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交節時間在每年公歷5月05-07日,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南方,太陽黃經達45°。歷書:"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漸升溫,雷雨增多。立夏是標示萬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時至立夏,萬物繁茂。
立夏表示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因此又稱"春盡日"。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由于中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律不一。立夏時節,中國只有南嶺以南地區呈現"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夏季景象;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有春天的氣息。
立夏這天,許多地方有吃"立夏飯"、吃蛋、秤人和嘗三新等習俗。 進入立夏時節,人們的新陳代謝加快,心腦血液供給不足,常使人煩躁不安,倦怠懶散。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補充營養物質,采取正確的養生保健方法。??
立夏是標示萬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時至立夏,萬物繁茂。
立夏
二十四節氣之一
2023年5月6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這一天在天文學上是告別春天、迎來夏日的轉折點,標志著春季已經結束,夏季正式開始。但按氣候學的標準來看,“立夏”前后,我國只有南方一些地區進入“青草池塘處處蛙”的夏季,而北方大部分地區則是“百般紅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時節。
立夏,
南始夏,
北暮春。
實際上,若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后,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進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開。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并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后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
所以,我國古來很重視立夏節氣。據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
這個季節,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古時按農歷劃分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
如《逸周書·時訊解》云:“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即:螻蟈)在田間的鳴叫聲(一說是蛙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說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
節氣簡介
二十四節氣之一
氣候特點
二十四節氣之一
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后,中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真正進入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
華南其余的地區氣溫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則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熱,立夏時氣溫已達24℃以上。
節氣氣溫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濕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小麥抽穗揚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時期,若預計未來有溫暖但多陰雨的天氣,要抓緊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噴藥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陰雨連綿或乍暖乍寒的天氣條件下,往往會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發,造成大面積的死苗、缺苗。
應及時采取必要的增溫降濕措施,配合藥劑防治,以保全苗爭壯苗。“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滿倉”,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能插滿月秧,不薅滿月草”,這時氣溫仍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強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蟲,促進早發。中稻播種要抓緊掃尾。
雨水特點
“立夏”節氣到來,自此風暖晝長,萬物繁茂。雖是進入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但“綠樹蔭濃夏日長”的夏日景象,僅存在于中國南嶺以南,對于全國的大部,依舊處于紅紫斗芳菲的仲春與暮春。時至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正如明人《遵生八箋》:“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并秀。”
物候現象
二十四節氣之一
立夏三候為: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
一候螻蟈鳴:螻蟈是一種褐黑色的蛙,螻蟈開始鳴叫,夏天的味道逐漸濃了。
二候蚯蚓出:蚯蚓是常見的爬行動物,常年居于地下,立夏節氣后陽氣生發,當陽氣極盛的時候,蚯蚓也不耐煩了,會鉆出地面來湊湊熱鬧。
三候王瓜生:王瓜是一種爬藤植物,在立夏時節快速攀爬生長,到了六、七月更會結紅色的果實。
古代一些作品將立夏分為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說的是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螻蟈在田間的鳴叫聲(一說是蛙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在這時節,青蛙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民翻松泥土,鄉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
《逸周書·時訊解》有:“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即螻蟈)在田間的鳴叫聲(一說是蛙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禮記·月令》篇,解釋立夏曰:“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說明在這時節,螻蟈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民們翻松泥土,鄉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
茶樹這時春梢發育最快,稍一疏忽,茶葉就要老化,正所謂“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輟”,要集中全力,分批突擊采制。立夏前后,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干燥和土壤干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尤其是小麥灌漿乳熟前后的干熱風更是導致減產的重要災害性天氣,適時灌水是抗旱防災的關鍵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鋤”,這時雜草生長很快,“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
中耕鋤草不僅能除去雜草,抗旱防漬,又能提高地溫,加速土壤養分分解,對促進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壯生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后收成關系密切。農諺說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民間還有畏忌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習俗,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
節氣習俗
二十四節氣之一
在后世,立夏還有嘗新等節日活動。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有“九葷十三素”之說,九葷為鯽、咸蛋、螺鰤、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種烹調方法,用多種香料加工而成為熄雞)雞、腌鮮、鹵蝦、櫻桃肉;十三素包括櫻桃、梅子、麥蠶(新麥揉成細條煮熟)、筍、蠶豆、矛針、豌豆、黃瓜、萵筍、草頭、蘿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則吃煮雞、鴨蛋。
嘗新活動
01
“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晴暖并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欲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節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立夏日一般在農歷的四月,“四月雞蛋賤如菜”,人們把雞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燒就成了“茶葉蛋”。后來人們又改進煮燒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鹵、桂皮、姜末,從此,茶葉蛋不再是立夏的節候食品,而成為我國傳統小吃之一。
立夏吃蛋
03
那日中午,家家
戶戶煮好囫圇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后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于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斗蛋游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
斗蛋時蛋頭斗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斗過去,破者認輸,最后分出高低。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
斗蛋游戲
04
“立夏”的
“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朱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宮廷里“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江浙一帶,人們因大好的春光明媚過去了,未免有惜春的傷感,故備酒食為歡,好像送人遠去,名為餞春。崔骃在賦里說:“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吳藕汀《立夏》詩也說:“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將櫻筍餞春歸。”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
迎夏儀式
02
立夏吃罷中飯還有秤人的習
俗。人們在村口或臺門里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秤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從小數打到大數),不能外打里。?
民間相傳諸葛亮與孟獲和劉阿斗的故事有關。據說孟獲被諸葛亮收服,歸順蜀國之后,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諸葛亮臨終囑托孟獲每年要來看望蜀主一次。諸葛亮囑吒之日,正好是這年立夏,孟獲當即去拜阿斗。從此以后,每年夏日,孟獲都依諾來蜀拜望。過了數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掉蜀國,擄走阿斗。而孟獲不忘丞相囑托,每年立夏帶兵去洛陽看望斗,每次去則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驗證阿斗是否被晉武帝虧待。他揚言如果虧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晉。晉武帝為了遷就孟獲,就在每年立夏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飯給阿斗吃。阿斗見豌豆糯米飯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
孟獲進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幾斤。阿斗雖然沒有什么本領,但有孟獲立夏秤人之舉,晉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過得清靜安樂,福壽雙全。這一傳說,雖與史實有異,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靜安樂,福壽雙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會對阿斗帶來福氣,人們也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好運。
立夏稱人
05
飲食習俗
二十四節氣之一
嵊州 | “拄”意支撐。蘇軾《試院煎茶》有“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之句。立夏是夏季的開始,嵊州人在立夏日吃蛋拄心,吃筍拄腿,吃豌豆拄眼,秤人拄身,其目的是出于祈求身、心、腿等重要部位健康無恙,防止生病,順利度過炎夏的愿望。舊時,鄉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后演變改為倭豆肉煮糯米飯,菜有莧菜黃魚羹,稱吃“立夏飯”。用紅茶或胡桃殼煮蛋,稱“立夏蛋”,相互饋送。用彩線編織蛋套,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帳子上。小孩以拄立夏蛋作戲,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 疰夏是夏日常見的腹漲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尚有以五色絲線為孩子系手繩,稱“立夏繩”。 |
寧波 | 是日,寧波習俗要吃“腳骨筍”,用烏筍燒煮,每根三四寸長,不剖開,吃時要揀兩根相同粗細的筍一口吃下,說吃了能“腳骨健”(身體康健)。再是吃軟菜(君踏菜),說吃后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軟菜一樣光滑 |
長沙 | 湖南長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湯丸,名“立夏羹”,民諺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個團(音為“坨”),一腳跨過河”,意喻力大無比,身輕如燕; |
上海 | 上海郊縣農民立夏日用麥粉和糖制成寸許長的條狀食物,稱“麥蠶”,人們吃了,謂可免“疰夏”; 上海立夏日風俗習慣中,由于此時蛋類食品正是旺季,所以立夏日總要吃蛋,孩子們的脖子上總要掛上一個用紅色網套套著的蛋。上海也有“節交立夏記分明,吃罷攤菜試寶稱。”的習俗,立夏之日要吃芋頭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餅,中午時無論男女老幼都要稱一下體重 |
通山 | 湖北省通山縣民間把立夏作為一個重要節日,通山人立夏吃泡(草莓)、蝦、竹筍,謂之“吃泡亮眼、吃蝦大力氣、吃竹筍壯腳骨”; |
浙南 | 立夏時節,在浙南各地,每戶人家還要購紅花、新茶,備~年之用,有詩云:“立夏晴和四月天,與郎商酌歲支錢;紅花鹽菜俱難緩,更買新茶過一年。”因為那時新谷才種,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如不儲備柴米,到缺時則求購價昂。同時,蠶蛾破繭而出,抽出新絲,茶葉如不采藏,過此就變為老葉。紅花為婦女染衣之用,產于四月,也必須及時購買。 |
江南 | 江南地區有立夏嘗“三新”的俗諺。“三新”即櫻桃、青梅、鰣魚。“三新”也有指“竹筍、櫻桃、梅子”,“櫻桃、青梅、麥仁”,“竹筍、櫻桃、蠶豆”的。總之,在立夏時節,可吃上時令新鮮的食物。 |
安徽 | 立夏日還有忌坐門檻之說。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縣志》中記載:“立夏日,取筍莧為羹,相戒毋坐門坎,毋晝寢,謂愁夏多倦病也。”說是這天坐門檻,夏天里會疲倦多病。 |
中國傳統
二十四節氣之一
各地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氣抓緊插秧,我縣有“立夏種半田”之說,同時注意抓好田間管理。立夏時節春花作物進入黃熟階段,對已成熟的春花作物,要及時搶晴收割。
農事概要
二十四節氣之一
立夏至小滿期間,氣候異常,忽冷忽熱,并伴有沙塵天氣,致使給各種保護地栽培的作物帶來了不利影響:
一是病害多,越冬茬瓜類、茄果類死秧現象較遍,蔓枯、立枯、青枯病、霜霉、疫病時有發生;
二是生長不正常茄果類果實膨大不均勻、空洞果、畸形果多,瓜類出現秧蔓旺長、尖嘴瓜、彎瓜較多。因此,在管理上要掌握晴天棚內24℃就要通風,中午不要超過32℃。夜間氣溫過高留通風口,在通底風時要在棚內前邊增設約60-80厘米高的迎風膜,以減緩通風時對作物的影響(要再次固定好壓膜繩,防大風吹毀棚膜)。
使棚內晝夜溫差達10-15℃以上,保持早晨最低溫度在12-15℃,有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長。對死秧三分之一以上的棚應進行土壤消毒后換茬,采用土壤凈化劑(石灰氮-氰胺化鈣)加秸稈或植物秧蔓,進行深翻25-30厘米,起壟、蓋膜、灌水、密閉大棚,高溫消毒20-25天,可有效防治土傳病蟲(根結線蟲)害及連作障礙引起的生理病害。
⒈種或育苗的作物立夏前后播種半夏黃瓜、豇豆(豆角)、育苗麥茬茄子、冬瓜。
⒉病蟲害防治在育苗過程中結合防治病蟲病,對各種保護設施栽培的多種作物,要注意防治白粉虱、蚜蟲、斑潛蠅,特別是大棚內害蟲要在5月上旬集中消滅在棚內,以減少遷飛到露地,造成更大的危害。
蔬菜管理
從立夏開始,天氣由暖轉熱,在畜禽業方面應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⒈養肉用牛的專業戶,可以抓住這一時機,購進部分老殘耕牛用作催肥,可收到低投入高產出的效果。
⒉生豬,良種公母豬配套規模場要抓好配種工作,做到全群滿懷。可利用黑麥草喂豬,可以減少仔豬水腫病的發生。注意在季節更替和氣候突變時,加強豬舍清潔衛生,豬舍的用具經常用10-20%石灰水消毒。
⒊養禽專業戶要定期用20%石灰水對雞舍進行消毒和百毒殺帶雞消毒,除做好禽流感、雞瘟、法氏囊等病毒病預防外,還要著重預防雞球蟲病、禽霍亂等細菌性疾病的發生。
⒋加強蚊蠅滅除工作,在飼料中應添加驅蟲劑。
畜牧管理
氣節養生
二十四節氣之一
5月5日左右是立夏,“斗指東南 ,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的開始。
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民間還有 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習俗 ,據說這一 天稱了體重之后 ,就不怕夏季炎熱, 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不飲立夏茶,- 夏苦難熬” 。古代的君王們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日:“夏三月 ,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
夏三月是指從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立夏、小滿在農歷四月前后,稱之為孟夏(夏之初),天氣漸熱,植物繁盛,此季節有利于心臟的生理活動,所以,在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護。《醫學源流論》 日:“心為一 身之主,臟腑百骸皆聽命于心,故為君主。心藏神,故為神明之用。”在中醫文獻中對心解釋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用。血肉之心即指實質性的心臟;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進行意識、思維、情志等活 動的功能。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心主血脈,主神志。心主血脈包括了主血、主脈兩方面。血指血液,脈指脈管,又稱經脈,是血液運行的通道。心臟和脈管相連,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成為血液循環的樞紐。心的生理特性表現為:其一,心為陽臟而主陽氣。也就是說心為陽中之太陽,心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使之生機不息,故喻之為人身之“日”。心臟的陽熱之氣,不但維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其二,心與夏氣相通應。即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自然界的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是相互關聯、相互通應的。心通于夏氣,是說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
所謂的“神”, 中醫學對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神”, 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它涵蓋了人體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語、應答、肢體活動的姿態等;而狹義的“神”, 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精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機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產生神的物質基礎。神由先天之精氣所化生,胚胎形成之際,生命之神也就產生了。
在人體生長發育過程中,神依賴于后天水谷精氣的充養。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也包含了兩個方面。一,在正常情況下,神明之心接受和反映客觀外界事物,進行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二,神明之心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在臟腑之中居于首要地位,五臟六腑皆在心的統一指揮之下,才能進行統一協調的正常活動。
立夏節氣常常衣單被薄,即使體健之人也要謹防外感, - -旦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汗之劑,以免汗多傷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氣血瘀滯,以防心臟病的發作。故立夏之季,情宜開懷,安閑自樂,切忌暴喜傷心。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具體到膳食調養中,我們應以低脂、低鹽、多維、清淡為主。
夏季養生全方位提醒
夏季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季節,人體的新陳代謝十分旺盛,好多人在炎熱的夏天常常出現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容易出汗、頭暈、心煩、昏昏欲睡等癥狀,甚至被中暑、嘔吐、 腹痛、腹瀉等疾病所困擾。
為了安度炎夏,生活中應該:
1.飲食清淡,但也不能拒絕葷菜。
由于真季人的胃酸分泌減少,加之飲水較多,沖淡胃酸,導致機體消化功能較弱,故飲食應清淡一些。應多吃營養豐富、氣味清淡的食物;忌食油膩、煎炸及熱性的食物。不過應該注意的是,清淡不等于素食,雖然素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及豐富的維生素,但缺乏人體必需的蛋白質,長期吃素容易導致營養失衡。
所以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不要拒絕葷菜,可適當攝入一-些瘦肉、 蛋、奶、魚以及豆制品,關鍵是在烹調時多用清蒸、涼拌等方法,不要做得過于油膩。如可取鮮嫩碧綠的荷葉,用開水略燙后,用來包雞、包肉,蒸后食用,岡味別致、清香可口,有增進食欲之效。
2.苦味宜多。
中醫認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熱的作用,因此,營養學家建議,夏季經常吃些苦菜、苦瓜等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等作用。如素有“菜中君子”美稱的苦瓜,苦中帶甘,略含清香,食之回味雋永。夏天常食苦瓜湯或苦瓜菜肴,能調和脾胃,清除疲勞,醒腦提神,對中暑、胃腸道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苦菜也是- -味藥食同源的蔬菜,具有清涼解毒、消毒排膿、去瘀止痛、防治胃 腸炎等功能。食用苦菜時,將它的根、葉洗凈,可拌可炒可做湯,味道苦中帶香,是解暑開胃的佳肴,而且對腸炎、痢疾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夏季出汗較多,不妨喝點帶苦味的飲料,啤酒、綠茶、苦J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3.體內不能缺水。
夏季氣候悶熱,出汗較多,一定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時才 喝水,特別是中老年人更要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即口不渴時也要喝水,這是因為中老年人對失水的口渴反應減低、顯得耐渴。當體內發出口渴“信號”的時候,已經處于非常嚴重的缺水狀態了。失水是早衰和天壽的主要原因,人體在缺水時全身血容量會減少、心臟灌注壓下降、心肌缺血,容易造成心肌損害。此外,體內缺水時,汗液和尿液會相對減少,這樣就會影響體內代謝產物的排泄,造成有害物質在體內蓄積,使人體出現慢性中毒。因此,水的攝取既要適時,又要適量。
一般來講, 少量多次喝水比較好, -次大量飲水會對人體產生許多危害,嚴重者會導致體內水和電解質平衡的紊亂,甚至出現水中毒。
因此,平時一定要養成主動飲水的習慣,在清晨起床后、-上午10點左右、 下午3 4點、晚上就寢之前這四個“最佳飲水時間”要飲用1 - 2杯白開水,在出汗較多、運動或洗澡后也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此外多吃蔬菜和水果也是補充水分的好方法,既能補充水分,又能提供必要的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素,可謂一舉多得。
4.保證睡眠充足。
夏季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覺疲勞,因此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對于促進身體健康,提高工作、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保證充足的睡眠,首先應做到起居有律;其次應注意起居室通風、涼爽;再次要保持平靜的心境,力求“心靜自然涼”;最后要有適當的午睡時間,夏季午睡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
5.游泳注意安全。
酷熱難耐的夏天,游泳不僅讓人暑熱頓消,而且還能鍛煉身體,增添生活情趣。游泳時需注意以下問題:首先要選擇一個水質較好的游泳場所,一 般來說 ,清澈見底或呈淺藍色的水是比較干凈的;為了安全起見,要選擇沒有礁石、淤泥、漩渦以及沒有水草的地方游泳。其次,做好下水前的準備活動,避免進入水中后發生手足抽筋的現象。再次要注意游泳衛生,患有肝炎、皮膚病、眼病的人不宜進入公共游泳場所,以防污染水質。最后,身體疲倦、腹中空空以及過飽時都不宜游泳,女性在經、產、孕期,也不宜游泳。
立夏也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 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中醫認為,五臟之中的心對應夏,我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心為陽臟,主陽氣。心臟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心臟的陽熱之氣不僅維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人體的水液代謝、汗液調節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立夏之季要養心,為安度酷暑做準備,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以達到“正氣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飲食方面,立夏以后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 , 故立夏養生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易采取“增酸減苦, 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飲食應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及油膩食物少吃。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 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精神調攝方面,要重視精神的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喜大悲,以免傷心傷身、傷神。做到神情安靜、笑口常開、自我調節。繪畫、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釣魚等可以調節精神,保持心情舒暢。
起居方面,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想通”。立夏養生要做到早睡早起;重視"靜養”, 避免過度運動后大汗淋漓;出汗后要及時消汗,否則易患濕疹和汗斑:貼身內衣面料要選擇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吸濕性、排濕性和散熱性的麻、絲、棉織品:貼身內衣要勤洗,勤換,還要在陽光下晾曬。另外,立夏還沒有真正進入夏季,氣溫多變,大家外出要看天穿衣。
節氣文化
二十四節氣之一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色冉冉遍天涯。
春爭日,夏爭時。
立夏麥齜牙,一月就要拔。
一穗兩穗,一月入囤。
麥秀風搖,稻秀雨澆。
風揚花,飽塌塌;雨揚花,秕瞎瞎。
立夏麥咧嘴,不能缺了水。
麥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幾。
寸麥不怕尺水,尺麥卻怕寸水。
立夏天氣涼,麥子收得強。
立夏前后連陰天,又生蜜蟲(麥蚜)又生疸(銹病)。
立夏前后天干燥,火龍往往少不了(火龍指紅蜘蛛)。
風生火龍霧生疸。
麥拔節,蛾子來,麥懷胎,蟲出來(指粘蟲)。
小麥開花蟲長大,消滅幼蟲于立夏。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個杈。
立夏大插薯。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立夏芝麻小滿谷。
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立夏種綠豆。
地頭巖頭壩窩頭,春種芝麻秋打油。
季節到立夏,先種黍子后種麻。
立夏前后種絡麻。
立夏種麻,七股八杈。
立夏前后,種瓜點豆。
立夏種姜,夏至收“娘”。
立夏栽稻子,小滿種芝麻。
民間諺語
相關詩詞
朱元夫
人生有酒,得閑處、便合開懷隨意。況對壽、龜仙鶴舞,猶直壺天一醉。
蠶麥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樽前回首,去 年四月十二。
依舊洛里吟窩,華臺書隱,心事無懷氏。偃鼠醯雞空擾擾,海月天風誰寄。
珠璧禎祥,斗牛光景,預可占斯世。先生出否,明 年方六十歲。
壺中天/念奴嬌
陸游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立夏
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幽居初夏
陸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軒窗已自喜微涼。
余春只有二三日,爛醉恨無千百場。
芳草自隨征路遠,游絲不及客愁長。
殘紅一片無尋處,分付年華與蜜房。
立夏前二日作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池
賈至
春草紛碧色,佳人曠無期。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嘆息良會晚,如何桃李時。
懷君晴川上,佇立夏云滋。凜凜秋閨夕,綺羅早知寒。玉砧調鳴杵,始搗機中紈。
憶昨別離日,桐花覆井欄。今來思君時,白露盈階漙。聞有關河信,欲寄雙玉盤。
玉以委貞心,盤以薦嘉餐。嗟君在萬里,使妾衣帶寬。
寓言二首
立夏,四月節。
立,始建也。夏,大也。物至此時皆長大也。