全靠裳來遮掩。?
  周代服飾大致沿襲商代服制而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為寬松。衣袖有大小兩種樣式,領子通用矩領。
  這個時期的服裝還沒有鈕扣,一般腰間系帶,有的在腰上還掛有玉制飾物,腰帶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絲織的為“大帶”或叫“紳帶”、另一種是皮革制成的為“革帶”。

3

  1、深衣
  由于上衣下裳并不方便,便有了深衣制的改革,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由于當時人沒有穿褲子的習慣,需要以衣物緊密包裹才不至于暴露身體,深衣因為“被體深邃”,因而得名。
  貴族中流行的深衣式袍服,是西周以來傳統的貴族常服,而平民以為之禮服,平常穿短褐.深衣的特點一是上衣下裳相連;二是無男女式樣的差別,皆可穿用.但又分為兩種:一為中原地區的寬大式,"寬大博帶"穿著舒適,長不拖地,下擺不開岔,屈肘可穿,袖長和臂長相等,用大寬帶束腰,中原貴族宴樂時喜愛穿用.二為瘦長式,"續衽鉤邊"楚地最為流行,較北方的瘦長,領沿較寬,用較厚織物作邊,右衽很長.戰國時有單,夾,棉,皮.袍服的領式突破了西周時期的矩形領,流行交領式右衽,左衽. 深衣的衣緣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為交領曲裾式,一為交領直裾式。

  2、胡服
  胡服便于騎射,諸國戰士皆衣之.胡服逐漸成為戰國時期的軍服.其特點是短衣,長褲,用帶鉤,有短靴和皮弁(bian).胡服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常服.胡服中的上衣,商周時的勞動者,武士,小孩都穿,其長不過膝;胡服束腰須有帶鉤,不同于中原束帶,褲子代替長袍的下裳,靴代替鞋.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胡服令,推行胡服騎射。胡服與中原地區寬衣博帶的服裝有較大差異,特征是衣長齊膝,袖子很小;腰間束有附帶鉤的皮帶,可松可緊;腳上穿短統皮靴。中原上層人物慣于坐而論道,穿長衣視為特權,一旦棄長就短,不法古、不循禮,就成為改革大事。

4

  秦漢時期
  西漢男女服裝,沿襲深衣形式。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內衣,每層領子必露于外,時稱“三重衣”。西漢時典型的女子深衣,以長沙馬王堆出土實物最為精美。有直裾(直襟)和曲裾(三角斜襟式)兩種。
  曲裾下裳部分面積加大。穿上身,靜立時衣面懸垂自然貼體,走動時則裙裳部分膨大如傘,不束縛腳步。這種斜領連襟合成銳角的曲裾衣,即是揚雄《方言》所說“繞衿裙”,是戰國深衣的變例。
  直裾在西漢以前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字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系于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

  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余,所以至東漢以后,直裾逐漸普及,并替代了曲裾深衣。
  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到了漢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這種服式的婦女逐漸減少。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
  襦裙是中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戰國直至清代,前后二千多年,盡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形制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樣式。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陌上桑》

5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

  三國和西晉時的服飾與東漢基本相同.但從東晉起,便追求起所謂的風流放達,本就比較肥大的衣服又向更為博大的方向發展.
  服飾中新的樣式:
  (1)袍服
  (2)袴褶(kù zhe)
  袴褶是實際上一種上衣下褲的組合,它的基本款式是上身穿大袖衣,下身穿肥腿褲。
  這種服裝源出于軍中,服無定色。袴褶原來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傳統服裝,到了南北朝時期,這種服裝開始在漢族地區廣為流行,褲口也越來越大,為了行動方便,人們用錦帶在膝蓋處系扎,使之形成皺褶,稱為“ 縛褲” 。
  后來,衣袖和褲口愈加寬大,時稱“廣袖褶衣”、“大口褲”,一時之間成為南北朝時期盛行的服飾。
  玄學、道教和佛教在魏晉時期廣泛流行,互相影響,成為一時的風氣。文人士大夫階層在這種時代思潮的影響下,崇尚虛無,不拘禮法,更有甚者放浪不羈,追求仙風道骨,在服飾上就表現為喜好穿寬松的衫子,袒胸露懷,無拘無束,以寬衫大袖,褒衣博帶為尚。
  雜裾垂髾(shao)女服
  魏晉南北朝時期,傳統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婦女中間卻仍有人穿著。這種服裝與漢代相比,已有較大的差異。比較典型的,是在服裝上飾以“纖髾”。
  所謂“纖”,是指一種固定在衣服下擺部位的飾物。通常以絲織物制成,其特點是上寬下尖形如三角,并層層相疊。
  所謂“髾” (shao) ,指的是從圍裳中伸出來的飄帶。由于飄帶拖得比較長,走起路來,如燕飛舞。

6

  頭部的裝飾有的系巾子,有的則帶小冠,到南朝后期還有戴大冠者.巾子在漢以前本為庶民所戴,東漢末和魏晉時,一些名士也開始使用,因此而流行起來.小冠一般為中空,可綱椎髻,用簪子由后貫入,把小冠和發髻固定,是由漢代的平巾幘發展起來的。
  這時期的婦女的服裝已從漢代的深衣向衣,裳分開的方向發展,上衣下裳的裝束成為主流.兩晉時,還出現了上衣甚短而裙子特長的裝束.有的裙的外露部位已及腰部,史書上稱為"上檢下豐"。
  在北方,十六國后期后,胡服便十分流行,其主要特點是緊身,窄袖,開袴.由于它們行動十分方便,因此深受漢族勞動人民的喜愛。
  北方常用的頭飾,除小冠,巾子外還有氈帽.巾子發展到北周時,常常是以三尺皂絹向后幞發,名為"折上巾",實為以后的幞頭。

問題思考:?
  魏晉南北朝時期,傳統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婦女中間卻仍有人穿著。這種服裝與漢代相比,較大的差異體現在哪些方面?

7

(四)隋唐至清朝服飾

  隋唐服飾(581~907)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彩錦,是五色俱備織成種種花紋的絲綢,常用作半臂和衣領邊緣服飾。特種宮錦,花紋有對雉、斗羊、翔鳳、游鱗之狀,章彩華麗。刺繡,有五色彩繡和金銀線繡等。印染花紋,分多色套染和單色染。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幞頭、百姓著短衫。直到五代,變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隋唐女裝富有時裝性,往往由爭奇的宮廷婦女服裝發展到民間,被紛紛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響而別具一格。
  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隋唐女子好打扮。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半臂歷久不衰,后來男子也有穿著的。
  當時還流行長巾子,系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于手臂間,名曰披帛。唐代婦女的發飾多種多樣,各有專名。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錦繡織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數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來文化,唐貞觀至開元年間十分流行胡服新裝。

  襦裙
  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曳地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

8

  披帛
  當時還流行長巾子,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于手臂間,名曰披帛。披帛多以絲綢裁制,上面印畫紋樣,花色和披戴方式很多。披帛會隨女子行動時而飄舞,非常優美。

  女裝男性化
  男子服飾幞頭袍衫是唐朝男子的主要裝束,至天寶年間,婦女也模仿穿著。先是在宮掖,多為宮女所穿著,后來傳入民間,成為普通婦女所喜愛的服飾。
  女裝男性化是唐代社會開放的表現之一,婦女穿著男裝是當時一種時尚。

  大袖衫
  大袖衫是盛唐時候的女裝,因為它的衣袖往往寬于袖四尺,所以這種衣服被稱為“大袖衫”。大袖衫一般用輕薄透明的紗料制成,上面還有精美的圖案。女子穿上它,能顯露出華貴而飄逸的氣質。? ? ??

課后活動:
  思考《步輦圖》、《簪花仕女圖》等唐代名畫作品是怎樣體現唐代女子打扮的?

9

  回鶻(hú)裝
  回鶻是中國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回鶻女子的服裝對唐代漢族女子的服裝影響較大.
  回鶻女裝的基本款是連衣長裙,翻領、窄袖,衣身比較寬松,下長曳地,腰際束帶。一般在翻領和袖口上都有鳳銜折枝花的紋飾。顏色以暖色調為主,尤喜用紅色。材料大多用質地厚實的織錦,領、袖均鑲有較寬闊的織金錦花邊。
  女子在穿這種服裝時要梳椎狀的回鶻髻,上飾珠玉,簪釵雙插,戴金鳳冠,穿笏頭履。

宋遼夏金元服飾(947~1368)
  多姿多彩的唐沒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宋。
  “偃武修文”的基本國策,使程朱理學逐步居于統治地位,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人們的美學觀念也相應發生變化,服飾開始崇尚儉樸,重視沿襲傳統,樸素和理性成為宋朝服飾的主要特征。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
  宋代服飾大致有官服、便服、遺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政府因五代舊制,每年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長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烏紗帽,名直腳幞頭,君臣通服,成為定制。
  宋代官服又沿襲唐代章服的佩魚制度,有資格穿紫、緋色公服的官員都須在腰間佩掛“魚袋”,袋內裝有金、銀、銅制成的魚,以區別官品。“方心曲領”也是朝服的特征,即朝服項間套上圓下方的飾物。宋代官員公服、制服之外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圓領衫和帽帶下垂的軟翅幞頭,依然唐式,腳下卻改著更便于平時起居的便鞋。宋代遺老的代表性服飾為合領(交領)大袖的寬身袍衫、東坡巾。

10

  褙子
  宋朝流行一種叫褙子的外衣。宋代的褙子是長袖、腋下開衩(衣服前后襟不縫合),在腋下和背后綴有帶子。模仿古代中單(內衣)交帶的形式,表示 “好古存舊”。

  襦裙
  宋代襦裙的樣式和唐代的襦裙大體相同。身上的裝飾并不復雜,除披帛以外,只在腰間正中部位佩的飄帶上增加一個玉制圓環飾物,它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壓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動時不至會隨風飄舞而影響美觀,稱“玉環綬”。這種結環加玉佩方式,一直影響到明清。?

  大袖衫
  宋代大袖衫、長裙、披帛是晚唐五代遺留下來的服式,在北宋年間依然流行,多為貴族婦女所穿,是一種禮服。普通婦女不能穿著。
  袆衣
  皇后在受冊封、朝會等重大的禮儀場合穿袆衣。袆衣是上衣下裳連成一體的連體式服裝,用以象征女子在感情上的專一。與之相配套的是華美的九龍四鳳冠,其上有大小花枝各12枝,并在冠的左右各有兩個葉狀飾物,稱為博鬢或掩鬢。?

11

  遼代服裝以長袍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服裝特征,一般都是左衽、圓領、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紐襻,袍帶于胸前系結,然后下垂至膝。
  當時北方民族男子一般髡發,即剃去頂發,余發散披或結辮下垂耳旁。有身份或交納大量駝馬財務的,才可攏發裹巾。
  金代服飾有一重要特征,是多用環境色,即穿著與周圍環境相同顏色的服裝。這與女真族的生活習慣有關,因女真族屬于游牧民族,以狩獵為生,服裝顏色與環境接近,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

  元代紡織物有納石矢金錦、渾金搭子、金段子、兜羅錦、三棱羅、大綾、小綾、南絹、北絹、木錦布、番錦布……種種名目。元代每年舉行10余次大朝會,屆時萬千官員穿同一顏色、式樣并加飾納石矢金錦珠寶的高級禮服,稱作質孫服,糜費為歷朝少有。這種服式到明代卻被用作差役服裝。
  金代的裝飾圖案喜用禽獸,尤喜用鹿。鹿的圖案大量被采用,除其本身的外形較為優美,便于用作裝飾外,還有一個原因,即鹿與漢字的“祿”同音,富有吉祥的含意。
  明清時期,鹿的圖案雖然沒有被收進官員補服,但在民間仍屬常用,比較多見的是將它與“福”字和“壽”字配合在一起,名謂“福、祿、壽”。

知識拓展:
  ?遼金政權考慮到與漢族雜處共存的現實,都曾設“南官”制度,以漢族治境內漢人,對漢族官員采用唐宋官服舊制。遼代以絲綢官服上山水鳥獸刺繡紋樣區分官品,影響到明清官服的等級標識,金代則以官服上花朵紋樣大小定尊卑,品級最低的用無紋或小菱紋的芝麻羅。

12

  元 襦裙、半臂
  漢族婦女仍穿襦裙或背子,多梳發髻,很少戴冠。由于蒙古族的影響,樣式也有所變化,有時也用左衽,女服的色彩也比較灰暗。
  蒙古婦女服飾,亦以袍服為主,多左衽,袖口較為緊窄。下體則穿褲,無腰無襠。貴族婦女戴“姑姑冠”。?

  織金錦袍
  元代服裝大量用金,超過以往歷代。織物加金,早在秦代以前就已出現。至于漢族服飾上得到運用,時間大約在東漢或東漢以后,而且主要在宮廷中使用。直到魏晉南北朝以后,服飾織金的風氣才在全國范圍內普及。
  宋代貴族服飾用金,在技術上已發展到了十八種之多。遼、金統治地區織金技術也有很大進步,尤以回鶻族地區最為流行,所織衣料最為精美。
  元代繼遼、金之后,在織物上用金更勝于前代。?

  龍紋錦袍
  元代貴族襲漢族制度,在服裝上廣織龍紋。龍的圖案是漢族人民創造的,它代表著華夏民族的文化。晚唐五代以后,北方少數民族相繼建立政權,都無例外地沿用了這一圖案。到了元代更加突出,除服飾大量用龍之外,在其它生活器具中也廣泛使用。
  辮線襖
  辮線襖的樣式,為圓領、緊袖、下擺寬大、折褶,在腰部縫以辮線制成的寬闊圍腰,有的還釘有鈕扣,俗稱“辮線襖子”,或稱“腰線襖子”。辮線襖產生于金代,至于大規模使用則在元代,最初可能是身份低卑的侍從和儀衛的服飾,后來穿辮線襖已不限于儀衛,尤其是在元朝后期。辮線襖在明代被稱為“曳撒”,是出外騎乘時常穿的服裝。

13

  明代服飾
  明朝從蒙古貴族手中奪取政權,對整頓和恢復禮儀非常重視。廢棄了元朝的服制,并根據漢族人民的習俗,將服飾制度重新規定,“悉命復衣冠如唐制”。明代政府推廣植棉,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的衣著也得到了改善。
  袍衫
  明代男子的便服,多用袍衫,其制為大襟、右衽、寬袖,下長過膝。袍衫上的紋樣,多寓有吉祥之意,比較常見的團云和蝙蝠中間,嵌一團型“壽”字,意為“五蝠捧壽”。這種形式的圖案在明末清初特別流行,不僅在服裝上使用,在其他的器皿及建筑裝飾上也大量反映。
?

  女服
  明代婦女的服裝,主要有衫、襖、霞帔、褙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樣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為右衽,恢復了漢族的習俗。其中霞帔、褙子、比甲為對襟,左右兩側開衩。
  襦裙
  襦裙在明代婦女服飾中仍占一定比例。腰帶上往往掛上一根以絲帶編成的“宮絳”, 一般在中間打幾個環結,然后下垂至地,有的還在中間串上一塊玉佩,借以壓裙幅,使其不至散開影響美觀,作用與宋代的玉環綬相似。

14

  水田衣
  明代水田衣是一般婦女服飾,是一種以各色零碎錦料拼合縫制成的服裝,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裝織料色彩互相交錯形如水田而得名。
  據說在唐代就有人用這種方法拼制衣服,王維詩中就有“裁衣學水田”的描述。
  水田衣的制作,在開始時還比較注意勻稱,各種錦緞料都事先裁成長方形,然后再有規律地編排縫制成衣。到了后來就不再那樣拘泥,織錦料子大小不一,參差不齊,形狀也各不相同,與戲臺上的“百衲衣”(又稱富貴衣)十分相似。??

  鳳冠霞帔
  皇后常服為戴龍鳳珠翠冠、穿紅色大袖衣,衣上加霞帔,紅羅長裙,紅褙子,首服特髻上加龍鳳飾,衣繡有織金龍鳳紋。當今中國戲曲服裝的款式紋彩,多采自明代服飾。

15

  清代服飾(1368~1911)
  清代是由滿族人所建立的王朝,滿清入關后,強迫漢人必須剃發,改穿清裝,為此曾殺了大量的漢人,最后妥協為男子必須剃發改裝,而女子仍可以穿著漢服。男子服裝有袍、褂、襖、衫、褲等。袍掛是主要的禮服,長袍多開衩,官吏開雙衩,皇族開四衩,袖口裝有箭袖,便于騎馬射箭,形似馬蹄故稱馬蹄袖,不開衩之袍稱一裹圓,為平時百姓之服。
  明代以漢族傳統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兩代上下層社會的服飾均有明顯等級。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征,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補子”表示品級。補子是一塊約40~50厘米見方的綢料,織繡上不同紋樣,再縫綴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補子用鳥,武官用走獸,各分九等。平常穿的圓領袍衫則憑衣服長短和袖子大小區分身份,長大者為尊。明代官員的主要首服沿襲宋元幞頭而稍有不同。皇帝戴烏紗折上巾,帽翅自后部向上豎起。官員朝服戴展翅漆紗幞頭,常服戴烏紗帽。受到誥封的官員妻、母,也有以紋、飾區別等級的紅色大袖禮服和各式霞披。此外,上層婦女中已著用高跟鞋,并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舊傳統,且品種十分豐富。服飾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以免與官服正色相混;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來舊樣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親自制訂兩種,頒行全國,士庶通用。一種是方桶狀黑漆紗帽,稱四方平定巾;一種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稱六合一統帽,取意四海升平、天下歸一。后者留傳下來,俗稱瓜皮帽,系用黑色絨、緞等制成。清王朝時,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
  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薙發留辮,辮垂腦后,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馬褂為加于袍的外褂,因起源于騎馬短衣而得名,特點是前后開衩、當胸釘石青補子一方(親王、郡王用圓補)。補子的鳥獸紋樣和等級順序與明朝大同小異。

16

(五)歷代官服

  漢代冠服
  漢代冠服在因襲舊制的基礎上,發展成為區別等級的基本標識。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的冕服;長冠,形如鵲尾,故俗稱“鵲尾冠”,是楚國舊有形式(屈原,峨冠博帶),西漢時定為公乘以上官員的祭服;漆紗冠,多為武士所戴,此后到南北朝流行共600余年,基本制度延續到明代不廢;一般男子平時冠巾約發且不裹額,或只是束發加笄。
  至東漢,矮筒狀平巾幘,不分貴賤,一律使用;平巾幘上加梁的梁冠,以及平巾幘上加漆紗冠,也成為定制。
  秦漢 佩綬制度
  佩綬制度 秦漢開始,春秋戰國時期的佩飾得到發展,產生佩掛組綬的禮俗。“綬”是官印上的絳帶,所以又稱“印綬”。
  印綬由朝廷統一發放,為漢朝官員權力的象征。漢朝制度規定:官員平時在外,須將官印封裝在腰間的鞶(pán)囊里,并將綬帶垂于外。皇帝和各級官員所掛的佩綬,在顏色、長短及織法上有明顯的區別。?

  唐 圓領袍衫、烏紗幞頭
  男子官服,一般是頭戴烏紗幞頭;身穿圓領窄袖袍衫;腰系紅鞓(tīng)帶;足登烏皮六合靴。從皇帝到官吏,樣式幾乎相同,差別只在于材料、顏色和皮帶的裝飾

17

  唐 大袖禮服、籠冠
  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zé)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佩圍裳,玉佩組綬一應俱全。

  宋代 大袖襕袍、直角幞頭
  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長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烏紗帽,名直腳幞頭,君臣通服,成為定制。“方心曲領”也是朝服的特征,即朝服項間套一上圓下方的飾物。

  宋 圓領袍衫 軟腳幞頭
  宋代官員便服主要是小袖圓領衫和帽帶下垂的軟翅幞頭,依然唐式,腳下改穿便于平時起居的便鞋。

18

  遼金元 南官制度
  遼金政權考慮到與漢族雜處共存的現實,都曾設“南官”制度,以漢族治境內漢人,對漢族官員采用唐宋官服制度。遼代以絲綢官服上山水鳥獸刺繡紋樣區分官品,影響到明清官服的等級標識。
  金代則以官服上花朵紋樣大小定尊卑,品級最低的用無紋或小菱紋的芝麻羅,“芝麻官”俗語由此而來。
  元代男子公服亦多從漢俗,“制以羅,大袖,盤領,右衽”,其職位級別,在服裝的顏色與紋樣上表示。

  明 補服、烏紗帽
  明朝建國二十五年以后,朝廷對官吏常服作了新的規定,凡文武官員,不論級別,都必須在袍服的胸前和后背綴一方補子,文官用飛禽,武官用走獸,以示區別。這是明代官服中最有特色的裝束。?

19

  清 補服、緯帽
  清代補服特點是前后開衩、當胸釘石青補子一方(親王、郡王用圓補)。補子的鳥獸紋樣和等級順序與明朝大同小異。
  官帽與前朝截然不同,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按冬夏季節有暖帽、涼帽之分,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圓斑),并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勛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

問題思考:
? ? ? ? 中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清朝是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個王朝,經過長期的朝代變更與文明發展,到了清朝,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與文明都達到了一個巔峰時期,所有的制度也相對健全。其中,清朝的皇族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那么清朝的皇族是如何劃分等級的呢?

20

第二單元?
中國服飾文化的內涵

  古代中國素有“衣冠禮儀之邦”的美譽,它是中國深厚人文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服飾所表現的文化心態,是情感的紐帶,它一端牽著日常的生命活動,一端連著用理性無法表述的美的世界。在古人眼里,人世是天道的展現,所以人們的服飾也應該要合于天理。所以無論是在服飾的形制上,還是顏色、紋樣上,都蘊含有深刻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一)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衣裳(cháng)制
  中國人上衣下裳的穿法就是對天地之別的認識,這一秩序不可顛倒。上衣象天,下裳象地,代表“天地之法”;帝王的上衣多為玄色,玄為黑色;下裳多為纁(xūn)色,纁為絳紅色。冕服采用了兩種顏色,上以象征未明之天,下以象征黃昏之地。蘊含“天人合一”的理念。

  深衣制
  深衣是最能體現華夏文化精神的服飾,有著豐富的哲學內涵和人文氣息。深衣是將上衣與下裳分別裁剪后縫合;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袖口寬大,象征天道圓融,領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以應“天圓地方”;背后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表示人要正直向上 。

21

(二)服飾中的“禮樂”文化

  “禮”是統治階級規定的秩序,其本質內涵是等級觀念和等級制度;在深受“禮”文化影響的階級社會中,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各階層的成員,從衣食住行到穿衣戴帽,都有嚴格的等級規定,不可隨便逾越。而服飾則成為“昭名分,辨等威”的重要工具。
? 中國服飾中的顏色、紋樣、配飾等特征,便是“禮”文化的鮮明物化形式。
  1、服飾顏色體現尊卑
  黃—帝王之尊
  陰陽五行與顏色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方:東、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黃、白、黑
  周,紅色為高級服色。
  秦,黑色為最高級服色,帝王百官都穿黑色衣服。
  漢,黃色逐漸成為為最高級服色,皇帝穿黃色衣服。
  唐—清,除皇帝以外,一律不許穿黃。

  2、服飾紋樣彰顯等威
  (1)十二章—皇帝的特有紋樣
  十二章,指的是代表帝德的十二種圖案,其中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種藻、火、宗彝、粉米在裳上。
  十二章紋寓意
  日、月、星辰-取其照臨;山-取其穩重;龍-取其應變;華蟲(雉鳥)-取其文麗;宗彝(祭祀禮器,在其中繪一虎一猴)-虎取忠勇,猴取慎終追遠;藻(水草)-取其潔凈;火-取其光明; 粉米(白米)-取其滋養;黼(斧形)-取其決斷;黻(常作亞形,或兩獸相背形)-取其明辨。十二章紋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象征皇帝是大地的主宰,其權力“如天地之大,萬物涵復載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照臨之內”。

22

  (2)龍紋—九五之尊
  最典型的要數龍紋,皇帝衣服用五爪龍紋樣裝飾,即龍袍,而其他人一般情況下是不能穿著龍紋服裝的,只有少數高官可以穿三或四爪龍紋服裝,稱為蟒袍。
  (3)官服中的紋樣
  成語“衣冠禽獸”,唐代時女皇武則天曾賜百官繡袍,以文官繡禽,武官繡獸。明朝對此加以仿效,開始在官服前胸、后背處分別裝飾一塊補子來區分文武官員的品級。清代胸前繡 “補子”的做法卻直接取自前代明朝。“衣冠禽獸”的成語源出于此,指的是官服上所繡的禽或獸,以區分文、武之意,只是到了后來被用來形容某種行為的敗壞,而成了貶義詞。

  3、形制、配飾辨別名分
  文官補子:文官儒雅嫻靜,官服以禽鳥為補子圖案紋樣,以彰顯其賢德。
  一品:仙鶴。仙鶴美麗超逸,高雅圣潔,而且長壽,在古代成為仙風道骨和長壽的象征。在吉祥鳥的系列中,其地位僅次于鳳凰而居第二。鳳成為皇后的象征,而仙鶴則官居一品。《相鶴經》云:“鶴,壽不可量。”
  《詩經·小雅》云:“鶴鳴九皋,聲聞于天”,官員補子一品采用仙鶴的圖案,取其奏對天子之意。
  武官補子:武官勇武剽悍,威風凜凜,以勐獸為官服補子圖案,以彰顯其威儀。
  一品: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是龍、鳳、麟、龜四靈之一。麒麟出現是“圣王之嘉瑞”。《說文》的解釋是:“麒,仁獸也。” “麒麟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以麒麟為一品武官的官階形象,既象征皇帝仁厚祥瑞,又象征皇帝“武備而不為害”的王道人君形象。

明代補子

清代補子

23

(三)服飾中的文化形態

  古代服飾的發明和流傳,初衷是御寒和生存,而后逐漸增加了舒適美觀的功能。古人思索服飾與生存的關系而出厚生的觀念。統治者推廣服飾,關懷民生,同時又通過服飾辨等威而定秩序。所謂“垂衣裳而天下治” 。
  1、服飾文化所體現的社會文化形態
  中國古代社會的服飾,在周之后的歷朝歷代,都努力地制定森嚴的等級制度。“引等級差別”不得僭越,國家頒布輿服制,對形制和服色進行嚴格規定。君臣、庶民的款式、質地、色澤、穿著方式被寫進了國家法典和歷史。國家政治借助于服飾,將君主、公卿、士人和平民的角色身份區分開來。
  2、服飾文化所體現的人性自然形態
  原始社會的感性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則表現出心性向善的端倪。這個善,完全可以超出道德層次,包括人類相依為命的互悅和求得生命延續的原始情欲,或稱之為原生意識。蔽體遮羞是服飾功能的一個方面,而著美服取悅異性則又是另外一個方面。?

材料研讀:
  1.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服飾文化的形態有什么特點?
  2.思考:重大節日穿戴的服飾中怎樣體現“禮樂”文化的?

24

第三單元?
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

  1、白族簡介
  白族現有130萬人口,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貴州的畢節、安順和湖南的桑植縣。
  白族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為貴,再配以色彩對比明快而映襯協調、挑繡精美的披掛,充分反映了白族人在服裝藝術上的高度智慧。山光水色,亮麗風流萃于一身的白族服飾,以風花雪月的精心搭配,在中華民族的服飾百花園中獨樹一幟,并以其形色俱佳的語言,向世人訴說著白族文化的古今和未來。
  各地白族的服飾,既有某些相同之處,也有許多自己鮮明的特色。看過電影《五朵金花》的人,都對白族的服飾有著深刻的印象。阿鵬的服飾,上身著白色對襟衣,外套坎肩,下穿白色或藍色寬褲,頭纏白包頭,肩掛繡花掛包,這種裝飾色調明快大方,彰顯白族男性的英俊瀟灑。
  “大紅領褂白襯衫,艷藍圍腰花飄帶,叫人不得不喜歡”,說的是白族金花的服飾。手上喜戴銀質、琺瑯或玉石的手鐲和戒指,腳穿繡花鞋。這一身打扮,結構映襯協調,色彩飄逸,對比明快,線條婀娜多姿,難怪有一位詩人曾吟詩感嘆:“獨辮明滅系紅絳,滿頭云錦分外嬌。流蘇俏向紅顏窺,鬢云暗把劉海招。緊袖白衫洱海憐,絳紅領褂蒼山繞。”

(一)白族服飾文化

  2.服飾介紹
  2.1、白族飄帶
  白族挑花工藝品。流行于云南大理。系圍腰頭的帶子。帶端呈扁矛形,帶面由寬而窄,與腰頭加接處最窄。中老年婦女常用黑、藍色布料,少數用彩綢,較長且寬大。青少年女子喜用白、藍色,一般用布料較短且窄。均用挑花裝飾,以白線為主,少用紅線。年輕人的飄帶挑花圖豐富,有花卉、飛禽等上百種。圖案千變萬化,帶端部位皆挑繡蝴蝶。
  2.2、白族首飾
  白族金屬工藝品。流行于云南大理等白族地區。歷史悠久。早在清光緒年間,僅大理就有“三寶”、“三元”、“恒豐”、“福美”等鋪號十六家,能打制周圍白、漢、彝、苗等民族婦女、兒童佩帶的金銀首飾。有扭絲鐲、扁桃鐲、剪鏈、八仙、帽花、戒指、耳環、三須、五須、針筒、耳勺、牙簽、冠針、圍腰牌、蝴蝶、龍鳳等數十種。
  2.3、白族童帽
  服飾工藝品。流行于云南大南、洱源、劍川、鶴慶、云龍等地區。男女幼童頭飾。以魚尾帽為母體,演變出虎頭帽、貓頭帽、獅子頭帽、兔子頭帽、青蛙帽、老鼠帽等多種形式。均以彩繡裝飾。常用圖案有梅花、菊花等。帽兩端綴以圓形銀飾,正前上方飾琥珀、瑪瑙制成的青蛙、佛像或各種造型的銀飾品。有的在頭頂兩側裝彈簧繡球,在帽尾綴銀鈴。

25

  2.4、白族頭巾
  白族頭飾工藝品。方形。女用。流行于云南大理、洱源、劍川、鶴慶、云龍、麗江、蘭坪等地白族聚居區。按工藝可分為四類:挑花頭巾。藍底白線挑花這一反彩線挑花的色調,是白族婦女頭巾最突出的特色。刺繡頭巾。流行于洱源西山、喬后等山區。以天藍或淺綠色布為底,邊為鋸齒形彩線挑花,中間繡有山花野草,色彩以大紅大綠突出。扎染頭巾。主要流行于大理周城地區。用白布以靛藍扎染。樸素、明快。多層頭巾。流行于劍川三河、麗江九河等地。除有較簡單的藍底挑花外,多用頭巾包扎造型與層數區別長幼。少幼女童的頭巾為單層,用紅線扎成兔耳形;青少年女子用紅線將雙層頭巾在頭上環扎一周,翻披在后;婚后婦女則戴多層頭巾,少則八層,多則十余層。無論層數多寡,最上邊一層定為藍色,挑制白花。老年人頭巾層數減至三五層,以黑線挑花。
  2.5、白族頭飾——“風、花、雪、月”
  過去白族服飾崇尚簡潔明快的風格,現在為適應審美的需要,不斷向五彩繽紛、色調豐富的方面發展。最突出的是金花頭飾的創新,這一頂漂亮的頭飾囊括了大理“上關花、下關風、蒼山雪、洱海月”的優美景致。

  2.6、白族繡鞋
  刺繡工藝品。流行于云南大理。主要有三類:
  其一為船型繡花鞋。盛行于大理海東、下關山區、洱源等地。以鞋體象木船得名。以船形為母體,演變出雞冠鞋、魚型鞋等。共同特點是:鞋頭高翅,鞋尾留有尾扣,鞋幫全部刺繡。常用圖案有佛手、石榴、梅、菊、桃等花果及蝴蝶、青蛙、公雞、蟹等動物。鮮艷奪目。
  其二為圓口繡花鞋。即系帶圓口布鞋,各地均盛行。僅在鞋頭繡一組圖案,如梅、桃、山茶等花卉,左右對稱。上述兩類為婦女穿用。姑娘從小即學,一雙接一雙,日積月累,到婚嫁時已數十雙,甚至上百雙。接新娘的隊伍中有專人挑鞋,示新娘勤勞、能干。
  其三為繡花涼鞋,男女青年穿用。采用雪白布面與布殼粘合,剪成所需鞋幫形狀,滾上邊,繡以幾何圖案或二方連續圖案,以上革底,最后在鞋頭釘上繡球。通常只在節日盛會或趕集約會時穿用。

26

(二)布依族服飾文化

  布依族男女多喜歡穿藍、青、黑、白等色布依族服飾布衣服。青壯年男子多包頭巾,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衣)和長褲。老年人大多穿對襟短衣或長衫。

  1、概況
  婦女的服飾各地不一,有的穿藍黑色百褶長裙,有的喜歡在衣服上繡花,有的喜歡用白毛巾包頭,帶銀質手鐲、耳環、項圈等飾物。惠水、長順一帶女子穿大襟短衣和長褲,系繡花圍兜,頭裹家織格子布包帕。花溪一帶少女衣褲上飾有“欄干”,系圍腰,戴頭帕,辮子盤壓頭帕上。鎮寧扁擔山一帶的婦女的上裝為大襟短衣,下裝百褶大筒裙,上衣的領口、盤肩、衣袖都鑲有“欄干”(即花邊),裙料大都是用白底藍花的蠟染布,她們習慣一次套穿幾條裙子,系一條黑色鑲花邊的圍腰帶。婚前頭盤發辮,戴結花頭巾;婚后則改戴"假殼",用青布和筍殼做成。在羅甸、望謨等地的布依族婦女,都穿大襟寬袖的短上衣和長褲。睛隆、花溪等地的婦女穿長到膝部的大襟短上衣和長褲,衣襟、領口、褲腳鑲有花邊,系繡有花卉圖案的圍腰,她們頭上大多纏有青色花格頭巾,有的腳上還穿細尖尖而朝上翹的繡花鞋,也有的穿細耳草鞋。都勻、獨山、安龍等縣部分地區布依族婦女的服裝和漢族婦女基本相同。布依族婦女喜戴銀手鐲或骨手鐲,戒指、銀簪、項圈等飾品。
  2、面料
  布依族服飾面料多為自織自染的土布,有白土布,也有色織布。色織布多為格子、條紋、梅花、辣子花、花椒、魚刺等圖案,多達兩百多種。服飾色彩多為青藍色底上配以多色花紋,有紅、黃、藍、白色等,即莊重大方,又新穎別致。反映了他們純樸善良、溫和熱情的性格。

27

  3、制作方式
  布依族服飾的制作集蠟染、扎染、挑花、織錦、刺繡等多種工藝技術于一身,反映了他們獨有的審美特征除了同南方諸民族一樣使用藍靛染布以外,布依族還采用了古老的扎染技術,把織好的白布摺疊成各種圖案,用麻線扎好進行浸染、漂洗,最后成為藍底白花的各種圖案。布依族姑娘從小就有制作蠟染的靈氣,她們所穿的衣服大都是自己親手縫制的,合身得體,古樸典雅。姑娘們穿上自制的蠟染裙,由于冰紋和花紋排列的和諧完整、層次分明,走起路來富有變化,節奏感和韻律感強。這些工藝與圖案的綜合運用,再與人體線條統一起來,動靜結合。
  4、服飾的內涵
  布依族服飾也反映了其傳統文化心態及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每逢節日,布依族人民就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服飾展示出來,作為美的競賽。男女青年在表示愛慕時,姑娘們常用自織的布匹和衣服、手帕、鞋等作為信物。在布依族的婚姻中存有“不落夫家”之俗。姑娘必須通過“戴假殼”儀式才標志正式婚姻開始。“假殼”是一種帽子,形似簸箕,以竹筍殼為架,用青布結扎而成,戴時再加一塊花帕子。布依族未婚姑娘都梳辮,婚后一段時間仍住娘家。在婚后當年的八九月到次年的四月期間的某一天,由新郎家的兩位婦女趁新娘不備,將其摟住,強解發辮,換上“假殼”,之后方可到夫家生活。

課后活動:
? ? ? ? 選擇一種你最感興趣的少數民族服飾,收集其服飾的內涵,試著搜集原材料,親手制作一件吧。

28

(三) 回族服飾文化

  回族服飾的主要標志在頭部。男子們都喜愛戴白色的圓帽。回族婦女常戴蓋頭。回族老年婦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頭巾,夏季則戴白紗巾,并有扎褲褪的習慣。青年婦女冬季戴紅、綠色或蘭色頭巾,夏季戴紅、綠、黃等色的薄紗巾。山區回族婦女愛穿繡花鞋,并有扎耳孔戴耳環的習慣。
  1、簡介
  回族服飾的主要標志在頭部。男子們都喜愛戴用白色制作的圓帽。圓帽分兩種,一種是平頂的,一種是六棱形的。講究的人,還在圓帽上刺上精美的圖案。回族婦女常戴蓋頭。蓋頭也有講究,老年婦女戴白色的,顯得潔白大方;中年婦女戴黑色的,顯得莊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綠色的,顯得清新秀麗。不少已婚婦女平時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帶沿圓帽。
  2、作用
  2.1、保護身體
  回族的服飾具有多重作用。一是保護身體。這是人類生產、生活和生存的客觀的必然需要。根據不同的季節選擇不同的服飾,夏天穿單衣,冬天北方回族人多穿棉衣和皮衣、皮鞋等,東北和西北地區的回族人為了防寒還戴棉帽、皮帽或耳套等。回族婦女為了防風沙還戴蓋頭、搭圍巾等等。

  3、男子服飾
  3.1、回回帽
  男子戴的無檐小白帽,亦稱“禮拜帽”,回族傳統男帽,一種無沿小圓帽。回族在禮拜磕頭時,前額和鼻尖必須著地,戴無沿帽行動更為方便,遂發展成為一種服飾習俗。
  回回帽從顏色上看,通常有白、灰、藍、綠、紅、黑等顏色,有的是純色,也有很多帶伊斯蘭風格花邊或圖案、文字的,如星月圖案、阿拉伯文的“真主至大”、“清真言”等,可根據季節和場合的不同選擇戴那種合適。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最尋常的還是以白色為尋常帽式,結婚的新郎多戴紅色帽子,以示喜慶。
? ??

29

  3.2、戴斯他勒
  波斯語音譯,意為清真寺的阿訇或教長頭上纏的布。
  回族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黃色毛巾或布料纏頭,俗有“纏頭回回”之稱。相傳穆罕默德在早期傳播伊斯蘭時,頭纏戴斯他勒禮拜。戴斯他勒長度一般為9尺或12尺。纏頭時有許多講究,前面只能纏到前額發際處,不能把前額纏到里面,這樣不利于叩頭禮拜,纏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長吊在背心后,另一端纏完后壓至后腦勺纏巾層里。
  過去回族頭纏戴斯達爾的較多,多數回族群眾習慣戴白帽,清真寺里的阿訇、滿拉和常去寺里鄉佬們則纏頭的比較多。
  3.3、麥賽海襪
  亦稱麥賽襪子,是北方穆斯林老人冬天穿的一種皮制襪子。“麥賽海”為阿拉伯語音譯,意為“皮襪子”,一般用近似皮夾克軟、薄的牛皮制成,潔凈光亮,結實耐用。如果穿上麥賽襪子可以免去小凈中的洗腳程序,而且用濕手在襪子的腳尖至腳后跟摸一下,即等于洗腳。所以回族穆斯林一般比較喜歡麥賽襪子。過去麥賽襪子都是自己縫制,甘肅臨夏等地有專門加工麥賽

  3.4、準白
  阿拉伯語音譯,意即“袍子”、“長大衣”。這是回族滿拉、阿訇和回族老人喜愛的服裝。準白一般選用黑、白、灰等顏色的棉布、化纖料或毛料制作,有單、夾、棉、皮四種。其款式近似現代的長大衣,但領子 一般都是制服領口。回族男子還喜歡穿白襯衫、白高筒布襪、白布大襠寬松褲等。
  3.5、坎肩
  回族男女都愛穿坎肩,特別是回族男子喜歡在雪白的襯衫上套一件適體的對襟青坎肩,黑白對比鮮明,清新、干凈、文雅,也有很多帶有精美伊斯蘭圖案和各種花色的坎肩,穿在身上給人感覺很利索、干練。
  回民根據不同的季節,穿不同的坎肩,有夾的、棉的,還有皮的。既可當外套,又可穿在里面。回族男子的青坎肩,在襟邊、袋口處用針扎出明線,使衣服各邊沿平挺工整,突出服裝造型的線條美,同時,用相同的衣料做小包扣,顯得雅致。皮坎肩選料頗講究,要用胎皮和短毛羊皮,縫成后輕、柔、平、展。冬天穿上這種皮坎肩,再穿上一件外套,既輕便保溫,又感到和諧、不臃腫。特別是回民愛清潔,講衛生,又有尚武習俗,經常要洗臉、洗手、洗小凈、練武,穿上坎肩,挽袖子洗手洗臉、干活、習武既方便,又保暖。
  3.6、布鞋
  傳統回族男子的鞋,一般都是自制的方口或圓口布鞋,也有用麻和線自制的涼鞋。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多數回民到商店購置各種布鞋和牛皮鞋、涼鞋等,但忌穿豬皮鞋。農村男子的襪跟、鞋墊一般都是繡花的。回族老人有扎綁褲腿的習慣。

30

  4、女子服飾
  4.1、蓋頭
  回族婦女的衣著打扮也是很有特點的。一般頭戴蓋頭(也叫搭蓋頭)。
  蓋頭,旨在蓋住頭發、耳朵、脖頸。回族認為這是婦女的羞體,應該加以遮蓋。戴蓋頭的習俗,一是受阿拉伯國家的影響。在阿拉伯地區,原來風沙很大,水源較少,人們平時難以及時沐浴凈身。為了防風沙、講衛生,婦女們自己縫制了能遮面護發的頭巾。后來許多阿拉伯、波斯商人把這種習俗帶到中國。二是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古蘭經》說:“你對信女們說,叫她們降低視線,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飾,除非自然露出來的,叫她們用面紗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飾……”中國回族女性雖然已棄用面罩,但也以頭巾護頭面,一般把頭發、耳朵、脖子都遮掩起來,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回族婦女戴蓋頭的習慣。回族在戴蓋頭前,有的將頭發盤在頭頂,有的留把把頭,將頭發盤在腦勺后,戴上帽子,爾后再戴蓋頭。回民的蓋頭,無論在泉州、廣州、海南等沿海地區,還是在內地,一般通常有綠、青、白三種顏色,有少女、媳婦、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綠色的,已婚婦女戴黑色的,有了孫子的或上了年紀的老年婦女戴白色的。戴綠蓋頭顯得清俊嬌麗;戴白蓋頭顯得干凈持重;戴黑色蓋頭顯得素雅端正。回族婦女的“蓋頭”,講究精美,大都選用絲、綢、喬其紗、的確良等高中檔細料制作。在樣式上,老年人的蓋頭較長,要披到背心處;少女和媳婦的蓋頭比較短,前面遮住前頸即可。回族婦女還喜歡在蓋頭上嵌金邊,繡風格素雅的花草圖案,看上去清新、秀麗、明快、悅目。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青年回族女性的蓋頭也有了一些樣式、色彩上的變化,顯得更加活潑和大方。
  4.2、大襟
  回族婦女的傳統衣服一般都是大襟為主,裝飾內容卻很豐富。少女和媳婦很喜歡在衣服上嵌線、鑲色、滾邊等,有的還在衣服的前胸、前襟處繡花,色彩鮮艷,形象逼真,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回族女裝都是右邊扣扣子,紐子是自己用料子制作的。傳統回族女子的鞋喜歡在鞋頭上繡花。襪子主要講究遛跟和襪底,遛跟襪大都繡花,襪底多制成各種幾何圖案,也有繡花的。回族婦女衣服的顏色不喜歡妖艷,一般老年人多著黑、藍、灰等幾種顏色;中、青年喜歡穿鮮亮的,如綠、藍、紅等顏色。回族婦女老少一般都備有節日服裝;經常禮拜的人,還專門有一套禮拜服。

31

  4.3、戒指
  回民戴戒指的講究與土耳其、巴基斯坦、埃及等中東阿拉伯國家的穆斯林和中國漢族的講究相同:戴無名指上表示已婚,戴中指上表示沒有對象,戴小拇指上表示已有對象還未結婚。除此以外,回族婦女還喜歡戴手鐲與耳環。傳說是在很早以前,有位回族媳婦兒養活著一個老婆婆,因為家里很窮,連飯都吃不飽,她就到一個商人家去打短工,給人做飯。每次和完面,這位媳婦兩手都舍不得洗手,沾兩手面偷偷回來洗掉給婆婆做面糊糊吃,這樣可以勉強果腹。過了一段時間后,突然有一天天空中電閃雷鳴、烏云翻滾,婆婆和媳婦都很害怕,媳婦不禁懺悔不應該吃人家的東西,于是把手伸出去,把兩眼一閉,想讓雷劈掉算了。一聲巨雷響過后,媳婦睜開雙眼,發現自己的雙手不但絲毫未損,而且兩個手上都戴上了金手鐲。從此,回族媳婦戴手鐲也成了孝順老人的象征。有的回族女性沒金手鐲的,也可以用其他材質的代替,如銀手鐲、玉手鐲等。
  4.4、指甲
  回族女性還喜歡用鳳仙花染指甲。這個習俗也是由阿拉伯、波斯等地傳來的,因為中國在漢朝以前沒有鳳仙花。漢武帝時,張騫聽說西方有一個條支國(阿拉伯),后來甘英奉使西域,中國與阿拉伯之間才有了交通。從此以后,互相往來,鳳仙花也從西域傳到中國。
  鳳仙花的阿拉伯名為“海葫”。周密的《癸辛雜識》對此有詳細的記載:“鳳仙花,紅者,用葉搗碎,入明礬少許在內,先洗凈指甲,然后以此付甲上,用片帛纏定過夜。初染,色淡,連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洗滌不去,可經旬,直至退甲,方漸去之。或云此亦守宮之法,非也。今回回婦女多喜此。”回族形成后,仍襲祖先的習俗,代代相傳,時至今日,許多回族女性還喜歡用鳳仙花染指甲,以示美觀。
  5、文化
  回族服飾是回族特有的文化現象,回族服飾文化是一個歷史悠久、絢爛多彩、積淀豐厚的寶庫。回族服飾的發展變化及多種形態,潛移默化地受到時代、地域以及周邊兄弟民族習慣等影響,但在根本上或者說整體上,是受到伊斯蘭文化對回回民族形成的深厚影響。人類服裝史權威、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布蘭奇·佩尼曾深有感慨的表示:“對服裝歷史的研究,可以說,等于從事一項探險活動,它涉及的領域很廣,而且饒著有興趣。”由于回族服飾是半隨著發展的節奏,就可以幫助我們從宏觀上把握回族歷史發展的主脈。
  6、現狀
  如今,隨著社會環境的發展,城鄉回族的服飾較之新中國成立前和新中國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有了很大變化。特別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中青年男女,穿戴打扮豐富多樣。回族男子的衣服由單一的白汗衫、青坎肩、便裝、中山裝向西裝、夾克衫等款式新穎的方向發展。城市里的一些回民打扮,已很難從服飾上辨清他們的族屬了。
  回族服飾的傳統文化和多數其他民族的一樣,也面臨著如何很好的保持沿襲的的問題,在此希望廣大回族同胞關注我們的民族服飾傳統文化和習俗,讓我們民族的燦爛文化永遠的傳承和發展下去,這是我們當代回族青年一代義不容辭的責任!

32

?(四)黎族服飾文化

  黎族服飾屬于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黎族服飾,主要是利用海島棉、麻、木棉、樹皮纖維和蠶絲織制縫合而成。遠古的時候,有些地方還利用楮樹或見血封喉樹的樹皮作為服飾材料。這種服飾材料,是從山上砍下樹皮,經過拍打去掉外層皮渣,剩下纖維層,然后用石灰(螺殼燒成的灰)浸泡曬干而成。
  1、簡介
  黎族男子一般穿對襟無領的上衣和長褲,纏頭巾插雉翎。婦女穿黑色圓領貫頭衣,配以諸多飾物,領口用白綠兩色珠串連成三條套邊,袖口和下擺以花紋裝飾,前后身用小珠串成彩色圖案。下穿緊身超短筒裙。有些身著黑、藍色平領上衣,袖口上繡白色花紋,后背有一道橫條花紋,下著色彩艷麗的花筒裙,裙子的合口褶設在前面,盛裝時頭插銀釵,頸戴銀鏈、銀項圈,胸掛珠鈴,手戴銀圈。頭系黑布頭巾。
  2、制成工藝
  黎族祖先利用這種樹皮纖維來縫制成的衣服、被子、帽子等,稱為“樹皮布”服飾。黎族服飾過去絕大部分是自紡、自織、自染、自縫的,其染料以在山上采集植物為主,礦物為輔。宋代樂史《太平寰宇記》、范大成《桂海虞衡志》、趙汝適《諸蕃志》、周去非《嶺外代答》等都有關于黎族織錦原料的記載。如《桂海虞衡志》:“黎幕出海南黎峒,黎人得中國錦采,拆取色絲,間中棉挑織而成,每以四副聯成一幕。”又《嶺外代答》:“海南所織(吉貝布)則多品矣!幅極闊……,間以五采,異紋炳然!”海南黎族所織的“黎錦”、“黎單”、“黎幕”,色彩鮮明,美觀適用,頗為中原人士所贊賞。

33

  3、發展變化
  黎族服飾,并非全是根據體型而定。服飾的尺寸因為各個方言區的地域語言、族源、族系、崇拜、祭祀、喪葬以及生活環境的差異,人們所喜愛的服飾款樣標準自然也不相同。比如婦女上衣,哈方言的羅活、抱由、抱曼的衣衫特別寬而大,同樣是哈方言的只貢(多港)的黎族婦女衣衫特別小而窄,在黎族婦女服飾當中,可稱是最小的女衫了。 關于黎族服飾,古代典籍有不少記載。如《漢書·地理志》:“武帝元封元年,略以儋耳、珠崖郡,民皆服布,如單被,穿中為貫頭。師古曰:‘著時從頭而貫之’”。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也多有記載。自古以來在海南島上的黎族婦女精于紡織、染布、刺繡等。如果說漢代“廣幅布”,唐代的“吉貝布”、“盤斑布”、“食單”(桌布),到宋代的“青花布”等,和戰國時代的“織貝”是一脈相承的話,那么,蘇軾在《峻靈王廟記》所說的“結花黎”就是美孚方言黎族婦女用傳統的纈染技術織出來的。這就是歷史資料所記載的黎族人民用棉花織成的富有文彩的紡織品——“織貝”。
  隨著時間不斷的推移和各民族交往的頻繁,黎族服飾加速了變化。其中最明顯的是將無領直口和貫頭上衣,改為挖口上衣領,或者將直身、直縫、直袖改為使腰身、袖口有縫(折間),或者改無鈕為飾鈕,后來又改為琵琶鈕,直到將對襟改為偏襟。賽方言黎族,除陵水祖關、群英地區婦女穿的有花筒(俗稱“絲筒”)外,其余均先是僅在裙尾、裙腰上繡花,其后又在上衣上反鑲色彩較為鮮艷的布邊,筒裙多織條格紋,最后就只有藍衣黑裙或素身無花紋。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多數的黎族青年男女早已改穿漢服。只有比較邊遠地區的中老年婦女仍穿著黎族服飾,但是多數服飾都是在市場上購買的材料制作而成的,且上衣服飾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黎族服飾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和演變過程,體現了時代進步的必然趨勢。實踐證明,黎族服飾不論在審美和實用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的。它對中華民族服飾的豐富和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黎族服飾是黎族人民喜愛的服飾之一,需要保留其民族風情習俗和服飾特點。當代不少地方的黎族青年男女已穿漢服、講漢話。但在結婚時,仍然穿著傳統服飾。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省各大賓館、商店及旅游景點,為了體現其旅游點的地域和風情的特色,不少服務人員穿戴黎族服飾。中外游客都以能目睹或穿戴絢麗的黎錦、黎服為幸,并盛裝留影以為紀念。黎族服飾文化是黎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

34

  滿族男女都喜愛在腰間或衣服的大襟上掛佩飾。男子有火鐮、耳勺、牙簽、眼鏡盒、扇帶。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綢緞縫制,花色品種繁多,制作精美。入關以后,滿族旗袍已在中國婦女中通用。舊時滿族男子留發束辮,穿馬蹄袖袍褂,女子穿寬大直筒旗袍。
  1、基本介紹
  滿族男女都喜愛在腰間或衣服的大襟上掛佩飾。
  男子有火鐮、耳勺、牙簽、眼鏡盒、扇帶。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綢緞縫制,花色品種繁多,制作精美。
  入關以后,滿族旗袍已在中國婦女中通用。舊時滿族男子留發束辮,穿馬蹄袖袍褂,女子穿寬大直筒旗袍。
  2、詳細介紹
  舊時滿族男子留發束辮,穿馬蹄袖旗裝,女子穿寬大直筒旗裝,穿木制鞋。
  2.1、鞋子特色
  滿族婦女不纏腳,所著鞋子繡有漂亮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著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搖曳的步態。滿族婦女的發式變化很大,姑娘時代,只簡單地把頭發在腦后挽一下。長到快出嫁時,就要把頭發梳成辮子并挽成單發髻,結婚后的發式有雙髻式、單髻式等多種,雙髻式發型把頭發從頭頂分梳為前后兩部分。前髻梳成平頂狀,以便戴冠,頸后髻梳成燕尾狀,在脛后伸展開來,它使得頸子總要保持挺直的狀態,因此,滿族婦女走起路來就更顯得高貴、尊嚴。
  2.2、男子旗裝
  歷史上滿族男子多穿帶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夏季頭戴涼帽,冬季戴皮制馬虎帽。衣服喜用青、藍、棕等色的棉、絲、綢、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制作,褲腿扎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發。

(五)滿族服飾文化

35

  2.3、女子旗裝
  女子喜穿長及腳面的旗裝,或外罩坎肩。服裝喜用各種色彩和圖案的絲綢、花緞、羅紗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將旗袍面上繡成一組圖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領口、下擺處鑲上多層精細的花邊。腳著白襪,穿花盆底繡花鞋,褲腿扎青、紅、粉紅等各色腿帶。盤頭翅,梳兩把頭或旗髻。喜戴耳環、手鐲、戒指、頭簪、大絨花和鬢花等各種裝飾品。
  滿族男女都喜愛在腰間或衣服的大襟上掛佩飾。男子有火鐮、耳勺、牙簽、眼鏡盒、扇帶。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綢緞縫制,花色品種繁多,制作精美。
  2.4、帽飾
  滿族女人無帽,男人有帽,分禮帽、便帽、風帽、氈帽、坤秋帽(女子冬季御寒);
  2.5、服飾
  主要有四種形式:旗裝、馬褂、坎肩、套褲。旗裝不分季節,男女均可以穿。馬褂則為有身份地位的富裕男人在春秋、冬季時穿著。坎肩是女人的外套衣。套褲是無褲腰的棉褲筒,以兩條背帶固定,多為老年婦女冷天的穿著。滿族人穿長褲與其它民族不同的是必須扎系的腿帶,以便出行。
  2.6、鞋飾
  男人的鞋為布底納綁,鞋臉鑲嵌雙皮條。冬天穿豬皮或牛皮靴,年邁老人多數穿高腰氈鞋。女人穿鞋下窄上寬、鞋臉尖端突出上翅、兩側綠花、形似小船的木底高樁鞋。具體有馬蹄底鞋、花盆底鞋、平底鞋、方頭鞋、尖頭鞋。
  3、服飾分類
  3.1、旗裝
  旗裝是滿族婦女傳統服飾。旗裝的特點是立領,右大襟,緊腰身,下擺開衩。古旗裝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滾邊或鑲邊等。
  女式旗裝基本與男式相同,只是多一些裝飾而已。女式旗裝除也是直立式的寬襟大袖長袍外,下擺及小腿,有繡花紋飾。滿族婦女往往在衣襟、領口、袖邊等處,鑲嵌幾道花紋或彩牙兒,俗稱“畫道兒”或“狗牙兒”。根據季節變化,還可分為單、夾、棉、皮等幾種。

36

  3.2、女式旗鞋
  滿族的女式旗鞋,稱為“寸子鞋”,亦稱“馬蹄底鞋”。鞋底中間即腳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頭,用細白布包上,木跟不著地的地方,常用刺繡或穿珠加以裝飾,因鞋底平面呈馬蹄形,所以得名;還有一種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狀,稱為“花盆底鞋”;老年婦女和勞動婦女所穿旗鞋以平木為底,稱為平底繡花鞋,亦稱“網云子鞋”。滿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繡花,而襪子多為布質,襪底也納有花紋。滿族婦女高底鞋。滿族婦女皆天足,舊俗喜穿木制高底鞋,鞋底中部以木為之,前平后圓、上細下寬,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故名。底高達三四寸,后京師旗婦有七八寸者。木底四周包裹白布。鞋面,富家多以緞為質,貧者布為之,皆彩繡花卉圖案,素而無花者,最為禁忌,以其近兇服。貴族婦女常在鞋面上飾以珠寶翠玉,或于鞋頭加綴纓絡。少女至十三四歲始用。民國以后,已不多見。
  3.3、女子旗裝
  女子喜穿長及腳面的旗裝,或外罩坎肩。服裝喜用各種色彩和圖案的絲綢、花緞、羅紗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將旗袍面上繡成一組圖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領口、下擺處鑲上多層精細的花邊。腳著白襪,穿花盆底繡花鞋,褲腿扎青、紅、粉紅等各色腿帶。盤頭翅,梳兩把頭或旗髻。喜戴耳環、手鐲、戒指、頭簪、大絨花和鬢花等各種裝飾品。
  滿族男女都喜愛在腰間或衣服的大襟上掛佩飾。男子有火鐮、耳勺、牙簽、眼鏡盒、扇帶。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綢緞縫制,花色品種繁多,制作精美。
  3.4、馬褂
  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的一種褂子。馬褂分為大襟、對襟、琵琶襟等多種形式。馬褂后成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裝。高領對襟,四面開禊,長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將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謂大、小袖。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為了騎馬方便,在長袍的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禊的短褂,以御風寒.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

37

  4、色彩圖案
  滿族的服飾色彩多以淡雅的白色、藍紫色為主,紅、粉、淡黃、黑等色也是其服飾的常用色。白色在滿族服飾中是一個重要的顏色,因為,滿族傳統上有尚白的習俗,以白色為潔、為貴,白色象征著吉祥如意,所以,在滿族服飾中常在紅色、藍色等其他顏色的旗裝上鑲白色的花邊。
  滿族婦女心靈手巧擅長刺繡,她們在衣襟、鞋面、荷包、枕頭等物品上刺繡花卉、芳草、鶴鹿、龍鳳等吉祥圖案。滿族服飾一般在衣袖上繡的花最多。
  滿族入關以后,服飾圖案中也常出現許多漢族的福、壽、萬等字的吉祥符號。雖然滿族的服飾有很強的民族傳統特色,但也隨其歷史的發展在不斷的演變著,特別是滿族入關以后,長期與漢族雜居,在服裝款式上,服飾色彩與服飾圖案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演變。
  5、服飾歷史
  清代滿族基本都編入八旗,有旗人之稱,故這種滿族男女老少四季皆宜的服裝被人們稱為旗裝。式樣分男女兩種。清初男子旗裝為圓領、大襟、箭袖(馬蹄袖),四面開衩,系扣袢,腰中束帶。四面開衩是為了騎射自如,箭袖是為射箭方便,又可御寒保護手背。冬季在棉袍外往往套一件長到肚臍、四面開衩、對襟的短褂,俗稱馬褂(滿語鄂多赫)。亦有外套一馬甲(俗稱坎肩)者。清末。由四開衩改為左右兩開衩,箭袖多改為平袖。女式旗裝基本與男袍同,只是在領口、前襟、袖口等處鑲飾花邊,天寒時則外加馬褂或馬甲于袍外。民國年間,旗裝多改為胸襟寬松、腰身微緊、臀部稍寬、下擺略收的式樣,這種貼身合體的旗裝,更能顯示出婦女端莊典雅及身段之美。本世紀五十年代末,男式旗裝在滿族聚居區才逐漸廢棄。
  
  窩龍帶,亦稱馬甲,實為無袖的馬褂。有領,衣長及腹,多為兩側開衩,在領、襟等邊緣處飾以各色花紋。有對襟、大襟、琵琶襟等式和棉、皮、夾、紗之分。內蒙古的滿族男子多喜琵琶襟式坎肩。其式是將衣襟縫成弧形,即襟從領口至右肩處貼胸而下,但不到底,而又左轉至肚臍處,以致下襟缺一小截,其式是為上下馬方便之故。女式坎肩多為對襟式,對襟下端多為如意頭式,衣緣多鑲以艷麗花邊。清代該服飾窄小,多穿于旗裝內,清末以來尚寬大,多套于旗裝外。因其美觀實用,至今在科爾沁右翼前旗滿族屯滿族鄉及喀喇沁旗十家滿族鄉仍有年長者穿著。
  

38

  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廣西等省(區)。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出產水稻、玉米、谷子、小麥、棉花、烤煙、油菜、油桐等。苗族服飾,苗語叫“嘔欠”。主要由童裝、便裝、盛裝組成,盛裝,苗語叫“嘔欠嘎給希”即“升底衣服”,“ 嘔欠濤”苗語稱謂即“銀衣”,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圍腰。
  1、服飾簡介
  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東南苗族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保存最好的區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合,從而使這些花團錦簇,流光溢彩,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
? ?苗族服飾分為童裝,男裝和女裝。苗族男裝的色彩和裝飾較單調,不及女裝鮮艷與豐富。女裝又有便裝與盛裝之分。便裝是平時穿著的服裝,其色彩花樣及裝飾不及節慶時結婚時穿的盛裝鮮艷。
  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看,采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制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范例,歷史層級關系清晰,堪稱服飾制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于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圖上看,它并不強調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麗,集中體現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

(六)苗族服飾文化

39

  2、服飾圖案
  苗族服飾以奪目的色彩、繁復的裝飾和耐人尋味的文化內涵著稱于世。苗族服飾圖案承載了傳承本民族文化的歷史重任,從而具有文字部分的表達功能。由于歷史的久遠,這些圖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傳達的特定含義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無法完全解讀,這也是苗族服飾圖案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3、服飾分類
  苗族服飾有性別、年齡及盛裝與常裝之分,且有地區差別。據清代《百苗圖》所載,凡八十三種。另有考察資料稱百余種。
  紛繁復雜的苗族服飾分為湘西型、黔東型、川黔滇型、黔中南型以及海南型等五大類別和若干款式。
  湘西型,流行于湖南湘西州及湘、黔、川、鄂四省交界一帶。古代男女蓄發椎髻的習俗已消失。今女我穿圓領大襟短衣,盤肩、袖口等處有少許繡花;寬腳褲,褲筒邊緣多飾花邊;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頭帕,戴銀飾。
  黔東型,流行于黔東南。男裝多為青色土布衣褲,包青頭帕。女裝以交領上衣和百褶裙為基本款式,以青土布為料,花飾滿身,圖案多為平繡的各種龍、鳳、鳥、魚及花卉。雷公山一帶女裝獨特,百初裙甚短,長者30厘米,短者不足20厘米,上衣花飾用彩線挑以各種幾何圖案。婦女盛裝銀飾繁多。
  川黔滇型,流行于川、黔、滇、桂等省區講西部方言的苗族地區。女裝上為麻布衣,下為蠟染麻布花裙。色調較淺,花飾不多,銀飾亦少。黔西北和滇東北一帶,不論男女皆綴以織花披肩,大者形同斗笠。
  黔中南型,流行于貴州中南部以及黔、桂、滇交界處。女裝上衣多披領、背帕等,下裝有一青色百褶裙,也有蠟染裙。以挑花為主,兼用蠟染。貴陽、安順、安龍等地的花溪式女裝,其披領酷似一面旗幟,俗稱「旗幟服」,花飾也多。
  海南型,流行于海南省。女裝多為右偏襟青布長衫,蠟染布筒裙,花飾少。

40

  4、搭配技巧
? ? 4.1、逐步建立自己的著裝風格:
  能夠給今天的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穿衣高手,不論是設計師還是名人,其原因只有一個——他們創造了自己的風格。一個人不能妄談擁有自己的一套美學,但應該有自己的審美品位。而要做到這一點,就不能被千變萬化的潮流所左右,注重衣服裙子的顏色搭配[1],應該在自己所欣賞的審美基調中,加入當時的時尚元素,融合成個人品位。融合了個人的氣質、涵養、風格的穿著會體現出個性,而個性是最高境界的穿衣之道。
? ? 4.2、衣服要與你的年齡、身份、地位一起成長:
  西方學者雅波特教授認為,在人與人的互動行為中,別人對你的觀感只有7%是注意你的談話內容,有38%是觀察你的表達方式和溝通技巧(如態度、語氣、形體語言等),但卻有55%是判斷你的外表是否和你的表現相稱,也就是你看起來像不像你所表現出來的那個樣子。因此,
  踏入職場之后,那些慵懶隨意的學生形象或者嬌嬌女般的夢幻風格都要主動回避。隨著年齡的增加、職位的改變,你的穿著打扮應該與之相稱,記住,衣著是你的第一張名片。
? ? 4.3、基本服飾是你的鎮山之寶
  服飾的流行是沒有盡頭的,但一些基本的服飾是沒有流行不流行之說的,比如及膝裙、粗花呢寬腿長褲、白襯衫……這些都是“衣壇長青樹”,歷久彌新,哪怕10年也不會過時。這些衣物是你衣櫥的“鎮山之寶?不僅穿起來好看,穿著時間也長,絕對值得。擁有了一批這樣的基本服飾,每年、每季只要根據時尚風向,適當選購一些流行服飾來搭配就行了。
  5、服飾價值
  5.1、藝術價值。苗族服飾經過種麻、收麻、績麻、紡線、漂白、織布等一系列復雜的工藝到刺繡、蠟染、裁縫,最后成為一套精美的服裝,無不反映了苗族婦女的勤勞和耐性。苗族女性抽象的刺繡、蠟染圖案中反映和表現了她們的內心情感世界,同時表達了苗族女性對大自然的認識和了解及她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當一個苗族姑娘將自己親手繡的花帶贈與情人時,則不用更多華麗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情人如何的忠貞,只要通過繡花飄帶就將姑娘所要表達的一切都包含在其中,真正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情感境界。苗族是一個感情極為豐富的民族,其精美的刺繡、蠟染工藝更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5.2、觀賞價值。苗族的刺繡和蠟染圖案,特別講究“規整性”和“對稱性”,就是挑花刺繡的針點和蠟染時的染距都有一定的規格,一定的變化規律,或等距,或對稱,或重復循環。圖案結構嚴謹,給人以整齊、緊湊感。尤其是挑花刺繡圖案,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圓心,坐標軸不論沿橫向還是縱向折疊,都是對稱的。許多圖案,不僅整個大的組合圖案對稱,而且大圖案與小圖案之間也是對稱的。同時很講究圖案的色彩搭配,強調色彩與圖案的完整和統一,似乎事先經過精確計算過。當你欣賞苗族刺繡蠟染圖案時,是否可以將數學公式、幾何原理套入進行計算,其圖案結構間的等距、對稱關系是分毫不差的。
  5.3、收藏價值。

41

  藏族服飾習俗的形成同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環境及氣候條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生產、生活方式對眼飾的形成和發展也有影響。藏族的服飾習俗的傳承,往往與本民族的歷史、文化發展史緊密相連,體現著民族的集體智慧,蘊含著民族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1、基本簡介
  藏族的服裝主要是傳統藏服,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彩色花紋的圍裙。藏族同胞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 “哈達”是雪白的織品,一般寬約二、三十厘米、長約一至兩米,用紗或絲綢織成,每有喜慶之事,或遠客來臨,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示敬意。
?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裝款式,種類很多,從衣服質地上可分錦緞、皮面、氆氌、素布等、藏袍花紋裝飾很講究,過去僧官不同品級,嚴格區分紋飾,用藏袍較長,一般都比身高還長,穿時要把下部上提,下擺離腳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帶。藏袍可分牧區皮袍、色袖袍、農區為氆氌袍,式樣可分長袖皮袍,工布寬肩無袖、無袖女長袍和加珞花領氆氌袍,男女穿的襯衫有大襟和對襟兩種,男襯衫高領女式多翻領,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長40公分左右。跳舞時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優美。

(七)藏族服飾文化

42

  2、歷史發展
  目前關于藏族服飾最久遠、現存的實物資料是昌都卡若遺址出土的少量裝飾品,有片飾簪、璜、珠、項飾、牌飾、貝飾等,反映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青藏高原土著居民已有了較高的審美情趣,不僅有了縫織衣物的骨針,還具備了需一定審美意識方能創造出的璜、珠等,這也許是藏族服飾文化的先聲吧!
  2.1、吐蕃時期
  藏族服飾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中二丁王"時(相當于中原西漢中期),南方雅隆河谷的吐蕃開始了冶煉鐵、銅、銀等礦產,為金屬飾品的出現創造了條件。藏史記載,公元三世紀的拉妥妥日年贊時,吐蕃贊普的服飾巳與眾不同,出現了服飾等級的差異。史載松贊干布時期,吐蕃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吐蕃文化得到迅速的發展,其服飾文化日漸發達。吐蕃奴隸制王朝等級森嚴,在服飾上的表現也日臻完備。從反映吐蕃盛時的敦煌壁畫可看出,君臣服飾的等級差異,藏王一般只有贊普才能使用的三瓣寶冠箍住的有凹槽裝飾的無沿帽,呈紅色,通常高于一般人的帽子;藏王的侍從或臣下往往戴平頂無沿帽。衣袍的式樣也各有不同,官吏的章飾規定有一等瑟瑟,二等金,三等金包銀,四等銀,五等銅,六等鐵等大小兩類,共十二級,裝在方圓三寸的盒子里掛在胸前,以區別職位的高低。
? 武將的頭盔有形如塔的裝飾,戰士頭盔上有三只彩旗以表示出生的年月,隨著"惟以淬礪為業"的吐蕃冶煉業的發展,軍隊的鎧胄日趨精良,有的周身僅露兩個眼窩,勁弓利刃常不能破,其威嚴、勇猛之氣在今天大昭寺壁畫的吐蕃武士像中尚歷歷在目。吐蕃貴族不僅本人穿著華貴,還在聚會宴客時,把傭人裝飾起來。而作為贊普的松贊干布則用一種紅帶子包頭,身著長袍,足穿腳尖朝上的靴子,據《紅史》載,這種王服是受波斯王朝的影響,反映了文化交往已影響到了服飾文化層次,而從松贊干布伊始的吐蕃與中原的密切交往,兩種民族文化的長期接觸更為藏族服飾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 在西藏阿里古格王國的遺址中,發掘有大量古代武士的盔甲和武器。其鎧甲多為鋼片甲,是用細皮條串結鋼片而成,串結方法頗為復雜,武器中的盾牌,系用藤條編織為圓形,直徑八十厘米,正面鑲有銅質加固件,銅件上雕刻有細密的紋飾,故亦可謂是銅飾件,背面有四個銅環,環間可用皮條相連,作握柄之用,無論這些服飾和兵器,是西藏本地生產,還是外來流入,都說明其時西藏的武士服飾已具鮮明的本土特征與個性。

43

  2.2、佛教僧侶服飾興起
  這一時期的服飾發展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佛教僧侶服飾的興起。公元八世紀,西藏出現了第一批僧人,服飾由贊普府庫供給,后由百姓、政府共同供養。佛教服飾亦形成等級區別,并有節日與平時的不同裝束,自成體系。不少上層僧侶生活奢侈,衣著華麗,"下坐重裀,上張傘蓋,身衣錦緞……"。早期西藏僧侶服飾受印度影響甚大。據傳說貝霞帽最早則是由印度國王贈給寧瑪法王蓮花生而流傳下來,成為西藏僧帽中的一種,但后來西藏僧服衍變發展較快,極具地方色彩。朗達瑪滅佛后二百余年,佛教重新興起,并且形成眾多的派別,各派不僅在佛經教義的詮釋上不同,而且在服飾穿著上也不相同。古老的寧瑪派僧侶著紅色袈裟,故又被稱為紅教。而噶舉派則以戴紅帽或黑帽以示各支派的區別。這種以服飾表征身份、信仰的現象正是西藏服飾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西藏服飾史上頗具特色之處。
  2.3、元代
  元代,西藏隸屬于中央王朝,因而在文化的各個方面都與元王朝發生了密切的交往,服飾上所受的影響也較前朝為大。元王朝在西藏分封安撫使、招討使、萬戶等各級官吏,不同品級穿著不同花飾的藏袍,戴不同的頂冠,以至民主改革前噶廈政府的四品官的一種官服名稱還保留著元朝的叫法"寸扎花爾白瑪"(藏語意為蓮花紋樣的蒙古袍)。
  2.4、元朝藏族服飾另一特點
  是宗教信仰對服飾的影響增大。隨著佛教的中興,嚴格的僧侶等級趨形成,使得宗教文化以多種形式與手段滲透于服裝、鞋帽,而且以特定的圖紋或符號來表達一種特定的意思。這種現象還影響到民間裝束,如出現仿袈裟色澤的藏袍和印有宗教符號及佛教法寶的裝飾品等等。
  此外,明代西藏的藏戲藝術有了很大的發展,與藏戲藝術密不可分的服飾藝術也自然迅速興起。藏戲服飾除了歷史上貴族們的日常服飾外,還發展出了另一類高度夸張的服飾以及大量的面具。并且這些服飾和面具都是嚴格按照戲劇角色的地位身份配置,并為其性格特征服務的。這類服飾艷麗、夸張,重在表現力與強烈的裝飾效果,成功地將西藏服飾經過藝術處理后搬上了戲劇舞臺,為西藏服飾文化增添了新的血液。同時又大大促進了西藏戲劇、舞蹈、美術等藝術的發展。
  清朝是中國歷史前所未有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一時期,中國各民族文化大都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并日趨定型。與今天的聯系最為密切。藏族的服飾文化亦不例外,所以我們將以清代藏族的服飾文化為主,對藏族服飾文化的結構、藝術特色、審美特征、制作工藝做進一步的探索,以利于加深藏族服飾文化的特色。

44

  3、文化結構
  日漸完善的藏族服飾文化內涵豐富,層次多樣,既有一定的結構特征,又有許多等級和地域性的差別,還有一些特定的服飾制度。 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土著居民與古羌人的一部分融合而成的,這幾乎已是史學界的共識,而無論是古羌人中的發羌,還是卡若、曲貢等文化的創造者,他們都生活在地勢高,氣候寒冷,自然條件惡劣的世界屋脊上,以牧業、農業為主,這就決定了藏族先民們服裝基本特征是厚重保溫,寬大暖和的肥腰、長袖長裙。為了適應逐水草而居的牧業生產的流動性,逐漸形成了大襟、束腰,在胸前留一個突出的空隙(酷似袋子),這樣外出時可存放酥油、糌粑、茶葉、飯碗,甚至可以放幼兒,天熱或勞作時,根據需要可袒露右臂或雙臂,將袖系于腰間,調節體溫,需要時再穿上,不必全部脫穿,非常便當,夜晚睡覺,解開腰帶,脫下雙袖,鋪一半蓋一半,成了一個暖和的大睡袋,可謂一物多用,當然,這些穿著方式和使用功能不可能一日俱備,也不必詳考。然而藏族的這種基調形成久遠卻是不難想像的。有人曾研究過西漢前后的青銅器圖像及古代壁畫,發現古羌人與今天的藏族服飾極其相近,都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長裙、束腰、露臂、以毛皮制衣等,驚人的相似,說明藏族服飾有著很強的穩定性,這正是生態環境與生活方式決定服裝形制的最好說明。
  3.1、貴族婦女的盛裝服飾
  這一時期,貴族的婦女的盛裝服飾較為華麗,成書于1733年的《頗羅鼐傳》曾記載頗羅鼐之妻婚禮上的服飾是:貼身穿著光滑柔軟的玄青色裙子,外面罩上帝青色的外袍,藍色的波紋皺褶上綴著孔雀領花朵。腳上穿著縷花織錦的筒靴,腰間系著寶石鑲嵌、絲穗婆娑的腰帶,手臂帶金釧和海螺鐲。中指和無名指套寶石鑲嵌戒指,頸上佩紅色的琥珀項飾,胸前懸著層次分明的珊瑚、瑰玉、琥珀的短項圈和珠玉穿成瓔珞的長項鏈。頭發是對半分開,梳在兩旁,當中是珠瓔頂髻,披散在身后的一股股小辮,綴滿金銀、珠玉、珊瑚、寶石。
  3.2、婦女的平時著裝
  此外,其時婦女的平時著裝一般是:頭戴帽頂有紅綠色絨飾的尖頂小帽,下穿黑紅色相間的十字花紋毛裙,著邦墊。上衣是齊腰間的小袖短衣,質地有毛、緞、布等。披方形綴絨披肩,手帶銀鑲珊瑚戒指,左手戴銀釧,右手戴寬二寸的硨磲圈,據說此圈是從小就必須帶的,以使死后魂不迷路。耳環多是金銀鑲綠松石質地,耳環上有鉤。以上連珍珠珊瑚串掛在發上,下接珍珠珊瑚串垂于兩肩,與今天衛藏婦女頭飾基本相似。另外,無論貧富,都要戴兩串念珠,富者戴大蜜蠟珠,胸前除掛銀鑲珠石胸飾外,必戴佛盒,富者還頭戴"巴珠",價值千金。
 

45

  4、服飾等級
  藏民族不分男女普遍穿長袍,系腰帶。男士們在長袍后擺打褶,女士們在長袍后擺左右兩邊打褶。也有不分男女一樣在長袍后擺的兩邊打褶的裝束習慣。但過去官吏的服飾,以官職的高低有特殊性的象征意義。民間也有稱貴人、普通人和平民的詳略和優劣等各類型的服飾。在后藏官員服飾,昔日內務廷僧俗侍從上、中、下三等和以前地方政府日喀則總長官上下的日常裝束的特點及各種慶典中根據官位的禮服著裝和與有關的民間服飾如下:
  各僧俗侍從的日常和慶典時服飾的裝扮。兩位札薩在平日的黃色庫緞的大袍上披一件章褂子和冬裝的章褂子邊上以獺皮鑲邊的裝束,各慶典上穿黃色大庫緞大袍上披一件蒙古彩云騰龍的緞子或綢緞等和俄羅斯緞子的章褂子。冬裝象前面講的一樣章褂子領邊以獺皮鑲邊。冬夏無別穿深紅色的彩靴。夏天戴紗帽,冬天戴金頂帶尖以紅寶石鑲綴的大帽子。
 

課后活動:
  1.仔細觀察上文中的藏戲服飾除了歷史上貴族們的日常服飾外,還發展出了哪一類高度夸張的服飾?戲劇角色的地位、身份、性格特征和服飾藝術有什么關聯?
  2.和同學討論一下它們的用途可能是什么?

46

(八)蒙古族服飾文化

  蒙古族服飾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以女子長袍為例,科爾沁、喀喇沁地區的蒙古族受滿族影響,多穿寬大直筒到腳跟的長袍,兩側開叉,領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貼邊;錫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則穿肥大窄袖鑲邊不開叉的蒙古袍;布里亞特婦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長袍;鄂爾多斯的婦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為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鈕扣;而青海地區的蒙古人穿的長袍與藏族的長袍較為相近。
  1、服飾介紹
  蒙古族服飾名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以女子長袍為例,科爾沁、喀喇沁地區的蒙古族受滿族影響,多穿寬大直筒到腳跟的長袍,兩側開叉,領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貼邊;錫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則穿肥大窄袖鑲邊不開叉的蒙古袍;布里亞特婦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長袍;鄂爾多斯的婦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為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鈕扣;而青海地區的蒙古人穿的長袍與藏族的長袍較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飾各地差別不大。春秋穿夾袍,夏季著單袍,冬季著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時喜歡穿布料衣服,逢年過節或喜慶一般都穿織錦鑲邊的綢緞衣服。男裝多為藍、棕色,女裝喜歡用紅、粉、綠、天藍色。

47

  2、服飾特點
  蒙古族服飾具有濃厚的草原風格。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子多戴藍、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綢子纏頭。女子多用紅、藍色頭帕纏頭,冬季和男子一樣戴圓錐形帽。未婚女子把頭發從前方中間分開,扎上兩個發根,發根上面帶兩個大圓珠,發稍下垂,并用瑪瑙、珊瑚、碧玉等裝飾。還有比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飾工藝。摔跤比賽服裝包括坎肩、長褲、套褲、彩綢腰帶。坎肩袒露胸部。長褲寬大。套褲上圖案豐富,一般為云朵紋、植物紋、壽紋等。圖案粗獷有力,色彩對比強烈。內褲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熱,避免汗濕貼于體表;也適應摔跤角力運動特點,使對手不易使用纏腿動作。套褲用堅韌結實的布或絨布縫制。膝蓋處用各色布塊拼接組合縫制圖案,紋樣大方莊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裝各部分配搭恰當,渾然一體,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3、服飾起源
  蒙古族服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史前時期。遠在舊石器時代,人類就開始用植物的葉子將自己修飾一番,后來又取用打獵的獸皮做衣服。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巖畫上,已經看出蒙古高原的古人類在腰間圍著一條短短的獸皮裙,頭上插著長長的羽毛,有的臀部還有尾飾。而且當時已經有了大量粗拙的石環、骨飾等物品,說明在很早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就有審美意向和審美追求了。
  據考古資料證明,蒙古族的服飾是與我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飾是一脈相承的。據《漢書·匈奴傳》記載,“食畜肉”、“皮氈裘”的匈奴婦女的頭飾與察哈爾婦女的頭飾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飾文化,又傳給了鮮卑、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當然也傳給了蒙古族。而這些民族服飾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適應高原氣候而產生。
  蒙古族居住于蒙古高原,氣候寒冷又加之以游牧為主,馬上活動的時間比較長,因此,其服飾必須有較強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于騎乘,長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們的首選服飾。
  

48

  4、刺繡藝術
  4.1 服飾特色
  內蒙古地域遼闊,自然環境、經濟狀況、生活習慣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服飾。如巴爾虎、布利亞特、科爾沁、烏珠穆沁、蘇尼特、察哈爾、鄂爾多斯、烏拉特、土爾邑特、和碩特等數十種服飾。他們為大體風格一致,各具特色。基本形制為長袍、下擺兩側或中間開衩,袖端呈馬蹄袖。已婚婦女袍服外面還配有長、短不同款式的坎肩。蒙古各部落服飾中區別最大的是婦女頭飾,如巴爾虎部落蒙古族婦女頭飾為盤羊角式,科爾泌部落蒙古族婦女頭飾為簪釵組合式,和碩特部落蒙古族頭飾為簡單樸素的雙珠發套式,鄂爾多斯蒙古部落婦女頭飾最突出的特點是兩側的大發棒和穿有瑪瑙、翡翠等粒寶石珠的鏈墜,使鄂爾多斯頭飾成為蒙古各部中的佼佼者。蒙古族服飾以袍服為主,便于鞍馬騎乘,具有濃郁的草原民族特色。蒙古族服飾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藝,立于我國乃至世界服飾之林而經久不衰。
  4.2、刺繡藝術
  蒙古族服飾刺繡藝術和蒙古族服飾一樣源遠流長。展示蒙古族服飾美的魅力手法,便是蒙古族刺繡。
  刺繡,蒙古語叫“嗒塔戈瑪拉”。蒙古族刺繡同眾多傳統手工藝一樣,在中華民族悠遠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說起刺繡,人們馬上會聯想到那是江南秀女的專利。其實不然,草原上的蒙古族婦女,強健、豐腴,不但能牧羊,而且個個都是刺繡能手。

49

  4.3、運用部位
  蒙古族服飾刺繡,主要運用帽子、頭飾、衣領、袖口、袍服邊飾、長短坎肩、靴子、鞋、摔跤服、賽馬服、荷包、褡褳等處,刺繡的圖案都含有一種潛在的象征意義,或喻富貴,或表生命繁衍,通過不同題材的造型表現,運用了比喻、夸張的手法寓情于藝術。如變化多樣的盤長圖案,在與卷草紋等不同圖案的結合,象征吉祥、團結祝福。犄紋,代表五畜興旺。蝙蝠,象征福壽吉祥。回紋,象征堅強。紋,寓意太陽的轉動和四季如意。云紋,有吉祥如意的含義。魚紋,象征自由,虎、獅、鷹象征英雄。再如杏花象征愛情、石榴寓意多子、蝴蝶象征多產的母親。壽、喜、梅代表美好的祝福。自古以來,蒙古族的文化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在蒙古族服飾刺繡藝術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了各種文化的滲透。蒙古族對龍鳳非常崇拜,認為龍鳳是神物并不具有漢族的統治含義,因而在服飾、荷包、建筑壁畫、銀碗、蒙古刀等地方都用龍的圖案進行裝飾。蒙古族服飾刺繡紋樣無不包含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愿望,這種象征性的手法與刺繡技藝相結合,形成獨特的“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圖案內涵特征。
  4.4、刺繡圖案
  蒙古族生活在地域遼闊的美麗的草原,這形成東西部文化的差易,從服飾到服飾刺繡圖案,能了解蒙古人民濃厚的生活氣息。如生活在錫林郭勒盟的烏珠穆沁蒙古人,他們以辛勤勞動創造六畜興旺、奶香四溢的幸福生活,而且在蒙古民族服飾文化史冊上留下了光輝的記載。其袍服款式肥大、色彩絢麗,以鑲邊工藝著稱,頭飾古樸、華貴。服飾刺繡圖案多采用卷草紋、回紋、盤長紋、云紋等傳統紋樣。生活在哲里木盟的科爾沁蒙古人,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出了活潑的說唱藝術及安代舞,袍服、外套大襟長坎肩、頭飾為簪釵組合,服飾的刺繡圖案,多選用各種花卉、魚紋等圖案進行裝飾刺繡,她們的繡花工藝以精美著稱。在蒙古族各種服飾刺繡中,蒙古族摔跤服以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區特色聞名于世。在“那達慕”大會上,蒙古漢子們穿的摔跤衣褲,在“班吉勒”的套褲上,繡著龍、鳳、虎、象、各種卷草紋樣的吉祥圖案,威武、古樸。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蒙古族服飾刺繡自然而不造作,樸素而無虛飾,五彩的絲線始終不分貴賤地裝點著蒙古族服飾。

50

  4.6、表現方法
  蒙古族服飾刺繡的表現方法有:夸張、對比、象征、添加、簡練的各種表現方法,用彩色的絲線、棉線、駝絨線、牛筋在各種綢布、皮革上根據不同的用途,進行各種精美圖案的刺繡。刺繡工藝大體分繡花、補花、盤花、摳花、還有混合繡等。繡制成精制的紋樣裝飾在服飾任意部位,使蒙古族服飾、刺繡完美地融合為一體。
  4.7、重要意義
  蒙古族服飾刺繡藝術,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蒙古族婦女精湛的技藝和蒙古族服飾的無窮魅力,那些充滿濃厚蒙古族文化內涵的藝術寶藏,吸引著后人不斷地去探知,去感受那凝聚著蒙古人民精湛的精神境界。蒙古族服飾刺繡藝術,依附于本土文化,也記載著蒙古族的歷史、信念、理想和審美情趣,表現出一個民族一個時代,各個階層的文化修養和精神面貌,愿古老的蒙古族服飾刺繡藝術更加絢麗多彩。
  5、摔跤服飾
  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飾工藝。摔跤比賽服裝包括坎肩、長褲、套褲、彩綢腰帶。坎肩袒露胸部。長褲寬大。套褲上圖案豐富,一般為云朵紋、植物紋、壽紋等。圖案粗獷有力,色彩對比強烈。內褲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熱,避免汗濕貼于體表;也適應摔跤角力運動特點,使對手不易使用纏腿動作。套褲用堅韌結實的布或絨布縫制。膝蓋處用各色布塊拼接組合縫制圖案,紋樣大方莊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裝各部分配搭恰當,渾然一體,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

課后活動:
  1.搜集有關材料,以歷史小組為單位設計一件不同歷史時期,各具特色的服飾,在全班舉辦一次分享會。
  2.全班同學在觀摩和討論的基礎上,對各小組的服飾進行評議,選出“最佳服飾獎”。

51

  《中國服飾文化》校本教材由史地道教研組負責編寫,六一學校校長楊水旺、執行校長梁銳、中學部部主任王煥擔任顧問,史地道教研組王兆京擔任主編,黃海榕、楊芙鳳擔任副主編。教研組部分同志協助組織編寫和文字校對。
  楊水旺、梁銳、王煥等校領導在編寫過程中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對校本教材的修改完善給予了悉心指導和傾力幫助。同時我們也充分吸收了歷史組老師的修改意見。這本《中國服飾文化》校本教材凝聚了教研組老師大量的心血,在歷時兩多月和三次修改稿后才和大家見面,但能不能被學生接受?使用后效果如何?能否達到我們的預期效果?等等一些列問題還是要等到試用后才知道。
  這本校本教材是我們教研組首次編寫,肯定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教材試用后,我們會根據各方意見會不斷調研修改,真誠希望廣大師生和家長多提寶貴意見!
編者
2023年6月

后記

 Copyright ? 2024 陜西妙網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陜B2-2021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